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诊医学的范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口腔急诊科医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口腔急诊大多以口腔外科和牙体牙髓急症患者为主。因此急诊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和临床技能,在专科医院中的急诊科往往由口内、口外医生组成。面对口腔各种急症,要求每位急诊科医师具有全科临床诊疗技能。合格的口腔急诊科医师,不仅要具有口腔医学各专业的临床技能,而且还需要急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严重外伤可能涉及到休克的抢救、心电图及除颤仪等的使用。所以,口腔急诊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的临床技能,才能担当口腔急诊科的重任。口腔急诊医学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科,就要有自己的医学体系和范畴,它既要有全身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共性,也要有口腔急诊医学所具有的个性,因此它应来源于急诊医学和口腔临床各学科。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口腔急诊医学也是口腔临床医学的分支和组成部分。
2.口腔急诊医学与其关联学科
急诊医学与口腔急诊医学: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急诊医学系,中山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还建立起来本硕博教育体系。急诊医学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口腔急诊医学也会顺应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口腔急诊医学也应是全身急诊医学的一部分。颌面部外伤常常伴有创伤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严重的颌面部感染常常伴有中毒性休克和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改变。它们的急救与急诊医学具有共性。同时口腔急症还常常涉及到心脏疾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等。口腔外科急症:口腔急诊与口腔外科关系密切,口腔急诊科每天都要处理创伤、感染、疼痛、出血等疾病的患者。因此,口腔外科是口腔急诊医学和急诊科的重要内容。口腔内科急症:牙体牙髓病急症是急诊科的主要内容。急性牙髓炎是口腔急诊科就诊最多的急症。另外,急性根尖周炎、牙体劈裂等也是急诊科的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急症:口腔急诊科也常接诊口腔黏膜病急症,如口腔黏膜溃疡、血泡、带状疱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口角炎、鹅口疮等。口腔修复急症:如冠折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固位钉(或纤维桩)光固化树脂暂时修复、冠桥脱落复位粘固等。牙外伤急诊就诊率很高,特别是前牙,损伤后严重影响美观,患者常常要求即刻治疗和修复,临时修复也能使他们感到满意。口腔急诊涉及面很宽,口腔急诊医学做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出来,与其它口腔临床学科并列,有利于急诊医学的发展。将口腔医学各学科中具有“急性”特征的部分抽出来,与全身医学和急诊医学相结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口腔急诊医学体系[2]。
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制的建设口腔急诊医学不仅要面向口腔医学五年制学生,还应培养口腔急诊医学的高层次人才,如培养相应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口腔急诊医学的诞生是社会需求和医学及口腔医学临床综合学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不但有益于人类社会和造福于人类,同时也有利于临床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口腔急诊医学教育应纳入口腔医学五年制常规教学内容,以五年教育为主全面实施口腔急诊医学教育,它有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五年制口腔医学人才素质。要编写和选择好口腔急诊医学教科书,各口腔院系应建立和完善口腔急诊科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即口腔急诊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师的口腔急诊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口腔急诊科可由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正畸科的医师组成,通过在急诊科的临床实践和培训,让这些医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多学科临床技能的急诊科医师,并成为本科生口腔急诊医学教学的主力。同时应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批准口腔急诊医学专业,使口腔急诊医学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腔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建立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口腔临床综合素质人才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为口腔医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综合医院和基层社区医院工作创造条件。为了口腔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可以让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内科热爱口腔急诊医学并能够研究和发展口腔急诊医学的专家教授做硕士、博士生导师,组成培养口腔急诊医学博士、硕士的梯队教师队伍。