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To carry out laboratory bio-safety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CAO Er-long1 DENG Dan-ni1 TAN Xiao1 XIAO Fei2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2.Shunan College, Chenzhou, Hunan 423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many laboratory biosafety accidents,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biosafe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methods to carry out biosafety education: using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ethods to enhance lab work Personnel safety awareness and operational skills to cultivate good health habits of medical students,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bio-safety education activities; with a view to cultivating qualified primary health care worker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Laboratory biosafety; Biosafety education
0 引言
近些年,实验室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医学界的严重关注。如,2003年,“非典”在我国呈现大面积爆发的态势。在众多的“非典”患者当中,有两名患者身份十分特殊:他们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室的研究生;2007年3月,广州市一所高校也发生了实验室感染事件,感染者为该校的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感染的病毒为 HFRS,其原因是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缺乏,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所致[1];2011 年,在哈尔滨农业大学同样发生了一起动物实验感染事件,感染人数众多,该校有近30名的师生感染了布鲁氏杆菌传染病[2]。与普通的感染事件相比,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危害性更大,除了给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带来程度不同的危害,还往往导致病毒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甚至引发大面积的安全事件,损害全体公众的人身安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3]。从对历次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分析看,归根结底,缺乏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是主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实验室工作人员不重视自身的实验安全防护,其中包括科研工作者以及医学专科的学生。这与院校平时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导致实验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
1 高校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各级各地的疾控中心和医院也开展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90% 以上的医院医学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但?ψ魑?这些部门后备力量的医学生们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却显得十分不足。从高等院校的教育内容来看,2005年之前,学校只在研究生课程中设置了生物安全教育内容。即使是目前,本科生生物安全教育也还远没有普及。长期以来,国内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重科研、轻安全现象。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很强,学校的学生是实验室的“常客”,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无法避免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毒害物质接触。据调查[4],在各个行业当中,医务人员和病毒生物的接触率最高,约每7名患者中就有一位患有各种传播性疾病。在实验室当中存在着大量患者的阳性标本,包括人体的粪便以及各种体液,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将各种实验标本看作普通东西,没有看到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动物实验,其不安全的因素更高,如动物接种的病原体会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外,从而感染饲养人员和实验人员。有报道称[5],是某医学院校在进行以此伤寒杆菌示教实验时,由于学生参与人数过多,现场混乱,从而导致标本试管破碎的事件。这件安全事件从侧面反映出院校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不善,时间和人数的安排不够科学的问题。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变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这就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动物实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了确保实验安全,学生应树立生物安全观念,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
2 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应采取的方法
学校应对医学课程中增加生物安全知识内容,通过专门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起生物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增加实验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以避免损失。
2.1 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其一,要首先要求实验教学教师以及工作人员具备实验室安全知识,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工作,使他们能够准确了解和掌握关于实验室工作的规章制度,使其在授课中更加注重学生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其二,要确保生物实验的安全性,只有安全意识显然不够,高水平的操作能力是确保实验安全的基础,因此,要加大对全体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培训主体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行业学会协助配合,两者共同承担;其三,为了确保技能培育的成效,应对培训的成绩进行考试,并将成绩和职称评定挂钩,以发挥其激励作用[6];其四,加大行业学术交流,尤其是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展开积极的研讨,以掌握更多的感染控制知识,实时把控生物安全方面的科研动态以及相关成果。
2.2 积极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
