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

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

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经济体系;加尔布雷思;经济学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和公共目标》的研究方法总结

(一)研究主体

加尔布雷思立足美国经济运行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的分析过程中注重结合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实际,定位于本国资本的所有者阶级。虽然加尔布雷思所关注的研究主体与其他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无异,但是他却因袭了美国制度经济学的传统,即从制度入手研究经济问题,以公司结构、社会结构两个角度分析,把对公共目标的关切作为主导思想,理论焦点落脚于权力分配,二元体系作为理论框架,尽而其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是以结构改革、权力均等化和收入均等化为主。由此可知,加尔布雷思所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一种改良主义。其中,最能体现加尔布雷思其思想特点就在于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中,所运用的分析方法较为深刻地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内部运行存在的矛盾,因此,这对于我们理解现代资本主义有所帮助。

(二)研究重点

加尔布雷思的研究重点在于结构改革。所谓结构主要侧重于制度设置层面,他认为,制度的合理与否以及公众目标的实现和被破坏程度远比经济增长幅度更为重要,为此,就必须全面分析构成结构的制度形式,从小到家庭大到工会、垄断组织、国家等都属于制度所研究的范畴。加尔布雷思认为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社会中的诸多不平等现象、无意义和无价值的革新、对政府的控制权、通货膨胀、市场行业间缺乏协调性等都属于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也正是现实问题的一部分。而这些现实问题的根源则是由权力的分配不平衡所致。于是,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现实问题不能再用宏观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说明,而要注重研究权力如何分配才能使得整个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二、加尔布雷思的经济思想体系核心

加尔布雷思认为一种思想体系最终的检验标准,是看它是否阐明了当代所焦虑的那些问题,是否有利于治愈经济的病态。他不仅秉承并且发展了凡勃伦关于制度的观念,进而提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的权力转移论、生产者论、二元体系论和新社会主义论。

(一)权力转移论

加尔布雷思认为,人类社会在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历史证明谁掌握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就掌握了权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时代进步、企业逐步成长,生产过程愈发复杂,生产技术愈发精妙,个人层面已难以应付工程技术、原料采购、质量控制、劳工关系以及市场营销,因此,必须由相应的技术专家组成一个团队组织,共同管理现代企业。由此,科学技术促使主宰社会的权力从工业化时期的资本家手中转移到后工业化时期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阶层在内的技术型组织成员或技术专家手中。

(二)生产者论

加尔布雷思认为对现代经济而言,计划显得尤其重要。他意识到生产什么并非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者似乎通过货币投票来决定生产;事实却是,生产者预先控制市场,决定消费者需求,从而决定生产什么。于是,加尔布雷思从现代公司以实现稳定为首要目标提出了生产者论。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主导产品的设计、生产,而且控制着产品的销售价格,并通过广告、通讯网络和推销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劝说”;现代大公司还会对政府进行游说,以左右政府的采购决策。

(三)二元体系论

加尔布雷思以美国为例剖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他认为,像美国这样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由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构成的二元体系。正是二元体系的存在才让现代资本主义这样的“丰裕社会”中贫困、资源配置失调等各种矛盾和社会冲突持续不断。为此,加尔布雷思指出,政府首先要摆脱计划体系的权力影响,并且在基于公共目标与计划体系目标不一致时,采取干涉性的管理使二者趋于一致,M而减弱计划体系的权力,扩大市场体系的权力或者对计划体系实行价格管制,限制大公司通过哄抬物价的方式来损害小企业、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应该把权力均等化和收入均等化作为公共目标。

(四)新社会主义论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者,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最终将会趋同,只要进行社会的结构改革,即计划要取代市场;技术阶层取代资本家掌管计划体系的权力;国家行使调节总需求、物价和工资的职能,并且致力于兴办教育和发展科技。此外,要限制资本主义社会计划体系的权力,从而提高市场体系的地位就会实现权力、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实现加尔布雷思所描绘的“新社会主义”。

