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陶瓷市场发展

建筑陶瓷市场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陶瓷市场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陶瓷市场发展

建筑陶瓷市场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高安市;建筑陶瓷;SWOT分析

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借助于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瓷土资源,高安迅速崛起成为国内第五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建筑陶瓷产业是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如今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高安市又处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这就决定了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一 低碳经济的发展特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发展基础,以低碳增长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危机和挑战,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1.相对性

低碳经济是一个相对概念,这种相对性有三层涵义:第一,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型能源生产和消耗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第二,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第三,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等技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在于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实现经济增长;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减少人为碳通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2.经济性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进行。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仍是低碳经济的主题,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前提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高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低碳经济是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来减少能源需求和排放,而不是让人类回到农耕社会,不能因为发展低碳经济而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3.技术性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运用高效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技术涉及一切与环保、节能以及生态等有关的领域,这些行业间低碳新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可以相互借鉴,技术溢出和交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行业间的技术累积效应能节约时间,减少资源浪费,将极大提高相关行业的生产率。

4.目标性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脱钩,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率,甚至实现零增长,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而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控制地球大气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能最终实现地球能源利用的绿色化和可再生能源的多样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 高安建筑陶瓷产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制定运营战略的常用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外部环境来识别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评估内部条件来寻找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制定运营战略,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1.发展优势

一是丰富的原辅料资源。建筑陶瓷配方主要由粘土、长石、石英等原料组成。在高安市和相邻县市交界处,已探明陶瓷原料储量达5亿立方米,预测储量10亿立方米,拥有生产内墙砖、外墙砖、地砖的全部矿种和除广东黑泥外的生产抛光砖的绝大部分矿种,矿藏资源储量可供400条生产线生产100年。高安及周边地区陶瓷原料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位高。例如粉石英不用破碎就可投入生产;硅灰石、透辉石、透闪石等原料在烧成中挥发物少,热膨胀系数变化小,非常适用于快烧工艺;黑滑石、含锂瓷石、锂辉石等原料可以降低烧成温度,调节产品性能。矿物类型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高安地区的原料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建筑陶瓷的生产需要。

二是深厚的建筑陶瓷产业基础。高安在宋代就已开始生产陶瓷,在20世纪80年代,高安“镇镇有瓷厂,家家有瓷工”。1995年,高安市釉面砖产量占江西省同类产品产量的1/2,占全国的1/8,被称为“釉面砖王国”。截至2011年6月,高安市已有包括新中源、新明珠、欧雅、英皇、恒达等全国知名品牌陶瓷生产企业在内的陶瓷生产企业55家,陶瓷配套企业154家,建成陶瓷生产线138条,规划内待建生产线202条,基本形成配套齐全的产业链。

三是交通便利,汽车运输能力强。高安市东邻南昌市,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支线连接南部6个乡镇,辖区内有城南、珠山、八景三个年吞吐量160万吨的火车货运站。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位于赣粤高速公路和沪昆高速公路交汇处,浙赣铁路5个货运站的中心点,距南昌79公里,离樟树水运码头15公里,距九江港160公里。处于赣西北资源分布扇中心点和“长珠闽”市场销售扇的中心点,可从整体上构成“西北资源、基地生产、东南销售、两扇齐动”的发展格局。高安市汽车运输业位列全国汽车运输业四强县市之首,拥有各类营运车辆1万多辆,5吨位以上的长途货运汽车8000多辆,运力辐射除台湾以外的全国各地和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

2.发展劣势

一是产业规模过小。高安建筑陶瓷企业来源有两类,一类是本土企业,一类是承接广东、浙江、福建等地转移来的陶瓷企业。位于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的企业大部分属于承接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本土的陶瓷企业不少转移到高安市周边的上高县和宜丰县。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转移来的企业,就企业规模而言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少大型的龙头企业。

二是产品缺乏特色。高安建筑陶瓷产品以仿制品居多,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偏少。高安市60% 的建筑陶瓷企业是近几年建设的,80% 的企业市场定位大同小异。这些企业大多缺乏创新的理念和能力,也缺少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只注重产品的数量和销量,习惯于跟风和模仿,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创的个性产品。

三是品牌资产单薄。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市场变化、资金紧缺、改制滞后等因素影响,高安市建筑陶瓷产业逐渐步入低谷,行业地位逐渐被佛山、淄博、晋江等地取代,原有的一些国内知名品牌逐渐被淡忘。现在借助于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的机遇,高安建筑陶瓷企业又得到一定发展,但其品牌建设速度一直很慢,很多产品都是贴牌生产,虽然出现了如奢华王子、路易保罗等区域品牌,却没有能与佛山产品并驾齐驱的品牌。

3.发展机会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高安市政府一直将建筑陶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给予大力扶持,要在产业规模和品牌质量上实现突破。在统一规划建设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后,又加大产业招商和服务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陶瓷化工和机械配套企业,强化产区龙头地位,提升配套水平。还争取到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验检测中心的支持,建设口岸作业区,为产区企业品牌建设从展贸、科研、文化、物流等争取了相关单位和企业的入驻和落户,进一步完善基地的物流、展贸等配套项目。

