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范文第1篇

Abstract: In Yunnan, Southern Yunnan traditional village has a unique typicality and representativeness, whose customs and etiquette, village community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settlement and othters spreading in the vast land as the folk life carrier have showed 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ethics concepts bu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scenes of urban life and that of other areas. In this paper, Southern Yunnan has been taken as a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human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layout metho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e use of materials, construction measures are discus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ethics concepts and self-environmental friendly ethics concepts, so a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education and its research approach.

关键词: 滇南传统民居;高等教育;环境伦理表征;研究途径

Key words: Sorthern Yunnan traditional dwellings;higher education;environmental ethics characterization;research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248-02

0 问题的提出

滇南民族传统村寨及民居隐性的环境友好伦理观及显性的在其环境友好伦理观指导下的传统村寨及民居营建实态是对应的,总结其建造模式并从中寻找基本的法则和建构的相关基本理论,从而能够为建造及设计实践提供工具性知识。同时,通过理论研究将其中的优秀传统达到理论化和知识化的目的,以批判和改造建筑学主流理论的方式进入人居环境学科基础理论范畴,并达到补充和修正人居环境学科在环境友好方面的理论不足和实践偏差。

1 区域的典型性

滇南地域选择的典型性特点使研究整体推进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意味。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置一方景。“滇南地域”的视域并非是行政区的范围,而是文化地域的概念。该地域是由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的因素、绵延其间的哀牢山脉和红河流域以及民族类型多样及其分布特点所综合决定的。

这一地域的典型性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的因素。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随着海拔渐渐下降,立体气候越来越显著。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滇南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也有在该地域形成中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其次是与绵延其间的哀牢山脉和红河流域直接相关。地貌特征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区域内众山在亿万年间的发育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呈中部突起、两侧低下的分布形式,从上空鸟瞰,层峦叠嶂,地形绵延起伏,高低错落,呈“V”形发育,属典型的切割山地类型。最后是与其民族类型多样及其分布特点密切关联。云南少数民族占中国56个民族中的52个,其中超5000人的26个,而滇南地域又有15个之多,而且该地域多民族共居一山的情况比较常见,整体是根据海拔高低分层栖居,海拔144m到600m的河坝区主要是傣族的分布区;600m到1000m的峡谷地带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1000m到1400m的下半山地带是彝族居住区;1400m到2000m的上半山为哈尼族主要居住区;2000m以上的高山地带是苗族、瑶族的栖居带;城镇和公路沿线是汉族分布区。

2 方法与途径

滇南传统民居的环境伦理表征,最主要的研究路径就是案例研究方法,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并在不同的个案当中寻求对比,从而推出一定的模式。

案例选取为了达到可进入性、可获得性及可操作性,研究⒓中于滇南这一文化地域范围。该地域的选取是由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的因素、绵延其间的哀牢山脉和红河流域、民族类型多样及其分布特点所综合决定的。同时,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切片式个案并整体对比的研究进入方式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实证即田野调查。田野考查与分类比较研究相结合,系统了解滇南各地各民族环境友好营建的历史和现状,进而透析其地区性形态特征、未来发展趋势与借鉴利用对策,并根据其重要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测绘记录。为避免落入空泛,我们的田野考查着重关注一些关键性的典型实例,通过这些范例来认识各地环境友好伦理观的具体情况和生动真象,以及其潜在发展的可能。因此研究田野调查的基本范围有:

①测绘和摄影方面,选择典型的保留完整的环境友好实例进行测绘和摄影,个体建筑的测绘图力求真实完整。测绘过程必须进行的入户调查深入而细致,选择典型或特殊的建造细节摄影、拓印、绘制等。

②民间征集方面,对象主要是当地文化文献资料,包括地方志、文化志、图集、铭记、地方文人的著作(拓本或抄本)及风水典籍、民谣、俗语、旧闻传说等。

③访问与座谈方面,对各种人的个别访问是调查的重要部分,范围不等的座谈会能使参与座谈者互相启发、钩沉。访问县镇村文化、史志档案部门、久居当地的居民、建筑工匠、文人等,可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伦理以及风俗禁忌。

