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现象举例及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实效性;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35-02
《大学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比较重要的公共课,其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增长大学生的视野,扩大大学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精神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能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1]。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实效性
1.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太被重视,而且其在现有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缺乏较为明确的定位。举例来说,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定位为工具性课程,不太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另外,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定位为文学教育,认为这门课程偏重人文素养教育,同职业技能教育的关系不大,因而不太重视这门课程,导致大部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偏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也正是由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缺乏明确的定位,致使语文课堂不被重视,相关的教学研究少之又少,而教学分析与讨论更是屈指可数。此外,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生缺乏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此外,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缺乏科学、合理、规范的章法,导致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完全模仿或复制高校本科语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整个语文学科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职院校所具有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就是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文饰现象比较严重,过分偏重形式主义,采取上“超大课”形式或以讲座形式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结果往往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睡,一堂课下来学生一无所获[2]。
2.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当下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讲授,学生听取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用这种“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别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了,此外,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内容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相似,内容毫无新意,多以传统思想为主,缺乏感染力,与实际生活相差较遥远,没有时代代入感,更缺乏针对性,容易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缺乏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已经成为制约其课程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缺乏实效性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语文教学方式与高职学生本身的特点与专业情况不相符合,因而导致高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如果让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兴致不高,继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4.师资力量较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现阶段,高职院校语文学科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不少语文教师仍将传统的教学观念用于新的教学要求上,无法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此外,近些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有所扩大,教师教授的班级多,因而,语文教师用于教学的精力有限,没有多余的精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上述这些问题,诸如《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师资力量较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因而,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其对于更好地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传播我国优秀文化,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
1.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对高职院校而言,要想提高其语文课程教学时效性意识,首先必须加强对其认识,通过强化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认识的提升。如何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研究与分析。其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探索和尝试加深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认识。
2.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对高职院校而言,要想提高其语文课程教学时效性意识,还必须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通过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对语文课程教学明确定位,避免盲目性。在课程开设方面,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重视课程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注意将课程设置目标与培养目标相结合。在教材选择方面,更要与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相结合,结合高职院校的实践,精心挑选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相符合的语文教材。此外,在设计语文课程和筛选语文教材时,还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按照其特点及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关课程的开设。
3.加强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学语文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尤其是高职院校,其是为培养高级职业技术类应用型人才而服务的,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点,加强学生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举例来说,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去思考文章的主旨及含义时,不应当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当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