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以及职业类学校中,大部分都缺乏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学。而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和实验频繁打交道的行业,因此,医学生掌握该类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培训学院都应开设本课程,作为医学生的必修科目,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水平[7]。对于非医学专业,学校应依据实验的要求情况,适当地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我校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及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科学的筛选,主要关注实验室安全操作、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防护知识以及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生物安全设备的使用、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理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梳理汇总,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The Manual of Laboratory Biosafety》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8],最终编制成教学材料,要求授课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并采用试讲的形式进行考核,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突发的生物安全事件进行导入式教学。
2.3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
教师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在自身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安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养成标准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灌输实验安全理念,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安全”行为,使他们通过实践不断训练自己的操作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进实验室时不穿拖鞋、凉鞋, 不带饮料、食物,将随身带的与实验无关物品一律存放指定储存柜内,不随意出人实验室;不随意抛掷实验用品,置于指定的器皿内;实验过程中禁止用口移液,使用自动加样器,酒精灯烧灼接种针或接种环先内焰后外焰,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带手套、口罩,遵守实验室的“三区分布”规定;首先,要准备好面部防护工具,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体液喷溅的现象。还可以选择在生物柜内操作;其次,工作结束后及时消毒、实脸室垃圾分类处理并谨慎处理锐利物。按照实验规定,实验结束后要采用“六步洗手法”,即先取下手套,脱下实验服反折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在感应水龙头下进行手部的冲洗,洗完后烘干双手。如果实验服受到了污染,要在清洗之前先进行消毒;最后,加强身体锻炼,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2.4 开展各种形式的生物安全教育活动
本研究利用SPSS19.0软件,采用均值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1描述性分析
1.1.1消费者的食物储存知识调查如表2所示,利用6个问题,考察了受访者的食物储存知识。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3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消费者的食物储存知识“合格”。从调查结果看,受访者的食物储存知识的平均得分仅为1.86分(满分为6分),合格率仅为28.6%。
1.1.2消费者的食物处理知识调查如表3所示,利用食物清洗、生肉解冻等4个问题,考察受访者的食物处理知识。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了2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消费者的食物储存知识合格。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的食物储存知识的平均得分仅为1.55分(满分为4分),合格率为49.8%。
1.1.3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调查如表4所示,利用冰箱使用、厨具清洁等6个问题,考察受访者的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3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消费者的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合格。应该指出的是,在这6个问题之中包括2个多选题,对于这两个多选题,受访者只要选中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且没有选择错误答案,则即被认为回答正确。本部分的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的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的合格率为50.8%,平均分为2.53(满分为6分)。
1.1.4个人卫生知识调查如表5所示,对个人卫生知识的考察主要包括手部的清洁等5个题项,其中包括2个多选题。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3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受访者的个人卫生知识合格。应该指出的是,在这5个问题之中包括两个多选题,对于这2个多选题,受访者必须选出全部正确答案,并且没有选择错误答案,才被视为正确回答该问题,即得1分;其它情况下,则认为该题回答错误,不计分。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卫生知识部分的合格率仅为8.1%,平均得分为1.12分(满分5分)。
1.1.5食物中毒知识调查如表6所示,食物中毒知识共包括5个题目,主要考察了与家庭食物消费链关系较为密切的微生物中毒知识。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3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受访者的食物中毒知识合格。应该指出的是,在这5个问题之中包括1个多选题,对于此题,受访者必须选出全部正确答案,并且没有选择错误答案,才视为正确回答该问题,即得1分;其它情况下,不得分。调查结果表明,食物中毒知识部分的合格率仅为6.2%,平均分为1.11分(满分5分)。
1.2统计检验
1.2.1家庭食品安全知识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食品安全知识共包括26个题项,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总得分在13分及以上,则认为该受访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合格。表7可以看出,对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合格率和总得分具有显著影响的3个人口学特征是:性别、居住地、年收入。
1.2.2家庭食品安全知识薄弱的高风险消费群体的确定性别、居住地、年收入3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消费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显著影响。我们利用以上3个人口学特征对受访样本进行交叉后可得到2*2*3=12组排列组合。在这12个组合中,有6个组别的样本数小于10,代表性较差,故不对其进行分析;其余6个组别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及合格率情况参见表8。为了能够辨识出食品安全知识薄弱的高风险消费者组别,我们对得分进行了百分化处理,即将各组别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得分的平均值除于满分(26分)。从表8可以看出,全部6个组别的总得分均少于11分(满分26分),说明我国消费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整体水平很低。其中,得分最低的3个组别是:(1)性别为男性、居住在农村、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消费者;(2)性别为男性、居住在城市、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消费者;(3)性别为女性、居住在农村、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消费者。以上3个组别尤其需要被特别关注,在食品安全教育模式选择、渠道选择等方面,必须考虑这些重点人群的特征及渠道接触特点。
2对策建议
1.1临床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标本潜在危险性:
临床检验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直接接触各种标本,包括人体的血液、体液、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一方面,为了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很多实验阳性标本来自临床患者;另一方面,考虑到临床病理标本的危险性,也为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采血的机会,所以在临床检验实验室部分血液标本是学生间相互采集而来的,可能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学生提供的标本应该是安全的,但近年对新生体检中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占10.08%,而且还有一些季节性流行疾病(如痢疾、腮腺炎等),因此学生提供的标本也不可能绝对安全,无论是临床标本还是学生的标本均有已知和潜在危险。