④深度^察方面,观察的范围力求广泛,包括周边的地形地貌、建筑群体的布局结构,个体建筑型制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文化生活、宗教生活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观察体验。

⑤典型个案方面,挑选若干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具体的剖析,在营建模式的验证及修正阶段,也采用到实证个案进行模式验证,即试做实验性规划设计个案来验证和修正模式。

文献研究也是重要途径。广泛收集滇南地区有关的文史志、县志、统计年鉴等地方性资料,以及民族民间史诗、传说、故事、观念、仪式、禁忌、碑刻、歌谣、舞蹈(民间舞蹈往往模拟实际的生产、生活)归纳总结和分析,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及分析依据,包括那些甚至还不能算是文献的记录材料,也可发现线索和零星思想火花。

综合分析的方法包括:

①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法。把“观念及模式”演变的过程放在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变迁中来考察,还要与历史背景和技术进步联系起来考察,同时也要考虑其它地区和工匠流派对其可能的影响。

②整体系统分析法。研究“观念及模式”与历史、经济、文化、信仰、仪式等的全面联系,并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

③比较分析法。用于研究环境友好村寨的类型特点及其中建造、营建的特性,以及与周边传统村寨的区别与联系。

量化研究的途径采用统计、数学或计算技术等方法来对搜集到的伦理观念及范例进行系统性的经验考察。这种研究的目标是发展及运用与社会现象有关的数学模型、理论或假设。定量研究中最重要的过程是测量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根本上连结了现象的“经验观察”与“数学表示”。研究中量化数据包括以统计或百分比等数字形式呈现的各种资料。

3 表现与特征

滇南传统民居的环境伦理表征,以理论整理为基础,系统揭示滇南民族传统村寨环境友好的伦理观及其形成机制和运行规律在云南南部哀牢山脉、红河流域的广大传统民族村寨中,闪烁着朴素而朦胧的智慧之光的民族民间环境友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普遍存在,这是滇南各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中提炼并升华而来的,也是适宜于自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比如,滇南少数民族中的傣、基诺、哈尼、壮、侗等民族都有神林、神树崇拜,并遵循神山、神林和防火林带不砍、大头树不砍、野果树不砍、山箐水源林不砍、橡树不砍、雷打树不砍的习惯;并有每年特定时期封山禁猎禁伐的习俗;且不得在水源之地杀牲宰兽、不得随意丢弃死禽死畜于野外、不得挖土采石、不得在生活用水区洗涤污物、不得在水源旁大小便、不得毁林开荒、立夏之后禁止砍树和狩猎等。这些习俗使树木植被得到保护,维护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以推演模式为递进,推导总结传统村寨环境友好营建模式并发展应用其中的民间科学技术。在系统揭示滇南民族传统村寨环境友好的伦理观及其形成机制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普查、鉴别、精选传统村寨环境友好营建实例,以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大量的范例分析与对比,推导总结传统村寨环境友好营建模式。事实上滇南民族传统村寨的营建实例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哈尼族的居住模式是山脉下半段的梯田、上半段的森林及山腰的村落整体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山下炎热潮湿,适宜种庄稼;山腰气候适中,适宜人居住;高山区阴冷,草木野花、野兽较多,可以适当从事放牧及狩猎活动。这种营建模式与哈尼古歌唱到的一样:“瞧哦,先祖又把古规在民阿多传扬;上头的山包做枕头,下头的山包做歇脚,两边的山包做护手,寨子就睡在正中央;神山神树样样不缺,…瞧,那寨脚开出台台梯田,层层的稻秧比罗比草兴旺。”

以上这些已经呈现初步规律性的现象是值得总结的,而且抢救、测绘那些行将湮灭的环境友好营建范例形态,也需广泛大量的田野调查及测绘做支撑,非此不足以建立观念与实例的对应关系,据此推导出的环境友好营建模式亦不足信。当然,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努力使传统村寨环境友好伦理观与环境友好营建实例建立起可信的对应关系,推演出环境友好营建模式,使显性的营建模式与隐性的环境友好伦理观结合起来,并把其中的环境友好民族民间科学技术结合进去,也即是使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研究相得益彰。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研究理论的补正方面,传统民族村寨环境友好的营建模式中大量的优秀品质和民间智慧,其中有许多具有转化为“常理和准则”的潜在可能,研究导向在探索对现当代环境友好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实践具有意义的“工具性知识”,并希望这种基础性研究对社会发展“致用”,又能对人居环境学科主流理论产生补充和修正。用这样补正过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势必有新的结果产生。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镇化中后期的若干挑战与机遇――城市规划变革的新动向[J].城市规划,2010(1).

