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防疫与检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物疫病的防疫与检疫是当今世界关注的话题,它不仅与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着重大影响。畜牧业是的主要支柱产业,要做好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需要大量的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高技能型人才。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大胆进行了课程改革,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从实际职业岗位的知识、技术要求设置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相关的理论支撑和工作技术, 并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对课程设计起着决定作用,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重新调整了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根本
根据行业企业调研和紧密合作中得出与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相关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实现教学和职业岗位的准确对接。
通过调研得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防疫检疫相关工作有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基层兽医站、大型动物养殖场、肉业有限公司等;主要岗位有动物疫病防疫岗、实验室检验岗、产地检疫岗、运输检疫岗、屠宰检疫岗、市场检疫岗、动物产品检验岗等;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有免疫接种、免疫效价检测、消毒、重大疫情处理、临诊检疫、产地检疫、运输检疫、进出境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布鲁氏菌病检疫、结核病检疫、炭疽检疫、口蹄疫检疫、动物主要疫病检疫、动物产品检验等等。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
课内根据行业企业工作过程实施教学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项目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帮助学生熟悉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并培养学生工作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将认证教育“嵌入”到课程教育中,教学内容与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相吻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全面接轨。《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内容与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动物检疫员》、《动物疫病防治员》的考核内容全面融合,达到“课证”相结合。
二、整合和提炼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不断地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充分考虑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经过提炼、整合并进行了必要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关键技能标准化。课程共分为3个模块、11个项目,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团队协作完成一个项目。第一步:咨询,给学生讲授学习任务必需的理论知识,并提供必备的学习资料,学生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文献、展开讨论,获取必要的知识信息;第二步:决策,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自主设计任务完成方案(操作流程、实验器材和试剂);第三步:计划,在教师的协作下,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小组分工;第四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按计划实施任务,要求全员参与;第五步:检查,学生对任务结果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关工作记录单;第六步:评估,由学生以汇报的形式展示任务完成情况,并提供佐证材料,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给出成绩。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新颖的授课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通过边讲、边做、边学三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做到教、学、做一体。
1.在课堂上的教学
(1)分组讨论教学法: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的授课内容都是自行设计的知识点,但学生需要的知识点和教师设计的知识点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采取“讨论式”教学,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能够更加突出教学重点,从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2)引导文教学法:放弃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的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引导发现和总结归纳教学法。将师生的角色进行互换,以学生为主体,用引导文件帮助学生确定任务和制定计划,而教师只从旁帮助,及时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师”和“生”的零距离。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3)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典型案例分析,通过传授有关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失误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案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4)现场教学法:实地参观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拉近学生在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距离。
(5)演示教学法:实践教学的操作要点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来保证学生操作的规范性。
(6)角色扮演教学法:学生扮演防疫或检疫人员、动物产品检验人员进行演示,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习,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体验职业岗位的工作。
