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是两个不可分开的部分,绿色建筑必须具备着节能的特点,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就是要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最终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目前,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科技有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深入开展。尤其是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在运营管理阶段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所以,对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

建筑在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内消耗了地球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50%的材料,产生了全球24%的空气污染、50%的温室效应、40%的水源污染、20%的固体垃圾和50%的氯氟烃等。绿色建筑改变建筑业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将建筑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建筑是智能建筑的平台,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建筑这一平台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建筑智能化的内容、技术以及内涵均要随之扩展。

当今,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的发展方向,“绿色”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智能”已经成为一种手段,因而智能建筑规划、设计应采用绿色的观念和方式,而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应扩大到对绿色生态设施、新能源的监控与管理;而对于绿色建筑来说,智能技术是其技术要点之一,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要求“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与产品,提高绿色建筑性能”,设置“满足用户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需求的智能化系统”。

二、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指建筑物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及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使建筑物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一门新的、交义性的、多学科的应用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非常广泛,当今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和利用智能化技术用于处理垃圾、污水、废气、公害及节能、节水、消除电磁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舒适性,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率等。

1、BA控制技术应用

BA系统指楼宇自动化系统,它运用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传感器等技术,实现设备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保证建筑设施的安全、可靠、高效、节能运行。BA系统是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与通风、供配电、照明、给排水、热源与热交换、冷冻和冷却水及电梯等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

BA系统的功能主要有:实现机电设备的启、停控制和连锁操作;实时监测和存储设备运行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测和存储设备的故障报警信号;实时监测和采集系统的主要参数,如温度、湿度、流量、电源电压和电流等;按预定的控制程序对系统的被控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使其运行在设定的范围;实现机组的台数控制和优化运行;采用综合措施实现节能运行;在实现自动控制功能的同时,提供远程操作和就地操作的功能;自动形成系统运行报告、设备故障报警报告及设备维修报告;提供的系统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记录等均可以以图形化界而显示;满足物业管理需要,提供数据分析报表;共享公共安全系统信息资源,进行设备控制。

BA系统设备的变频节能技术、先进的控制算法、综合控制策略可以通过减少设备运行时间或降低设备运行强度来实现节能,有效节约建筑设备能耗的20%一30%,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的磨损与事故发生率,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成本。

2、建筑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建筑需要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热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因此,将冷热舒适、视觉舒适和听觉舒适作为主要指标,通过智能传感器等智能监测技术,采集、存储及分析相关数据,以便于对相应系统(如照明系统、遮阳系统等)进行统筹控制。

通过智能化技术控制空调与通风系统,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空气品质及其它影响冷热舒适性的环境指标,从而提高冷热舒适性。

通过智能化技术控制照明、遮阳及采光系统,自动调节室内自然光采集、灯光照度和亮度,从而提高视觉舒适性。

通过声压传感器采集噪声源数据,联动其他系统以限制噪声的传播,从而提高听觉舒适性。

3、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日显突出。目前,我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公共建筑约有4亿m2,2万m2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占城镇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到4%,但能耗却占到建筑能耗的20%以上,其中单位面积耗电量是普通民宅的10一15倍。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酒店、高端办公楼等)的全年能耗中,暖通系统消耗约50%一60%消耗,照明系统消耗约20%一30%。

我国的建筑运行能耗控制水平,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控制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有很大的节能潜力。通过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采集实际能耗数据,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建筑能源监测管理系统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供热、给排水等能源使用状况实行集中监视、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管理系统,是实现建筑能耗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的软硬件系统的统称。它由各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和能耗数据管理软件系统组成。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结构见图1。

图1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结构图

通过实时的在线监控和分析管理实现以下功能:

①对设备能耗数据进行采集监视;

②找出低效率运转的设备;

③分析能源消耗异常原因;

④降低峰值用电水平。

(4)通信技术应用

通信系统是现代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送服务。

随着建筑功能的不断扩展,信息化需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电话语音通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通信系统需要对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进行及时传输,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综合的通信网络。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大力推广,通信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基础支持系统和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领域更趋如何体现节能、环保、低碳及提高建筑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为使用者提供绿色、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智能建筑的通信技术相关应用系统很多,分别用来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如数据传输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系统;语音传输涉及程控电话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会议系统、背景音乐与广播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等;图像传输涉及卫星与有线电视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随着IP协议应用的不断扩大,利用IP技术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成为趋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将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人居环境。结合相关智能技术的应用经验,不断促进智能化技术的普及,促进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之路不断前进,充分重视绿色建筑以及智能化技术在节能环保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践行我国建设环保型社会的理念。

