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经济消费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214-05
王焯(1979—),女,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学、民俗学。(辽宁沈阳110031)
本文为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2009—2010年度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0212)、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管理重大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2010年度重点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9—2010年度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方式和发展方向,历来作为业界普遍探讨和广泛争议的研究问题被提出,静态保护、商业性开发、生产式保护、产业化经营等众多“非遗”保护模式此消彼长。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现代文明的持续挑战,在国家制定的“非遗”保护政策工作经历五年一周期的变革之际,传统与创新的对接,民族与现代的碰撞,由来已久未曾定论的问题仍值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共同谋求和谐发展。
一、“非遗”产业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非遗”保护目的关键就是“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非遗”归根结底属于文化范畴,创新是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趋同于“文化产业化”发展历程,“非遗”是否能够以产业化方式生产和发展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时面对的困惑阶段。20世纪中叶,当法兰克福学派首先提出“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概念的时候,赋予了这个词强烈的批判色彩。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化导致的批量化、大众化、商业化生产和传播褪掉了艺术品的神圣光环。然而,以美国、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大量输出本土文化产品,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而且引发了全世界寻求经济发展和文化突围的国家的关注。日本、韩国有效地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产业模式,不仅带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又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2](p36-37)如今,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文化产业强国,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3]其文化产业经营总额近几年高达数千亿美元,每年为美国提供1 700多万个就业岗位。最初的批判理论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严重不符,导致了法兰克福这个理论派别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本雅明及其文化产业理论的诞生,并深刻影响了美国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是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载体的传播手段进步。他对文化产业兴起所导致的传统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在文化理论上给予了积极的认同。[2](p25)现在,作为全球最活跃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在人们的怀疑眼光中已经慢慢成长并进入快速增长期,一跃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对于已经确立为国家级“非遗”的项目,产业化所带来的规模化发展是保护的一种途径,而对于那些期望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和准“非遗”项目,产业化便与“非遗”的申报立项制度构成了一组矛盾,尤其是许多“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颇具诱惑,在现实面前往往会难以固守传统模式,最终放弃。可见,由于制度引发的“非遗”资源浪费不容忽视。
争议三:产业化的程度、标准、模式众说纷纭。“非遗”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其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是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走上产业化道路?都有能力实现产业化?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就产业规模而言,一些民间艺人、部分“非遗”项目在整合资源基础上,已将产品部分投入市场,并做了初步尝试与积累。虽然政府与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但被动的保护很难阻挡“非遗”在强势文化冲击下的势微势头。就效益产出而言,保护工程投入巨大,而经济产出甚微,数量众多的“非遗”保护全靠政府投入将难以为继。从“非遗”项目整体保护与传承来看,依然缺乏影响力与规模化,尚未真正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之中,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也无法满足。从保护濒危程度上看,保护措施依旧滞后,政府协调缺失严重。因此,那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非遗”项目,应该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三、“非遗”产业化的标准、分类与原则
(一)标准
“非遗”产业化主要是指从事“非遗”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利用可经营性“非遗”项目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根据
