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第1篇

科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主要的价值高度体现在社会公众对科学传播的接受、理解和运用上。当今世界,科学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物质、制度、行为、观念,各个层面的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科学文化的内涵。就行为规范层而言,人们更注意到有效的学习,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人们总会更为自觉地处理和关心眼前信息与记忆信息;个人生存与公众互动的关系;重大事件与自身价值的科学认识和思想行为。

而科学传播可以使人们通过科学的饮食起居,科学的锻炼身体,适当的人际交往,自觉地形成理性的思维习惯,掌握合适的思维方法,养成评判自身与外界(他人)的有理、有利、有节、有度的恰当视角。

科学传播的文化价值特点是开放、多元、公开、平等、自由与互动。通过这几十年的努力,杭州市科学文化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正确理性的观念认识为指导的制度建设、物质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3.2%,提升到2010年的7%。

科学传播的文化价值目标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提升的科学发展观是统一的。科学文化是以科学的精神与视野去观察、理解、对待、处理各种事物的精神,科学文化更是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着眼于科学的合理创造性运用,促进社会生存发展与人的生存发展。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加大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弘扬与传播,更要从科学知识的传播、提升到科学素质的提升,从而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提升。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也提出要注意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时期、新阶段,对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综合、预见的理性思维。因此,从科学到科学文化必须经过社会形态、文化形态、意识形态的中介作用,使科学精神在时代文化氛围中广泛深入传播与理解,最终引导社会确立以科学为价值标准的文化规范。

科学传播的主要文化价值核心是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科学文化观念是社会群体或个体对科学思想的认识和领悟程度。这些思想认识和领悟程度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文化特征和功能,因为观念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往往是引导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看待与处理问题的一贯方式,观念是有层次和品质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人们看待事物的是非曲直,往往都可以从观念找到依据。人们常说“观念先行”是有深刻道理的,科学文化观念就是在新世纪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下人类观念更新的产物。同时,观念变革本质上又是对思维方法的更新。新观念在新的高度上具有更深刻的洞察力,更具敏锐性和前瞻性。2010年10月31日是人民科学家、杭州之子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杭州市科协为此举办了《大师情怀》大型展览,旨在通过展览让大家真正理解“钱学森精神”。钱老认为,“两弹一星”研究成功是一场科学革命,它已经超越工程与技术的层次,并提出思维科学的重大命题,并且把思维细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钱老坚信,要真正获得科学突破,必须研究形象思维,搞科研虽然是逻辑推理,但是很多灵感来自于形象思维。这一理论的提出,极大丰富了钱学森系统思想。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科学的本质作用是不可缺失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所形成的社会文化价值也是必须大力弘扬的。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第2篇

1、传承我国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勾践社会主义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化;科学文化;传统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新目标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规定了中国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新模式。作为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与我们所讨论的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直接相关。这里包含着两个侧面:一是在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完成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转型,因此有一个在思维方式上的“补课”问题;二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当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现代思维方式的缺陷转向古代(特别是中国)辩证思维时,这种补课如何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从主流文化角度,人们正在努力对之进行匡正。就我国当前科学文化的建设来说,必须做好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由此应该处理好以下双重关系:

一、实证性和领悟性的统一

西欧文艺复兴以来,以建立“永恒的理性王国”为目标的理性主义诉求,和自然科学建立实验基础相适应,特别发展了实证性的思维方式。同时,近代西方哲学文化的另一个导向则是唯理论,所谓大陆理性主义的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唯有人的理性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主张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法庭上衡量。莱布尼茨则明确地提出,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在西方虽然不断出现各种批判理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但理性在人们的观念中,仍是不可替代的主旋律。

然而,在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中,这样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却没有真正确立起来。我们强调的是自己的直观觉察力,单凭直觉就悟出许多堂而皇之的大道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正在大力普及,但非实证性传统,在公众中依然根深蒂固,成为伪科学和孳生泛滥的土壤。“神医”、“开天目”、“意念转移”等等离奇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都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还没有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负面导向就是盲目崇拜权威(“唯上”)和过分相信感性直观(“眼见为实”),这些都与忽视人的理性力量有关,理性没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就很容易陷入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容易被主观经验所蒙蔽。因此,补上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现代主文化中,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被推向极致,其片面性早已引起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注意,出现了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反弹和匡正。这种新的思潮动向有两个支脉。一个是知识论支脉,强调非理性因素,如直觉、体认、领悟、感性、灵感等等在认识中的积极意义。许多科学家把这些非理性因素视为科学发现的必要的,甚至是有绝对意义的环节。另一个是文化学支脉,主要是批判传统理性主义抛弃人文关怀,倡导唯逻辑主义,主张将理性认识与价值选择集合起来,这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方向。

