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高校自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探析 自媒体助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 浅析自媒体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 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在高校青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对策研究 自媒体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自媒体时代加强物流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的创新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杨贤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Dale Peskin:WeMediia:Introduction,http://wemedia/weblog.php?id=p3.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⑤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22.
⑥李浩源,刘军汉.微博问政:领导干部上微博[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6):4.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冯刚,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功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治社会化问题逐渐受到中外学者广泛关注,政治社会化研究不断深入,作为一个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能否传承和影响社会政治关系稳定的大问题,当代世界各国都普遍开始关注政治社会化问题。其中,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由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统一机制所决定的。正确分析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职能,有助于中国政治社会化的更好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内在一致性
由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目的都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人”。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二者的控制力量具有一致性
政治社会化虽然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学习两个互动过程,但实际上社会教化并不是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意志,其控制力主要存在于统治阶级,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意识形态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统治阶级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统治力量。
2.二者的内容具有一致性
在政治社会化中,社会教育和个体学习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都是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行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但其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而理想信念无非也是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因此,二者在内容上都包含了“政治观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
3.二者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一致性逻辑地表明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教化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合格的“政治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内在一致性表明了二者的共存性。一方面,政治社会化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客观上具有了政治社会化的功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育人职能,有助于培养政治社会化中的合格“政治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就是统治阶级教化其社会成员形成符合其利益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可见,对其社会成员政治观点的灌输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公民个体提供相应的政治信息,在其育人职能发挥同时,客观上向公民传授政治知识,从而为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奠定了理论素养。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政治人”,而其核心是政治价值观念,因为公民个体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其政治社会化的内在标志,它影响着个体的政治态度和相应的政治行为。可见,政治价值观念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所在。而思想政治教育恰恰就在于,通过其自身内在的机制和方法,运用多种途径培养社会成员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准则,并内化为自身的政治思维以指导实践。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培养个体的政治价值观,同时还可以提高个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兴趣。作为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了解、认同和掌握了社会所通行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从而为个体政治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保证职能,有助于保证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社会主义方向
无论是就单个个体而言,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方面的作用不是抽象的,而有其具体的政治内涵。在整个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中,固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政治思想观点,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教个体认同社会所有的政治价值观念,它必然促使个体认同能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价值观念,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要保证的指导地位,宣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也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能保证个体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确保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社会主义方向,从而也就解决了公民政治社会化特定的政治方向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延续性,有助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载体,政治文化是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有机统一体。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在同一统治阶级统治下的社会中,其社会生活也是变化发展的,因而社会的政治文化也要得到改善和创新。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它具有延续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延续性的过程中,并不是对前后反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简单地堆砌,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古、西之糟粕,去今、中之精华,不断糅合,为我所用。诸如在当今的政治思想观念中,有古代的“仁”、“礼”;有当今的“科学”;有西方的“效率”;有中国“勤奋”。当然,对于“私欲”、“拜金主义”、“等级”等封建和资本主义的糟粕,我们必须摒弃之。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一代代延续的过程,势必会将变化了的社会生活反应到意识形态中来,也必然有助于为政治文化输送“新鲜的血液”。
4.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激励的作用,有助于扩大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能够产生一种意识和情感上归属感。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会依据统治阶级所要求的政治目标和政治态度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对于一定阶级、政党的政治主张,或拥护,或反对,从而自觉付诸某种政治行为。当然,这其中必然也会存在一个政治行为正确与否的问题。在我国,一切拥护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行为都是得到肯定的;相反,任何有悖于人民的政治态度和行为都会受到谴责甚至是责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个体不断积累政治信息,并最终整合形成共同的政治价值观念,这也表明社会成员在政治上达到了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励手段,对有贡献的个体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对敌对者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即使那些没有得到惩罚但也没有得到鼓励的成员来说,“碌碌无为”就成了对其的负激励,从而使得社会成员不断对主流和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产生认同,具有把社会成员个体组织在一起实现政治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凝聚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政治社会化的现实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实现形式,随着现实社会生活地不断丰富,政治社会化的道路也日趋复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现实来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起到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以下谈谈几点思考:
