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范文第1篇

为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和《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重大意义

气象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市属气象灾害高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35天,年最高雷暴日数达44天,每年大到暴雨日数达9天,冰雹日数达28天,大风天数达29天。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造成的灾害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因气象灾害导致的人员受伤、火灾、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时有发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防御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是气象灾害风险控制和灾害防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依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从构建“和谐”的高度,切实提高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决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组织,依法管理,认真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认真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种规划、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特别是对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工程必须在项目动工前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确保公共安全。我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雷电、暴雨、洪涝、干旱、风灾、连阴雨、高温、寒潮、霜冻、冰冻、雪灾、雹灾、雾灾。评估的具体范围是: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二)煤矿、供电、化工企业,贮存燃油、燃气、火工等易燃易爆场所;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以及信息系统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四)城乡、重点领域、区域发展和建设规划;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结构调整区划;

(五)其他依法需要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场所和设施。

上述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气象行政许可时,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八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第六章第条的规定,向气象主管机构提交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程序

对按规定需要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各级建设、气象主管部门应当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纳入项目审核与竣工验收许可制度,做到事前评估与事后审验相结合,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凡属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范围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时应同步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办理程序如下:

(一)建设单位到当地气象主管部门办理气象行政许可申报;

(二)当地气象主管部门应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类型、类别在1个工作日内作出该项目是否需要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或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意见;

(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项目,由建设单位与具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资质的法定机构签订有关合同。评估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并对评估结论负责,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机构应在签订有关合同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评估结论;

(四)建设单位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四、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市、县(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领导,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组,气象、发改委、建设、规划、安监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落到实处。

(二)靠实部门职责。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监督和管理,建立并落实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执行上级物价部门核准的技术收费标准和市政府规定的有关项目减免收费政策,确保风险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发改部门在审批重点建设项目、易燃易爆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时,应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论证的重要条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申请报告中未包括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不予立项、审批、核准。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在进行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时,应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合格作为前置条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监督,督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落实到位。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 环境经济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风险损失 损益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它对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消极影响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对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使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是目前首要研究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价值,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

旅游行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耗损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当前,对于旅游业这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往往注意前者而忽视后者,认为其是无烟产业,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而旅游消费又是一种精神消费过程,旅游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实际上,过度开展旅游活动、不合理开发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会排出废物、污染环境、消耗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自然资源破坏、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破坏、社会污染。

一、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人们的思维惯性认为,自然生态区如果没有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它的存在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某些专业旅游人士也存在这样的看法。原因在于:虽然它的存在有其自身价值,但这种价值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来,或只体现其中的一部分价值可以通过货币形式得以体现,而一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门票收入、住宿收入、出售纪念品的收入等等大量的资金收益,让人们看到资源开发后形成旅游区带来的利益,进一步认识到开发的价值。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使人们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一味只重视开发后的经济收益,忽略资源的固有价值。导致对资源的野蛮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的时候要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考虑在内。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如印度加尔各达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就曾经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为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价值约196000美元。

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可分为两类:(1)替代市场技术法。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很多,包括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等等。(2)模拟市场技术法。又称假设市场技术法,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其评价方法为条件价值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条件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和市场价值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损失评估

1、旅游资源开发风险评估步骤与方法

(1)充分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地区自然和环境的基本状况,包括地质构造、气候、土壤、河湖分布、植被分布、社区分布等等。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旅游开发项目的社会经济调查围绕项目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人群健康以及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展开。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毗邻的工矿企业等。具体包括区域总人口、城乡比例、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与水资源、收入水平与主要来源、居住特点与村镇分布、占地拆迁问题及安置办法、区域社会文化特点,有无特别风俗、教育普及程度、人口文化素质、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保护目标。

(2)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包括开发活动的直接影响范围和间接影响范围。按照程序,可分为调查范围、分析范围和影响范围。按照受影响因子的性质,可分为植被、动物、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应的调查与评价范围。一般确定此范围所考虑的因素是:地表水系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特征、旅游开发项目特征等。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及其影响范围分为三级,如表1所示。

