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等院校设置艺术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概论》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由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情况较好,学生们对这门课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我国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针对高职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之所以在各项功能前都加上“审美”二字,意在强调艺术的功能核心是审美。
第一,艺术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它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物的内涵。学生通过这门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掌握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艺术形象丰富借用夸张、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等手法得以塑造完成,当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因对其表现手法的探讨,从陌生不理解到完全把握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更为灵敏锐利。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二,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从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着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它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首先,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它不同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常常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大学生们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得到提升。其次,审美意识提高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追求美的事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我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艺术概论》这门课的开设,恰恰是应和了这一思想,它关注的并非单纯的艺术知识及其技能,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优秀的艺术实例引导大学生去追求去体会独特的思路、丰富的情感,学生以各自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促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另外,通过艺术欣赏,大学生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上可以得到休息,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以新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三、加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修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理论课在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待遇。在课程设置也更多的安排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艺术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且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往往只限制在两个课时。正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对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认识更是不足,很多文理科学生认为它应该属于艺术系的专业课,与其它专业无太大联系,因此没必要去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其实,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重实用而轻学术的现象,这种心理还可以从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其他情况得到确证。首先是师资对比悬殊,一些院校的技法老师往往较多,而理论教师常常不足。前些年,有些院校的理论课甚至还是技法老师代上的。很难想象,专工画画、唱歌、跳舞的老师去讲艺术史或艺术概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p#分页标题#e#
那么,对于高职的学生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如果能够加强以理论学术支持,最终培养应用型人才会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显然,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实际,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追求是必备的修养。
[关键词]艺术方法;现实主义电影;再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电影的认知功能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Y201222915)。
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等历史原因,我们对“现实主义”这一审美和创作原则的理解存有一些误区,导致产生一种机械的、简单化的认识――即认为现实主义创作就应当“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①。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现实主义作为“艺术方法”,在性质上应与具体的艺术技法、技巧或是较为抽象的艺术观念、美学风格区分开来。“艺术方法”是处于二者之间的――即在作品中呈现出艺术家的艺术观念、美学风格等要素,但又不脱离技法实践,因此不同于某种固定化、体系化的类似于“主义”“风格”“话语”的美学阐释,而是基于二者的结合。同时,艺术方法通过艺术家不可重复的艺术实践呈现出来,受到特定创造情境以及主体个性天赋、审美感受、创造能力等主观和客观上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而它也是极具活力,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从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的现实主义电影、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到第五代导演的历史现实主义、新生代导演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主义“艺术方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纷繁复杂、日趋多元化的影像世界中,它不仅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当代艺术的多维结构中不断吸取着异质因素,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自身的审美范式,完善着自身的话语功能,更新着自身的艺术技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觉风格和影像方式。