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第1篇

一、材料的选择原则

从现代儿童美术课程开发和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儿童艺术创作的材料、资源都可以被开发、改造和利用,这需要开拓思维,拓展材料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如何选择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美学原则

材料的开发和选择是综合材料艺术创作的基础。不同的材料,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使得单一的艺术理念变得更加广泛。艺术美是作品的生命力,而符合美学原则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好的材料能为儿童自我的表达和展现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遵循美学原理来选择材料:

1.质感美 质感就是物体呈现出的外在特性,即材料的质地。材料在质感上的美也就是指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性。“质感美”主要表现为材料的软、硬、轻、重、粗糙、光滑等本质特征,例如,在视觉和触觉感受上:玻璃给人光滑透明,岩石给人粗糙厚重,羽毛给人轻松柔软,金属给人沉重坚硬的感觉,不同的材料会体现出不同的质感美学特征,巧妙利用不同的质感美学特征及与人的视觉和触觉密切相联的特性进行儿童艺术创作,就会产生具有美感的视觉效果。

2.肌理美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肌理,具体包括材料本身的纹理与组织构造,“肌理美”是指物体的纹理美,它是认识物质最直接的媒介,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肌理。美学艺术中的“肌理美”,是指材料本身图案化的肌理在艺术创作中与儿童艺术表现手法融合的产物。它利用不同的材料与表现手法创造出儿童美术作品有的艺术效果,使不同的“肌理美”在组合重构后呈现出特有的视觉感受。但有时“肌理美”在组合重构的过程中也会难以控制,即使是相同的材料,也会因为表现技法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这反而会给儿童美术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其他材质很难实现的乐趣。

(二)趣味原则

儿童艺术创作动力来源于趣味性,有趣的材料可以激活玩乐感官、丰富美术知识,可以让儿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应遵循新颖、有趣的原则,这样可以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使儿童更加喜欢综合材料艺术创作课程,提升学习的动力。

(三)经济原则

综合材料艺术创作因为选用的材料较多,所以其在开支上会比传统美术创作的花费要高。因此,在材料选择上,我们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用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可替代的物品,尤其是可循环利用的废旧物品,以降低经济成本。同时利用可循环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让儿童在创作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提升儿童的创意性。

(四)合理性原则

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因为材料资源的开发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应遵循合理合适的原?t以实现教学目的:(1)选择具有趣味性,简单易学,方便制作,视觉效果强烈的材料;(2)选择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专长的材料。

(五)开放性原则

因为综合材料艺术的选材与传统艺术不同,根据这一特点,首先,教师要通过结合构成、绘画、雕塑,手工等相关学科和教学形式,多采用各种创新教学方法,这样会有利于学生掌握综合材料课程教学内容。其次,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了解发现各种新材料,探索尝试各种新方法,也有益于儿童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

二、材料的选择方法

(一)走入自然

“走入自然”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在大自然中寻找创作材料。“自然材料”即是天然存在或自然生成之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实体物质。可以分为三类:植物、动物和无机物。“自然材料”是很好的天然艺术材料,常常应用在儿童艺术创作中:

1.植物类 蔬菜、鲜花、干花、树叶、树皮、树枝、果实都是常见的植物类材料,是自然界中获取最方便、最容易的材料之一,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如通过拓印肌理,直接拼贴都容易出效果,是最合适的儿童创作的自然材料之一。典型的代表就是《树叶贴画》。

2.动物类 动物类的材料运用也较多,可以采用动物标本,或者依据动物本身的象征意义来表达某种艺术思想和创意。虽然利用动物类材料对儿童来说难度较大,但比如儿童绘画中常出现的蛋壳、羽毛、贝壳等材料都是简单合适的自然材料。

3.无机物类 自然界中除了有机物,还有无机物。无机物主要包括金属、石头、沙子、土、水及冰等都是比较适合地创作材料。比较容易学习,其中适合课堂教学的如沙画、泥塑等。