[2]鲍家声.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之道[J].建筑学报,2010(7).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 社区 社区管理 无讼社区 社区法官

    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的概念及社区的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纠纷数量剧增,社区矛盾变得多样化和新型化。

    一、社区及社区管理的概念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系从英文Community翻译而来,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在其1887年发表的经典着作《社区与社会》中首次使用该词。他认为,社区较社会而言,人与人的关系更积极,人们之间相互更熟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一词汇就已传入中国,但官方提出社区服务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国家民政部提出,之后社区这一概念才为广大群众所知晓。

    由于学者立场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社区的界定亦有不同见解。一般而言,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构成了社区的四个要素。官方文件即中法办[2000]23号文件将社区界定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此,我们看到社区这一概念从其产生伊始,所强调的就是社会生活共同体,正如这一概念的首倡者滕尼斯所言“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亲近”。

    (二)社区管理的概念

    社区的形成必然带来相应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所谓社区管理是指社区内各机构、单位、组织、团体和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完善社区管理方式,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区管理的现状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也是社区法治的主体,居民稳定社区就稳定。故法治进社区,对社区进行法制化管理成为当前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笔者现将法治社区的背景及必要性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目前社区逐渐成为纠纷矛盾相对集中的敏感地,究其原因主要如下:(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相互关系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遇到更多的社会、经济、法律等问题。(2)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伴随而来的是法律需求不断增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不断增强。现在的社区纠纷与过去相比,具有复杂性、难调性、易激化性等特点,例如在社区内占用公共绿地的纠纷、乱打乱建影响居民采光通风的纠纷、物业管理与业主的纠纷、遗产继承和赡养纠纷等等,这些纠纷仅仅依靠说服教育、行政手段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化解矛盾,促进稳定。因此实现社区有序管理,需要法律进社区。

    其次,社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城市居民和单位居住、生活及工作的重要场所,它既要满足居民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又要全面发展,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等,致力于形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规范有序的管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安全的社区治安秩序、舒适优雅的环境等。而社区工程的有序运作,需要法律进社区,通过社区法治可以发挥其教育、规范、引导、惩诫功能,依法保障社区健康发展。

    最后,随着城市管理中心的下移,社区作为辖区基层管理的载体,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除担负着物业、治安、环境、绿化等等,还担负着低保救助、出租房、暂住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等。各种社会问题使社区管理职能加大,要想管理好,必需步入法治化轨道。促进社区健康发展,需要法律进社区。

    三、“无讼社区”理念的现实可操作性

    (一)“无讼社区”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无讼”来源于《论语》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是一个社会因没有纷争和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虽有法律而搁置不用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社区,人与人之间同质化弱、松散性强、追求独立诉求的“陌生人社会”特征愈加明显。将社区作为载体,把“无讼”和“社区”两个源于传统和现代的元素有机融合,寻求解决纠纷的新思路,在动态平衡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当今法院因应时代变化的全新实践。

    (二)目前“无讼社区”的运作模式

    “无讼社区”就是要争取在社区化诉、少讼、最终实现无讼。为此,法官要转变思维,走出法庭,司法服务前移,深入社区从矛盾的源头着手,化纠纷于萌芽中。实践证明,无讼社区不是空中楼阁,建立起一套高效、便捷的化讼机制,是我们实现社区无讼的制度保障。我们和社区居委会、司法所、派出所、工商所等职能部门联动,搭建灵活多样的化讼平台。同时,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发挥合力优势,提升社区自我修复、自我管理的能力。群众参与无讼建设,从外部引导,到自发、自觉,需要我们将无讼理念广为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社区法官,顾名思义,就是法官要走出法庭,走进社区,从而缩短法院、法官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改变过去上法院打官司的单一纠纷解决机制,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与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共建法律服务网,力争将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社区法官工作机制,是通过发挥社区法官“1”的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司法所、派出所、人民群众等“N”个综治资源的作用,共同预防和减少纠纷,营造无讼和谐社区,同时也缩短了法院、法官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法院和法官在百姓心目中的亲和力。