参考文献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就现代绿色建筑的发展来看,节能建筑的设计仍然是关键点所在。因此,如何进行绿色建筑中的节能设计,让节能建筑在绿色建筑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让两者共同协作发挥作用,完成现代生态建筑的理论目标,这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内容所在。一、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特征 1、节能能源 

目前的绿色建筑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一部分节能建筑的理念在内,即通过相关的绿色建筑的理念以达到节能建筑的具体实现。例如,现在很多绿色建筑中都用到了各类灌木和乔木等绿色植物和盆栽,这些绿色植物的使用一方面你能够很好的完成建筑物的绿化过程中,同时,这些绿色植物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空气污染压力,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这也就节省了一部分的能源和资源,达到了节能的目的。2、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设计无论是在建筑设计或是建筑材料选择上,都应该考虑到节约资源的观念和观点,要尽可能建设资源的使用,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尽可能回收资源,进行资源再利用。例如,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水是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是资源所在,绿色建筑中对于水这类资源的使用往往都有很严格的限定,同时,水资源不仅仅在使用上有一定限度,同时,绿色建筑还匹配了相关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以确保水资源被利用完全,这和目前节能建筑的绿色设计的观念也是相符合的。二、节能建筑的绿色设计要点 1、生态理念融入建筑规划 

绿色节能建筑的概念早在20世纪末已经有人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颇为成熟。现代社会中一切发展都提倡可持续发展,我国明确要求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也彰显出了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程度和发展前景。现代节能建筑的主要要求,即将绿色节能的生态观念融入到节能建筑之中,从建筑的设计,建筑的实施过程中,一直到绿色节能建筑的竣工期,建筑在建造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绿色的生态观念参与其中,必须建立起相关的绿色建筑理念系统,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规划最终所完成的任务是确实可行的环保节能型建筑。2、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有序开发 

现代节能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运用。可再生资源,常常是指的在短期内可大量再生的资源,这种资源不同于石油等一次性资源,耗完即空,例如太阳能资源就是现代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太阳能资源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形成了相关较为成熟的太阳能利用方法和系统。例如,现代家庭中,很多都已经用上了新时代的太阳能热水器,部分高等建筑物的暖墙的设备中的内部供暖系统的直接能源来源也是太阳能,又比如,热电联产(CHP)等高科学技术的使用,能够让一定范围内的城镇中太阳能资源的搜集和利用更为方便和快捷。除此之外,新能源的开发也是缓解现代能源紧张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办法,核能作为近年来的热点新能源之一,它相对于传统的火能,其能源利用率更高,所提供的能源也更高,但是必须要注意到的是新能源对于环境可能存在的危害,例如核能的辐射性以及核燃料废物的处理方法。对于新能源的环境友好性也是值得考虑在内的问题之一。3、跨行业的多功能节能应用 

建筑节能并非单方面的建筑业运用,它合并了多方面的资源、学术以及行业性的资源和信息。其本质内容决定了建筑节能必须在各行业知识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够发展到全盛状况,同时,建筑节能也和生态学、人文学多方面的知识相挂钩,例如生态学上要求节能建筑对于环境是友好的,而人文学上要求建筑节能在居住舒适上能够满足相关的人的需求。所以想要搞好建筑节能工作,首先要明确其多功能应用的特性。三、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探析 1、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提高节能建筑的资源利用率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能源和环境中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推行建筑节能的计划,符合了我国现代的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观,让绿色建筑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发展绿色建筑,往往可以从多个层面推进节能建筑物相关的能源利用规律。从小方面来说,现代绿色建筑中很多相关理念都提到了绿色植物的采用,多在室内放置绿色植物,往往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以达空间净化和资源的节省;从建筑材料方面来说,现代的节能建筑拓宽了现代节能建筑的选材范围,许多新型材料被开发出来,新型材料无论是在综合素质和属性方面,或者是在综合运用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范围,这使得绿色建筑中很多节能要素得以完成,实现了许多过去由于科学因素、人力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节能问题的解决。2、节能建筑有利于绿色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 

