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范文第1篇

一、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一)、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

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可通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来反映,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人、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等。

1、销售现金比率。计算公式为: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额得到的现金,其数值越大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计算公式为: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度,就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计算公式为: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该指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值。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如果本企业该指标低于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公司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弱。

(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人/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通常这两种债务是不能展期的,必须如数偿还。若本企业该指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说明本公司偿债能力是比较好的,反之较差。

2、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入/流动负债该指标属正指标,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3、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

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假如某公司的债务总额为:20000万元,经营现金净流入为3000万元,现金债务总额比为15%,说明该公司最大付息能力是15%,即利息高达15%时企业仍能按时付息。只要能按时付息,就能借新债还旧债,维持债务规模。如果市场利率是10%,那么该公司最大负债能力是3000÷10%=30000万元。仅从付息能力看,企业还可借10000万元(30000-20000),可见该公司举债能力是不错的。

(三)、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存在的问题

1、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正常。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算结果如为负数,表明该企业为亏损企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2、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现金购销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可能有两种情况:购买了呆滞积压商品,经营业务萎缩。两种情况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分析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营业现金回笼率=本期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100%。此项比率一般应在100%左右,如果低于95%,说明销售工作不正常,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虚盈实亏。

4、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是否正常。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用于职工的各项现金支出/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这一比率可以与企业过去的情况比较,也可以与同行业的情况比较,如比率过大,可能是人力资源有浪费,劳动效率下降,或者由于分配政策失控,职工收益分配的比例过大;如比率过小,反映职工的收益偏低。

(四)、分析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

固定付现费用支付能力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收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各项税金的现金)/各项固定付现费用。这一比率如小于1,说明经营资金日益减少,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经营萎缩,收入减少;资产负债率高,利息过大;投资失控,造成固定支出膨胀;企业富余人员过多,有关支出过大。

(五)、财务弹性分析

所谓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因此财务弹性的衡量是用经营现金流量支付需要进行比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资需求或承诺支付等。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几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几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该比率越大,说明资金自给率越高。达到1时,说明企业可以利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资金。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人/每股现金股利。

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若同业平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高于本企业水平的话,如遇有不景气,可能没有现金维持当前的股利水平,或者要靠借债才能维持。

(六)、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是指报告收益与本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如果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的业绩,则认为收益的质量好,如果收益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业绩,则认为收益的质量不好。决定收益质量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会计政策的选择。管理当局在选择可接受的会计政策时,有一定的自由决定能力,管理当局可采取稳健的态度,也可以采取乐观的态度。采取稳健的会计政策,通常认为比采取乐观的会计政策收益质量高。稳健主义减少了高收益的可能性。例如存货的后进先出法和加速折旧等。都是稳健主义的选择。(2)、会计政策的运用。在选定会计政策之后,如何运用该会计政策,管理当局仍然有一定的自由决定能力。

例如,在选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政策之后,对于提取多少数额,管理当局仍有自由决定权。管理当局在广告费,营销费、修理费、研发费等酌量性费发生时间上有一定的自由决定权。利用这种自由决定权。管理当局可以操纵报告利润的水平。这种操纵使报告收益与实际业绩的相关性减少,降低了收益质量。(3)、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经营风险的高低,与环境有关,也与管理当局的管理战略有关。经营风险大,收益不稳定,会降低收益的质量。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包括:经营周期的长短,收益水平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收益的稳定性,收益的可变性,收益来源的构成等。从现金流量表定量的角度评价收益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和现金营运指数分析。

1、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一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计算净收益营运指数的信息,列表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的第二部分。通过净收益营运指数的历史比较和行业比较,可以评价一个公司的收益质量。例如:2001年12月申请破产的安然公司,从1997年开始净利润逐年大幅度上升,而经营利润逐年下降,净收益营运指数越来越低。

为什么非经营收益越多,收益质量越差呢?与经营收益相比非经营收益的可持续性低。非经营收益的来源主要是资产处置和证券交易。资产处置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不反映公司的核心能力。许多公司正是利用“资产置换”达到操纵利润目的。通过短期证券交易获利是靠运气,一般企业进行的短期证券买卖,只是现金管理的一部分,目的是减少持有现金的损失;企业长期对外投资的目的是控制子公司,通过控制权取得额外的好处,而不是直接获利,通过证券交易增加股东财富,主要靠运气,因此非经营收益。虽然也是“收益”但不能代表企业的收益“能力”。

