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辅导小学生的方法

辅导小学生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辅导小学生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辅导小学生的方法

辅导小学生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困生;辅导方法;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28-02

中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学生只有在中学阶段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才能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加顺利,一旦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困难,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带来不良影响。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个人发展。本文就辅导数学学困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的方法进行探究。

1.教师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数学学困生

对于数学学困生而言,不仅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且在心理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学生总会认为自己由于没有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在同学中的地位较低,也不受教师的爱戴,因此可能会产生自卑等多种不利于学生学科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教师在辅导数学学困生有效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引起重视,只有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进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帮助数学学困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既不能轻视数学学困生,同时也不能过于放纵学困生,要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对待数学学困生,这样学生的心理才会平衡,才能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既不会使学生轻视数学学习,又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心理压力。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教师才能更加有效的辅导学生学习。

2.及时弥补学生以往的知识盲区

教师在辅导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本人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辅导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困难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以往的知识盲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就必须以以往学习的知识为基础开展,而一旦学生出现了知识盲区,随时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更何况数学学困生大多存在大量的知识盲区,使学生陷入数学学习的泥潭不可自拔。因此教师在辅导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对与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相关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学生一旦理解了与要学习的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点,那么在理解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就自然更加顺畅。

当然帮助学生弥补以往的知识盲区是一项较大的工程,尤其教师在刚刚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盲区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然而结合本人辅导数学学困生学习的经验,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的知识盲区会变得越来越少,不管是学生的学习难度还是教师的辅导难度都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会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教师一定要克服自身在辅导学生走出知识盲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同时也要克服学生在弥补数学知识盲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3.注重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师在辅导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方法讲策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辅导效果,其中注重对学困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导方法。所谓数学学困生就是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学生不仅难以对数学题目进行有效的运用,而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学生一旦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自然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被阻断。

教师在辅导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较之于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言,教师在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放慢教学的进度,耐心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真正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对基础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应用,进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逐渐帮助学生摆脱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4.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辅导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起重视。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数学学困生大多数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即使以往对数学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的学生,也会因为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兴趣逐渐淡化。那么教师在辅导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数学学困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教师而言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无疑面对着更多的困难,教师可以将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知识点的讲解结合起来。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学生喜欢的话题与知识点结合起来,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以生活中实际的例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辅导在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5.给予数学学困生更多的鼓励

辅导小学生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高校的重大课题,而大学生综合素质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也很多,本文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新观念,增强其心理保健意识

“观念”是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健康”是我们所熟悉的概念,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人们非常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但一提到“健康”,总把它与“疾病”相联系,认为身体无“疾病”就是“健康”。其实就人的躯体而言,“健康”并不难定义。现代医学已足能鉴定和验证:只要任何器官都没有实质上的细胞病变,就可以说是健康的。但我们所讲的“健康”,并不单纯指的是生理上的健康:“而是除此之外,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人作为一个整体,身体和心理是相互依附、彼此制约的,只有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属于正常状态,并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鉴定为“健康”。因此,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新观念,增强其心理保健意识。为此,我们在课堂讲授中,特别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自己的生理健康外,还要努力学习、加强交往、注重个人修养,确保自己的心理健康。因为:(1)心理健康是保证生理健康的重要条件。(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进行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各方面得到发展的保证。(3)心理健康是师范生从事未来职业之必须。(4)从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来看,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必须具有相应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现代社会的特征是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增强,原有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择业观念以及道德规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想尽快适应社会,重要的一条是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二、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培养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人我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他在人格形成、发展和人格结构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都受其影响和支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既是以往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的反应,也是现阶段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新起点。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实际,培养其健全的自我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中,自我意识不健全既是构成心理疾患的重要因素,又是心里不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最重要的是必须解除学生自身存在的不正确的“自我观”,培养其健全的自我意识。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1)正确认识自我,即对自己的优点、缺点要心中有数,对自己的能力能充分估计,做到自知之明。(2)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积极地喜欢自己、肯定自己、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包括好的、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3)有效地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即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只要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战胜和去掉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利自己发展的弱点,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一切,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避免心理疾患的出现,成为人格健全、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未来的建设者。