(二)、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就是学会在生活中选择材料。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就是“人工材料”。“人工材料”是人为对天然材料加工所得的材料。人工材料的种类很多,选择范围极广。在教学中可以将其划分为美术材料和非美术材料两类。现在儿童美术材料品种繁多,如针对儿童生产的黏土,刮画纸,扭扭棒,海绵纸,卡纸,荧光笔市场上到处可见,在课堂教学上可以直接作为美术材料运用。非美术材料如日常用品,工业产品等生活物资,只要符合美学,趣味等原则也都可以纳入到选择范围,为艺术创作提供便利。随着美术观念的发展创新,材料的界限常越来越模糊,很多材料都可以运用到儿童艺术创作中。

(三)奇思妙想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第2篇

为了理解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要先了解世界上其他音乐教育体系。到20世纪止,国外大众音乐教育有以下几种著名体系:

1) 瑞士教育家、作曲家 雅克 达尔克罗兹 (Emile Jaques-Dalcroze)的音乐韵律教育体系。

2) 匈牙利教育家、作曲家佐尔坦 柯达伊(Zoltan Kodaly)创立在在合唱传统基础上的音乐教育体系。

3) 德国教育家、作曲家卡尔 奥尔夫(Carl Orff)的基于歌词、音乐和动作的统一体之上的体系(即舞台音乐演奏,或者剧院音乐演奏)。

4) 日本小提琴家铃木镇一(suzuki shinichi)提出的在儿童发育早期,通过“教师-父母-儿童”这三者相互作用关系来达到儿童音乐开发和教育的教育体系。

这些被列举出的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通过借助实践音乐演奏表演的方法,即通过可感知的音乐语言来使孩子们接触音乐,进而对其进行音乐教育。

卡巴列夫斯基教育体系的新颖性在于:它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并实现了学生的美学发展。在继承和发展亚罗夫斯基、阿萨菲耶夫和巴伦博思想的基础上,卡巴列夫斯基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在领悟和思考古典音乐的基础上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基础性的发展。他认为要用艺术的眼光来理解和感受音乐,这在原则上改变了原来中小学音乐课的内容。他提出了“领悟艺术-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思想。如果按照音乐的规律,掌握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再加上学生本身的一些音乐天赋,那么,几乎每个人多能够学会这门艺术。与自己国外同事不同的是,卡巴列夫斯基思想的核心不是发展学生对音乐演奏的实际操作,而是发展学生对音乐的艺术领悟能力。

众所周知,听音乐并不代表了解音乐。尼·亚·捷连季耶夫说过:在这两者的关系中,整体的艺术领悟具有重要的意义,整体地领悟艺术,是艺术作品的一个标志和存在特性的反映。这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形式艺术的内在联系。整体艺术领悟体系有许多分支,我们知道,感情体系、智力体系和动力因素体系这些部分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都有着相互关系和自身特点。研究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积极领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性(随着艺术作曲音律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波动);思想的不固定性、反常性;整体和部分的结合性联想性。

这些都是是生动地艺术地领悟音乐的基础。缺乏训练和教育的理解使学生与艺术分割开来。教师的任务,是在整体和概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极地艺术地理解领悟音乐作品。

卡巴列夫斯基的思想来源于简单的观察:音乐是基于声乐、舞蹈和节拍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上的。这三者就是连接生活和音乐艺术这两个世界的纽带。因为,从一方面来说,声乐、舞蹈和节拍组成了复杂的音乐文化作品,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是所有孩子在上中小学之前所接触的音乐实践的形式。意识到这样简单的联系并去思考它,这就是倾听音乐和感受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步骤 。在音乐课上,教师利用情感上有吸引性的交流形式,可以使学生积极地 主动地去思考和领悟音乐,并教会学生听懂艺术的内涵。另外 ,卡巴列夫斯基的研究也是通过音调和题材来理解领悟音乐。卡巴列夫斯基在整体定义音乐艺术及其社会地位的基础上来提升中小学生音乐文化的形成这一任务。拥有很好的音乐听觉,可以进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去,可以感受到音乐中所发生的故事,也能够提升从“听”到“感受”再到“理解”音乐的能力,训练音乐听觉也是对一个人进行音乐文化教育的中心环节。培养有文化的音乐听众,即能够喜爱和评价最正经最严谨的伟大艺术作品的人,这是中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的目的。