二是低碳建筑陶瓷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低碳经济、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对建筑陶瓷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建筑陶瓷产品赋予新的符合低碳经济的特色。建筑陶瓷产业与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筑业的发展以及每年大量的住房装修工程都必然需要大量陶瓷产品。随着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的建设进程,市场对低碳型建筑陶瓷产品的需求必将持续增长,在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市场潮流下,建筑陶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强大的动力。

4.发展威胁

一是环保压力增大。陶瓷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粉尘。陶瓷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铅、镉、汞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煤烧窑生产过程排放的大量以SO2、NO和NO2、CO2为主的废气是形成酸雨、光化学雾和温室效应的元凶。原料加工、泥坯料制备、釉料制备、制模、压制成型和施釉、打磨等工序都会产生粉尘,其中游离的SiO2是造成矽肺的主要原因。随着员工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发展低碳经济以及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要求,减少污染成为高安市发展陶瓷产业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是能源供应紧张。水电等能源是陶瓷产业的血脉,供应不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建筑陶瓷产业是一个高能耗产业,一条年产值1亿元的生产线平均能耗在2000万元左右,部分达到3000万元以上。大多数陶瓷企业的燃料、电力等能源成本占整个陶瓷产品生产成本的40%~50%。近年来全国性电力供应趋紧也波及高安,2011年,高安陶瓷产区遭遇前所未有的限电风暴,例如,上高县某陶瓷企业在2011年1~5月因拉闸限电造成近300万元的损失。

三是技术型人才紧缺。陶瓷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随着全国各地陶瓷产区四起,产业工人不足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陶瓷行业上至高层管理人员,下至一线生产员工,都成为各产区争夺的对象。随着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建筑陶瓷企业不仅需要更多的员工,而且对员工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安众多建筑陶瓷企业均出现了程度不一的用工缺口,尤其缺乏具有创新精神,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三 高安建筑陶瓷产业低碳化发展战略

鉴于以上SWOT分析,高安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必须在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在产业基础和原辅料资源上的优势,用足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抓住低碳型建筑陶瓷市场的成长机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有低碳经济特色的产品,打造高安建筑陶瓷品牌。

1.清晰定位,建设示范性低碳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首先,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授予的第一个建筑陶瓷行业国家级产业基地。自2007年成立以来,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就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全国众多陶瓷产区脱颖而出,成为锐气十足的建筑陶瓷新兴产区。为了将建筑陶瓷产业做大做强,高安要准确清晰定位,否则会重蹈佛山、淄博等产区的覆辙,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得不进行产业调整与转移。

其次,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应秉承“做产业、成系统、可持续”的理念进行战略定位。佛山、淄博等产区现均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正积极转型建设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区。高安拥有丰富的陶瓷生产原辅料资源,经过长期开发实验,高安建筑陶瓷生产原料已基本实现本地化,矿藏资源储量可供400条生产线生产100年。因此,为了与佛山、淄博等产区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可定位为低碳型生产基地。

最后,建设示范性低碳型生产基地,必须合理有序地开采资源,保证资源持续供应。第一,应做好建筑陶瓷资源的统筹规划,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有序地开采周边陶瓷资源,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二,应未雨绸缪,继续勘探邻近的矿藏资源,做好相应原辅料资源的储备工作,保证扩大产业规模所需的资源供给。

2.普及低碳技术,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型建筑陶瓷产业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是建筑陶瓷产业顺利从高能耗、高污染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排放的增长方式的重要保障。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应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特点,以节能减排为着眼点进行技术与设备改造,不断提高建筑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变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低碳陶瓷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也有助于消除技术壁垒,顺利进入国外目标市场。

高安市政府应在推广低碳技术方面起引导作用,从政策、制度、税收等多个方面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机制。要制定限制污染排放和设备购置的标准,鼓励和支持节能降耗技术、废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等特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加强企业ISO 14000认证和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从源头控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在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和扶持发展若干个陶瓷废弃物处理中心,将陶瓷废弃物加工成可再利用的产品或作无害化处理。

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应积极开发利用低碳技术。首先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传统煤窑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窑炉的保温效果,推进窑炉余热利用。使用节能降耗的设备,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建设窑炉,可增强窑炉保温效果。其次要全面推进天然气、煤制气和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炭黑微粒等污染物的排放。例如以电为能量的微波烧成技术不仅能源利用率高,还可显著缩短烧成时间,改善烧成质量。再次,要采用工艺除尘,在原料运输和堆放时实行全封闭,控制粉尘污染。例如,采用气箱脉冲布袋除尘技术进行烟尘治理,不仅能达到烟尘排放的标准,还能回收粉料再利用。最后,应在企业建设初期就规划好内部循环体系,实行废弃物利用资源化,高效回收利用陶瓷生产中的废渣、粉尘和废水。

