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会计的认知

管理会计的认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会计的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会计的认知

管理会计的认知范文第1篇

一、会计工作相关人员基本素质要求

(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就现实状况来看,财务会计应该是一项对于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财务、金融以及会计等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1]。企业在招聘会计岗位人员的时候,一般会聘用具有较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人。

(二)能够适应工作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算化、EPR以及MIS等全新的财会工作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习全新的知识,掌握更加先进的工作技能,只有能够适应于时展、适应于当下的工作环境的会计人员才会受到企业的重视[2]。

(三)具备良好的工作心态

对于财会工作来说,会计工作人员每一天都要和金钱打交道,倘若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财会管理制度,会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监督,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会计工作较为琐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心态,做到谨慎细心,避免由于个人的失误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四)善于沟通

就目前情况来看,会计工作人员无法避免和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人进行沟通,因此,善于沟通也应该是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严谨的思维,掌握沟通的艺术。除此之外,会计工作人员也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了解法律法规,防止不良行为的出现。

二、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对于企业财会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相关的决策判断,对企业的发展协调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就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自身的额工作能力以及个人的素质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一些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仅仅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而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则很少涉猎,这都会导致企业财会管理相关工作的有效性降低,倘若会计工作人员掌握的知识单一,会导致会计工作人员无法适应于时代的要求,无法胜任现代化企业财会管理相关工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会计工作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意识,打好专业知识基础,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3]。

(二)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财会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工作较为琐碎并且强度大。会计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才能够避免一些玩忽职守等行为的出现,提升企业会计报表的准确性,避免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错误决策,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4]。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直接接触到企业的一些经济数据,如果会计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差,会直接导致企业的一些机密泄露,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会计工作人员个人素质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会计工作人员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受教育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实现了同各行各业的融合,会计工作人员也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只有打造一支知识雄厚、素质较高的会计工作人员队伍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财会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顺利发展和运行。

(二)重视财会管理,加大投入力度

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存在着对于财会管理相关工作重视程度低,为了节约企业成本,在财会管理相关工作的投入较少等现象,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5]。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为财会管理部门投入较多的资金支持,利用资金及时更换工作设备,展开会计工作人员培训课程,更好的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发挥会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财会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不断推动建立较为完善的财会管理相关制度,根据国家的会计制度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确立相关管理制度,有效提升财会管理相关制度的管理效果,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和准确,除此之外,还应该实现财会各项工作的合理分工,各岗位人员之间应该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又互相合作,避免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对企业的顺利运营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6]。

(四)适应时展,更新知识结构

在现代化企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财会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包含了财会核算、成本控制以及投资和融资预测等等各个方面。传统的财会管理方式一些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建设和管理,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努力学习全新的管理制度,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实现知识结构的全面更新,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管理会计的认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队伍的两种重要组成要素。相对于财务会计而言,管理会计的职能更加全面,实效性特点更加明显。近年来,各大企业对管理会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变化为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管理会计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1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存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中存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1管理会计能力培养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大多数财经类高职院校而言,其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对各类管理会计知识的掌握水平,而对学生的管理会计能力不够重视。这种培养特点与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实际要求不符,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1]。

1.2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问题

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经验、技能水平以及对企业管理会计的需求了解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人才。

1.3管理会计培养范化问题

财经类高职院校对管理会计的培养具有较为明显的范化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并未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范化的培养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化优势的发挥,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的最终培养效果[2]。

2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的应对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了促进管理会计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应该注重以下几种应对对策的应用:

2.1财经类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对策

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管理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就业,将其输送给企业。而就当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率较低。这种现象表明,财经类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管理会计与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对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通过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引入高职院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这种合作方式的应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产生了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对管理会计具体化要求的作用。

2.2管理会计教学优化对策

针对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管理会计教学而言,其优化目的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2.2.1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整体计划编制在每学期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目前情况,及管理会计用人市场实际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中应该包含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优化、成本数据分析技能等内容。为了保证该计划的有效实现,应该在管理会计培养计划的不同环节设置相应的目标。例如,将计划初期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学生对管理会计下相关知识的基本掌握[3]。

2.2.2强化管理理念教学管理理念是管理会计人才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对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应该注重管理理念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强化。例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完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会计智能等内容的教学,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管理理念。

