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方文化建设

地方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方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方文化建设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黄山市;地方文化;校园文化;徽文化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研究课题初显于我国教育界,很多专家学者就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及其功能进行研究。随着越来越多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理论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融合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加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区文化的融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热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建设与发展情况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校园文化也必然要随着文化发展的脚步而不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高校所在的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区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有机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黄山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黄山学院因地处徽州文化发源地而据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资源,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虽然校园文化特色已形成,但整体的校园文化还需在不断融合与舍弃的过程中日臻完善。目前黄山学院校园文化不断发展前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徽文化的融合则至关重要,校园文化要不断融合徽文化当中的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风格。

黄山学院针对徽文化研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宝贵思路与借鉴。学校开展了各类徽州文化学术研究活动,出版了一系列的学术论著,培养了大批徽学人才,收集了大量的徽州文献资料,一方面,推动了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另一方面,也为黄山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与徽文化的融合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2 黄山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与徽文化融合的方向

随着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地区文化在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越发不可忽视。黄山学院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不断吸取融合徽文化当中的特色元素,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徽文化在千百年传承中形成的T多文化功能相结合。

2.1 古徽州人的思想观念与校风的融合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集体观念淡化以及追名逐利的现象,导致高校校园价值导向的混乱。“大学就是个亚社会”的说法在各高校也广为流传,这种现象显示出当前高校校风建设中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黄山学院在校风建设方面应积极与徽州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世界观相融合。古徽州人观念开放目光长远,处事严谨且务实。将徽文化中的淳朴民风和古徽州人的团结精神以及开放求真的世界观、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是黄山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2.2 古徽州人的教育风气与学风的融合

古徽州有着崇文重教的优良风尚,古徽州文风兴盛,读书是一种优良传统,“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成功走出去并不断壮大后,对家乡的文化教育尤其格外关注。徽商与士子,在荣归故里将外界好的学习风尚带回了徽州,促进了徽州的学习风俗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黄山学院在校园学风的建设过程中,应将古徽州的学习风俗进行传承,形成全体人员积极向上、争相学习的优良学风。

2.3 古徽州人的处世之道与教风的融合

行善积德,是徽州人的处世之道。“立业先立德,严己宽待人”,古徽州人千百年来不断积累沉淀的为人处世之道不光发人深省,而且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很深远的影响。黄山学院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学生的不断扩招使得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教学之风的建设也愈显重要。有德之师与勤学之生的结合则是校园教风建设的关键,应将古徽州人的和谐处世之道与黄山学院的教学之风相结合,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2.4 徽派建筑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融合

黄山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深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徽派建筑给人传达的是一种精神文化,学校的每一栋建筑都能使人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所在。师生员工不光有优美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同时也受到蕴含其中的文化的长期熏陶。徽派建筑与学校建筑风格融合,实质就是校园文化与徽文化的融合。

3 黄山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与徽文化融合的对策

3.1 开放严谨、务实求真的校风建设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校风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是否学有所得的重要影响因素。黄山学院与徽文化结合所形成的校园风尚富有特色。将徽文化融进校风建设当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加强与地区文化之间的沟通,加速与地区文化的融合。因为只有开阔的胸襟才能容纳各种文化,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要有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教学过程中都要做到严格要求、严肃认真、谨慎严密,以严谨的态度从事学习、管理以及教学等各项工作。

最后,务实求真的校风建设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关键。求真务实是学习、生活与做人所不可或缺的一种良好的态度与作风。教师员工要以严谨开放的态度进行教学与实践;广大学生要脚踏实地、踏实刻苦、务实认真地去求学。

3.2 自主不懈、谦虚好学的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既是时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它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在与古徽州学习风俗的融合之中,我们应该明确加强学风建设应以自主认知为起点,造就肯学习、会学习和敢学习的优秀学生群体。学风是经过长期的塑养而形成的,是在广大教师与领导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主体长期坚持的优良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当充分吸收徽文化当中的教育方式方法的精髓,提高学生水平与综合素质,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以完善自身为基石,以实现目标为方向,形成自主不懈、谦虚好学的校园学风。

3.3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建设和谐校园,重点在于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这也是素质教育改革当中的重要一环。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表面意义上的和谐,而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面对问题相互交流中的民主、在相处时的亦师亦友,它能让学生与老师尽皆敞开心扉。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老师有宽容严谨的教学之道,学生有尊重理解的求学之心。