2、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是指经营现金流量与经营应得现金的比率:经营应得现金是经营活动净收益与非付现费用之和。

经营应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流量/经营应得现金

小于1的现金营运指数。说明收益质量不够好。小于1的其他部分到哪里去了?他们被投入营运资金了,应收款增加、应付款减少、存货增加等使实际得到的经营现金减少,这种情况不是一个好兆头。首先,现金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一部分收益尚没有取得现金。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风险大于现金,应收帐款能否足额变现是有疑问的,存货也有贬值的风险,所以未收现的收益质量低于已收现的收益。其次,现金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加了,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二、通过企业安全率进行财务预警

企业安全率由两个因素交集而成。一是经营安全率;一是资金安全率。

经营安全率,用安全边率表示: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现有(预计)销售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一保本销售额)/现有(预计)销售额。

资金安全率的计算方法: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值-负债额)/资产帐面价值。

在计算资金安全率时,所谓的“资产变现值”,就是企业立即处置其所有资产后可以变成现金的总额。在计算资产变现值之际。要以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加以估算加总而得。例如: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可用帐面金额作为变现金额;应收款项扣除呆帐准备外,还需要扣除一些催收帐款费用后作为资产变现金额;存货则须把帐面金额减掉一些呆滞及其他损失后作为资料变现金额;房屋及土地则可用市场同类可比价格作为资产变现额。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范文第2篇

一、新准则的实施将遏制企业人为操纵利润

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其中重要的内容是: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夯实经营业绩,提高盈利信息质量。

(一)新存货准则取消了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存货先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物价持续上升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是按最高价格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使当期成本费用上升,减少当期利润;若采用先进先出法,是按最低价格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使当期成本费用下降,增加当期利润。若物价持续下降时,则正好相反,即采用后进先出法会减少成本,增加利润;采用先进先出法则增加成本,减少利润。这一核算方法的变动,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消耗费用,反映的都是实际的历史成本,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新准则规定企业计提的部分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无形资产跌价准备”,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企业利润,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在盈利较大的年度,大幅度地计提资产跌价准备,增加当年费用,减少当年利润,待来年盈利下降时,再运用资产跌价转回手段增加利润。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甚至超过了当期净利润。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这些利用大幅度计提资产跌价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跌价准备统统转回,否则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永远费用化了,所以这些公司2006年的利润将产生较大的波动。据资料统计,2006年上市公司可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分别约为23亿元和62亿元。

(三)新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母公司应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这就改变了原制度中许多例外的情形,使企业无法调节合并范围,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这一准则的变革,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阻断了一些企业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从合并范围中删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惯用手段。

二、新准则可能提高企业利润

(一)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规定。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例如,应付债务金额为600万元,豁免300万元,用现金归还300万元,则债务人将取得利得300万元,增加当期利润300万元;与此规定类似,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当债务转为资本时,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可见,执行新债务重组准则后,不再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资本公积,而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将使企业利润增加。按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的收益水平。

(二)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条件的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也就是说,如果满足一定条件,企业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可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无形资产。这一会计处理方法将增加企业资产价值,增加开发企业的收益。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无疑会提升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从而提高他们在研发投入上的热情。新准则取消了原准则“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价格作为入账价值”这条规定,企业就可以按照投资双方议定的价格作为入账价值,增加企业的资产和权益。

(三)新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个规定改变了以前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价值的做法,一般情况下将使利润增加。

(四)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在原制度下,房地产应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并计提折旧或摊销;执行新准则后,满足一定条件按公允价值计价时,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将使费用减少,利润增加;此外,将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房地产升值的情况下,也将使利润增加。

(五)新准则对“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或发生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所得税的核算,在执行老制度时,绝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新准则规定,所得税应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由于实际工作中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产生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这将使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本期所得税费用减少,从而使本期利润增加。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按照原制度,对于由于亏损产生的所得税利益,不得确认为资产;新准则规定,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这将使本期资产增加,利润增加。

三、新准则将使企业利润减少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状况;对策

1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存在的具体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财务问题越来越多。

