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

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

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F235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12-05

中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筑类高校正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设计基础型、专业型、发展型等培养模块,力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人物以及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建筑行业会计有着会计科目相对集中、经营管理及成本核算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因而,建筑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有着特殊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促进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建筑行业发展相适应,是当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变革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差异

(一)专业能力需求与培养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主要指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等。由于建筑行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大多数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的配备有限,因而,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除了做好企业财务活动的核算工作,还要掌握企业工程投资融资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结算等,更要做好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建筑业一般以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核算和成本管理,具有工程分布广泛、范围分散、人员复杂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生产经营。这给集结成本、核算工程费用等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而,只有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投资分配、债权债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然而,现阶段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学习偏重于如何组织财务活动,而忽略了对财务协调、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以及应对压力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知识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企业数量繁多、规模小、经营技术水平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财务人员少且岗位分工难以明确,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税务知识、金融知识以及与建筑企业相关的管理知识在内的专业知识。此外,建筑企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色,为了更快地融入企业,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还应对与建筑行业有关政策、法规、行业内部市场环境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般涵盖了会计学专业人才所需的相关知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对完善。但是,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以一般环境和比较成熟的工、商企业为主要学习对象,针对以建筑施工企业为对象的相关课程虽有设置,但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三)综合素质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是会计人员获得企业信任与认可的基础,也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动力。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系统、规范,大部分高校选择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很少单独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因此,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盲目,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认识肤浅。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这就要求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一般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还要具备“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品质和精神。然而,毕业生择业大多不愿意选择民营中小企业,而倾向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可见学生的职业忠诚度较低,跳槽现象频繁。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人才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已比较全面,但在综合专业能力、行业相关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二、建筑行业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定位

为适应建筑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沈阳建筑大学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以掌握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执业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方法、操作技能为目标,主要面向建筑施工、房地产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会计核算、公司理财、审计查账、会计咨询服务等能力的具有建筑特色的高层次、实用型会计人才。

2.培养规格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沈阳建筑大学会计学专业采取“三明治”教学模式(校内教学+校外实践+校内教学)。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建筑施工与房地产领域及其他领域的会计与财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开发与维护能力;具备从事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往来结算、税务核算与税收筹划、全面预算与财务控制、审计查账、资产评估等业务能力。

3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结构

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安全 教育教学 改革与实践

前言: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全教育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其涉及到从生产到后续管理的多个领域,关注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安全的意识。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骤增,针对这一情况,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及时禁止,而提高建筑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一条捷径,因此,建筑专业的安全教育质量必须迅速的提高,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对于提高学生的建筑安全设计意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建筑设计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率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安全教学现状阐述

从目前我国建筑学的教育现状来看,其主要的教学方向倾向于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但是对建筑安全的教育涉及甚少,从目前我国众多高校教育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1.1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建筑安全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高校的知识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地位与其实际应发挥的作用不成比例,众多高校并未赋予其足够的重视,部分高校甚至未将其列入教学的体系中,或者将其融入到其他的科目中,教学不够具体详细,导致学生对建筑安全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到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教材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作为教育必须的材料,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是无可替代的,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但是从目前建筑学科的教材情况来看,其内容陈旧,无法与时俱进,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材的内容枯燥,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无法坚持与时俱进。这也导致了现在建筑安全教育领域无法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走入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教材中,我们发现教材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根据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修订,坚持紧跟科学发展的水平,坚持教材是最新的指导材料,将开发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编写到教材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兴趣。

1.3 教学实习实施难度大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必须的,是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必须的,是教学改革的目的。建筑是实践的行业,是需要不断地创新的行业,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加快其尽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2.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关键,探索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我们从实践中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实现建筑学专业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2.1 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安全意识