2.2.3管理会计工具强化教学管理会计工具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较常使用的重要因素。对此,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应该注重学生日常教学活动中管理会计工具,如分步成本、弹性预算等的强化。当学生对各类管理会计工具的熟悉和应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更加精确、高效地处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同问题。财经类高职院校这种教学调整对策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竞争优势的提升,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目的[4]。

2.3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优化对策

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是影响管理会计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实现:第一,教师继续教育措施。这种措施是指,为教师提供管理会计研讨会、专业化培训等继续教育机会,促进教师的良性发展;第二,教师队伍质量优化措施。这种措施是指,财经类高职院校从社会上引入拥有管理会计实践工作经验、专业化教学经验的人才,以此提升自身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3结论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人才培养范化问题、教师能力不足问题以及不重视管理会计能力问题等。基于这种培养现状,应该应用学校与企业合作、现有教学优化以及教师优化等对策,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环境,促进管理会计人才数量的增加,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马涛.非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7):198.

[2]孙竹林.论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6(04):56-57+28.

管理会计的认知范文第3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模式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所在供应链与其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日益注重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了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多数企业选择通过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即通过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企业重新设计,以此来降低成本。由此也使得成本管理的范围超越单个组织的边界进而扩展至整个供应链,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必要加强合作,一起面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问题,共同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以往的成本管理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成本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组织间信任和开放会计在组织间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二者的探讨研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在生产作业中实施组织间成本管理。

二、组织间成本管理研究概述

(一)组织间成本管理概述 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企业边界以内的成本管理,甚至只注重企业生产转换阶段的成本降低,而忽略了那些与企业经营过程联系日益密切的外部企业群落的成本管理。而组织间成本管理则是在一个以上的组织之间进行的成本管理,它是一种协调供应链企业的结构化活动,目的是降低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之前大多数组织间企业的活动只侧重于企业以单独组织的身份与其他企业去合作交易,但这种形式缺乏深入的协作沟通,因此不能完全发挥企业与企业之间成本协同管理优势。为了寻找降低企业成本的突破点,组织间的协调合作必须打破组织边界,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进而才能有效地完成成本的协同管理。企业长久竞争力的保持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身优势,组织间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借助资源和异质的互补优势建立有效的协同,在市场上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在供应链中,企业可以通过组织间成本管理在三个方面来协调降低成本活动:帮助企业及供应商与客户发现设计产品的新模式,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帮助企业及其供应商在产品的生产阶段找出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方法;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地与其他企业协调合作。综上所述,组织间成本管理是对供应链中存在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实施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其目标是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共同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做到“齐心协力”,同时各个企业也要意识到增强供应链总体效率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企业才有获得更多的利润可能性。所以,组织间成本管理属于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于组织间成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所以其更适用于对信息共享程度要求较高的精细型供应链。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任何对组织间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改进措施所取得的超额利润都应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共享,而这种共享可以刺激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好地开展合作。

(二)组织间成本管理的起源与背景 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实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为了有效控制企业成本,丰田公司基于价值工程(VE)与全面质量管理(TQM),开创性地提出了目标成本法(TC)。此方法主要是以价格为导向对成本实施控制。通过开展目标成本控制,丰田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奠定了日后成为世界汽车业巨头的基础。随后,制造行业开始大规模地应用成本控制法,并且逐渐开发出一系列应用工具,如质量功能展开(QFD)、改善成本法(Kaizen)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整合与集成成为企业管理的研究重点。价值链理论于1981年由Porter正式提出,Porter认为纵向关联存在于企业及其供应商与买方的价值链之间。供应链管理理论在90年代初期开始广泛传播,于是物流管理理论被逐渐替代。Naylor(1999)等人在敏捷制造与精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精敏供应链(ASC)概念,认为在市场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为了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系统柔性与响应速率,企业应将自身的各项职能与外部供应商进行合理的对接。在众多思想与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意识到降低成本的关键并非在企业内部,减少企业成本的核心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成本管理。