为口腔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口腔急诊医学教学人员,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口腔急诊医学医务人员。口腔医学院系有必要将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纳入议事日程上来,为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口腔急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口腔急诊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有待于口腔医学同仁的认识、努力和支持。在未来的几年里渴望口腔急诊医学的兴起,口腔界的各级领导可以考虑为口腔急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如下环境和条件。
1.口腔急诊医学专栏的开设国内有多家口腔医学杂志,有条件和有稿源的杂志可以考虑开设口腔急诊医学专栏。为口腔急诊医学的普及、交流和提高提供场所。为口腔急诊医学的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提供园地。
2.口腔急诊专业学组建立的必要性口腔急诊医学涉及到很多口腔外科和牙体牙髓科疾病。这两个学科的专业委员会应设立口腔急诊医学学组,条件成熟时,有必要建立综口腔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开展口腔急诊医学学术交流活动,发展口腔急诊医学事业。
急诊科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门多个专业临床独立学科[1],它具有应急性、综合性、风险性和不间断性的特点。它不仅独立,而且跨多专科;不但涉及医院急诊,还延伸到院前现场急救;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监护危重病症[2]。因此,需要构成一个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监护的完整急诊医疗体系。在此,结合我院急诊科的急诊模式及工作实践谈谈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
1国内急诊急救现状
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危。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部分医院有急诊ICU。
我国的急救中心模式繁多,尚无独立的创伤急救系统,创伤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3]。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 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3 种[4]:
独立型急救中心(也称北京模式):代表是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中心设有医院、病床,患者可以就近转送,也可以接回急救中心治疗,同时配备重症监护床和抢救室,因此可以独立完成创伤急救的所有任务及功能。
院前型急救中心(也称上海模式):代表是上海急救中心、武汉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主要是院前急救、出诊为主,设有急救分中心,患者就近转送,急救中心没有医院, 采用"统一指挥、分散布点、就近出车、分层救护"的院前急救模式。
指挥型急救中心(也称广州模式):代表是广州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主要以接急救电话、指挥为主,院前急救、出诊任务依靠调度管辖区域内的就进医院完成。急救中心没有医院,工作人员较少。主要通过组成一个以"统一指挥、依托医院、分片负责、专科出诊"为特色的院前急救医疗网络。
目前各地区医院的急诊急救模式比较混乱,各地由于各自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没有统一的运作模式与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法。
2我国急诊急救管理存在问题[5]
2.1 在学科定位和建设模式上还缺乏清晰的统一认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 在国内各家医院发展很不均衡, 急诊医学的任务和专业服务范畴也不尽相同, 学科定位十分模糊,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室带头人和医院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尽管近年来急诊科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大家对急诊科也多了一些了解,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急诊学科定位和建设模式上的不确定势必导致学科建设目标上的不确定, 会直接影响急诊医学的发展。所以必须首先在学科定位上找准急诊医学的位置,明确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不断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
2.2在医师队伍建设上还缺乏合理的专业结构和高素质专业人才:急诊科医师人才输入缺少专业渠道, 绝大多数来自其他专业发展受限或研究生毕业留不到本专业而调人的医师, 很难达到专业结构的合理, 也难保证具备良好的素质。这就形成了急诊科医师大都是从事其他专业医师的现状。由于当初从事急诊专业的被迫性和急诊专业自身的局限性, 很多医师不安心急诊专业, 有的甚至当作跳板, 再考原来专业的研究生而离开急诊。医师队伍不稳定和结构不合理, 甚至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急诊的救治能力和医疗水平。在专业队伍中还存在协作能力差、团队精神不强等问题。
2.3 在救治流程上缺乏有效组织和全面协作以及科学规范:急诊部"急"在很多医院普遍存在,先挂号后抢救,先交费后检查,在很多医院看作是天经地义;多次交费,推着患者到处检查也是熟视无睹。医师各扫门前雪,不愿多承担一点风险和责任也视为理所应当;工作忙乱无序也被认为情有可原, 这些都反映出在急诊流程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救治工作缺乏有效组织和有机协调、合理分工, 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急救设备管理不到位, 不能处于随时使用状态。抢救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直接影响救治工作质量和水平。
