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逻辑思维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逻辑思维;培养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分析、综合和比较等方面的能力,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地理事物,把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特点和要素综合成一个整体概念,从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天生的禀赋,任何个体都需通过学习、训练、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往往只记住了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如果用逻辑的方式把这样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内化为一个知识体系,既方便保存,又方便提取。这个过程要求教师改变自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地位,从而转化成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线索的导航者。
一、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原动力,是人们求知的源泉。而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前提和条件。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的一切重要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指导下进行的。只要学生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便会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因此,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使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逻辑思维的问题,例如冬天冷空气频频南下,夏天的台风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常见天气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容易让学生投入其中,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动脑、动手,进而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思维基本功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让学生在不断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和掌握思维。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布置穿插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1.加强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借助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因此只有正确,全面掌握基本地理知识,技能,才能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必须要理解掌握平原和高原、地形和地势、冷锋和暖锋等基本概念以及明确区域地理的组成要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地理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城市与人口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有比如要分析好我国地势、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必须对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因此,区域地理学习中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应受到师生的重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首先每个教师应该认识到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教师只有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比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一般情况下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要素为基础,运用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类比区域差异,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进而提高思维的辨证性,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以西北为例,由于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山脉阻隔的地形因素,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进而影响河流特征,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也呈现干旱景观,由草原逐渐过渡到荒漠,干旱的自然环境又引发了一系列人文地理现象,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为特色。其次,地理课不是逻辑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做到结合有机、渗透自然、要求适度、方法得当。如日本的气候学习中,由复习亚洲气候类型入手,回忆出东亚的季风气候中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比较日本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得出日本比同纬度的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夏季偏低,而年降水量偏多。引导学生认识到日本受海洋影响较多,形成了海洋性季风气候。促使学生把前后章节的知识串起来。使“气候的分布”这个难点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而融入了整个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联系,建立结构体系,内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多做题巧做题,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多实践,多做地理习题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地理习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配备各种习题,特别是应增加活动题、填图题、综合题,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也应加强分析推理判断能力的训练,以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关注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生 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所谓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人类在学习中通过对事物概念的理解、以及推理判断等所有的思维形式和思考活动,是有条理、有顺序、有步骤的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分析方法。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黄金阶段,而小学数学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学科,老师应该充分对此进行利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迁移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 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
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刻苦、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还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数学知识都具有比其他学科更强的逻辑思维性,这主要是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特殊性所造成的,生硬刻板却又灵活多变,是数学知识的最大特点,学生学好数学的标准是其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有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都要以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尤其是小学生,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变成了枯燥、痛苦、无奈的过程,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数学成绩。
二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手段
(一)注重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是数学概念还是任何运算法则等都是通过数学家们运用其抽象性思维研究得出的,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抽象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熟悉并适应用抽象性的思维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这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尽量的将数学知识的推理过程进行介绍,对于数学概念、运算公式等要向学生讲明其来源以及结论具的体含义等,并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和观察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地将学生的表象认识提升至抽象思维的高度,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关联性的数学知识脉络,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现实的观念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一种抽象的数学思维模式。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思维模式,就代表其抽象性思维已经形成,也是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四边形”教学时,可以以生活中的四边形物体作为例子进行教学,也就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转变成为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知识,便于学生学习。
(二)注重综合、分析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综合、分析的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特征都决定了其学习特征,因此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激发其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应用题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进行分析,即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罗列,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然后对已经罗列出来的已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以这种能力进行逻辑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知果寻因和知因求果的习惯和能力。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整体的分析,在其中找到可利用的条件进行详细划分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之后再按照解答问题的基本步骤就可以达到解题目标,同时也完成了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训练。
(三)注重判断、推理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中包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所谓的判断和推理就是指对一个事物的性质和展现出来的状态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推理,在数学中,公式、定理和法则、结论等就是学生进行判断和推理的依据。老师在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时,要首先让学生记住只有符合客观规律和事实的事物才可以给予肯定,反之都要给予否定,用这条原则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就是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必然条件。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应该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因为只有基于理解而掌握的数学知识才可以被学生灵活的运用。例如:老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学开始时让学生估计书本、课桌的长度、宽度,并找同学来回答估计的过程和依据,最后再由学生进行动手测量,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一来就完成了一次推理和探究的学习过程。
(四)注重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重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只扮演一个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切记要适当“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独立的阐述。学生要想进行独立的、有条理的理由阐述,就要求其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足够优秀,并且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由此可见,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也是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老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有20盆花,每一列要摆4盆,那么可以摆几列呢?待学生算出答案之后,再提出:如果是22盆花会摆几列,多几盆?23盆呢?25盆呢?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再通过观察和老师引导得出“余数永远小于除数的规律”。
由此可见,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提高的黄金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9.