卡巴列夫斯基的大众音乐美学教育的体系是被广泛认可的基础性的国家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的典范。一般来说,艺术方面的课程都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所以,教师们并没有指引学生用整体美学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实际上,这种态度体现了个人的整体思想。就算在特定的知识中加深学生艺术美学课程的学习,也远远不能完全挖掘学生的艺术精神道德潜力。卡巴列夫斯基认为一个人的美学文化是一个人最基础的特征,这让人能够与美好事物充分地接触并且还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事物。一个人的美学文化实质是一个人对美学的领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根据卡巴列夫斯基的思想,个人美学文化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个人特性组成的:

1)科学认知性(艺术美学眼光,概括性的关于美的实质和标准的知识体系,关于人与美的相互关系的知识体系),

2)价值取向一致性(在美学思想、审美观、美学兴趣和美学要求寄出上的个性统一),

3)创造性(具有艺术天赋:创造性的想象,形象思维,对美的敏感性)。

通过对美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得出:在一个人美学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它们分别是个人的创造能力、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教学中有目的性的激发和修正。个人的音乐文化是整个美学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核心是音乐词汇量、有关音乐艺术的知识系统、对世界上音乐价值的定位以及个人的音乐领悟能力。美的事物可以激发出好的事物。教育应该是具有完整性的:如果我们只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性,而扼杀了学生情感性的生活的话,那么我们首先危害到了学生的精神思维能力。卡巴列夫斯基多年的所发表的作品都公开性地反对对于青少年一代美学教育的不重视,并且大力向热衷于大众艺术教育的人宣传自己的实验。他和各个城市的同仁们一同做的七年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俄罗斯很多中小学都在研究、思考卡巴列夫斯基的体系,并且对其进行科学性的讨论。

虽然在20世纪下半叶整个俄罗斯教育界都排斥革新思想的探索,教育界局限于狭隘的专业技术主义中,但卡巴列夫斯基在这样一沉不变保守的中小学音乐课传统中实现了变革。 他的思想证明,高等音乐教育和大众音乐美学教育的战略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卡巴列夫斯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论点:培养好的学生,就应该培养优秀的教育者。因此高等音乐师范教育,根据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应该具有以下三种特性。

1.概念性——把音乐教育看作一个人艺术文化的固有部分。卡巴列夫斯基在原则上没有把音乐教育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这两个分支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两者拥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对音乐文化的育。

2.科学性——这是来源于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性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证明了对艺术领悟的哲学、美学和逻辑思想形成的必要性。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第3篇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 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 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 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 。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 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 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1.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误导

1.1研究缘起。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也日惭趋于包括整个社会和人的整个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却多置美术之美育功能与任务于不顺,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而小学美术教育又多是片面夸大稚拙童趣的艺术性,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使"稚美"思想垄断整个小学发展阶段,造成儿童的审美素质与创造能力的长期"低幼化"。

1.2现状略析。以上所述的"有术无美"的功利主义教育与"有美无术"的自然主义教育其本质都是一种与全面发展相背的、残缺偏窄的、停滞孤立的审美误导,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矛盾。

1.2.1与教的矛盾首先,普通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就是其具有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并有一定建立于兴趣之上的应用性,皆着眼于螺旋上升的发展。而对技能的片面强化与对拙美的静态依重均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情意美感内容的有机联系,形成小学与中学间的智能断层和中学毕业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美术教学必须遵循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遵循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美育原则,在教学中也需要采用直观、形象、情感与动作相结合的方法,而前述两种顾此失彼的误导都与此相去甚远。

1.2.2与学的矛盾美术学习是一种促进主体美术知识、审美情感和表现技能逐渐准确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比其它学科学习还要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技能教育忽视了动机与兴趣、情感与审美的心理基础,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平衡性;小学夸张稚美的教育则忽视了学生在右脑神经系能控制与其它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下的操作性,忽视了发展的生理基矗两者都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2.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 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 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 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 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 作用。