三、结合教材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其情绪的自控能力

情感或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人的任何活动都以情绪为背景,并伴有情绪色彩。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对人的活动有增力作用,能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乐于承担社会义务,促进人际交往,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苦闷、抑郁等不良情绪,能削弱人的意志,降低活动能力,使人头脑昏胀、记忆混乱、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学习效率降低,长期下去会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紧张,社会期望高、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特定年龄阶段情绪活动特点的影响,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学习与恋爱的挫折、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极易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与持续。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愉快、顺利、圆满地度过和完成大学的学业,提高个人素质,因此在讲“情感” 一章时,特别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会保持愉快的情绪,维护良好的心境,重视情感的自我调控,并向学生介绍一些调控情绪的方式和方法。此外还有自我意识调控、转移调控、合理宣泄调控等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这样在挫折和艰难险阻面前,才不至于失去理智、丧失信心或一蹶不振,从而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

四、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心理疏导和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一定的个别差异。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讲授给予系统讲解、分析,指出解决的办法。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通过谈话、咨询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和提高。某学生,因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又引发严重的神经性抑郁、疑心,内心极度苦闷,总觉得所有的人都在鄙视、嘲笑自己,每天走路时不敢抬头,每当抬头时,总觉得人们都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好像是在议论自己……为此而焦虑、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下降,情绪状况恶化,人际关系更加紧张,精神状态一度达到崩溃的边缘。对此,通过咨询和多次谈心,启发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冲突、苦闷,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某些人格缺陷,引导他认识自己的某些忧虑、疑心是没有充分根据的,并对他内心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进而又调动班干部,特别是同宿舍的同学在其生活中、学习上给以关心和帮助,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鼓励他以积极的姿态进行交往,主动改善人际关系。最后这位同学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和自信,圆满地完成了大学的学业,现在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如性别差异、气质类型差异、认识水平差异,要找到问题的症结, 切不可盲目行事。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

[2]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辅导小学生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精神疾病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精神疾病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的,要了解精神疾病,我们需要对心理健康常识有所认识。

所谓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而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它是相对的。即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而不是绝对完美的心理功能状态。

如上所述,心理功能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而我们大部分人的心理都处于健康与亚健康状态。但是如果心理状态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又不及时疏通或治疗的话,往往会产生各种精神疾病,甚至引发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如若我们掌握一些精神异常的识别方法,并及时有效地处理,往往会防微杜渐,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些鉴别精神异常情况的方法:

(1)异常性:行为、言语、思维等明显异于常人。

(2)出现一些幻觉:幻听(如听到别人骂自己,其实则无)、幻视(如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人或其他影像)、幻触(感到其皮肤粘膜有虫爬、通电、火灼、手抓等异常感觉)等。

(3)性格短时间内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如从特别内向变得特别外向等。

(4)自知力:自知力降低,如别人都认为他生病了,他却认为自己没病等。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对精神疾病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我校某班曾经有个女同学,独生女,父母对她特别宠爱,几乎从未责骂过,可能受其母亲影响,自小就特别内向、敏感,平时不爱讲话。进入大学后,有个男生一直追求她,后来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但是好景不长,不知什么原因该男生先对其提出了分手。后来,便发现该女生最初沉默不语,总是偷偷暗自流泪。可是后来突然像是变了个人似的,逢人便说男人怎样怎样坏,自己如何如何受欺负;有时看到个男生就叫就以为是自己前男友,叫着其名字,说着各种莫名其妙、毫无逻辑可言的话语。除此之外,该女生变得异常敏感,总是觉得对面宿舍的男生偷看自己洗澡,可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宿舍卫生间的窗户都是磨砂的,根本看不到;而且她还称半夜三更时听到有人在窗户外边骂她。

【案例分析】由以上案例可知:

(1)该生言语、思维出现异常,如对着其他男生叫前男友的名字,并且言语混乱,无思维逻辑性。

(2)这个女生可能出现了幻觉(如认为有人偷看她洗澡、半夜听到别人骂她等)。

(3)性格短时间内发生一定变化,如由原来的沉默寡言变得絮絮叨叨,逢人便讲。

根据这些症状,依据精神病的鉴别标准,经初步分析得出该生可能出现了一定的精神问题。出现精神问题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先天遗传,比如有精神病家族史;也可能是家庭或个人生活中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如失恋、亲人突然离逝、破产、过重的压力、受到重大惊吓等)而心理差承受不起所导致;脑部等发生了一些器质性病变,功能出现紊乱等。而该案例中此女生出现精神问题很可能是由于失恋,其男友对其提出分手,无法承受此事所导致。