由文化事业单位担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情况在国内不乏少数。沈阳市的市直专业艺术院团保护项目即占全市“非遗”项目总量的14%。其中,由于沈阳评剧院一直沿袭拜师学艺的传统,不同流派传人按照不同年代和不同年龄段,呈现“阶梯”传承趋势,不仅确保了“非遗”项目能够传承下去,也为实现“生产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专业文化企事业单位能为文化艺术提供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基础,应该把“非遗”项目作为文化企事业单位新的活力,同时通过财政和人资政策倾斜、商业运作等行为充分调动和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在“非遗”项目市场化进程中事半功倍。
(三)规模生产与运营模式
“非遗”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文化品牌,可有效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的大众吸引力和文化深度。个别“非遗”项目虽已自发投入市场,但规模效应迟迟未能展现,原因是:第一,项目技艺传承方式单一。如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油饰彩绘技艺,这是一项早在清朝末年发展完整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民间,这项技艺通常以家族或师徒形式传承。如今,项目保护单位在维持正常运营基础上,正努力摆脱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中的瓶颈禁锢影响,在实现产业化经营方式下,逐步完善技艺传承的保护措施,采取民办教学传徒授艺的形式,面向社会召集弟子进行技艺传习活动。但受社会环境和传授空间的影响与制约,加之出徒周期长,收益低,致使这项技艺一直处于濒危状态,前景不容乐观。第二,资金来源匮乏。单纯依靠政府资助无法促使“非遗”项目实现规模生产,然而,由于项目种类繁多,外来资本的投入也存在较大风险,投资方大都持观望态度。第三,项目保护单位或传承人在市场运作、营销方式方面能力不足。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市场化仅仅是通向产业化的第一步,产业化是生产、销售两个领域的整合。鉴于以上原因,“非遗”产业化必须借助政府、企业、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等多方力量,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规模生产与规范科学的运营模式。
(1)政府搭建集散平台。“首届整理
我国最早引进听证会制度的是领风气之先的深圳市。1990年,深圳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价格咨询委员会”,听证会制度真正在全国普及是在6年以后。1996年,《行政处罚法》将听证制度纳入了行政执法程序。1998年,《价格法》将听证制度引入了价格决策领域。2000年,《立法法》又将听证制度引入到立法领域。2004年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更是将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极大化。
一、建立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在一个非竞争性的市场上,消费者的权益如何更好地得到保护,政府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政府调节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政府站在中立的立场上,通过听取利益相互冲突群体的不同意见,从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独立地作出决定,而听证会正是这一过程的制度化保障。
建立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听证是公正的体现。公正的法律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实质上的公正,一个是程序上的公正。听证程序正是体现了程序上的公正;其二,听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是有规则运作的。进入市场的主体应当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下参与竞争,建立价格决策听证会制度,征求经营者、消费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防止价格主管部门,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1998年5月1日起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以法律条款的形式明确了听证会制度的地位。《价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实行价格决策听证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重要的公用事业。这是指为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经营的具有公共用途的服务行业,如公共交通、邮政、电信、城市给排水、热力、供电、供气等。第二类是重要的公益。这是指涉及公众利益的服务行业,如教育、医疗、防疫、环卫、绿化、博物馆、公园、有线电视、公益广告等。第三类是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自然垄断经营主要是指由于自然条件、技术条件以及规模经济的要求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形成的垄断。如自来水、燃气、集中供热、供电网等。”
实行听证会,应邀请社会各方面代表参加,特别是吸收申报方的对立面、有关用户或供货户和消费者参加,有利于沟通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加深相互理解;有利于促使经营者加强经营管理;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提高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全面性,使定价更加符合实际;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制约,听证会制度也许从根本上不能解决社会中利益冲突的问题,但通过它可以使一定历史阶段的利益分配得以顺利实现,为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赢得有利的条件。
二、目前我国价格听证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听证会在10年间迅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听证会,听证会制度在设计和执行上的种种缺憾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批评。
1、听证会代表的遴选不够科学。对于“世遗”门票价格听证会,争议最大的当属听证代表的遴选。此次听证的6处景点,均是外地游客进京的“首选”景点,但与会的听证代表,却是以北京市民为主,有关部门在制定听证规划时,并未考虑到这种情况。听证会代表究竟该按什么程序挑选,如何才能确保其代表性、公正性尚缺乏严格的操作规程。