3.塑造品牌形象,彰显低碳特色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品牌的竞争。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高品质产品能拉动一个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是培养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高安建筑陶瓷虽然在行业内已小有名气,但并没有在消费者中形成品牌效应,许多人对高安建筑陶瓷知之甚少。目前国内建筑陶瓷产业的竞争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截止2010年底,我国共有瓷砖品牌超过5000个,前十大瓷砖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超过8%,市场相对分散,产品品牌化发展严重不足,这为高安培育具有低碳特色的高端产品留下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首先要打造高安陶瓷区域品牌,以形成产业的品牌效应。可借鉴佛山陶瓷的品牌成长经验,实施集群品牌,统一商标,以“高安陶瓷”注册地理标志创出名牌,然后以名牌产品为龙头,梯次培育企业的驰名品牌。高安市政府要扶助企业提升品牌,鼓励企业在媒体进行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宣传,加大企业创建品牌奖励力度,减少高安陶瓷产品在销售时冠上佛山陶瓷品牌的现象。要限制高能耗、高污染、没有竞争力的产品的发展,淘汰明显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产品,为塑造低碳型建筑陶瓷产品形象奠定基础。

塑造低碳型品牌形象必须以研发低碳型建筑陶瓷产品为基础。高安建筑陶瓷企业应在集群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经营,围绕低碳特色进行自主品牌创新。在产品开发时注重实现建筑陶瓷产品的薄型化、减量化、节水化和功能化,研发抗菌、易洁、抗污的陶瓷产品。薄型建筑陶瓷具有体轻、超薄、耐酸耐碱等特点,在相同面积产量下可节约量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符合低碳经济“节能、降耗、绿色制造”的要求,应成为研究和应用的主导产品。企业应在国内外建立营销网点,重点宣传产业基地、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特征中具有低碳经济特点的技术指标,确立其“低碳环保”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邓小亮、伍勇锋.高安产品升级的三件法宝[J].陶瓷(上),2011(4)

[2]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8)

[4]李宏岳、陈然.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5]商超兵、熊娟萍、张园.高安已建成138条生产线,规划内待建生产线202条[N],陶瓷信息,2011.11.7

[6]张纯、占建平.佛山建筑陶瓷产业大规模转移对江西陶瓷产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陶瓷工业,2010(6)

建筑陶瓷市场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建筑陶瓷,特性,发展

1前 言

建筑卫生陶瓷主要包括瓷质地砖以及卫生洁具等。据报道,进入21世纪后,我国装饰装修行业的年增长速度达20%[1]。而瓷砖以及卫生洁具占装修材料资金投入的20%以上。由此可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

陶瓷行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建筑陶瓷行业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虽然传统的陶瓷工艺为该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但时代的发展也向建筑陶瓷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陶瓷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自己的发展方向。早期的建筑陶瓷除保持了陶瓷固有的美观、高雅的特点外,还加入了耐用、抗冲击等功能,以达到由纯粹的装饰材料到功能材料的转变。近年,由于装饰行业的过热发展带来了装修材料的滥用,引发了关注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态平衡等课题的讨论,“绿色环保”成为建筑陶瓷的发展主题。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陶瓷的外观及功能方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陶瓷应具备怎样的特性以及它们所面临的问题主导着行业发展的方向。

2建筑陶瓷的固有特性

外型美观、性能优越是建筑陶瓷的固有特性,但时代的发展对建筑陶瓷的这些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外型美观

美观是陶瓷最大的优势,是人们选用陶瓷作为室内装修材料的原始目的之一。美观的陶瓷除了能起到点缀家居,营造气氛的作用以外,选用高档次的陶瓷制品更能提高空间的品位以及彰显使用者的地位。

目前陶瓷种类繁多、外观新颖,陶瓷装饰图案多样化,仿木纹、仿皮革、仿天然石材、仿织物、仿竹、仿金属等图案砖均受到人们的青睐[2]。旧有的平面花纹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具有凹凸纹理的瓷砖不仅可以从质感上模拟石材、金属等天然材料,而且打破了以往二维空间的局限,为设计师带来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陶瓷的装饰工艺也日新月异,除了传统的釉面及色彩装饰外,金属化装饰、复合装饰、胶辊印花、喷墨印刷、花纸、雕花及刻花等工艺引领着建筑陶瓷的发展。其中金属釉面砖凭借其独特的装饰效果迅速流行,成为釉面砖的新宠,也使得建筑陶瓷在一些设计前卫的空间中得以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建筑陶瓷的使用领域。

就外观而言,国内陶瓷总体上缺乏创意还是最大的缺点。由于我国陶瓷企业众多,但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激烈的竞争导致了他们相互模仿,以致陶瓷企业之间无法形成一种良好的自主创新的氛围,产品众多,外观上却大同小异。参照国际上著名的陶瓷企业,它们都非常注重创新,确立自己的品牌,与企业文化以及地区文化结合形成特有的设计风格,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使中国陶瓷真正做到百家争鸣、大放异彩。树立个性品牌,是建筑陶瓷今后发展的必然之路。

2.2 性能优越

建筑陶瓷作为主要针对室内装修的材料,优越的性能是必不可少的。传统建筑陶瓷的主要性能有如下几点:

2.2.1抗冲击性能

最早期的瓷砖主要应用在浴室,后来拓展到厅、房,如今又有应用到室外及公共空间的趋势,这就对陶瓷砖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进工艺、完善配方,是今后建筑陶瓷抗冲击研究的重点。

2.2.2防水性

防水性是陶瓷的根本要求。最初陶瓷制品应用在浴室或者卫生间,如果没有良好的防水性很容易导致变色,陶瓷内的水份长期不能排除会影响陶瓷砖的质量。目前部分陶瓷企业的防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要确保产品性能,最迫切的应该是建立行业标准,规范企业生产。

2.2.3防污性

陶瓷砖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污性能,其中又以表面存在微小气孔的抛光砖对防污性的要求最为突出。进行防污的主要手段是在砖体表面形成保护层。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表面的覆盖材料已达到了纳米级,可以完全填补砖面的气孔和微裂纹,保证抛光砖具有顶级的防污性,使得建筑陶瓷的防污性有望整体上进一步提高。

3建筑陶瓷的新特性及其发展

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陶瓷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3.1 抗菌性

长久以来,人们在进行装修时都只关注美观性,致使装修材料的其它方面遭到忽略,一些劣质的装修材料对居住者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抗菌陶瓷便应运而生,也成为今后建筑陶瓷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抗菌陶瓷就是针对抑菌、杀菌等方面而研发的陶瓷。抗菌陶瓷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含银、铜等金属离子的无机化合物,另一类是含光催化半导体化合物,如TiO2、ZnO等[3],其中又以载银抗菌陶瓷的杀菌效果最为显著。不同种类的载银抗菌陶瓷在抗菌能力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银离子与其载体的结合方式。目前较为常见的是采用离子交换的形式进行银离子的引入,银离子以电价平衡的形式与材料结合在一起,容易流失,抗菌持久性较差。苏达根、曹德光等人所研发的化学键合材料则是把银离子通过化学键与材料进行结合,可使抗菌持久性能大大提高,为抗菌陶瓷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4]。

3.2 无放射性

近年来,由装修材料引发的疾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就建筑陶瓷而言,部分产品采用了天然石材作为原材料,因而具有放射性。建筑装饰材料放射性超标,直接影响消费者特别是儿童、老人和孕妇的身体健康,使人体免疫系统受损害,并诱发类似白血病等疾病。建筑陶瓷作为最接近人们生活的材料,无放射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建筑陶瓷的放射性主要来源于其原料,因此今后在原材料的选取以及生产工艺的发展方面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5]。

3.3 抗噪性

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居住环境的噪音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吸音除噪材料以陶粒为代表,陶粒是利用工业废渣、废料或废弃的矿物废料、劣质页岩为原料,掺加少量粘结剂、附加剂、添加剂等,经过混合、成球、高温烧结等传统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人造轻骨料。具有容重轻、强度高、导热性低、耐火度高、保温防冻、抗腐蚀、抗冲击、抗震、耐磨、无放射性等特点。如今陶粒已经陆续应用到地铁等高噪音场所,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6]。

3.4 低生产污染

长期以来,人们都只关注陶瓷的使用过程,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陶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将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消耗大量粘土,原材料含有放射性。

(2) 烧成温度高,能耗较大。

(3) 废料难以回收。

(4) 噪音大、粉尘多。

针对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 减少抛光砖、超白砖的生产规模:因为抛光砖对粘土成分的要求很高,Fe2O3以及TiO2含量总和要求小于2%;超白砖则要求更高,且由于大部分是500mm×500mm以上的大规格砖,为了保证强度,厚度要求在10mm~20mm之间,对粘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造成粘土矿的大量开采,破坏环境资源。另外超白砖在生产过程要求加入以锆英石为原料的增白剂,锆英石含有放射性,有损人体健康。另外,抛光砖还存在生产能耗大的缺点,仅一条抛光线(型号KPX800)的装机容量就达715kW,生产抛光砖的电耗高达5.8~8.5kW・h/m2,是所有陶瓷砖产品中最高的。抛光砖生产过程中,经污水处理后回收的固体物为瓷粉、磨料屑和磨料粘结剂,成分杂,很难回用。此外,生产过程中噪音大、粉尘大也是抛光砖生产的缺点,所以必须压缩其生产规模。

2) 加大釉面砖、超薄砖、挤压砖、马赛克的生产规模:釉面砖对粘土成分的要求较低,生产噪音以及粉尘等也比抛光砖少得多,其装饰效果多样,因此在减少抛光砖生产规模的同时,可以扩大釉面砖的生产作为补偿。超薄砖作为一种新产品,今后会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其厚度最小可以达到3mm,能够极大地节省粘土用量,保护环境资源。挤压砖则有着耗能少、噪音低等特点。而原材料要求低,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则成为了马赛克产业发展的环保有利因素[7]。

3) 要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生产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大力研究对生产产生的废物进行再生的工艺,合理购买设备。如针对废水余热加以利用、对废渣进行有用物质提取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变废为宝,增加企业效益[8]。