【案例升华】高校中每年可能都会出现个别类似或其他精神问题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显得至关重要,因为有时他们一旦失去意识的控制便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个体本身会出现自残、自杀等甚至对于他人进行一定的人身攻击等。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经常接触学生的辅导员来说,做到防患于未然很有必要。精神疾病的发病多出现在每年的春季,因此在这个季节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动态。

一旦发现类似精神异常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先密切观察、调查并作出初步的判断,同时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免出现自伤或伤他现象(如安排相关看护人员等)。

辅导小学生的方法范文第4篇

现代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拥有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知识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而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淡薄,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了解决小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力,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方法

为了有效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采用三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法。参阅有关小学生心理研究和心理辅导方面的文献,提高心理辅导的科学性。二是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当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进行分析,对心理辅导前后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三是实验对比法。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实验活动,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辅导。辅导后的小学生仍让他们在实验活动中表现自我,通过对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

三、结果与分析

1.集体辅导使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提高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阶段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设计各种实验活动,使学生主动投入其中,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1)实验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耐挫力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关爱的光环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0%的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使小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稍有不顺就承受不了,从而造成他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脆弱意志。为提高小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应设计一些实验活动,使小学生在其中获得受挫感,进而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在承受挫折的过程中,理解人生的酸甜苦辣,体会艰苦努力过后取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各种竞选活动的举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在竞选中,有的小学生在充分准备竞选演讲的情况下却因几票之差,没有如愿。这样的挫折就会令他们情绪不稳定。此时,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让小学生勇于面对挫折。一次选不上,回去继续努力提高自己,下次再来参加竞选。通过这些活动的锻炼,小学生在挫折面前便能够自我调节。

(2)实验活动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

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不适,产生人际冲突或矛盾,影响交往的效能。为此,我们设计了“让我们互相了解”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了解小组其他成员的兴趣、爱好、家庭等方面的情况,然后比赛看谁记得最多,看谁被别人了解得最多,使小学生形成交往的动机,乐于与人交往。同时还对小学生进行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的指导,确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另外,注意开展一些社会调查、采访活动,让小学生到社会上去锻炼自己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通过人际交往的辅导,让学生不断从他人对自己的接纳或者不接纳的态度中获得体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与他人交往时的积极或消极的心态,从而最终消除小学生的交往障碍。

(3)实验活动使小学生关注学习过程

由于长期形成的对考试分数的看重,当考试没有达到预定分数时学生体验到了失败感,导致学习的主动性降低甚至厌学。调查发现:有65%的小学生为了避免失败而不敢轻易尝试。例如:没有十足把握不敢在课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因为害怕答错。这样一来,小学生的思维受到压抑,失去了主动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让小学生明白自己付出的每一点努力都在向目标前进一步,同时还要让小学生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小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时会万分地“惊异和激动”。这种“惊异和激动”被称为情感上的高峰体验。经过几次这样的体验后,小学生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并增强奋发向上的动力。所以,教师在制定实验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利用目标分解法,不给小学生一下子提出较高的要求,让小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让小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懂得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课堂参与小主人的评选活动”。每天让小学生对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综合评价,然后评出课堂参与小主人。课堂参与小主人的评选不限制名额,但要求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这个实验活动调动了小学生的参与性,并注意培养了小学生的合作学习。于是,一些平时沉默不语的学生因为自己在课堂上的一次大胆尝试,而当上了课堂参与小主人,获得了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个别辅导消除了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有一些小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如情绪波动、任性、自卑、厌学等。这时可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辅导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

(1)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自我暗示,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产生自卑感的小学生常常胆小怯懦。对自卑心理严重的小学生,在心理咨询时要注意方法,应了解其自卑心理的成因,帮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指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诸如唱歌、讲故事等,让他们尝试着做小组长、值日班长等,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逐渐增强其自信心。另外,和他们一起回忆成功,可以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增强其勇气。

(2)利用情绪辅导,内化学生的规范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面临冲突情境,如果处理不当会恶化师生关系,削弱教育效果。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成为教育小学生、内化规范的契机。在发生冲突时,如果只关注认知方面,倾向于用说教来处理冲突,往往劳而无功。在这种情况下情绪辅导是跨越冲突、实施教育的有效手段。情绪辅导就是让小学生把自己当时的激烈情绪表现出来,辅导者在一旁耐心倾听,等小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情绪辅导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宣泄剧烈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而且可以内化规范,帮助他们学会宽容别人。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心理辅导,小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提高了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注意三方面。

