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生物学科的看法

对生物学科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物学科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生物学科的看法

对生物学科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也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达到教学的高效率。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国家新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具体讲1、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师生物化劳动,靠提高课堂45分钟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2、要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本,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加强课前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课前充分预习,教学内容“前置”,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那就要做好学案的编制:集合众智打磨高质、实用、科学、规范、新颖的学案。

1、坚持“三个必须”:编写前必须进行集体研究,凝聚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必须切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学习,不得照搬资料;备课组长必须认真审核并把关签字。

2、内容符合“四化”:基础知识精细化;课标内容问题化;主干知识题目化;考纲要求具体化。

3、做到“五个体现”:体现课标要求和重点难点;体现高考要求;体现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体现知识的内涵外延及变式;体现对知识的巩固理解。

4、栏目设计合理,内容充实,梯度合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同教学内容的学案应有不同特色,切忌程式化、模式化。

二、学为主体、以学论教――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美国教育家波丽亚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问、启发诱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主动发现。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品质,而且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做法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激奋水平较高,大脑接受的信息印象就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列举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常见的生命现象,很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细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生物实验教学中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实验中要精心设计观察步骤。

2、认真操作。学生在实验中还要重视操作技能的学习,注意教师是如何演示操作的。学生更要注意设计实验、处理数据、作出结论等一系列科学方法。要注意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实验中每种仪器和药品有什么作用?是否可以改用其他材料和仪器?以此来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3、及时写出实验报告。填写实验报告是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进一步掌握实验技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还可检查学生的实验质量,学生实验中一定要及时填写好。

四、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1、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善于从各种情境中发现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问题的提出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要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审视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境设疑。

2、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创新解决问题。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1)培养思维的全程性教学中将生物学史引入课堂,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分析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就能让学生在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2)培养思维的变通性通过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能够使学生脱离狭隘、单一的思维模式,善于组织多方面知识、事实,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并论证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3)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就是把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提出与众不同、有新意或有进步意义的设想。所以实验课上就可针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让学生思考改进方案。

(4)培养思维的整合性在科学研究史上,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是能否集众家之所长,将各方的信息正确整合后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支持或指导。

3、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深入细致分析问题。鼓励学生议许多老师常害怕学生课堂上的临时提问,担心应答不了而降低威信,那不妨就把解决问题的任务“推”给学生。在“议”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思维活跃,答案新颖,有的答案不完全符合要求,有的甚至是错的,但都是发散性思维的开始,应首先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调整思维角度和方向,寻找最佳答案。

对生物学科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目前,我省生物学科的教学受到当前考试制度的限制,生物学科不计入高考总分,初中也只是在八年级进行考试,仅以十分计入中考总分,所以,学生的重视程度与其他学科相比明显不足,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难度比其他学科更大。这就要求生物学科的教师在工作中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下面我就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看法。

一、情感交流,引起关注

学生对教师的信赖程度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生物学科的老师做班主任的较少,一个老师所教的班级也较多,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不多,学生对本学科老师的了解也很少。这样一般情况下,生物学习就不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鉴于此,生物老师要积极争取做班主任,利用各种机会与所教班级的学生直接接触,与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关心学生课内外的生活,培养和学生的感情。学生对老师的关注程度提高了,与老师的感情加深了,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二、重视导入,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生物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每册生物教材的第一课的教学是本册的导入,每一节课的第一段开场白是本节课的导入。导入做得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给新生上第一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课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播放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视频,同时结合形象而生动的讲述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奥妙的热情。每节课的导入同样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基础仔细推敲,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调动其兴奋点,使学生的活动一直在兴奋的状态下围绕目标高效地进行。这样,教学质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三、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初、高中的同学对实验的热情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充分利用好实验课的教学,同样能够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上好每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做好每一个课堂演示实验,对生物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把实验变成空洞的讲授。如在教学《显微镜的使用》时,先调节好显微镜,让学生分别来看一下。尽管学生在教学科书上能看到显微镜下的图片,但他们在显微镜下看到时仍然兴奋不已,心里迫切地想亲自做一遍。这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就会非常认真,紧跟着让学生亲自操作,如何取镜、安放,如何对光、调节,如何观察、绘图,学生同样会做得特别仔细、认真。完成后的成功感受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这样的成功感受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注重生物知识的拓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是与生物知识密切相关的,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进行拓展,让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知其所以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一次施肥过多时会引起烧苗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呢?(植物根部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导致。)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那么高呢?(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而T淋巴细胞在人体的物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生物学在现代农业,医学,养殖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从初高中阶段就知道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事实,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生物学奥妙的热情,提高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

五、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组织课外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许多学校、老师均不愿组织,殊不知组织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对于课外活动本身就很好奇,充满向往。首先这样的活动学生非常愿意参加,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其次,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技能,增强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当然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调查校园内的植物类群;学习制作生物标本;调查校园内种群的丰富度;制作各种生物结构模型等。只有精心准备,目标明确,组织合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六、课堂内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对生物学科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动手能力 学习方法 实验能力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其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如何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生物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进一步深化生物教学改革的需要。与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更大的尝试空间。目前世界上面临的几大社会问题如环境、能源、粮食和人口问题等均与生物学有密切关系。基于生物学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在生物学科中加强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这就为生物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全面指导,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体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传授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因为考试是衡量和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调整命题方式和考试形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对许多知识只知其皮毛,而其中包含的“道”和“理”却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习题和试题入手,大胆改革题型,并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内容时,都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子女与父母的长像、性格的异同)、对自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的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求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具如投影仪、录像、挂图、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促进其理解掌握基本概念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练就适应素质教育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自觉性。