2、听证会代表的意见集纳渠道不畅通。北京市发改委专门为“世遗”举办的调价听证会颇遭人诟病,因为参加听证会的全部21名代表,在调价问题这个大方向上取得了一致意见,然而这样的听证会“民意”却与公众的观点大不相同。有听证代表在会后对媒体称:“我只能代表我自己的观点”,这让人感到很诧异。
3、听证会的内容程序不够公开、透明。公开、透明原则是听证会的本质,但此次“世遗”票价听证会,从开始组织,到会议的召开,再到会后的反馈,都有一个增加透明度的问题。公众对某些部门的信息封锁感到不满。无独有偶,2004年8月13日,江苏省物价局就教育“一费制”举行听证会。会前,江苏省物价局、教育厅都对听证的内容三缄其口,发给听证会代表的听证材料也被当作“机密”,不让向外界透露。本该公开的听证内容却被如此“保密”,这自然遭到了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非议。
4、听证会代表意见影响决策的刚性不强。在近年来举行的多次价格听证会上,我们可以见到代表们慷慨激昂的陈词以及闪烁着智慧和理性光芒的真知灼见,也可以看到有关部门的认真态度。但是,听证会结束后,很多听证会上的讨论对象,该涨的依然在涨,事前的听证会对于涨价的结果没有丝毫的制衡协调作用。以致于有人从此得出“逢听证会必涨”的道理,这也算是一语中的的道破天机吧。
5、听证会的主动权不在社会公众手中。按照2001年7月国家计委又颁布了《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听证办法》)的规定,消费者或者社会团体可以委托消费者组织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听证申请,但对于具体办法始终未有下文。这几年,全国各地举行过数千次的各类价格听证会,但全是要求涨价的部门作为申请人,而从没有要求降价或对价格质疑的消费者或消费者团体作为申请人。原因在于,按照法律程序,消费者提出降价听证,首先必须向消协提出建议,消协如果认为这个建议可以考虑,必须首先进行调查,判断这是否反映大多数消费者的要求。之后,消协还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证据搜集(消协人力物力有限,往往很难单独完成这样的工作),准备理由充足的申请材料,然后才能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如此繁琐的程序显然不利于消费者主动提出听证要求。听证会的主动权始终没有掌握在普通老百姓手中,在百姓需要质疑价格的时候,听证会开不了,相反,有关部门拟订好涨价方案后,听证会倒成了一个民主的花瓶。
三、价格听证会制度完善和改进的方向
1、制定切合实际的价格听证会代表产生办法和规定,使价格听证会代表的代表性更强。代表的产生要有自下而上的,其办法是利用媒体向社会公告时,不仅允许社会各界人士报名申请成为旁听者,还允许他们报名申请成为听证代表,要适当增加消费者代表的数量,并根据消费者群体的分布,分别确定高、中、低收入代表的数量。申请人若想成为消费者代表可以向消费者委员会报名,想成为经营者代表则可向行业协会报名,由消委会和行业协会遴选,物价部门聘请,情况较特殊性的则可以直接向物价部门报名申请。通过这种途径,那些真正代表消费者利益或经营者利益的听证代表就能产生出来。另外专家学者还要成立专家库,并随机抽选,参加相应的价格听证会。
2、扩大价格听证会的范围,疏通意见反馈渠道,使价格听证会的覆盖面更广。目前执行政府定价的大多是公用事业价格、公益价格和某些垄断行业,像公交、环卫等公益事业大都是政府部门直接运行或指定运行,其价格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广大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福利和政府补贴的多少,所以价格听证权衡多方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包括天然垄断的供水、供电、供暖、铁路等行业,以及体制垄断的电信、石油、医疗、教育、银行等行业都应通过价格听证来限制垄断行业操作价格,凡由政府定价(包括指导价)的价格变动都应当进行价格听证。政府应适当简化申请听证的程序,并由专门部门承担相关费用,使老百姓关心的价格问题都可以通过某种渠道启动。
3、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体系,使价格听证会的透明度更高。要把价格听证会开成“阳光听证”,听证前期,价格听证机构可委托独立的审计机构对提出听证的企业进行专项审计,该审计报告必须客观公正,如出具虚假报告,除进行经济处罚外,还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要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严格的听证程序,在听证实施中,使听证的每一步都严格规范,并力求使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对称。在提高听证会透明度上我们应把握“六公开原则”:第一,通过媒体公告,将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内容等情况事先向社会公开;第二,公开听证代表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第三,公开申请听证方的听证方案;第四,听证过程公开,通过媒体直播等方式让市民了解听证会的全过程;第五,信息反馈渠道公开,通过媒体,将价格主管部门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网站等全部公开;第六,价格决策的最终结果公开。
楼市调控与启动内需关系如何调处
启动内需已被列为2006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由中国独特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只有启动内需才能减少投资依赖、弱化贸易摩擦,优化经济运行。房地产业以其拉动性大、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度高,对启动内需的积极作用目前尚无其他产业可替代。
尽管延续2005年的调控主旨,前期出台的政策仍会被执行、消化,但2006年的楼市政策还是有明显的不同:政策重心由抑制投机、平抑价格转到鼓励消费――鼓励自主性消费、普通商品房消费。换言之,2006年的楼市仍会在调控的既定轨道中滑行,但重点是解决结构性问题。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的一位人士分析说,可以肯定,内需成了缠绕2006年楼市的一个结:经济运行亟待启动内需-启动内需需要活跃楼市-活跃楼市反映政策松紧-政策松紧影响经济运行。显然,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选择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如何调处,将成为影响2006年楼市走势的最大因素。
部门间的政策能否协调一律
房地产政策对这个产业和市场来说至关重要,而政策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往往又是多部门商妥、平衡的结果。在对待房地产问题上,不同部门从各自的工作角度出发,意见相左屡见不鲜。譬如央行的研究报告建议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建设部则表态暂不取消;发改委赞同公布房价成本,建设部认为现在还很难做到;不久前,国土资源部的官员说,2006年的调控政策不会改变,而另外一些部门(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则说,情况正在改变。不同部门站在各自的立场,主张有异本无可厚非,但局部的道理不等于全局的正确。由于各自作用方向的不同,最终“合力”的大小、方向往往会改变。
