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和重要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被传承、传达、记载、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产物和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变化发展,语言的正确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规则。由此可见,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文化知识。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就无法真正理解、掌握和正确运用这种语言。毫无疑问,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重视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教学,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培养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然而多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知识输入多、文化知识输入少,对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重视多、对语言的语用目的及所达的交际效果注意少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将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只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背后所依赖的庞大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欠缺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不仅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导致许多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差,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错,困难重重。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把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与传递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步骤地、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不太好,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不甚了解,那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深深地蕴含在该民族的语言中,制约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引入文化教学,避免单纯的语言讲解,合理地将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分析那些隐藏在语言背后,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正确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新目标英语》Unit 6“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中有这样一句话:“If Americans have a bad hair day, they have no one to blame but themselves.”很多学生对这句话不理解。这是因为这句话中涉及到了美国人的一个生活习惯,美国人特别注重外表的整洁,并且喜欢自己洗头和整理发型。如果哪天他们的发型糟糕的话,心情肯定不好,所以“a bad hair day”指的是“很不顺利的一天”,而发型是他们自己整理的,因此他们也只能自责了。了解了这个知识后,学生不但理解了句子所载的信息和文化内涵,而且拓展了文化视野。

二、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语言的交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交际,而由于中西国家不同的历史、地理、传统等,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容易造成交际的障碍与失败,甚至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比如一个中国人得知其一位美国朋友到了婚嫁年龄而没有结婚,就关心地说:“You reach the age of marriage and you should find a girlfriend.”这句关心和建议的话反而使对方很不开心。这是因为在中国,对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状况表示关心是礼貌的表现,但对英美国家的人而言,这些都是他们的隐私,别人不应干涉。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分别把中西方在、价值观、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禁忌、英语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作为教学中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讨论。比如,在讲到“Table Manners and Customs”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就课文内容让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礼仪上的异同,表演在具体就餐时“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自主性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英语学习自主性,对西方文化学习也不够重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西方文化。比如老师可鼓励推荐学生多阅读英美原版的书籍、报刊和杂志,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高职院校一般都配有多媒体教室,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将国外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还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的电影或录像,并在观看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此外,还可组织学生排演英美国家的经典话剧,寓教于乐地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体验和感受到了英美国家的文化,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强化了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增强了文化学习自主性。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文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强化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具体可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网播放英语歌曲或教学片来增加学生的视听信息输入量,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西方文化。还可帮助学生成立英语学习社团,开辟英语沙龙,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邀请英语专家就中西方文化、风俗、礼仪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此外现在英语教学网站数量繁多、层次丰富,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资源。教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鼓励学生通过这些网络资源查阅和学习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资料,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

总之,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尹锡荣.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J].合肥大学学报,2002,(6).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视野 中美文化差异

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这一时代主题也因此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差异而产生交流障碍,一般大多都是人们对于其他地区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甚少或存在偏见而引起的。鉴于中西方中国和美国分别为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从跨文化视野入手,来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和其产生的原因。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却是一个仅有两百年历史但快速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彼此成长背景等方面差异很大,这样带来的文化差异也必然会有很大的不同。下面从伦理观、等级观、时间观、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1.伦理观的差异。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颇多,所以其文化内涵的主要组成是忠、礼、恕等伦理观。“忠”的内涵是自我牺牲,即尽忠于自身的责任,有着尽全力帮助别人的思想和为他人自我牺牲的精神。“礼”的内涵是“敬”,即人与人之间的礼节与相互尊敬,这对维系并改进人际关系有奇效。“恕”即宽恕,这是一种宽仁之道,也是人之间交际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些儒家伦理观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得以和谐共处的保障。而美国文化则是受基督教伦理观影响颇深,即提高个人信仰、增强个人责任以获救赎。比如父母只在孩子成年之前有抚养责任,孩子对于年迈父母却没赡养责任,家庭内部的温情感相对缺乏。在这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下,为了享受自我权利与自由而不顾法律约束的人很多,因此美国出台了许多的法律以对这种行为进行约束。

2.等级观的差异。等级观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对于等级观的衡量标尺也不同。中国的等级观地位超然,中国社会注重尊卑区别、长幼有序,这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大的体现。。比如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改进意见的时候,无论自身意见多么优秀,也需补充一句“请指正”、“请帮忙”等以抬高上级。而在美国等级观念淡薄,美国文化强调平等。因此在师生、职别级别不同的人、父母与子女之间都不存在尊卑区别。因此美国人交流过程可能会“直言不讳”,这在中国人的眼里会被认为是不和规矩、失礼等。