2.在课堂之外的教学
(1)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帮助学生课下预习、学习、复习。并通过网络学生和教师沟通和交流,实现课外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也帮助教师调整和提高教学。
(2)协助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课程组教师承担着当地动物疫病的诊断、治疗和防疫工作指导等社会服务工作,这时带着学生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水平。
(3)假期安排学生参与本地区的打疫苗等动物防疫工作,既是勤工俭学,又是学习锻炼的好机会。
(二)教学手段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学院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手段上注意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应用多媒体、教学光盘、录像、动画等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考核办法的改革
建立以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考核方法。通过考核培养学生形成诚实、守信、规范工作的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考核中改变以前的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现象,考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项目完成以及在学习中间的能力培养情况,实现考核时间全程化;在考核上,不但要在课堂上和教室内进行考核,还要在实训场所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考核,实现全方位的考核;通过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个层次帮助教师和学生查找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提高,并通过多层次的考核,对学生培养的素质进行考核。
五、建立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改变了以前的一位教师完成课程教学的情况,组建了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组吸收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行业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部门主管和高级技师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保证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
六、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毕业生专业技术过硬,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强
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紧密对接,毕业生能直接从事相关工作,实际动手能力强,行业企业对毕业生满意,行业企业专家对本课程给了较高的评价。
(二)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
(三)促进了高职高专“双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动物疫病 疫病预防 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畜牧业经营方式已逐步走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在农业中农区畜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行业。那么切实以“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是畜牧业发展与增收的有效措施。
1、做好宣传,确保动物防疫效果
宣传工作要做到位。要做好养殖户的工作,努力进行宣传,并使养殖户改善养殖的方法,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强调卫生的重要性,对于死亡的动物要采取适当地解决办法,争取到达一种良好的全民参与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局面。
2、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
动物疫病对养殖业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同时也会降低与搓伤农民的积极性;发生人畜共患病时对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与影响。
动物防疫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把动物防疫工作做为对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对县、乡、村三级防疫目标责任书进行签订,其防疫目标与任务要明确,建立与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执行动物防疫法与有关相应的法律法规,以预防为主并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治,强力推行计划免疫与强制性免疫,真正使动物防疫工作正规化与法制化。
3、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1生物药品的管理制度
在动物疫病的预防以及诊断与治疗中,生物药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疫苗就是用病毒制成的生物药品,不当的贮藏方式会导致疫苗失去原有的效价,那么动物在接种后也不会产生抗体,一旦有重大疫情发生,经济损失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各级动物防疫机构要制定《生物药品管理制度》,县级动物防疫部门要对生物药品的贮藏,应做到有专人、专库管理,要按照生物药品的贮藏使用说明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与使用。对乡级畜牧兽医站也要配备专用的贮藏室以贮藏疫苗,要按照《生物药品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对疫苗的发放领用并进行登记造册,严防疫苗的浪费与流失,禁止乱丢乱放,污染环境。疫苗贮藏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村级防疫员,是当前疫苗贮藏最薄弱的管理环节,其保管的好坏对疫苗的效价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村级防疫员要配备疫苗专用贮藏箱,在疫苗注射过程中确保疫苗的有效接种。
3.2建立建全防疫器械的管理制度
动物防疫各部门必须要建立建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并组织供应防疫器械,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顺利地开展,并且贮备相应数量的器械以备不时之需。乡镇畜牧兽医站对村级防疫员要配备足够的注射器、针头与消毒器械,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不能正常使用的器械要进行及时更换,确保防疫质量。
3.3建立防疫登记管理制度
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化与工作的需要,在防疫期间,各级畜牧兽医站要对各村的畜禽应认真详细的进行登记,防疫登记簿的建立,要实行一户一卡制,以村成册,真正做到谁防疫、谁登记、谁负责,并做到有据可查,杜绝与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3.4对防疫经费的管理