2.4在学术科研上缺乏高水平论文和高档次科研成果:由于急诊医师的素质和急诊科的特殊性质, 加之缺少个人自身努力和科研的团体氛围,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一直是急诊科的薄弱环节, 在高级职称医师中无论文、无课题、无成果的"三无"人员比例还很高。缺乏高层次急诊医学拔尖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2.5 在科室管理上缺乏科学手段和运行机制:急诊科在医院的隶属关系上也比较混乱, 有的归医务部(科)管理, 有的归门诊部管理, 有的作为临床科室由医院直接管理。这也反映出对急诊科定位的不同认识。隶属关系不同, 管理的力度和效能也不同。急诊科的管理与其发展相比, 相对滞后。在人员管理上涉及科室多、专业多, 还做不到全面统管; 在流程管理还做不到方便、快捷;在业务管理上还做不到科学设置;在质量管理上还没有制定出令人信服的全国统一的急诊急救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控制办法。
3结合本院情况,对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3.1 明确急诊科的诊疗任务,确定急诊模式: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危重病抢救的重要场所,其任务主要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慢性病急变及急性创伤、意外事故及发生的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和抢救等问题。因此,其工作要求立足对危重病人争分夺秒的抢救,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我院急诊科根据医院的特点,在建科过程中纠正了急诊科在2009 年以前急诊科只是"转运站",外科医生只会清创缝合,内科医生只会处理一些内科常见疾病的做法。自20099 年开始设置专职科主任,固定内、外科医师。急诊科有急诊内外科病房、急诊手术室、急诊ICU 等,为急诊病人诊断治疗、手术、监护创造了条件。我院初步形成了能独立完成诊断、治疗、小型手术和抢救任务,与专科只有会诊、协作关系的自主型急诊科。
3.2 增强技术力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发挥综合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就应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抢救成功率、手术成功率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急诊医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抢救技术,并积极应用先进仪器和先进技术,如心脏心肌梗死的急性溶栓、心脏泵、心脏起搏器;急性脑卒中的选择性溶栓治疗;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通气,改善缺氧状态;急性肾衰和中毒的透析治疗;急诊手术开展就地救命手术等,为危重病人抢救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
3.3 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突出急诊医学特色:急诊科不仅参与大量的临床工作,而且还应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国内外急诊医学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系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如何提高对危重病症患者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水平;如何建立有效的急诊医疗体系及培养急救医学人才[6,7]。
3.4 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科要发展,首先要提高急诊科的管理水平,需要有完善的基本管理规则和各种规章制度,如急诊科各类人员的职责、首诊负责制度、疑难危重病人三级查房制度和规范化抢救预案等。再次还应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引用高科技管理手段,如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
对急诊急救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的行政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我们从上可以看到, 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的管理涉及面相当广泛,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抛弃凭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并逐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总之,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率。这样才能让患者满意,不断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籍文强,侯云生.急诊医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J].临床误诊误治,2004,7(17):464-465
[2]矫向前,沈洪.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07):57-58
[3]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治疗新模式[G].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36
[4]岳茂兴,创伤现场急救与治疗新模式[G].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2007(13):2635
[5] 王珍.与时俱进做具有现念的急诊医生探讨[J].中国误诊学,2006,6(13):2635.
1 急诊分诊的发展史
