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第1篇

摘 要 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工业化进程起点,当其发展到面临劳动成本上升而导致比较优势丧失的阶段,就可能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拐点。通过对珠三角地区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变换情况,探讨民工缺失的深层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不足导致对民工大量需求和民工劳动力产权缺失意识增强等导致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作用,导致了民工短缺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民工短缺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劳动力产权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开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缺工现象,且逐步由珠三角向全国扩散,时至今日,这一现象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民工短缺导致企业生产难以正常运行。来自官方的统计显示,2010年广州求人倍率达到1.36,一个求职者有1.36个岗位可选,为5年来最高。作为一个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民工短缺已经不能作为一个暂时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短缺的延续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不仅仅是增长过程中的短期问题,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日益严重的体现。

二、民工短缺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理论分析

按照产业结构演化理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将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升级,将呈现生产结构软化,工业内部也呈现重化工化、高加工度化和资本技术密集化的特征,主导产业部门也将按“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顺序更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关键,承担着为承担着积累资本和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历史使命;当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定程度时,会面临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上升等问题,进而导致该产业比较优势丧失,劳动力短缺及由此引发的工资成本上升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前奏。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升级将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一般技术含量较低,利润空间较小,主要依靠延长工作时间,压低工人工资获得利润,不具备对较高工资水平的承担能力;对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求不高,因此不重视员工的培训,但对数量则有很强的需求,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特征是“低素质、大数量”。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处于产业链的相对高端,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拥有较强的工资支付能力,能够承担较高的工资水平;同时对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对重视员工的培训,并有意愿和能力承担培训成本,而对低技能的普通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少,即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是“少而精”。因此,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产业主导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升级过程中,会增加对熟练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而相对减弱对低技能的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关系是:若产业结构升级顺利,则会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形成旺盛需求,在前期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若产业结构升级力度不足,结构转换滞留在低层次的数量扩张层面上,将会对普通劳动力保持旺盛需求,在劳动力供给情况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同时,人力资源作为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质量是企业技术进步类型选择面临的最主要约束,也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普通劳动力短缺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丧失,迫使产业结构尽快向高级化推进,而技术工人的短缺会对产业结构升级有制约性的影响。

三、产业结构升级与民工缺失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指出:“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种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①。”市场交换到底还是产权的交换,产权界定不清,使人们对其经济行为的后果形不成合理的预期,就会阻碍任何交易的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将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只有产权可以流动,有限的资源才能流向对其评价最高的地方,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而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来看,劳动者应该拥有社会意义上的劳动力所有权,唯有如此,劳动者才会同劳动力的需求者处于平等的谈判地位,才会经过协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必然引伸出劳动者的收益权,这个收益权还包括部分剩余索取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劳动力的需求方,同样有着就劳动报酬进行讨价还价的权利。只有劳动力供求双方平等的讨价还价,才会有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才会有劳动力市场。

当前,产业结构升级不足的结果是,产业结构依然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体,对低素质的普通劳动力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产业规模的扩张和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缺陷和民工权益的缺失的情况必然导致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

1.民工劳动力产权的缺失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价格也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10左右,但是民工工资10年间几乎没有增长,其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民工工资水平的8.5%。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处于产业链低段,利润空间较小,只能依靠压低工人工资、延长劳动时间获得利润,工资成本的承担能力较弱,无力支付较高的工资,使得民工出让劳动力使用权的那部分报酬都无法得到保障,更使得民工对自己劳动力所有权而拥有的剩余索取权更是不能够得到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工缺失就必然出现。

2.民工维权意识的提高

目前,民工的主体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0年代后的“第二代”民工,与第一代民工相比,他们的代际特征是年轻、有文化、追求人格平等、深怀强烈的成功梦想。他们不但希望在城市谋生,更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即他们不仅拥有更高的文化程度,且思想意识上已经逐渐摆脱“打工谋生”的初级意识,更加注重“自身发展”,更希望融入城市,且维权意识增强,在用工需求中心多元化,打工选择地点增多的情况下,不愿意再到工资低水平、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开始“用脚投票”,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民工缺失现象出现。