针对传统课程中的不足,我们必须在传统的建筑学专业领域进行课程的改革,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不断地增强安全教育理论,改善学生学习的能力,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在学习中认识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增加对安全知识的认识,增强防火、防雷、防洪、抗震等常见的安全质量问题,了解相关安全装置的设计原理,掌握与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融入道德、法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并且根据安全的需求,加强建筑安全和建筑规范的知识,在建筑设计中强调建筑安全,强化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2.2 营造学习的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

建筑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是无聊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成为建筑专业教师的职责。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实际情况来增加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学习的互动和交流。可以采取专家讲解指导,学生参与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知识的内容,培养了学生对安全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在建筑设计中主动思考和运用建筑安全知识的能力。

2.3 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建筑学与其他教学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改善不足,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创新,才能加强实践的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建筑教学要注重对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培养,结合实例,强调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虚拟现场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来提高学生对建筑安全的认识,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的重点,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掌握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对危机的处理能力;有经济基础的学校可以建立学习基地,通过不断地实验来认识到理论与技能的重要性,认识到在新经济时代建筑安全的重要性,采用现代的手段来提高安全防护;在教学中强调安全设计的重要性,改进设计中的不足,从源头上提高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改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地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对学生能力考核的能力,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增强其记忆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队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建筑领域中的安全教育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地手段及时的进行改革,提高对安全的认识,改善对安全质量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安全的认识,降低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改善我国建筑领域安全现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方才武. 浅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与对策[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 (10)

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改革;实践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读、设计和理解建筑图纸,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分析和解决技术性问题的能力。为此,高职建筑课程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应结合课程本身特点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以适应当今建筑行业的要求及所需。

一、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及目标

从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以及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实践教学缺乏创意等问题。面对种种问题,必须加强教学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课程,完善知识之载体。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内容,让学生具备解决建筑结构中问题的相关能力。

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对高职生提出的要求,以及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目的,高职院校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上应采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教学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间的无缝对接,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在此要求下,教师可以根据建筑领域内一些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以施工产品为载体、以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为导向去设置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来改革教学内容,争取实现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对接。与此同时,基于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里要特别提出一点,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设置要符合高职生的特点和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建筑结构课程体系之构建

就目前来看,高职建筑结构课程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抗震等内容。这一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就是将关于建筑结构的内容简单地叠加在了一起,含有许多枯燥乏味的专业性知识,如受力分析、公式应用等内容。由于知识的专业性太强,而高职生的理论基础往往较差,这些知识对他们而言要想全部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就要针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高职生的认知水平去重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在笔者看来,这一建筑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实践为目的,以针对性、适应性和实用性为要求,强调基本概念、计算技能和常用结构构件等知识的学习,渐渐弱化理论推导,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服务。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当然,教师还要及时吸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质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教学活动中将这些新内容具体反映出来,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吸收新知识。

三、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课程内容的改革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建筑相关职业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教学内容要以体现出“职业本位”、“能力本位”的思想,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应用”为原则设计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

为了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相关人员应深入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的内部,与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做深度的交流和探讨,广泛了解建筑行业的相关职业及其需求和要求,立足职业现状和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研讨和设计,让学生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能力满足职业要求。课程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板块:“常见结构认知能力”、“荷载确定及荷载内力组合”、“结构计算简图确定与内力计算能力”、“结构材料选用能力”、“基本构件设计与验算能力”、“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工程地质资料阅读及基础问题处理能力”、“结构施工图绘制及阅读能力”等。通过这些教学内容板块的规划,让学生一一具备从事建筑职业的能力,保证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施工的安全性,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活动场所。

2、高职建筑结构课程实训项目的设置

对于高职建筑结构课程而言,实训项目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部分。在校内实训方面,教师要根据建筑结构职业能力来设置实训内容,具体包括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工艺等。当然,这一切课堂练习都要以工程实例为载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纸的识读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对建筑结构及其组成有一个整体而具体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建筑人才来校任课,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在校外实训方面,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识岗、熟岗、顶岗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了解建筑领域内的岗位,如设计者、施工人员、质检员等,并对课程上一些理论知识进行再认识,加强理解。

另外一方面,为了提高校外实训效果,必须设计效果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效果。它的制定设计要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本前提,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形成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具体可包括常见建筑结构的识别能力、荷载确定及组成能力、结构计算技能力、构件设计、材料选用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来考核学生的校外实训情况,希望通过此行为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促进个人成长,从而成为建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职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是研究型的,而是从事于生产、建设等岗位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基于这一要求来进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培养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图纸设计、施工、质检等岗位的工作要求,才能保证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推动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殿平.浅谈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38-39.