三、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加尔布雷思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属于现象描述法中的一种形式,即从结构上描述、说明和预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得不承认,加尔布雷思的观察和研究能够紧扣时展,反映的现象都是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整体情况。他强调有效的政府管理、教育和社会正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不遗余力推行政府改良。此外,他的研究并不看重纯粹的理论,而是结合社会历史的分析,注重政策在现实中的作用。因此,他的研究方法富有现代主流经济学整体上所缺乏的人文关怀和伦理含义。

参考文献:

[1]郑英.《一位经济学家的传奇人生》――加尔布雷斯述评[J].开放时代,2006(5)

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工资理论;收入分配;工资所得;理论误区及矫正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也随之而来。劳动者的收入所得是归于劳动要素项目下的收入形式,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劳动者的工资所得占国民总体收入所得的比重相比许多国家都低得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即说明了我国在理论上对劳动工资的认识存在误区,更说明了我国在实践上对劳动工资的行动也存在较大的误区。

一、现有的劳动工资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工资理论也逐渐形成并发展。这些理论的产生既没有对传统的按劳分配制度进行否定,又对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肯定和实施,这些思想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使以下三个工资理论得到了发展:

(一)供求分配理论――按要素价格――事前分配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想办法使用将生产要素制定价格的方法来解决好人们的收入分配的问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替换和生产要素的同质要素的相互竞争实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这样的解决方式使得在生产过程之前的分配方式对劳动力的价格起着重要的影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对这种价格的决定方式做了客观的评价。虽然现在我国劳动力的市场价格的确定和马克思当年的评价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相对价格的不断变化对我国劳动者自身利益越来越不利。

将生产要素定价的分配方式是一种以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中心,将劳动者自身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不断适应供求法则的变化。这种分配方式的不当之处就是将劳动者自身的要素同物质要素当成是相同性质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同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劳动者的工资是支配需求和支配供给的系列条件决定的,并不是由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所决定的。

(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按贡献――事后分配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形成是对上述的供求分配理论的发展。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由克拉克进行的,克拉克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人们可以进一步合理地运用自然规律,劳动者所从事的任何生产行为通过分配所得到的收入,都应该通过劳动者生产所获得的实际成果来进行衡量,也就是说,市场的自由竞争是将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所取得的价值的一部分给予劳动者自身,将资本家们通过资本所取得的价值的一部分给予资本家,将调和职能所取得价值的一部分给予企业家。

在现实社会中,职工作为企业的劳动者,其自身对企业的贡献是随企业对其自身的技术的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受企业对生产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也受社会中有多少劳动者可以提供相同或类似的生产技术所影响。换句话说,劳动者自身的边际生产价值不一定完全由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自身对企业所付出的努力来衡量,还会受到社会或者他人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按边际生产力进行分配的方式给社会中的人带来的感觉就是:工资高的人,其自身的贡献也就越大。这种分配方式对社会中的强势集团的影响是非常有利的,从而进一步拉大了收入的差距和分化。

(三)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

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是由刘易斯提出的,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有大量剩余,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当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越来越多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会越来越低甚至为零。如果想要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产生剩余现象,就要将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劳动者的工资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一直持续到社会的资本积累超过入口数量,这样社会就不会再出现劳动力剩余的现象,整个过程也会因此现象的产生而停止。在这种现象发生之前,如果有企业或者其他生产单位将劳动者的报酬提高的话,企业或者生产单位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同时也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国家不仅没有得到经济上的发展,反而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度剩余的现象,收入分配情况便更加恶化,而收入分配更加不均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二、劳动工资理论的矫正

上文所提到的劳动工资理论在许多高中、大学的教科书上均有体现,这些理论也被当今社会的许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我国内部的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对《劳动法》的贯彻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利于我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展,害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投资转移到第三世界中的某些国家。但是,劳动工资理论的信息遗漏程度越来越严重,这些信息对缓解和改善当今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有着积极的影响。

被雇佣者和资本家之间力量的悬殊,使得自由的市场交易并不是公平公正的。在对劳动者的工资进行争议的过程中,劳动者与资本家相比大都处于不利地位,产生不利地位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因为劳动者自身具有损耗性,许多劳动者由于家庭或者自身的原因,一旦离开了劳动,劳动者自身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所以这样的原因会使劳动者的利益进一步的丧失,资本家也会产生的可能;第二是对于我国体力劳动者的低微地位,国家应该重视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体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问题一方面要求市场对其进行缓慢调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的干预。宏观上,要求我国政府要着力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劳动者劳动环境,要对资本家的雇佣环境加以控制;微观上,政府要着力创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雇佣关系,要对劳动者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给予尊重和保护,从而使雇佣关系得到缓解和改善,创建社会良好、健康的雇佣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全瑞.劳动工资理论的误区及其矫正[J].财经科学,2009,(3).

