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超声医学发展史

超声医学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超声医学发展史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学 医学 促进

我们国家医学物理学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医学电子学的发展几乎依靠国外技术,特别是激光医学或放射医学领域。生物医学与生物工程、保健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工程力学息息相关。可以说,物理学科的不断进步,大大提高了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我们知道,医学物理学主要研究人体器官或人体系统运行过程的物理解释,人体组织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因素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以及人体内部生物电、磁、声、光、热等物理现象的反应和物理仪器的测量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中国指导1986年才正式加入国际医学物理学会组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物理愈来愈朝着精确物理技术延伸。光学纤维技术在导管影像的医学领域的应用已为大家所熟知。可以说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医学。那么物理学对医学有些什么方面的促进呢?

一、声学对医学的促进

声学是物理学发展初期认识的基本规律。中意望闻问切中就唱采用敲击听音,腹鸣判断等医疗诊断办法。现代诊疗技术中,超声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一广泛使用,形成了超声医学。超声波在临床诊断上利用了超声波良好的指向性和反射、折射、衰减和多普勒效应等物理规律,利用超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并发射到人体体内,在组织内传播史,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传播差异,在接收器接受后经过显示器显影,医生才能判断组织现象。譬如B超仪和多普勒血流仪等。另外超声治疗应用也已很普遍。超声医疗是基于超声在人体内的机械反应、热效应和理化反应。譬如超声碎石、超声烧癌、超声外科手术刀、超声药物导入等等。这些技术在治疗血管疾病、癌症、腰腿疼、口腔疾病等方面非常广泛。

二、电磁学对医学的促进

电磁学发展是上个世纪至今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可以说是最伟大。医学物理学更是不可忽视。大家所熟知的核磁共振技术就是其一。磁共振断层成像技术是核物理学、光学、粒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等物理学分支在医学中的运用。它是一种多参数、多核种的成像技术。当前医院广泛采用的主要是氢核密度弛豫TT成像。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向处于磁场中的人体照射,人体不同组织的氢核在电磁作用下发生共振,吸收部分能量后又发射电磁波,一种被称为MRI的系统探测到这些从人体发射出的电磁波经计算机处理,特别是重建图像而得到人体的断层图像,经医生研究判断病理信息。被广泛采用的X-CT技术的原理与之类似。

大家知道,电子显微镜在医学中可以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技术条件好的医院,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病毒、蛋白分子结构、细菌细胞的精细分布等。

三、光学对医学的促进

光学堪称医学发展史上最主要的物理专业知识。大家所熟知的伽马射线刀,就是光学技术的运用。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激光是60 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光源,激光以其高亮度、高单色性、高方向性和高相干性,引起普遍重视,并很快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医疗、国防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在活体组织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热效应、光化效应、击穿和冲击作用。激光医学是激光技术与医疗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激光在70 年代开始广泛用于临床;90 年代,随着新型激光器的研制成功,激光与医疗、生物组织科学紧密结合,研究范围日益扩大。Nd:YAG 激光器以其增益高、阈值低、量子效率高、热效应小、机械性能良好、适合各种工作模式(连续、脉冲) 等特点,在当今各种固体激光器中应用物质相互作用的效果是不同的, 不同波长的Nd:YAG激光器采用连续、脉冲等方式工作使激光与不同部位的生物组织相互作用,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医用Nd:YAG 激光器在外科手术、眼科、牙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美容等方面应用广泛,特别是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有创伤小、愈合好、无疤痕等独特优点。紫外线在传播到肌体组织时会产生杀伤性,所以紫外杀菌消毒也被广泛采用。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的产生.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不能观察到的东西。以往研究者对于细胞结构的探讨局限于固定的样本与生物化学分析。近来,数字影像技术已经发展并可以用于活细胞的观察。现今利用光学影像技术的观察已经可以观察数十纳米(nm)的标本。例如;干涉差显微镜;荧光撷像或是活细胞的操作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美国Cutera公司研发的这项技术称Titan技术,其光谱范围在1100-1800nm,靶组织为水。真皮网状层含水是最多,吸收红外光能转化热能,作用于真皮促其产生胶原。此项技术也被形象地称为“光波拉皮”。