经济景气影响下供求关系如何变化
楼市走势直接决定于供求。从供应的角度看,其一,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先行条件――土地开发的面积增幅持续回落,大量闲置土地没有转化为市场有效供应。2005年1至10月,全国土地开发面积132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土地购置面积和开发面积的差额由1998年的2379.2万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2609.8万平方米。这说明开发商手中掌握大量已出让土地,待转化为有效供应。开发面积增幅的急剧下降,将使房地产新开发项目受到约束。其二,结构性问题仍很突出,2005年前10个月,经济适用房投资不增反降11.1%,供给比例由上年同期的5%下降到3.6%,房地产供给结构失衡的程度在加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2006年,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点。
从需求的角度看,过热的购房需求得到初步抑制。此外,楼市需求还与经济景气周期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把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景气的晴雨表,经济景气的时候,人们往往把购房的需求提前;经济不景气,则相反。持有资产传达了很重要的经济学信息,当预期经济膨胀的时候,人们力图把货币资产化为实物。当人们预期经济紧缩的时候,则相反。因此,2006年我国经济的景气度以及对于经济景气度的预期都将影响楼市。
金融、税收政策如何指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政府是否鼓励购房消费,金融政策是最明显的表现。2005年12月27日,央行对现行房贷利率政策作出微调:凡在2005年3月17日前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的购房者,将按新贷款利率还款;同时央行明确,对于高档住宅、别墅和非第一套住宅的购买者,将执行6.12%的利率,并将首付款比例提高到40%。显然,央行的着眼点在于中低档自住类商品房的“内需刺激”,此前出现银行信贷对房地产行业需求“全面支持”的局面再现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税收政策,譬如物业税试点会否推广、以何种方式、什么样的税率开征,以及人民币汇率和股市的变动情况,都将通过影响资本获利进而作用于楼市。
房地产依赖银行的格局是否改变
2005年央行的房地产金融报告中提到,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的资金占其资产的比例在70%以上。开发贷款资金和销售贷款资金都从银行进入开发商,目前房地产业除了银行信贷之外很少有其他融资渠道。这种单一融资格局的弊端在银行紧缩银根的2005年暴露无遗,资金链绷紧成了眼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当大量房源积压在手、不能实现资金回笼,在外无后续资金、内有还贷压力的情况下,开发商便不可能不降价卖房回笼资金。道理很简单,融资渠道单一放大了银行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亲经济周期性:当经济处在热周期时,银行贷款也热;当经济周期降温时,银行贷款随之趋冷。正是在此背景下,2005年房地产信托基金重浮水面,但其规模等方面的限制还很多。2006年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的拓宽程度,无疑将影响市场卖方的行为。
招、拍、挂能有多少实质改变
在年前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土地博览会论坛上,国土资源部的官员束克欣表示,2006年国土资源部门将采取一些新举措:在土地出让制度改革方面,继续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覆盖面,强化土地的市场配置。在土地出让的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上,“要出台相关办法,继续对程序性的要求做出细化规定”,譬如拍卖应该要做到什么程度,挂牌要做哪些程序,签订出让合同应该有哪些条款等,以及将出让土地的后期开发进度要求写进合同等,“这个工作目前正在做。”
可以预见,随着土地监控实效性的进一步增强,在房产开发的初始环节――土地的获取方面,城市或将不再是开发商们的“乐园”。而这一趋势必将影响2006年楼市。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对2006的楼市作出如下3个基本判断:
第一,楼市普涨时代终结,区域性特征将更为明显。2006年的楼市可能会相对回暖,但鉴于2006年继续执行2005年出台的所有遏制投机资本的税收和交易政策、控制房价上涨仍是建设部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因此,2006年出现房价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楼市普涨时代终结,区域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中西部地区的楼市会有较大的发展。
2008年9月23日,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大厅,NYMEX原油期货交易员双手遮面。
在金融市场过去两周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大动荡之际,国际原油市场也随之跌宕起伏,如同“过山车”般惊险刺激。从9月16日到9月22日短短一周,已经跌落100美元/桶以下的国际原油价格,又从90美元重新攀升至120美元。
9月22日,市场对美国政府救市措施前景担忧,避险资金再次涌入大宗商品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涨16.37美元,收盘时再次登上每桶120.92美元的高位,并创下1984年原油期货市场建立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石油市场最坚定的牛市鼓吹者――美国投行高盛,尽管下调了对今明两年油价的预测,依然高唱高油价赞歌。“虽然有最近的下跌,但我们相信,大宗商品牛市还远未终结,因为过去几年导致价格上涨的严重的供应限制仍未曾改变。”高盛分析师在9月17日的研究报告中称。
石油价格的暴涨,使刚刚回升的对中国油价机制改革的期待,再次变得模糊起来。对于一直痛惜未能抓住低油价时代改革其石油价格机制的中国,在油价回落到100美元以下时,建议政府进行油价改革的呼声再起。
中国改革石油定价机制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与国际油价的接轨。不过,即使在油价跌至100美元以下的时候,面对既要防通胀、又要防衰退的形势,中国仍然难以下定接轨决心。等到油价再涨回120美元时,可能性就更加渺茫了。