4结 语

(1) 外型美观、款式多样是建筑陶瓷的一贯优点,随着花纹、釉料等工艺的不断创新,建筑陶瓷将大放异彩。但同时也要注意树立个性品牌,避免抄袭。

(2) 抗冲击、防水、防污是建筑陶瓷作为室内装修材料必须具备的特性,科技的发展使得这些性能越来越优越,也必将使建筑陶瓷行业越来越规范。

(3) 随着室内装修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陶瓷的抗菌性、无放射性、抗噪性等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出现给这些特性带来了突破,使得绿色装修材料真正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保障了人们的健康。

(4) 建筑陶瓷的低生产污染性不容忽视,必须减少抛光砖、超白砖的生产规模,加大釉面砖、超薄砖、挤压砖、马赛克的生产规模。同时利用合理的废物处理工艺,变废为宝,增加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陆小宝,邓伟强.广东陶瓷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 珠江经济,2006,6:35~43

2 俞康泰,刘儒平. 建筑陶瓷装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陶瓷学报,2006,27(3):113~117

3 邝钜炽,张军.载银抗菌陶瓷材料[J].佛山陶瓷,2001,5:8~11

4 曹德光,苏达根,杨占印,宋国胜. 偏高岭石的微观结构与键合反应能力[J]. 矿物学报,2004,24 (4):366~372

5 韩丽华,杨文鹤.建材陶瓷中的放射性危害与防护[J].环境保护科学,2005,31(6):68~69

6 高镇清,蔡小兰. 建筑陶瓷工业的发展趋势浅析[J].中国陶瓷工业,2005,12(1):50~51

建筑陶瓷市场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建筑陶瓷;中国;国际标准;差异

1引 言

我国是建筑陶瓷生产大国,目前建筑陶瓷年产量达30多亿平方米,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建筑陶瓷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经验相对欠缺,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诸如贸易壁垒等问题,很多国家设定的安全技术标准等市场准入技术要求给我国建筑陶瓷出口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建筑陶瓷标准与相关国际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有助于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掌握国际上对建筑陶瓷产品的技术要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2我国建筑陶瓷标准与相关国际标准的概况

2.1 国际建筑陶瓷标准概况

由ISO/TC189陶瓷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于陶瓷砖产品标准是ISO13006:1998《陶瓷砖――定义、分类、性能和标记》,其中对干压陶瓷砖和挤压陶瓷砖产品按吸水率进行了分类,对各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在标准的14个附录中分别作了规定;关于陶瓷砖产品的方法标准是ISO10545-1~16《陶瓷砖试验方法》,其中包括抽样方案在内的16个方法标准。

2.2 我国建筑陶瓷标准的情况

我国涉及建筑陶瓷的标准有22个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其中产品标准6个、方法标准17个、基础标准1个、强制性标准1个,其它为推荐性标准。

陶瓷砖国家标准包含对挤压陶瓷砖和干压陶瓷砖两大类的11个产品的技术要求及相关规定;陶瓷砖试验方法标准包含16个部分的系列标准及光泽度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干压陶瓷砖和挤压陶瓷砖产品。

我国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标准包括对建筑陶瓷产品的要求,该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我国对建筑琉璃制品和陶瓷马赛克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在标准中规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另外,对建筑卫生陶瓷的名词术语也制定了国家标准。

3我国建筑陶瓷标准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差异

3.1 我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

我国建筑陶瓷标准中的陶瓷砖试验方法系列标准中有16个,其中13个方法标准等同采用了相关国际标准。我国GB/T3810.4~16-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ISO10545-4~16《陶瓷砖试验方法》,其中包括近几年标准修订单的技术内容。

3.2 我国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

我国的GB/T4100-2006《陶瓷砖》产品标准修改采用了ISO13006:1998《陶瓷砖――定义、分类、性能和标记》;我国GB/T3810.1~3-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ISO10545-1~3《陶瓷砖试验方法》。

3.3 陶瓷砖标准的差异

国际标准中将陶瓷砖按成形工艺不同分为挤压砖和干压砖两大类,干压陶瓷砖是我国建筑陶瓷的主导产品,约占全国建筑陶瓷总量的95%,而且大规格抛光砖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GB/T4100-2006《陶瓷砖》修改采用了相应的国际标准ISO13006:1998《陶瓷砖――定义、分类、性能和标记》。

我国标准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的编写结构、分类方法与所有技术要求,并增加了对抛光砖和大规格瓷质砖尺寸偏差的技术要求,以及地砖磨擦系数的试验方法。

我国陶瓷砖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有以下四点:

(1) 我国增加了对抛光砖光泽度的要求。

国际标准中规定了16个技术项目,我国等同采用了16个,并增加了对抛光砖光泽度的技术要求。

我国在九十年代后期,抛光砖已开始大批量生产,而且是干压陶瓷砖中的主要产品,所以增加了对产品抛光工艺的技术要求。光泽度是评价产品抛光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对吸水率不大于0.5%的产品,GB/T4100附录G中增加了对瓷质抛光砖光泽度的要求,相应在标准正文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13891《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

