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关注较少,因此也忽略了对它的研究,所以至今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还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由于生态旅游的基础概念十分模糊,从而导致生态旅游的规范化研究难以进行,同时也造成其实践具有误导性,很有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目前,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基本有这样三种:
第一种,从旅游需求方来讲,生态旅游自然是一种旅游活动。在旅游的过程中,旅者可以游览一些自然景色优美又具有历史文化的古迹,这些地区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尚未受到人类的干扰,依旧是最原始的状态。
第二种,从旅游供给方来讲,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旅游销售品。游客在观赏自然风光和感受特色风土人情时,当地人民可以通过向他们出售旅游纪念品来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种,从旅游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共同来看,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旅游经典的开发方式。
从二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生态旅游的综合定义无疑是:一种体验异质生态旅游的旅游方式和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思想观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生态旅游的观念的理解我们必须严格,这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限定条件上:
1.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保护自然景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对于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则是通过目的地来体现。因此,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
2.关于生态旅游的空间范围。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通常为天然的自然环境,尚未受到人为干扰的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等。大部分生态旅游的目的地都具有人文景观与历史意义。
3.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意义。实际上,生态保护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前提。人们不仅强调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而且还注重对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一方面,这能够充分体现人们生态旅游的高品位,鼓励人们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生态保护是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重要前提与客观要求,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一致性。
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基础――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关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它与其它景观空间的研究不同。景观生态学所涵盖的内容繁多,主要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等等,是一门将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其主要特色便是以研究空间为主,其理论核心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表现:一是空间的异质性,二是生态的整体性。
从生态景观学的空间范围来看,其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包括自然风景区、风景名胜区等,其景观生态类型主要有山地、森林以及草地等等。就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来说,以上的旅游目的地就是构成其景观的主要内容。
从生态景观学的内涵来看,其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其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在合理的情况下进行旅游开发。由此可见,景观生态学的空间范围与生态旅游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景观生态学成为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重要基础理论。
(二)景观生态学的结构功能
对于景观结构,我们通常用这样几个专有名词进行描述: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和缘(edge)。
1.斑块。斑块的原意是聚集地。景观生态学中,我们具体指自然景观。
2.廊道。廊道是一种线状要素类型,这里主要是指林带、交通以及两侧的带状树林、河流等。
3.基质。基质一种生态系统,它存在于斑块内,它的各种特征是对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基础,也是划分各种功能区的前提。
4.缘。具体指边缘地带,作用是边缘效应进行集中的
表现。
景观生态学的功能主要包括廊道、基质和斑块的功能特征分析,将旅游活动解释成各种生态流。这些生态流主要来源于游客的客流、物流、货币流以及信息流等等。由于我国大部分生态旅游目的地长期发展,并通过人类的有效保护,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促使生态旅游景观表现出一定的人文性。
(三)景观生态学的整体性与异质性
在景观生态学中,主要包含着这样两种性质:一个是整体性,另一个就是异质性。下面,我们对于这两种性质进行相关解释。
整体性:景观生态学主要由景观要素组成,其结构具有等级性,功能独立且视觉特征明显,其各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组成功能,这便是生态整体性原理的基本思想最为直观的陈述。
异质性:空间的异质性主要是指各种单元变化的异常性状。通常,异质性与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息息相关,是景观功能的基础保障,决定着空间的多元化。
在外形结构上,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塑造和控制着生态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而在内部结构上,景观生态的整体与异质性对生态旅游目的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为我们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提供了切入点与新思路。而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质也就是不断构建起空间,维持其生态的整体性。
(四)景观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景观的多样性主要是研究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斑块的具体情况,对其大小、数量以及形状进行描述与分类;第二个部分是景观的类型、分布;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斑块的连接性和连通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等等。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观察,我们发现景观的多样性影响着景观的稳定性。