(三)组织间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针对企业及外包之间的制度规定和交易成本进行协调与分配开展研究。组织间成本管理的最初阶段主要建立在两个问题基础之上: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企业的服务或者产品是属于外包还是自产。组织间成本管理概念来源于Porter(1985)和Shank(1989)两人的合作研究,他们认为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由组织内部价值链分析和组织间成本动因共同构成,必须对组织与其合作伙伴的有关活动成本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Porter和Shank的观点,组织间成本管理隶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通过实施组织间成本管理,能够达到降低组织间联合成本,优化和整合组织间成本管理系统的目的,并最终将组织间成本管理定义为“为了完成降低共同成本的目标,企业与企业之间所做出的协调行为”。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著名会计学专家Cooper和Slagmulder对组织间成本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研究,标志着组织间成本管理在管理会计研究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其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发现:有关目标成本法研究的大多数文献都将目标成本法定义为一种企业内部成本的管理方法,其他组织间企业不会主动地被目标成本法融入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项目中。然而,在企业成本关键的管理体系中含有设计信息,当产品目标价格满足此系统的要求后,其他组织间企业就能够借助设计信息寻找到降低成本的部分。所以,Cooper和Slagmulder(2004)在组织间成本管理中引入目标成本,对合作企业与自身企业开展成本识别以期待能够共同处理成本问题。目标成本法在各个组织之间的扩展,意味着其进入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领域,这种扩展也标志着成本的处理、管理与识别行为由其他组织间企业与核心企业共同完成。

国内有关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目前相对较少,只是简单地探讨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桂良军和张玉忠(2004)研究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模式,介绍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诸多手段与工具。张子刚等(2006)详细考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组织间成本管理的运用形式和协作成果,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相互交流与协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借助非正式协调、制度化协调、界面协调及自我协调四个关键维度探讨了组织间成本管理整合活动的内容。狄为(2010)整理与归纳了国内有关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对组织成本管理的四种方法进行了解释与分析。总体来看,由于我国引入组织间成本管理相关理论的时间较晚,所以国内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体系尚不完善,只有少部分学者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组织间成本管理问题开展了研究。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Cooper认为,以往都是在企业内部执行与探究管理会计,致使管理会计的发展步伐受到了阻碍,同时也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因此,企业有必要突破企业的边界,基于供应链进行成本管理的协调与合作。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能达到“物美价廉”的标准,那么企业就能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多类型客户的需求。同时由于产品制作和生产工序变得日益复杂,导致进行产品制作与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从而在空间与时间上导致了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分割,因此就要求企业在作业链上进行整合,对设计与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实施系统监控,此即为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组织间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在控制或达到一定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与减少成本。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阶段就应将成本因素考虑进去,并在制造过程中持续贯彻这一理念,直到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结束,也就是说成本管理计划必须贯穿整个供应链。

三、组织间信任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作用

(一)组织间信任的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Simmel作为开拓者最早对信任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信任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综合性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界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普遍重视信任问题,同时社会心理学家借助相关的实证研究方法,从行为、性格、感知、情感等几个心理方面对信任发生的原理和机制进行了阐述。组织间信任主要涉及合作伙伴关系、企业组织管理与组织信任。目前学术界对组织间信任的定义尚无明确说明,组织间信任理论仍处于蓬勃发展之中。由于信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涉及很多层面和维度,学者们也对信任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信任的理解与界定。Anderson等人(1990)认为,信任是一种预期,这种预期是其他公司将采取对本公司有利的行为,且不做损害本公司利益的事情。Ganesans(1994)对信任进行了定义,认为信任体现了对交易伙伴的认同和对该交易伙伴依赖意愿的表达。Barney和Hansen(1994)认为,相互信任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也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Mayer(1995)对信任的理解是:基于另一方将采取对施信方有益行为的预期,一方所持有向对方暴露脆弱点的意愿,取代了对另一方行为的管理和控制。Chow等人(1997)认为,信任体现了对某人或某物的可依赖性与忠诚度水平。Sako(1998)认为,组织间信任是一个多维概念,信任的产生基于组织间的可靠性,机会主义行为在组织间得到了避免,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愿意互相合作帮助。Blomqvist(2002)认为,信任能够加深组织间企业的沟通和理解,便于冲突管理、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信息共享,同时建议将一定程度上的信任作为发展企业间合作的一个条件。Pavlou(2004)对组织间信任的理解是,组织内成员集体共同认同的一种主观存在的理念,组织的人员将依据自身所确定期望实现可能达到的绩效,有能力却放弃控制其他组织。国内学者刘永胜(2004)认为,信任是企业之间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时所表现出来的彼此之间的信赖,而正是由于这些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组织间的信任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