预检分诊(triage)是指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评估、根据其危急程度而进行优先顺序的分级。最早应用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队的伤检,其后医院广泛采用。最初分诊工作由医生负责, 60年代初改由护士进行。70年代初,国外开始注重循证医学并进行预检的效能、有效性等方面。在过去数十年,部分发达国家设计不同的分诊标准,如在90年代首先出现澳大利亚的预检标尺(Australasian triage scale,ATS),随后加拿大的急诊预检标尺(Canadi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CTAS)、英国的曼彻斯特预检标尺(Manchester triage scale,MTS)、美国的急诊严重度指数(emergency severity index,ESI)等相继出现。多年来经过不断的研究及修订,还为特殊人群另设标准,如在2006年瑞典根据急诊患者中老年人病情恶化迅速以及生理特点等因素,设计出阿尔宾模型(Albin mode)[2]。同时,现代分诊强调再次评估(re-triage)的概念,即初次分诊完成后,在一定时间内或患者出现症状改变后要重新对其进行评估、分级,以便有效减低在分诊等候过程中因病情变化或误分诊等引起的死亡及致残。
2 国际现有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比较
2.1 澳大利亚的预检标尺(Australasian triage scale,ATS)
由澳大利亚急诊医学学院制定,在1994年开始应用于澳大利亚,最近一次修订在2005年,限定在10 min内对患者存在最紧急的临床特征分为5个等级(ATS 1~5),各等级等候处理的时限分别为立刻、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该分诊评级能给予危急患者绿色通道。但近年多项研究指出ATS的使用范畴受到限制,如van Veen和Mall[3]的荟萃分析结果提示在儿科急诊中,ATS的可靠性为中等到差,MTS及加拿大儿童急诊预检标尺(Canadian paediatric triage and acuity scale,PaedCTAS)均优于ATS,认为ATS不适用于儿童急诊。Gerdtz等[4]利用模拟场景的形式进行调查,发现ATS对精神病患者及孕妇人群更容易出现分诊不足的情况。
2.2 加拿大的急诊预检标尺(Canadi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CTAS)
1997年由加拿大新布伦兹维克市的专家在ATS的基础上制定,在加拿大被广泛应用。该指标是根据患者的主诉以及症状分成5个等级(Ⅰ~Ⅴ),利用不同颜色表示患者目前情况并在限定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诊疗:蓝色为复苏(Resuscitation,立刻)、红色为紧急(Emergent,15 min)、黄色为紧迫(Urgent,30 min)、绿色为轻度紧迫(Less urgent,60 min)、白色为非紧迫(Non urgent,120 min),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Ⅱ~Ⅴ级患者进行再次评估。由于儿童(小于17岁)的生理和急症特点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2001年制定加拿大儿童急诊预检标尺(paedCTAS)。在2008年重新修订CTAS和paedCTAS [5],主要针对疾病的多样性同时简化分诊程序。目前加拿大医院统一应用CTAS分诊软件系统,当地居民可于官网取得相关资讯,透明度高且简便易懂,值得我国学习。Christ等[6]的荟萃分析指出,CTAS分级与医院病死率及资源利用情况显著相关,并且对于成人(κ = 0.68~0.89)及儿童(κ = 0.51~ 0.72)的可重复性均良好。Atzema等[7]对96家医院1年内共6605名最终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发现利用CTAS分诊时有32.4%的心梗患者被分到次紧急级别(CTASⅢ、Ⅳ、Ⅴ级),分诊不足的原因主要为临床症状不典型。
2.3 曼彻斯特预检系统(Manchester triage system,MTS)
由英格兰曼彻斯特市多个医院急诊科共同制定,该预检系统有52组固定的流程图表,根据患者主诉、症状等选择套用在相对应的图表中,并按照图表指示最终分为5级,以不同颜色表示优先顺序,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予以救治:红-立刻需要救治(Immediate)、橙-非常紧急(Very urgent, 10 min)、黄-紧急(Urgent, 60 min)、绿-一般(Standard, 120 min)、蓝-非紧急(Non-urgent, 240 min),在患者病情变化或其他有需要情况下进行再次评估,目前在英国及欧洲地区广泛使用[8]。MTS的可靠性高,并能应用于不同人群。Martins等[9]对321 539名利用MTS分诊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随MTS分级的优次,与短期病死率及住院比例有显著的正相关。Providencia等[10]研究认为,利用MTS分诊对典型心肌梗死的非老年患者(小于70岁)能够减低患者等候时间及提高短期生存率。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MTS适用于儿科的急诊分诊,如Van Veen等[11]对17600名急诊儿童进行MTS分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发现MTS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79%,分诊中出现54%过度分诊和12%分诊不足,而过度分诊比例远大于分诊不足表明MTS对于儿童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另一项研究显示,MTS对于儿童急诊患者在模拟案例(κ=0.83)及真实应用(κ=0.65)中也有良好的可重复性[12]。
2.4 急诊严重度指数(emergency severity index,ESI)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制定的5级分诊模式,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所需的医疗资源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级。该系统能有效预测短时间内资源的需要及人力的调配。ESI在不同的急诊室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及可行性[13],其级别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Storm-Versloot等[8]对ESI和MTS进行比较,发现MTS分诊不足率(11%)较ESI(20%)低,但两个系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无显著差异。Grossmann等[14]对519例老年患者进行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ESI的等级与患者住院时间、资源利用程度及病死率等显著相关,但分诊不足(23%)大于过度分诊(3%),认为ESI仍有改进的空间。研究也表明ESI对于儿童患者有良好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15-16],提示ESI亦适用于儿童。