管理的各级部门对防疫经费的下拨要及时,不能以任何理由或原因拖延、截留与挪用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以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正常顺利地开展。真正做到防疫经费用到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与扑灭等工作的开展上。
4、加强防疫人员的素质提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对县、乡、村三级防疫队伍素质要加强建设,举办定期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以用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对防疫员进行防疫知识与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把防疫人员素质真正提高上来。确保防疫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能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切实做到安全接种,保证防疫质量。
5、逐步提高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由于我国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大多数的检疫员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所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以增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性
6、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传染病频发的季节是秋春两季,因此免疫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各地防疫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对此工作要长期管理。各地检疫员要深入基层,对于大小养殖场要进行免疫指导,严格控制生猪的健康水平不受侵害。
7、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检疫员的工作条件与工资待遇。还要采用绩效机制,采取工作与工资相联系的方法,提高检疫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同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为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的正常顺利地开展提供资金保证。
目前,仅有狂犬病的联防联控工作在甘肃的天水、陇南,陕西的宝鸡、汉中和四川I的广元五市间进行了开展。庆阳市地处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的交会处,境内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地势南低北高,山、川I、塬兼有,沟、峁、梁相问,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目前我市的联防联检工作难以开展,致使动物疫情经常在我市传入、发生、流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免疫失败或免疫工作不彻底,直接造成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动物免疫接种是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动物实行预防接种是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有效途径。但在基层实际工作中,以下几方面原因直接造成了动物的免疫失败:一是动物防疫网络不健全。防疫经费短缺,技术设备严重不足;二是基层防疫力量薄弱,技术人员素质较低,甚至是非专业人员,直接影响技术性极强的免疫工作的效果;三是防疫监督力度不够,免疫后监测工作不到位,免疫工作不彻底留有死角,有的甚至出现免疫造假现象,即对未实施免疫的动物直接佩戴耳标就出具检疫证明;四是群众防疫意识淡薄,由于他们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拒绝给动物打疫苗,偶然出现免疫应激死亡,各种补偿处理措施不到位,直接影响群众的配合。
1.2动物疫情发生流行时,不相互通报,处理措施不到位。从近几年我市疫情发生现状来看,大多数都属于输入性病例所引发。例如2009年6月5日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合水县西华池镇许某的5头发病猪为猪瘟,因其于5月l9日和24日从临县购回48头仔猪因5头带病而导致自养的89头猪也被一起扑杀,损失惨痛。我国对死亡动物发生死亡后的无害化处理法规尚未完善,尤其是一类动物疫病发生时,必须扑杀阳性及同群动物,而国家相应赔偿不能及时到位,导致群众将畜禽死尸随意乱丢,甚至将检出的染疫动物贩卖到其他地区,被不法分子加工上了餐桌。
1.3动物防疫监督力度不够,报检制度落实不到位。白2000年农业部颁发的13号令《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现改为《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和14号令《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以来,动物上市交易运输、屠宰都要求佩戴免疫标识(耳标)和检疫证明,这对动物的免疫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触动了广大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但在实际工作中,未能真正体现出“以检促防”的效果,“防检结合”力度不够,有的防检人员贪图小利,投机取巧,对毗邻接壤乡镇有意留有免疫死角和免疫空白点,甚至出现免疫造假的现象,即对未实施免疫的动物直接佩戴耳标,出具了检疫证明,这种违法行为显然有悖于动物免疫的真正动机,更谈不上免疫的成功。同时由于经费不足,县、乡级技术设备差,实验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基层对动物实行免疫后,监测力度不够,免疫效果监测跟踪不到位,有的甚至注射后就不闻不问。
2联防联检工作新模式
联防联检工作的重点是规范毗邻交界地区防疫检疫行为,核心是执行产地统一收费,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工作,关键是加强毗邻接壤乡镇防疫、检疫人员管理,不贪图小利,不越界操作,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协同搞好工作。切实杜绝疫情在我市八县辖区内传入、经过和发生、流行,确保我市八县辖区内动物及畜产品安全。
2.1建立联防联检防御网络。全市辖7县1区即辖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七县和西峰区,116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257个行政村,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我市在搞好本市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控的同时,要积极与周边接壤邻省市县动物防监部门联系,即与北邻陕西省吴旗、定边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南与省内相连的平凉市的崆峒区、泾JIl县及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西接宁夏的同心、固原县;东接陕西省的宜君、黄陵、甘泉等县。建立友好往来关系,互通动物流通信息,开展协作稽查,联合处理,充分发挥“外堵内灭”的防控作用。形成“提前、及时、有效”的防控网络机制。