由于生态旅游中的景观生态系统具有非独立性,因此景观的异质性格局大多由多种生态系统对其进行构成,其旅游功能和旅游景观也各不一样,从而保证了旅游景观的稳定性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相反也实现了景观旅游的各种功能。生态旅游的稳定性不仅能够反映人为对于自然的干扰程度,同时也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发展的检验标准之一。
(五)景观生态的变化
所谓景观变化主要是指随着时间的积累,景观系统在结构以及功能方面发生的变化。景观的变化通常由两方面的因素产生。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
然而,相对于自然因素而言,人为因素对于自然景观的影响要大得多。
例如旅游开发者为了便于旅游者行走,铺设道路,又或者建设房屋,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原始性,同时也导致植被稀少,使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减少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大量的旅游者会对土壤产生影响,由于土地频繁的遭受践踏,导致土壤面积增加,加剧了水土流失,其次一些旅游者随意丢弃垃圾,让原始的自然环境正在快速地退化。加上当地居民一些不合理的开采,则更为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一旦人为因素的干扰幅度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则会导致生态失衡,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变化,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景观化生态学应用
由于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涵完全统一,因此,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理论基础。为了能够有效地为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提供一条明晰的思路,我们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在生态旅游的固化管理之中,希望通过长期的发展,能够有效改善生态旅游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加强旅游者的生态保护意识
由于景观生态学十分注重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的相互影响,同时强调其整体性与异质性,可以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进行详尽的解释,同时也能够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这能够促使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进一步、全面的认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要求具有双重任务,一来是实现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来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生态旅游开发者想要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旅游者希望在花费中获得心理上的最大愉悦,而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也想从中获益。而生态旅游能够完全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需求。
生态旅游虽然是一种能够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的旅游形式,但同时生态旅游业对旅游者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一方面,旅游者可以充分的感知旅游目的地,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旅游者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景观的结构和变化,受到生态旅游环境的教育。因此,生态旅游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对旅游者进行思想教育,使旅游者明白一些无意的行为有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性,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由于一些旅游者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会将一些不良行为展露出来,因此,旅游开发者和监管者应当加强监控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制度。
(二)合理开发,科学规划生态旅游
景观的边界都十分明显,其次视觉特征也十分显著。因此,整个生态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其稳定性是包含在稳定性之中的,这同时也是一个适宜的尺度。景观的生态学、经济学以及美学,这些多重性价值的判断不仅是景观的规划基础,同时也是生态景观的管理基础。
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关于生态景观学的集中表现主要为两点:1.根据实践者提供的相关依据,结构与过程互为关联原理;2.规划设计者应当具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技术以及相关经验。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在生态旅游的规划过程中,人们应当遵从景观生态的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结构与发展特征进行设计,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促使景观多样性和个性化,提高综合效益。优化其结构、完善其功能,并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产品。
2.将功能与生态进行区分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有序地进行旅游活动,促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配置的优化,我们必须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功能以及生态旅游的区域进行划分。
3.结构规划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功能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在对旅游景观生态进行规划时,我们应当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解与探究,选择和控制其利用方式和利用方向,使个体单元形成整体的景观生态系统。一方面方便了旅游者,另一方面也保留了景观的美感。
在设计廊道时,设计者应当注重其合理性。景区的廊道应当以小路为主,相互交叉,从而形成网状,网眼越大,生态效益越好;越小则异质性越大,景观的美学质量也就越高。对于廊道的设计,我们必须重视,但不能太过强调。设计者不仅要对于廊道的形状进行思考,同时还要考虑到廊道的长短,廊道太长就会降低景观的精彩程度,廊道过于短小,则会导致生态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廊道的长度十分重要,对于其长短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设计。除此之外,廊道还要具有送输功能,以便增加游客的游览时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生态旅游中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我们应当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充分认识生态旅游,并且不断探究其内部结构,从而建立合理的规划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李长健,刘函.论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例[J].求实,2012(5)