一般认为,仅依靠单方面组织的意愿难以建立起组织间牢固的信任关系,信任关系的建立必须依靠多方组织的共同参与。信任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是进行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前提,没有组织间的信任,就难以真正开发供应链潜力,从而无法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信任是组织间企业开展合作的条件。组织间信任基于组织间合作来考虑信任问题,组织间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组织间成员的相互沟通和信息共享,能够降低风险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组织间各方的信任程度越高,则信息共享的范围就越广,关于产品成本和核心技术等信息得到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组织间信任不但彰显了对战略合作伙伴的认可和依赖,也表达了对其核心竞争力及运营理念的认同。

(二)组织间信任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作用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供应链上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企业需要在相互合作和各自独立之间寻求平衡。彼此间的相互合作就要求企业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彼此忠诚、信守承诺,由此就产生了组织间信任。交易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组织间成本管理。依据Coase(1937)的定义,交易成本即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费用,主要包括谈判、签约以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Williamson(1975)认为,对交易各方而言,信任的重要作用是能够降低由于不对称信息所增加的交易成本。所以,组织间的信任程度越高,组织间成本管理的效率就越高,组织间企业所在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便会越强。企业一旦与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了忠实可靠的信任,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能够降低供应链总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企业自身的交易成本。首先,在信任条件可靠的情况下,组织间合作各方可以在事前准备事项方面降低时间和成本的投入。组织间企业无需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所有环节的方案以应对风险。当风险或突发事件出现时,由于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各个企业会积极合作,及时应对,以最有效的方式应对风险或突发事件。组织间信任提升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来成本。其次,组织间合作各方进行的谈判协商的有效程度依赖于组织间信任。当出现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或干扰事件(如各类契约中无明确指定的事项)时,高程度的信任关系能够促使各方及时达成有效统一的意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谈判协商的时间。高程度的信任关系,也促使组织间企业能够提供包括成本、库存等敏感数据在内的相关信息,使得合作各方能在许多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同时也能够防范故意歪曲信息的做法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达到降低谈判成本的目的。第三,组织间信任降低了组织间合作各方的激励成本、监督成本。现实环境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等原因,组织间合作各方之间存在着逆向选择、道德败坏等问题。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组织间信任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相信合作伙伴在合作过程中不会违反既定的合约,组织间企业可以在相互监督和激励的基础上投入相对较少的资源,实现成本优势。第四,高程度的信任关系能够建立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低更换合作伙伴的可能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对原有合作关系能否继续的调查分析和对原有合作关系的调整要求企业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高程度的信任关系能够大大降低合作关系破裂的可能性,保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固,从而降低寻求替代伙伴所要投入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转换成本。

四、开放会计对组织间成本管理作用及与组织间关系

(一)开放会计的概念 1979年史塔克(Jhon P.Stack)提出开卷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主张公开企业的财务账簿,与企业员工共同分享财务信息,由此引申出开放会计(Open book accounting)的概念。开放会计是一种法律意义上彼此独立的商业伙伴,突破组织界限,借助某种正式的机制对成本信息进行合理披露的方法。时至今日,开放会计在日本和西方的部分企业中得到了运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开放会计进行了研究。Seal(1999)认为:一方面,开放会计可以被看做是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其看做是组织间成本会计或组织间成本管理的一个要素。开放会计目的是使买方能够更好的帮助供应商通过确定关键领域尤其是改善研发方面的内容而降低成本。开放会计不仅用于成本信息的披露,同时也涉及了与成本相关信息的交换(Mouritsen等,2001)。Dekker(2003)指出:由于企业担心涉及敏感性的数据被用作他用,开放会计的做法协调了企业之间的成本管理。Ellram(2006)指出,开放会计适用于高度合作的长期的或至关重要的关系,或者用于两种关系并存的情况。国内学者霍亚楼(2008)提出,开放会计的核心思想是供应商与其客户以某种正式机制互相公开自己的成本信息,包括单件成本、工资水平甚至边际利润等;双方致力于从这些公开的成本信息中发掘削减成本的机会,并分享成本节约的收益。开放会计是对会计信息共享制度安排的一种概括性表达,目的是对成本信息进行披露,参与交易的双方或多方之间通过协商等方式把各自的成本信息与其他组织成员共享,期待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掘出削减成本的机会,分享成本节约的收益,最终使得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获得提升。