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现实主义方法之所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除了其一贯秉持的创作原则和承载的社会功能之外,在审美话语的生成机制上也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艺术本身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认知方式的变化不仅是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和出新的机制,也是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认识论的立场上,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品味正在于不断对自身的存在提出质疑,自觉书写“存在方式的历史”,以此维系社会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时期,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在本质上体现为视觉方式和言说方式的变更,这在当代哲学“他者”转向的总体语境下日益产生出巨大的历史意义。就现实主义方法的具体实践过程而言,其在认识世界、“呈现”现实的“意义”、实践对世界的“再现”的过程同时,也在真实地呈现着创造主体的认知方式与路径,而这种认知方式与路径同时在真实地建构着对“自我”的阐释。可以这样说,作品本身的意图就是不断阐释对世界的认知,而“呈现”本身就是艺术的价值,就是“意义”。从审美感知和创造的角度来说,现实主义方法不仅是一种主体表达自我的语言,也是主体获得自我意识――亦即体验自身存在的最直接的语言。正因为这样,在当代社会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强烈、当代文化日益凸显主体存在价值的语境下,现实主义迎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艺术形象;情绪;着装形象
1艺术形象与情绪的关系
艺术形象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结构,是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由主体艺术加工而成的具有思想情感和审美意义的创造物,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象的物态化。艺术形象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审美的感性形式,它是主客观、形式与内容、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体。[1]
作为艺术形象范畴中的着装形象,它同样也具有这三大特点。着装形象为主体的时候,其客体就是着装形象的受众[2];着装形象作为形式,其内容就是服装美、着装者和着装环境,着装形象的个性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形象,而共性就是其组合体展现服装美的点、线、面与色彩、款式和面料,着装体的体型和共处的文化环境。
艺术作为人类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审美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通过相互的联系和作用,共同构成了艺术区别于其它文化形态的特质。艺术以形象反映世界,同时带着某种欢乐或惆怅,喜爱或厌恶的情感,艺术在向别人传达带有情感的形象时,需要具有审美特性,它的审美作用,才能吸引别人,占据别人的心灵,完成信息的传达和沟通。[3]
2艺术治疗中艺术形象与情绪的关系
“艺术的形象,具有理性和感性、抽象和具体之分。因为如此,所以艺术形象都是以视觉形态、听觉形态,通过具体的、直观的、可感的感性形态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唤起欣赏者的情感,让其陶醉于其中,激发其审美感悟。艺术形象不能仅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它必须具有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等理性的内容。”[4]
艺术治疗的过程主要是借助了艺术形象的功能,达到被治疗者和艺术形象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得被治疗者在艺术形象的欣赏中,激发被治疗者的某种情绪情感,体验并改变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需求。最终实现压力的缓减,情绪的宣泄,趋向于稳定的心境。
“艺术治疗(Art therapy)是以设定的艺术手段(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心理剧、故事等艺术手段),从艺术表达、艺术语言、艺术意象组合、艺术传达形成的“心理反馈”调动主体在系统发育中所具备的特定的反应潜能,从而调节起神经系统以趋向比较稳定而舒展的心境状态。”[5]
“艺术疗法(art therapy)心理治疗的方法。运用音乐、舞蹈、书法、雕刻、刺绣等艺术形式治疗身心疾患。”[6]
在艺术治疗中,通过对艺术形象功能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调节被治疗者的情绪,缓减被治疗者的压力的[7]。一方面艺术形象通过被治疗者的塑造,本身就可以反映出被治疗者自身潜在的某些情绪、压力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形象还可以作为调节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疏导情绪的释放,满足被治疗者现实中不被满足的需求。
3艺术治疗中艺术形象对情绪改变的方式
3.1通过行为达到艺术形象对情绪的改变
艺术治疗中采用常用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被治疗者对艺术形象的创作活动,一方面来反应被治疗者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被治疗者参与艺术形象的创作活动,来训练和提高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正确处理自己情绪心境等的问题,得以陶冶情绪,疏解郁结[8]。如,舞蹈治疗中,被治疗者要求自己去编舞,带领他人进行舞蹈表演。通过自己的舞蹈表演,表达出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情绪的释放和宣泄。
3.2通过认知达到艺术形象对情绪的改变
艺术治疗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二就是,利用艺术形象,通过言语的引导,借助被治疗者的感知、注意、联想和想象,刺激被治疗者的大脑,提高大脑的唤醒水平,促进大脑的活力,唤起被治疗者的愉快、悲伤的心情。这一过程需要治疗师的言语引导,否则被治疗者的想象和联想会没有条理,混乱不堪,这对被治疗者的情绪会产生不利的影响。[9]
艺术形象实质就是形象性、审美性和情感性的物态化。结合艺术形象与情绪的关系,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它与情绪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在服装治疗中,通过对被治疗者的外貌形象提升,实现了被治疗者的自我尊重感的提升和否定情绪的减少。其改变情绪的方式则是通过认知与行为的方式实现的。
服装治疗中通过形象改善来达到情绪改变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包括[10]:讲座、外貌改善(化妆、服装、首饰的应用)、外貌管理技术训练、服装款式和色彩记忆、化妆方法和服装搭配训练、体态训练、橱窗及商店参观、服装表演等。
参考文献:
[1] [3][4] 杨先艺.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3,2527.
[2] 华梅.服饰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
[5] 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699.
[6] [8] 黄希庭,杨志良,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5411542.
[7] 孟沛欣.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9] 山中康裕,等.艺术疗法[M].吉沅洪,等,译.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540.