>>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基于文化认同的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构建研究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内在动因分析 试论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选择 生态旅游中社区居民参与模式研究 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比较研究 分析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谈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分析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分析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问题分析 旅游社生态旅游服务探究 乡村旅游社区生态意识培养 国内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研究进展述评 社区居民参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基于社区参与的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中社区参与的有效性探析 基于社区参与的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si=9。)。非政府组织由于其政治、财政、管理的独立性,更能客观公正的体现民间诉求,服务公众。社区作为生态旅游的利益主体,无论是政治参与,经营管理还是资金投入和知识水平都处于劣势,话语权微弱,无法保证利益的获得,而非政府组织的引入在加强第三方监管的同时,更因其在资金及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了社区的获利能力,强化了社区的主体地位。
4. 社区被纳入受益体系
不同模式都强调关注社区利益,并建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体现了社区生态旅游的本质。社区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2) 基础设施、服务及安全等公共福利条件改善;(3) 自主创业和就业机会增加,获得工资收入;(4) 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包括环保等知识的学习和生存技能的培训;(5) 红利收入。
相对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能使各利益主体在生态旅游系统中找到利益平衡点,进而产生“心理平衡”。当地社区最大的资源是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效的资源价值评估,合理的生态补偿,可以激发社区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减少对外来企业的敌意和不信任感,自觉放弃砍伐、打猎、放牧等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其它主体合作共同开发生态旅游市场。
尽管上述模式体现了CBET的一系列特征,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5. 社区参与的起点问题
没有资料表明社区参与了洛克泰尔湾和哈里曼山的生态旅游规划。哈玛谷村理事会对旅游规划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制定、落实规划上,村民对旅游规划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对旅游规划的贯彻执行上,但明显受到资金和规划水平的影响甚至制约。
本文认为社区参与应始于规划。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监测和利益分配的全过程是社区参与的高级阶段,是保障社区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社区是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最直接承受者,因而是旅游规划必不可少的参与主体。国内外的生态旅游实践都尝试在旅游规划中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扩大社区的参与广度[20,21,22]。
6. 社区参与的强度问题。
社区参与方式、参与程度及其获利途径都比较单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收入主要来自:为游客提供牵马上山等服务、接待游客家访、餐馆、导游、销售手工艺品等,参与强度不够。
社区参与强度的加强取决于社区是否在核心管理层享有“话语权”,因而,应赋予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实权,摆脱象征性参与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哈玛谷社区为代表的由居民自主经营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社区在资金及开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都可能构成发展的瓶颈。所以,应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不同作用,如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学术机构、企业管理等,关键是要建立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及利益分配机制。
参考文献:
[1] Wood M E.Ecotourism[M].Ann Arbor Science Publishers Inc,2001:9-15.
[2] Western D.Defining Ecotourism,in Ecotourism: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edited by K. Lingderg and D.E. Hawkins. North Bennington,VT: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7-11.
[3] Ziffer K.Ecotourism:The Uneasy Alliance,in Conser-vational International[R].Washington,D.C.:Ernst&Young,Working Papers on Ecotourism,1989:1-36.
[4] Wallace G N,Pierce S M.An evaluation of ecotourism in Amazonas,Brazi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4):843-873.
[5] Scaee R G,Grifone E,Usher R.Ecotourism in Canada[C].Hull:Canadian environmental Advisory Council. Singdiga,I,1993.
[6] 佟敏.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7] David A.Fennel.Eco-tourism:An Introduction[M].New York:Routledge,1999:119.
[8] 成竹.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04(10):39-42.
[9] Scheyvens R.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245-249.
[10] David Weaver,杨桂华,等译.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 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12] Masberg B A,Morales N.A Case Analysis of Strategies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J].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nd Management,1999(2):289-300.
[13] 郑向敏,刘静.论旅游业发展中社区参与的三个层次[J].华侨大学学报,2002(4):12-18.
[14] Agnes Kiss.Is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a good use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unds?[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2004,19(5):232-237.