我国传统文化中,恰恰蕴涵了这两个支脉的文化因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领悟。道家哲学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易学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周易传略・明象》),这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观点。中国思维方式的这一传统已经引起了当代学者的极大兴趣,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专门写了一部题为《创造力和直觉》的著作,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F.Weisskopf)在评论作者时说:“他受到日本――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了解逻辑严密性和直觉及幻想在科学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的作用之间的差别。逻辑推理与直觉思维的关系,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中国式的思维强调直觉的成分――灵感在科学思维中的重要性。”

二、分析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近现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方法论是分析主义。对整体进行要素分析,把整体性质还原为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对宏观客体的属性用微观组成要素进行解释,这是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基本方法论模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一百多年来的哲学走上了一个主流方向――分析的方向。怀特(Morton White)在解释他那部脍炙人口的名著《分析的时代》的书名时说:“我认为有用的是抓住本世纪一个最强有力的趋向来标志这个世纪,而不必试图去捕捉这一世纪的本质。” 的确,感觉经验分析、逻辑语言分析、知识结构分析始终是当代西方科学的主流方向。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却缺乏分析的传统。中国古代盛行的是唯象的、整合的、总体的思维方式,而不去进行结构要素的分析,因而难以把握事物内在的深层本质,以致不能形成概念建构,没有公理――定律体系的抽象系统,停留在描述性结论性的非逻辑的现象学层面,这是中国未形成现代科学的重要认识论原因。在科学文化第一次进入时,国内虽有人触及这一问题,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因而分析的思维方式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确立起来。所以,当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时期,我们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但是,分析主义的急速发展也走向了极端,对整体的辩证思考应当主导对部分的认识,而西方思维方式中的还原主义倾向却模糊了对整体突现(emergence)的把握。这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突现论、协同论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更加暴露了传统分析主义的不足,一些学者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I.Prigogine)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的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科学的发展,近十年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整化群、分支点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这样看来,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转型必须解决“补课”和继承的关系问题,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接受现代科学成功的认知框架,重构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思维方式,是一项艰巨的历史课题。

参考文献:

[1] 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M].河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2:2-3.

[2] M・怀特.分析的时代[M].商务出版社,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第4篇

引言

人文精神崇尚人类的真、善、美,以追求人类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大学校园中倡导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是高校编辑工作人员不能推卸的责任和重担。高校编辑人员应当努力追求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并利用编辑校报这种特殊性的工作来向全校的师生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弘扬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情怀还需要校报编辑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生命源泉,也是促进科学文化和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弘扬人文精神就是弘扬人类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他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以人类的真善美为追求目标,要将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就必须用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增添助力。

(二)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亲民关系,弘扬人文精神不仅与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没有发扬好人文精神的国家就不会有一群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正确的国民。人文精神建设包括培养崇高的道德主义精神,曾经说过: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人。这种崇高的精神能够促使人们改变自己内心狭小的世界。我们的荣辱观就是建立这个深层次的东西之上的,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如果没有深深的触及到人类的心灵就只能是外在的准则。人文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也并不是毫无意义,过去人们对于人文知识的认知仅仅局限于“非经济因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高文华的发展时代了,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高科技的背后是科学,高文华的背后则是人文。因此,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之后重视它、发扬它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二、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当中弘扬人文精神还需要从提高编辑工作者的人们素养方面入手,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人文精神是决不能偏离鉴定的政治方向而独立存在的。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关心时事政治,鉴定政治立场不动摇,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并且要执法懂法,严格遵守报纸出版条例的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养,并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高校校报的受众群体是大学生,只有编辑人员提高了自己政治觉悟和把关意识,才能给学生群体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高校编辑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

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如果编辑人员的科学理论功底过于缺乏,那么弘扬人文精神的事业也就无法长久坚持下去。因此,为了更好的弘扬人文精神,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学习一些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知识,掌握其中的理论观点、基本立场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提高一个校报编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有利于其在工作中甄别那些错误的观点和论断,只有本身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编辑的报纸才更加的有说服力。

(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从提高人文素养做起,然而想要又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并非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的充实人文知识,加强理解和掌握,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就能形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一旦贪功冒进往往就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作为高校的校报编辑还是应该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文基础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学习计划。为了有效地弘扬人文精神,校报编辑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该根据报纸内容有目的选择那些学生们易于接受的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来学习,不必达到精通的程度,只需要做到熟悉和了解即可。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领域的内容,但是无论再怎么不同,它们的最终目的却是形同的,那就是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既包括人类的价值和尊严,也包括人类文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最终的交汇点都将是以人为本。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就同时抓住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精髓,也就是我们常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校报编辑队伍

高校校报编辑队伍素质的高低以及整个队伍工作的整体实力强弱都密切的关系到高校校报的质量水平。因此为了制作出高水平的校报,高校必须重视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计划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实施力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校报编辑工作的特点为基础,利用各种条件在工作场所积极的营造出展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氛围,不断加大对编辑人员的人文关怀力度,并有针对性的定期给编辑人员提供人文知识培训的机会,促进编辑人员的人文知识再教育,推动高校校报编辑部门围绕人文建设产品组建出一支学习型的编辑团队,只有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才能够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在编辑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