1.1 资金短缺,筹融资能力差,融资更加困难

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数量较少,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生产周期中需求量最大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据统计,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渠道获得的资金,占中小企业融资总量的90%以上,而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不足10%。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渠道并不畅通。据“2009经济半小时”报道,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波及的面越来越广,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紧缩,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加凸显,金融危机的到来让一些中小企业的销售更为不利,出现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偿债能力和信用度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当然也敬而远之。

1.2 资产疏于管理,财务控制薄弱

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是中小企业中的资产管理制度缺失,控制力量不足。

1.2.1 对现金管理不到位,导致现金闲置或不足

许多中小企业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他们对现金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随意性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很难使现金快速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浪费。

例如,企业认为自己经济效益好,明天可能收到的钱就认为已经是今天的钱了,于是,花钱大手大脚,过量购置设备,不考虑经营风险,结果一旦遇到经济效益突然下跌就会出现资金短缺,陷入财务困境。

1.2.2 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销售会越来越普遍,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为抵御大企业的压力,会采取更多的商业信用促销。但由于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不高,无严格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更无相应的责任部门来组织落实,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沉淀,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并隐含着较大的坏账风险。

例如,中小企业的客户中有很多信誉好的客户,企业经理认为应收账款百分百的可以收回,因此对追款问题不急,很少上门催收,有时甚至拖沓一年以上,显然这样做的弊处是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坏账风险又造成大量资金闲置和利息损失。

1.2.3 存货控制薄弱

许多中小企业对存货缺乏有效管理,无存货计划、无存货定期监督和检查制度,对日常存货的控制不到位,致使存货周转失灵,造成资金呆滞。

1.2.4 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

中小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上仍处于事后算账的阶段,定额标准、信息反馈、责任制度等都不健全,事前和事中控制能力较低。因此,许多中小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2 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状况问题的对策

下面从银行和中小企业自身两个方面来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状况问题的对策。

2.1 从银行角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银行作为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2.1.1 加强金融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

中小企业对银行来说到底是一块食之无味的鸡肋还是一座金矿,浙江泰隆银行给出了答案。他们正是用看“三品、三表”(人品、产品、押品,水表、电表、海关报表)这种创新手段,通过这种近乎走家串户的地毯式企业调查,使泰隆的业务不断做大。浙江省建设银行分行与阿里巴巴也推出了新产品网络联保,其操作就是通过阿里巴巴提供给银行中小企业的网上交易数据供银行筛选,银行选出优秀的中小企业予以提供贷款。

2.1.2 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是政府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成功典范,是变行政干预为政策引导的有效方式,是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的重要手段。

2.2 从中小企业自身解决融资难的对策

在政府、银行等外界力量的帮助下,中小企业更要从自身方面探索、思考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2.2.1 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拓宽融资渠道,选择多种融资形式。如风险投资、典当等。风险投资最适合于产品或项目科技含量高、具有高发展空间和高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在企业创业之初,或者在产品研发阶段和市场进人前期,急需资金之际,这是一条比较好的渠道,利用风险投资,中小企业可以尽快启动。典当是以实物抵押,不涉及信用并且其期限短、周转快,有其特有的便捷性。因此,典当十分适合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能够迅速、及时地解决当户的资金需求。但典当贷款也存在缺点,除贷款月利率外,典当贷款还需要支付较高的综合费用,包括保管费、保险费、典当交易的成本支出等,因此它的融资成本高于银行贷款,这一点需要提请中小企业予以注意。

2.2.2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信用等级

中小企业要健全财务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要避免使用现金结算方式,要集中账户管理,增强现金统一管理意识,把资金和业务集中在一两个银行账户。将资金集中不但能提高自身在银行的地位,同时也可大大降低财务成本。

2.2.3 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竞争力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关键还是要提高企业实力,使银行自愿为中小企业贷款。这种自愿其实就是真正的商业利益驱动,而非政策指令强制。在面对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小企业一定要守住阵地、扩大份额,要在产品的更新、管理模式的创新、品牌的打造、品牌的增值等方面来综合地做好应对之策,要不断开拓,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竞争力。