关键词 高中生 生理发育 智力发展 特点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生阶段中,人的生理和智力都处在一个快速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其生理和智力都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面对这些变化,很多高中生有时会难以接受,甚至会产生惧怕或者自卑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所以说在高中生的教育阶段应该加强对高中生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的教育,使高中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的特点,从而保证高中生能够以一颗正常的心态面对自身的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为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奠定坚实的保障。
1高中生生理发育的特点
1.1高中生的身高体重会迅速的增加
众所周知,在人的一生中主要有两个成长高峰期,一个是在零岁到一岁,而另一个就是在十一二岁至十六七岁,可以说高中生正好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一阶段中,人的身体发育较别的阶段来说比较迅速,同时变化也比较明显。在这一阶段中,人的身体发育主要表现在身体迅速增高、体重急剧增加以及骨骼、肌肉迅速增长三个方面。首先,高中生在第二次成长高峰期中身高每年普遍都会增长五到七厘米,有部分人甚至可以增高十厘米以上。其次,高中生在这一阶段中体重也会有明显的上升。一般来讲,男生的体重可以增加三十公斤左右,女生的体重也可以增加二十五公斤左右。最后,高中生的骨骼和肌肉同样也会迅速的增长。并且骨骼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尤其是下肢骨。同时,男生的肩膀会逐渐变宽,女生的骨盆也会增加,脸逐渐变长。除此之外,高中生的肌肉生长同样比较快速,在这一阶段,高中生的运动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1.2高中生的身体机能会逐步健全
高中生阶段,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步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三个方面。首先,高中生的心血管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其脉搏的跳动相对少年时期有所降低,心脏的重量、形状以及血压等都会逐步向成人靠拢。其次,高中生的神经系统在发育的过程中大脑的机能明显的增强,身体内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较之前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在这个阶段,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脑垂体的兴奋和抑制不稳定,从而导致高中生有时会出现言行过激的现象。最后,高中生的呼吸系统会逐步接近成人水平,其肺活量会明显增加,一般来讲,男生会增加到三千五百毫升左右,女生会增加到二千五百毫升左右。
1.3高中生的三大性征会逐渐出现
在高中生阶段,人的性器官和性机能会逐渐的成熟,第一、第二、第三特征出逐步的出现。所谓的第一特征主要是指人的生殖器官会逐渐的增大,最终接近成人的水平。第二特征是指人的体态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比如说男生会出现喉结、胡须、夜间梦遗、嗓音变粗等现象,女生会出现隆起、月经等现象。第三特征是指男生和女生会逐渐具备独有的气质,男生一般表现在身体高大、肌肉发达以及肩膀宽厚等,看上去有一种男子汉的壮美。女生主要变现在骨盆变宽、体态丰满,看上去有一种女性的曲线美。
2高中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高中生在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表现在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记忆能力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同时其思维能力较之前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况且思维最能够表现人的智力发育,所以研究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特点能够帮助人们深入地了解高中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在这一阶段中,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相对来说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向着理论型发展,学生自己已经逐步具备抽象符号的推导能力。总的来说,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假设性和预计性。高中生在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推导时已经逐步的运用假设的能力,在考虑问题时开始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做出假设、检验假设等一系列的步骤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保证该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2)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得到迅速发展,其形式逻辑思维开始处于优势地位。辩证逻辑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可以说是青少年思维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中生阶段,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众多的思维活动可以说是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其辩证逻辑思维也开始迅速发展,思维活动中各种抽象与具体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统一。除此之外,高中生在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加深对一般和特殊、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了解,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够逐步采用全面、统一以及动态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决。
(3)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会逐渐的走向成熟。高中生阶段的抽象逻辑思维会逐渐的由经验型转变为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逐渐的走向成熟。总的来讲,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成熟主要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抽象逻辑思维的可塑性大大降低,其发展水平已经逐渐的接近成人水平,有的甚至还高于成人。第二,高中生各种思维的成分逐步的进入稳定状态。
3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加强高中生对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的教育对高中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高中生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的研究,保证高中生能够正确对待自身的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研究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只是灌输给学生数学知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是形成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能够提高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