(二)开放会计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作用 目前国内对开放会计的理论研究并不多,企业间的开放会计实践也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现有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已有的经验性成果进行探讨分析,来加深对开放会计与组织间成本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总的来说,开放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开放会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观念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往的财务数据由财务部门收集并进行公开下发,相关信息流单独由顶层向底层传达,底层部门只能被动接受财务信息和指令。当实施开放会计以后,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会计环境,买方和供应商主动地由下向上传递会计信息,信息的交流方向由单向转变为双向。财务管理模式也由被动变成主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快速、有效。

第二,开放会计增强了合作企业之间成本信息的透明度。一般认为,企业外界很难通过常规手段获取有关企业成本的信息。开放会计解决了这一问题,成本信息透明程度的增强,使得买方和供应商能够共同降低成本。开放会计服务于组织间成本管理,通过创造条件来推动会计管理变革,促进组织间成本管理。组织间成本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各类技术方法,如目标成本法、成本调查、并行工程、功能价格质量权衡等,这些方法的成功应用,离不开组织会计信息的透明化。通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换来实现合作企业之间成本信息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已经被看做一个有竞争的供应链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第三,开放会计对企业的管理控制范围进行了拓宽,为组织间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放会计使得成本会计管理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供应商在诸多核心领域如改善研发内容和产品制造方面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组织间成本管理主要通过提高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效率、协调供应链产品设计流程和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等方式来有效控制供应链的总成本,提高组织间成本管理效率。

(三)开放会计与组织间信任的关系 组织间信任是开放会计的前提,没有相互间的信任,开放会计就无法很好地实施。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信任水平随着关系生命周期发生变化,信任伴随着时间逐渐增长,在此期间,合作双方的信息共享程度也会逐步提高。成本信息的公开是建立在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当供应商愿意将成本信息(尤其是敏感的成本信息)与买方共享时,这本身就是对买方意图的一种信任,如果买方滥用所获取的成本信息或者利用其进行价格谈判,由于供应商此时处于从属地位,此时开放会计的做法将会不利于组织间信任的建立。相反,买方如果不滥用信息,此时的互惠行为则会加强彼此双方的信任程度,从而促进开放会计的顺利实施。买方与供应商之间通过开放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的交流,降低了各自的成本,而这种信息交流反过来又会增强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程度,从而一个“信任开放会计更高程度的信任”的良性循环得以形成。因此,组织间信任与开放会计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信任是提升开放会计的机制之一,开放会计有助于增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五、结论

外包行为使成本管理的范围超越单个组织的边界,由此出现了组织间成本管理。伴随着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发展,开放会计应运而生。开放会计实现了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的成本信息透明化,优化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管理。合作双方只有在相互信任对方的基础上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因此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组织间信任的培养与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处于供应商地位的企业也要对组织间信任把握好“度”,防范买方利用组织间信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损害自身利益,杜绝买方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保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良好的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 10YJ

A630027)、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3041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桂良军、张玉忠:《组织间成本管理方式和方法研究》,《中国农业会计》2004年第9期。

[2]霍亚楼:《联合研发中的跨组织成本管理及协调》,《企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3]刘永胜:《供应链企业之间信任问题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11期。

[4]Shank,J.K.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New wine, or just new bottle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89.

[5]Cooper,R .,& Slagmulder,R .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and relational context.Accounting,organization and society,2004,29:1-26.

[6]Cooper R,Slagmulder 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lean enterprises: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Strategic Finance,1999,80(10):15-16.

[7]Anderson J C,Narus J A. 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s.Journal of Marketing,1990,4(1):42-58.

[8]Ganesans.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2):1-19.