2.2.4 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

为此,首先要保持合理的“三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特别是现金比率,它反映企业当前或近期需支付现金的能力,应努力保持企业各项现金收入之和略大于各项现金支出之和,即接近所谓理想的“现金余额为零”,说明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其次,注意合理的存货比率——存货与流动资产总额之比。企业应对采购物资实行定额控制,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使物资结构趋于合理,尽量减少储备资金和成品(商品)资金的占用,应充分利用市场这个“仓库”的观念,在满足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存货是越少越好。再次,要严格控制“三期”——存货周期、应收账款周期及应付账款周期。存货周期是通过当期的销售额和库存资金占用之比来体现的,只有通过缩短存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和减少库存、加速产品销售,才能缩短周期,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周期即账款回收天数,应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政策,千方百计缩短账款回收期。应付账款周期是指充分利用供货方允许企业支付货款的期限,这样企业可利用这部分资金来周转,但也应注意不能拖延应付账款周期而影响企业信誉。最后,努力降低“三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这三项费用可以说是直接耗用掉了的一部分流动资金,严格控制并努力降低“三费”是企业当务之急。还要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塞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绝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和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的严格管理。

2.2.5 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首先在投资立项上要进行管理与控制。对投资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对市场的分析规避风险。如果是借入资本搞项目投资,还必须考虑筹资成本。除了进行可行性研究外,还可以对该项目进行不可行的研究分析,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意见中分析利弊得失,从而取得比较切合实际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其次在投资项目管理上要进行分析与控制。项目投资以后,必须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不能以投代管,投资后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对投资对象除了听其汇报、审阅其方案外,有条件的还要选派得力人员到被投资企业去参与管理,及时反馈经营情况,发现问题要尽可能解决在萌芽状态中。最后对对外投资项目的选择,也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从实际操作讲,企业实际投资的多元化,如产品开发多元化、生产地区多元化等,可采取一业为主兼营他业和多种经营的做法。多样化的投资可以减少或抵消风险因素的不利变化。

3 结 论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突出财务问题进行思考,得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状况问题的对策:即从银行和政府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力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凯.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财务,2009(1):43-45.

[2]王威然.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完善[j].企业家天地,2008(2):78-80.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范文第4篇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共八章组成。

(一)“总则”部分,包括制定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的目标和依据;明确了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明确了新准则的适用范围。

(二)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部分,明确规定了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两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其他金融负债。同时,本部分还规定了上述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具体划分标准。

(三)在“嵌入衍生工具”部分,定义了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可以分拆为单独衍生工具的条件。

(四)在“金融工具确认”部分,明确了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条件。

(五)在“金融工具计量”部分,明确了金融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六)在“金融资产减值”部分,明确了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和对减值的会计处理。

(七)在“公允价值确定”部分,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确定依据。

(八)在“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部分,明确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内容。

二、新准则与原相关规定差异比较

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都还是空白。此次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将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效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与原相关制度(规定)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准则对投资的分类不再局限于原来以时间长短来划分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而是从投资交易的目的性和经济实质反映经济内容来分类。新准则明确要求对金融资产进行四种分类,即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以商业银行购买债券为例,按新准则规定,从购买初始商业银行就要将单只债券划分为上述金融资产四大类型中的一种,且确定后不能随意变更。这样,对商业银行来说,对单只债券的品质研究和市场行情预期判断以及市场风险的充分考虑就尤其重要了。

(二)在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中不但缺少对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甚至也不存在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标准。填补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标准的空白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大势所趋。本次新准则在金融工具确认中包括了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两个层次的标准,适应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为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准则还要求企业将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衍生金融工具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使金融工具产生的风险成为定性和定量信息,是从会计核算上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的进步。

(四)金融工具在计量上采用“公允价值”基础,是最突出的亮点,它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新突破。按“公允价值”调整所产生的损益与按“收入费用”的传统模式所确认的损益显得同样的重要。

三、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

新准则的,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从而使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对于金融企业,新准则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并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为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而且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这改变了原制度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的规定。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升降的不确定性,故执行新准则后,利润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上述变化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因为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

(二)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因素、时间价值,从而更准确地计量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现代经济生活最为活跃的一支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正在为解决就业,创造更多劳动岗位,活跃地方经济,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但中小企业也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如中小企业的资本少,技术相对落后,经营的风险大等特点,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初期3到5年就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问题就退出了市场,这与中小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中小企业从开始到倒闭都没有严格意义的财务部门,另一些即使具有财务部门的企业也因为缺少专业财务人员而形同虚设,因此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意义重大。科学的进行资本的运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现代企业资本运营制度才能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以下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中小企业以及财务管理的概念阐述