四、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学院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要想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离不开高校院校提供的有效支持,尤其是有效的政策扶持。首先,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相关教育制度,出台有利于促进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提高的相关政策。其次,高职院校要上行下效,切实贯彻和执行这些制度与政策。
2.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增加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使语文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此外,还有利于与其培养目标相衔接。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服务,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在此前提下,高职院校的语文学科应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及人文内涵。所以,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培养目标除了要不断强化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还应强化相应的实践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加其审美体验。举例来说,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诸如《论语》、《资治通鉴》、《老人与海》等,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带动学生对这些名篇佳作进行阅读赏析时,除了给学生分析其语言的运用、修辞的运用以及写作方法等,还应进行更深层次的赏析,借助这些名篇佳作对学生予以精神熏陶,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升华,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
3.优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语文课堂教学除了在教室进行讲授知识之外,还应包括实践性教学。高职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多进行社会实践,多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对从书本上学到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举例来说,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或安排学生举行模拟情境训练,诸如,比较正式的面试表达,学生以后就业可能需要的自我推荐函书写、求职信的书写以及关系到学生以后找工作时能否应聘成功的竞聘演讲等,上述这些都属于比较基本和实用的应用型技能,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高职院校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起到较大的作用。此外,通过上述这些训练还能够锻炼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语文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师资力量较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尤其是要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至于如何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第二,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第三,加强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要提高其语文教学实效性。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主要有:首先,学院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其次,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增加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再次,优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
参考文献: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在课堂教学中,常见到一些老师只知一味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变化。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他们不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本知识讲解清楚;二是由于他们不注意学习,知识陈旧,只好重复书本内容。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纠正,长期下去,就必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克服教法单一的办法很多,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是深化、补充教学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毕竟只是教学内容的“提纲”,它对问题的阐述不可能详尽具体,有些只侧重某一个方面。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内容加以深化和补充,使之更趋完善,才能真正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深化、补充教材内容又分为纵向开拓和横向展开两个方面。纵向开拓就是要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精辟论述某些观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讲课有无深度,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横向展开就是指老师讲课要“放得开”,思路要宽,角度要活,必要时应旁征博引,加以发挥。课堂教学最忌只列条条,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变成纯粹的注释手段。课堂教学应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二是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需要引入与书中内容有关的新材料、新观点和新的研究动向,作为对书中内容的补充,供学生参考借鉴。如在对文学作品思想意义的认识上,历来容易出现分歧,这种情况在语文教材中也不鲜见,如关于鲁迅小说《药》的主题,就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如“亲子之爱”、“怀念革命先烈”等,教学时也可把这些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一家之言的同时也对其他观点有所了解。这种引进不同观点的做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辨析各种意见的机会,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介绍不同观点和有关知识时,应作必要的分析,对学生作正确的引导。
三是举例论证。