二、加强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如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这个道理,教师可用分别盛有肥沃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两个试管,各培养一棵大小相同的幼苗,过些日子,观察两棵幼苗的长势和颜色变化,从而确定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得科学的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生物实验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失败,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不畏困难,树立成功的信心,提高耐挫的心理素质。

三、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将给生物学习带来高质量和高效率。它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时的一种知识技巧,而且也是他们日后终身学习的基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与本节课生物学知识有关的学习方法。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想象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不断设疑,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分析和思考问题,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生物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果教师能注意积累和运用这些资料,寻找有利的时机,巧妙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中,就能收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如在介绍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生物学成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合成、杂交水稻技术等)以及有特色的动植物资源时,可利用这些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外还可通过介绍我国生物资源危机和生物科学发展落后的状况,增强学生学好生物学的紧迫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五、加强劳动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对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可结合生物学科活动进行花苗生产、作物和蔬菜栽培、动物饲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世界上一切物质文明都是劳动创造的,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可通过竞赛、成果展示、操作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及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

总之,素质教育对生物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输出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一般规律,通过知识的获得过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锻炼能力、磨练意志,促进其素质全面提高。

对生物学科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提升 高中生物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58

高中教育阶段,每堂课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因此怎样最佳利用45 分钟的教学时间,如何最大化教学有效性,就成了所有高中教师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下面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探讨了提升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一、教师应提前做好备课工作

1.仔细研究生物课本。

课本无疑是教师课堂授课的关键依据,所以教师应该仔细研究课本的内容,并养成良好的课本笔记习惯,把本堂课教学中需要突出的重点以及难点,都在课本中标注出来,也可以把自己从课外资料中找到的相关信息做成便签夹在课本里,方便授课的时候引用。另外,教师还应尽量利用网络资源,把搜索到的丰富生物教学信息融合进自己的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充实教学的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调动起他们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

2.认真分析学生。

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具体包括:已经掌握的知识、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学习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具体成绩,将其进行分层,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针对生物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应尽量安排难度最小的;针对生物基础中等的学生,应尽量安排难度适中的;针对生物基础很好的学生,应安排延伸性的。

二、关注教学导入设计上的创新

对于一堂课来说,教学导入至关重要,因为其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以最佳状态进行本堂课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应重视在教学导入设计方面的创新。作者总结由下面几点作为切入点比较适合:

1.设计富于吸引力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比如在进行免疫调节这节课的教学时,作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注射各种疫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注射疫苗吗?我们注射的疫苗中有一种乙肝疫苗,这种疫苗是否一次注射之后,就可以终身都有免疫作用呢?再比如进行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的教学时,作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一定都吃过有籽和无籽的西瓜,那么大家知道无籽西瓜里面为什么无籽吗?借助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主动性,进而让他们更快融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

2.科学借助多媒体辅助导入新课内容。

随着教学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已经再也不是新奇的技术和手段了。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时,应该科学借助多媒体辅助导入新课的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有趣性。比如:在进行细胞分化等过程的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形象的演示细胞分化、生长、衰老的渐变过程;进行光合作用的教学时,借助动画将其具体的进程进行分解和演示,并标明进行每个进程所需的条件,参与反应的成分以及反应的生成物。借助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下领略到生物学的魅力,还能够将他们快速带入生物的课堂教学之中来。

三、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高中生物教师需要重视改进自身采用的教学模式。

1.科学借助电脑技术。

部分生物学科知识相当抽象难懂,假设教师直接口述讲解,很多学生都无法对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这种情况下,若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就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抽象内容使用电脑软件做成动画;在进行基因工程这节课的教学时,将基因工程中最重要的4个进程,以动画结合文字的形式进行演示,非常形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这种电脑技术的运用,不但可以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够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生物,进而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2.巧妙设计一些顺口溜,方便学生的记忆。

进行教学时,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同时关注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必须记住的内容,假设一味的重复背诵,效果未必理想;如果采取灵活一点的记忆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在记忆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帮助记忆:间期简单复制,前期形成三体,中期各自列队,后期完全分离,最后返回起点。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科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在进行教学时,高中生物教师应注意到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所以,应该尽量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突出各种方法的优势,做到强强联合。例如,从惯用的讲解教学来看,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最多的生物学知识,因此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进行生物学概念或者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采取讲解教学;但是如果是研究拓展性的知识时,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生物实验以及动画演示,当然仍然需要教师适当的讲解。因此,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避开教学方法的不足,同时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将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融合,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还可以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生物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对生物学科的看法范文第5篇

一、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后进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实验。对于学习不努力成绩又差的学生,往往是上课睡觉,或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听不进去,对生物学的知识也不感兴趣。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实验教学就可以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2、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后进生的学习情绪,教学中恰当地应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个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特别是用一些浅显易懂、生动风趣的语言、故事等引导后进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注重对后进生的情感教育

后进生的情感也是很丰富的,他们需要老师对他们多关心、多帮助,多爱护。后进生对某个学科学习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学科老师的看法,只要后进生接受老师,那就会积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后进生实施情感方面的教育。对后进生,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并不能见效,有时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教学中,及时肯定后进生某些方面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对后进生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

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中,有很多是学生在课堂外所获取的。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来进一步认识生物,是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一种途径。因此,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帮扶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二、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后进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最怕的就是做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督促差生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以表扬鼓励。对待后进生要降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进步,千万不能采取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

2、针对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的问题,教师在解答学生的提问中,要注意耐心地启发学生,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不要给出现成的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就是因为学习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就退缩,上课迟到或逃学,进网吧,玩游戏,自习课不上,作业不做,时间一长,就沦为了后进生。因此老师对后进生要严格,除了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外,还要经常检查他们作业的完成情况,督促他们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