3.民工外出务工的交易费用增加

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部地区外出打工者的月收入为1455元,西部地区为1382元,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仅高5%。在简单的利益比较面前,很多仅能够提供简单劳动而收益不高的人,选择了风险小,能够常与家人团聚的地点就近务工。费茨罗和穆勒建立的经典模型认为,一种要素的流动程度由以下两种因素来衡量:一是现有职业与新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二是交换职业间的净交易费用。企业无法完成其应有的职能,外出打工的收益常年得不到改善,打工还要承担很多潜在的风险,并且常常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预期收益不断提高,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流动的流向,必然出现偏向回流农村或能够获得更高收益地区的理性选择。

四、对策建议

1.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战略,战略性地调整产业结构

沿海地区在与其它地区的比较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丧失,如果一味地坚持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战略,可能会导致恶性的低技术陷阱。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环境承载力日渐饱和的条件下,原有的外向型、低成本、高投入、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己逐渐走到了尽头,民工短缺提醒我们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转向集约型、环保型的发展战略,对各产业采取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调整,通过产业转移、升级和重组,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减少对外来普工的过度依赖,提升沿海经济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动力。

2.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

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新增工业劳动力的75%是由中小企业安排。造成目前产业升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企业规模偏小,即使处于高技术领域,也无法获得所需的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就更加难以进行技术发开和产品开发,因而就难以提高产业内对所需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因此,要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积极的条件。从美国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制度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但是我国法律对这种组织形式存在许多的限制,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为此,需要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法律进行支持。

3.深化相关制度改革,降低劳动力市场运行成本

针对劳工短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除了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产业转移、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外,还应重视民工短缺的“制度缺陷”因素影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的存在,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合理流动,降低了劳动力的配置效率,最终影响了民工产业工人化、农民居民化、农村城镇化,最终也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和规模。因此,破除劳动力流动中的制度,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及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统一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类似民工短缺等特殊经济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才能预防民工短缺等类似现象的出现和造成的冲击,并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人力资源准备,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

注释:

①马克思.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104.

参考文献:

[1]王云平.工业结构升级的制度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黎煦.中国劳动力市场变迁的产权经济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贾有姣.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增刊).

[4]刘铮.V与M博弈的启示――"民工荒"彰显和谐社会的制度缺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力;现状;微观经济学;对策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人口众多,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于就业择业当中,然而从2005年开始,又出现与就业难逆向发展态势的现象,那就是“用工荒”现象。根据权威报告表明,从2005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城市,本来是属于劳动力密集的,却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劳动力缺口达到30多万人。这一现象清晰了表明了我国劳动力出现了转型,从劳动力充足型转向了劳动力短缺型。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难和“用工荒”都属于我国劳动力问题。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结论分析,本文接下来主要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对此进行论证。

1就业难的微观经济学原因分析

1.1二元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工资差别

我国市场经济属于二元化结构,一个是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科学技术水平比较先进、薪酬较高的工业体系;另一个是技术比较落后、薪资比较低的传统农业体系。这两种体系劳动者的薪资差别较大,因为从劳动力人数上来看,前者要远小于后者。

1.2行业垄断导致就业难

在我国劳务市场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而劳务市场的分割又促进一些工业行业的垄断。一些垄断国企他们的高薪资令人眼红,这误导了求职者,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面对低于自己期望的薪资不愿意接受,垄断企业是基于在该行业中,他们的劳动力所组成的以追求最大效益为目标的团体,此外,垄断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本来也处在垄断地位。

1.3基尼系数偏高带来的影响

基尼系数可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差距。该系数偏高说明小部分人在支配国家的大部分财富,人均消费比较低,产品滞销带来更多的人失业,进而导致市场经济的不景气。

2“用工荒”现象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2.1用人单位的微观原因分析

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一部分原因在于用工方,他们对求职者提供的薪酬比较低,员工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岗位的工资与生活成本不匹配就是直接导致“用工荒”的出现,岗位工资比该地区的人均收入低暂时不会导致劳动力短缺的发生,但是在劳动力的实际价格下,劳动力增长下降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2.2劳动者自身偏好的原因分析

有些情况下,劳动者是否接受这项工作还跟工作环境有关,并不是只跟工资有关。例如,现在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然而还有一大批人去追逐国考,这就是因为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好。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导致很多公司业招不到专业型的人才。

2.3劳动的供给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在流向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户籍的限制,劳动力分配机制没有办法正常运行,这就会挫伤农村劳动力的求职积极性,从而导致就业困难以及企业的“用工荒”。另外,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还不完善,企业参保成本增加以致有些企业无法承受,这不利于企业的招聘也不利于劳动力工资的增加,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积极性下降。