1.2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生物安全:
目前,由于开展生物安全教学未能到位,部分学生对于生物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没有意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们通过对我校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20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4.5%的学生知道医院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分为4级,但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来判断所在实验室应达到几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时,仅有10.2%的学生回答正确;清楚标准预防概念的学生不足1%;66.7%的学生在实验室经历过标本外溢、玻璃器皿破损、试剂接触皮肤、皮肤刺破或划破等意外事故;有70.5%的学生携带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如课本、书包等)进入实验室,25.6%的学生在实验室不束长发,39.8%发会在实验中使用手机,甚至有7.8%的人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令人担忧。
1.3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不完善:
目前,学校实验室尚缺乏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监督措施,已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中多数条款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分工,未能责任到人,监管不力。实验室内预防感染的制度不健全,如对血液等病理标本的外溢、离心时离心管的破裂等缺乏具体的处理措施。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也不符合有关规定,如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淆不清,使得实验室的医疗废弃物无法得到合理科学的处理,学生随意处理临床实验样本和有害废物,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和危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简陋,生物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等)和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等)配备不足,尤其是未能配备洗眼器等紧急冲淋设备。
2探索临床检验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2.1提高教师队伍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俗话说:“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具有生物安全防范意识,首先应提高教师队伍的生物安全意识。对专业教师和实验员,定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认知水平,才能保证教师在授课和示教的过程中,结合课程的特点,向学生灌输生物安全知识,规范学生的操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2.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注意学生细节,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按检验流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如白大褂、口罩、手套等),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如课本、书包等)等应放在清洁区,禁止在实验室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吃零食、玩手机等);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接触任何标本要戴手套,使用后的实验室用品应放回原位并摆放整齐,保护实验室台面、地面及物品表面不被实验标本污染;离开实验室要求所有学生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消毒,禁止学生穿着白大褂去教室、操场、食堂等场所。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无菌操作观念。
2.3建立生物安全意外事故的处理: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外事故,如:采血时不慎皮肤刺伤、临床阳性标本泄漏等。因此,应针对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可能发生生物安全危害的环节,制定生物安全手册和建立实验室事故处理制度,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以上实验室事故,应及时上报带教老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2.4规范处理实验后的废弃物:
技工院校实习(实训)学生(以下简称“实习生”)在增长知识和提升职业能力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与劳动环境相关的安全生产问题。一旦实习生出现安全问题,除了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灾难性打击之外,同时也对实习单位和学生所在的学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实习岗位安全事故预防、保护实习生人身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一、教材及其出版概况
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安全意识,是解决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三大原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之中“人的因素”的最重要手段。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有违反,将受到罚款等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如逾期未改正将会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金,同时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为了避免实习生发生安全事故,让学校能够在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之前强化补上安全教育这一课,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养今后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意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学生实习(实训)安全教育读本》,本教材由我国著名的安全专业领域专家吴超教授主编。吴超教授是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著名安全生产专家、教学名师,国家注册一级安全评价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协助组副组长、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等。
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邀请,吴超教授在编写此教材的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与热情,紧扣实习生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将本教材编写成了一本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简明扼要、易学易懂的实习生安全知识教育读本。本教材还配套了大量事故案例及其分析的PPT课件,需要的师生可以与出版社联系免费索取。