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虽然在概念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但是在其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和具体运用等多个层面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就目前人类建筑生活方面的预测来说,未来的建筑发展必然是节能性和绿色性共同存在。因此,节能建筑的发展,可以促进现代社会中绿色建筑的发展,两者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往往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共同发展 

绿色建筑的建筑目标是让建筑物从整体的蓝图绘制、具体的建筑过程、一直到后期的建筑运用期都富含绿色建筑的观念,而现代节能建筑的目标,则是让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以及建筑物运用期间都必须有资源节能的理念富含在内,我们不难看出,两者之间有着惊人是相似性,这也就决定了,未来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设计必然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绿色;节能;

0引言

建筑节能低碳化在实现智能化、人性化的同时,也是人们追求绿色生活的品质要求。智能建筑的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由于建筑物的建筑材料、结构与管理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建筑能耗,节能理念贯穿于建筑物的规划建设全过程。本文将对智能建筑的绿色节能这一课题展开具体探讨与论述。

1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的绿色与节能概念最早源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在绿色建筑的理念里,追求以最小能源消耗、最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最低的环境负荷下,构建安全、健康、便利及舒适的建筑空间,达到人、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智能建筑的绿色与节能在于,不局限于用智能系统管控建筑设施,而是更充分地利用智能系统来构建绿色建筑,发挥智能科技在节能和减排以及环保中的作用,以“智能”服务“绿色”,使得建筑拥有活力的生命和可持续的生机。

虽然智能建筑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生存的环境更为便利、舒适。但是作为建筑,其始终是能耗大户,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21世纪的智能建筑发展更多地偏向了绿色与节能。这一点从我国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也显然可见,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将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自动化设备BA,办公自动化OA及通信网络CA,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但在随后的几年,国家对该标准中智能建筑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新标准GB/T 50314-2006将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可以看出,在新修订的智能建筑定义中,添加了“节能、环保、健康”的概念,由此,智能建筑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智能建筑设计中通常会考虑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同样地,绿色建筑的设计里也会涉及很多智能化技术和信息自动化技术,正是两者相互渗透的关系使得智能建筑具有了绿色与节能的属性。一般地,智能建筑中的绿色与节能主要体现在:对自然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的利用等;智能暖通空调系统,如区域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变频空调系统等;智能室内环境控制,如室内照明控制,随环境、温度、湿度自动调节的呼吸墙等;智能的给排水系统,如对泵类设备根据需要的智能调速、雨污自动收集和分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设备等。可以说,智能建筑的绿色与节能并非简单的建材和新设备的组合,而是在它们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出绿色建筑的功能特点。为体现出绿色建筑的功能特点,就必须对智能建筑进行恰当地管理,使建筑系统中的环境、生态、能源、建筑结构、电器、设备、通信、网络等管理相互协调,以实现绿色环保的最终目标。

2智能建筑中的高耗能问题

真正的智能建筑,应该是能够感知各种需求并用最小的代价和最少的资源去满足这些需求。但一些所谓“智能建筑”,由于种种原因,甚至成了高耗能建筑的代名词。

2.1缺少智能系统规划设计,盲目上马,造成不良效果主要表现为:很多智能建筑的设计标准高,技术也先进,但在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智能化系统的开通率低,实际应用程度也不高,系统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设备资源的浪费,形成投资黑洞。再者,业主的需求不明确,常常在前期考虑不周全,给设计单位提设计要求时,容易造成漏项。

2.2智能建筑空调采暖、照明等方面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智能建筑的许多监控设备和OA(办公自动化系统)机器24h运转,使智能建筑的耗电要比普通建筑增加近30%。

2.3智能建筑工程技术问题颇多,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内部安装的各种现代化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尽管我们已经有从设计、产品、安装到维护的相关专业人员,但是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管理水平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3智能建筑节能的特征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阶段应先了解智能建筑节能的特点。

(1)系统性。在建筑节能具体实施并取得持续实效的长期过程中,宏观层面上涉及规划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维护、设备更新等一系列环节。