On Modern Aesthetic Value of Watercolor Art
LIU Yi
(Yicha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Yichang, Hubei 443004)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modern watercolor art,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 art, and elaborates watercolor from embodied form of artistic value, and its modern aesthetic value emotion, cognition and creativity and so on.
Key words watercolor art; aesthetic value; emotion; cognition; creation
1 水彩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水彩艺术通过水滴与颜料的特性,在画家应用下创造出的梦境一般、清新而明快的意境。顾名思义,所谓的水彩艺术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水”和“彩”,它们也是这种艺术的主要物质媒介,分别表现出了流动性与色的透明性。
通常在绘画时,作画者在对水的操作时,无论是在空间、时间上还是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由于水彩画的颜料是用水做调和剂,而水作为绘画的载体上常具有融化、稀释、散发、渗化、粘附等功能,正好可以通过水的流动性来表现那种自然天成的韵律美。水彩颜料由于大都是由矿物质构成而稳定性很强,一般呈透明的或半透明状,而且一般是先用墨色勾勒,而水彩则作为装饰随类敷彩,具有醒透作用,即使颜色经过层层叠加也能透其底色,不但不会影响画中景物层次的体现,而且还会越显空灵有趣。另外,现代水彩艺术美术学的价值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同类型的具其自身的特性,但也具有很多共同的特性,而水彩艺术几乎囊括了所有绘画艺术的基本技法与表现特征,因而也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例如在美术学价值研究中,水彩艺术几乎覆盖了造型基础的全部知识,如:创作基本功、对中西传统的艺术风格的了解以及对本体语言的研究等其方面。
2 水彩艺术的美学意义与价值
2.1 水彩艺术的美学体现
中国传统美学赋予了“水”独特审美意识,水彩则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了这种审美的意韵,能够表现得出神入化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另外,水彩画,因其颜料特性而通常能在作品中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朦胧美,从简略中表现出含蓄美与诗化美。同时,前面提到水彩画以水作为调色媒体而具有流动性和多变性特点,水与色与纸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能够形成各种的肌理形态而形成丰富多彩的视觉特征,如通过借助喷水、撒盐、加入汽油、酒精或蜡笔等而产生积色、积淀等以达到绚丽斑斓而高雅的纹理效果。
2.2 水彩艺术的情感价值
水彩艺术的情感价值是一种潜在的精神文化价值,能为人们带来更加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为心灵带去另一翻天地。水彩艺术的情感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审美体验,另外就是自信的建立方面。
所谓的审美体验一般表现在对水彩艺术的欣赏与理解上,通过人的视觉感悟而在精神获得愉悦感,或者感悟其它方面的启示,如人生启迪等。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主要会面对选择和情趣两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指审美中个人视觉对艺术形式的感受的倾向性选择,也即使所谓的“视觉态度”,一般在经过一定审美训练后会形成个人独特审美眼光。如果人们用超脱实用眼光与心态去欣赏的水彩艺术,则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也就是审美情趣;审美情趣则是人们通过对水彩艺术的领悟,感受到其形式之外更加深层次内涵和趣味。水彩画具有“轻盈潇洒、酣畅淋漓、朦胧空灵、明快飘逸、似与不似”的表现效果,这也是水彩艺术在形式上体现出美的标志,象征一种审美符号。人们经过欣赏感悟到这些独特的情感氛围,使深幽和超人的感受日趋强化,从而逐渐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很多优秀的水彩艺术作品将朦胧美的奥妙发挥到了极致,让物象与意境在清晰与模糊间显现了强烈的神秘感,引人无穷的遐想,从而让人形成一种高雅的审美兴趣,获得心灵与精神的升华。
关于自信的树立与加强,是指水彩艺术是一种能够展现自由心灵与想象的情绪艺术,当人们完全投入到水彩艺术的创作等实践过程时,不仅能够体验到水彩艺术带给心灵世界的快乐,而且还可以享受着将自己心中所想通过水彩的形式随心所欲地表现在纸上的一种自豪感,以及主宰感与驾驭感,这些积极的情感能让创作者更加自信。通过在水彩实践中倾注创作者个人的强烈情感,或者以借物抒情、借景入境等方式表达个人对事物的审美感悟与见解,在无拘束中获得情感的宣泄是一种加强自信的方式。
2.3 水彩艺术的认知价值
人们在水彩艺术的实践中,不但能够得到观察力、思维方式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有助于脑、眼、手的协调,而且还可以将抽象物象具体化,调动人类潜能从而实现美术学的认知价值。其中对水彩艺术能够进行主动、敏感、果断的观察,则能够迅速地从水彩艺术的表面物象发现其内涵与意境。
在观察中通过对捕捉水彩艺术中鲜明的第一印象和形象的特征信息,而产生出“首因效应”,让之前的处于空白状态的感觉随着水彩实践中的变化而产生随之变化的意念,出产创作的新鲜感。人们对水彩艺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视觉活动,会在对物象的重新选择与处理后,对一幅作品加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作为创作者则会通过表现出具有感染力的整体效果且具有水彩特定朦胧情调的作品来。对物象的观察运用准确的判断和推理进行水彩艺术的审美体验,让水彩艺术以一种简练的形式标志技艺的顶峰状态。
观察之后就是一系列不自觉或者自觉的思维活动,即直觉与理性分析等表现形式。每个人在都对水彩艺术进行视觉感受之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而客观的反映。直觉在水彩艺术欣赏过程中具有的直观和空间整体的识别特点,有助于把握水彩艺术的各种样式特点的洞察与认识等;不断地促进人们的发现与思维,提高对水彩艺术的敏锐度,更能触其本质。水彩作品是按主体对事物认识的思维逻辑和概括秩序,而不是按照真实秩序来构建画面的。
对水彩艺术的操作活动是指依赖手的协同运作,并进行物质材料的处理,而形成作品的过程,通常伴随着认知活动的反复交替而获取一种技能意识。水彩艺术的操作具有综合性与流畅性两个特点。水彩艺术需经历反复磨练,才能熟练应用笔的准确性、生动性和随意性,创作出或工细或粗犷、或写实或写意、或可绘或可制作,具有高度可塑性的作品来,表现更为广泛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水彩表现力的潜能;广博的操作的经验能够建立起在各画种之间相通的艺术桥梁,获得审美通感与操作技能。流畅性是行去流水般的整体自由轻快的色彩与意境的流露而让画面充满流动感,这也是画作熟练的标志。