3.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

3.1美术的教育目的与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可简单概括为审美教育、智力开发与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三项。目的总是依赖于过程。如果说美术表现与创造活动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能、情绪、道德、知觉、美感、社会感与创造性等不断成长提高的过程,而中小学美术教材也正从形式与内容上整体地表现出了这种发展性,并要求通过绘画、欣赏、图案、手工等课题予以实施。

3.2美术的学科特点与发展作为视觉化的造型艺术学科,美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的审美性、美术的创造性及制作的技能性。教学必须以直观性前提,以技能性为条件,运用审美性方法,追求创造性目的。故而要求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环境、提供审美对象、教授表现与创作方法,提高其美术的创造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美化环境的能力及艺术的综合创造力),这就体现了美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特殊性——通过形体、色彩、材质、空间等方面直接感性的视觉审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对视觉对象的欣赏、表现与创造能力。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美学 钢琴演奏 作用

钢琴演奏是音乐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中,会展现出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使听众能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感。在钢琴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将音乐美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钢琴学习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乐谱在纸,弹奏在心,使钢琴演奏达到理性与感性极致融合的境界。

一、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与一般的美学、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都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音乐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流派,德国伽茨将音乐美学从整体上划分为了自律派与他律派。他律派主要包括内容美学、形式美学以及第四种美学。内容美学认为音乐内容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在不存在作曲家、音乐这些载体的情况下,音乐内容本身也是存在的。内容美学崇尚用音乐来表达某些东西,而且认为音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音响之外的许多内容存在着很大的联系,音乐中所存在的和声、节奏以及旋律等只是用来诠释与表达音乐的内容与内涵的,不能代表音乐独立存在。与内容美学相对立的便是形式美学,形式美学认为音乐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听觉,其欣赏的对象是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单个的音符、和弦以及音程等等,并不是完整的音乐作品本身。第四种美学实际上是内容美学与形式美学融合起来的一种流派,这种流派与部分内容美学存在一定共性,也保存了形式美学的一元论,第四种美学参照了内容美学中的模板,又延续了形式美学中的主张,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向。自律派主要包括的是自律美学,自律美学主张音乐就是音乐,与音响之外的其他事物没有任何联系,这种流派要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能通过音乐结构以外的事物来欣赏,只能通过音乐结构本身来欣赏。自律派认为无论音乐分为多少种流派,音乐始终只有一种,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并没有度的区别,音乐自身只包含音乐,无法包含其他事物,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只是通过纯音乐的角度来欣赏,不与其他事物相关联。

二、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音乐美学有着共同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标准,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提升自身的音乐美学素养至关重要,用音乐美学的思想指导钢琴演奏,并将美学的内涵渗入到钢琴演奏中,能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展现钢琴艺术的魅力。音乐本身就具有审美特征,美感是人们感性的需求,当人们产生矛盾、喜悦、悲伤、沮丧等各种情绪时,都会将这些情绪融入感性的对象里面。因此,针对钢琴演奏来说,美学素养是演奏者必备的重要基础,演奏者只有深刻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掌握住音乐作品的情感形式,用心诠释音乐作品,才能带给听众震撼的听觉感受与音乐享受。

(一)有助于协调钢琴演奏忠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钢琴演奏经过二次创作,赋予了音乐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力与价值,因此,钢琴演奏从根本上来说,应该具有忠实性与创造性的相统一。在进行钢琴的艺术创作以及表演的整个过程中,钢琴艺术家应在深刻理解原作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对作品加以整理与完善,将音乐作曲家的创作精神保留下来,并将自己对该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知融入其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性地再现,这就是所说的创造性与忠实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钢琴演奏者在进行演奏时,要确保钢琴作品的忠实性,也就是说钢琴演奏以及演奏的艺术思想要忠于原谱,将音乐作品中原有的创作精神真实地展现出来;而创造性则是在忠于原谱的基础上融入钢琴演奏者自身的一些情感元素以及音乐认知,并将新的音乐艺术个性充分体现出来,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