3.4 加大投资,合理开发

古徽州的徽商很好的诠释了教育投资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正是因为他们重视教育,在取得一定的资源后,兴办学堂,注重文化教育,徽商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成为一代儒商。黄山学院正在不断飞速发展扩大,师生人数的增L使得学校要继续深入开发,这就要求在学校的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资,在加大投资开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校布局与资源的有效利用,要确保做到快速合理的开发。

4 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校软实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增强广大师生的凝聚力以及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之中,寻求两者融合的方向与方式方法,促进高校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深入挖掘地区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既传承与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又建设了特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彭磊,徐峰.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5):8-10.

[2]陈正祥.改革开往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10.

[3]蒋德意.论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拓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8.

[4]戴毅斌.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17.

[5]朱毅峰.构建创新型高校校园文化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9):15.

[6]蒋洪池.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及塑造[J].高教论坛,2003(1):6.

[7]梁建忠.新时期问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21.

[8]构建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园精神文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9-11.

[9]姚宏伟,李世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DB/OL].http://.cn/Periodical_dj200909115.aspx,2010-3-2.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1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地方史料、地方人士着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是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取决于着作内容的地方特点;地方人士着作是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他们的着作、手迹、纪念文学等也包含在内;地方出版物是指本地方雕印、出版的文献资料。地方文献记载和反映地方的历史发展、学术思想、特色文化、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能够为本地域特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

地域文化,从抽象概念来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就有了地域特色文化。从具体内容来看,地域文化包涵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文化则指特定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

由上述基本定义和分析可见,地方文献和地域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地方性。基于共同的地域范围,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地方文献收录的资料,是与本地方一切情况相关的,涵盖地域文化的各个层面,不仅记载本地方的饮食、建筑、服饰、器物、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具体的符号文化,还为这些符号文化背后的“地方n生”和“民族性”的深层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资料。地域文化特色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它具有历史发展上的传承n生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对特定地域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收集

地方文献收集是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载体多样,需要建立系统、有序的收集策略。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步骤有二:一是定义文献收集的主题与范围;二是确立有效的收集途径与方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同样需要依两大步骤展开工作。

2.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与范围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应当围绕各个地域文化特色,对设立相应主题的必要性、合理性、实用性展开科学分析。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重要主题需建立相应的特色馆藏。重要的主题一般包括地方名胜、名人、名产和名俗等,每一个着名的地方特色都有可能成为特色馆藏专题。地方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一员,对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建设重点都有很好的把握,为合理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打下基础。

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应从整体着手,先界定文献内容,再细分文献类型,力求分类清晰、内容全面。从整体内容分析,地域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凡是涉及上述内容的地方文献,都应当纳入收集范围。从文献类型看,地方文献应当收录各种类型的资料,包括专着、期刊、报纸、方志、年鉴、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手册、百科全书、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地理图谱、手稿、笔记、信札等。

2.2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求相应的地方文献搜集途径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所定义的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和范围,是确立文献搜集途径的基本依据。不同主题和范围的地方文献的来源有所差异,为探求有效的搜集途径,我们需要对具体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学术角度讲,每一个主题或地域文化特色都可以定义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针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来源。一般分两大方面展开分析: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针对正式出版的文献,通过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握这些文献的来源和搜集途径。对于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见,对于非正式出版和未出版的材料搜集是更为困难的,这类资料的不易获得性也令它们更加珍贵和具备参考价值。本地公共图书馆在获取此类资料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搜集和保护这些资料上也宿负重任。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理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开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探求有效的文献搜集途径,力求建立独具特色的馆藏,而不是仅仅收藏一些容易获得正式出版物,欠缺地方特色及独特价值。 3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馆藏体系建设

科学地建立地方文献馆藏体系,便于有效地保存、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不同地域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组成存在差异,相应的馆藏体系构建也因馆而异。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建设馆藏体系,科学设置特色馆藏专题,将有效提高地方文献信息服务质量。