3解决“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对策

3.1削弱“二元化”劳动力资源的负面影响

对于有些实施行业垄断的企业,要上缴行业垄断利润,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大力支持非垄断企业在行业里面的发展,在非垄断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国家政策上要给予一定的优惠。另外,企业还要适当的提高劳动力的薪资标准,这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但对于企业的研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3.2积极走扩大内需的路线

扩大内需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还可以使一些行业难以进行行业垄断,这样可以从本质上改变“二元化”市场现象,达到市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到达平衡。对有些单个企业而言,通过内需带动经济,企业发展的侧重点也会改变,从压缩劳动力成本转变为抢占更多的内需市场,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之前靠压缩劳动力是站不稳脚跟的,只有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以及待遇提升,产生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3.3促进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流动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能够达到平衡是一种市场自主调节的现象,也是劳动力市场对企业薪资的反映。政府首先要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和流动方向有整体把握,让它与我国地区经济规划、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另外还要在政策上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优惠,比如在民工的户籍管理、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等问题。以此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4结语

劳动力是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劳动力现象,我们可以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引导劳动力正确的就业择业,保证劳动力的合理利用。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可以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芬.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时代,2011(20).

[2]刘湘丽.中国工业劳动力供求现状与解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3(18).

[3]翟伟峰.就业难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6).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农民工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的问题所在,据此可知刘易斯模型是一个动态的水平面,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水平线.中国的实际情况表明刘易斯转折点将比预期提前到达,要求巩固民工权益保障的既定成效,产业结构优化与农民工职业培训相结合,适时适度调整计划生育人口政策。

一、“民工荒”状况研究综述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现象又开始出现,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民工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自“民工荒”问题出现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深人。目前对“民工荒”问题的基本判断主要有五类观点。一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论:“民工荒”并不是民工绝对数量不足,而是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劳动力价格与价值偏离、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综合作用,、劳动力市场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民工结构短缺论:“民工荒”并不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而是结构性有效供给总量不足,即由特定人群短缺而造成的结构性供给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年龄、性别、地域和技能型民工荒,真正能够实现流动又能满足流人地需求的劳动力数量有限。三是民工数量短缺论:“民工荒”并非是特定区域或产业的劳动力短缺,也不是市场结构性短缺,而是数量性短缺,中国正面临全面性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挑战。即使现行的劳动力周期性缺工不能表明劳动力已陷人长期短缺,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已孕育着未来劳动力短缺的趋势。四是民工权益缺失论:长期以来企业漠视民工权益,社会保障制度又将民工置于制度之外,民工的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都严重缺失。与此同时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对农业收益的预期,增加了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农民工流动趋于理性。“民工荒”揭示了民工维权意识增强,是民工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开始“用脚投票”的结果。五是产业优化发展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使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动,而劳动力供给结构无法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导致劳动力不能有效供给,尤其是素质型民工满足不了劳动力需求。要保障中国产业的持续发展、转型和升级,必须要培育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而不能依靠民工来长久支撑中国工业化。

相关研究大多隐性假设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在劳资博弈中处于劣势,无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即使是“用脚投票”也是无奈的极端选择,因此把“民工荒”问题归结为体制、结构或政策原因。本文却认为随着“民工荒”问题的严峻化,领导层已经认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农民工权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而且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知识、技能也在提高,内外诸多因素使农民工的经济权力在逐渐增强,农民工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的问题所在,进而修正“刘易斯模型”,认为刘易斯模型是一个动态的水平面,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水平线,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判断刘易斯转折点将比预期的提前到达,并提出若干应对措施。

二、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一个分析视角

经济权力即经济主体凭借其掌握的资源而形成的对他人或资源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传统意义上雇佣方与劳动者之间天然存在着权力察赋的差异,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及民工群体的弱势状态特性下,雇佣方的经济权力体现强权特征,民工经济权力被完全剥夺,民工工资只由雇佣方的经济权力决定,雇佣方与民工的经济权力两极化作用的均衡结果是,劳动力供给曲线从倾斜逐步变化为水平线,具有无限弹性,此时的民工需求量与均衡工资完全依靠需求曲线来决定,这种民工的工资决定与经济权力的动态转变过程如图1所示。