不同的钢琴音乐作品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下创作出来的,原创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经历与现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二次创作与原作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审美意识甚至审美趣味等体现在钢琴演奏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诞生出来的钢琴表演并没有背离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精神,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审美意识以及情感因素,并将其升华为一种个性化的艺术表演,赋予了音乐作品更加深入且富有层次的艺术魅力。由此看来,钢琴演奏应当是创造性与忠实性的统一与结合。

钢琴演奏者要忠于作品的真实性,并进一步拓展表演的创作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由于乐谱能够直接地展现并表达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在演奏之前演奏者应认真地研读并揣摩乐谱,对乐谱中各项信息进行研读与思索,保持对乐谱中各项信息的真实再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第二,演奏者应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灵魂,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以及时代风格等等,在不违背原作曲家创作思想与创作意图的前提下加以丰富与创新,使二次创作出来的钢琴作品焕发出新的音乐艺术光彩。由此看来,演奏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演奏技巧以及审美意识,这样才能将作品的美学品质充分地展现出来。

(二)有助于协调钢琴演奏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保持音乐作品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这也是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一种应用。音乐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作出来的,它所展现的便是创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音乐风格。钢琴演奏者在重新演绎音乐作品时,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尽可能地还原音乐作品的真实风格,除此之外,钢琴演奏者还需要将音乐作品所代表的时代与自身所处的时代充分融合起来,深层次地挖掘音乐作品的时代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样能够使音乐作品具有更加明确的社会意义。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演奏的过程中,表演者一般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与作品有所连接,而且在审视音乐作品的历史内涵时难免会用当代的审美眼光来看待,此时要确保演奏者清晰准确地认识到音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历史风格之间的联系,就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与审美素养。

一部分钢琴演奏者对钢琴演奏时代性与历史性结合往往会持有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应着重强调演奏风格的现代性与独创性,充分展现出现在时代的特征与精神,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保持其历史性与真实性更加重要。但是这两种看法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由音乐美学思想与原则来看,钢琴的演奏不能片面强调时代精神,也不能刻意拘泥于历史风格,只有将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与结合起来,才能将音乐作品的真实艺术价值体现出来。因此,在钢琴演奏中应用音乐美学能够为其寻求一个平衡点,使钢琴演奏实现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

(三)有助于协调钢琴演奏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一个能被大众所接受并喜爱的钢琴表演,其表演者必然是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的。钢琴演奏技巧是演奏者进行钢琴演奏的根本与前提,是将抽象的乐谱符号利用演奏技巧通过钢琴转化为现实音响的一个过程。在演奏的过程中要确保钢琴演奏艺术的完美展现,必须要将技巧性与艺术表现性充分融合起来。钢琴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演奏技巧,才能进一步丰富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形式。整个钢琴的演奏是通过演奏者手指运动系统的生理操作与大脑认知中心操作共同完成的,在整个演奏的过程中,其钢琴音乐艺术性的展现是演奏者在完成演奏技术的基础上展现出来的音乐表现力,钢琴演奏者需要完全掌握旋律与和声、节奏与踏板等因素,才能使音乐作品的内涵得到更好的诠释,使音乐作品呈现出更加多层次、丰富的意识效果。由此可知,在钢琴演奏中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两者完美地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音乐艺术境界。因此,钢琴演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追求音乐美的艺术。

(四)有助于协调钢琴演奏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能够帮助演奏者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不同的音乐作品会给听众以及演奏者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演绎不仅包括了多种演奏技巧,还包括了丰富饱满的个人情感因素,这些感性因素的存在对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演奏者在原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感性因素,并加以创造,便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钢琴表演,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创作出了不同的美,同时也能够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此外,理性因素在钢琴演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为演奏者的表演技巧、演奏的基本技巧以及对整个演奏过程中的安排、控制等等,这会对整体的演奏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看来,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在钢琴演奏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将两者充分地统一并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钢琴演奏的艺术精髓。