举例不仅有利于说明问题,而且有利于充实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举例应把握三点:第一,例子要新颖。举例要着眼一个“新”字。首先内容要新,要避免引用那些人们已反复引用过的例子。其次,切入角度要新,如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故事,用来说明如何修改文章已落俗套,但换个角度,用其中的“绿”来说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就颇具新意。第二,例子要丰富。丰富的实例,可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而生动,能有效地改变由照本宣科所造成的沉闷状况。学生之所以欢迎插有大量精彩实例的课,除了它在内容表述上有通俗明白的优点外,五光十色的外来信息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第三,举例要适当,要紧扣所述问题。那种不着边际的例子,看似热闹,实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是教学时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点”指重点内容,也包括难点。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不分轻重,照本宣科,这种诵经式的授课方式,极易破坏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以点带面正好与之相反,能突出重点,在强调重点的前提下展开其他内容。这种方法的优点,首先在于能够围绕中心深化教学内容,克服那种由于面面俱到而造成的讲授不深入的弊端。如以小说的讲解为例,学习小说应将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上,因为人的思想、情感及相互间的关系,是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一面折射镜,尤其是鲁迅的小说,不分析人物及人物之间的联系,就难以理解造成人物命运的深刻社会原因;只有分析人物形象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的主题才能充分显现出来。那种把力量平均用在分析段落大意和总结主题思想上的做法,是很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真正深刻的理解的。
【关键词】高级英语 融洽 深广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当教师收到学生的短信:“老师:真的非常感谢您,感谢您几年来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您是我在大学里面遇到的最好的、最有学识、最具师德的老师。”作为教师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应有的优良品质“仁爱、礼貌、合作、维护双方面子、愉快、跨文化意识、容忍并尊重文化差异(汪,硕士论文,2008)”可有效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奠定良好感情基础。高级英语的教学是心灵的教育,其“教书育人”的双重性更加明显;若不启发学生心灵,则难掌握课程真谛。
二、教师精心钻研教材
教师要彻底掌握教材的神髓:弄清每个考点;每个词都能用英语解释并举例(注:举例要有依据,不可随便自己编写句子,让学生记);对每个句子都能用英语从语法、修辞、文体等、以及语境等多方面进行细致的斟酌;教师轻松驾驭课堂,高屋建瓴,授人以渔,语言知识运用自如,与学生良性互动,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对学生多提问,学生的被提问次数差距不超过10%;不歧视差生,而是给予更过关照;利用“鼓励”法宝,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在一种“感觉良好”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减轻学习压力;必要时还需巧妙“鞭策”,降低学生“自负”“懒散”情绪。
四、加重教师,减轻学生
一般情况下,教师不把作业放在课下。作业全部在课堂上完成;课堂上10分钟的测试题,教师课下可能用两节课批改完。教师这种“勇挑重担”甚至“忍辱负重”的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动学生;学生对教师的敬意油然而生,其学习决心也会倍增。
五、融多种学养于一科
1.学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所有学科都重要,比如第二外语、英美文学等; 使所有学科形成良性互补,互相促进,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2.若有可能,可双外语教学。笔者在教高级英语时,能用日语强调的知识,都可以用日语强化一遍,因为学生也在学习日语;既调节讲解的单调性又激发学生多方位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所教语言知识,达到语言间的融会贯通。
3.处理好所教课本知识与相关背景知识及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关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提高。高级英语课程关系到语言学的知识,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文学的等等都适度地进行深化和扩展。关注“全人”教育,增强教育性。下面仅举二例:
例一:课文中涉及到《圣经》典故等,比如,比如上册第九课提到了“摩西十诫”;教师有必要讲解“摩西十诫”的具体内容(英文原版);《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更是英语专业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而“摩西十诫”正是《圣经》的精髓。另外,教师在系统细致讲解课文基础上,可启发学生进入深度思维:引申题目“The Trouble with Computer”让学生开展讨论,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具有现实意义。
例二:上册第十五课有一句“We do not need a Freudian to tell us that this disharmony is often of sexual nature.”,教师若不把“Freudian”基本观点讲清楚,学生即使能够准确翻译,对该句的实际思想内涵的理解还是一头雾水。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有必要补充一句:“In a Freudian view, libido (sexual desire)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all human behaviors”。
六、结论
高级阶段的语言教学是通过语言掌握各方面文化知识并培养语言能力;而文化就像冰浩瀚海洋中的冰山,大部分藏在水下。高级英语之“高”与“精”重在课文的“细致”(对语言的探讨分析至“小而无内”;比如,对单词必要的词素与词源分析等)和“博”(对某语言现象的探究之高度达到“大而无外”)。对课文的讲解从多角度去阐释:从课文文本中挖掘“语义学、语用、修辞、语法、句法、文体、词汇、美学、心理等不同领域的“黄金”。
参考文献:
[1]王家湘.《高级英语》上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关键词】甜;苦;咸;不对称
在汉语词汇中,较广泛地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本文以“甜”与“苦”、“咸”(表示人可以用感官感受到的物的性质的词,同时也属于基本词汇)为例,在词义的引申、构词能力及句法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来说明词汇的不对称现象。
在不同语义及环境的影响下,“甜—苦”、“甜—咸”都可以构成反义词。三者的关系是建立在有共同的意义领域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在语言社会长期使用中形成的聚合。
一、“甜”、“苦”和“咸”的词义的引申
(一)甜
在《汉语大词典》中,对“甜”的解释如下:
1.像糖或蜜糖的味道。
2.比喻幸福、快乐。
3.美好。
4.形容睡得酣畅。
5.指美言。
6.指浓郁软熟的画风。
7.谓投其所好而使之入迷。
很明显,最后三个义项并不常用,而且从意义上来看,作为这三个义项的“甜”是本义(即义项1)的比喻义,可以不在主要考察范围内。“甜”的引申,通过隐喻实现:引申为像蜜糖一样的生活,即幸福快乐;由甜的合口引申为适合自己的感受,即美好,代表好的感受,又引申出睡眠的美好,即睡得酣畅。
(二)苦
《说文解字》:“苦,大苦,苓也。”即“苦”的本义为一种草本植物。《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汉语大词典》中,也引用了此例:
1.苦菜,即荼。
2.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3.痛苦;困苦。
4.忧伤;愁苦。
5.困扰;困辱。
6.苦于;困于。
7.厌恶。
8.恨,怨嫌。
9.紧迫;急迫。
10.辛勤;刻苦。
11.极力;竭力。
12.病痛。
另有词条解释四条,但与现代汉语常用意义联系不大,就不再做说明。
作为与甘、咸同属的五味之一,“苦”指代了“炎上”的口感(并不令人愉快的味觉感受);又依靠通感引申出了属于人感觉上的痛苦3、愁苦4、从举例也可以看出两个引申义几乎同时出现,而从5、6、7、8采用的例子又可以看出这四个义项之间的界限明确是随着具体的使用语境不同才逐渐固定下来的,初期具有意义模糊和相交叉的迹象;义项9是独立发展的,但义项9所举例子“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可以看出“苦”的部分义项是与“甘”相对应的,从这个角度说,“苦”的引申意义要比“甜”丰富。
