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物;学案;生成知识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知识的生成是个性化的内化、建构的过程,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始终贯穿着观察、实验、想象、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怎么设计学案让它能帮助学生生成知识呢?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先天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学案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动物行为的知识和概念。
一、通过已经形成的生物实验知识学习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
学生通过七年级生物学习已经学会了生物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教材中对涡虫的先天探究实验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没有图片。为了达到学习动物先天的目标,我利用教材中的材料对讨论的实验进行了如下处理,形成了这样的学案:
实验1.对涡虫的行为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发现并提出问题: 涡虫为什么生活在石块下黑暗的地方?做出假设:涡虫喜欢 。实验方案:教材22页。实施实验并记录:按实验1进行,结果发现涡虫停留在黑暗环境的时间久。分析实验现象:(1)步骤3中A与B是否形成对照? (2)步骤4中A与B是否形成对照? 。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 。实验结论:涡虫喜欢 。
这部分学案的设计把教材文字描述形成了表格,知识的呈现是按照七年级所熟悉的实验设计基本步骤进行的,学生能用熟悉的探究实验方法有条理阅读新知识,讨论实验假设、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已有方法学习新内容,把“新”与“旧”结合起来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学生按照设计的学案完成对涡虫先天的探究实验讨论,形成了关于动物先天的概念――生来就有的,第一次遇到时做出的行为反应。
二、用形成的动物先天的概念学习后天学习行为概念
在设计学案时把刺激对应的反应用,填空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在实验时有重点的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设计了对应的实验讨论题,使他们对实验步骤中各种处理方法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实验2.涡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1)光照:涡虫的反应是 ,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电击:涡虫的反应是 ,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3)光照紧接着电击:涡虫的反应是 ,此步骤重复100次。
(4)第101次只有光:涡虫的反应是 ,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这一步设计把教材的图形与学案的文字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时有目的地完成观察与概念的结合,在“看”的同时有思考、有记录、有新知识的理解。通过讨论明确了涡虫在1和4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对同一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原因,知道实验第3步“训练”的重要性。顺理成章生成后天学习行为的概念――个体根据生活经验和经历,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
三、拓展知识,运用获得的概念
在新知识先天和后天学习行为概念建立起来后,我给出一个拓展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了学案如下:小鸡绕道取食
资料:动物的绕道取食
发现并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实验材料:小鸡若干、米、绳子、小竹棍等
实施实验并记:1号小鸡,第一次学会时间 天,再次学会时间 天。2号小鸡,第一次学会时间 天,再次学会时间 天。3号小鸡,第一次学会时间 天,再次学会时间 天。……分析与讨论:(1)小鸡吃米是 行为,小鸡绕道取食是 行为。(2)实验中用了几只小鸡?为什么不用一只?(3)小鸡学会绕道取食的时间一样吗?小鸡在初次学会绕道取食后出现了遗忘的现象,该怎么办?实验结论:小鸡经过 学会了绕道取食,不同的小鸡的学习能力 。
在这个环节学案的设计中我把学生熟悉的方法和刚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让他们去分析、讨论新的动物行为,把认知的方向指向未知实验的解决上,完成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摘要】乡土地理环境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环境空间,是每个人的文化之本、文化之根。从“根”上建构初中生的地方感,使学生产生热爱乡土的情怀,从而增强学生对地方的归属感、依赖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 地方感;乡土地理教学;策略;初中生
学生的乡土“根”意识淡薄,会影响信仰的传统伦理观念建立,对于国家来说,就可能会缺少一种眷乡恋土的民族情结。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方感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勉。
一、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是地方感教育的物质基础之一。根本条件的改善还取决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投入的增加。在国内广大农村地区,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创造“条件”改善乡土地理教学或地方感教育的教学条件。教具损坏或缺乏的学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板图、板画的功能,或者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地理教具。发动师生共同收集图片、资料等,稍加时日则可以建立班级或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乡土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当务之急,就是鼓励现有教师接受在职业务培训,尤其利用远程网络教育普遍提高本地教师业务素质。
二、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乡土地理课程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可供直接选择的课程资源比较少。地理教师要联合多个部门、多校共同开放乡土地理课程。在人员选择上,因为乡土地理跨学科比较强,可吸收科研能力较强的生物、政治、历史等科目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团队的活动应当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团队成员在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地理课程资源,比如图文资料、视频资料和教学案例等。每个月统一组织成员将相关资料汇总、筛选与加工。最终目标是建立本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可利用专门网站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三、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乡土地理教育活动。教师要学会整合乡土、乡俗、乡风、乡情等课程资源,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培养学生“地方感”。
第一,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基本上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能够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产生适合的教学情境,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创造条件。