(3)风险识别。逐项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的对自然环境社会因子各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风险种类及风险发生概率。历史记录法——历史上许多类型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不断重演,如一定频率的暴雨、洪水都有出现期。通过查阅区域的地方志可了解当地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及灾害事件,再根据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现状,分析历史环境破坏在当前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成因分析法——对于自然环境破坏不仅可分析发生原因,还可以找出其发生的规律,揭示其发生的可能性及时空分布。预测法——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区域旅游开发的性质和强度,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

(4)风险估算。不同的风险种类具有不同的风险估算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最后进行加和,得到总的风险损失,估算方法如表2所示。

(5)风险评价。对风险损失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计算规避风险可能付出的代价,进行全面动态综合比较,以确定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是否应在这些可能产生风险的地方有所规避,或进行先期预防,并制定风险规避防范对策与建议。其中主要包括:主要对象——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主要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优美和持续性问题,为旅游资源开发区域长远发展利益服务。评价因子——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态效应,根据旅游开发活动影响性质、强度和环境特点来筛选。评价方法——重生态分析和保护措施,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工作解度——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后果。评估生态风险损失,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寻求保护、恢复途径和补偿、建设方案及替代方案。评价标准——法定标准、背景与本底、类比及其它、具有研究性质。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损益分析

通常,在对旅游资源开发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时,一般考虑开发的费效比问题,即开发后产生的经济收益与开发所需的资金及日常维护费用之间的差值,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价值,低估环境破坏的社会成本。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在市场中环境的社会价值通常得不到正确的反映,造成市场失效。这主要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第一,由于很难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正如空气一样。第二,有些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可以市场化,而其它的则不能,比如森林、木材可以市场化,由分水岭保护而产生的环境服务则不能市场化。因此,一些非市场的收益经常被忽视。第三,公共可取性资源导致它们可以被所有人开发。如开发者并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大量开采。

在将生态环境价值和损失纳入到分析系统中之后,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收益及区域最终长远价值计算不再只是单一的经济因素,而是包括了3个方面:自然生态区未开发前的自然环境价值a;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在风险损失b;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费效比(旅游资源开发后产生的收益——开发所需的资金及日常维护费用)c。

在将生态环境经济价值及生态环境损失纳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的损益评价之中去后,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收益将变为:c-b,而不是简单经济增长计算中的c,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后的最终长远价值将为:a+c-b。通过这种方法,在对自然生态区进行资源开发之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损失进行货币化计算,是将环境问题外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这种计算,把旅游区未开发前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价值与开发的潜在风险损失,纳入到开发的收益和旅游区的长远价值计算中去,使开发的损益分析前后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旅游工作者们在制定旅游规划时,以及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就不会单纯考虑到开发的费效比c的最大化问题。而是把原生态环境经济价值a与开发的风险损失b一并考虑进行计算。因此,通过这样的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的盲目性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开发行为对区域整体环境造成的长远破坏,从而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关键领域寻求一种平衡,促进旅游业可待续发展(见图1)。

【参考文献】

[1]曾贤刚:环境影响经济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马彦:我国西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

[3]t.阿姆达尔:挪威风险评估的新准则[j],水利水电快报,2001.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范文第3篇

2004年9月1日我国开放欧盟国家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以来,连续发生了数起利用出境旅游非法滞留欧洲的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影响了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损害了我国旅游业的形象,也对中国旅游者表现出疑虑和防范,采取严格和适时调整签证政策的监管手段。

随着公安边防部门对福建、浙江等偷渡活动较严重的沿海省份加强了反偷渡工作的管理,偷渡活动在这些地方不断受到打击,偷渡成功的难度增大。在出境旅游中,目前允许旅行社互为办理旅游签证,这就要求旅行社加强对出境游客人的审查。