3.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搭建地方文献馆藏体系

搭建馆藏体系,应当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的原则,首先确立馆藏的主体框架,然后确定框架内部的细化与分类原则。从涉及的地域文化内容上看,地方文献馆藏的主体可划分为两大部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如前文所述,专题地方文献是由各地域的文化特色所决定的。与一般的馆藏文献相比,地方文献整体中包含更多的特色专题馆藏,不能一概而论地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进行整体分类、编目和排架。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的地方文献专题(这里“规模”大小的界定,由各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设立特色馆藏,建立专架,设专人管理。特色馆藏的分类和编目仍然遵循中图法,但是其排架是独立的,不与其他地方文献相混合。对于普通的地方文献,其分类

、编目、排架与管理可按照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规则开展工作。 在设立的地方文献主体框架内,文献资料的分类一般依照中图法进行。然而,基于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地方文献资料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如何对这些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管理和分类呢?这种细分也应当从属于主体框架,区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将这些资料中属于专题地方文献馆藏的部分归入专架,在专架内部,将不同的载体类型加以区分。对于普通地方文献的多种载体,也按照载体类型进行分类排架。在各载体类型中,仍依照中图法进行分类和编目。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献形式,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服务方式。

3.2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学校文化;地方文化;融合途径

作者简介:朱有明(1980-),男,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薛梅(1976-),女,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31-0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强化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较高技能过硬的人才。在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过程中,文化内涵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而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是有效保障其内涵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相关概念

(一)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指高职院校的各项制度及管理建设,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文化建设等内容,与传统的高职院校硬件设施建设相比,内涵建设抽象性更强,衡量其内涵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是高职院校的管理建设状况。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逐步由制度、管理建设向文化建设深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施途径之一就放在了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区域文化的结合上[1]。

(二)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一般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优秀的文化是需要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弘扬的,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如果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融合,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谈不上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或称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师生价值观念的一种精神和倾向。学校文化具备了文化属性,其不以强制性作为建设手段,而侧重通过学校管理者及教学者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学校文化,并对其思想行为加以引导。学校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校文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关联较为密切。

(四)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也称为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特定文化,这种文化与地理空间存在较强的匹配性。在地方文化的形态和构成上,既可以完全按照地理空间及区位来划分,如城市文化、乡镇文化、农村文化等;又可以将文化空间作为划分依据,形成诸如沿海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可以按照地方工商业特色分为徽商文化、浙商文化、苏商文化、晋商文化、粤商文化等,甚至于更小地域的特色工商文化,如江苏省无锡市的锡商文化等。现阶段所倡导的地方文化,其外延更广,涉及到区域人们工作生活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都可以视为地方文化内容。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又要侧重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后续就业也具有高度的区域指向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及教学质量为中心点,在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为学生投身区域经济建设做好铺垫。此外,高职教育在学生就业上也带有一定的指向性,通过将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加以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区域文化归属感,便于优化及稳定区域人才结构,对区域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是对学校的制度、管理及文化等软性层面进行建设及规范,而制度及管理的建设又离不开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参与及指导。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建设,一方面经历了高职生源扩招及规模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也凸显了高职内涵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纷纷注重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创建等层面加以提升,并将教学、管理、服务的质量在学校文化中予以体现,借助学校文化来提升学校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学校文化又是对地方文化的提取和淬炼。

(三)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依托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能够提高内涵建设的实效性,在将地方文化中与学校教育及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能够使高职学生深入及时地感受地方和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创造条件。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程式化,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及定岗实习等环节,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要局限在学校及实习企业中,无法全面接触到社会的各类信息,而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能够使学生从校园中获取必要的文化信息,有助于保障其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其主要的参考依据是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以此为基准来开展人才教育及培养,使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2]。但在这一过程的具体实施上,在开设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时,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的教育模式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掌握社会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岗位需求上的更新变化。此时借助于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对地方区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及时丰富高职课程内容,提高高职教学的前瞻性,也能够带动高职学校文化建设,进而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基于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内涵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为两种文化形式,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带有其各自的独立性,一方面其具备了互相融合的基础和可能,另一方面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又受限于各种因素而较难真正交汇。在此背景下,有些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上,往往将两者加以割裂,主抓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在文化建设上也偏于一隅而无暇顾及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动,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完整度不高,无法实现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补。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不广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也带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既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又需要在内涵建设的各个环节加以贯穿[3]。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多数高职院校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寻求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并未彻底调动起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使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覆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方方面,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规划性不强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通常是由中专院校合并升格演变而来,其不具备先天的文化底蕴,由此也使其教学、实践及管理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中专院校色彩。在高职院校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基础并不牢固,需要围绕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进行科学设计规划,以使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相哺育,尽快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及教育实力。但从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中普遍存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规划性不强、融合过程随意性过大等现象,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机制上亟需完善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机制匮乏所致,受此影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实效性和稳定度不强。首先,从法律层面上看,现阶段尚未制定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法律法规,两者融合的规范性无法保障。其次,作为社会企业来讲,其一方面能有效接纳产教结合及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又缺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注和有效涉入,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看似与社会及行业企业间的关系得以加深,实则其融合度尚有所欠缺。第三,高职院校自身也没有成立负责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专门机构,无法针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给予有效指导。第四,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隶属于省管,与地级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深度有效联系,更谈不上与地方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的合作,缺乏沟通衔接的工作机制,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指导。