[2] 康文梅.高职建筑结构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7-59.

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BIM;土建教学;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84-02

一、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并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倡导一种利用数字模型技术实现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新理念,并以其在智能化、数字化以及模型信息关联性方面的优势,为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各方创建了一个便于交流的信息平台,从而提高了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近年来,BIM技术已在建筑行业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施工演示、碰撞检测、施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1-3]。

随着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推广,很多高校都参与到BIM技术的教学与应用中。全球最大的二维、三维设计和工程软件公司欧特克(AUTODESK)在国内不遗余力地推广旗下的BIM软件,如Revit、Naviswork[1]。我校在土建专业教学中以任务驱动的方法,通过开展BIM应用方面的本科生创新训练计划,鼓励本科生参加BIM系列的建筑结构竞赛,如Revit杯、斯维尔杯,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引入BIM,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BIM软件并结合本专业加以应用。在本专业开展的3年来,效果比较明显,获得了斯维尔杯团体二等奖、北京市建筑结构竞赛一等奖。在毕业设计中,BIM相关的选题达到了50%以上;在创新训练选题中,BIM选题达到30%以上;等等。学生对BIM的认识和BIM类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显示出一些不足,我们以相关的教学经历,探讨BIM技术土建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建议。

二、BIM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BIM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BIM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国外高校开展BIM教学也处于初级阶段,如在BIM应用较为成熟的美国,开设BIM课程的高校寥寥,已开设的BIM课程仅是在过去的3~5年内开发的[4,5]。国内的高校,有一部分开展了与BIM相关的研究。如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欧特克联合创办了建筑物生命周期管理――BIM实验室[6];2010年,清华大学参考NBIMS,结合调研提出了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等等。国内仅有几所高校已经开设了BIM软件课程,例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在本科领域开设了BIM软件课程。另外,少量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BIM课程,例如山东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多数高校只在某些特定的教学环节中尝试引入BIM,比如,我校主要是在本科生创新训练计划、建筑结构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对BIM软件应用的要求,如Revit,引导学生自主学习BIM软件。

目前高校土建专业对于BIM的教学还不是很普遍,主要有如下原因:(1)BIM软件在国内技术开发程度不是很高,限制了相关软件的应用。(2)多数高校对于BIM技术的研究较少,缺乏对BIM技术重要性的认识。(3)BIM对于硬件有一定的要求。综合上述原因,我们可以知道BIM技术在大学中的普及还要有大量的工作去做。BIM被高校接受的程度普遍不高,这需要尽快想出解决办法来提高BIM在大学中的应用程度,只有配合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BIM才能更快捷的展现出自己的优点。

三、学生眼中的BIM

通过对经历了BIM教学环节的部分学生开展调查,我们得到了一些关于学生对BIM的认识。

(一)BIM的优势

1.三维的建模清晰明了,可立体观察建模的各个部位,不仅方便了修改错误,还可以清楚的展现出来,让人有一种直观的了解。运用BIM技术设计结构和绘制图纸,不仅省时,而且设计效果非常好。

2.BIM软件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如Revit系列软件,不仅可以设计,还可以进行能耗模拟、日照分析等可持续性仿真,有利于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和绿色化。

3.BIM技术代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学习掌握好BIM,学生在职场上可以增加一种新的技能,就职的道路也可以更宽广。