目前,对于游客滞留可能性的鉴别主要依据工作人员的经验,在访谈过程中,有些工作人员直接说“凭直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直觉可能还比较准确,而新手就比较困难了。本研究力求把旅行社出境部工作人员的“直觉”转化为清晰、客观、量化的评价标准,为旅行社鉴别游客滞留风险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旅行社出境部门资深工作人员的访谈,确定了直接或间接影响滞留可能的12类问题,在每类问题中罗列游客可能拥有的全部条件,编制游客滞留风险评估问卷,以李克特五点计分,分值越大,表示滞留风险越高。

三、研究结果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劳务价格上存在的巨大经济效益落差,成为了非法移民行为中“推力”和“拉力”的两端。国外丰厚的物质回报刺激着国内生活境遇较差的人们,如果出国后的利益回报高于非法滞留的风险,铤而走险的人就会增多。所以非法滞留者会对自身进行评估,非法滞留的意愿很大程度取决于本人在国外的生存能力与滞留国家的生存条件。

(一)单身女性风险最高

单身者行动自如,特别是单身女性可以通过跨国婚姻获得合法身份,所以婚姻状况和性别在确定游客是否可能滞留上至关重要,具体见表1。中年人和青年人基于旺盛的劳动能力,容易在国外获得工作,更可能用青春和命运一搏,实现衣锦还乡的期望,从而具有较高的滞留风险。(见表1)

(二)福建、江浙、东北三省的人具有高滞留风险

福建人有强烈的外迁习性与区域海洋文化传统,很多人心中没有严格的海防边界观念。如果同乡在国外赚钱并回乡夸耀,出国就成了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并不认为滞留国外属于违法行为,反而觉得是一种荣耀。江浙沿海的人们愿意滞留法国,与其有大量同乡已经在法国有关。近几年,东北人也加入了非法移民的行列,与当地经济落后有一定关系,具体。(见表2)

(三)美国、澳新、欧洲具有高滞留风险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江浙人移民的方向多为欧洲,福建籍人移民的方向多为日本、北美等国,广东人喜欢去往东南亚,东北人的方向主要是韩国。(见表3)

1998年以来查获的偷渡人员中有54%的人为东北朝鲜族,他们与韩国的人文习俗、生活习惯几乎相同,有些相当一部分在韩国有亲属,而且韩国不断放宽我朝鲜族居民入韩籍限制和简化我团体游客入境手续等因素,加之山东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有相当数量的韩国人、朝鲜族人工作、居住、生活,便于藏匿,使得山东沿海地区逐渐成为朝鲜族偷渡人员偷渡韩国的首选之地。

(四)工作、收入稳定者具有低滞留风险

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作或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年老退休、收入20万以上的人被认为滞留风险较低。非法移民属于高风险行为,主要是为了改变目前不太好的境遇,如果目前在国内已经拥有了稳定优厚的待遇或生活,大部分人不愿意铤而走险。特别是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人,住房、收入、养老等问题均有保障,放弃这些需要加大的勇气,具体。(见表4)

四、讨论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风险指数

偷渡产生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一点是经济原因,国内收入稳定的群体非法滞留的风险最低。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非法滞留问题,发展国家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是根本之策。

(二)工作经验对滞留评估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同工作年限员工的调研结果发现,工作经验影响对客人滞留风险的判断。工作年限为一至三年的旅行社工作人员认为中年人滞留风险最高,而五至十年与二十年以上的认为青年人滞留风险最高;工作年限为一至三年的旅行社工作人员认为欧洲和日韩滞留风险最高,而五至十年与二十年以上的认为美国滞留风险最高。

这种由于工作年限而带来的评估差异是否具有特别的意义,目前无法获知。实践中,是否收取游客出境旅游押金、具体收多少完全依赖于旅行社工作人员凭借个人经验对游客资料的审查及评估。本研究在搜集大量一线出境游工作人员判断标准的基础上,评估了婚姻、年龄、职业、学历、目的地等指标在影响非法滞留方面的重要程度,希望能为旅行社及其他处境管理机构提供有效的参考。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前言

在新时期,旅游业已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是现在国家重点扶持和培育的对象,希望旅游业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加满意的服务。现在,我国的城镇在进行多方面的发展,城镇居民各种需要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为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空间。