例如,讲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之前,教师可提醒学生看看窗外,回答这个季节的天气。季节在变,天气在变,天气的变化也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自然也活跃起来。当导入之后,教师趁热打铁,进行知识引导。这样的课堂情境,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得到激发。
第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释疑解惑”。初中地理知识并非总是学生所熟悉与容易理解的,当遇到一些教学难点之时,教师巧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就可能化抽象为直观、化繁琐为简单,学生一目了然,思维自然豁然开朗。
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这课内容时,难以理解“季风”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启示学生,留意家乡夏季、冬季风向的变化,对“季风”这一概念的本质就化难为易了。至于季风形成原因,教师也可结合学生熟知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从温度、气压、地形等因素考虑。
第三,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家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它们也是地方感产生的精神“内核”,影响着学生家乡依恋感与认同感的形成。
例如:在讲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容时,可以引入本地的耕作类型、饮食习惯和民居风格。让学生从地理学科视野判断本地地理具有什么地域类型特征。江苏省泗阳县经度:118.68°E纬度:33.73°N,南临淮河,处于我国南北区域过渡地带。对本地乡土地理的特征的分析也帮助学生澄清了地理特征的划分是具有相对性的范畴。
四、进行乡土地理实践活动
学生的认知尤其道德认知是在交往和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
第一,根据教材的安排,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在初中地理课程模块中,普遍增加了“地理实践”的内容。教师就近组织乡土考察、访问等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分析现实问题。
例如:讲授“水资源”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在全班举办“保护家乡水资源”的汇报课。水,是乡土地理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教师可提前将任务按小组分解,比如家乡水源调查、家乡水资源利用调查、水污染状况说明以及水环境治理等内容。学生针对上述任务,开展相关探究活动。
第二,让学生动手制作海报、手抄报、展板。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海报、手抄报、展板,这些方式更灵活、简单、易行,更经济,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地理有关的纪念日可以成为海报、手抄报、展板等利用的素材。世界水日(3月22日)、国际土地日(6月25日)、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等都属于世界各国共同的纪念日,体现了人们对地理环境共同的价值追求。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海报、手抄报、展板。为增加制作品的地域特征,教师可指导学生,关注家乡在上述领域的变化,将乡土地理融入到地理纪念日活动中。
第三,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乡土地理摄影图片展。地理摄影图片能直观形象的反映地理事物的特征。教师可把那些爱好摄影的学生组织起来,用自己的镜头捕捉家乡改革的种种变化,并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乡土地理摄影图片展。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乡情得以抒发的过程,是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态德育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态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将环保教育落实到实处,笔者有以下几点拙见,现略述如下。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生态德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生态教育是培养学生生态道德观的主要途径。对此,教师要深入发掘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生态德育教学的相关题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获取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并由此转化产生生态德育知识,进而发展为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教师在渗透实施生态德育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快地获取直观感受,认识到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生态德育,应当做到循序渐进,需要遵循这样的生态道德观发展路线: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环境保护义务——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
1. 注重心理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中,帮助学生认识到:爱清洁、讲卫生、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也是主人翁精神的重要表现,要培养起热爱环保的良好行为习惯。
2. 加强法制教育,明确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
在初二的法制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到国家出台的相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如在八年级下册“权利义务伴我行”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结合宪法具体条款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公民义务,包括:第九条第二款“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十条第五款“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乱砍滥伐、乱排废气废水等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实来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法制观念。
3. 强调国情教育,树立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
在初三的国情教育中,在《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两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列举出这些亟须解决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体污染加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也可以结合新闻图片展示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沙尘暴袭击北京城”等环境污染的危害。借此,引导学生思考祖国锦绣的河山为何顿失往日的风采,让学生通过对初级阶段国情的了解,认识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成就与严峻的环境问题并存的客观现状,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学生们明确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由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全面渗透生态观念,使生态德育进一步升华。