(一)农民工经济权力的增强

随着“民工潮”的兴起,民工权益问题得到领导层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使农民工外显的经济权力得到增强。全国总工会调研组2006年的(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称民工权益保障取得一定成效,表现为一是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逐步提高;二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逐渐削减;三是农民工就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改善;四是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日益好转;五是农民工对自身享受权益情况满意度上升。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工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主体.年龄18岁到25岁.表现出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等“三高一低”的特征。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教育增强了民工的自然察赋,民工劳动知识和技能,乃至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促使民工内化的经济权力也得到提升。另外近几年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对农业收益产生了良好的预期,致使大量农民留乡种粮,部分民工弃城返乡,拓宽了民工的就业途径,也相对提高了民工的经济权力,在劳资博弈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内外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民工的工资决定与经济权力的动态转变过程如图2所示。

(二)农民工工资水平的粘性效应

由图2可知,农民工经济权力的增强使劳动供给曲线由水平线逐渐向右上方倾斜,农民工工资水平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却存在粘性效应,农民工工资的调整相对滞后,没有伴随物价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上涨而相应调整。从部门间生产效率及工资变化看,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后,工业部门劳动力边际产出应该减少,生产率降低,但2000年以后我国城市传统部门就业人数增加的同时投资也增加,从1990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倍,年均增长率22.5%,投资的增加使其生产率并没有降低,相反在提高。在工业部门生产率提高相对较快的同时,工资增长却没有以相应的速度提高,城市传统部门与农业部门生产效率、工资比如表1所示,2005年城市传统部门生产效率与农业部门比高达7.10,但是城市传统部门工资与农业部门比却仅有1.88,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农民工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惠。

再者,从城乡收人差距看,中国经济结构性增长中农民工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他们在收人分配结构中处于不利的地位。1999年到2004年,农民工资性收人(即农民工外出务工收人)占人均纯收人的比重分别为28.5%,31%,32. 6%,34%,35%和34%,呈现稳定小幅上升态势。但2004年城乡人均纯收人分别为9421.6元2396. 4元,相差3.93倍。2004年城市工人年平均工资约为巧000元,高于农民工工资水平近一倍。可见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过低。

农民工经济权力的增强客观上要求工资水平的提高,然而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工资存在粘性效应,没有相应提高,导致雇佣方在粘性工资水平下招不到工人,民工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的现象。因此农民工经济权力和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动态水平面非静态水平线:刘易斯模型的改造

(一)刘易斯模型简述

刘易斯认为劳动力会从低边际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边际劳动生产率部门转移,即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从农业向工商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中事实上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这对于城市中的工业部门来说,是一种“劳动无限供给”条件。“动无限供给”是指城市中的工业部门在现行的工资水平土能够获得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如图3所示,在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中,OA为农业部门中劳动力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生活水平的平均收人,即生存收人;OW为城市中工业部门提供的实际工资水平,在这个工资水平上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是源源不断的。城市中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将利润用于再投资,扩大资本规模(从K1到K2再到K3),由此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即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不断向外移动〔从D1到D2再到D3),创造出更多的劳动机会,吸纳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L1到L2再到L3)。如此循环往复,城市中工业部门的资本越是扩张,就越是将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吸收过去。只要传统的农业部门依然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中工业部门就能够不断地扩大投资规模,利用这些劳动力。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刘易斯拐点”,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纳完毕,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不再为零,也就是农业生产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使农业产值减少。此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变为向右上方倾斜,工业部门不提高工资水平就不再会有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这两个基本生产部门的结构由此发生变化,并处于平衡发展状态。最终结果就是城乡差别缩小,二元经济结构变为一元的经济结构,朝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迈进。

(二)刘易斯模型的改造和应用

根据上述图2,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刘易斯模型可以改造成如图4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农村劳动力供给处于无限供给状态,供给曲线为水平线,随着民工经济权力的增强,劳动力供给处于动态的有限供给状态,其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企业及时提高工人工资解决工人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矛盾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又恢复水平状态。