“改革是不存在合适时机的,这考验的是政府的承受能力。”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财经》记者。
油价上演“过山车”
对于近期国际油价随着金融危机大幅动荡,工商东亚调研部石油分析师花开玲也感叹,“波动之猛烈确实在近年来不多见”。
早在2007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下称欧佩克)等多家机构便预测,油价“破百”仅是时间问题。2008年新年伊始,国际油价轻松突破100美元/桶,到7月11日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盘中新高,半年内涨幅达40%。随后,油价开始持续下跌;9月9日收于每桶102.58美元,短短两个月内跌幅达30%。
不少人都坚信,供求关系仍然是决定油价走势的最终及最重要因素,但短期内油价的骤涨骤跌,却不能不归因于浸染了金融色彩的石油以及风云诡谲的全球政治走势。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无疑在其中推波助澜。林伯强认为,虽然投机并不是油价的决定因素,但投机行为从供需两方面对油价进行了放大。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金融市场掀起的海啸,令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受此影响,市场预期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原油需求严重放缓,纽约原油期货市场逼近90美元关口,收于91.15美元,伦敦原油期货市场则收于89.22美元。
随后,为应对日益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大举注资力图稳定金融市场。
9月19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分别宣布新措施,为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提供约为2万亿美元的支持,并表示正在酝酿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美国总统布什当天发表广播讲话,敦促美国国会尽快批准这一对美国整体经济“至关重要的”金融救援计划。受此利好消息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连续两天大幅飙升,纽约市场油价重新收于100美元/桶之上。
然而,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只给投资者带来短暂的信心支撑。由于担心上述金融救援计划造成美国财政赤字增加,从而引发美元贬值,不少投资者开始将资金转移到商品期货市场。9月22日,纽约汇市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汇率全面下挫,国际油价震荡冲高。
在国际油价的巨幅涨跌之间,投机资金炒作的痕迹非常明显。科威特石油公司(Kuwait Petroleum Corporation,KPC)首席执行官萨阿德舒韦布(Saad Ali Al-Shuwaib)曾对《财经》记者表示,“石油投机交易是油价飙升的最危险、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他声称,石油投机交易至少造成油价40%的上涨,而美元贬值亦推动油价上升。
牛市神话能否继续
可是,如果只是投机交易,牛市如何能持续如此之久?进入2008年,全球石油价格上升态势已持续逾五年,到2007年年初时涨至约50美元/桶,涨幅达到157%。
根据BP自1861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也是有纪录的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油价时期。1973年、1980年和1990年三次石油危机时,油价也曾出现飙升。
中信证券研究分析显示,自2003年开始的此轮油价上涨,涨幅小于前三次的油价飙升――扣除通胀因素,前述石油危机中,油价在六七年间上涨653%。
不过,历史上前三次油价飙升均未超过一年,这一轮油价飙升的长期持续是前所未见。究其原因,前三次油价飙升基本由于供给短缺所致,而此轮油价上涨中需求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明显大于供给因素。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供大于求时代宣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石油供需关系脆弱平衡的时代。
今年7月初,BP最新的《世界能源统计2008》报告披露,2007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4%,连续第五年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其中,中东、南美与中美洲以及非洲等石油出口地区的消费占据了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二。
国际能源署(IEA)指出,2007年全球石油消费总量为8597万桶/天,比上年增加1.3%,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年1.6%的速度增加,预计2013年将增加到9410万桶/天。
与旺盛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的石油供应明显后劲不足。受2006年11月以及2007年2月连续减产的双重影响,欧佩克2007年的产量每天减少35万桶。2007年,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石油生产增长疲软,每天仅增长20多万桶;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产量也连续第五年下降。BP的统计显示,2007年全球石油产量下降0.2%,是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在2007年基本未出现显著变化,仍保持在1.24万亿桶的水平,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足以开采41年以上。不过,石油供应缺口存在则是一个现实。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2006年世界石油供需缺口达到每天195.65万桶。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在现有的产能和需求预测下,2008年将会有每天342万桶的供给缺口。
中东地区仍然是全球石油供应的主要基地,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国家承担着全球原油供应的31.2%。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欧佩克国家剩余生产能力已经很小。国际能源署预测,产油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自身石油需求上升,以及剩余产能不足,将使欧佩克在2010年的原油出口减少0.9%。因此,石油供应偏紧是造成油价上升的直接原因。