1.思想政治教育在占据学校和社会两个主要阵地的同时,应更关注于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因此在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是关键因素。但家庭方面往往被思想政治教育所遗忘,我们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抬得过高过大,仅仅局限于学校和社会这两个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架空了,毕竟家庭才是个体的开始和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善于做细微工作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家庭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家庭结构的不同,无论是对政治社会化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夫妻子女两代型家庭、祖孙三代型家庭、夫妻政治态度一致与否、双亲不全或失去双亲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个体的政治人格塑造、人生观的形成、基本政治生活规范等方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对家庭方面的渗透力度。
2.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更有效地促进政治社会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给人以简单说教、枯燥乏味的印象,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长久如此,必定会使人们厌倦思想政治教育,这无疑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通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局限于座谈、会议、访谈等简单通俗的谈话方式,其实不然,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开拓新的载体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首先,活动载体。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活动之中,使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也就是一种“隐蔽教育”。“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活动载体。其次,大众传媒载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信息传递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此会对个体思想政治素质产生双重效应,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大众媒介的积极效应,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化解其消极效应。再次,网络载体。网络载体的开放性、快捷性、平等性、虚拟性等优势可以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但同样,网络始终被称为潘多拉魔盒,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摒弃“黄色”、“黑色”等不良信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最后,人际关系载体。运用人际关系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还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潜移默化的氛围来使个体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从而为个体的政治社会化奠定素质基础。
3.重视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及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环境
个体的政治思想观点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传统上我们往往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物质条件、现实生活等大环境或者说是硬环境方面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殊不知,家庭、工作单位、社区、网络等软环境对个体政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各种有利环境的整合作用,使大环境与小环境相结合,逐步加强环境建设,从外部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提供有利氛围。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 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 R.Dawson&K.Prewitt.Political.Socialization[M].LittleBrownandCompanyBoston,1969.
[5] 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胡杰.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教育;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259-0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的依据,是其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并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决定着能否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
情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情感。情感对人的价值观的确立,人的认识活动的顺利完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着重要功能。由于新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要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加深人们对党的信任,就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中进一步尊重、理解、关心人们的情感,适时解决人们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一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先控制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预先控制功能,简称“预制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发生之前,对这一主体进行控制。正确认识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先控制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1]。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和平演变”战略和国内僵化保守思想的双重严峻挑战,人们的思想面临着西方与国内两大思想双重影响,呈现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其预先控制功能,以“防”为主,未雨绸缪。这就要求教育者深入实际,在掌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思想表现,找出其中规律性,使以后的工作按此规律进行,以便及时引导人们的思想沿着符合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目标的方向前进。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文化创造功能
(一)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者要使受教育者深刻领会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并更深层的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建设;教育者要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内容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将其中优秀因素传递于教育对象,不断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2]。
(二)倡导主流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主流文化是为社会多数人所接受的,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要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中国社会加快了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步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日益复杂化,社会生活方式多元化、社会组织多样化,都势必会对主流文化形成挑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意义重大。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功能