从现在的旅游企业来看,普遍规模偏小,没有严格的组织,在社会市场中竞争力也比较弱,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旅游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得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那么其管理水平和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所以企业想得到可持续发展也将是个问题。企业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严格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让企业成功经营,同时才有了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关于旅游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现在很多旅游企业的领导干部还是以以往落后的观念来看待企业的内部控制,还是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使企业的内部受到控制,或者就是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在实施控制制度时仅仅就是对员工“纸上教育”,给员工发放一些相关文件等,根本不关心员工对这些制度教育有没有落到实处,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全就成为了一种形式,没有达到其该有的效果。旅游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随着计划经济的发展而建立的,现代很多旅游企业的内部控制只是形式,其组织结构的设置不恰当,也没有得到完善,甚至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这样的机构,表面是现代的企业,实则非常落后。

(二)风险评估不准确

现代的旅游企业对风险的评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企业在强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比如经营风险、投资风险、担保风险等都得不到准确的评估,加上没有好的环境控制,就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以及控制效果严重下降。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往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以往的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在于企业内部成本的控制和资产安全的控制,内部控制机构并没有充分得到利用,完全只是形式,且机构设置不合理也不完善。内部制度根本就没有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人事政策和实务也不健全,企业制度没有详细的规章制度来控制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部门,常常顾此失彼。

(四)内部信息不流通

现在很多旅游企业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信息只有管理者知道,而企业员工却一无所知。这就是企业信息系统失真、信息不流通所造成的。在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几乎很少进行沟通交流,往往只对自己部门的事情关心,对其他部门不愿多去了解。

(五)内部监督不到位

企业的内部控制其实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通过大量的制度和活动组成的。这些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就需要在内部进行监督,而企业的领导干部应该在这方面起带头作用而不是抱着自己也不想被人监督的心态。现在多数旅游企业的内部控制只是形式,根本没有相关的人员去严格考察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一项再完美再先进的制度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那么也只能是空壳,没有任何的作用。

三、加强旅游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现代旅游企业应该建立企业该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企业治理方案;对企业的各种风险预先做好防范措施,找到合适的方法化解风险;加强对内部环境的管理,促进各部之间的信息流通,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件、重要人事和大量的资金使用应该集体共同商议,不能个人擅自决定。

(二)强化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在市场上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获得竞争优势,不断的发展壮大;在企业执行层行动时必须找准方向,不能误闯误撞,找到合适的路径,制定目标纲领,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制定企业的最高目标,并不懈地追求。

(三)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

企业应该采用公开、公平且公正的方式进行企业人才的选拔,使企业的员工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制定合理的岗位竞争机制,采用灵活竞争的方式,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人力资源政策的管理,使员工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态度积极。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只有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才会有长远发展的优势。

(四)严格履行该有的社会责任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对产品的安全生产和产品的质量(包括服务)以及环境保护、节省资源、员工权益等给予高度的重视,注意每个细节的处理。

(五)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高层应该多和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多了解员工的生活情况,给予更多的关心,使员工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通过各种文化建设活动,强化员工的思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发展企业独特的优势,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旅游业作为当今市场上的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旅游企业应该摒弃以往陈旧的观念,必须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及时预防并化解风险,为企业在强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的稳定顺利发展时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金玉梅.浅析旅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0(34):149-150.

[2]陈俪瑙.旅游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0(5):170-171.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金融案件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B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刺激内需、促进消费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我国金融环境的影响非同小可。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五要素分析,提出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议,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管理效益,使银行综合竞争力得到强化,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行业占得一席,为将来“走出去”战略打下结实的基础。

一、杨成林案与农行违规转让坏账金融案件简介

杨成林,曾任内蒙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2002年到2013年将近11年的任职期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帮助其他企业获取贷款4.2亿元和信托资金8亿元,并多次收取贿赂合计5000多万。帮助呼和浩特水务开发集团责任有限公司获取31多亿元贷款,并接受贿赂2400万元。通过审批贷款而从中收取手续费对杨成林而言已经极为平常,一共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务金额高达3个亿。杨成林还利用内部监管漏洞骗取银行资金,多次以公司开会为由,报销全家国外旅游费用。