[9]Mayer R C,Davis J H,Schoorman F 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10]Chow S,Holden R.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loyalty:the oderating role of trust.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1997,9(3):275-299.

[11]Sako M,Helper S. Determinants of trust in supplier relations:evidence from the automotiv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8,34(3):387-417.

[12]Pavlou P,Gefen D.Building effective online marketplaces with institution-based trust.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4,15(1):37-59.

[13]Seal W,Cullen J,Dunlop A,Berry T,Ahmed M. Enacting a European supply chain:a case study on the rol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99,10(3):303-322.

[14]Mouritsen,J.,Hansen,A.,Hansen,C.O.Inter-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and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ies:episodes around target cost management/functional analysis and open book accounting.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1,12(2):221-224.

[15]Dekker,H.C.2004. Contro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

ships:evidence on appropriation concerns and coordination require-

管理会计的认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人员管理;会计人员;行政关系;工资待遇

前言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是因为会计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从而致使其无法真正替代国家行使相关的会计监督权力,所以要想克服这个问题,成立相应的会计公司是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它可以增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一、 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发展状况

我国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会计人员行政关系和工资待遇都是会计人员所在的单位进行管理,在业务上主要受到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所以行使国家对单位会计监督职权的相关体制,在我国很多企业会计人员都是由企业主进行自主选择和聘用,所以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和工资待遇方面完全依赖于受聘的企业,所以无法形成真正地独立性,财政部门对于会计管理工作,除了贯彻国家和省级相关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外,仅仅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职称考评和后续教育等专业,企业会计人员并没有真正行使国家对单位的监督的职权。

二、我国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关问题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计人员具备“双重身份”,对企业没有实施有效的监督,所以归根到底是我国企业会计人员没有相应的独立性。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内部的会计从员人员,主要受聘于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奖惩均会依靠其在单位的任职和相关的业绩。会计人员的工作同样也是在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之下,单位负责人拥有用人权,所以长期以来,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都采用相对松散的管理,既不能管人事任免,同时也不能管工资、奖金和福利,尤其对会计人员的违纪行为也不能直接地处理。会计人员如果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则会受到单位领导和同行的排斥和打击。财政部门也很能对其实行有效地保护,企业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迫使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利益而着想。对于单位领导的一些违法违纪行为,会计人员也因为忌惮而视而不见。

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的地位上的从属性,主要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负责人的道德水平,这种从属性往往不能够以会计人员的意志而转移,所以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道德水平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也是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的水平。

三、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法律

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需要采用合法手段,通过颁布并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认定会计人员的相关从业资格,政府部门需要与会计职业团体进行结合的宏观会计运作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国务院财政部会计司会则需要根椐国家发展的情况,负责制订和完善国家统一会计管理制度和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系统的运作创造真正的条件。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积极与立法部门进行合作,不断完善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所以我们必须加快会计法律和法规上的完善。

(二)企业要分清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

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是企业管理人员和职能的主要的部门,会计人员需要采取相关的会计资格认证,由企业根椐企业的发展要求进行聘求,单位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则需要取得相应的会计从业方面的资格,只有持有会计从业资格方面的证书,被聘请的会计人员才能真正为单位进行服务,同时还需要向单位相关经理层去负责,被聘请的会计人员的工资和人事关系。若分不清责任发展的主体,单位负责人则会是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此运行模式将游戏规则制定权赋予一定的运行机制,而从事会计工作,其职能从属于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管理权限,企业一定要重视,使企业会计人员虽然回归企业,但是其功能和在会计机构或者财务机构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存在着真正的独立性。这样会计人员才会真正体现企业行为,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样才符合现代企业会计的管理制度。

结论

我国企业由于发展规模的限制,大部分的财务会计人员缺乏足够的市场经济的工作经验和判断力,所以从根本上是限定了我国对财务会计的定位,很多会计人员并没有真正的发展观,我国整体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素质并不是很高,所以高学历、现代财务会计知识和专业技术资格财务会计人员比较少,高级财务会计人才缺乏。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只会克守本分,墨守成规,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仅仅是停留在相应的表面,没有真正将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的管理加以探索和真正深入的研究,从而导致财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两者之间会产生脱节。企业要想发展,必须重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作者单位:1.中国联通株洲分公司;2.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陈东领,张新美. 成本会计学[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陈胜群. 企业会计管理战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杨修发,朱启明. 会计管理会计学[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管理会计的认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ISO9001;质量认证;会计专业;推广