(三)咸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咸”的解释为:(1)全,都。(2)姓。另有“咸(鹹)”:像盐的味道。这说明“咸”现在的意义是由古时两个字(即咸、鹹)的意义合并而来。在《汉语大词典》中的分类更为明确,对“咸”与“鹹”分别作了注解。“咸”下的词条,如共同、普遍等,均是在“皆,都”这个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而这个基本义与味觉(即“甜—咸”成为反义词的意义领域)并无联系。对“鹹”的注解如下:(1)像盐那样的味道。《书·洪范》:“土爰稼樯,润下作鹹”。(2)地名。也就是说,“咸”作为与“甜”相反的词义只存在于本义中,即作为五味之一,而且后来也没有通过文章等多方面的使用而得到引申。在现代意义上的使用中,其对应关系也开始出现“咸—淡”的倾向,如询问“这菜是咸了还是淡了?”但是在传统意义的直觉反应中,还是主要把“咸”“甜”作为主要的反义关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作为食物的苦的味道太少。
二、构词能力
构词能力的强弱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作为语素构成合成词的类型的多少和所构成词的数量的多少。出于现实生活中具体使用的考虑,在说明构词能力时,主要采用与现代汉语联系密切的义项。
“甜”的构词方式:(1)偏正式,如甜食、甜点,这属于一般关系,还有种类关系,如甜瓜;(2)联合式,如甜美,甘甜也在这个范围内;(3)补充式,如甜蜜;⑷附加式,如甜丝丝,甜滋滋。
“苦”的构词方式:(1)偏正式,如苦处、苦主,还有属于种类关系的,如苦瓜、苦竹;(2)联合式,如苦痛、苦恼、苦难;(3)动宾式,如苦学、苦练。(4)重叠式,苦苦。
“咸”的构词方式:(1)偏正式,如咸菜;(2)附加式,如咸津津。
简单地说,“甜”的合成词构成形式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补充式和附加式,“苦”的合成词构成形式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和重叠式,“咸”的合成词构成形式主要有偏正式和附加式。
“甜”、“苦”和“咸”的义项都不是只存在于合成词或固定结构中的,即不是单纯的语素义,可以单独作为词来运用。“甜”、“苦”和“咸”作为词的结合能力是不相同的,“苦”的语法能力明显较强。
【真题再现】
电磁辐射污染
文/肖 荻
①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周期性变化产生波动并通过空间传播的一种能量,也称电磁辐射。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产生负面效应超过标准的电磁辐射强度就是电磁辐射污染,也被称为电子“烟雾”或电子垃圾。
②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可分为天然电磁辐射源和人为电磁辐射源。天然电磁辐射源是由大气中的自然现象引起的,比如自然放电、雷电、火山爆发等此类大气与空气污染源,具有黑子活动和黑子放射的太阳电磁场源,以及有恒星爆发、宇宙间电子移动等现象的宇宙电子场源。人为电磁辐射源是指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电器和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分为工频辐射源和射频辐射源。各类电磁波发射系统,工频辐射系统,利用电磁能的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等,甚至包括家用电器,均是电磁辐射的污染源(见下表)。
电磁辐射的污染源
③电磁辐射污染危害严重。它会引发意外重大事故,可以使电爆装置、易燃易爆气体等意外爆炸、燃烧,甚至引起火箭发射失败、卫星失控。它会干扰信号,直接影响电子、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使信息失真,控制失灵。例如,会引起火车、飞机、导弹或人造卫星失控。它还会危害人体健康,长期处于高强度的电磁辐射环境中极易造成白血病,诱发癌症并加速癌细胞增殖,影响心血管系统和视觉系统等。
④现代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子设备,我们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防止电磁辐射污染。购买通过国家电磁兼容性安全认证的电子产品;尽量使用座机,少用手机拨打电话;给有显示屏的电器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积极锻炼身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及蛋白质的食物,还需做定期检查,有效防止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选自《环保与生活》,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有删改)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文章的表格中能获得关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是怎样说明电磁辐射污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加点的“极易”一词能否换成“容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贵州省遵义中考题)
【名师解读】
解题策略:
第1题要求写出文中说明的主要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说明的主要内容,有的从全文的角度理解,有的从某一段落中理解。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全文中来概括。答题前,先要找出文章说明的事物,以及该事物特征、种类、性质、范围等,然后概括。概括说明主要内容时,表达要完整。一般采用“本文介绍了某事物的来源、种类、特征、范围”等表达形式。
第2题要求写出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概括信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认真阅读题干,找出筛选、概括信息的范围、内容、表述方式和字数要求等信息;②认真阅读文本,确定范围,仔细筛选;③根据内容要求提取有用信息;④对提取的有用信息加以归纳、整合;⑤按表述方式和字数要求进行概括表述。本题只要将目光锁定第③段,就可以筛选出主要内容,然后分点概括即可。
第3题要求写出从文章表格中获得的关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的读表能力和探究能力。答题前先要仔细阅读表格,看清楚表格的标题以及具体内容。对表格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提取出关键的信息,透过表格的字面信息,分析表格的深层含义。这张表格的标题是“电磁辐射的污染源”,表格内容包括“类别”和“设备名称”,涉及到方方面面。仔细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掌握情况。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下:(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3)列数据。在文章中列举具体的数据可以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5)画图表。图表法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欠缺,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比较具体形象地突出事物的特征。(8)打比方。打比方可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9)摹状貌。运用摹状貌,可以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一般情况下,答题时先指出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写出说明的内容即可。
第5题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情况。答题时首先要解释词语的意思,比较两个词语的不同,然后指出所选词语的使用范围、程度、性质等,结合原文内容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最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回答。
错答探因:
上述真题中第1、3、4题失分较多。第1题失分的原因是内容概括不全面,一般考生只能写出电磁污染的来源和污染,而忽视防止的内容。第3题失分主要是读不懂表格内容。不少学生直接写成“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类别和设备名称”,没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第4题失分主要是没有指出具体运用的说明方法。
【读写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