特别值得提到的生物医学领域的金纳米棒的光学特性,具有横向等离子共振吸收和纵向等离子共振吸收特性,这一特性在生物和化学传感方面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之,物理学极大的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依赖于物理学融于物理学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作为物理学必定在医学中运用的更加广泛,并未人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第2篇

TCD,即颈颅多普勒检查,它是一项超声医学发展史上的又一大进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临床上应用。该项检查是通过低频超声波结合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A环上的各支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生理参数,是一项无创性、无痛苦、可重复性的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但是由于TCD对技术人员依赖性强,所以正确使用TCD操作技术,避免技术人员在操作中的不规范和TCD报告中所下结论的误用和滥用、减少临床上造成一定的医源性疾病尤为重要。笔者对TCD操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作如下探讨。

操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所探查血管与探头之间的角度问题:探头与血管的角度成30°时是探查该血管的最佳角度。由于技术操作人员在探查某条血管时,探头与血管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出现的问题:①频谱形态改变;②血流速度的改变。两项改变均可误诊:动脉硬化、狭窄血管诊断的遗漏、血流速度快慢的不准确。探头与血管之间角度的改变可以将三峰切迹探测不清、频谱层流不清、狭窄血管的高血流信号探测不到,造成以上的误诊。

对病人检查中的姿势要求不正确。如:在检查椎-基底动脉时,头部过高或者过低均可造成探测血流速度的不准确。技术人员应在探测中寻求患者最佳头部位置,方可进行血流速度的测量,特别是对椎-基底动脉血流信号微弱的患者。

检查某条血管只测量一点而不做全程范围的检测,一点不能代替一条线上的全部变化,容易对节段性血管狭窄漏诊。

在检查中不做多窗口探测的对比,只在单一窗口进行探测,容易将真正该探测的血管疾病漏掉而造成误诊。

一侧颞窗的闭合,经对侧颞窗探测时不做压颈试验,而造成误诊。由于人体头颅的大小不同,探测深度也有所不同,如果不做压颈试验鉴别,容易将同侧的血管误诊为对侧血管,而造成误诊。

探测时计算血流速度,只取一点进行计算不做全面的对比分析,易造成诊断上的误诊。

在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血流速度减慢不能轻易诊断供血不足:首先明确动脉内血流速度与脑血流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TCD所能提供的是血流速度而不是某条血管的血流量,血流速度不能代表通过该A的血流量[1]。

血流速度增快不能轻易诊断为脑A痉挛:颅内大A痉挛可以至动脉狭窄而使血流速度增快,而这种狭窄是随突发病情的出现而出现,当病情得到改善以后、动脉腔可以恢复正常。出现血流速度增快时应反复多次的进行检查、前后对比,方可作出结论。

TCD的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希望我们TCD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互相交流,并且与临床要紧密结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将误诊和漏诊率降到最低,用TCD技术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较准确的诊断依据。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医学;创新思维;交叉学科;学生,医科

纵观医学发展史,每一项医学难题的破解,每一次重大科研成果的成功,每一项医疗器械的发明、改进,每一次医疗技术的改革,均离不开创新。创新不仅能够促进医学发展,还能够提高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地位。目前,我国原创医疗器械、医学技术及医学创新不足,在医学的发展上处处受制于人。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医学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需求。

1我国医学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较少有系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忽略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是成为一个医生的基本条件,但是如果没有系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那就仅仅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而不是能够解决医学上的疑难杂症、发明医学新技术的医学科学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都是空谈。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还可以发现理论的缺陷,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寻找弥补不足或改进的方法,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对于医学生来说,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前3年以理论学习为主,在接触临床课程后逐渐开始在医院见习、实习,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医学生培养的数量多,在见习、实习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很难在实践中发现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授理论课程中,尤其是在临床课程的授课过程,很多教师均会倾向性地把自己在临床实践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少走弯路,但是该做法同时也带领学生走向一个误区,认为教师课堂上传授的一定是正确的,容易形成“唯师”式的盲从,不利于医学生思维的发散。在此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医学生只能是照搬教科书,不懂创新的知识型人才;而不是能够推动医学发展的、勇于创新的、解决医学疑难杂症的医学创新型人才。