三、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

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分支,无论是儿童还是进入大学的专业学生,他们在最初对音乐美感的追求上都是最主观也是最直接的。因此,在具体的钢琴教学中,老师首先应启发学生对音乐审美感的培养,将审美因素渗透到钢琴教学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去思考并感悟音乐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意境与内涵,同时培养学生各种感觉的协调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在掌握演奏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深刻地把握钢琴作品的真正音乐艺术价值。

(一)将审美因素渗透到钢琴演奏教学的各个阶段

第一,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技巧。钢琴弹奏技能是钢琴演奏的前提与根本,老师在进行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最基本的钢琴训练,主要从手指训练、音阶、和弦等开始,同时要注重手指与耳朵的密切配合,指导学生在演奏前借助于耳朵判断并想象自己听到的音色,并在钢琴上进行表现与改进;另一方面使学生仔细地分析并把握动作的要领,生硬的弹奏无法体现音乐的美感,因此,学生应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并进行反复地熟悉与训练,控制好力度与稳定,这样才能使钢琴演奏达到连贯清晰的效果。

第二,学会倾听并辨别各种声音。钢琴弹奏者要弹奏出美好的声音,必须要学会倾听辨别各种声音。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老师应引导学生熟悉了解钢琴的构造以及发音原理,使学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感受并学会欣赏美好动听的音色,并培养学生对演奏的感性认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第三,培养多种感觉协调运用的能力。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保持手指、耳朵、脑子的协调运用,弹奏需要手指与耳朵以及大脑的配合,对于一些重点及难点的演奏,应充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使手指时刻保持在最自然以及最有利的位置,这样才能确保弹奏的流畅性。

(二)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第一,多欣赏经典的钢琴作品。经典的钢琴作品是钢琴家、作曲家通过自己对音乐艺术的感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而创作出来的音乐艺术。钢琴作品的欣赏是钢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经典钢琴作品的欣赏主要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分析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技术理论、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知识的理解,是学习钢琴弹奏最直接的方法。

第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以及音乐理论著作。在具体的钢琴教学中,老师应提倡学生多读书,包括文学著作以及与音乐相关的理论著作,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音乐修养以及审美修养,这对于钢琴演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演奏的具体效果,同时还能够多方面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以及音乐艺术特色,有利于学生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展现出极具感染力的音乐作品。

第三,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对音乐结构、语言以及织体等方面的分析。对音乐进行处理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弹奏力度的变化展现各种不同声音的美,其中,弹奏者对音色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音乐的表现。学生在具体的弹奏练习中可以通过弹奏前的“哼唱”来塑造一个大致的音乐形象,然后应用触键的技巧进而实现对音色的控制。练习曲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复调训练是钢琴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复调的弹奏涉及了音乐形象、音色、层次感等多方面内容,其训练的要求较高,主要包括了对弹奏者音乐思维的要求以及左右手控制的要求。巴赫的方法注重的是将优美的音乐与钢琴弹奏的技巧充分地结合起来,在获得技术美感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的享受。

四、结束语

钢琴演奏是一种音乐美的艺术,在演奏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美学的思想,演奏者要完美地诠释表达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与内涵,就要学习音乐美学的理论,将音乐美学贯穿到钢琴演奏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造诣以及音乐美学素养。在进行具体的钢琴教学时,老师应注重塑造学生美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多参加并欣赏音乐会,观摩音乐作品分析讲座,促进学生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美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元.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和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J].大学教育,2013(13):59-61.

[2]刘佳.浅谈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6):59-60.

[3]杨琳.音乐美学应用于钢琴演奏的艺术价值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286-287.