    “无讼社区”向社区派驻法官,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法院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浪费资源”,其实却神似“自塞一眼”,实际运作的效果有如虚竹大破珍珑棋局。大量的矛盾纠纷通过法官、社区工作者、专家学者或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得到有效化解。“无讼社区”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一招妙棋,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厦门样本”。

    “无讼社区”的做法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很多矛盾纠纷当事人都认同一个观点:如果没有“无讼”调解,他们的纠纷只能决断于法庭。正是有了法官的源头介入和社区工作者的“人情化”调解,他们最后才化“干戈”为“玉帛”。

    的确,化解矛盾纠纷最关键要注重源头预防,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无讼社区”有机融合了法院、社区、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构建起了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畅通了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有利于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改变社会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四、“无讼社区”的发展

    无讼社区”的创建从根本上说就是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基层,充分发挥社区法官和基层组织的作用,把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前端,及时发现、掌握和解决源头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社会问题,把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然,创建“无讼社区”,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付出。如何进一步推动“无讼社区”的发展,笔者建议:

    (一)拓展“社区”概念的外延

    将传统意义上的居民居住区拓展到具有同类性质、同一地域的人群中,从小区拓展到景区、校区、厂区、商圈、港口等。精心培育“无讼社区”、“无讼校区”、“无讼商圈”、“无讼行业”、“无讼交通”等“无讼”品牌,以点带面,拓宽“无讼”内涵,充分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作用,营造出“少讼、化讼、无讼”的良好氛围。例如厦门市思明区法院,着力培育鼓浪屿“无讼景区”品牌。2009年12月,思明法院鼓浪屿法庭与鼓浪屿街道内厝社区启动“无讼社区”创建活动。作为全区创建“无讼社区”首个试点单位,内厝社区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一份协议、一个平台、一道程序”的运行机制。社区法官每双周三下午到社区“法律诊所”坐镇,为辖区居民和游客提供司法服务和纠纷调解。2011年“法律诊所”成功调处民间纠纷21件。在法律诊所基础上,鼓浪屿法庭与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签订协议,共建“司法馆家”平台,引导家庭旅馆业主诚信、依法经营,第一时间化解旅游纠纷,保障旅游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思明区法院还培育出厦门大学“无讼校区”品牌。2010年11月,思明法院滨海法庭、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律事务办公室、白城社区、演武社区五方签订共建协议,启动全国首个“无讼校区”。法院选派法官开展巡回审判、司法确认、指导人民调解等工作;厦门大学法律事务办联同社区及时掌握纠纷信息,协调各部门化解矛盾;共建“阳光法律服务站”,依托法律援助平台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对校内和社区纠纷预先排查,审判机构诉前介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和诉外。2011年“无讼校区”共举办3场法律咨询活动,受众达千余人,化解校区周边邻里纠纷112件。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工文化大讲堂;群众文化建设;作用0引言

群众是具有推动国家创造和发展能力的最基础团体,而群众文化建设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及繁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广大基础群众中弘扬先进文化,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氛围,是我国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群众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整体素质,已成为我国群众热切的愿望并受到广泛赞誉。

1群众文化建设概念及其社会意义

群众文化建设是指群众在工作之外,自我参与、组织、开发的社会性文化。[1]群众文化建设具有群众性、多样性以及自娱性的特点,能积极调动群众的意识及思维活动,使群众在参与各种社会性文化活动中获取一种积极性情绪,进而满足思想、文化以及感情的共同需求。群众文化建设包涵群众文化生活、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以及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重要概念,能有效地教育和熏陶群众,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娱乐群众、传承文明以及引领先进文化。[2]群众性文化活动具有群众性和基层性两种特点,能有效反映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精神文化面貌,承载着民族特色文化以及地区特色的群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民族精神和国家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群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而群众文化活动包涵群众喜爱的文化元素以及特色文化内容,使群众受到教育和熏陶,广泛受到群众的赞誉。