(2) 增加了对大规格产品的尺寸偏差和变形最大允许偏差的要求。

在ISO中最大表面面积规定到S>410cm2,因国外大多都是以边长在400mm以下产品为主,而我国的产品边长为600~1000mm甚至1500mm的大规格产品很多,所以我国标准在附录G中增加了S>1600cm2的产品类别及偏差要求,将ISO中的S>410cm2修改为410cm2

(3) 增加了对抛光砖尺寸允许偏差的规定。

在附录G中规定抛光砖的平均尺寸相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1mm;边直度和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0.2%,且最大偏差≤2.0mm。

(4) 规定了地砖磨擦系数试验方法。

在ISO标准中,虽然在产品标准中要求报告地砖的磨擦系数,但并没有相应的方法标准,所以我国根据ISO标准草案制定了磨擦系数试验方法,以便在采购方需要提供磨擦系数时使用。我国与ISO标准不同的是,不是所有的地砖都要“报告磨擦系数及试验方法”,只在合同有要求时,才报告磨擦系数及试验方法。

3.4 陶瓷砖方法标准的差异

ISO10545中规定的16个方法中,我国等同采用了13个,修改采用了3个,其中涉及到第一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第二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和第三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我国相应标准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情况,增加了对大规格产品和抛光砖的检测方法。主要差异有如下几点:

(1) 增加了对光泽度检验的抽样和接收条件。

采用与抗釉裂性相同的二次抽样方案。第一样本量和第二样本量均为5,接收条件为0、2、1、2。

(2) 增加了对大规格产品样本量的规定。

对于边长不小于600mm的产品,抽样样本量至少为10块,且面积不小于1m2;而边长小于600mm的产品,在国际标准和我国标准中规定为抽样样本量至少30块。

(3) 增加了边长小于100mm和边长大于600mm的产品尺寸测量方法。

边直度采用平台直尺法进行测量。对于边长小于100mm的产品直角度的测量,采用直角尺和塞尺进行测量;对于边长大于600mm的产品,分别测量两对边长度差和对角线差。

对于边长小于100mm的产品不要求测量表面平整度,对于边长大于600mm的产品采用平台直尺法进行测量。

(4)增加了边长大于400mm的产品进行吸水率试验时的试样要求。

在国际标准中规定,对于边长大于200mm的试样,可切割成小块,但切割下的每一块应计入测量值;该要求对于边长大于400mm的试样来讲难以操作,所以我国标准中规定边长大于400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边长为100mm的5块试样。

3.5 我国建筑陶瓷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其它技术差异

我国陶瓷砖标准除了采用相关国际标准之外,还增加了国际标准中没有的相关标准,主要技术差异有以下两方面:

(1) 关于放射性的要求

我国在GB6566-200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对建筑陶瓷的放射性核素限量有以下要求:A类产品:IRa≤1.0,Iγ≤1.3;B类产品:IRa≤1.3,Iγ≤1.9; C类产品: Iγ≤2.8,而在国际标准中目前并无此要求。

(2) 关于其它建筑陶瓷类产品的要求

我国对陶瓷马赛克和建筑琉璃制品有标准要求,而在国际标准中没有专门的标准要求。

建筑陶瓷市场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仿古砖,设计风格,纹理,色彩搭配,生产工艺

1前 言

仿古砖,又名泛古砖、古典砖、复古砖等,最早起源于欧洲的上釉砖,是近年来活跃于建筑陶瓷市场的一个建材种类。仿古砖的设计,不仅表达了设计师自身天马行空的创作,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对生活的感悟,并将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融入产品的纹理、色彩搭配和产品空间应用之中,充分表达出设计者的艺术理念。仿古砖是多变的,工艺的变化、釉料技术的运用、纹理的搭配以及色彩的融合……多种元素的不断融合,造就了仿古砖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设计,以及装饰效果背后设计师的艺术和文化风格。

2仿古砖的设计

仿古砖的设计,主要涉及包括设计主题、产品纹理、颜色搭配以及工艺选择等几个方面。

设计主题是带有设计者艺术理念的抽象表现。产品设计师会根据消费市场的潮流走向,结合自身的艺术感受,确定仿古砖设计的风格和文化内涵。例如,设计师希望获得自然朴素的主题,此时的产品题材设计可选择简单线条的石头纹理,搭配对比柔和的过渡颜色,整体表达简单、自然的设计概念。如果需要突出古典、优雅、陈旧的概念,可以以欧式古典建筑为取材对象,斑驳纹理配合产品表面凹凸不平的效果,以灰青、暗红、灰黑、灰白、土黄等暗色系为主体,充分表达历经沧桑岁月的历史印象。随着现代文明体系不断地扩充和发展,产品设计主题逐渐向着人性化的表述发展,如表现简单纯朴的简约主义、独立另类的后现代主义、回归自然的自然风格、富丽堂皇的贵族风格等。

如果把设计主题比喻为骨骼,那么仿古砖的纹理构建、色彩搭配和工艺选择就是展示在外部的血和肉。纹理构建来源于多种题材,如传统的石材纹理、古建筑纹理,以及现代的花草图案、皮纹纹理、木纹纹理,还有后现代的锈蚀图案、金属光泽图案等。这些题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留心观察即可挖掘出多个设计素材,获得丰富的设计灵感。