二、实习生安全教育培训重要而紧迫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实习生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可达万分之四,基本与在岗职业劳动者持平,事故的发生贯穿于包括岗位实习、交通、住宿等环节在内的整个实习过程。这一现状侧面凸显了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的薄弱和安全知识与能力的欠缺,也能够间接反映了一些技工院校在学生实习组织与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通过分析近些年实习生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导致实习生安全事故伤害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仍处于缺失状态,导致学生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学校在教育中能够重视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公共安全内容,但是缺少业安全与卫生知识的普及;学生到实习岗位之前,没有进行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或教育不到位,造成生产事故的发生;实习单位存在设备老化、危险源没有及时消除或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等。
因此,实习生安全教育培训和实习风险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重视实习生的安全教育培训,使他们在实习岗位能够有安全意识,自觉反“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三、实习生需要补充学习的安全知识内容
实习生工作岗位环境一般与普通职工相同,但是在生活环境中有与企业职工有不同之处,仍然在某些方面没有脱离教育环境下的集体生活。实习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设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安全意识和安全观
具备科学的安全观和培养敏锐的安全意识,及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律至关重要。可以从几个方面内容着手教育培训实习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树立生命安全至高无上的观念,建立“安全为天,生命为本”的安全理念等;培养时刻防范意识,认识到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客观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安全,而危险确是每时每刻每地客观存在的等;人人需要安全,是人类普遍性和基础性目标,安全需要人人,需要每个人付出努力去争取等;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教育是终身教育等。
2.职业安全基础知识
实习生需要补充的职业安全基础知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管理理论以及技术基础等,具体应该重点包括内容:事故致因方面,如事故特征、事故预防的原理,哪些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等;危险辨识能力方面,如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辨识人、机、环境潜在的可能危险源和存在的风险并正确处理或避开等;消防安全方面,如火灾的特点、原因、扑救原理等基础知识,常见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等;机械安全方面,如常见机械伤害的类型、机械安全功能以及特种设备基本知识等;电气方面,如电气致伤致死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触电急救等基本常识等;交通安全方面以及公共设施安全方面等。
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实习生需要补充的职业卫生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职业病的法律法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职业病特点与损害;劳动生理与心理健康知识,女性特有的劳动保护等;粉尘与常见生产性毒物的常识,粉尘的危害、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职业中毒表现等;一些物理性因素职业病知识,知道生产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噪声、电离辐射、射频辐射、不良照明和气象条件对人体的伤害及其预防等。
4.旅行和野外活动安全及防恐知识
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如果发生意外,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按照意外事件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2检验系学生进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知识教育
医学检验系学生在校期间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学得较少,缺乏感染的途径及防护、职业暴露处理等知识。因此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存在的危险因素,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措施,掌握各种规范操作,以杜绝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习阶段,对常见仪器的危险性要有足够的认识。离心机:离心前标本要配比对称放到离心机内,盖好离心机盖后再离心,离心机完全停止后再开盖取出标本。标本破裂后应及时对离心机消毒,这样可以防止气溶胶的播散。酒精灯:每次使用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酒精灯内酒精既不能少于容积的1/4,也不要超过容积的2/3。同时要观察酒精灯有无小裂纹,否则,易致酒精灯爆裂,造成实验室事故。高压蒸汽灭菌器: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是微生物实验室常见的小型高压蒸汽灭菌器,为下排式。使用方法是,在灭菌器中盛水3000ml(4cm深),将拟灭菌的物品随同盛装的桶放入灭菌器内,盖好盖子,对称拧紧螺丝,勿使漏气;打开排气阀门;打开开关,加热至有连续不断的水蒸气排出时,关闭放气阀门,使压力不断上升,至121℃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20min。灭菌结束后,根据灭菌材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放气方式。每次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否盛水,螺丝是否拧紧,尤其应注意安全阀门是否良好(安全阀如果大量漏气,会至温度、压力上不去,达不到灭菌效果;安全阀如果损坏,会导致温度、压力不断上升,至121℃0.1mpa时,仍然会不断上升,极易造成容器爆裂,导致重大实验室安全事故)。在消毒期间,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以防意外。紫外线消毒灯:每日工作完毕后应进行紫外线消毒30min。照射前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关闭门窗,保证在无人的环境下操作,照射后开窗通风。记录时间、地点、处置内容及执行人签名。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应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以免引起眼炎和皮肤红斑。
3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实验感染的概率较普通人群高5~7倍。Pike对3921例实验室相关感染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已知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根据对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认为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感染发病的。Wedum认为实验室感染中65%以上的感染是由微生物气溶胶引起的。可见个人防护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也很重要,它是个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防线。医学生在实验室内应养成戴口罩、帽子、手套的习惯,必要时戴防护镜,在工作服外穿隔离衣。对于洗眼器、紧急喷淋设备的使用一定要掌握;同时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食物。工作结束后,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
4熟悉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微生物实验室内所有废弃标本、培养基等,均需经过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后,置于专用的黄色感染性废物垃圾袋内,由专人收集,统一进行处理,并坚持做好登记。
5医学生的安全防护知识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