为满足社会各界对我行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5年我行率先在会计业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即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外提供服务质量保证,对内致力于严格会计质量管理。三年来,先后有总行和十余家分行通过了英国标准协会(简称认证机构BSI)的认证审核,获得了认证证书。总结几年来的认证工作,笔者认为ISO9001质量管理在我行会计专业的推行,对提高会计基础管理水平、有效规范业务操作流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我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全过程、多方位、多角度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科学、系统、严密、可行的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是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前提。我行从梳理制度入手,将建行以来与会计业务相关的制度,包括外部监管制度、总行级管理制度、核算办法、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等,从制度的有效性、制度间的统一性、制度与系统的衔接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清理、评估,对相应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并设计我行质量管理体系,编制有效文件清单下发全行,为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抓实各级人员的培训工作

ISO9001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参与者对标准条款是否能够透彻理解关系到认证实施的成败。体系建立之初,我行对照标准条款的要求分别编写了《总行机关体系实施指南》和《各分行体系实施指南》,将总行各部门及分行在体系实施中应做的重点工作及实施步骤予以明确,实施指南包括质量目标的分解、文件的清理、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编制、内部审核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组织、采购供方的评价与管理、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改进工作的策划与实施等内容,对总分行认证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行不断总结认证实施的经验与不足,认真分析认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共性问题,每年针对认证单位组织开展质量体系贯宣及实施的专项培训,同时深入分行开展实地辅导,详细介绍体系实施的方法、步骤,针对体系实施中的薄弱环节,逐一进行交流和解答,提出对策。三年间,还邀请认证咨询公司对分行会计部总经理组织了ISO9001主任级审核员培训,针对分行认证内审员组织了六期内审员培训。通过抓好、抓实培训环节工作,保证各层次人员了解并掌握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过程中自身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以及质量管理实施的具体要求。

(三)全面实施内部审核工作,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方法,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质量标准和相关制度要求的有效监督形式,也是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三年来,我行共组织内部审核4次,规范了授权、会计档案管理、印押证管理等二十多个方面的管理与操作,有效推动了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

(四)组织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ISO9001标准所依据的原则之首,我行每年都要组织分行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以调查问卷为主),根据分行上报的顾客满意度资料,测算全行的顾客满意率,撰写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三年来我行通过调查问卷测算的顾客满意率分别为:93.51%、94.55%、96.76/%。

(五)组织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管理评审是管理层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年我行都要根据管理评审的内容,收集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汇总全行质量方针,目标完成情况,撰写顾客意见汇总情况分析报告和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规范全行业务操作,有效堵塞业务管理中的漏洞及薄弱环节提供指导意见。

(六)完成认证机构外部评审及年度监督审核工作

每年根据我行的会计内控管理要求,与外审机构协商确定审核计划、审核重点,并配合完成对认证单位的评审工作。此外,对通过质量认证的单位每年组织监督审核工作,督促全行会计管理质量不断提高。三年来外审机构共对我行进行认证审核三次、监督审核两次。

二、我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思路有了较大转变

主要体现在从注重结果管理,到注重过程控制;从就事论事的单向管理到注重系统性管理,在工作开展中遵循PDCA管理原则,将制度建设、文件管理、人员培训、能力评价、业务操作、系统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提高管理实效。

(二)会计内控建设及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加强

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全面、严谨、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各个管理层面、各个操作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服务活动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要求。在体系实施过程中,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等监督手段,有效识别会计业务实施中的薄弱环节,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积极分析原因,查找漏洞,采取纠正措施,使认证工作在各个环节中得到了贯彻执行,会计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

(三)会计检查人员的检查技巧和方法得到提升

通过培训、实战模拟演练、跟随审核员现场审核,我行检查人员了解并掌握了“流程审核”的精髓,充分借鉴ISO9001标准的“过程方法”,实现了由“结果检查”向“流程检查”的逐步转变,检查中更加侧重对各项管理活动和每项业务操作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各个环节的纵向跟踪,从而有效识别操作风险,提升了检查质量和效果。