四、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1.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注重凸显院校的办学特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院校的个性及办学特色为主要标志,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地方文化,特别是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加以分析研究,然后将之灌输到学校文化中,增添院校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其在培育办学特色的过程中,要对地方文化进行提炼,提高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匹配性,建设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学环境[4]。

按照上述原则,作为一所以商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中主张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形成了浓郁的商科办学氛围。无锡的“锡商文化”源远流长,如民族工商业创业精神楷模的荣氏家族企业,缫丝业首屈一指的薛氏集团,面粉、棉纺实业家唐保谦、唐星海父子,以及现在的海澜集团、阳光集团、红豆集团等,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开放、灵动、务实、创新的精神,是一种公平细腻、正心诚意、勤俭自持、践约守信、谦让包容、勇往直前、审时度势的文化[5]。借助这些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既充分利用了地方区域文化的精髓,强化了学校内涵建设,又促进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化和升华,是地方文化服务于高职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典型。

2.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强调地方文化的具体要求。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尤其是与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企业文化如何有效衔接,是开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时应着重探讨的问题。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特色及优势,丰富补充学校文化;另一方面要针对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职业素养要求等内容,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通过完善学校培训设施、管理制度等途径,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合作意识、诚信观念、创新能力等加以着重培养,从而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既凸显办学特色,又彰显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为学生的后期就业做好铺垫。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所处的地理区位较为优越,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区域,无锡的发展主要依托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加工等制造业和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地方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形成了相应的企业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在对地方文化加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会经营、懂管理、善沟通、重诚信”的商科人才特质,以经营教育、管理教育、沟通教育、诚信教育“四育并举”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科学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为机制[6],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要求,注重对学生的岗位素养及职业技能进行双向培训,为当地企事业提供了职业精神、文化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俱佳的高职人才。

此外,无锡历来就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无锡的民营企业众多,曾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苏南模式”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创业氛围与环境;地方政府也一直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作为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紧跟地方发展脉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4年就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形成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工作全方位开展、对象全面覆盖的创业教育格局和“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7]。多年来,学校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业、团队创业和岗位创业的先进典型,利用地方浓厚的创业氛围将创业教育打造成为学校文化特色。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究

1.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来说,其应科学认知作为一所高校所肩负的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及文化传承等职能,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在院校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重视,自觉将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与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加以结合,以提高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和社会声誉。在开展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时,要强化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力度,一方面在教学及管理中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课堂实施、实践活动及岗位实习中;另一方面地方行业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将企业文化等地方文化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全面铺展开,为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创设平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学校管理者基于无锡围绕物联网技术、机械制造、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布局形势,在进行院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及人才需求进行了跟踪,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学校文化,将地方产业发展动态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开辟了物联网技术、景区开发与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专业群,有效满足了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型人才的大批量要求。

2.扩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应覆盖到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此增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成效。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覆盖面的扩展上,应主要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共同参与的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来实现[8]。首先,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等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及制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增进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衔接。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企业人士入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及报告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通过三方联动,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备相对明确的方向,避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沦为“假大空”。第三,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基地,建立校外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见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地方文化教育与熏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专业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时,紧密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与无锡市文广新局合作设立了“无锡传统文化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重点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政策、机制、规划和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无锡地域文化产品开发等主题,结合无锡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进行专项研究。学校还在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中成立了“非遗班”,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系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相关课程,通过“非遗文化”的学习,为师生的艺术设计增加文化内涵[9]。