(二)BIM的劣势

1.建筑信息模型的实现需要借助软件,如Revit来实现,但其是一个大型综合类软件,在现在Revit刚兴起的时候,各大学无法开设相关科目,导致学生只能通过视频书籍自学,这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和困难。

2.建筑信息模型是一个大宏观概念,里面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专业知识还比较缺乏,还处在专业认识不够全面的阶段。

3.部分学生注重使用一些比较炫的功能来吸引教师的眼球,以掩盖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展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和正确思考的习惯。

毫无疑问,学生知道BIM是重要的,但是其认识仅停留在掌握操作技巧、为就业增加筹码的初级阶段,对于BIM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有效的应用以达到节约增效的目的缺乏合理的认识。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对BIM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BIM是当下最迫切的问题。

四、在本科教学中推广BIM技术的建议

传统上人们用2D的方式来表达3D的建筑物;而当代是从2D到nD的表达模式。比如,完善的建筑设计一般采用3D,当项目复杂性加大,如规模的增大以及建筑系统数量和复杂性的增加等,就会出现缩短工期的要求(4D),控制造价的压力(5D),等等[7]。因此,BIM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与实践远比简单的掌握操作技巧重要。BIM技术是建筑行业一项重大的改革,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积累技术基础,提升竞争力,掌握BIM技术、相关软件的操作和有效应用对于土建类的本科生非常必要。关于高校土建专业的BIM本科教学,提出如下几点的建议。

1.加大BIM理念和技术的普及力度,提高学生对BIM的认识。高校应该聘请知名的BIM专家或者著名设计院、施工单位,特别是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上相关单位的BIM工程师,为本科生开展BIM知识讲座,探讨BIM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BIM对其就业乃至以后工作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学习BIM的热情。

2.提升教师更新CAD教学的动力,将BIM分散融入到土建专业多个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同时注重要在实践环节中引入BIM,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高校应该出台教学管理的激励政策,引导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本科教学中引入本专业的新技术、新理念,更新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鉴于BIM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的连续性,建议在教授BIM相关知识和技术时,不要以简单的一门BIM课程来解决问题,而应该在相关的多门专业课(如设计、施工等)中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入BIM技术,从而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应该增加整体上连续使用BIM软件的实践环节,如创新训练、建筑结构竞赛、毕业设计,使学生从建筑、结构设计到施工、管理所有环节中都尝试使用BIM软件,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并有条件的结合相关工程,使用新的BIM技术来进行重新设计、分析和管理,在对比中让学生明白BIM技术的优势和改进之处。

3.重视相关专业教材的更新。BIM对于土建行业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技术变革,在这一变革的潮流中,对高校教学起重要作用的专业教材不能落后。鉴于现在BIM的发展现状,要求所有高校的土建专业教师都要靠自己动手去探索和总结BIM的知识并授之于学生并不现实,应当鼓励教材的编写单位或者著者与BIM专家、工程师联合,在现有教材中有针对性的加入相关的BIM分析和实践,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据”进行。

五、结语

BIM是目前建筑业中前沿的一个技术,它可以将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很好的整合起来,便于处于不同阶段的相关人员从项目一开始就参与进来,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的节约增效。作为土建专业新一代的大学生,掌握BIM技术非常必要。应该看到,BIM在高校土建专业的教学与应用实践中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工作值得我们高校教师去思考、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卢士华.关于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BIM课程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146-147.

[2]秦浩,余洁.BIM建筑信息模型课程在土建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必要性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7):51-52.

[3]张雪,陈三波.将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3,(17):269,280.

[4]克里斯托弗・帕韦尔科,阿兰・D・切西.当今大学本科课程中的BIM课程[J].建筑创作,2012,(10):20-29.

[5]钟炜,张馨文,姜腾腾.BIM仿真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6):7-11,34.