3.彼此认识观念的差异。在中国,人们总是会以过去为主要参考,尊重过去的做法并以此为重要参考,因此中国人会对老人以及传统很注重。可是在美国,却是立足于未来,这种未来不是理想的遥远的未来,而是指较快实现的未来,他们做事情很少向过去看,他们认为年龄和经验不一定值得信赖,事物不断地在发展,因此将来最重要。因此中国人不理解美国人对于传统的漠视态度,美国人也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过度注重传统。

4.价值观的差异。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通过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度而得以体现的。每个人不但需要对自身负责任,也要对社会和集体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结协作,强调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融入集体并获得集体认可已经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价值观点。而在美国,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下,他们主张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解放,可以不受外界的限制约束,也不能干涉其他人的自由。这种个人主义观在美国甚至可以主导一切。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由于一种文化的形成是深受自然环境比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选择不同的生活模式。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也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以适应生产方式和当时地理环境的要求。而在美国,由于其殖民地的历史地位以及大量移民的状况,他们的文化组成主要是以希腊、罗马为发源地的滨海商业文化,而希腊、罗马等地域的岛屿众多,人际往来不变,这便逐渐影响了他们对于个人主义的注重,美国文化受其影响也逐渐形成了当今的个人主义。

另外,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要行为原则,受这种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注重礼仪道德、注重长幼尊卑、注重奉献精神,这些有利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共处。可是美国是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发达强国,他们的文化主要参考了欧洲文化元素,并对不同的欧洲文化进行了融合以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因为这种快文化体系,美国对于传统和等级观念不注重,他们强调个人发展,强调人权,并重点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彼此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流误会和障碍已经屡见不鲜。这对于各国之间协作发展,和谐进步造成了较大的阻扰。因此学会文化适应,加强加深对于本土文化以及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非常有必要,这也是目前消除交际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

社会学家认为,一切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闪光的地方,因此在交流过程中,试着去理解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成长。中美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伦理观、等级观、时间观、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一些原因,这些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远明.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J].海外英语,2010,222-223.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汉英习语 动物喻体 差异 根源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和形式,文化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基础,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语言与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历史背景等文化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西方民族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语言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习语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大量的习语。习语(idioms),即习惯用语(idiomatic phrases),包括成语(set phrases)、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典故(allusions)和歇后语(enigmatic folk similes)。习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习语一般来自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通常都带有鲜明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国自古就有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命名十二个地支的传统,而西方更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善待动物。因此在习语中可以找到大量以动物作为喻体的例子。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对动物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造成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别十分明显。本文主要以《汉英成语例解词典》(桂延芳,1999)中关于动物习语的例句为例,探讨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别的文化根源并分析汉语动物习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1.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主要差别

1.1意义对等,动物喻体有差别。

汉英语中有些习语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在喻体选择上却不同。如:

1.2看似可对译的习语,意思却不同。

比较下列句子:

例1.This is an imperialist dog-eat-dog type of war.

这只是一场“帝国主义狗咬狗”战争。

例2.Capitalism has carried over and greatly intensified this feudalist dog-eat-dog element in social relationship.(W.Forest,Onlin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s)

资本主义把封建社会那种人吃人的关系保留下来而且大大加强了它。

“dog-eat-dog”与汉语中“狗咬狗”的意思相同的情况十分有限。大部分情况下,“dog-eat-dog”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残酷争夺的意思。但汉语中“狗咬狗”指的是卑鄙之徒之间的斗争。

1.3源语言动物喻体的喻义在目的语中不存在。

这种差别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习语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翻译成目的语后,文化背景不存在,所以体现文化背景的动物喻体也不存在。如:

2.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

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而社会现实或文化本身则是意义的大厦,因此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进行。探究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异主要应从文化根源上入手。由于文化的概念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动物习语的出处。

习语的出处很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其来源,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文化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地域环境,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等等。比如,“得鱼忘筌”出自《庄子》,鸢飞鱼跃出自《诗经》,“rain cats and dogs”来自北欧神话,“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就来自希腊寓言(李延林、郭勇,2003:66-71)。可见动物习语的出处直接造成动物喻体的不同。