自2007年夏季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令未来油价走势增添了最大不确定因素。BP的数据表明,2007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1%,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
全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9月4日的报告称,2008年年中,世界经济已经“在衰退的边缘摇摆”,并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08年的2.9%降为1%-1.5%。
与上述经济指标对应,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EIA) 8月12日公布,2008年上半年,全球石油第一消费大国美国的原油日均需求量同比下降了80万桶,创26年来的最大降幅,6月美国原油需求比去年同期亦下降5.6%。
不过,尽管油价自8月以来出现下跌,早在2005年预言油价将高企的高盛认为,目前对金融市场的担忧、怀疑以及虚虚实实的需求疲软,把大宗商品价格压得低过了长期供应的合理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
BP的统计显示,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下降0.9%,每天减少近40万桶。尽管中国和日本的石油消费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但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基本与历史平均水平保持一致。
时机问题考验决心
中国的成品油油价政策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自1998年以来,中国先后三次出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措施。
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协商确定原油交易结算价格,此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从2000年6月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新加坡市场的油价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2001年11月,中国再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制定汽柴油零售中准价,国内石油公司在该中准价上下8%的范围内制定汽柴油的零售价,并以不少于零售价5%的折扣制定批发价。中准价在各省有所不同,当国际油价波动幅度超过8%时,发改委将进行调价。
这种成品油定价机制虽然与国际成品油价进行了挂钩,但并未实现市场化,在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平稳的时候,价格调整往往不能顺畅执行。2007年年初,国际石油价格从此前的20美元/桶涨至约50美元/桶,中国的油价就未能随之相应上调,理由即是认为油价太高。不料国际油价此后节节攀升,中国成品油价格管制之下的弊端暴露无遗。
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后可能引起通胀率上升,由此带来社会不稳定,成为油价调与不调的最大顾虑。林伯强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政府对调价推高CPI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油价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油价管制之下,CPI数据没有被真实地反映出来,并且市场基于对政府调价的预期进行囤积居奇,则严重影响到了市场的供需关系。
“由于政策对市场机制的干预,获得经济上合理的上游资源变得困难。此外,政府补贴也使消费者得以置身油价上涨的影响之外。”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Christof Rühl)表示。
对于近50%原油需要进口的中国而言,油价高企之下的输入成本上升非常明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炼油企业承担了巨大的政策性亏损。政府予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补贴,不仅不能完全弥补亏损,还遭到了巨大争议。
市场信号的失灵,又使得国有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产生了扭曲,是对石油石化企业内在公司治理机制的严重损伤和打击。原中石油董秘寿铉成曾对《财经》记者表示,“企业无从判断哪些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带来的亏损,哪些又是政策造成的亏损”。
林伯强认为,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接轨分为两方面,一是短期行为,即政府进行调价,运用行政干预强行进行价格接轨;二是长期行为,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形成以市场为主的定价机制,政府只是进行监管。“第一种接轨仅仅是价格、价钱的接轨,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接轨,而后者才是价格机制的接轨。”
事实上,中国也曾多次表示要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8月18日,在国家能源局成立后的首次新闻会上,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要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但考虑到各种国内可承受的程度,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会采取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办法进行过渡。
不过,问题在于,中国能源价格主管官员类似的表态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已多次重复,并无新意。
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中石油独立监事李勇武曾向国务院高层建议,采取“分品种、分阶段、小步慢跑”的方式,先放开对CPI指数及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航空煤油和汽油价格,将煤油与汽油开放后的收入补贴到柴油上,从而稳定柴油价格。可是,在全力保证北京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形势下,油价政策未作任何调整。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 消费缺口 通货膨胀 贸易保护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001-04