2.5 中国台湾检伤分类系统(Taiwan triage system,TTS)
在中国台湾地区由于实施“全民医保”,导致门急诊量增高,从1998年开始“台湾当地卫生局和国家健康保险”强制实施台湾检伤分类系统(TTS),TTS为4级分诊系统,根据患者的5项生命体征与43项主要标准来进行分级。Chi和Huang[17]研究显示TTS更偏重于创伤患者的分级,而5级的ESI随着分级的程度,与滞留时间及住院率有更高的相关性。研究表示,5级分诊的CTAS比TTS有更好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更能敏感地进行分级[18]。基于上述原因,台湾地区于2010年开始实施5级分诊的台湾急诊预检分诊评分(Taiw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TTAS)[19]。
2.6 其他
包括瑞典的预检系统(the adaptive process triage和the medical and rmergency triage and yreatment system)[20]、南非的海角预检标尺 (the cape triage scale, CTS)[21]及其改良后的南非预检分诊标尺(the South Africa triage scale, SATS)[22]、瑞士的日内瓦急诊预检标尺(the Geneva emergency triage scale, GETS)[23]等。
3 中国大陆急诊预检分诊的现状及问题
3.1 国内急诊预检分诊现状
国内近20年来开始重视急诊预检分诊,从“分科分诊”模式转化成“病情分诊”模式,但目前仍未订立统一的急诊预检标准,大部分地区仍沿用以往“分科分诊”方式,部分地区或医院根据国外分诊标准加以修改后设定新的分诊标准,如北京协和医院在2006年制定的5级分诊标准[24],南京明基医院结合美国及中国台湾的分诊标准制定的4级分诊标准[25]以及苏州医学会在2009年制定的3级分诊标准等[26]。研究表明,应用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后均取得较好的成效[27-28]。
3.2 目前国内医院分诊遇到的问题
国内分诊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急诊资源的投入不足。以往沿用“分科分诊”的模式,未能体现急诊专科的特性,硬件资源损耗率高,设备简陋,布局不合理等,增加了分诊护士的工作量,导致预检的有效性下降。(2)未配合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国内急诊预检分诊仍以手工记录为主,难以有序整理,导致效率低、出错率高。(3)缺乏专职的分诊医务人员。分诊护士工作量大,分诊能力参差不齐,缺乏标准化培训。传统分诊护士工作琐碎并繁多,高强度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分诊的质量和准确性[29]。(4)急诊专科医师的数量不足。目前国内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急诊专科医师的数量仍然不足,在向“病情分诊”的模式转向中存在阻力。(5)没有统一、规范的分诊标准,导致分诊透明度低。不同地区或医院所采用的分诊标准或模式均不相同,难以推广,患者难以理解,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导致患者满意度低。
4 急诊预检分诊发展的展望
4.1 计算机辅助分诊
电子化系统有利于分诊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管理,结合分诊软件的应用[30],能提高分诊的效率,并有利于电子数据库的建立,为改善分诊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
4.2 设立专职的分诊护士并进行规范化培训
专职分诊护士将成为分诊发展的趋势,既减低因繁琐工作引起的出错率,同时能提高分诊质量[31]。分诊过度和分诊不足的情况会随着分诊护士的熟练程度提高而有所下降[32]。
4.3 急诊医生的专科化
提高急诊医生具备处理各类医学急症的能力,推动“病情分诊”模式的转化。
4.4 急诊室合理的布局和结合POCT(point of care test,床旁检验)的发展
急诊科合理的布局能在有限的空间下提供高效的急诊医疗服务,同时利用POCT[33]设备便捷、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分诊不足的情况,提高分诊的准确率。
4.5 设立统一规范的分诊标准
随着循证医学时代的来临,以往单凭护士经验分诊的时代应划上句号。随着分诊标准的规范应用,能提供更多循证医学的资料[34],通过不断地研究、修改,最终制定统一规范的分诊标准。
综上所述,目前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急诊分诊标准,而一套完善的急诊分诊标准必须简便易懂、敏感性和准确性高,而且要适合国情状况,能产生很高的效益。我国的急诊分诊还面临很多问题,迫切需要在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在循证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统一的分诊标准。
参考文献
[1]Tang N, Stein J, Hsia R Y, et al.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S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1997-2007[J]. JAMA,2010,304(6):664-670.
[2] L Hdet EF, Suserud B, Jonsson A, et al. Analysis of triage worldwide[J]. Emerg Nurs,2009,17(4):16-19.
[3] van Veen M, Moll HA.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riage systems in paediatric emergency care[J]. 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2009,17:38.