2.2中西方在观察和思维上的差异。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语言文字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动物喻体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狗。汉语中往往看到狗摇尾乞怜,跟着主人跑前跑后的一面,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以贬义居多,如:“走狗”、“看门狗”、“狗腿子”、“哈巴狗”等,以狗为喻体的习语也多带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然而在西方,狗是最早被驯养的家畜,它是人类的保护者和忠诚的朋友,是忠诚和警惕的象征。在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带褒义,当“dog”指人时,其意思相当于“fellow”,使语气诙谐风趣。如:

2.3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别。

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所以它也是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之一。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地说,就是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可能是两种差异最大的文化类型,因此中西方在词语的意义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上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贾德江,2002:216)。

例如:汉语中的“龙”常常带“吉祥”、“勇敢”的比喻。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自称是“真龙天子”,龙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力的象征。因而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的说法。但在西方,龙(dragon)是一种恐怖的怪物(英文词典上的解释为myst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象征着凶恶。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可见中西方关于“龙”的文化意象可谓天壤之别。由此可见,中西方民族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决定了一些动物喻体的选择,也为翻译带来了难度。

3.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其设喻方法不尽相同,但语义贴切,言简意赅。翻译时既要考虑词语中形象的处理,又要斟酌喻义的表达,既要考虑汉英语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结构,又要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包慧南,2004:294-295)。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所举例句均出自《汉英成语例解词典》(桂延芳,1999)。

3.1保留形象直译法

这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由于语言的共性,同一动物喻体的文化内涵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在进行汉译英时,可以保留汉语中的动物喻体,进行直译。一方面可以保留汉语习语的民族色彩,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例如:

那妇人顶住着门,慌作一团,口里便说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交!”(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

His wife was crouching with fear behind the door.But she shouted out,“You always said that you could use your fists or a stick,but now there is a fight you will not use them.Now if you saw a paper tiger you would fall down before it.”(杰克逊译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纸虎”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纸老虎”,被直译为paper tiger,喻义分明。

3.2改换形象意译

一般来讲,动物喻体的形象决定了词语的比喻意义,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汉英习语采用不同形象表达同一喻义。在翻译汉语习语时,可以舍弃动物形象,在与原作上下文不发生矛盾的条件下,借用英语同义习语来表达原作思想,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语言习惯。例如:

我们承认她是一个弱女子,但你也不要欺人太甚。俗话说:“猫急上树,兔急咬人。”

We admit that she’s a weak lady,but you mustn’t bully her to the extreme.As the proverbs goes,“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

汉语习语“猫急上树,兔急咬人”与英语习语“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意义相近,这时借用英语习语,言简意赅,和上下文联系得也比较紧密。

3.3去除形象意译

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汉英语中动物喻体的形象和喻义,出自典故、寓言、神话传说等,在特定的语境下另有隐含之义。翻译时文化背景不存在,动物喻体也失去了原有的喻义。因此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原文,只好牺牲原文引用习语的风格,将原文中的动物喻体拿掉,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例如:

问题很明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人家推动起来去打鬼子,这一下全完了……(姚仲明、陈波儿等:《同志,你走错了路!》,第3幕)

It’s perfectly obvious.With great difficulties we pushed them forward to fight the Japs,but now everything’s finished.

常用习语“九牛二虎”意即费劲,其“牛”、“虎”的形象也已消失,译者结合上下文把它意译为great。

3.4增添法

汉语有些动物习语直译,保留喻体形象,但译者又担心译文读者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内涵,因此就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汉语习语中没有的字眼,以便帮助外国读者正确理解译文。例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The mantis stalks the cicada,unaware of the oriole lurking behind itself.

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处理这个习语,但在译文中增添了unaware of(没有察觉)和lurking(潜伏)等字眼,清楚地交代了原文的意思。

3.5注释法

在翻译习语时,为了正确严肃地对待原文,译者必须考虑是否要利用注释的帮助,有的习语只有在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说明之后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我们虽可用增添法及上下文联系来把这些交代清楚,但往往仅靠寥寥数字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注释来加以说明。比如,在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的第22章中有一句是:“这样,他采取‘守株待兔’的态度,还是当他的乡董。”现有的英文译本是:“Accordingly,having adopted this attitudes of ‘watching the stump and waiting for a hare,’he continued with his councillorship.”习语“守株待兔”是一个来自《韩非子》的古代寓言的缩写,译者把它直译成英语后,另加注释:From the story of a peasant who,seeing a hare run headlong against a tree-stump and break its neck,abandoned his plough and waited by the stump in the hope that another hare would do the same thing.这个注释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读者不会因此而感到多费周折;相反地,它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译文增色不少。