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范文第3篇

任何一门科学在概括客观世界各种现象时,都要运用反映和揭示现象最一般和最本质特征的范畴。例如物理学要运用质量、能量、原子、电子等范畴:生物学要运用遗传性、变异性、自然选择等范畴:哲学要运用因果性、必然性、内容、形式等范畴;政治经济学要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价值等范畴。范畴能够帮助我们把握现象的本质,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刻认识客观世界。范畴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被客观世界决定的,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不同的科学,由于他们的研究的对象不同,它们的范畴也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几个基本范畴。

一、劳动和劳动力

人们要生活就需要食物、衣服、靴鞋、住房、燃料等等东西。要取得这些东西,就必需生产,必需劳动。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人类,也就没有社会。

要进行生产,必需具有三个条件:(一)人的劳动;(二)劳动对象;(三)劳动资料。只有这三个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才能进行。

人的劳动是生产的首要条件。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人们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的物质形态,取得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有人会问,既然人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是劳动,那末其他动物为取得食物和筑巢所进行的一些活动是不是也是劳动呢?我们说,只有人类的生产活动才是劳动,其他动物的一切活动都不是劳动,因为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在活动以前就在头脑中计划好了。人是改造自然,迫使自然界服务于自己的目的,而其他动物的活动则是本能的,只能适应于自然,只能利用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马克想曾经说过:“我们是在这个形态上考察劳动,在这个形态上,劳勃是专属于人类的。蜘蛛的工作,与织工的工作相类似;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曾使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使最劣的建筑师都比最巧妙的蜜蜂更优越的,是建筑师以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他脑筋中把它构成了。劳动过程终末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已经观念地存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192页)所以人的劳动和动物的活动是根本不同的,它是人类生活第一个基本条件,正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但是光有劳动,没有劳动对象即没有劳动可以作用于其上的东西,生产还是不能进行。例如没有森林,人就不能伐木;没有矿石,人就不能冶炼钢铁。劳动只有跟自然界结合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拿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一句话来说,即“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有了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还必须要有劳动资料,即劳动者能够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件,生产才能够进行。劳动资料首先是指生产工具,其次是指厂房、道路、运河等劳动条件。生产工具在人类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类人猿是在制造生产工具的时候,才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转变。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够创造工具。

所以,劳动过程,也就是人的活动通过劳动资料按照预先计划改造劳动对象,取得自身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过程。

以上我们谈的生产得以进行的三个条件,在任何社会中都是共同的。但是在不同的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质则是根本不同的。在奴隶社会里,奴隶劳动是公开的强迫劳动,奴隶在奴隶主的皮鞭和铁链的强制下做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从表面来看,工人的劳动好象是自由的,工人同资本家的关系好象是平等的,但是在这种表面现象的下面,则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而工人为了生活,又不得不被迫为资本家做工。所以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被铁链锁住,而雇佣工人则是被整个资本家阶极的看不见的绳子束缚着。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社会性质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再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摆脱了剥削的劳动者的共同的事业,劳动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劳动变成了英勇、豪迈和光荣的事业。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不同于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例如人用自己的劳动力,开动机器,生产产品的过程,是劳动过程,也就是说劳动是一个活动的过程。把劳动力和劳动区别开,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一无所有,被迫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价值,付给工人工资。劳动力的价值也就是养活工人及共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熟练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还要加上他们受训练的费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大于自己劳动力的价值的,其中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攫为己有。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常常把劳动力和劳动这两个范畴混淆,说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劳动是商品,好象工人得到的不是自己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劳动力的价值,而是自己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彻底批判了这种谬论。因此我们在学习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范畴时,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差别。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于是也就消灭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现象。如果说在工人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劳动力还是商品,那就意味着占有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自己被自己雇佣,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自己,这当然是很荒谬的