即当Y=WO,工资为WO,供给和需求曲线均衡点为(L2,W0),民工经济权力增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若雇佣方仍然只提供WO的粘性工资水平,则雇佣到的工人数量仅为LO,出现劳动力的短缺现象(L2-LO),在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阶段,工资水平的粘性效应使劳动力净收人的下降,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供给的相对减少(指相对于即期需求来讲)。当工资水平提高到W1,供给需求曲线新的均衡点为(L1,W1),此时劳动力的供给量为L1,仍存在劳动力的短缺现象(L2-Ll),而且随着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即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不断向外移动,假如雇佣方提供的粘性工资水平没有及时调整,劳动力短缺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和严重。只有当工资水平调整到W2,才能暂时实现动态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实际情况也表明,企业没有及时提高工人的工资,劳动力价格对供求的反应显得不够敏感.是“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当企业给予农民工以较高工资的时候,是不会出现农民工短缺现象的。根据人社部的调查数据,截至2010年3月10日,广东全省缺工从2月底的90万人下降到70万人,下降了18%;福建全省缺工从2月底的28万人下降到20万人,下降了29%;浙江省从2月23日到3月10日,岗位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从1.5:1降为1.2:1。用工荒已经趋缓,工资超1800元的岗位基本不缺人。

因此本文认为刘易斯曲线不仅仅是是静态的水平线,应当是动态的水平面,并且不断调整,循环往复,一直到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结构发生变化,实现平衡发展状态。而且每一次调整都会加剧刘易斯转折点的提前到来。

(三)农村劳动力供给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正在快速进人老龄化社会。根据2008年联合国人口发展报告的预测,我国总人口预计在2030年达到峰值,约14.6亿,并开始转入负增长,无论从人口总量还是人口结构来看,我国未来的劳动力供给将逐步趋于紧张。

由表2可知,2005-2016年我国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为51880万人,以后各年逐渐上升,到2011年达到波峰,为54415万人,7年净增2535万人。2011年以后我国农村劳动适龄人口有所下降,2016年为54143万人,比波峰净减少272万人。20052016年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较稳定,维持在2.5亿人。 2005年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5370万人,2006年到达最高点,为25798万人,以后各年逐渐减少,到2016年减少至25047万人,净减少751万青壮年劳动力。期间我国农村每年新增劳动力迅速下降,直至为负数。2012年、2013年和2015年新增劳动力出现负数,即净增劳动力数量下降。从2006年到2016年我国农村新增劳动力迅速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也下降,这意味着我国农村的劳动力供给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并不是无限。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民工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刘易斯模型在中国表现为动态调整的水平面,而且每一次调整都会加剧刘易斯转折点的提前到来,同时相关数据也表明我国未来农村劳动力供给将逐步趋于紧张,因此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一)巩固民工权益保障的既定成效,促进民工经济权力的增强

市场机制作用下民工工资的提高可作为调整收人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人差距的重要内容。劳动力价格并不单纯决定于市场供求关系,而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察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民工的廉价工资既非国际竞争的结果,也非自然察赋所致,更多的是国内分配严重失衡的一个结果,因此要巩固民工权益保障的成效,破除人为制度障碍,赋予民工各种社会福利及保障权利,促进民工经济权力的增强,民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拥有集体谈判工资的权利,在国家法律框架下,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工资福利等。由此作为调整收人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契机,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缩小居民间不合理的收人差距,把基尼系数严格控制在安全的水平。

(二)民工素质的层级和提高幅度与产业结构的梯度和调整速度相匹配

东部沿海地区加速将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的加工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即把低端生产环节转移到富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土地成本低的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着重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使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升级,呈现更加合理的梯度分布。同时加大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使民工的知识、技能构成符合产业结构的梯度分布要求。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针对现有文献在解释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方面的局限性。本文引入利益集团理论。从城市集团的利益刚性角度解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仍然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明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所在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有解释及其不足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论不容置疑。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度安排偏差确实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历史原因:但必须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调整产业发展战略的偏差。扩大对轻工业的投资比重,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从理论上说,轻工业的较快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但现实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偏差无力解释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滞后的原因。

12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论现有的户籍制度论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的解释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这种解释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深入说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户籍制度能够如此顽固地坚持着。以至于持续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1.3农村劳动力素质约束论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缺乏解释的是为什么农村教育始终落后于城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根源又是什么?