二、结合时政热点渗透生态德育,强化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去挖掘丰富的现实社会的信息,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生态德育同样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时事新闻的宝贵资源,有机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环保新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走出来,做到“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凸显思想品德课的时政特点,吸引学生的“眼球”,继而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
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的教学,教师就可以选取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关于《京都议定书》的议题,以及“9·16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的时事新闻作为教学案例,组织学生探讨生命、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再结合科学、生物等学科提及的环境知识进行深入讨论,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给人类造成的生存威胁,教师再及时联系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该节课程“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情感落脚点和价值观导向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利用学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生态德育,多渠道播撒“绿色意识”
课堂教学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来多渠道播撒“绿色意识”,做到“渗于课内,寓于课外”,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班级开展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志愿者活动;与科学、生物等学科老师一起组织学生进行当地的环境调查(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生存环境等),使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到身边的环境污染,并综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向有关部门谏言。此外,组织专题讲座;在植树节(3月1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地球日(4月22日)等节日中进行课堂演讲或环保科普知识介绍。诸如此类,都是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的有效途径。
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德育,其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生态道德观,促使学生知、情、信、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内外的各类环保信息素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春梅.生态德育——21世纪学校德育的新课题[J].
教育探索,2006(10).
[2]傅莉莉.生态伦理教育和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关系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3]谭国锋.三峡地区中小学生态德育教育探索[J].学校党
【关键词】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85-02
在新课程科学课堂教学实施中,表现出了一些误区,教师盲目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对教材处理随意性较大,盲目提高难度,不能用很好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思维屏障,课堂仍停在教师口述,学生听的原始状况。以课件代替实验,注重活动设计,忽视实践活动到底要学生干什么,观察什么,分析什么。忽视双基落实,所有这些表现都集中反映出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势必影响教学的效果,长此以往,危害是显而易见,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一味追求学生的积极参与,淡化教师的点拨引导
场景 这是七年级上第六章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的新课。教师的引言:我布置以小组为单位查资料,研究一类动物,今天每一组同学都带来了他们准备的材料,与大家共同分享。随后学生一组一组派人汇报自己组的学习成果,他们有的展示精美的图片,有的播放录像,还有的把他们研究的动物编排成小品,其间,其它组的成员可以就该小组研究的动物提问。在学生自选菜单式的学习中,教师一直微笑着,倾听着,眉宇间写满了自豪。
分析 “形似”:学生经历了分析、选择资料的过程,他们把自己的成果与同学共享,使教学成为整个群体的集体活动。教师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自己则退到了幕后。“非神似”:课堂上,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选,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学生参与积极,但参与的有效性不够。教师没有及时把握火候,进行智慧启迪、思维点拨。新课程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混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2.过分依赖“漂亮”的课件教学,轻视本真的实验教学
场景 这节公开课上的是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磁现象》,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一一展示各种形状的磁体、磁感线分布、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等等,仅幻灯片就达三十几张。在频繁的切换中,学生倍感新奇、刺激。展示结束后,电脑关闭,黑板空白。
分析 “形似”: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资料,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崭新的教学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非神似”: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了现代化手段就是一节低品位的课。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成了多媒体课件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奴隶”。上述场景中,学生被动地跟着屏幕画面,没有时间思考,导致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良”,更谈不上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培养。
3.过多注重形式的激励性评价,削弱课堂的评价功能
场景 这是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三节《杠杆》的展示课。教师提问:“生活中常见的杠杆有哪些?”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后,教师说:“讲得太好了!”紧跟着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
分析 “形似”: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享受成功,从而使他们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非神似”:不管是否值得表扬,一概都给予“激励”。回答好的学生得到表扬,回答不好的学生也能得到老师翘起的大拇指,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试想一想,经常处于被表扬环境中的人,“表扬”还能带来多少激动?还能够激发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吗?