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CAD技术 建筑行业 教学模式 意见和建议

作为一门新的应用技术,CAD的发展十分快速,迄今为止,由于CAD技术的普及,我国企业实现了产品设计的现代化。正是由于CAD技术的普及,极大的增加了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CAD人才紧张,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熟练的掌握建筑CAD技术已经成为建筑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为此,培养出熟悉CAD技术的建筑设计人才成了高职高专的首要目标。

一、我国高职高专建筑CAD教学的现状

在过去,由于教学条件有限,CAD教学也受到一定限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不懂变通,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被迫学习知识,同时,除了教材,学生几乎没有其他学校CAD技术的渠道,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也寥寥无几。这种教授方法,太过死板,无法让学生对CAD技术产生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学习,也无法将整体变成局部,这让学生觉得很抽象,无法形成立体感,进而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难以理解。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产生怕学,厌学的心理,并且由于实践的时间过少,导致,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时,早已忘记学过的步骤和方法。除此之外,传统的CAD技术教学,使得其专业特点无法显示出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太过零散,让他们很快做到融合贯通,从而也无法很好的实践,这对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不利。

二、建筑CAD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其中包括多媒体演示,实地操作,上机实验,学生操作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等各种教学方式。课堂不再是传统单一的讲授模式,而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就使得抽象的建筑CAD技术有了立体感。对大部分高职学生而言,由于感性认识不足,社会实践缺乏,因此在开始学习CAD技术时,空间概念难以在他们脑中建立起来,他们对空间的分析和想象能力都还较为欠缺,因而在对施工图纸的理解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教师可对教学模式做进一步改善,将学生带到施工实现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将现场工作环境与现场施工图纸进行对照,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的学习CAD技术知识。或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建筑实体及其相对应的实例图纸来巩固学生的直观认识。这种多媒体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进而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中。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让他们对三维和对平面等试图形成一定的立体感。再通过CAD所具有的工具,教师在讲解从面、点、线入手,到绘制平面图,到设计简单的立体图形时,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改革以实例绘制及设计表现导入结合为主的建筑CAD教学模式。

1.采用软件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结合实例将设计表现导入其中进行教学,在制定相应阶段计划时应注意与该阶段的具体要求相符合。如,在进行CAD的建筑立面、平面施工图绘制时,无论是标注尺寸、看图或者画图,都必须依赖线面或者形体分析。对此教师可以将教学楼作为实例,对学生讲解其分布情况及这么设计的原因,将教学楼分布的特点、合理性等讲解给学生,分析相应教室平面,并带他们参观教学楼的外立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进而在绘制建筑设计图纸时也就容易多了。

2.将分组学习与集中讲解相结合。教师通过集中讲解来直观的表达课程,这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操作方法和过程,还需通过讲解设计思路、理念、图纸分析等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加强记忆。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将图纸分发给他们,进行集中讲解,讲解完后再对他们进行分组训练,让小组成员互相带动,互相交流沟通,这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还能使学生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3.不定时邀请外界优秀人士为学生做辅导和讲座。建筑设计领域随着社会科技的变化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新的事物纷至沓来,如学生没有与外界新的元素相接触,只是单纯的学习校内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建筑CAD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因此,高职高专学校应不定期的请外界优秀设计人员对学生进行讲座或辅导,将外界新的设计元素及理念带给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的CAD技术水平。

三、结束语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CAD教学模式不能再依靠传统的以考试为目的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想培养出真正的CAD技术人才,就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同时,还需将建筑行业中新的元素及时的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得到进一步启发。

参考文献:

[1]陈炳炎,宋劲军,胡建平. 以实际工程为任务载体的高职高专建筑CAD教学新模式[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66-68.

[2]邵慧. 浅谈高职高专建筑CAD教学的改革[J]. 科技风,2010,22:47.

[3]宋劲军,陈炳炎,黄永飞. 高职高专建筑AutoCAD教学改革浅探[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74-77.

[4]于沙. 建筑CAD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12,22:149-150.

作者简介:

1.许艳霞,女,1981年2月13日,讲师,工程硕士,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研究方向:CAD/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