4.结语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它是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体现,因此习语的处理在翻译中有它的头等重要性。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在翻译习语尤其是含动物喻体的习语时,要注意习语背后的文化背景。译者在掌握好双语(Bilinguialism)的同时,更要重视双文化(Biculture)的积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再结合相应的翻译方法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桂延芳.汉英成语例解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2]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包慧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李延林,郭勇.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5]傅晓玲,尚媛媛.英汉互译高级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英语 新闻报道 文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郑州450100

CNN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Network)的英文缩写。CNN国际新闻网为全球最先进的新闻组织,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每天24小时进行全球直播新闻报道。本文根据最近3年来CNN的新闻报道,来分析CNN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对其特点加以分析,以加速我们对新闻报道文体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有助于我们对全球重要新闻信息的高效掌握、了解和利用。

一、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中西差异

(一)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形成背景

西方新闻报道文体特征在新闻诞生初期并未形成。“英国报纸的新闻写作基本上沿用当时流行的散文笔法,把叙事、抒情、议论混合在一起,讲究辞藻,文笔优美。”“美国报纸文体受英国文学影响,内容上有闻必录,形式上采用短篇小说表现手法,行文则沿用英国报纸早期的直写方式,也即按事物的发展顺序直写下去。”西方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形成期,一般认为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于受到当时通讯技术条件的制约,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新闻文体结构。这也让西方新闻文体一分为二,形成了消息与特写两种文体形式,其中新闻报道文体特征基本采用“倒金字塔式”。

一个事件往往由多个事实组成,记者在为一则新闻谋篇布局时,常以重要性为主要依据,把最重要的信息或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放在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构成导语。略为次要的信息依次放在导语之后,对事件的细节逐一予以补充,而最次要的信息则置于正文的最后。从所报道的信息重要性递减这一特征来看,这样安排的正文构架恰似一个倒放的金字塔,故被称作“倒金字塔式”(TheInverted Pyria s1e)。“倒金字塔式”的正文结构也有其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倒金字塔式”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信息的重要性依次递减,段落之间的连贯性较差,且难以制造“悬念”;二是这种语篇结构常给人以啰嗦和乏味之感。

相比较,中国的新闻报道在早期多采用散文化的笔法,重论理,轻信息传播。大约在后,新闻文体渐趋成熟,中国的新闻文体一分为多,形成了消息、通讯、评论等各类文体形式。新闻报道与文学彻底分离,以传播信息为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新闻文体也被逐渐固定为消息、通讯和评论。本文界定的新闻报道为消息,其基本结构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要素,背景和结语有时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以省略。消息的特征是报道内容相对概括,时效性强,文学性弱,主要采用金字塔式结构,有导语和背景,表达手法多用叙述和描写。弱点是报道不够详细、全面,篇幅较短,文学性差,描述不够充分,结构也比较单一,一般不采用时空式或逻辑式结构,流畅性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新闻报道文体特征也在不断探索、变迁,目前已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二)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主要差异

西方的新闻报道一般分为两类:消息(Straightnews,直译为直写新闻)和特写(Feature)。中国的新闻报道主要指消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前,新闻与特写的区别远比今天界限更分明。当时,新闻是指有关犯罪、政治或灾难的严肃报道;而特写则指除此以外的其他所有报道,其中主要指用来娱乐或取悦读者的人情味报道。来自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压力,模糊了这一区别,报纸编辑慢慢认识到用于硬新闻的特写形式可以提供电视新闻无法提供的信息。”尽管存在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融合的趋势,但差异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审美的理解不同:

第一,西方新闻报道追求悬念的冲突,而中国新闻报道突出完美的和谐。西方文化的基

石是人类中心论,东方文化的基石是万物有灵论,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深刻地影响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新闻作品。“我们注意到,面对悲剧,西方记者注重极其仔细地描摹事实,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这行动带着冲动的强度和力感,也带着感情浓烈的渲泄以及宣泄后的毁灭感。而中国文化氛围下的中国记者,则习惯于‘哀而不伤’,他们暴露人的生存困境,也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强烈的询问和怀疑,但最终又去弥合这种询问和怀疑,习惯于以超然的、了悟一切的、历史的态度看待痛苦,信奉痛苦终将过去,一切不过是一个过程的信条。因而,总是以一种默察的态度,超然地凭高俯视情感与意识的挣扎。”