2落实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措施

2.1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

创新思维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知识、经验、方法、智力等思维素材[1]。创新思维虽然注重“新”,但这种“新”并非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基本知识之上,对其结构、理论、应用而产生的新的想法。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创新思维只能是一个“贫乏”、“空洞”的思维空间。而且有事实表明,知识的广博程度与创新的质量密切相关,积累的知识越多,创新的维度越广,创新的触发点就越多。医学是在大量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纵观医学发展史,在医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均具有高学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医学领域,只有具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创造新的高度。医学生教育往往是以培养临床医生为目标,在整个本科学习期间,学习内容均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相关,而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学习。交叉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易于突破定势思维。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综合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2]。目前,我国高度原创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是该学科的产物。该系统的发明来源于一位妇产科医生对于超声波终止宫内妊娠的构想,而该系统的产生则是临床医学、工程学及信息学的综合产物。同时,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用于理疗的“阿是治疗仪”和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海吉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不仅能了解临床医生的需求,还能顺应临床医生的需求进行创造或改进相关医疗器械。边缘学科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我国原创医疗器械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还有助于突破原有专业的限制,获得更高的研究成果。有数据表明,自1999~2004年以来,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得主中约84.6%为非科班出身。同时,作为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大学如哈佛大学、康纳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先后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3]。由此可见,交叉学科的学习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形成。

2.2以批判性思维为前提,平衡发展、发散思维及聚合

思维在传统教育下的学生,普遍表现为“惟上惟书”式的盲从于权威,而这种情况在医学生身上表现更为突出。临床医学起初为经验性学科,医生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这种医学模式的引导下,极易出现“惟上惟书”式的盲从。而现在,医学模式已从经验医学转变为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之上[4]。毫无疑问,在临床工作多年的专家临床经验特别丰富,但是在进行医疗决策时应遵循证据而非经验。身为医学生,要学会在对知识的记忆、接受、理解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要以求真为目标,勇于怀疑,不“惟上惟书”,敢于批判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这样才能不断突破自己,提高自己[5]。在临床实践中,以批判性的眼光看问题,就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问题,就能打破条条框框的禁锢,挑战权威界定的标准,才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创新思维的形成。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6]。聚合思维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利用已有的线索、信息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对这类疾病的鉴别诊断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针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延伸出很多鉴别诊断;而如何鉴别这些疾病并最终得出诊断则是聚合思维的过程,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得出确切的诊断。这是临床思维的2个过程,同时也是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2个方面。对于每一项创新的成功均包含着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相互碰撞,在多次碰撞之后才有了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求真的思想,不“惟上惟书”,敢于挑战权威,突破定势思维,是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同时,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寻求思维的广度,以聚合思维为支持点,挖掘思维的深度[7]。仅依靠发散思维通常能探索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往往拿不定主意,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仅依赖聚合思维,就会导致眼界狭隘,往往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因此,在创新的一般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是前提,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在思维的连续阶段中常互为主次,并相辅相成,同为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8]。

2.3鼓励参加国际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活动

国际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活动是每一位医学生的必修课。医学生的培养强调“专”,国际学术研究会议的发言人均为本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听取他们的研究报告,了解医学前沿进展,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为创新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同时还能够有机会与国内外学者面对面地探讨和交流学术问题,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另外,医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大家独特的思维优势,还可以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其可以加强思维的训练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医学生来说,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方面可以开阔医学生的眼界、激发创新灵感;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大家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大家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学术风气。

2.4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导,即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座位上奋笔疾书;而是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加以调换,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上课需要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制作幻灯片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讲授,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这种授课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及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上相互提问、相互质疑、相互交流,不仅能提高学习的质量,还能够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型教学模式,培养其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9]。课堂上不应该仅限于对知识的学习,还应与同学一起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学生对某一项研究感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其完成课题的申报、实施和结题。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教学质量进行合理地监测,将测验和评价变成指导和监控教学实践过程的手段,杜绝考试以为导向的教学和学习策略[10]。