3.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规划性。首先,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应以学校文化作为着力点,通过校园文化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上,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其融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规划,通过与其他高职院校加强交流,借鉴其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创建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然后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特色,根植本地区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其次,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其在进行本区域的高校布局设计时,应注重分析高职院校的独特属性,在各类基础服务设施上进行合理规划配置,使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能够与地方文化有效互动。

4.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机制。高职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还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针对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尽快制定相应的促进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社会企业、相关区域组织的职责加以划分,从而使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有章可循。社会企业应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在开展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时,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加以明确,为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补充完善提供参考。高职院校自身应针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工作设置专门的机构,着重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加以强化,做好相应的指导及培训工作,对其理论及专业操作技能加以强化的基础上,增强其认知及领会地方文化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自觉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桑江.基于文化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7-59.

[2]邓志革,雷久相.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探析――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汽车特色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39-43.

[3]肖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3(20):77,79.

[4]彭齐林,彭桂香.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1(32):6-8.

[5]王立人.在传承中丰富发展无锡工商文化[J].江南论坛,2008(6):8-11.

[6]朱璋龙.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94-97.

[7]李刚,朱璋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性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8):57-60.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文献;馆藏建设;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09—02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塑造“城市名片”,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是当今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热门课题。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涵盖了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和馆藏建设,为城市文化研究和建设提供专题文献服务,不仅适应当今城市发展需求、弘扬地域特色文化,还有利于促进地方文献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1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是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取决于著作内容的地方特点;地方人士著作是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他们的著作、手迹、纪念文学等也包含在内;地方出版物是指本地方雕印、出版的文献资料。地方文献记载和反映地方的历史发展、学术思想、特色文化、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能够为本地域特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

地域文化,从抽象概念来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就有了地域特色文化。从具体内容来看,地域文化包涵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文化则指特定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

由上述基本定义和分析可见,地方文献和地域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地方性。基于共同的地域范围,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地方文献收录的资料,是与本地方一切情况相关的,涵盖地域文化的各个层面,不仅记载本地方的饮食、建筑、服饰、器物、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具体的符号文化,还为这些符号文化背后的“地方n生”和“民族性”的深层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资料。地域文化特色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它具有历史发展上的传承n生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对特定地域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收集

地方文献收集是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载体多样,需要建立系统、有序的收集策略。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步骤有二:一是定义文献收集的主题与范围;二是确立有效的收集途径与方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同样需要依两大步骤展开工作。

2.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与范围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应当围绕各个地域文化特色,对设立相应主题的必要性、合理性、实用性展开科学分析。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重要主题需建立相应的特色馆藏。重要的主题一般包括地方名胜、名人、名产和名俗等,每一个著名的地方特色都有可能成为特色馆藏专题。地方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一员,对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建设重点都有很好的把握,为合理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打下基础。

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应从整体着手,先界定文献内容,再细分文献类型,力求分类清晰、内容全面。从整体内容分析,地域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凡是涉及上述内容的地方文献,都应当纳入收集范围。从文献类型看,地方文献应当收录各种类型的资料,包括专著、期刊、报纸、方志、年鉴、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手册、百科全书、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地理图谱、手稿、笔记、信札等。

2.2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求相应的地方文献搜集途径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所定义的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和范围,是确立文献搜集途径的基本依据。不同主题和范围的地方文献的来源有所差异,为探求有效的搜集途径,我们需要对具体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学术角度讲,每一个主题或地域文化特色都可以定义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针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来源。一般分两大方面展开分析: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针对正式出版的文献,通过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握这些文献的来源和搜集途径。对于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见,对于非正式出版和未出版的材料搜集是更为困难的,这类资料的不易获得性也令它们更加珍贵和具备参考价值。本地公共图书馆在获取此类资料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搜集和保护这些资料上也宿负重任。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理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开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探求有效的文献搜集途径,力求建立独具特色的馆藏,而不是仅仅收藏一些容易获得正式出版物,欠缺地方特色及独特价值。

3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馆藏体系建设

科学地建立地方文献馆藏体系,便于有效地保存、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不同地域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组成存在差异,相应的馆藏体系构建也因馆而异。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建设馆藏体系,科学设置特色馆藏专题,将有效提高地方文献信息服务质量。