2016年6月29日,国家审计局了中国农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审计报告。农行四川分行未向担保方追偿的情况下,转让不良资产3.65亿元。截至2015年末,农行不良贷款高达2129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至2.3%。而浙江、广东分行转让不良资产高达32.04亿元。多地分行未严格执行贷前审核,致使部分企业以虚假财务报表、购销合同等手段从农业银行取得贷款,涉案总金额高达187.38亿元。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一)控制环境:尚未形成稳定的内控文化,内控制度奖励不合理

1.内控文化缺失。在农行坏账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基层人员都还不了解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对不良资产的转让处理随意,自己的审计判断对企业无关紧要,忽视了审计与自己的关系,风险意识薄弱,这就使整个银行缺少内部控制的氛围,缺乏内部控制的文化。

2.公司结构不完善。杨成林利用职务之便,全家出游费用通过银行报销,指使他人以支付工程款、报销会议费的名义两次骗取银行资金共计人民币628万多元。在公司结构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会导致经营权拥有者可以内外勾结,套取银行资金,由于制度的问题,作为公司的股东并不能去有效的监管和制约经营者谋取私利的行为。

3.内部奖惩制度设计不合理。当前的商业银行出台的对员工的奖励约束机制有一定局限性,单单侧重于业绩增长、市场的开发和规模扩大,只是侧重于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风险管理。考核指标主要还只是以规模指标和速度指标为主,内部控制指标和风险指标所占比重很低甚至有些直接就没有。一些缺乏风险观念的员工为了达成考核目标甚至有时在没有得到客户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就给客户放贷。就2014年而言,农行向提供虚假资料、贸易背景不实等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违规办理贷款、承兑汇票等信贷类业务142.84亿元。极大的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管理风险,束缚了银行健康全面发展。

(二)监督有漏洞,高层束缚力小

在杨成林案件中,杨成林作为公司的董事长,虽然不管理银行具体事务,也不进行个人决策,单单在董事会时具有投票权还具有罢免银行行长的权力,但正是由于拥有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使杨成林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权力来审批贷款收受贿赂。这种以权换利的行为,不仅仅侵犯了银行法人以及各个股东的权益,还会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严重会造成商业银行破产,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在自己收受贿赂的同时明显体现出企业缺乏对贷款公司的审计和对杨成林监督不到位。当前大部分内部控制制度都集中于对基层业务部门的实施,由于各级管理是由上至下执行的,导致了控制的约束力呈现出正三角形,管理人员的级别越高,受到内部控制的约束力就越小。体现出内部控制对高层管理人员缺失的漏洞。而杨成林也恰恰是利用这种监管的缺失,通过非法手段满足自己的利益。

(三)控制活动执行不足,导致内控制度低效

国家的内部控制体系起步较晚,内部控制底蕴不深,而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仅仅散落在各式各样的文件之中,使用者只能从各种文件中查找,对于内部控制制度模糊的理解,各级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强硬。早在2003年之时杨成林就已经开始收受贿赂,以及胡乱报销。而这些直到2013年下旬才被发现,中间整整10年时间,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发现杨成林违法违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低效的运作导致了这个结果。

(四)信息交流迟缓,信息与沟通不畅

许多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对市场信息和重大事件未进行及时收集与交流,而是过分对利益、业绩的追求,而忽视身边的风险。即使基层上报了风险的因素,但高层往往没发生而抱有侥幸心理,忽视了对风险的探讨。为使相同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重复出现,对事故险情和其他不良的内部控制历史情况未及时总结。在上市银行之中,只有一半银行能说明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阐述的很肤浅。对他们而言,虽拥有良好的信息交流制度,但却形同虚设。

(五)风险评估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

风险评估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评估方法只是在宏观层面来说。在实际工作的运用当中,若在某一威胁因素发生了但却并没有影响公司的运作,考察人员不会引起重视,并没有及时向高层反应,这些威胁因素往往就是导致企业坏账的关键。