2.5培养团队意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诞生,其过程往往是曲折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领域去解决研究中的难题。例如,研究恶性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超声学、影像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共同探讨如何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前提下高效且精准地杀灭肿瘤细胞,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在遭遇瓶颈时,不同学科考量的重点也不同,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良好的团队意识更有利于创新型科研成果的诞生。总之,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但应具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挑战权威的魄力,善于发现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并能及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生的储备资源,其创新能力与我国未来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对医学生的培养中,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共同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孝洋.论创新性思维与思维定势的统一性[J].传承,2009(22):84-85.

[2]常宇,张琪,高斌,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全方面培养模式———校外实践与校内学习相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88-89.

[3]谢沛铭.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D].长沙:中南大学,2003.

[4]王艳,王欢,赵新利.循证医学教学探析[J].科技视界,2013(36):171.

[5]张梅,印勇.批判性思维:研究生开启科学创新之门的钥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29-32.

[6]张同斌.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2):90-92.

[7]王传芸.《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75-78.

[8]王海艳,邵喜武,姜维复.发散思维培养的理论依托及路径选择[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2):26-29.

[9]袁华,李玉梅.案例教学法研究述评[J].才智,2014(23):220-222.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第4篇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山东济宁 272033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就诊于我院胃肠外科的92例接受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92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肠切除手术,中转开腹19例( 20.65% ),没有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共17例( 18.48% ),包括3例吻合口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3例淋巴漏、3例切口感染、2例肺感染、4例静脉导管感染。92例腹腔镜胃肠切除手术中根治性切除术66例,姑息性切除术26例,总平均手术出血量中位数144mL ( 30~865 ) mL,手术时间( 4.8±1.8 ) h,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3.5±2.0 ) d,术后住院日( 15.1±6.5) d。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在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

关键词 ] 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127-02

腹腔镜是一种类似于电子胃镜的医疗设备,对于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来说技术可行,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死亡率和复发率相近,术后止痛药用量和康复时间明显减少,但手术费用较多、手术时间较长[1]。目前,大部分开腹手术均应用腹腔镜进行辅助治疗并且多种腹腔镜手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2]。我院对胃肠外科收治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9月就诊于我院胃肠外科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53例,平均年龄(40±18.5)岁。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6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4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例,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2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8例,腹腔镜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Miles术)2例。

1.2 方法

我院施行的腹腔镜辅助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术式:

1.2.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患者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双下肢外展,建立CO2气腹,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3]:游离切除大网膜,再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胰头浅面解剖出胃网膜右血管根部,清除幽门下淋巴及脂肪组织。上牵胃体,挑起胃胰皱襞,游离解剖胃左动脉及胃冠状静脉,用切割缝合器切断十二指肠。上腹部正中切一长4~6 cm切口,保护切口,用卵圆钳将胃远端提至腹腔外,直视下断胃,完成胃空肠吻合消化道重建,关腹。

1.2.2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 脐孔穿刺并建立气腹,根部结扎处理回结肠血管,离断处理右结肠血管、中结肠血管,外科干右侧清扫拓展Toldt间隙、游离右半结肠离断胃结肠韧带游离结肠肝曲切开回盲部、升结肠外侧腹膜返折;切除右半结肠、回肠;横结肠系膜与回肠系膜的游离缘可缝合关闭,也可不缝合关闭小切口;重新建立气腹,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检查创面有无出血、肠管有无张力、吻合口有无漏等,注意摆放好肠管防内疝,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于右结肠旁沟放置引流管l根,由右下腹穿刺孔引出。

1.2.3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5] 患者右半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左侧正中旁切口,将乙状结肠的侧腹膜用超声刀切开,最后向内侧游离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切断乙状结肠末端,去除左半结肠。最后,将横结肠切断,将乙状结肠、横结肠相吻合,缝合肠系膜和盆底腹膜,最后逐层缝合腹壁。