(2)综合性。智能建筑节能涵盖甚广。在技术层面上,包括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节能门窗、节能灯具、节能电器、新能源的利用(如热泵技术、蓄能技术)等诸多产品与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

(3)多主体参与的特点。智能建筑节能的参与者涉及政府(代表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建筑师、设备工程师、业主、生产厂家、物业管理人员和建筑实际使用者等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和平衡。在设计阶段,设计师的节能意识直接影响了建筑物在日后的节能管理和维护;在使用阶段,物业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物业本身能从节能改造中获得多大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节能改造最终实施的关键。

4优化智能建筑的节能规划设计

经验证明,规划设计决定了工程的成功与否。因此,在建筑智能化的规划设计阶段,紧紧围绕节能要求,做好节能规划,在系统设计中集中体现节能思路和建筑运行管理模式,是做好设计的关键。1)能耗计量(分系统计量)。能耗计量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能耗的计量对建筑(群)内的各使用部门的能耗费用进行计算与考核;二是通过对各部门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并通过这些数据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施加压力(如定期地公布各部门的能源使用数据),促使大家节约使用能源,逐步养成节约使用能源的良好习惯。2)能耗分析(历史和趋势分析)。能耗分析是通过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采集各类信息与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环境的数据和实际使用所要达到的环境指标要求,建立几套科学、有效的节能运行模式与方案。这个工作需要在系统建成后对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后逐步实现,以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5智能建筑的节能措施

了解了智能建筑节能的特点,优化了节能规划设计之后,本节将从再从耗能“大户”———空调、照明等着手确定解决办法。

1)空调设备的节能控制。a.降低室内温度值设定标准。因为人的舒适标准是有一定范围的,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舒适性空调室内标准为:夏季温度24~28℃,相对湿度40%~65%;冬季温度18~22℃,相对湿度40%~60%。在规定范围内,采用下限来节能。b.最小新风量控制。空调系统为了符合卫生标准,需引进室外的新鲜空气,称为新风。在夏季或冬季,新风量越大,耗冷量或热量就越多;新风量越少,就越经济。c.提前预冷要关闭新风。对于办公类建筑和商业类建筑,为使人员在到达室内时温度较为舒适,要提前开机,开机时,要关闭所有新风阀,减少新风负荷的消耗。d.设备台数控制和最佳启停时间。通过具体工程的用电分析,能源消耗以空调设备和照明动力设备为主,夏季比冬季用电量增加约30%。因此,控制设备台数和最佳启停时间,特别是冷水机组和照明设备,耗电量可大大减少,节能效果显著。e.空调设温根据区域进行划分。对于建筑物内、外区之间的过渡区域的温度设定,可根据室外温度进行温度设定补偿控制,以节约能源。如酒店大堂、博物馆的序厅、办公建筑的入口大厅等区域。f.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对设备进行污染报警(空调过滤器压差报警),及时清除污物,提高使用效率。

2)照明的节能控制。a.时间表控制模式。地下车库的照明可按区域分为车道照明和车位照明,按时间程序进行控制。在白天开启车道照明即可,入夜后可开启全部的照明,随着夜的深入,逐步关闭车位照明及车道一半的照明;在下半夜,仅留车道的一半照明即可,既方便管理,节能效果又好。b.按“需”提供照明的控制模式。在建筑的设备区域,如电梯机房、水泵房、地下配电间等,灯通常是关闭的。只有当管理人员进入时,声音探测器才会自动将灯点亮。当房内人员走后,探测器控制延时工作一段时间,将灯自动熄灭。c.维持光通量的控制模式。在建筑中,采用调光控制方式,调节灯具输出,始终使灯具保持光通量最小维持水平,让灯具在整个工作期间,既满足了照明要求,又节约了电能。维持光通量的控制模式,可利用感光元件接收空间的光环境。

3)玻璃幕墙运行的节能管理。隔热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主要方面。为了提高幕墙的保温性能,减少热损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改善采光窗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尽量选用中空玻璃,并减少开启扇;第二,对非采光部分采用隔热效果好的材料做后衬墙(如浮石、轻混凝土)或设置保温芯材;第三,做密闭处理和减少透风。