(四)会计服务意识与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管理的最终标准是顾客满意程度。通过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我行在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同时通过建立顾客投诉处理机制和公开监督制度,柜面员工的服务意识、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五)分行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意识得到增强

ISO9001国际标准是一个管理体系,推行认证要求将会计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会计核算的质量、操作风险的有效控制、内控体系的建立,不单单是会计一个专业的事情,而是与人力资源部对会计人员配备的数量和质量、信息技术部门对会计业务系统的支持与维护、办公室对文件管理的有效性、监控设施配置的适宜性等息息相关。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有效沟通,提高系统管理力度。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是第三方的审核,按照审核原则,现场审核中只要发现一个严重不符合项,审核方即可终止审核,该行将不能通过认证或对已通过认证的单位摘牌。因此,认证审核工作对分行管理层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几年来有效解决了部分分行的难点问题,如:长期无专用会计档案库房问题、重要空白凭证库漏雨、潮湿、无监控设施问题、监控录像老化、监控模糊、监控点位不全问题等等。

三、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审核的局限性

(一)审核时间有限

ISO9001认证审核的时间以人天计算,认证公司依据单位经营规模、会计人员总数等因素进行计算,审核时间一般相对较短。例如对一家包括9家营业机构、100名会计人员的分行进行审核,审核人天数为4人天(即两个人审核两天)。在短时间内既要审核会计部门,还要审核领导层、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信息技术部和稽核部等部门,检查的深度和广度必然受到影响。

(二)抽取样本有限

虽然每次审核前我行均对BSI公司审核员提出审核要求、重点关注的业务品种、内控风险环节,但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核,我行不能干涉审核员在现场审核的抽样数量、质量和范围。审核员依据审核经验、审核时间等因素确定抽取样本,并依据样本结果做出判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只要抽取的样本未发现问题,即认定审核结果有效。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会计内控管理较好的分行抽样发现严重不合格项,而基础管理相对薄弱的分行,因未抽到问题样本而未发现严重问题,影响对分行评价的公允性。

(三)审核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BSI公司的审核员中金融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审核人员变化较大,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审核员从未接触过银行业务。认证审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核,认证机构对审核员的培训往往注重先进的审核方法和技巧,对我行的相关制度和操作系统不熟悉,对系统中的风险节点及与制度的对应关系等认识不清楚,影响到审核的质量。

四、关于进一步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几点想法

总结几年来会计专业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整体情况,分析认证审核的优势和劣势,笔者认为,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对我行提高会计管理质量、加强内控风险防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对扩大我行社会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一步组织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好适应本行特点的会计质量管理体系

在掌握ISO9001质量管理精髓的基础上,运用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效识别本行会计管理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确定本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其适合本行特点,便于操作。在实施中坚持“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质量目标有效实现,要避免“为了认证而认证,获得一张国际认可的认证证书”的思想,真正构建起规范服务、防范风险、提高效率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质量管理模式。

(二)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会计风险内控的系统管理

以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为契机,实现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通过体系管理平台,督促分行管理层,加大对会计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人员、系统、培训及监控设施的配备到位、管理到位。解决目前因条块化管理以及发展压力,对会计工作支持不到位造成的诸多问题,例如,会计人员配备(储备)不足、岗前培训不够、公文流转处理不畅、监控信息不连续、信息技术部系统升级不及时、数据备份不到位等问题。

(三)充分借助外部审核手段,实现内、外部检查的相互补充

一方面,加大外审机构审核人员对本行会计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参与度,以第三方角度客观地评价每个分行会计内控制度执行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外审人员的检查方法和检查技巧,培养本行会计检查人员队伍,提高日常会计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内部检查与外部审核有机融合,促进会计内控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

(四)充分运用检查结果,强化数据分析工作

有效识别会计检查中发现的系统性问题,及时发现内控制度及系统的疏漏,挖掘隐藏在问题表象后面的经营管理“盲区”,提出制度建设及系统管理的建议,提高会计检查附加值,实现会计检查―系统反馈―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刑增福主编.ISO标准知识与商业银行内控合规管理体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

[2]陈伟,李一军.招商银行推行ISO9000族标准实践研讨.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