2.4 水彩艺术的创造价值
创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样式,应用与众不同的独创性观念并将创作者的综合创造力外在物化,交替融合呈现在作中,不局限于传统规范而带人们耳目一新的效果,显现出独特的水彩表现价值,传达作者隐含的艺术观。水彩艺术也常运用的跳跃式、流动和随时变的控制,由于水质的流淌渗化而产生偶然意象往往不在预想之中,因而创作者需要准备好摆脱固定思维抓住机遇而向新方向加以变通以获得更为奇特的画作表现。从现代的角度寻求水彩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用敏锐的眼光对旧的材料重新审视认识发现并赋其全新的精神内涵并丰富技法。
关 键 词:设计基础课程 素描 色彩 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包豪斯艺术学院作为设计教育的起始与旗帜,以其超前的设计教育理念及严谨的设计教学体系,广泛且深入地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各艺术院校设计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样源自于包豪斯艺术学院。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的艺术思维及其观念也随之变化,尤其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目的等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新的高度。原有的教育教学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时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其中,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应该怎样教,教什么?就是一个很庞大的课题。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短短几年,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专业后中国的第二大高等院校专业。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下一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将何去何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各个院校是如何开展符合自己特色的设计教学?设计教育在中国创意产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诸多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思索。”(以上文字摘自视觉同盟网2005年至2007年间的“中国设计教育大型系列采访专题——中国设计教育界知名教授访谈”的前言)视觉同盟网所主持的这次针对设计教育问题的大型系列访谈,应该说是在中国的设计教育存在着较大问题这种共识之下促成的。也正因为这种共识,几乎所有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在进行教学实验与改革。访谈的内容从一线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设计教育教学实验与改革的走向与观念。其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院长王敏教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严扬教授的话比较有代表性。“我们一定要根据中央美院的特点,利用中央美院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我的观点是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很可能刚出去的时候用不上,他的眼界、他的思维方式,他的观点要高于社会,要比社会一般的层次要高,要看得高,看得远,但是他的内心,他的情商一定要适合在企业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本地环境下、社会环境下能够不断的处事,生存发展能够壮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严扬教授)
这些访谈的内容折射出艺术设计教育家们对社会与设计的关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等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敏锐洞察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型设计人才的殷殷希望。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之素描、色彩课程现状
树立学生对社会与设计的关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敏锐洞察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的现代设计人才,应该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一以贯之。但事实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两门基础课——素描与色彩,往往被抹煞了这层功能。
对于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这两点外,素描、色彩还应教什么,怎么教,目的何在?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始终,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课程除却造型与技法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两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第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如《结构素描》《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忽视对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悟训练,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第二种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不能让《素描》与《色彩》课程承载起所要承当的教学功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的现状。以上两种教学思路都停留、自困于对《素描》与《色彩》“造型”及“技法”功能的关注,这是现行设计专业《素描》与《色彩》基础课程教学弊病形成的根本原因,它阻碍了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的开发、艺术思维能力的拓展、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甚至养成学生狭隘、低俗的艺术审美观。