3.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搭建地方文献馆藏体系

搭建馆藏体系,应当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的原则,首先确立馆藏的主体框架,然后确定框架内部的细化与分类原则。从涉及的地域文化内容上看,地方文献馆藏的主体可划分为两大部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如前文所述,专题地方文献是由各地域的文化特色所决定的。与一般的馆藏文献相比,地方文献整体中包含更多的特色专题馆藏,不能一概而论地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进行整体分类、编目和排架。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的地方文献专题(这里“规模”大小的界定,由各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设立特色馆藏,建立专架,设专人管理。特色馆藏的分类和编目仍然遵循中图法,但是其排架是独立的,不与其他地方文献相混合。对于普通的地方文献,其分类、编目、排架与管理可按照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规则开展工作。

在设立的地方文献主体框架内,文献资料的分类一般依照中图法进行。然而,基于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地方文献资料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如何对这些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管理和分类呢?这种细分也应当从属于主体框架,区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将这些资料中属于专题地方文献馆藏的部分归入专架,在专架内部,将不同的载体类型加以区分。对于普通地方文献的多种载体,也按照载体类型进行分类排架。在各载体类型中,仍依照中图法进行分类和编目。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献形式,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服务方式。

3.2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仅仅依靠传统的实体馆藏无法得到全面的诠释。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可从多角度介绍和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搜索和获取途径,也为广大市民搭建了一个文化欣赏的平台。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的基本流程有:第一,进行市场调查、科学论证,选择利用率高、用户需求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本馆馆藏特色的专题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第二,掌握待数字化资源的数量、分布、品质、版权状况等具体信息,提出资源数字化及素材收集与处理的实施方案。第三,参考相关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选择科学的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选择适用的、成熟的、可扩展性好的技术;第四,将整理并编辑好的素材入库,通过智能软件或人工方式提取元数据,进行内容标引,建立统一完善的后台数据库;第五,设计内容的服务界面或载体形式,提供相应的查询与使用工具,建立强大、简单陕捷的检索系统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方便、快捷、全面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在制定数字资源的加工标准时,应当遵循通用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来进行。通用性是指特色数据库建设遵循的标准与规范应当与本馆其他数字馆藏相统一,而不是让特色数据库成为一个专用的系统。开放性是指在制定标准时要坚持开放原则,有利于把其他信息资源吸收进来,更能够经受技术的变迁和时间的考验。实用性是在数据库资源的加工和提供使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在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上,根据读者需要,实现地方文献数字资源的有机重组,深化地方文献服务,发掘城市文化传承的亮点,为弘扬和传播地域文化特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乔好勤.地方文献的范围及其界定原则[J].图书馆论坛,2007,27(8):86-90.

[2]张风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6

[3]楼晶.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策略研究——苏州、宁波、汕头、佛山图书馆比较[J]图书馆论坛,201 2,32(5):74-77.

[4]陈宝昀.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与流榭[J]_图书馆学刊,2012,(11):47-49

地方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is paper use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d measures for nurturing campus cul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in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by combining with the innovative practic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 in recent years.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高职教育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campus cultur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23-02

0 引言

高职院校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如果没有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就难以培养出优秀的高职学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为建设和谐高职校园,培育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地方高职校园文化起着引领作用。

坚持一个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高职学校要不断巩固思想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职工、教育学生。

确立一个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职学校通过共同理想教育,使全体教职工把共同理想同各自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同学生个人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发展目标。要善于运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以及群众的切身经验,进行生动的共同理想教育,采取各种形式,帮助青年学生逐步掌握的世界观,了解我国的历史和现状,懂得实现共同理想的困难和艰巨,树立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心,增强实现共同理想的本领。

弘扬两种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职学校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让青年大学生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并积极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好本领,练好内功。

树立新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解释道:“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值得高职学校青年学生践行,并从平凡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地方高职院校是由以前几所大中专合并组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沿用中专阶段的一些经验或做法,或对中专阶段的一些好的经验作好系部校园文化进行拼接成学院校园文化,学院层面缺乏宏观设计。没有充分挖掘出地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的职教元素和地方特色,没有充分彰显出地方区域文化优势,很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显得雷同。高职院校只有开展具有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职教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建立起个性化的、有竞争力的高职校园文化,才能彰显出职业教育和地方特色,才能真正促进高职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从哪里来?“特色”终究是外化的东西,必须找到“特色”的承载物。课题组认为,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紧密相关,地方高职院校职教特色的承载物是 “职教元素”和“地方元素”。如果要建设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就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彰显职教元素和地方特色。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和“渐次发展”的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渗透到高职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综合作用,并与各项具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加强以下几个对接:

3.1 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对接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培育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文化活动要有主题,最好每月结合时政热点,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庆祝党的生日、庆国庆、一二九等关键时间节点,每月确定一二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精心策划,与学生的专业及思想贴近,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培育奋发向上、勤于学习、健康成才、报效祖国的良好风气;营造学生、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的核心价值教育氛围。若遇重大历史事件,适时开展相应教育活动,如今年9月份我们学院就结合问题开展理国系列教育活动,10月份开展颂歌献给党,喜迎十活动,只有结合时政热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学院及系部党课、团课教育培训活动,培养青年大学生骨干、入党积极分子、团学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系统学习理解,起好正面引领示范作用。

3.2 校园文化与专业课程文化对接 在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中,我们注重与专业课程文化对接,通过科技文化节、艺术节等方式举办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并充分展现职教元素,注意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来开展。学院学生自发成立了10多个专业社团,较好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专业对接,如我院财经管理专业开展风云班级争霸赛,护理系开展国际妇士节,旅游专业开展现场导游讲解大赛,机电系开展机电技能大赛;学生团体中的笃志会计协会与用友软件公司共同开展会计文化节、投资咨询活动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E时代商务社开展网上开店,金融社开展网上模拟实战股票投资大赛,针灸推拿社团,利用周末在沫若广场免费为市民开展针灸推拿服务。学院及系部组织的寝室文化艺术节将文化请进寝室,使之超越单纯的竞赛,强化寝室间的联谊,把情感因素融入到文化活动中,这样既丰富了寝室文化生活,又培养了寝室同学的凝聚力。

3.3 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对接 高职院校开展的是职业性教育,所以其校园文化必须带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的特色。高职院校可以将体现行业特色的行业优良道德传统和行业规章制度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突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应积极到企业参与顶岗锻炼,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教学中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对接,在校园中积极引进企业文化。财经管理系在举办“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学生职场大赛,邀请了本地知名企业的总经理、人力资源主管等来担任主考官,根据学生现场表现决定是否录用,让在校学生真实感受到了企业的人才标准,也让学校教师零距离地体会了企业文化,推动了校企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财经管理系与乐山建设银行联合举办点钞大赛,在校学生与银行在职员工同台竞技,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企业文化,找到与企业员工的真实差距。机电系开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创意大赛;护理系在512国际护士节模拟大赛中聘请了各大医院护士长为评委。

3.4 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对接 地方高职院校在整个地方文化系统中必须通过传承、研究、创新地方文化并引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职学校要积极利用自身学术环境、思维活跃的师生、专业的研究优势来进行地方区域文化教育与研究,引领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融合,已悄然成为开展科学研究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区域文化研究是地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引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设置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培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我院成功组建乐山硅材料职教集团、新开办硅材料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专业、物联网应用工程、物流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农产品质量检测这些新专业,就是充分利用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和教学资源优势,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特色专业,以适应地方的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院在人才培养中根据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学校优势和地方实际,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在人才培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适时改革课程体系,将地方特色内容融入教学之中。旅游专业教学及实践中将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作为导游讲解内容和教学实践基地,我院硅材料实习工厂被乐山市科协授予“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人体生命科学馆”为“乐山市科普教育基地”。在科研方面要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科研项目,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地域的自然、经济、文化特点,开展科研项目,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在加强地方区域文化研究的同时,寻求多种渠道将新文化、新知识向社会传播和辐射,实现对地方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3.5 校园文化与新媒体对接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关键在创新,活动要满足不同学生群体需要,用好各类新媒体新技术,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取得实效。学院高度重视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财经系出版了网络版《团情快讯》,通过网络传播院系团学工作动态;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出版了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杂志,满足当代大学生时尚阅读习惯和获取资讯新途径需要;财经系在国庆歌咏比赛和班级风云争霸赛中开通腾讯微博,先后留言近2000余条,吸引了学生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新能源和护理系学生电视台坚持贴近学生,及时传播健康的校园文化,唱响了主旋律。随着学生无线网络用户的增多,部分辅导员也在相继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班级教育和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龚翠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