(一)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功能在于帮助人们将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统一起来,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统一起来。一方面学校和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学知识的教学,使生态学的准则成为一种行为规范,从而培养人们的道德良心、道德信念,使生态的责任感深入人的心灵并与道德责任感溶合在一起,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类的精神文明层次不断提升,使他们能在与自然交往中克服自我的近视与短视,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抛开既得利益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而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3]。
(二)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
一、中学社团的内涵及分类
(一)中学学生社团的内涵。《教育大辞典》对学生社团的界定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团体。不分年级、系科甚至学校的界限,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组成。在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目的是活跃学校学习空气,提高学生自治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
(二)中学学生社团的分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学生社团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校园中的社团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按照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1. 理论学习类社团。注重经典理论研究,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探讨哲学,政治,历史等知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开展演讲、辩论,专题讨论等形式,对某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最广阔的思想交流平台。
2. 科技创新类社团。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如火如荼,新技术,新发明方兴未艾。在基础教育领域科技创新类的社团也异军突起,此类社团倡导思行合一,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有的甚至和市场相结合,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各种航模社,科技社等等。
3. 文化艺术类社团。此类社团是参与人数最多的社团,它的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包括各种文学社、音乐社、舞蹈社、话剧社、演讲社、辩论社等等。一般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成,是中学校园社团构成的主力军,通过这类社团可以很好地提升个人气质和文化修养,在中学阶段接受过良好文化艺术训练的学生一般走向大学后更受欢迎。
4. 公益实践类社团。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树立学生的社会公德心,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此类社团组织形式多为校内公益实践,也有学校或者政府组织的校外实践,是不可多得的锻炼平台。
5. 体育竞技类社团。此类社团多受男生偏爱,各式各样的球类社团,各种体育竞技比赛,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都有很好的锻炼。
二、中学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价值观念传播功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介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他们形成爱国爱党,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中学社团活动别是理论学习类的社团活动中,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理论研究、讨论,可以培养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二)创新思维启发功能。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各式各样的航模社团,发明协会开展的各种科技活动,对于拓展中学生的视野,完善中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启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获得了科技创新上的成功之后会更加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学生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和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个人全面发展功能。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理论依据,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的最高价值目标。在中学各种文化艺术类社团中,很多学生经过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变得更加有内涵和气质。例如在中学参加美术社的同学就具有很高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欣赏能力,这样的人往往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远远看起来有总高雅、恬淡的气质。
(四)公德意识培养功能。中学思想政治课以公民意识的培养为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中学公益实践类社团举办的活动中,对于培养中学生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munity culture is the total of material wealth and spiritual wealth, including a wide range of cont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has subtle featur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munity cultural breakdown of materi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has its unique function and role. Researching these functions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munity culture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mmunity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186-02
0引言
社团文化是指大学生在长期的高校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状态,是大学生参加社团所获得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这其中包括大学生在社团内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并获得精神上,价值观上的升华,并提高自身社团的社团品牌和精神。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区别于其他校园文化并独立于教育课程的文化。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社团文化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在重视发展高职院校社团文化的同时,去研究社团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职院社团物质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职院社团物质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即指社团物质文化中包含的启发和教育、监督和批评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因此,高职院社团文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能把思想理论指导与文化环境氛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职院社团文化产品及其主体的社团实践活动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情况来讲,高职院社团物质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吸收辐射功能和自主导向功能两种。
1.1 吸收辐射功能高职院社团文化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下,其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必然会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主流文化是以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中,要以为指导思想。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的先进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中去,使校园社团在的指导下,沿着党的思想路线,不断的发展先进文化,并得到社团自身的升华。同时,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对社会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能够不同程度的引导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并引导其健康发展。