面对以上种种“形似而非神似”的现象,我们开始思索,这些热闹场景的背后缺少了什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出彩?我们唯有加强自身学习,理解内涵,理清关系。处理好学生参与的关系,我认为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二、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探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高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的“发展”。
1.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
以问题为导向,驱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讲授九年级上第一章《重要的酸》这节内容时,根据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的特点,我设计了渐进式的教学,分散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通过实验和图片讲授盐酸的性质,针对氯离子的检验这个难点,开始一系列的实验,当我做某无色溶液(碳酸钠)与硝酸银反应变浑浊时,故意问学生这无色未知溶液里有没有氯离子,这时会有些同学答有,有个别的反应快的答没有,这也说明学生还没真得弄清楚,我先不回答,让实验来说明问题。学生发现加入稀硝酸浑浊消失,这时学生才有点清楚为什么要加稀硝酸的目的。接着再做一个无色未知溶液(氯化钠溶液),再在加入稀硝酸前问学生有没有氯离子,大多数学生会回答不一定了。最后加提一个问题如何检验自来水中是否有氯离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来操作,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印象,使这个难点能在课堂上就被消化掉、被掌握。
2.注重科学实验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确立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的教学思想,以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及新颖的多变性,能深深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实验教学对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离开了实验教学,科学教学只是“空中楼阁”,也会把原本生动丰富的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多媒体是辅助教学,它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起辅助和促进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用多媒体制作代替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因为实验的结果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而课件制作可随意改变实验条件或结果,运用课件实验的可信度会大大降低。因此,能实验的决不能用课件代替,不然就失去了实验的作用。但内容中的虚拟、假设、想象和空间思维,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这时就必须借助电教多媒体的优势来辅助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3.创设探究教学情境,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有效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所以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七年级下第二章《空气的成分》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增加了一个活动:“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及含量”。学生按照我的要求,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及变浑浊的快慢,分小组进行探究。结果各小组汇报探究情况时,均回答石灰水和未通入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教室里顿时显得有些乱,他们议论纷纷。我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说:“请安静下来,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猜想。学生提出了“瓶中盛的可能不是澄清石灰水!”“可能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可能我们通入的空气太少!”等三种猜测。前两种猜测,学生很快就用事实和实验了。对第三种猜测,我先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多通入空气呢?”有学生提出用打气筒,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打气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验。不一会儿,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上述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对策,加强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学生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学会什么,学生还要什么”,也即是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围绕学生来展开的。只有课堂教学针对性明确了,我们才能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要求等的不同,采取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耀村 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郑长龙 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素材开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关键词:科学教学;简约化;反思
新课程改革给科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全面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热烈的教学气氛。然而,现在的课堂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教学过程精雕细刻的“密严”,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的“细致”,教学形式五彩缤纷的“花哨”,教师的孜孜追求有时反而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真正彻底发挥,加上盲目的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结果使课堂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其实,“大道至简”,把丰富的知识教得非常简单,学生学习非常轻松,让科学课散发特有的魅力正是科学教学应该追求并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以下结合笔者在科学课堂教育过程中回归简约化的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实在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方向,时下许多课的教学目标制订不切合实际,从双基到情感、从创新到实践、从能力培养到思想教育……可谓林林总总,方方面面。一节课的目标果真要这么多,都能实现吗?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毕竟学生差异是存在的!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就是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和态度,这三者是和谐统