除了“造型”与“技法”,《素描》与《色彩》究竟还能给设计专业的学生带来什么?《素描》与《色彩》教学过程中“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素描》与《色彩》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倘若实验与改革只表现于一味开辟新的课程以寻求解决途径,现有的课程却没能得到充分的认识与运用,以这样的手段与方法进行教学实验与改革,将会导致课程重复建设、课程体系混乱、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及有序渐进性。在设计基础课程之素描与色彩教学过程中,应直观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艺术的思维及其体悟艺术的表现,这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认知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三、“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素描与色彩课程中的艺术思维可比对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观来思考。
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上世纪50年代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的重要思想。60年代末,阿恩海姆在其专著《视觉思维》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视觉思维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麦金则是在接受了阿恩海姆的理论观点之后,正式使用此概念,并在理论基础上于斯坦福大学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从中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了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摸索,90年代开始就在全国各艺术院校积极和激烈地展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南京艺术学院由邬烈炎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各成体系。两所学校新的设计基础课教学体系的共同特征,是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素描、色彩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体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 “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标准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创新的、睿智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色彩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为达到以上目的,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内容与方法来展开教学。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
人的审美从眼、脑、手的启蒙开始,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所以,素描、色彩课程教学课程内容应由训练提升艺术视觉思维认知,体悟并掌握艺术表现语言(造型、技法、材料、色彩等)构成,培养艺术审美素养贯穿始终。此论点突破了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了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此为前阶段课程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理解与掌握,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三重演进。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
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设计基础素描、色彩教学注重结果,注重理性知识的培养,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学生对艺术视觉、艺术思维以及艺术语言表现的认知,会因个人感悟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认知差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而这些认知差异是在过程中萌现,在过程中发展,在过程中完善。所以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3.从单一式教学内容走向组合式教学内容,能深入挖掘素描、色彩课程所能承载的功能
素描、色彩课程中的“艺术的思维与表现”是个复杂的课程概念,涵盖了艺术与设计,视觉与思维,感性与理性,意识与表现等多项内容。而传统设计基础素描、色彩教学模式指向单一,要么偏离艺术,要么偏离设计,无法达到设计基础教学的所需目标。设计基础课中的三大构成,以理性与知识为主,研究大量自然科学的属性。如果素描、色彩依旧以理性与知识为主,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教育势必存在盲点,并阻碍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道路上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素描、色彩含义绝非“写生”一指,也并非“造型”为主、“技法”为上。把纯艺术表现所关注的内容(结构、色彩、材料、技法等)与设计艺术思维所关注的内容(形式、意象等)组合,能让学生的视觉与思维、感性与理性、意识与表现的对接关系通过与画面对话时理解与感悟到更多的东西。
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敏锐洞察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目前,全国各艺术院校现行的设计专业基础素描、色彩教学体系从内容到方法和手段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亟待所有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的积极投入,参与改进。笔者有12年的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经验,从问题的提出,到内容、方法、手段的改进,都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完成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