[15] 邓冰,吴必虎.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6(4):84-88.
[16] Spenceley,刘晓晔译.南非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中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J].产业与环境,2002(Z2):50-53.
[17] 赵俐俐.社区生态旅游开发与居民参与实证研究――以一个云南藏族村庄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
[18] Reinaldy Joy.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哈里曼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兴生态旅游,促社区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31-239.
[19] 刘静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企业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8(6):80-86.
[20] 刘静艳.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J].旅游学刊,2006(5):17-21.
[21] 黄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4.
[22] 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63-68.
A Case Study on Ecotourism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odel
LIU Jingyan1,WEI Yuchun2,HUANG Liying3,LIU Chunmei4,SHI Qiong1
(1.School of Business,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2.Key Labs of Ministry of Virtual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3.Zengcheng Colleg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Zengcheng 511363,China;4.TNS Marketing Research and Consultant Company Ltd.,Guangzhou 510120,China)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反思;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69-02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给各国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旅游这一代表人类时代潮流的旅游类型,给社会上热衷于旅游活动者和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拯救、保护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厚望[1],备受各国民众的喜爱,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时展必须面对的研究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的产生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传统大众旅游业的生态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专业名词是1983年由贝洛斯・拉斯卡瑞(Ceballos―Lascurain.H)首次使用的。这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在他1987年撰写的《生态旅游之未来》一文中明确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全新概念,随后引起全球广泛反响,各国都在自己的开发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梳理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历程后发现,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指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因市场需求而主动发展生态旅游,如美国在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被动式是指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迫于经济和环境的压力,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迫不得已发展生态旅游业,如20世纪初,殖民主义者的大型狩猎活动给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此肯尼亚政府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文献综述
(一)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1980 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首次提出“生态性旅游资源”的概念。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纯天然的“自然景观”,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带野生丛林、野生动物园、国家公园等纯自然区域。TIES(生态旅游学会)、WCU(世界保护联盟)、Cl(国际保护组织)、TNCO(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UIAES(旅游人类学委员会)等国外机构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虽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学术观点颇丰。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可供人类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如刘继生(1997)、侯立军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原生态的景观,如张建萍(2001)、杨桂华等(2001);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一种资源,如卢云亭等(200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3最新出版的《中国旅游大辞典》中的界定是“生态旅游资源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由生物群体构成的总体景观以及个别珍稀品种和奇异的形态个体。”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由于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尚未在国内外旅游学术界达成共识,因此,众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背景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资源的性质和成因进行分类。一种是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张建萍(2001)、程道品(2004)、裴洪淑等(2007)、于洪雁(2012);另一种分法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如杨桂华(1999)、杨文凤等(2009)等。二是从资源性质及功能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冰雪地带等生态旅游资源,如袁兴中(1995)、卢云亭(2001)、袁书琪(2004)、卢宏升等(2004)。三是从市场需求导向划分。如:马乃喜(1997)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型、科学型、探险型、保健型、狩猎型、民俗型;袁书琪(2004)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型、运动型、休闲型、度假型、科考型、探险型等。四是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角度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心理、精神、健身、经济、政治几个方面。五是从旅游者的感知角度分为可视、可感觉两类,如何平(2002)、徐守斌(2010)。六是从旅游开发与经营视角划分。如王建军等(2006)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资源。