校报的编辑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重要环节,即策划选题、优选作者以及编辑加工。弘扬人文精神就要将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落实到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首先,校报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高质量选题来精心策划,力求打造出精品回馈给读者,这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义务也是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才刚刚恢复了高考制度,有的高校校报编辑秉着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反应敏锐,经过精心策划制作出了一期主题为“数理化自学丛书”的选题,让无数准备高考的莘莘学子收益,甚至至今仍有很多得益于此书的成功人士感慨良多。出版优秀的读物还离不开好的作者,因此选择优秀的作者也是编辑日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只有选择出高水平的作者为优秀选题制作出高质量的校报内容,才能打造出更加完美的精品力作,这对于校报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同时也是对读者高度负责的体现。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编辑的长期坚持,更需要有一批好的作者来为校报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编辑加工时校报编辑工作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校报编辑对作者提供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时必须精益求精,只有严格的要求加上精准的加工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校报作品,出版优秀作品既是一个编辑的工作使命,也是其责任之所在。作为校报编辑其在编辑加工时既要保证读者能够阅读,也要保证其“悦读”,充分的发挥人文精神,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为目标,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校报编辑。

四、结束语

高校校报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高校报纸的内容进行筛选以及对出版形式进行整体上的设计。在编辑当中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还要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搞清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真正把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校报编辑的日常工作中来,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报纸。

参考文献:

[1]贾小桂.论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功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5-28.

[2]方增泉,褚素丽.信息网络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45-47.

[3]张召鹏,王雷.高校校报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9):34-35.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文素养 内涵特征 提升途径

1.引言

人文素养表现了社会群体精神面貌与价值理念,对维系社会发展的意识层面起关键作用,市民人文素养的水准能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身心健康的公民是健全社会建立的基础。当前,市民人文素养已完全融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是一项具有基础性、主体性的系统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能否进步、和谐、文明,城市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增强常州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常州城市人文素养,很有必要开展大力提升常州市民人文素养的研究。

2.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公民的科学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等。人文素养还包含能够分析社会问题、做出科学结论、投入社会生活及与人交流的能力,并用积极的人生观和科学的思想观理解社会行为。人文素养是当今社会成员资格和人格的重要要求及标志。社会成员若没有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也就没有成为当今社会公民的资格。只有让公民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之后,才能真正接受当今社会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才能站在社会的最前沿来对现代社会进行深刻、细致、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笔者认为人文素养就是公民通过不断实践与不断学习,逐步形成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代表社会正能量的技能、道德观念、知识水平、价值理念。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文化素养是指人们用科学文化知识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具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方法及在此这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什么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未来的人生道路如何走。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对生活的幸福快乐进行体验、领会。

2.2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指的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的知识、能力、心理、思想、观念等总和,具体包括法律知识和能力、法律观念和意识、法律习惯和信仰等。因为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以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先天不足,加之他们无法系统地获取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一旦遇到涉及法律的问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当前我国正在建设法制社会,基本的治国方略就是坚持依法治国,这就要求广大市民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诸如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正义、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等。

2.3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形成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互动中,是人生存的必要的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是优秀人文素养最基本的要素。道德素养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对市民来说,社会公德主要体现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助人为乐”。而爱国主义则体现出广大市民对祖国、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热爱,它是人们对于民族、对于文化、对于故土家园的尊严感、荣誉感、认同感及归属感。

3.大力提升常州市民人文素养的措施

3.1开展“信用常州”建设,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常州市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推进“信用常州”建设,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企业信用工作,提高企业诚信守法意识,规范企业市场行为,优化经济环境,落实和完善工商企业信用监管机构和制度,开展信用监管评价,建立企业信用档案。通过电视台、大型广告牌开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诚信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依法诚信纳税光荣的氛围。在打造“信用常州”的同时,还可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购物满意一条街”等活动,举行“诚信考试,从我做起”的宣誓签名活动,使诚信守信成为常州一张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金名片。

3.2培育和弘扬常州精神。

为进一步提升常州市民人文素养,进一步增强常州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常州可以组织发动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开展广泛深入的“常州精神”大讨论活动,形成“诚信尚义、包容开放、创新奋进”的新“常州精神”。开展“常州精神”大讨论,剖析常州人文的基因,提炼常州人文的特质,新“常州精神”兼容并蓄了不同的时代内涵,既有对传统观念的扬弃,又有对新生事物的吸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常州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3.3创新方法理念。

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五项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常州市民人文素质及常州城市精神的提炼、宣传和教育工作,激发市民群众“爱我家乡、建设常州”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继续深化“效能革命”,不断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普及文明和礼仪教育,实施文明交通工程,规范出行的行为。开展公益性活动,奉献社区、邻里互助。

3.4人文素养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切实有效的模式路径。

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始终把全面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工作,要求通过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及优秀人文素养,使得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些思想为提升和突出学生优秀人文素养内涵与特征带来了积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