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相关性

人力资源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生产条件及科学技术等社会综合因素都激发着人力资源管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往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这时用它特有的模式、观念及方式取代了它,对企业建设及人才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相关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特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甄选、招聘、培训等管理形式来有效运用组织内外的相关人力资源,满足当前社会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学术界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及劳动关系管理。其中绩效管理是提高效率最关键的因素,人力资源必须推动绩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使命是推动落实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也是推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中枢。未来的人力管理把重点放在招聘机具创新能力的人,不再是传统招聘具有“成熟性”的人,当今社会已经不看重人的经验和专业要求,而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广博的知识。

劳动经济指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有关社会经济问题。劳动是人类最主要的实践互动,也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人和劳动息息相关,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劳动问题。许多学科也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分析劳动,从社学会中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就会形成劳动社会学,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劳动就会形成劳动经济学,从法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会形成劳动保护学等。尤其经济学对劳动经济理论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如企业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理论;劳动力是具有商品性质属性的理论,企业通过与劳动市场进行谈判,来实现劳动使用权;个人是拥有劳动权的主体,有权支配自身的劳动力,因选择就业和转换岗位方面具有自。劳动也是谋生手段,个人和家庭承担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劳动学还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与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生产工资的关系,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等。

二、劳动经济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大多数群体对人力管理资源的概念就是为企业增值效益,提升竞争力的手段,导致一些企业想要创造财富就是不断地去劳动市场挖掘人才。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使得企业虽然发掘了人才,但不能合理运用这些人力资源,甚至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自然而然也无法带动。

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将生产成本降低。一般在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是占据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所以,降低成本就要合理地的雇佣工人。劳动经济学理论曾提到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指一个劳动力在发挥自身效益而收获的边际收入,把投入劳动力时所产生的费用,即工人的工资,称为劳动力的边际费用。企业在短期生产内是不会投入较多的成本,因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有时是不成正比的,所以,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效益就要合理的雇佣工人,如果企业获得的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边际费用,则证明企业收获了利润,反之,企业会因为投入大量的边际费用确没有收到预期产品,就会出现损失收入的现象。所以,边际费用和边际收益产品两者能同时进入理想状态,就要出现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费用情况。或企业在发展项目上设置的是长远发展,那么企业可以控制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甚至可以调动资金来为项目增添设备,设备的投入可以适量的减少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这也是劳动经济学的原理。

在员工的薪酬管理方面劳动经济学也有所涉及,薪酬管理指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结构、策略、水平、构成来实施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基于人力资源战略设立的,因此,当薪酬体系建立起来后,应对日常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以便及时调整企业薪酬水平、策略、结构及构成,确保实现公平且合法的薪酬目标,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所以,从上述观点可值得,一套成熟有效的薪酬管理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在此之前,要对几个效益进行解析:①替代效应;指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商品需求量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变化。②收入效应;指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因一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受到影响,也导致消费者所购买商品总量的变化。因此,企业在制定员工薪酬时应弱化收入效应,强化替代效应,员工才愿意付出劳动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运行,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是企业在未来运营中在面临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作用。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根据人力、资源并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上来进行优化配置,降低人力管理资源风险,以此来获得企业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尹庆双,曹满云.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J].当代经济研究,2009,(4):50-52

[2]袁伦渠,林原.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6):55-58

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经济学

教育肩负两个使命: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个性化的生活;二是让受教育者适应公共生活,作为公民与他人共同分享文化传统。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education)是教育的两个类别。专业教育是为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而存在的教育,旨在传授学生专门化的知识与技能。通识教育贯穿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对自身、对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有着全面理解的完整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与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人类无穷欲望的学科。它既是经管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又具备通识教育的特征。归宿专业教育的经济学要求我们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预测经济未来,提出宏观政策建议或微观经济对策;作为通识教育的经济学要求我们作为社会的人,能够具备经济学的智慧,把握事务的内在逻辑,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在经济学充当这两类不同教育的课程时,既存在着分歧,也需要融合。