4)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培养,提高运行管理效率,促进节能。一方面,可以组织专家讲授或设备制造商与系统集成商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争在短时期内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组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智能建筑管理队伍,从整体上提高国内智能建筑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高等院校的相关学科建设,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效管理人才,充实到物业管理与节能改造的实际工作之中,提高智能建筑的综合节能水平。

6绿色智能建筑发展的展望

所谓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一体化发展,即是将智能建筑的设计方法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以“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核心,通过智能化手段与绿色理念的融合来实现人、资源、环境三者的最优化发展。

通常,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一体化发展所形成的建筑被称作绿色智能建筑,对应绿色智能建筑,其所使用的技术被称为绿色智能建筑技术,常见的包括:节能技术、节地技术、节水技术、节材技术以及智能化设备及技术。实际上绿色智能建筑技术在我国已有多处应用的实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迎合绿色奥运的口号,体育场使用了地源热泵,可以从土壤中吸收能量,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贮的冷量向鸟巢供冷,冬季吸收土壤中蕴涵的热量为鸟巢供热。又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膜结构等相关技术使自然光能得到充分利用,能实现一天中绝大部分在封闭的场馆中利用自然光进行照明,大大的节省电力能源;同时在“水立方”,3万平方米的屋顶可以把雨水100%的收集,相关资料显示,该雨水收集系统一年收集的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因此这种高雨水收集率的建筑对于北方缺水地区尤其适用。

此外,将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用于原有建筑的改造也是今后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厦门中银大厦节能改造项目,在对原大厦的能源改造中,首先对技术落后的2台冷水机组和4台水泵进行更新,提高运行效率;其次,重置了冷冻水温度以符合预期冷冻负荷;再次,采取了控制通风的先进控制策略;而后,对风机和水泵进行变频改造;再而后,通过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实现对水泵和冷却塔风机的开启、运行监测,水流量根据实际负荷进行自动化调节;最后,对照明系统进行了节能改造。据了解经改造后,该大厦每年可节电近95万千瓦时,省电达30%,为国内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利用绿色智能建筑技术进行节能绿色改造提供了借鉴。综上所述,在今后,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一体化发展必将成为建筑的发展方向,也只有这样,人们对于绿色生活以及节能的全新要求才能得到最大满足。

7结语

节能是建筑的永恒经典课题,只有绿色节能的建筑才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建筑,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一体化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建筑规划建设中始终贯彻绿色节能理念,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思想,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节能项目管理,相信我们的未来完全可以实现节能低碳的绿色生活理想。

参考文献:

[1]周巍,陈宏伟.智能建筑与节能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5)

[2]卢深.浅析智能建筑中的节能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智能建筑;项目管理;措施

引言

“绿色智能建筑”在于改善以往工程建设忽视自然环境的习惯,在追求建筑行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旨在为业主、用户提供舒适、高效、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笔者收集了诸多相关的专业研究及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研究,对“绿色智能建筑”有了相对深入的认识。

1绿色智能建筑的基本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业主、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业主、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绿色智能,对于建筑物来讲,就是采取集成整体模式,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并将相关建筑智能系统应用到建筑中的施工方法。建筑是否体现“绿色”、“智能”,主要取决于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等综合水平,同时与项目业主资金量、与项目建设监理管理过程、施工单位对设计成果实施的程度等多环节管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由定义可知,科学的、整体的设计思想是其基础和前提,比如:对于建筑物的采光问题,要多采用新能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化的配置。如“图1绿色智能建筑效果图”所示,该建筑设计采用了多种节能材料、采光充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智能设计,是比较典型的绿色智能建筑成果之一。对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更加强调建筑的环保,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对于环境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和建筑使用过程的节能。智能则更加强调建筑使用功能的凸显,满足居住、使用的便捷化、人性化等多样化的需求。当然,绿色和智能对于建筑来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正如国家住建部表示:“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2绿色智能建筑的主要基础

2.1必须立足建筑的社会性

绿色智能建筑更加强调建筑的节能、居住的舒适、使用功能的智能和高效。这些也正是其社会性的具体体现,取决于建筑的设计理念、特点布局、整体结构以及制度管理,甚至还包含了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其中设计理念是基础,其余更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同时,要尤其注重绿色智能建筑中智能网络、技术的相互匹配和融合。