(三)文献述评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关于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有120余种。这些概念存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界定、范畴的划分、学科视角的选择三个方面。基于不同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一种按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划分的分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它套用的是中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常规分类法,其实质仍然是对旅游资源分类,没有体现“生态”的特点,因此并不科学。后几种方法是基于研究者的认知进行的微观分类,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用不够广泛。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多级分类是目前学术界的发展趋势,相对比较客观、系统。但是,梳理后不难发现:已有文献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大多是从旅游学科的视角去认知和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但是,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具有厚重的学科内涵和个体特征,因此,现有分类方法不能体现出生态旅游资源的全部属性,没能诠释生态旅游资源的真谛,既不符合际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理论基础的实质,仍需探讨、改进、完善。
三、反思与构建
(一)反思
1.用什么样的学科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呢?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它具有生态学与旅游学的双重属性,而且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保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内容,因此,单从旅游经济学或生态景观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一全新概念、套用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研究路径既不可取、也不适用。无论是从何学科背景、任何研究目的出发,都应尊重生态旅游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至少要以生态学和旅游学的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问题。
2.为什么要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呢?明确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前提,而且是实践活动的保障,更是进行科学划分的主导思想。科学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方面是为了识别生态旅游类型、确定生态资源价值、明确生态资源现状;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评估、保护、开发、传承奠定理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决策者、经营者三方需求。因此,分类中不仅要包括景观、环境等可视要素,而且应适当考虑保护和开发的相关内容,尽量涵盖不同需求者的关注要素,以满足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各方要求,实现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
3.生态旅游资源中是否应包含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呢?伴随着生态旅游内涵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也越加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中,生态环境不再只作为旅游资源的背景,甚至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因素[2]。对于生态旅游而言,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3]。因此,在我国,生态环境同人文资源一样,是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内容,应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
(二)构建
为确保研究成果的适普性、可操作性,满足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生态学和旅游学的研究基础,综合运用资源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生态旅游的全新视角去认识生态旅游资源,探索性地构建基于生态学-旅游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见图)。
图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四、结语
生态旅游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形式,也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导理念。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是生态旅游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划分、合理评估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制定开发与保护规划的前提,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不容否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框架和方法,但是,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还不够成熟,比如: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础概念还未统一,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种缺憾不仅仅体现了旅游研究的不成熟性,也反映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的滞后性。在不成熟的理论阶段,向成熟学科借用“概念”、“方法”和“理论”无可厚非,但应尊重客观现实和理论基础,抓住交叉学科的本质和特性。虽然现有研究成果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旅游的新视角去认识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去丰富生态旅游的研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修正理论。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5):507-516.
[3]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12):2158-2168.
[4]王金伟,李丹,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及开发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8(9):24-30.