1.2.4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患者全身麻醉,造成气腹放入腹腔镜,进行探查,再在腹腔镜直视下戳孔,取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寻找阑尾并分离其周围粘连,用钛夹夹闭阑尾系膜及血管,再贴近阑尾壁将系膜分离至根部,在距盲肠0. 5 cm及0. 7 cm处用丝线结扎或钛夹夹闭阑尾,在两结扎线间切断,阑尾残端黏膜电灼后碘伏消毒,再用胶原蛋白海绵封闭,并利用根部结扎线打结固定,术毕大网膜覆盖。

1.2.5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先以腹腔镜探查腹腔内有无广泛转移及肝脏等远处脏器转移,再探查了解肠系膜及系膜根部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肿瘤位置及有无近端肠管梗阻表现。将乙状结肠拉至腹腔,暴露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解剖肠系膜下血管及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将乙状结肠及系膜向上外侧牵拉,以钝、锐性相结合的方法继续分离Toldt筋膜下间隙;切除肿瘤及肠段;重建连续性肠管。吻合口周围置引流管一根,关腹后即完成手术。

1.2.6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头低足高位并向右侧倾斜。建立气腹,超声刀先切开乙状结肠侧腹膜,再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显露出右侧输尿管再切开乙状结肠左侧侧腹膜。在肿瘤与乙状结肠切线之间用布带捆扎阻断肠管,向下用超声刀沿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锐性分离,保留直肠系膜的完整性。

1.2.7腹腔镜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Miles术) 肿瘤位置较低不能保留的患者, 按TME原则切除远端系膜,用强生凯图切割闭合肠管。将反麦氏点穿刺孔扩大至约5.0 cm, ,拖出肠管及肿瘤,在体外切除肿瘤及近端肠管约10~15 cm。重建气腹,经置入吻合器,行乙状结肠-直肠端吻合,不缝合盆底腹膜,检查切割肠管是否完整,吻合口旁置入引流管。按常规行乙状结肠造瘘,会阴操作同常规剖腹手术。

2结果

92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肠切除手术,中转开腹19例( 20.65% ),没有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共17例( 18.48% ),包括3例吻合口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3例淋巴漏、3例切口感染、2例肺感染、4例静脉导管感染。92例腹腔镜胃肠切除手术中根治性切除术66例,姑息性切除术26例。总体上平均手术出血量中位数144mL (30~865) mL,手术时间(4.8±1.8) h,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3.5±2.0) d,术后住院日(15.1±6.5) d。见表1。

3 讨论

当前,腹腔镜胃肠外科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发展史。在我国,腹腔镜首先应用在了胆囊切除术上。如今,腹腔镜在普外科,尤其是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方面正逐步得到应用并推广。此外,腹腔镜还具有微创的特点,其在肠胃外科急诊中在不用打开腹腔的情况下就能够延伸到腹腔内。

本研究将腹腔镜应用到胃肠外科手术中,结果显示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肠切除手术,死亡率为零。手术出血量中位数144 mL( 30~ 865 ) mL,手术时间( 4.8±1.8 ) h,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3.5±2.0 ) d,术后住院日( 15.1±6.5) d,提示,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失血量少,手术耗时较短,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短。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不仅充分地发挥了此项技术的优点,而且拓宽了该技术的手术适应证。本组研究中有19例患者中转开腹,但是中转开腹手术并不代表技术的失败,而是为了有效地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腹腔镜就可以对中转开腹手术确定合适的切口位置提供依据,从而有效避免盲目性,减少患者手术的痛苦。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特别是在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王秋生. 腹腔镜胃肠外科[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7(1): 1.

[2] 郑民华. 我国腹腔镜胃肠肿瘤外科的发展方向[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 (1):1-3.

[3] 魏岳远.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2(22): 63-64.