1.心理辅导中的情感接受

心理辅导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当小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教师,他们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能使辅导有成效。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尊重和信任小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小学生自由地学习、生活,让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环境,消除小学生的畏惧感

在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中,教师应放下架子,用自己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小学生。让小学生在教师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使小学生在乐于接受的心理环境下,积极努力地完善自我。

(2)进行心理换位,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在对小学生进行辅导时多进行心理换位,也就是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从心理上、思想上扮演学生的角色,这样就会找到打开小学生心灵的钥匙。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用自己开朗、善解人意的健康人格影响小学生,用细腻的情感、恰当的分寸、友善的态度,打开小学生的心灵之窗。

2.心理辅导要有一定的原则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在设计辅导活动时要有一定的原则。

(1)信任性原则

心理辅导的成功在于信任,各种辅导都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信任是双方的,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小学生着想,理解和关爱他们,让他们从教师亲切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中看到希望。

(2)自主性原则

心理辅导是以促进成长和潜能开发为目标的,因此教师在心理辅导中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认识各种问题。应创设情境,满足小学生基本合理的需要,引导其转变不合理的需要和行为。

(3)差异性原则

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3.心理辅导要与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比学校更持久,父母的观念、态度、修养和行为无时不在默默影响孩子。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要重视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例如:向家长介绍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人才学等方面的书籍,同时举办讲座,讲解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使家长能够走出误区,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使孩子健康成长。

五、不足与改进

心理教育是一门科学,心理辅导也是一门技术。它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它须受过专门的培训和经过专业学习的人员来完成。因此,在研究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

1.没有足够有资质的专业教师

尽管不少教师曾经学习和接触过心理学知识,但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是比较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必须接受过这方面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胜任。可是,不少教师对心理教育有关知识还很陌生,对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方法还没有真正掌握,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缺乏合格的师资,从而严重影响了学校心理教育的正常开展。

2.心理教育没有形成系统性教程

辅导小学生的方法范文第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全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心理学专家提出: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应是发展个性的辅导;心理辅导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去发展所有的潜力,有快乐的人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冶疗;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询,而是面向每个学生,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普通教师来组织和实施的,必须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困惑和斗争,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心理学家指出: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为儿童创造有利于心理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健康地成长。笔者认为,首先广大教师要有较高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其次是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其三是学习、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边学边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相结合的心育氛围浓厚的师资队伍。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基础性和普及性是小学教育的两个基本特点。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为儿童的健康发展选择适合儿童教育方法。使小学生在认知、情感等领域里得到帮助和培养,让儿童从小学会认识自己、接纳他人,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科学、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儿童从小学养成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成为会理解和尊重他人、诚实和积极进取的小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花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一小部分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应及时地进行疏导使小学生心理向着健康的方面发展。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生活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宁静的小学校园也越来越热闹,现在小学生实际上要比他们的父辈承担多得多的心理压力。依据我们的观察,认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物质丰裕导致刺激或变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颗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也比较重视家长和老师的表扬。现在小康之家衣食丰裕,还有为数不少的一部分属于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物质的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鼓励、表扬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

2、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小学生的家长恰好是年轻力壮干事业的好时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相对而言,贵州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特别是毕节地区,就拿笔者任教的黔西县仁和小学来说,多出现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多由祖辈照顾的情况。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3、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级集体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家庭独门独户,小学生放学后在家里和电视、电脑为伴,没有交往的小伙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动,在班级集体中往往几个能干的学生无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帮助。

4、家长对孩子希望过高。现代社会高学历的影响使得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扬,家长会问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样要接受教训,关照不要骄傲呀,不要自满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一进家门就做作业,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发泄放纵。

5、小学生能力普遍较强,个别学生自我表现欲过强。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会教育媒体的影响,当代小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比较高,但是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只要老师没有请他回答问题,他就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故意讲话、吵闹,甚至闹到无法上课,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跟老师捣乱,只是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

6、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素质存在问题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小学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过分强调了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的教育。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时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更加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

3、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化。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4、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的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自己设计心理调查表。小学生在回答调查表时会有意无意地接受某种暗示,量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科学性,否则会诱导歧义。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分别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东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