2“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对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2.1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充分采用各种媒体活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场景的布置营造出社会文化建设的氛围,进而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范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矛盾以及社会呈现的问题日益加剧,例如,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使我国群众意识信念淡薄,迷失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群众心态的失衡,导致群众逐渐迷失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意识。“职工文化大讲堂”充分发舆论宣传的作用,积极宣传群众文化建设,从而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2.2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群众文化建设是民族的血脉,是群众的精神家园,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群众的精神文化力量起着重要作用,是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新要求。由于我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社会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既要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充分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2.3培养职工群众艺术造诣,提升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通过义务培训和讲座,培养职工群众的艺术造诣,塑造一大批文艺人才,在实践中体现出职工群众“学校和乐园”的作用。“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是业余职工群众文化队伍的及时雨,为职工群众提供提升自己的机会以及展现自己的机会,从而积极推进职工文化素质建设和知识层次的提升,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3“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未来发展前景和展望

3.1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引领社会先进文化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及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角度,坚持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培育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树立社会新风,从而繁荣发展我国特色文化建设。“职工文化大讲堂”活

动形式方面也要拓展创新,注重文化联动。坚持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多层面和普及性、广泛性,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形成以大型节日、欢庆会、百姓大舞台系列的文化活动为龙头、“走基层”活动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

3.2“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从城市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城市群众文化建设是指在城市地域内形成的以适应非农业人口多层次文化消费需要的一种社会性文化。[3]“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不单是先生坐在台前,下面是群众的关系,更是一种提升自己及展现自己的舞台。“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通常都在密度高和具有很好条件的企业集团开展,然而,在优越条件下开展出色活动的同时,更应满足偏远山区及城镇边缘的村落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农村提供科学知识、医疗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农、林、渔等各种生产谋生手段,发挥其应有的能量。

4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广大基础群众中弘扬先进文化,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职工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培养职工群众艺术造诣,提升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使广大群众受到教育和文化熏陶,对推进群众文化建设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未来“职工大讲堂”活动要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并更多关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进而全面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参考文献:

[1] 骆昭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域下职工群众文化建设[j].湘潮(下半月),2011,12(02):5556.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范文第4篇

地域文化是招贴设计中本土元素的根源。对地域本土文化差异的归纳、提炼,所指的实际是设计师通过对本土所处环境的思考,而逐渐形成的新的设计理念。由于地域、思维、生活方式的差异,无论设计多么入流,他们的设计风格有所差异,并且地域文化的差异会对招贴设计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由于设计师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它对设计的认知观。设计师若能立足于本土文化来完成招贴设计作品,其创作的图像就带有本民族的思想理念及独立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而使人们更清晰的领悟到历史发展的文脉。现代招贴设计通过不同的地域文化的不同元素真正传递表达出更易让人们接受的信息,从而摆脱招贴设计的商业化、庸俗化的拘束,让不同地域文化所产生的设计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走向更高的发展空间。

2地域文化与视觉符号

招贴设计是利用符号语言来建构的表现形式。而对地域文化下的视觉表现符号,不是随意的吸取、否定,否则将会造成地域文化元素的滥用,应利用现在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地域文化的精髓在招贴设计中发挥无限的魅力。只有认识到视觉符号设计与地域文化元素的紧密关系,才能更好的塑造出更好的视觉符号。地域文化的形象是对各种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不同特征而进行界定、划分具体表现形式。地域形象的认识和表现,必须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此外地域形象还与所在的地理位置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有关,其所表现的形式主要通过图形、文字及色彩。地域形象因所在的地理方位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还以地理环境特点的差异而不同。只有正确认识各地域文化形象所表现的特征才会让其成为又不干涸的源泉,研究和正确认知地文化形象所变现的特征,是对地域文化形象的认知和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3招贴设计中如何把握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影响的招贴概念是指具有传统性、独特性和多元性,通过各地域间的历史文化景区等重要元素的应用使之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保鲜剂。随着设计师和社会群体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不断重视,促使更多的将地域文化渗透到招贴广告之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合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元素打造本土特色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域文化的吸纳成为招贴广告宣传的主要形式。在对地域文化特色的体验中,犹如一面镜子客观真实地记载着特定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新时期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设计本身文化的建设,使招贴设计在现代化和地域文化的传统相互交融和创新。使设计理念元素渗透到地域文化的丰润的土壤中,融合现代设计的观念,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精神文化独特性的作品。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蚀,发展本土地域文化的视觉元素,找寻传统地域文化的精髓,并通过重构再创的手法是地域文化的元素从传统的造型基础中向符合现代世界设计文化的方向转变,使其在具有现代感的同时又深赋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世界招贴设计中夺目的明星。