社团活动是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先进性,社会的主流先进思想有很多都从社团活动中孕育而出。大学生注重对真、善、美等精神、品质的追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终将为社会主流文化所吸收、融合,从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而社团文化这种潜移默化式的影响既不同于那种“灌输”式的思想引导,也不同于那种无任何组织形式的随意性思想萌发,必将对其周边的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心理品质、道德素养、文明行为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教育导向功能高职院社团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主要包括三种功能。①宗旨导向:高职院社团成立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规定着社团的性质任务、具体活动以及发展方向。②自主导向:高职院社团是学生自发的组织,而社团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通过社团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挥。因此,社团组织对社团成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各种约束,这一特性就使得其文化对社团成员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以非强迫性的启发、引导和组织等形式吸引和影响周边学生,让高职院学生通过选择自己需要的精神食粮,自主地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目的。③政策导向:高职院学生社团活动置于党、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所以其社团文化是引导师生实现其奋斗目标的航标,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高职院社团制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所谓高职院社团制度文化是指在高职院社团文化中,运用社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规范、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与社会达成一种动态平衡与协调,促进自身行为的社会化。具体表现为实现高职院社团组织的各种制度规范。高职院社团制度文化具有很强的约束规范功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渠道。具体表现如下:
2.1 约束、规范功能高职院社团制度文化的约束规范功能通过社团制度、文化、舆论来实现。①社团制度约束。社团制度、章程等对每位社团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具有媒介、调节服务和监督作用,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中间层次和衔接点,有利于高职院真实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调整工作思路,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社团文化约束。高职院社团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在自发基础上形成一种意识规范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能将信念、价值观等在社团成员的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使社团成员在社团内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③社团舆论约束。社团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性的行为的结果,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社团舆论,包括社团集体对个人的寄托,也包括群众对社团集体的寄托,主要依赖社团成员的观念内化和自律意识。因此,社团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2.2 凝聚、激励功能高职院社团制度文化的凝聚激励功能通过社团活动、社团文化、社团成员之间的情感表现出来。①社团活动的凝聚作用。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社团开展活动,能把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社团成员的使命感、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宿感,形成内聚力和群体意识,进而使个体目标整合为社团的总体目标。②社团文化的凝聚作用。体现在社团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等精神文化上。社团文化活动能使高职院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审美价值观念得到提升,从而激发对社团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共同的理想也是社团成立和发展的灵魂,也是每个大学生共同追逐的目标,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浓郁的集体观念意识。③情感激励。情感问题也就是满足需要的问题。社团文化反映着大家的共同心声,尤其是优秀的社团文化,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能使社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社团活动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彻底从行为意识上加入群体生活,从而在情感上爱护自己所在的群体。
3高职院社团精神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职院社团精神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高职院社团文化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在思政教育教育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社团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社团精神、社团价值观念、社团形象等,主要是运用社团价值观、社团精神、社团形象、社团文化氛围等来发挥其作用,具有娱乐陶冶、调节转化等功能。
3.1 娱乐陶冶功能社团作为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课余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娱乐、休闲,而且使学生们在无心理抵触情绪的情形下接受各种知识、文化以及教育。社团成员在开展社团活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平等、自主地与其他社团成员进行交流,开展互动关系。社团成员不仅能消除因学习、生活甚至择业等带来的心理烦恼,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平衡、排除压抑心情,走出思想、心理困惑,恢复正常的情绪。
社团也是高职院学生走出课堂、班集体,在社会实践中与他人进行友好交往的空间和场所,是普通课堂教育所不能代替的。第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社团活动中融入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学习、生活、情趣等观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个体行为提供了价值参考并为其所接受。从而使个体自觉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积极的高职院社团文化活动,可以极大丰富社团成员的精神生活,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社团成员能在社团文化活动渗透影响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社团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交往和作用,有利于自身深刻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将其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再外化为行为和习惯,从而实现大学生崇高精神的塑造和坚定的信念、意志和道德品质。
3.2 调节转化功能调节转化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对象生活在社团文化氛围之中,在无形中自我接受教育,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心理调适。高职院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交往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产生一些普遍的心理问题。而学生身处无预制性的社团之中,心理失调都可以在自我选择中得到调适。第二,情绪调控,高职院学生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产生情绪波动,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消除,可能激化。社团这种轻松活泼的教育方式可以缓解消除这种激化的情绪。第三,调整人际关系。高职院学生长期生活在班集体或寝室中,人际关系交往较为单一。而社团中的交往是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追逐共同的目标、发展和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无形中建立起一种互信、互爱、互相的新型人际关系。第四,共同利益调节。社团的最基本的利益是为每个加入其中的社员服务,社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每个社员的利益,需要社员共患难、同谋化,充分发挥的力量来共同建立好社团,有利于社员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团体意识和服务奉献精神。第五,能力发展调节。每一个社团成员都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承认。高职院社团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和沟通的渠道,将社会要求与社会规范作用于大学生,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的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搭起交流平台。高职院社团文化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发展大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展现、竞争和合作等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海兵.论高职院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200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