一、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众所周知,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生态旅游者对于实现生态旅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对于生态旅游者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一方面能够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已知的生态旅游者、挖掘潜在的生态旅游者;另一方面,对于目标客户的准确认定将会更好地推动生态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截至目前,我们对于生态旅游者的概念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各方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而生态旅游者事实上是生态旅游这一活动的具体参与者与实施者,因此其概念依存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在对于生态旅游者这一概念进行认识时将面临许多困难;其次,生态旅游者之间的活动与经历多种多样,因此我们很难分析其所具备的共同特质;再次,目前的研究调查大多仅仅针对一个旅游目的地,因此导致取样困难。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者被定义为“到生态旅游区旅游,且以大量消费生态旅游产品为其主要活动内容的旅游者”;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则被定义为“具备一定的生态学与环保知识的个体,且能在旅游活动中体现出其生态与环保精神的旅游者”。以上定义虽都具备一定的道理,但也大都有所偏颇,并不能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生态旅游者这一概念的内涵。从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来说,当一个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环保特性时,我们就能称其为一个生态旅游者了。
二、生态旅游者的分类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各个事务部门中对于生态旅游者的分类都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共同标准。而各个相关部门及学者间基于种种不同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对于生态旅游者之间的分类标准一般也各有不同。就目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 按照国籍的不同来分类
依照这个标准,生态旅游者被分为国内生态旅游者与国外生态旅游者。
国内生态旅游者一般是指那些离开自己的居住地而前往位于本国的其他地区进行一些生态旅游活动的游客;而国外生态旅游者则是指暂时离开自己的长居国或者定居国,进入其他国家进行生态旅游的游客。但就我国而言,凡是那些由他国而来,在申办入境手续后手持的签证是“L”类型的游客都被认定为国外生态旅游者,包括外国友人、我国港澳台同胞以及具有其他国家国籍的同胞等。
(二) 按照旅游目的的不同来分类
当我们依照旅游目的的不同来对生态旅游者进行分类时,其一般被分为观光型生态旅游者、专题型生态旅游者、参与型生态旅游者与综合型生态旅游者四种。
观光型旅游者是指那些为了欣赏我国的生态自然的游客。因此其目的地一般都是那些有着优美自然风光与显著地域特点的地方,例如国家森林公园、“世界遗产”景区、特定地貌景区、自然保护区等;专题型生态旅游者则是指那些有着明确目的与特殊动机的生态旅游者。这部分人外出旅游的目的一般是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如特殊地貌考察、动植物生存状况考察等。在他们的旅游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提升知识等目的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参与型生态旅游者则是指那些能够积极参与各类旅游活动的生态旅游者。所谓的旅游活动即包含那些能够寓教于乐的登山、观鸟、钓鱼、野营等活动,又包含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动植物保护之类的公益活动;综合型生态旅游者的目的则是兼而有之,他们出行的动机十分多样,即想要饱览自然风光又想增长见识,有些时候也愿意积极参与各项旅游活动。一般来说,这部分的生态旅游者是整个生态旅游者团体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按照组织形式的不同来分类
按照这个标准,生态旅游者被分为两个部分,即个体生态旅游者与团体生态旅游者。一般而言,相对于团体生态旅游者,个体生态旅游者的时间安排上更为灵活,项目的选择上也更具自主性。但与团队生态旅游者相比较,由于其一切交通、住宿环节都需要自己来联系,因此不够方便快捷。
(四)Lawton和Weaver的分类观点
事实上,除却以上的三类方法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分类方法,而知名学者Lawton和Weaver的观点值得我们关注。
在他们看来,生态旅游者应该被分为三类,即严格型生态旅游者、一般型生态旅游者与组织型生态旅游者。
所谓的严格型生态旅游者是指这部分旅游者的终极目的在于不断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手段。在这部分人看来,自然与人类都是平等无二的,因此我们理应以更加温和的手段来面对自然。正是由于他们心中的这份感慨使得他们在与自然相处时时刻充满着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并且真心实意地愿意为保护生态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Lawton和Weaver看来,这部分人才真正体现了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分人在整个生态旅游者团体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小的。
而一般型生态旅游者则是指那些具备中等或浅显生态意识的旅游者。这部分人对于获取生态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相关的知识录入大多依托于导游或旅游手册的帮助。相比较而言,他们更乐意关注于自身能否在旅游时获取更大的物质与感官享受。
在Lawton和Weaver的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在严格型生态旅游者和一般生态旅游者之间还存在一种过渡型的团体,他们将其定义为组织型生态旅游者。这一类生态旅游者的特点在于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比一般型生态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更强,但在旅游过程中又体现出种种类似于一般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三、生态旅游者的识别方法
为了更好地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生态旅游发展状况,就需要对众多生态旅游者有所关注与研究。然而相对于生态旅游者的分类,如何有效地将生态旅游者从众多一般旅游者的团体中区分出来似乎是一个更困难的问题。为此,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进行了很多不同的尝试。
在相对早期的阶段(大概是公元2000年之前),国外的学者一般主要采用的是行为学的方法。这个方法一般较易操作,然而也不无粗糙,在很大程度上将生态旅游者与自然旅游者混为一谈。伴随着生态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众多学者对于生态旅游者概念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于是新的识别方法也开始不断出现,例如行为识别法、专家判别法、自我识别法以及数学识别法等。
(一)行为识别法
这是众多学者在对于生态旅游者进行识别时所采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在旅游目的地像生态旅游者一样活动的游客都将被定义为旅游活动者。这样,无论是那些自然或者环保组织的成员抑或是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消费的旅游者都会被纳入到生态旅游者的范围之内。这种方法相对简易,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当取样手法、途径有所不同时,其结果也将显示出巨大的差异。因此,为提高精度,这种方法应该和其他识别方法共同采用。