3.2招贴设计中从“形象”到“意象”的地域文化表达

(1)历史文化为元素的图形。以吉祥为主题的图形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吉祥是人们数千年追求的希望,在我国以吉祥元素为主题的图形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中国文化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典籍”。鱼元素的应用。在中国图案中鱼作为一个流行极广的装饰纹样,早在我国上古时期的陶器上就出现了许多装饰优美的鱼纹,如骨刻、石刻、玉雕、陶瓷彩绘以及织绣等,诸多鱼纹形象十分生动、造型优美视为中国图案艺术中的珍品。早在我国原始时期,捕鱼为重要的谋食方式之一,人们对此产生了各种崇拜、信仰。鱼在水生物种繁殖能力极强成为美好婚姻、爱情的象征,又因“鱼”和“余”音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富裕、吉庆。在我国现代设计中,以鱼为设计元素的作品正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如可口可乐在其宣传海报中与中剪纸和鲤鱼的成功结合,唤起了中国消费者对美好往事的遐想。

(2)地域文化中的色彩意象。色彩作为现代招贴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自身也是影响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仅激发着人们对商品信息的关注,还能激发受众对此产生特殊的感想和情怀,并通过这内在的情节吸引打动更多的受众。色彩是对人体视觉刺激最敏感、反应速度最快的视觉信息元素,自古以来人们常常透过色彩的直观特征赋予色彩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我国传统色彩文化中以红、白、黑、黄、青俗称“五色”,主宰了华夏民族色彩美学近三千年,并成为祥、瑞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东南西北中为五行,用不同纹饰标示,青龙为东、白虎为西、朱雀为南、玄武为北、中央为天子,并将五色赴会于五帝玉神之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信仰。

(3)社会时代风尚对色彩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色彩配置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刻认识,保护和改进我们生活居住的色彩环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时代风尚对人们审美感的改变,如何使色彩成为与时代风尚相吻合成为新的色彩目标,进一步深切地研究色彩与社会时代风尚所存在的各种内在的联系。科学地认识色彩和充分发掘色彩的力量,使人类在舒适的环境里健康地繁衍生息,是每一个设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人们不再沉迷于对传统色彩单一审美追求,而是以世界不同色彩风格为出发点,追求个性的彰显,科学地使用色彩。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区划;生产布局;分析

1 林业区划

1.1 林业区划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区划就是区域划分的简称,是按照区域形成的客观规律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自然的需要,科学地、概括地提示一定现象的地区共同性和区间差异性的手段。林业区划是按照林业生产的特点进行地理区分的过程,也是科学地、概括地揭示林业生产条件、特点和发展途径的地区共同性和区间差异性的过程。林业区划是农业区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林业合理生产结构的科学手段,是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实现林业发展战略方向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因地制宜指导林业生产,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林业区划是在查清各地气候、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并对其森林分布、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技术的角度,对各地林业的生产条件,林业区域特征、差异构:和同一性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林业区划的目的是通过分区规划提出各区林业建设发展方向,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搞好林业区划的意义主要有:为更合理、更有效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提供依据;为有计划地逐步改变我国森林分布不均,按照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建立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及各类防护林体系,为逐步实现林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林业科学管理,制定林业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2 林业区划的原则

1.2.1 必须有明确的生产观点,应紧密结合我国林业生产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

1.2.2 必须以生态区位为基础,并与之协调,特别是要与农牧区划相协调。应从实际出发,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区划,避免区划的主观随意性。