第二,西方新闻报道追求人的情感表达,而中国的新闻报道突出“理”的显现。把新闻

人物写成凡人还是圣人,突出人的情感表达还是突出“理”——为某种原则或者模式服务,促成了中西方新闻作品的根本差异。西方主导文化强调的是“酒神精神”,崇尚个人、感性、、享乐。西方思想史是西方人追求人的本体性、自由性的历史。而中国主导传统意识是儒家思想,是社会本位伦思想,以社会的伦理、政治标准为核心,压制个人、自我、情感等的空间,用社会理性道德来制约个人的情感欲望。这种审美价值反映到新闻作品中,便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新闻报道。

通过对CNN新闻报道的分析,从总体上看,CNN新闻报道体现了上述文体特征的中西差异,可以认为,CNN新闻报道是西方新闻报道的代表之一。

二、CNN新闻报道文体特征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第5篇

一、道德文化的起源差异

道德从何而来?道德是人的道德,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类个体与他人不同,且有着利益关系并且可以通过协作能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之时,道德便得以产生。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方式。远古时期,我们祖先长期耕作在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随着自然季节变化而春播秋收,以家庭为单元,守护着自己的田地,固守在稳定的地域内进行农耕生活。在这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基本是在家庭、家族熟人圈子中完成的,人们深感只要家族成员团结合作、勤劳节俭,邻里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帮助就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扰,维持生存。于是崇尚自然、长幼有序、家族团结、勤俭克制就成了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就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熟人为基本社会关系基础的道德体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家庭扩展成了家族和国家,但农耕的生产方式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于是以家庭为基础的道德传统就上升成了封建国家的道德文化,长幼有序变成了等级观念,对亲人的爱变成了“仁、义、礼、智、信”的社会责任,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化作为“爱国主义”精神,对家庭家族的责任变成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与邻里的和睦相处变成了“以和为贵”社会交往基础。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而古希腊地处地中海区域,紧邻大海,岛屿多岩石多,土壤贫瘠,气候多变,不适宜农业生产。在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决定了希腊祖先必须向临近的大海要生存,走出去求发展;而大海的汹涌无情不仅需要男人们勇敢精诚的合作,获得的劳动成果还需要理性智慧予以均衡,走出去也迫使人们进行商业活动,以手工艺来弥补资源的缺陷。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上,分工合作、交换分配就成了希腊最初文明发展所面临并要给予正确回答的核心问题。在这种海洋和商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知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变成了西方人普遍信奉的道德价值观念,而认识人类自身就成了哲学的核心问题,使用知识来给予解答就成了人们理性思考的结果。于是,对理性精神的尊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规则制度尊崇,注重自我进取精神的培养,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就成了西方道德文化的基础。

二、道德价值观的差异

1.理想“道德”的人格目标,成“圣人”和“智慧王”。诞生于农耕生产方式之上的我国道德文化是从认识人之德行开始的,对人性“善”与“恶”的讨论一直是古代中国哲学基本问题。传统儒家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即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而这四端正是仁、义、礼、智的“善”的源头。因此中国道德文化的核心就是对于人的“善”的本性之挖掘和培养,道德人格的塑造目标就把人们教化成具有“仁爱”之心的为社会和国家所欢迎的圣贤君子,其中“圣人”是道德人格的理想境界。

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趋利避苦是其本能,但人更重要的是具有理性和智慧,正是这种理性和智慧的灵魂使人区别于动物界。在古希腊人看来,人的生命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肉体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灵魂才是生命的本质,物种之间区别并不取决于肉体的不同,而是灵魂的差异。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就是根据灵魂的不同,把世间万物分为植物、动物、人类三个等级,认为人与动物和植物相比,除了具有动物和植物灵魂的所有生命机能之外,还具有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所以是最高级的,而思维能力就是人的理性,是理性将人与其它生物相分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理想的道德人格应是拥有知识和理性的“智慧王”。