2.2联防联检工作要遵守以下各项原则,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一是坚持依法原则。八县(区)开展动物疫病联防联检工作,必须遵守“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遵守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共同取证、联合处理兽医卫生案件;二是遵守属地管理原则。以县为单位,对辖区内发生的防疫、检疫、消毒和监督、监测等事项,以属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为主进行处理、处罚、收费和执行。共同采取警告、责令改正等违法行为纠正措施;三是实行“激励报检、重罚逃检”的原则。对于主动提前报检的动物及产品,按收费标准底线收费,并实行优惠待遇;对不主动报检或逃避检疫的,就高或加倍收费,并按规定处理处罚。四是采取相互协作原则。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协助、相互促进;五是坚持经常交流原则。经常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经常相互参观考察,激励促进;经常友好往来,建立友好站所。从而形成动物疫病防控合力,依法、有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联防联检工作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联防会。搞好动物联防联检工作,既是畜牧业生产的需要,也是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我们要站在畜牧事业的战略高度,站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切实履行政府抓动物防疫工作的职责,各地主要领导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定期召开联防会议,交流工作经验,互通信息、加强协作、增进友谊,共同讨论确定“流通环节动物疫病联合防检工作协议书”及其“实施办法”,研究探讨加强体制和长效机制等问题,分析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趋势和防控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2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对业务技术干部的培训、考核,选拔出业务精、能力强、懂法律的检疫(监督)员组成八支“动物疫情联合防控稽查队”,具体负责各县出入境运输监督报检点工作、公路运输稽查工作和执行联合防控任务。
3.3加强动物防检疫工作,积极发挥联防联检作用。各县在搞好本辖区内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监督和运输报检的同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联合防控措施,全面开展八县连片辖区内市场、运输等流通环节动物疫病联防联检工作。一是经常联系沟通。做到“六个互相”,即“互相随时联系、互相通报信息、互相配合处理、互相往来沟通、互相协作协助、互相激励促进”;二是及时通报信息。做到“五通报、五联合”,即“互相通报周边县疫情动态,联合普查疫情;互相通报动物流通趋势,联合无害化处理病害畜禽;互相通报常年动物贩运户,联合追查疫源;互相通报绕山窜梁赶运路线,联合监测疫情;互相通报立案查处案件结果,联合处理违法违章案件”;三是统一规范。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确定收费标准;统一抽样送检;统一确定免疫、签定间隔时间;统一实行报检从优和稽查从严”;四是越县境执行公务。做到“三个允许”,即“允许稽查队成员跨越异县辖区监督点开展工作,但必须要有当地检疫稽查人员参与;允许稽查队成员跨越异县进入市场对本县的贩运户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批评、警告,但不得擅自实施补检、补免、消毒和处罚、收费等事务;允许对进入异县的染疫动物进行遣返原地处理,但对临床检查健康的动物必须由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就地依法处理”。从而保证联合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形成强大的防控合力,形成主动提前报检和主动接受监测的良好的检疫风气。促进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各项检疫业务规范化顺利开展。为提前、快速、准确的发现疫情,为及时、有力、有效的依法打击偷检逃检和贩运病害动物的行为发挥重要的作用。
3.4要把消毒灭源工作作为联防联检工作的重点。开展消毒灭源工作,是消灭病源,消除疫情隐患,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有力措施。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要把消毒灭源工作作为联防联检工作的重点,制定好科学的联防联检消毒方案,与相关部门作好协调,切实解决经费和物资的落实,确保消毒灭源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展消毒灭源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将规模饲养场(户)、定点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等场所作为消毒灭源行动的重点,完善消毒制度和消毒措施。对散养户饲养的畜禽圈舍及环境,要组织消毒小分队,逐村逐户进行,消毒次数不少于两次,确保不留隐患,不留死角。二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规范实施消毒。消毒前必须清除污物、粪便及垫料等。屠宰场、苗猪市场等牲畜交易场所必须对运载牲畜的车辆及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屠宰场每日清洗消毒一次:活禽交易市场要严格执行休市消毒制度。三要选择有效的消毒药物。必须选用对重大动物疫病病源有良好灭杀效果的消毒药品,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制剂。同时要严格按比例配制,用足药量,确保消毒效果。四要做好消毒纪录工作。五要及时开展补免工作。在消毒灭源工作的同时,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要边消毒、边普查免疫情况,对已过免疫保护期的畜禽要及时开展补免工作,提高免疫密度,巩固防疫成果。
3.5实行防疫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把辖区内畜禽进出关。各地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签订动物防疫责任状,切实采取“部门包乡镇、乡镇包村委、村委包村组、村组包农户”的“四包”工作措施,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领导责任。在调运高峰期,要实行准调证和风险金制度,在本辖区主要道路进出口设立畜禽报检点和观察栏,建立健全报检制度。对从外地运入的畜禽必须先进入观察栏饲养观察,待检疫合格后才可运入。严禁从疫区贩运相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我市,对违反规定的除没收风险金外,还要依法作出处理,严防疫情进入我市。
3.6染疫动物及染疫物品的无害化处理。对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是彻底根除疫源、防止留下疫病隐患和造成疫病扩散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涉及动物生产、加工、防疫卫生、疫病诊断控制各个环节生物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动物疫情发生时,联防联检新模式要求必须立即就地无害化处理病害畜禽,并且造册登记清楚,向毗邻省市相关部门互通信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性物品的散播,彻底掐断疫源。