从2007年12月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而陷入衰退算起,到今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已持续了23 个月。在各国政府联手大力救市,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的刺激下,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回 暖迹象,世界经济开始了缓慢复苏。但是,由于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解决 ,经济复苏将面临一系列的难题。
金融体系的修复和不良资产剥离
这场危机的本质是资产泡沫的破灭,危机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银行的巨额坏账,发 达国家金融体系遭到沉重打击。2008年以来美国破产银行已有70家,今年前6个月破产的美 国银行多达45家,而2004―2007年破产倒闭的美国银行总共才7家。美国的不良资产到底有 多少,现在仍然没见底。布什政府投入了数千亿美元解救陷入困境的金融体系,但形势依然 严重。欧洲和日本的不良资产同样十分严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算,欧洲银行业的不良 资产达18.2万亿欧元,相当于欧洲银行业总资产的44%,其中对东欧国家的债权就超过1.2 3万 亿欧元,这些“卖不掉”的不良资产已成为欧洲金融体系的“体制性风险”。[1] 截至2008年12 月底,日本银行报告的破产和准破产贷款总额达到8770亿日圆(合92亿美元),而 2008年 3月份时仅4780亿日圆,8个月几乎翻了一番。今年以来日本的不良资产继续上升, 仅4 月份公司破产案例达到1329桩,较上年同期增长9.4%,这是连续第11个月出现增 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心脏”,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是经济复苏的前提条件。由于大量的不良 资产和银行坏账,使得金融系统深陷“流动性紧缩”,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即通过降低利率 或 者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等只会造成货币被大量“窖藏”,而不是市场交易的恢复。因此,必须 从 根本上处置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并恢复抵押贷款类资产的市场流动性,才能进一步稳定金融 市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今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一个公私联合投资、购买一 万亿 美元银行不良资产的计划,以期剥离不良资产,修复金融体系。德国也制定了剥离银行坏账 计划。但是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待观察。根据IMF的分析,未来5年美 国稳定金融体系的努力可能需要耗费1.9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位美国人支出约6200美元。 [2]
在银行不良资产中,房产占有很大比重。美国的房贷债务高达11万亿美元,其中相当大的一 部分已转化为以资产支持的证券形式。因此,作为房贷债务抵押品的房产价格与银行的不良 资产和坏账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良资产的规模。目前,美欧房价因待 售空房大量过剩而受到抑制,普遍预计房价下跌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10年。但由于近来住房 完工量大幅下降,这种过剩正在逐步消化,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内能够持续下去,今年底房价 有可能会企稳。
消费缺口的弥补和发展方式转变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危机的特征之一就是消费需求明显萎缩,因此,消费恢复 增长也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仍在萎缩。美国上年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居民个人消费分别下降2.75%和2.99%,今年一季度虽然增长0.95%,但3月份和4 月 份均为负增长,5月份仅增长0.2%。英国第一季度家庭支出季比下降1.3%,同期实际家庭 可 支配收入下降2.4%,双双创下了1980年来最大降幅。日本的家庭消费开支一季度下滑1.1% ,超过2008年第四季度0.8%的降幅。
图1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低迷图2 美国个人储蓄占收入比重迅速回升影响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一方面是受危机冲击,房产和其他投资价格大幅下跌,造成了美 欧家庭财富的急剧缩水。另一方面是美国居民正在逐步改变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从享乐时 代开始走向节俭时代。根据美联储的数据,2007年6月底美国家庭财富总数为64.36万亿美 元 ,到2009年3月初已缩水至51.48万亿美元,损失达12.88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美国一年 的G DP。麦肯锡公司估计,这可能会减少约6500亿美元的消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诺贝尔 经济奖获主埃德蒙.费尔普斯认为,美国家庭需要15年时间才能恢复此轮经济衰退中损失的 财富。[3]美国居民的储蓄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平均10.3%、80年代降为7.6%、90 年代降为5.5%;2005―2006年是负数,2007年0.5%,2008年上升至1.0%,2009年1月已迅速回升至5.0%。
美国人改变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全球经济体系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回到危 机 前的老路,但也带来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消费缺口问题。IMF组织了多边 磋商,讨论应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最终与会者达成广泛共识:让美国消费者减少支出,让中 国消费者扩大支出。美国净出口增加将取代美国消费,帮助支撑美国经济复苏;中国消费增 加将弥补中国出口减少的损失,并使中国得以维持高增长,这对于美国、中国乃至全球都有 利,全球复苏就能继续下去。[4]这个“药方”意味着中国也要进一步改变大规模 引进外资和较多依赖出口的发展方式。
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政府如何“退出”