[4] 林锋,李勇.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J]. 中国实用外科杂, 2011,31 (9): 861-866.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第5篇

【摘要】 深静脉血栓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多发于下肢机体,其发病原因多样,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血液流速缓慢、血管内皮组织损伤以及血液高凝,而老年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以静脉顺行性造影术检测最为准确可靠,其治疗方法有低分子肝素、链激酶、手术以及介入治疗等。笔者对其形成原因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进行综述分析。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病因;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很高,对老年人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治疗不及时即可能导致病患病情急速蔓延加重而死亡。深静脉血栓的综合征非常严重,尤其是肺栓塞,极易导致死亡。本文笔者对其形成原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进行简单综述分析,以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

1 深静脉血栓发病原因

深静脉血栓发病原因很多,以血液流速缓慢、血管内皮组织损伤以及血液高凝为主要原因。有专家报道,老年人之所以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年轻人高,与其机体组织中的凝血因子活性具有很大关系。老年人由于年龄原因,身体机能下降,下肢肌肉功能松弛,血液流速缓慢,使静脉瓣膜处于低氧状态,继而损伤静脉血管组织,致使凝血因子聚集形成血栓。且老年人多数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使身体机制即具有了炎症介质,是以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也就更高。经多位专家报道,老年人由于其他病症而具有的炎症介质反应,促使静脉血管内皮损伤,使内皮细胞处于凝血状态,引发深静脉血栓。而血液异常性的高凝状态,则是促使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其通过一系列作用改变血管内凝血过程,致使抗凝能力被抑制,引发血栓。

2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事比较多的,如B超、彩超、D-二等,根据病患体质、病症等不同,诊断方法也不一样,在临床应用中诊断效果较为确切的是静脉顺行性造影诊断,如今其已经成为了诊断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静脉顺行性造影诊断深静脉血栓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图像清晰,显示范围广泛,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效果更为显著。彩超诊断在临床中应用也是较多的,其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且具有无创性特点,但是彩超整体性检查不够准确,对下肢深静脉的图像显示也不很理想,所以推荐以静脉顺行性造影诊断作为本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3 治疗进展

3.1 低分子量肝素:深静脉血栓应用于低分子量肝素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之前所用乃是肝素,经过不断研究,才出现了低分子量肝素,是以目前已经取代肝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病。低分子量肝素是肝素的升级产品,通过裂解酶产生,平均分子量较肝素要低很多,在3000到7000ku之间,抗凝血因子Xa也较普通肝素的功能更为强劲,防止血栓形成更为有效,且出血症状也明显减少,多位专家对其生物有效率进行过报道,可以高达90%左右。临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时按照病患的体重给药,而给药方式则是皮下注射,用药剂量以临床实践为标准,不尽相同。

3.2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作用机制是给予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唤醒激活,以溶解血栓而达到治疗目的。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疗效是较为明显的,但是其后期副作用也是比较严重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众多专家的研究,诞生了溶栓药物,如链激酶、尿激酶、纤溶酶激活剂等。在对链激酶的研究中,有专家报道其溶栓效果是肝素的四倍以上。不过溶栓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比较强烈的,出血、过敏等,皆很常见。

3.3 抗血小板药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机制是凝聚血小板、抑制凝血酶的释放形成以及抑制血小板粘附作用,其对于血栓的形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以前期进行预防治疗,同时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如丹参、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本类药物可以长期使用,副作用较轻。

3.4 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董国详先生手术去栓经验的报道,给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很大鼓舞。之后有多位专家进行过研究和报道,发现手术治疗,再加上综合疗法支持,其治疗效果以及远期疗效和后遗症方面等都明显由于非手术治疗。但是对于手术取栓方法,仍是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是值得我们进行深究的方向。

3.5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包括机械溶栓、溶栓导管直接灌注溶栓、腔静脉滤网溶栓等,近年来在介入治疗方面的发展史比较快速的,机械溶栓术中超声溶栓、Amplatz溶栓等均手术时间短、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探究。溶栓导管直接灌注溶栓治疗中,多位专家报道了其溶栓效果,评价非常高。腔静脉滤网溶栓治疗则主要是针对较为严重的肺栓塞并发症,且有效改善其复发率问题,操作简单、应用方便,可以广为普及。

4 结语

综上所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总结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为病患带来更为满意、快速的康复疗效。

参考文献

[1] Ruiz Gimenez N, Friera A,Artieda P,et al.Rapid Ddimer test combined a clinical model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J].Thromb Haemost,2004,91(06):1237~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