[4]佟宇飞.论钢琴演奏与教学中音乐听觉感知的特殊意义[J].戏剧之家,2013(11):254-255.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少年儿童;舞蹈创编;思考探索

少年儿童舞蹈作品必须适应少年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以及少年儿童的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练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

一、 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编少年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

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彩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少年儿童舞蹈从编创规律与编创技法上与成人舞蹈编创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编创。究其原因,是因为少年儿童舞蹈编创主体是成人。鉴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怎样缩短这一差距,编创出为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者必须深入儿童生活之中,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努力把握少年儿童认识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探析少年儿童的心理内涵,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

二、 把握少年儿童语言特征,注重少年儿童舞蹈语汇的提炼

夸张与变形是少年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少年儿童舞蹈表现的一个重要元素。少年儿童舞蹈语汇的选择和提炼,必须具有代表性,是带有童趣的和少年儿童能够接受的,能表现的,经过改变、夸张的少年儿童舞蹈语汇。诚然,少年儿童舞蹈语汇亦可以从现代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乃至少年儿童的生活动作中去选择和提炼。不过,它必须正确反映少年儿童心理、情感、情绪的特征。舞蹈艺术来源于少年儿童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少年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基于这一特征,少年儿童舞蹈编创,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只有编创者真正走进少年儿童那极富感染力的心灵世界,才会凝练成美好生活基础上夸张变形的属于少年儿童而心花吐绽的少年舞蹈语言。但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所要达到的艺术形象。

三、 编创少年儿童舞蹈应突出直观性和教育性

少年儿童观赏的舞蹈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除含有美感愉悦作用之外,还含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正如鲁迅指出的那样:“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地分析而被发现,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直接性。然而美的愉乐的根底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 也就不见得美了。”美国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们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在为少年儿童编创的舞蹈作品中,既要让少年儿童学到有益的知识,又得到美感享受,提高审美的情趣。失去了对少年儿童舞蹈作品内涵的深层开掘,势必使其走向简单、平庸,显得苍白薄弱,力不从心,失去了直观性、教育性。

四、 少年儿童舞蹈的形式与结构特点

编创为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应注意它的形式和结构。究其表演形式可分为三种:舞蹈、情节舞、情绪舞。鉴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需求,编创者编创的舞蹈必须具有形象鲜明、自然天成的童趣。在舞蹈构思中,要利用短小,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去创编丰富多彩的少年儿童舞蹈。

创编少年儿童舞蹈还必须熟悉怎样去结构舞蹈。结构是指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即编导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舞蹈素材的理解,按照舞蹈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求,运用舞蹈及其各种表现手法,将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形象,事物情节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布局。使其首尾相通,虚实相生,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符合欣赏规律,又适应舞蹈作品体裁形式的需要,以达到舞蹈艺术的完整和谐。

五、 现阶段少年儿童舞蹈编创应关注的问题及思路

在古老的阿拉伯国家常流传着这样的谜语:“不是磁石,却能够吸引住千万人的心,不是金银,却是世世代代相传的财富。”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优秀的文艺作品”。优秀的少年儿童舞蹈作品,同样能引人入胜,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能使他们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然而,由于大多数舞蹈编导工作者往往只重视成人舞蹈的编创,忽视了为少年儿童创作出形象鲜明、催人奋进的舞蹈作品,尤其是生活化的少年儿童舞蹈更是乏善可陈。少年儿童舞蹈的创编离不开编导者的细心研究和耐心探索,相较于成人舞蹈的编创,时下又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合拍F象,因此,现阶段少年儿童舞蹈编创的确显得迟缓无力。在少儿舞蹈的编创上当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未能正确处理好成人舞蹈编创与少儿舞蹈编创的关系。

二是未能正确认识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交融 渗透 ,互相促进,互相移植,互相嫁接,互相借鉴 ,同步发展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少儿舞蹈编创中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思路不明晰。四是少儿舞蹈编创人才队伍培养与选拨的关系不能够到位。有鉴于此,时下必须加强少儿舞蹈编创队伍建设,防止人才流失,防止少年儿童舞蹈编创者思想作风滑坡,应扶持少年儿童舞蹈编创骨干,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专业培训,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关注少年儿童对舞蹈编创表演的意愿和要求,为优秀少年儿童舞蹈作品的编创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伯泰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 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