1.2.3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区划不能只是静态地反映现状和描述现状,而是需要展望未来,为远景发展服务,为改造植被提出科学论据和建议。

1.2.4 注意区划工作的综合性,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各种区划都具有地域性和综合的特征,即便是各种单项区划也带有不同程度的综合性。林业规划也不例外,因此,在规划时要做到上下结合,先后结合,全面开展,互相制约。

1.2.5 分级区划.上下衔接。不论是自然区划、经济区划,还是林业区划,都必须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由大到小、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分级区划。在分级区划时,各级区划之间应互相协调,上一级区划控制下一级区划,下一级区划是上一级区划的基础;各级区划间的差异性要大,同一区划内的差异性要小,上一级区划反映林业生产中带有普遍性的条件和特点的地区差异,下一级区划则反映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各级区划上下衔接,形成一个有规律的系统。

1.3 林业区划的依据

林业区划是地域分异规律的客观反映,其主要依据如下:(1)社会需要。林业区划在确定发展多少森林,发展什么林种、树种时,首先应考虑社会发展对他们的需要,同时,也需要研究其发展的可能性,并做出相应的结论。(2)自然条件(包括森林资源、生态条件等)。自然条件是确定分区林业发展力向的重要因素或限制因素。各种自然条件在决定林业发展方向时的作用不同,林业区划要考虑那些具有决定意义的因子。(3)经济条件。指能够用于发展林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条件既决定当前的林业生产规模,又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林业区划中确定分期目标与制定关键措施的重要依据。(4)技术条件、历史习惯以及其他特殊的因素。在划分区域界线时.要考虑上述依据及林业的特点,按照其差异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区。林业区划与行政区划在原则上有明显差别,但在实践上又有密切联系,要在不妨碍划分林业区的情况下,保持行政区的相对完整性。

1.4 林业区划的任务

林业区划的任务在于阐明自然条件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阐明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和分布的规律;查明和评价这些条件对森林和林业生产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内的相似性及其潜力;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资源;提出区域性林业的发展方向、合理结构、轮廓性指标和战略性措施,为林业规划提供科学论证,因地制宜的、有计划的发展林业生产。

1.5 我国林业区划的体系

我国林业区划的体系从时间上分,有林业现状区划和林业远景区划。现状区划是如实反映现实特点的共同性与区间差异性的地域单位系统;而远景区划则是依照林区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的,是将来林业地域单位系统。林业现状区划着重于揭示现阶段各地林业生产的特点和问题;林业远景区划则是着重于研究各地林业的远景发展和布局。从区划等级分,有全国林业区划、省级林业区划和县级林业区划。下一级区划是上一级区划的基础,各级区划之间互相结合,互相衔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林业区划体系。

2 林业生产布局

2.1 林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及意义

林业生产布局是林业生产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包括林业生产的区间地域分工和林业生产部门的地域结构。林业生产布局也叫林业生产配置,是在林业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

林业生产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林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和市局,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合理布局林业生产的意义在于:(1)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顺利发展。因为合理布局林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木材和林产品,也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憨场所。(2)可以改变我国森林分布不均的状况,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3)可以促进林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使林业内部中的营林、森工、动植物繁育利用等项生产密切结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林业扩大再生产。(4)有利于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具战略意义。(5)促使林业商品产销地的接近,缩短商品运距,节约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2.2 林业生产布局的基本原则

(1)服从全国统一规划与因此制宜相结合的原则。林业生产布局要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进行,要确保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量与需求量相适应;森林的分布与国土保护相适应。同时,林业布局还要因地制宜,以便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保证我国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2)均衡性原则。森林只有适当地均匀分布(但决不是绝对平均分布),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专业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林业生产应根据需要建立各类商品林集中产区或某类林产品集中加工区,实行专业化生产,这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木材及其林产品数量、品种和质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并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各类林业产品。(4)保证林业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之间的密切配合。林业与农业结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可以为农业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林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结合,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电力、燃料、机械、肥料等生产资料。反过来,林业又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5)正确处理林业生产部门与消费区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劳动消耗的节约,二是资金的节约。一般地说,木材及林产品的初级加工场所应以尽量接近原料产地为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