[4] Gerdtz MF, Chu M, Collins M,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istency of triage using the Australasian Triage Scale: implications for guideline development[J]. Emerg Med Australas,2009,21(4):277-285.
[5] Bullard M, Unger B, Spence J. Revisions to the Canadian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 and Acuity Scale (CTAS)guidelines.[J]. CJEM,2008,10:136-151.
[6] Christ M, Grossmann F, Winter D, et al. Modern Triag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Dtsch Arztebl Int,2010,107(50):892-898.
[7] Atzema CL, Schull MJ, Austin PC, et al. Temporal chang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effect on outcomes[J]. Am Heart J,2011,162(3):451-459.
[8] Storm-Versloot MN, Ubbink DT, Kappelhof J, et al. Comparison of an informally structured triage system, the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and the manchester triage system to distinguish patient priorit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Acad Emerg Med,2011,18(8):822-829.
[9] Martins HM, Cuna LM, Freitas P. Is Manchester (MTS) more than a triage system? A study of its association with mortality and admission to a large Portuguese hospital[J]. Emerg Med J,2009,26(3):183-186.
[10]Providencia R, Gomes PL, Barra S, et al. Importance of Manchester Triag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mpact on prognosis[J]. Emerg Med J,2011,28(3):212-216.
[11] van Veen M, Steyerberg EW, Ruige M, et al. Manchester triage system in paediatric emergency care: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 BMJ,2008,337:a1501.
[12] van Veen M, Steyerberg E, Strout T, et al. Repeatability of the Manchester Triage System for children[J]. Emerg Med J,2010,27:512-516.
[13] Grossmann FF, Nickel CH, Christ M, et al. Transporting clinical tools to new settings: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in German[J]. Ann Emerg Med,2011,57(3):257-264.
[14] Grossmann FF, Zumbrunn T, Frauchiger A, et al. At risk of undertriage? Testing the performance and accuracy of the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in older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J]. Ann Emerg Med,2012,60(3):317-325.
[15] Durani Y, Brecher D, Walmsley D, et al. The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Version 4: reliability in pediatric patients[J]. Pediatr Emerg Care,2009,25(8):504-507.
[16] Green NA, Durani Y, Brecher D, et al.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version 4: a valid and reliable tool in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J]. Pediatr Emerg Care,2012,28(8):753-757.
[17] Chi CH, Huang CM. Comparison of the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ESI) and the Taiwan Triage System in predicting resource utilization[J]. J Formos Med Assoc,2006,105(8):617-625.
[18] Ng C, Hsu K, Kuan J,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Canadi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 and Taiwan Triage System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J]. J Formos Med Assoc,2010,109(11):828-837.
[19] Ng CJ, Yen ZS, Tsai JC,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Taiwan triage and acuity scale: a new computerised five-level triage system[J]. Emerg Med J,2011,28(12):1026-1031.
[20] Farrokhnia N, Goransson KE. Swedish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 and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ed patient flows: a national update[J]. 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2011,19:72.
[21] Bruijns S, Wallis L, Burch V.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Cape triage scor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an urban public hospital in South Africa[J]. Emerg Med J,2008,25:398-402.
[22] Twomey M, Wallis LA, Myers JE. Limitations in validat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triage scales[J]. Emerg Med J,2007,24(7):477-479.
[23] Rutschmann OT, Kossovsky M, Geissbuhler A, et al. Interactive triage simulator revealed important variability in both process and outcome of emergency triage[J]. J Clin Epidemiol,2006,59(6):615-621.
[24] 孙红,周文华,王厚力,等. 急诊患者对分诊标准的认知程度调查[J]. 现代护理,2007,13(27):2589-2590.
[25]翟晓晴. 明基医院急诊检伤分类流程及管理[J]. 现代医院管理,2009,7(4):64-66.
[26] 孟华,黄琴,陆静芳. 标准化急诊预检系统的使用效果[J]. 护理杂志,2010,27(11):805-808.
[27] 赵洁,王红萍,潘曙明,等. 上海急诊医患分诊认知调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7):763-767.
[28] 赵洁,潘曙明,董利军,等. 急诊胸痛标准化分诊的流程及管理[J]. 中国急救医学,2009,29(7):656-658.
[29] Andersson AK, Omberg M, Svedlund M. Triag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factors which nurses consider when making decisions[J]. Nurs Crit Care,2006,11(3):136-145.