为了应对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和欧洲主要国家政府不顾自由主义的传统和媒体的尖 锐批评,果断出手干预救市,采取了包括注入资金、政府担保、收归国有、暂停股市交易等 非常手段。美国政府先后三次大规模救市,投入资金高达1.6万亿美元,欧洲各国已获批准 的救市资金规模已逾2万亿欧元。尽管随着危机趋于缓和,对政府救市行动的各种质疑有所 减 少,但对政府大量注入资金而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和担忧却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美联储大量 投放货币,势必造成美元长期走软。目前,美国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5%,美联储的 资产负债表已达2.2万亿美元。索罗斯早就指出,美元正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如果流动 性以信贷的形式流入实体经济,将会带来巨大的恐慌,再加上金融投机的推波助澜,未来通 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认为,为了重振全球经济增长而注入过多资金,将导 致不稳定的复苏。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则明确提出,当全球经济复苏时,世界将面临高通 胀和“危机后的危机”。[5]世界银行则直截了当指出,政府将必须放弃它们在金 融体系中的 高昂的赌注,给私营部门让路。6月29日,国际清算银行也指出,如果各国没能及时调整当 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期的全球通胀将难以避免。
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还来自美国政府的过度举债。根据媒体报道,美国政府2009财政年度的赤 字将达到创纪录的1.84万亿美元,约为上一财年赤字规模的4倍,占GDP的比重高达12.9% , 为二战结束6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2010年的财政赤字更高,为2.33万亿美元,估计今后数 年 还将保持很高的赤字水平。为了平衡赤字,美国政府打算在2009年和以后的几年中,发行超 过3.8万亿美元的新国债。2008年底,美国的总负债已接近6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政府债务 1 1万亿美元,地方政府负债3.5万亿美元,金融业负债17万亿美元,非金融企业负债22万亿 美 元,家庭负债15万亿美元,整体负债是2007年GDP的4倍。如此庞大的债务不得不令人担忧。
要解决通胀的担忧,政府必须回收流动性。与通胀问题相关联的是如何从政府刺激经济增长 转为民资推动,这是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回收流动性?政府如何才能悄然“退出” ?现在的焦点已经不再是何时经济见底,而是何时重新收紧银根。
贸易保护的蔓延和国际体系重建
为了应对危机,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减少外部冲击,许多国家又重新采取了市场保护政 策,贸易保护主义正在不断蔓延。G20会议通过了反对贸易保护的决议,但据西方媒体报道 ,20个国家中有18个或多或少采取了贸易保护的措施。未来趋势看,由于美欧发达国家压缩 过度消费,全球存在较大的消费缺口,只要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贸易保护主义必将有增 无减,而贸易保护又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复苏。
这场危机不仅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和治理结构提出了尖锐挑战。 事实上,导致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近10多 年来,在自由贸易的推动下,全球化步伐大大加快,跨国公司基于利润最大化,实行产业链 全球配置,引发了制造业生产大转移,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发达国 家出现产业空心化。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和繁荣,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信用扩张,鼓励消费,从 而形成了生产与消费严重分离的格局。在一国条件下,生产和消费是基本平衡的,过度消费 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消费萎缩也会导致经济危机,市场具有内在的平衡机制。生产与消费 分离后,两者之间的平衡机制被切断,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费成为可能。一方面,发展中国家 提供大量价廉物美产品使得发达国家始终保持很低的通胀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把大量 贸易顺差通过购买债券等方式回流到发达国家,成为支撑发达国家不断扩张信用的重要条件 。维持这一循环的关键是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而不断刺激消费需求的是虚拟经济的迅速增 长,一旦虚拟经济出现问题,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危机。危机的核心是经济已经全球化,但全 球经济缺乏调节平衡机制。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超级经济实力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霸权地位,主导了整个世界经 济,然而在这次危机中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制度漏洞和滥用强权暴露无遗。二战结束以 来,美元作为统一结算货币,对维持全球贸易秩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把全球货币体系 的信心建立在一国货币基础上,风险也很大。这次美国通过美元“绑架”了世界各国,在次 贷危机爆发后甚至利用美元贬值来输出危机,更使得信用丧失。因此,改变美国主导的全球 金融货币体制,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然而,如何改革和推进,方向和目标都难以确定。
现在,欧洲、日本、俄罗斯、各新兴工业国、石油输出国家都在积极活动,以谋求在新 的国际经济体系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而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霸权地位。美国与法国 、欧盟联合发起召开20国首脑峰会,也各有自己算盘。显然,这种政治经济博弈无法在短期 内形成构建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合作机制。
注释:
[1]欧洲银行:不良资产高达44%.光明日报,2009-02-19;旨在剥离不良资产 德国将 出坏账银行计划.中国证券报,2009-04-13
[2][英]金融时报,2009-05-04;美国不良资产剥离计划影响中国外储安全.21世纪 经济报道,2009-03-25
[3]美国家庭财富恢复需要15年.新华社,200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