一、经济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分歧

1.现实地位分歧。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教育的专业主义,对于受教育者而言,选择一类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阶层提升的重要手段。作为专业教育的经济学一直都是经管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试图涉足经济类专业的第一步。因此,无论从课程安排、教师配备,还是教学考核上,经济学都受到经管专业学院的高度重视。当经济学扮演的是通识教育课程时,它往往被设定为学生跨专业选择的素质课。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才参与课堂,授课老师也只有想方设法把经济学与学生所在专业紧密挂钩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教育配置扭曲了两类教育的关系,不利于传统智慧的传递。2.社会力量分歧。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经济学作为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在专业教育通过提高人们能力进而创造财富的同时,让每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只懂该领域的语言,缺乏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复杂性的能力,甚至使一个原本流动的世界变得僵化。任何事物都要求人们能够适应不同局势,具备管理各种复杂局面的智慧,这需要通识教育来提供一种协调、平衡的力量来弥补专业教育的局限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经济学能够帮助经济社会的人明白自身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与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联系,看懂经济现象、读懂经济政策并顺利地参与经济活动。3.教学环节分歧。作为专业教育与作为通识教育的经济学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从教学目的而言,经济学专业教育旨在培养能够在企业、政府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价值,实现最大化效用。经济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非职业化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理解经济学逻辑,具备经济学智慧,做一个经济社会中完整的人。专业教育关注的是经济学的实用价值,通识教育关注的是经济学的思想与智慧。其次,从教学内容而言,经济学专业教育要细致化、深入化,注重学生经济学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经济学通识教育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学框架的构建、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剖析、经济学思想和智慧的传递。教师切忌把经济学专业课程直接嫁接到通识教育课堂上。最后,从教学手段上讲,专业教育无论是否借助互联网平台,其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手段依然是教师讲授的传统模式。而通识教育课堂因为其内容不在于深与多,而在于学生智慧的增长,而智慧的增长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因此,课堂的互动、课堂的翻转在通识教育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予以灵活运用。例如课后作业环节,专业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借助习题反复强化知识内容,通过锻炼熟悉经济学的推导与分析方法。而通识教育的课后作业应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主动收集经济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之应是主要的方法。

二、经济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超出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的训练,在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甚至在他准备工作之时就已经变得不再有用。因此,教育在使学生掌握特定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肩负培养有适应能力的完整人的使命。两种教育对于现代人而言缺一不可。1.有机体的融合。通识教育是完整的有机体,专业教育是有机体的功能器官。专业教育旨在教会受教育者做什么与怎样去做,通识教育旨在教会受教育者判断需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而只有明白做的价值之后才能真正知道如何去做。经济学专业教育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经济原理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未来,提供政策建议,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是职业化的、功能性的。而通识教育不仅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足够的根基,而且还为学生充分发展其专业潜质提供了环境。经济学通识教育是对经济事务有机联系的认识和判断,专业教育只有在更广阔的通识环境下才能实现其职业化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具备专业才能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通识教育应当渗透到所有的专业教育中去,或者说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本身就应该包括通识教育的思想。2.现实判断的融合。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谋生,必须接受专业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让受教育者有能力在相应岗位上谋生,但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专业领域,很多时候人们必须信任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因此,我们需要具备一种智慧,即能判断谁是该领域的专家,辨析不同专家的水平。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外判断出优等品与劣等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明晰社会经济关系,参与经济活动,作出经济决策。通识教育并不应限于学生为了从事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专业学习而去完成的一些课程,它应是一套课程要求,对在学院求学的学生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教学环节的融合从教学目标来看,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从广义上讲都是一致的,即培养出既具备个性特征,又能顺畅参与公共活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经济学专业教育为社会输送的经济人才不能仅仅是社会功能的组成部分,也必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两类教育目标的同时实现,才能真正彰显教育的意义。虽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差异,但无论是专业教育重视的技巧方法,还是通识教育重视的思想传递都是经济学的范畴,都在经济学的系统框架下,它们相辅相成,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分离。

作者:梁媛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

[2]陈向明.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3]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中国高教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