[30] 张茂,叶立刚,周光居,等. 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分流的特征和影响因素[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0):1032-1036.
[31] 褚加静,刘钰. 急诊分诊护士准入制度对比及借鉴[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9):1104-1106.
[32] Toulson K, Laskowski-Jones L, Mcconnell LA.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ve-level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 in a level I trauma center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a three-tiered triage scheme[J]. J Emerg Nurs,2005,31(3):259-264.
[33] 黄欢,陈怡,朱长清. 床边检验在急诊室的应用价值与现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0):1116-1117.
[34] Moll HA. Challenges in the validation of triage systems at emergency departments[J]. J Clin Epidemiol,2010,63(4):384-388.
(收稿日期:2012-04-22)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12.032
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
通信作者:张茂,Email: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049-02
全科医生行使的医学行为称为全科医疗,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规定[1]:全科医疗是一种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医学行为,以家庭作为医学实施的范畴和对象,而不是以病人的年龄、性别或疾病来分类。全科医生是指在社区、诊所、医院里向个人和家庭提供人性化、初级、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医生,承担对病人病情和诊疗作出初步决定的责任,并在适当时请专科医师会诊。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全科医疗服务被确定为改革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教育部2010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将给予我校100名免费医学生订单定向招生计划指标,我校根据本省的农村卫生工作需要,认真思考探索,如何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认真开展调研,明确培养要求
以我校2010年8月招收的100名五年制本科免费医学生为分析对象,考生分别与我校和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六年。在学期间新生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录取专业为五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生源范围面向南宁、柳州、玉林、贵港、钦州、防城港、北海等七个地级市,涉及40个区县。农村生源占82%。招生录取执行广西二本控制线。从招生录取情况看来,我校生源足,计划招生100名,实际报名考生近800人,一次性完成录取计划。总体生源质量好,录取平均分为503分,超出二本控制线70分。对于这100名国家订单定向农村医学生的培养如何进行地位,我们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以研究成果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将其培养规格从全科医学的能力分析入手,分析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并作为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全科医生的方法能力包括学习方法能力、工作方法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它决定将来是否能成为优秀全科医生的能力。定向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人才培养的途径特殊性,即人才培养应满足定向农村对全科医生的要求,所以应当采取校市合作强化实践的模式。全科医生的社会能力有其特殊性,社会能力即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一要适应全科医生职业的特殊性,二要适应基层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培养全科医生的专业能力,是对常见病地方病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对疑难重症能判断并及时处理,承担基层主要的预防保健任务,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教育工作,从业能力与他们定向农村关系甚大,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应当学习民族医药技能。
二、坚持办学特色,建立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特点进行分析后,我们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定位为能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适应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为此我们积极推进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在西方国家,社区医疗机构承担了约80%以上的门诊服务及大量的预防保健工作[2]。中国现有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和职称偏低,真正能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很少,而美国的全科医师占医师数的34%,英国、加拿大的全科医师达到50%[3]。目前中国高校全科医学教育发展滞后,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广西医科大学地处省府广西南宁,是广西医学教学的最高学府,长期以来为本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积极地贡献,培养了大批的医药卫生人才,多数人在省内各专业学术上发挥领军作用,为使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需求,我校发扬“造就本省人才,为本身之用”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
三、更新教学培养理念,构建科学的培养方案
1981年Clarke等[4]认为全科医生毕业时应做到:(1)对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应采取积极的、始终如一的和理智的态度;(2)应意识到个人和社区健康的重大变化,可能会取决于人的行为改变;(3)对全科医生这个角色应持正确的态度,并具备成为合格医生的必要能力和信心。国外的全科医生培养一般需要六七年时间,如美国,就包括四年的本科教育和四年的医学培训。中国当前基层农村医学人才匮乏,需要一批全科医生尽快进入基层卫生机构开展服务,以利于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国外的培养模式显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目前国家订单免费定向医学生学制五年,五年内如何能培养出初级的准全科医生,我们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和全科医生的工作岗位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教学设计,以突出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型、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设置为综合素质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临床课程模块、预防保健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并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为加强动手能力,采取3.5+1.5模式进行,前三年半为理论学习,后一年半为实习期,真正达到培养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学实用专门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