在色彩搭配和运用方面,仿古砖多采用自然色彩,取材于土地、沙漠、天空、大海等自然颜色,如沙土的棕色、棕褐色和红色的色调;叶子的绿色、黄色、桔黄调;水和天空的蓝色、绿色和红调;木材的浅黄和棕黄色调等。然后就是较为抽象的春、夏、秋、冬季节对自然色彩的影响,或是明亮、柔和的,或是热烈、温暖的,或是阴郁、寒冷的。设计师通过捕捉自然色彩的通感,运用到仿古砖上,可揉合出绚丽多姿的艺术装饰世界。

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仿古砖的生产工艺,设计花纹和产品效果时必须考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搭配和预期产生的效果,才能获得理想的产品设计方案。目前仿古砖的生产工艺日新月异,装饰手法不断推陈出新,材料技术在不断拓展中,时刻影响着仿古砖的设计装饰潮流。仿古砖的生产技术多种多样,不管是面釉的喷、淋、撒施釉工艺,还是花釉的花网印花、辊筒印花、干法布料甚至是打印布料,不同的技术结合赋予了仿古砖无穷的变化效果。材料除了传统的泥、砂、石粉、无机颜料、干粒等,还有具有特殊效果的闪光粉、金属釉、结晶釉等可供选择。采用何种工艺和材料来构建产品效果,需要设计师仔细体味不同工艺和材料的组合效果,方能应用合适的生产工艺来充分展示设计师的艺术理念。

3仿古砖的装饰文化

随着工艺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仿古砖在逐渐摆脱一成不变的古典印象,跨越了单纯的“仿古”范畴,焕发出新的现代风格和多种文化特色,设计题材不断扩展和延伸。传统的仿石材、仿木纹、仿古建筑纹理,以及现代的仿花草、仿皮纹、仿木纹,还有后现代的仿锈蚀、仿金属效果,仿古砖的设计展现出变幻多样的风格特色,赋予了居所环境一个无穷变化的演绎空间,为构建出具有个性化、文化底蕴的理想生活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基础。

传统的仿古砖设计,以欧式古典建筑为取材对象,表现经过时间岁月流逝、雨水侵蚀的历史痕迹,带有沧桑怀旧的情怀,适用于室内墙、地面的铺贴,配合木制家具的雅致或是真皮沙发的高贵,无不焕发出主人的优雅气质。

对于以自然石材为主题的仿古砖,不同的纹理可展现出不同的意境内涵。取材于大理石的自然纹理与色彩设计,在空间装饰上表达出华丽和贵气,应用在宽大空间上能充分发挥纹理的变化,获得庄重的效果;取材于砂岩石、板岩等题材的仿古砖,配合粒子、闪光粉等材料点缀以形成富有颗粒状的质感,加上喷雾工艺的层次效果,营造出自然朴素的观感,粗犷而豪气,适合于喜欢简约风格的消费者。近一两年所兴起的干法施釉技术,其生产的产品与自然石材效果基本一致,其表面的粗糙质感能与取材对象相媲美,展现了工业文明的极致。仿古砖还可以通过模具变化和喷釉磨砂等工艺,表达出石材表面的纹理、自然凹凸和阴暗变化。具有表面凹凸感的产品,适合应用于阳台、花园等场所铺贴应用,融自然于一体。

金属色系列仿古砖的设计是由材料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个高端品种,产品的表面通过特殊的釉料处理,经过烧制后可展现出银白、金色等金属光泽,赋予产品后现代主义的高贵、梦幻、另类的时尚概念,受到年轻人群的喜爱,适合应用于酒店、高档娱乐场所等环境。

仿花草、仿木纹的产品设计,在装饰上非常适合于构建温暖、活泼理念的生活空间,是具有强烈家庭概念人群的最佳选择。

同时,仿锈蚀、仿皮纹等仿古砖都可以展现不同的设计理念,给消费者多种的选择。

4结 论

建筑陶瓷产品的本身就是一种具装饰性、可创造性的材料,当它构筑装饰好生活的空间之后,能带给消费者的却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是艺术结合陶瓷,使之提升为更具特色的个性空间,带给消费者一种个性的释放、快乐的享受。而仿古陶瓷砖,正是由于其设计的灵活多样性,为人们展示着其包罗万象的文化意境,而其受市场欢迎的根源,在于其变化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主题的多样性,能给空间的构筑带来多种多样的个性选择。

参考文献

[1] 俞康泰.2006年意大利国际陶瓷产品展和技术展观后感[J].陶瓷,2006,11.

[2] 丁洁民,张洛先.建筑装饰工程材料[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 甘智和.中国陶瓷企业创新设计的思路[R].佛山陶瓷高峰论坛,2007.