(二)专家判别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相关的专家学者积极运用自身的知识与经验来寻求出一些预定指标,并据此提出一些问题,并通过受访者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出这些受访者是否是生态旅游者或者是哪一类的生态旅游者。要想使这种方法取得一个较好的效果,就必须使得这些指标的设定尽可能的趋于合理与完善。
(三) 自我识别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由问题回答者自己来认定自己是否为生态旅游者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大多会与行为识别法共同使用。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一般会首先询问受访者是否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而只有当受访者对这个概念有所了解的时候,才能进入其他步骤,即通过对其他问题的追问来使受访者确认他们自己是否是生态旅游者。这种方法在单独使用的时候也具有较大的缺陷:一方面,这种方法在运用时对于受访者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故而使得符合要求的调查样本量相对较小;而另一方面,一些旅游者可能会由于某些特别的原因而选择撒谎,这就会对调查结果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四) 数学识别法
目前用到的数学识别法主要有两种,即logit模型与聚类分析。由于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相对较少,因此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四、结语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主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导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和谐发展为原则,并以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新型旅游方式。无论是从旅游业发展角度,还是从社会、环境发展角度来看,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其必然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及要求变得愈来愈高。规模性的旅游活动,尽管带动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对旅游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生态旅游强调了旅游规模的小型化,将旅游活动限制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观光质量,而且能够对景区产生持续性的保护,实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态旅游的升温,我国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产品开发有待加强。部分生态旅游度假区还处于发展初期,旅游模式依然停留在层次较低的景观观光阶段。还有一些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农家乐,但也只是以休闲农业为主,旅游产品形式过于单调,未能将旅游活动与当地生态、人文历史、地方风俗特色等充分关联起来。由此可见,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还不够,对游客缺乏吸引力。(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部分地区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较为滞后,特别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一旦到了旅游旺季,经常会出现堵车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游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度假区缺乏专业型导游人才,很多导游都是由当地居民临时兼职,专业水平不高,对生态旅游深入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3)市场辐射范围小。一些生态旅游度假区市场辐射范围较小,其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周边地区,又缺乏打造和提升景区品牌手段,制约了空间拓展。
三、促进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完善生态旅游规划
通过完善生态旅游规划,能够为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借助湿地旅游来保护湿地生态,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在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相关规划工作要体现出知识性、生态性及保护性,结合旅游度假区实际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流量,将客流严格控制在限定范围内。同时,要对旅游功能区及保护等级进行合理划分,制定对应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保护方案,实现生态资源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
(二)加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加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意味着能够将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增强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影响力及吸引力,让游客获得独特的体验。以浙江开化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例,其生态旅游主题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千树万花博览园”,相关旅游产品也是围绕着该旅游主题所打造的。在相关产品设计过程中,参考区域交通条件、各景区分布形态以及人流、视线空间组织等,以历史时间顺序,分别打造了“林径贤竹”、“农耕人家”、“石器寻踪”、“远古时代”四个主题区域,各主题区域相互独立,彼此之间又存在关联,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活动,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3]。由此可见,在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当中,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还要赋予相关产品特征化元素。当然,这些特征化元素不能与生态旅游度假区核心主题相偏离,而是要进一步强化主题内容,以此拓展主题覆盖范围,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形成难以忘却的回忆。
(三)加强旅游度假区环境管理
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核心目标在于环境与旅游和谐发展。很多生态旅游度假区承载了湿地、森林生B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在环境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生态旅游开发过度,可能会导致湿地、森林的功能出现退化。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环境管理,始终将环境保护置于首要位置。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要绝对服从于环境效益,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具体开发过程中,要结合旅游规划的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并做好相关环境评价工作。对于可能破坏或损害生态系统功能的行为,要提前拟定修复、保护方案。在项目运营后,也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保证环境管理发挥成效。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