为进一步做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用三年时间使渭河水质变清和《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4年)》文件精神,结合市渭河流域污染防治-2014年目标责任和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治理目标
1、2014年底渭河流域水质控制目标
在生态基流保障的前提下,渭河干流段水质基本达到Ⅳ类(即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30毫克/升,氨氮1.5毫克/升),实现水质基本变清。
2、2014年底在上游水质达到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渭河干流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Ⅳ类,胭脂河按照新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区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严把项目准入
严格项目准入,坚决杜绝不符合产业政策和高污染企业落户,禁止审批印染、造纸、果汁等高耗水、高排污项目以及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
(二)坚决淘汰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污染企业
坚决淘汰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污染企业;淘汰工艺落后、耗水高、难治理的企业;对无能力进行污染治理、达标无望的排污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对已停产多年的造纸完善相关关闭文件,年年底完成关闭工作。
(三)抓好工业污染防治和管理
在不断加强污染源监管的同时,积极督促重点排污企业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已完成污水升级改造工程的兴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废水深度处理、提标改造工程、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综合废水治理工程、市晁庄实业公司屠宰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工程,年月30号完成验收;督促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4月开工建设污水升级改造工程,力争年月底完成进行调试运行。对新建、扩建涉水企业,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对不能按照《黄河流域(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期治理,挂牌督办。
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除磷脱氮提标改工程已进入调试运行,力争年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二期工程正在与投资方洽谈,力争年4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建成投入调试运行。
(四)加强畜禽养殖监管,切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大配方施肥推广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不合理施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示范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降低养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单位能耗。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有机肥加工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重点解决畜禽粪便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市星光良种猪繁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粪便和秸秆无害化加工工程建成营运,年6月完成项目验收;市赵村桑园兴农奶牛养殖场粪便和秸秆无害化加工工程目前正在可研和环评阶段,力争2013年5月开工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摸清底子。为保证渭河三年变清行动的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环保、水利、住建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渭河三年变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渭河段三年治理行动工作会议,全面传达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印发《渭河段三年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同时,组织骨干技术人员力量,深入企业和沿渭镇办,进行拉网式排查,彻底摸清查实全市水质排放达标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渭河水质治理提供详实可靠依据,确保水污染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二是强化源头治理,严控污染增量。严格落实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等“源头防治”制度,坚决杜绝“两高一资”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落户,切实做到增产不增污。按照“财政投入、市场运作、社会融资”等资金运作模式,积极督促企业大力实施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确保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全力加快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进程,大力推行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置,积极实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遏制农村水质污染。
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改革;有效措施
现阶段,全社会都在关注动物防疫工作,但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层部门应该意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加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改革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1.1 工作人员忽视动物防疫工作
基层的领导机构仍然坚持过去的思想观念,忽视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乡镇的领导,经常不会意识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而且,不少基层的养殖户也没有充分了解动物防疫的意义,缺乏动物防疫意识。而且,基层中运用防疫技术不够先进,造成无法真正落实动物防疫工作。
1.2 防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基层的防疫工作中,还在采用传统的防疫技术,而且相关工作人员不够重视,也无法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也无法当前防疫工作的需要,因此,防疫工作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1.3 资金投入少,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困难