中小企业是指在行业内与大型企业想比较在企业的精英规模和资产规模和人员规模方面都相对较小的企业。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发展壮大,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就业与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管理的概念来源于西方财务学的公司财务理论。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目的关于资本的融资、资产购置以及现金流量和利润的管理工作。由此可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处理一系列财务问题的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处于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对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搞好财务运作意义重大。

三、做好中小企业管理的意义阐述

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自身要求。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开展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一个企业制定好自己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中小企业如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就说明他占据了发展的先机,具备非常大发展潜力,不仅会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而且可以协调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推动企业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是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和企业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加强对于企业评价和促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也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

企业的融资主要包括其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是企业利用其自身发展所得满足其自身发展的资金需求,一般包括了企业的折旧准备和留存收益,另外一部分是自有资金与固定资产的变现。外源性融资就是利用企业外部资金进行的融资。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交易成本高是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银行信贷的主要特点是银行信贷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经济型,贷款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位交易成本也越来越小。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的原因,银行在进行信贷配给的时候往往注重企业的声誉,但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往往声誉较低,在去也的经营管理中往往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退出市场的概率较大,这就从客观上增大了银行进行信贷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管理

中小企业由于往往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很多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没有分开,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者,这会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管理层的权利过于集中,大多企业领导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还有很多中小企业领导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整个企业管理中来,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这就很容易造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的状况。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往往重视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养,但财务人员的水平不够重视,甚至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就是企业老板的亲戚,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也财务不分,缺乏高端财务管理人员,这就很难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应收账款控制较差

中小企业为了扩大业绩,往往采取了赊销的办法进行产品销售,但却缺乏有力的汇款措施,加之很多企业存货的周转率太久,占用资金较大,很容易出现企业的现金流短缺,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款也容易产生坏账呆账,造成企业资金的大量流失。这对于处在企业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来说极为不利,限制了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造成企业经营过程部分商机的丧失,影响企业决策。

(四)中小企业内部对现金的管理不严

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身份重合,这就造就了很多企业领导缺乏监督,在企业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企业现金的利用方面容易产生现金的闲置或者产生现金过度造成不足。在企业内部,缺乏专门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都属于兼职。在参与企业财务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生产或者销售等其他方面的工作,参与财务专门培训的机会较少,缺少对经济法的了解,不能应对会计准则不断更新变化的要求。

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之间应该形成行业内或者扩行业的协会,以打破中小企业的资产融资难题。在行业协会内设定一定的资金来用来帮扶需要扶持的企业,资金的来源可以是互助基金,以及各企业的入会费等,但借款也需要进行严格审核,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基金的管理,对协会内企业的使用基金要进行审核,并且需要有一定的利息以确保基金使用的公平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进行银行融资时,可以去考虑向社区银行与村镇银行申请贷款,社区银行与村镇银行主要业务就是向本地化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中小企业应该提高信息详尽的贷款资料,以便银行进行信用评定,完成贷款融资。当然对于已经发展成熟,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完成融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开放了以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为主的创业板资本市场。这是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二)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作用

在中小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之后,就要进行企业的产权改革,以解决企业中所有权过大的现象。同时完善企业的其他制度,建立企业的经理负责制和监事会与董事会等企业相关的治理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企业管理层要树立起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强化财务部门的建设,引进高水平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制定本企业详细的财务计划,以应对不确定因素对于企业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建立风险的预测模型,进行风险的主动预防。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

(三)强化应收账款与资金管理

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回收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赊销开始就已经发生,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做好合作企业的信用评价,加强账龄管理。主要应该加强其应收账款拖欠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同时应该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中小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以及过程监控和事后处理势在必行,这些都是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同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确定一定的负债比率,确保资金周转正常的情况下,维持最佳的现金持有量,从而避免因为资金的大量闲置所造成的损失。

六、结论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是规范企业发展,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工作。做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内部需要各个部门的充分配合,改变对财务管理的观念,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做好合作企业的信用管理,对账龄进行分级管理,同时注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选用高水平的财务人员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