等。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数学水平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训练思维”这一观点,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够具备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对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工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这正反映了教育中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对逻辑思维培养的具体路径分析
对于如何培养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只有使学生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能力的养成阶段。其次,要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化和入主化。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
时,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对折白纸来引入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对坚守常识的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使数学教学从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要加强逻辑推理的示范和教育,加深学生对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加强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稳固性训练,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学生在数学中的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的教学要始终围绕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进行,不断引导学生对数学的正确认识和对数学知识的内涵理解,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理教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5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物理教改的重中之重。
一、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更需要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八年级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高二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级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
广大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因此,高中物理教改应把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二、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的。概念、规律、方法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规律、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了该门科学的知识和逻辑结构。由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对物理的教材、教法进行新的处理,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价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落实在物理的教与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1. 建立高中物理的整体知识和逻辑的结构与系统,同时建立各部分(力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的子结构和子系统,以及各章、节的结构,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适应。
2. 实验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构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应强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随着现代物理学实验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实验与观察依赖于理论,实验所获得的认识实际上受制于仪器和实验设计中所包含的假设,因而在高中物理实验的重点,应放在实验的设计思想、仪器的原理以及在中学仪器条件下对实验数据的认识和处理上,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操作和观察上,要改变观察和实验是不依赖于理论的观点,改变那种认为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完全离开理性的体系,单纯起着事实的裁判作用的观点。
3. 例题和习题的配制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概念的形成和问题的解决,概念不仅是学科结构最基本的要素,是“框架”的“交结点”,而且是思维的“细胞”。而问题的解决,即应用,正是结构中各部分之间联系的建立以及结构的发展所必需经历的阶段,这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统计表明,仅就中学生而言,掌握归纳推理的水平略优于掌握演绎推理的水平。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就多数学生而言,从自然现象和实验归纳出概念和规律,学生掌握较好,而运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问题则困难较大。这是由于演绎推理较之归纳推理可以通过更多种形式来表现,掌握起来也复杂些。因此,就需要有意识地多加指导和训练。按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例题和习题,并加以适合的配量。这与“题海战术”是有本质区别的。当前,好的例题和习题(指符合我们这种要求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H・A・西蒙说得好:“如果我们观察一些好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数理课程中,或者其他一些需要发展解题技巧的课程中,我们看到学习所得大多来自解答每章后面的习题的活动或者学习课本中已经解出的例题的活动。有一种编制人工智能学习程序的方法就是试图模拟这样一类过程。”这对我们不无启发。
4. 关于物理学史的教育,也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加以组织。大家知道,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结构”是随着物理思想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化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地、完整地围绕某一部分物理知识(如力学)介绍这种发展,较之分散地介绍某一部分历史事实,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5.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以调动其自觉性、主动性。只有自觉遵循思维规律来进行思维,才能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这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在高中全册物理教材的组织形式上,应更重视每学期一部分“结构”建立开始的绪言课,结束时的复习课,以及对实验课和习题课有关思维方法和物理方法的指导。
6. 因材施教,开展课外活动,培养一些优秀学生,便他们不受思维定式的约束,大力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强调直觉思维是爱因斯坦科学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说:“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得到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探索就得用直觉思维: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以知识结构为根据的直接而迅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