2.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仁爱”与“正义”。在中国道德文化中,追求“仁”和“义”是其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其中“仁”位于仁、义、礼、智、信的首位。古(下转第38页)(上接第35页)代学者对“仁爱”极力推崇,孔子在《论语・卫灵公》写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孟子・告子》中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直是儒学所主张道德准则并为社会所推崇。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仁义”一直成为我国社会作为衡量个人道德品行以及官员是否得民心的基本标准,形成了中国社会特有的“以孝安家”的民间传统、“以德治国”的政治哲学和“以和为贵”的人际标准;也导致了对“仁义”道德作用的盲目夸大,使得从古至今我国文化缺乏对秩序规则的重视尊重。

西方文化传统的原则则强调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并认为正义是核心和基础,是智慧、勇敢、节制的最终目标。作为西方政治文化的鼻祖,柏拉图认为是因为人们对正义执着追求的美德,产生了智慧、勇敢、节制等相关道德德性,他在《理想国》中就从城邦和个人两个层面来阐述正义,指出城邦正义就是城邦中的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而个人正义则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等德性的和谐共处;认为正义就是社会各阶层安于自己天赋决定的地位和职责,保证社会在和谐秩序之中运行。

3.道德价值观的原则,“奉献”与“平等”。注重“奉献”还是强调“平等”,是中西道德价值观的又一重要差别,这与中西道德文化中对道德本质的认识不同密切相关。在中国道德文化中,利他主义的历史源远流长,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典故就是宣扬这种不问缘由的利他主义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孔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早提出“义”的概念之人,他在《论语・里仁》明确表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义”所表达的就是奉献精神。在这种“利”“义”观影响下,“克己奉公”“先公后私”一直是我国道德文化表彰弘扬的优秀传统。流传于民间的二十四“孝”中的家庭美德,均以标榜对家庭对长辈奉献乃至于牺牲为内容的,文学典故所倡导弘扬的“忠孝节义”也是以“奉献”为核心价值。从古至今,“奉献”精神一直是被整个社会尤其是统治阶级推崇的道德价值原则,乃至于将这种奉献精神融入成“礼”,衍生成对封建等级特权法的认同。

与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传统根深蒂固。自由平等、权利责任的思想贯穿着西方文化以来的各个方面。在基督教文化中,上帝是唯一的高高在上的不可跨越的“神”,其他人都是带着“原罪”的“羔羊”,宣传除了上帝之外,所有的人是完全平等的。在世俗社会,文化传统是崇尚法律法规,认为法规制度是人们平等的保障,是正义、权利的化身,是对自由的最大拯救。道德价值观重视个人在整体组织中的协调性,主张通过责、权、利的统一来履行个人道德规范和体现人生价值。

4.道德实践:返求诸已和外求规则。如何实践道德理想,将道德修养变为现实行为。我国道德文化主张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继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以实现人生理想,号召“自天子以至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主张“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求人们通过反躬自问、反求自识、省思体悟的方式来实践道德修养。《论语・学而》中曾子所讲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就是我国道德文化中对道德实践中注重个体道德自觉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加强内化的品德,强调内在的超越,注重自我修养,是中国道德实践的主要途径。

西方人的道德养成则更主张对道德信仰的遵守和道德规范的尊重。在苏格拉底看来,通过知识认识人类自身,通过理性智慧设计出良好的制度实现对“城邦”的和谐管理,通过规则的导引从而避免人们如同牲畜一般论为感望的奴隶。著名哲学家康德总结道说:“人类,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乃是一个有所需求的存在者,并且在这个范围内,他的理性对于感性就总有一种不能推卸的使命,那就是要考虑感性方面的利益,并且为谋今生的幸福和来生(如果可能的话),而为自己立下一个实践准则。”

三、结语

马克思曾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是前后相继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无根的。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与其灿烂的中华道德文化息息相连;正是在浓浓的“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家国情怀中,在忘我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里,在厚厚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爱情怀下,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当然,产生农耕生产方式之上的我国道德文化,也有其糟粕和不足,对此我们也应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其中对等级特权的认可、对法规制度建设的忽视等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障碍。诞生于商业和海洋生产方式之上的西方道德文化,其理性智慧的精神、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规则制度的尊重尊崇、对责权利的明确划分等也为世界经济和人类的文明做出杰出贡献,但其中的个人主义,将人们之间人交往视为纯粹的金钱关系等思想却抑制了人类美好道德文化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