1.4土地制度约束论现行土地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单从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其解释力度不够

二、基于利益刚性角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的解释或着力于以上的一个方面。或综合以上符素进行分析,但其解释都有一定局限性笔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恨本原在于城市集州的利益刚性

2.1利益集团的一般理论,所渭利益集州是指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并试图参与政治过程,影响政府政策、立法、行政管理等活动,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团体,但它本身不以控制政府、掌握权力为目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城市利益集团的利益刚性就是在政治集团逐渐对压力集团有所反应的政治背景下形成的。: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影响;对策

一、刘易斯拐点产生的原因

根据1972年刘易斯发表的《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可以知道刘易斯拐点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刘易斯第一拐点”与“刘易斯第二拐点”。当二元经济发展从第一阶段转变到了第二阶段,劳动力从无限供状态给变为了短缺状态,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劳动力短缺的原因,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逐步开始上涨,这时“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二元经济发展到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第二阶段后,随着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现代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足以超过人口的增长,该部门的工资最终将会上升。当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时,也就是说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基本相等时,经济发展将结束二元经济的劳动力剩余状态,开始转化为一元经济状态,此时“刘易斯第二拐点”开始到来。

总的来说,刘易斯拐点就是指发展中国家从古典经济条件转变到新古典经济条件的过程中出现重大转折点的时间段,其最明显的标志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过剩逐渐转为短缺。在学术界有一种大家都默认的说法是“刘易斯第一拐点”可称为农业产出的短缺点,“刘易斯第二拐点”可称为农业的商业化点。

二、刘易斯拐点带来的影响

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对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亦是如此,既然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已经无法避免,那么清楚认识它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必做的功课。“刘易斯拐点”是把“双刃剑”,它的到来不仅是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1.刘易斯拐点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是农村劳动力价格开始上涨将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平衡中国经济结构、加快化工业和城镇化进程,走向新兴工业化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增长。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二是推动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农民工工资的上涨,也会改变区域经济关系。相对而言,发达地区资本丰富、劳动力稀缺;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使拥有更多人力资源的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地区,更加凸显其劳动力禀赋的优势,增大了这些地区的竞争力。三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引起了农民工工资的普遍上涨,这必然会增加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成本上升会改变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关系,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经济结构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化。同时,由于农民工在非农部门的收入增加,会加大对农业劳动的资本投入。这就意味着将会出现以资本投资逐步替代劳动投入的现象。四是改善收入分配形势改善。农村劳动力价格开始上涨,有利于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从而刺激国内消费。也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劳动要素的收入分配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会发生转变。

2.刘易斯拐点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对企业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劳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后,劳动力供求关系将发生变化,劳动者不仅会在物质上有更高的要求,在精神上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为这些原因,劳动者跳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将会使劳动者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甚至社会的稳定性。二是刘易斯拐点来临后,必然导致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企业为确保利润,会将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转移到产品上,导致商品的价格急速上涨,从而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并且这种上升短时间内是很难调节下降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货膨胀将成为一种常态。三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会使农村劳动力蓄水池功能显著减弱,容易出现经济大起大落导致失业困境。四是劳动力流动将很难推动经济增长,需要向技术进步、知识增加等方面寻求突破,这就会导致企业对技能型,知识型,复合型劳动者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三、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对策

1.宏观――政府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对策

一是拐点来临前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大力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在农业生产领域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并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政策措施来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此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二是加快制度改革,给农民工以城市公民待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的劳动用工制度,创新相应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快配套改革,消除城市内部的“新二元结构”,取消城市户口背后的利益驱动,并用渐进式做法保护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来降低农民工身份改变的制度成本,逐渐给予农民工各种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待遇,实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劳动者向工业劳动者的真正转变。三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科学发展。由依靠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经济发展转移到内涵式经济发展,鼓励就业型的技术创新。在农业部门更多的推广农用技术,引进资本,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完成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向现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农业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端化的恶性循环,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办“家庭农场”。四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劳务输出培训以及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提高培训;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优势,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对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政策咨询等服务;通过加强教育改革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并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使农村居民子女都能接受普高或职高教育,成为高素质的新一代劳动者。

2.微观――企业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对策

一是为了保持企业的稳定性,减少因刘易斯拐点到来技术工人流动频繁造成用工荒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需要培训适合企业自身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技术工人,并给予这些技术工人应有的待遇,地位和发展空间,培养并留住属于自己企业的技术工人。二是企业选择性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淘汰落后技术设备,使企业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得以提高,逐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也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降低对一般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三是既然刘易斯拐点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不可避免,那么企业就应该了解这种通货膨胀的规律,研究政府会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科学地预测通货膨胀会带来的后果,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和决策机制做好预防工作。四是合理规划人力资源。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使员工的待遇和前途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连;注重管理的人性化,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员工,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倾听员工的心声,考虑员工的建议,为员工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能令员工引以为豪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以本企业为荣,加强企业的归属感、吸引力和凝聚力;合理制定规章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吴要武.“刘易斯转折点”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6).

[3]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