乡镇政府是基层防疫工作资金的主要来源,但由于诸多乡镇财政紧缺,未对基层防疫工作及时拨款,导致防疫工作开展困难。与此同时,疫情发生后,存在隐瞒疫情、阻碍防疫工作的现象,导致病死畜禽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扩大传染面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改革的有效措施
2.1 工作人员应该明确工作职责,更新工作方式
第一,基层领导部门应该确定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的防疫责任制度,保证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推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且,还应该重视监督与管理工作,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促使防疫工作人员更新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履行工作职责。第二,基层部门应该更新工作方式,不仅需要在春季与秋季进行防疫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该加强重视,确保动物能够健康成长。第三,基层部门应该及时更新动物防疫的资料。全面掌握县、镇动物养殖的相关信息,然后创建防疫工作档案资料,认真地记录防疫工作的各个环节与,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计划,防止发生重大疫情时无从下手,延误有效的工作时间。
2.2 基层部门应该更新防疫技术,加大资金投入
基层领导部门应该鼓励防疫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增强工作技能。同时,运用先进的防疫技术,完善动物防疫工作。同时,还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防疫技术,更新当前使用的防疫技术,更换防疫设备,以此提高防疫工作的水平。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在基层防疫工作中加大资金投入,改革防疫技术,更新防疫设备。同时,基层部门也应该鼓励社会相关人员进行投资,增加资金来源,拓展投资路径,确保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2.3 重视对防疫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更新检疫工作的步骤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检疫工作属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检疫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检查一系列的防疫证件与标志。如果一些动物没有免疫证或者免疫标志,应该坚持“不可出场、不可屠宰”的工作原则,防止疫情扩散,扩大疫情的规模。另外,禁止出售染疫动物,一旦发现,及时没收,并追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实现“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的目标,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4 成立畜牧兽医工作机构
(1)按《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文件和省、州兽医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建立健全独立的兽医行政执法管理机构;(2)提高处理重大动物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组建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畜禽及其产品安全检测以及预防、控制等工作,参与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行动。为兽医行政执法管理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组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依法实施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动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出境检疫工作,负责动物卫生行政案件的查处,负责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动物防疫证章的核发,动物免疫标识及畜禽其它标识监督管理及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溯源工作。建立完善机构和人员,符合《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实现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为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5 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加强检疫监督执法达到以检促防的目的要全面推行产地检疫工作,规范检疫程序。建立动物产地检疫报检记录和实施情况记录。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执法工作,严格执行动物及其产品凭检疫证明(含产地检疫证和畜禽标识)上市交易和进入定点屠宰场屠宰销售。无产地检疫证明和标识的畜禽,一律不得补检。
2.6 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改革管理制度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必须以农村发展为目标,坚持“强化服务”等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动物防疫体系,保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打造优秀管理人才,推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发展。
2.7 规范疫苗使用,充分发挥疫苗价值
疫苗是基层动物防疫的媒介,通过疫苗可达到动物防疫的目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选择合适疫苗的基础上,规范使用疫苗,充分发挥疫苗的价值,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同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疫苗管理,保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达到疫病防疫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基层动物健康成长,必须保证做好基层动物的防疫工作,以此推动相关地区经济的进步。因此,应该适当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比如明确工作职责,更新工作方式;更新防疫技术,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对防疫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更新检疫工作的步骤等。从不同方面提高防疫工作的水平,改革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以此促进基层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