2.2必须紧紧以技术为依托和支撑

建筑绿色智能的实现需要紧紧依靠现代科技的发展才能实现。也正是现代科技的进步,建筑绿色智能概念才得以及时的提出。绿色技术,其属于环保的范围,涉及到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包括新能源的采用等等。这些无一不与现代科技相关联。智能技术,是在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的。其中包括云计算、大数据、通信控制、监控视频等等技术,应用到智能建筑中就是实现智能化运用,内外部的联动以及技术协调运用等等,更好的与建筑结构实现结合和融合。

3绿色智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建筑,施工

1、引言

美国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约有70%为智能化建筑,日本则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将65%的建筑智能化。新加坡政府也拨巨资进行了专项研究,准备把新加坡建设成为“智能城市花园”。建筑智能化热潮正在引发国际建筑史上的一场革命。

2、关于智能楼宇

智能楼宇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楼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智能楼宇是不是特殊的建筑,它主要由4A组成,即;大楼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安全自动化系统。智能楼宇自动化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具有互操作性,因此,还需要有一个能实现集中管理与协调的系统,以便各个子系统能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共同构成建筑物的自动控制网络。

3、智能楼宇与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建筑维护结构使用保温材料,而且与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量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国外专家对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表明,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规划成本占总成本的2%、设计施工成本占23%;而在运营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占75%。在我国往往只重视降低建设过程的成本,忽视建筑运营使用过程的成本。要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帮助建筑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和人工成本。因此,我们可用建筑智能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如运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策略与技术措施等,就有巨大的节能潜力。2005年10月,在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明确指出,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节控制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物的使用更加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4、智能楼宇的节能建筑施工应注意的要点

4、1设计、施工中应力求产学研结合、不断创新

由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嵌入了智能化系统工程,为配合节能与用能技术措施的智能控制方案与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独特性与复杂性,传统用于建筑的监控设备与系统已不能充分满足要求,因此,在建筑节能工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装备,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优化控制与管理模式,完善并提升建筑智能化节能控制装备的功能。在建筑节能工程大规模推进的早中期,产学研结合研制新型节能装备尤为重要。

4、2工作思路与模式上应不断寻求改进

智能化系统工程节能技术措施以往主要集中在能耗设施,如冷热源、空调等的节能控制方面,现在则应转为“全面用能管理,精细节能控制”。无论是设备系统的工艺控制,还是日常管理,只要有一定的节能空间,就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凡是有利于用能管理的参数,智能化系统就必须准确地采集并完整地存贮,通过对各类实时信息与历史数据的分析,管理当前的用能设备,优化今后的用能控制与管理策略。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不仅是主观地配置功能,采购设备现场安装,而应与建筑、设备、物业等专业联合,对建筑物的能源系统进行分析与诊断,紧密结合建筑方案、设备工艺、管理方式,提供全面的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完善。能源合同管理及节能工程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和实施优化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工作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智能建筑工程界整体将提升一个层次。

4、3加强标准的健全与建设导向

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已制定了地方的设计标准,相关部门也在制定综合布线标准,但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行业标准或全国性的规范还没有形成。依据什么标准进行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智能等级及设备水准,如何选择适 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技术标准,如何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这些都是建筑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有不少投资商、设计单位和系统集成商对智能化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知智能建筑的真正含义,搞不实宣传,有的投资商在 已建、在建的智能建筑中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智能化要求,在具体建设中还带有一些盲目性,特别是在设备选择或系统集成方面往往屈从潮流或随意拔高,导致设备和设施不能正常运转,造成投资上的极大浪费。由于存在这种盲目性,使得当前智能建筑在舆论导向上存在过热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

4、4应不断提高和培养智能建筑设计队伍的素质

我国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不能长期把智能化系统设计委托给国外设计单位或系统集成商。实质上智能化系统 设计仅是整个建筑物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统设计应服从于建筑设计,整个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应由建筑专业牵头,统筹考虑并统一 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智能化建筑,建筑设计单位仍然是主体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仅是配合单位。

实践表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各自为战,国内已出现过多起由于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没有同步而引发的设计事故。为使两种设计形成有机的联合体,国内有条件的设计单位应调整专业设置,把自动控制、通讯、信息、计算机、建筑设备等专业有 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对于独立于建筑设计单位的系统集成商,除服从于主体设计单位外,其设计成果还应纳 入建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