建筑陶瓷市场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台湾;莺歌;陶瓷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198-01

莺歌陶瓷发展的历史,可追溯到1805年,当时其所有的技术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陆闽南的影响。在对台湾本地原料并不熟悉的前提下,反复尝试并烧制出陶瓷制品,莺歌人的内心充盈着成功喜悦和坚定的信心,以如此艰苦的环境为起点,一步一步走向了今天的辉煌。

一、莺歌陶瓷的初期发展

(一)萌芽期。咸丰三年辗转至莺歌尖山埔街一带。他以附近粘土为原料,用当时大陆的轱辘成形法与蛇窑制作陶瓷,以生产粗制的生活类陶瓷器为主,器型十分单一,水缸、陶瓦等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器型。莺歌陶瓷萌芽期的制瓷的技术深受磁灶窑的影响,表现为胎体较粗,釉色暗淡等等。

(二)蓄势待发期。这一时期的陶瓷器生产依然还是以生活生产用词为主,多生产碗、盘、大缸等器型,与前期相比,此时的陶瓷胎质精细、釉色明亮,逐步走上精细化的道路。但是随着制瓷机械化的不断影响,这一时期的莺歌陶瓷生产更加的程式化,器型缺少变化,手工制瓷的那种精巧与灵气逐渐消失。

(三)蓬勃发展期。在这个阶段中,莺歌陶瓷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卫生及工业用瓷在新式机械及瓦斯等不断引进之下,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二是艺术陶瓷在这一时期急速的发展,器型和釉色创新层出不穷,自由与奔放的创作风格逐渐显现,莺歌的艺术陶瓷逐渐变为现代陶艺的风格,尤其是在釉色上的创新让人叹为观止。

(四)转型期。这时期的莺歌陶瓷开始逐渐转变发展的方向,产品逐渐减少粗制陶瓷的生产,转而大力生产精细陶瓷,餐具陶瓷、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成为生产中的大宗产品。除此之外,艺术陶瓷也较前期有着巨大的发展,装饰陶瓷和工作室陶瓷艺术逐步走上正轨,仿古陶瓷也异军突起,仿古花瓶、神像、茶壶和陶艺品等成为这一时期艺术陶瓷的主要产品。

二、莺歌陶瓷的多样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莺歌生产的陶瓷制品,可以大概分成两大类:非艺术陶瓷和艺术陶瓷。非艺术类陶瓷一般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工业用陶瓷等。莺歌的日用瓷前期主要以碗盘为大宗产品,后期由于饮茶风靡,茶具逐渐成为日用瓷的主要产品。莺歌的建筑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瓷砖成为莺歌建筑陶瓷的主要产品。莺歌卫生陶瓷的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十分成熟,近现代以来,随着生产者不断的从国外引进新式窑炉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卫生陶瓷的质量与技术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莺歌的工业陶瓷起步十分早,一直以来莺歌的工业陶瓷都朝着精密化的方向发展。最能代表莺歌陶瓷的非艺术陶瓷莫属,早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莺歌就有花瓶、香炉、动物玩偶及佛像人物等的生产。民国六十年代初期,推出以正统工笔画为装饰的官窑器皿,受到瞩目。市拿公司的仿古器皿带动了莺歌的仿古风气,至今未衰,莺歌成为台湾仿古器皿制作的大本营。这一景象一直持续到1980年末,由于业者恶性竞争,竞相削价,不关注创造性,彩绘技师不再工笔细描而是流于粗疏,加上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终于导致外销仿古陶瓷的没落。

三、莺歌陶瓷的现状与未来愿景

近年来,由于岛内的经济不景气,莺歌的陶瓷产业逐渐萎靡,莺歌的许多陶瓷从业者被迫转行,一部分有实力的陶瓷从业者则赴大陆投资设厂。莺歌陶瓷的生产力和市场占有率已经大不如前,尤其是艺术瓷市场萎缩的极其严重。

在如此不利的经济环境之下,莺歌人克服了大量的难关,开始了莺歌陶瓷创新与重生之路。进入21世纪以来,生活陶艺开始流行,许多人又开始关注现代陶艺釉色的开发,有些用新的釉色与技法重新开发新作品,有些用新的釉色与传统造型再结合,有些将传统仿古技法与现代彩绘技法再调合。一时之间,百花争放,各种拥有独特美感与精良品质的产品,纷纷再现莺歌。

除了创新釉色,莺歌人还积极的改善着莺歌的面貌,政府重新规划了莺歌的陶瓷老街,在老街中铺设人行道和座椅,重新改变陶瓷商店的装饰和招牌,创新店铺的展陈方式,在街道中大量运用莺歌陶艺雕塑作品,通过此种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莺歌的陶瓷经济,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陶艺家来莺歌创作,提升莺歌陶艺创作的水平。

现在的莺歌有莺歌高职培育未来陶瓷人才;有手工业研究所辅导陶瓷业者;有莺歌的老师傅;有勤奋的经营者、陶瓷专业工作者;有陶艺家进驻设窑;更有专门陶瓷博物馆。从陶瓷老街的再造、每年一度的陶瓷嘉年华会、到博物馆精致的陶瓷展览及寓教于乐的教育推广活动,莺歌在21世纪隐然蠢动着强盛的活力。如何引领并延续这股活力,切实落实“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理念,再创莺歌陶瓷的新视野、新思维,将考验所有莺歌人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黄臻妍.光华照眼明―莺歌釉彩之美[M].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