三、对策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结构

首先应该先解决的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问题。应该统一股东和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以及完善各个大会及其议事的决策机构建立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避免出现为个人利益而放弃整个公司利益的行为。形成牵制体系,使基层和高层形成牵制,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又可以控制其中的漏洞。明确各部门职责,要在出差错时明确每个部门,每个职员其承担的相应责任。明确各个部门工作职权既防止权力真空,也要避免出现权力重叠,保证经营决策程序的规范性。还要实时关注金融诈骗,利用网络计算机进行的高科技诈骗。在对票据的业务上,需要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流程办事,对票据的真实性从严审查。在发放贷款方面要求严格按照银行流程图走,在客户申请贷款时,必须先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级,只有符合条件的客户才能对其抵押的真实性和价值进行调查。全部通过后才可以对对其贷款进行审查审批,签订合同后才可以发放贷款。每一步都要做到在流程上有理有据。

贷款流程图

(二)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内部控制文化需要长期不断培养、不断积累形成的。让全体员工有相同的价值观。内部控制文化的形成可以影响员工的行为,督促员工自我监督和为企业监督还会给企业带来凝聚力,企业的目标可以得到员工的认同。营造良好的内控,既可以是全体员工了解管理层的意向与要求,又可以确保企业制度的权威性。可以使用更多的交互式管理。让员工了解到自己不仅仅只是被管理者,更是企业的管理者、监督者。形成“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监督人”的气氛。在银行中可以开展内部控制的培训会,增强员工自我监督的意识,增加高层与基层代表对话的机会,减少高层与基层的隔阂。而高层更要注重自身内控文化建设,在要求下属的同时更要明白自身的道德底线,让自己成为内控文化的榜样。从而使整个银行形成团结的内部控制文化,使银行高速、稳定、健康发展。

(三)合理鼓励约束机制

在商业银行设立鼓励约束机制时,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员工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还要根据每位员工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员工工作的激励机制,进行差异化激励,不同工作的员工由于工作内容不同,使用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会使得很多基层员工感受不到激励机制的存在。可以制定出增长奖励法,每个月调取员工揽存的余额与上个月做对比,按照每个员工业绩增长的比例大小进行排序,对不同排名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在不同层次使用相对应的鼓励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员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企业福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四)建立科学评估和风险控制

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对内控制度的评价要客观,科学。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还应该顺应时势,对不断改变的经济环境进行调整。第一要明确内控评价的评测标准,消除所有控制盲点,包括所有人经手的每一项业务甚至要具体细分到控制环节中的每一个流程。第二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可实现性和运作性,在制定新的制度时,应当做更多的调查、加大研究工作的力度,全面考虑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是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动态管理机制,应该随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银行业务的发展、市场形势等时机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修订、增加新的合理的制度,废除老的不适用的制度。完善风险识别,可以成立风险评估部门,降低未来未知的风险对银行的损失,参照国际上成功的商业银行,再结合自身银行的资产构成,设置合理的风险容忍度,要充分利用风险带来的好处,利用风险,把握风险,控制风险。风险部门还应该具有敏锐的嗅觉,能及时感知市场中的风险并对其判断评估。

(五)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有效的交流是对内控效率的提升

首先应升级企业内在“软件”,可以推出基层代表,基层代表从基层员工中选出。高层要传达信息时可以直接传达给基层代表,基层代表要让每一个基层人员了解自己的职责,并了解和自己职能有关的其他工作人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是了解局部问题却看不到整体问题,了解工作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时要由下而上的汇报通道,基层员工讲问题汇报给基层代表,再由基层代表整理后直接向高层传达,以及时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这之前还要有通畅的信息传递通道,这不仅仅体现在“软件”,可以加强内部监控系统,提高分析水平。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每周在基层组织会议,对每一周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加强部门合作机制,将数据共享,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对民生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作为一大环节,优化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及加强信息交流,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动力的源泉,使我国经济在更稳定的环境下发展,也使得资产的稳定性,安全性有很大的提升,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戴小平.商业银行学[D].复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