一、不可割裂的,而第三个目标又是隐性的。
以八年级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为例:
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及其性质,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现象;(2)培养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处理的简单技能;(3)养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至于诸如“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则完全渗透于其中,教师只要心中有数,不必写出。试想一下:如果前面的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岂没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再者,这其中也有教师个人的因素(如亲切、幽默、严谨、豪迈等不同风格就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觉),很难一概而论。否则在前两个目标不能很好达成的情况下,情感目标也是无皮之毛。
教学目标的简明实在意味着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一堂课真正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面面俱到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二、教学内容要简练充实
内容简练是教学简洁美的特征,其基本要求是教学内容要简单明了,凝练概括。少而精,“少”是从量上来分析,“精”是从质上来考虑。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既简练又充实,有“骨”也有“肉”。
例如:在复习“酸碱盐”知识的时候,内容非常繁杂,通过提炼后,笔者以“1234”——“一个电离概念,两瓶指示剂,三种中酸碱盐典型,四大化学反应”为主线,帮助学生围绕简练的教学内容,稳固一个个知识点。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师若能居高临下地抓住核心问题,教学内容处理一定会得心应手,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新课程下的科学课程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及宇宙科学等诸多知识,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更需要教师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通过巧妙的转化,独特的思维,恰当运用实物或图像,“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给学生以简洁美的感受。
科学教学内容简洁美的基础和灵魂还是精。要做到精,必须选择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的材料。例如,在《滑轮》的教学中,笔者把挂在铁架台上的滑轮移到了小黑板上。一个小小的位置转移,不但可以使物体的移动和绳子自由端的拉动呈现出来,而且可以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关系一目了然。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学习内容化难为易,学生就一目了然,教学内容的结构就显得非常紧凑、简练。
三、教学语言要简要流畅
曾经有过听课感觉像是在听社会课的经历。授课教师语言滴水不漏,一步步讲解得完整细致,只是少了科学课堂的味道。教师的语言越生动,越容易形成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依赖性。与其让学生成为生长迅速的攀援植物,不如让学生成为乔木。虽然生长缓慢了许多,但终究会成为一片独立的绿荫。科学教学的语言应简要流畅,以精炼、准确为尚。去除一切繁琐和修饰。准确,有条理,有分寸,有情感,引人入胜,还要求精练。这不仅要求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本身的修养,同时要提高自己整体的科学和艺术素养。
1.问题语言要明确
教学语言一般不要求像文学语言那样词句华美,文采飞扬,但应该简洁明了。语言要吐字清晰和思路清晰,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语言越朴实,越生动,就越容易理解。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教学问题展开中,教师提示:人类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我们能不能从这四方面来找找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得问题更具有导向性,从而推动教学进程,又不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
2.过渡语言要自然
当学生通过实验,迫切想知道其他物质的密度时,教师说:就让我们带着猜想、疑问,一起看书了解。当学生在交流了阅读体会后,教师说:刚才阅读,大家收获很多,疑惑也不少,怎么办?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向物质科学的本质进发!当下课前学生想知道学习密度知识有什么用时,教师以幽默的语言说:欲知密度何用,请听下节课分解!新课戛然而止,余音绕梁。
3.评价语言要坦诚
有的教师出于保护学生的角度考虑,评价语言过分表扬或者无置是非。教师的评价语言真实坦诚,是非分明才有份量。如当有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说: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多么单调呀!xxx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声音,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当学生回答错误、做题目错误时,教师一定要指出错在哪里,说:很遗憾,你再想想(试一试)。当学生之间进行争论时,教师说:友谊第一,争论第二。为了说服对方,请亮出你的有力证据。当学生因为坚持正确观点而势单力薄、信心不足时,教师可以说:真理不会以人数多少而定,相信真理等等。
总之,精练的语言,可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可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这种语言能力来自于实践,需要我们多读、多听、多练。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理论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从实践来看,特级教师薛法根(语文)、严育洪(数学)等人从不同学科进行了积极倡导和实践,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大批一线的教师在经历过多年的磨练后,也逐步领悟到课堂回归简约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并且正积极投身到这一实践中去。当然,课堂教学简约化并非单纯的简单化,而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个终端显示,即:模仿(简单照搬)——突破(局部创新)——简约化(形成风格)。它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要善于将各种知识模块有机整合,用最低的教学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收益。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简约化后,定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课堂原来很简单,科学其实很有趣!新晨:
参考文献:
[1]严育洪.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