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脑卒中护理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分类号】 R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76-01
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通常指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体征的临件。临床中发现脑卒中后大约有2/3的患者能存活下来,但却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本文对老年脑卒中的心理护理现状及康复做一综述。为脑卒中患者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及借鉴。
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改善不良心态,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建立治疗信心。
1.1 调动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吴善风的研究认为:护士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行为,加强患者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等的主观感受,对患者改善情绪,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意义。
1.2 满足患者需要,调正患者情绪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满足患者各个方面的需求,能减少其消极情绪。护士对患者的举动,言行认真观察分析,使其感到护士和家庭对自己的关心,以降低自己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紧张心理 分析和解释患者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正确对待老年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消除顾虑和悲观心理,克服自卑感。对患者取得的进步,反复鼓励,同时请病情类似,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使其战胜疾病的信念不断得到加强。
1.4 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帮助病人从认识上进行重新调整
(1) 实施因人而异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通过体察病人的心理反应,了解、分析病人抑郁发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去改善病人的不良心态,并给予精神支持。发现有妄想、幻觉的病人及时向医师汇报。对于重症有自杀倾向者要检查病人有无收藏危险物品,加强巡视,做"超前"的心理护理,并告知家属,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病程较长的抑郁病人对康复失去了信心,会产生投射性心理反应,有的将原因完全归因于客观情况(外向投射性心理反应),也有的容易责怪自己(内向投射性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告知病人疾病能治愈,但需要很长时间,说明积极主动锻炼的重要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向病人告知临床上有许多类似的正面病例,使病人增加信心,。
(2) 运用支持性心理护理,促进病人建立主动认知模式 疏泄:鼓励病人通过各种方式倾诉内心痛苦体验。理解:对病人需要给予确认和支持。安慰激励:给予病人安慰、解释与积极暗示,指导其从正面、有利的方面看待现实,增强心理应激能力.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沟通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成功心理护理的前提。重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多用治疗性语言,避免伤害性的语言,重视语调、表情姿势及动作态度等非词语性沟通技巧。
1.6实施情志护理,调节情绪: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护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2 康复训练
老年脑卒中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和言语障碍,事事依赖他人,难以与人沟通,情绪会变得焦躁易怒,脾气怪异,固执不配合治疗,所以要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2.1体能训练 病情稳定后即强调瘫痪肢体的正确摆放,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进行被动的或主动的全方位肢体功能运动,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等,同时还要及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护理人员配合患者训练进食、穿脱衣服、入厕、洗脸、洗手、刷牙、剪指甲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并把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让患者和家属早日看到康复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的信息和康复欲望。
2.2 语言训练 绝大多数患者早期出现心理防御反应,对自己语言功能受损不能接受,心情悲观有的甚至封闭自己,此时护理人员适时采取适当方法诱导其发音,当患者发出正确音自信心就会增强。鼓励病人多练习,如读书、讲故事、唱歌等,经常与病人交流,并教会其沟通的简单方法和技巧,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先用书面交流,继而应用表情、手势、体态语言。选择丰富多彩,患者喜欢的训练内容,提高兴趣和积极性。训练过程中注意家属的培训指导,同时配合肢体的功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2.3 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相结合 康复训练别重视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疏导, 使其尽早摆脱抑郁情绪的阴影, 进人身心康复的良性循环中。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作为一种护理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它贯穿现代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健康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可促使脑卒中患者自觉建立健康行为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常存在各种心理应激和社会问题,导致生活治量下降。因此,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及原因适时、有效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注意各种护理技巧的应用,及时发现患者的情感变化,疏导因不良经历引起的负性情绪。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2] 吴善风. 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 护理师进修杂志, 2009,24 (1): 10~12.
[3] 代颖.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的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7 (10): 1579.
【关键词】自理理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稳定期;居家康复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98-02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的救治率也有了显著提高,但致残率却高达80%。如何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已经成为目前居家康复护理关注的问题[1]。美国护理学家D.E.Orem提出当人的自理能力不能满足其自理需要时,就产生了自理缺陷,也就确定其需要护理[2]。为了满足社区老龄化的需求,发展以社区或家庭照顾患者的慢性护理干预,降低诊疗费用[3]。目前,居家护理已经成为上海地区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Orem自理理论对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稳定期居家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通过华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找出所以近12个月内因脑卒中发作引发偏瘫现已出院居家的患者,并对其进一步调查,选择其中缺乏康复知识、行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1-65岁,平均58.7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16例,高中17例,大学12例;现生活在社区中,处于疾病稳定时。排除语言能力障碍、理解能力障碍及其它影响生存质量疾病的患者。经基线调查,再将其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并对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1.2方法
1.2.1居家康复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社区常规随访。干预组: 由2名社区医生,2名康复医师,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5名社区护士,5名红十字志愿者(在社区中具备康复指导技能的退休人员)组成居家康复护理干预小组,对干预组实施维持6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定期服务: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时每天2次,每次30分钟。不定期服务: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需求随时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床组联系。内容:①由社区医生联系,康复医师评估,护士制度康复护理计划和措施,并指导家属、患者积极配合完成。②床上功能锻炼:教会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适度的被动运动(要求各个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充分活动,如举臂,抬脚,握拳,屈肘等),并根据患者的偏瘫病情状况和耐受能力确定肢体活动的幅度和程度,手法应适中、由慢渐快,由轻及重,由弱至强。③下肢功能锻炼:根据现病情稳定状况,尽早适度下床活动,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④积极利用社区资源,提供相应心理护理干预。⑤志愿者为患者及家属传授经验,并结对相互鼓励。方式:讲解、讨论、示教、训练。为全程追踪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每位社区护士负责做好各项记录。[4]-[10]
1.2.2评价方法
6个月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按Bartend指数评定标准分别对使用Orem自理理论居家康复护理前后进行评分。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
2 Orem自理理论在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1 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由于脑卒中发作引发偏瘫的发生,全部或部分生活能力需要他人协助完成,使其自尊心大受打击,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急躁、失落、颓废等,甚至有自杀倾向。这些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居家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因此,首先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评定[11],给予合理心理疏导,允许患者情感的适度发泄,指导其重拾信心,取得家属及朋友的积极配合,了解患者兴趣爱好,针对性的制定健康心理机能的恢复。
2.2 肢体功能锻炼: 居家康复护理干预小组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康复分6步程序:床上各式-床上主动被动运动-坐位训练-坐位平稳训练-站立平稳训练-步行训练。
2.3 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在肢体功能锻炼中适当穿插ADL的训练。包括穿衣服、如厕、进餐、刷牙、拧毛巾等。尽量让患者独立完成这些既基本又重要的日常生活活动。待肌力逐渐恢复后,再循序渐进的增加ADL的强度训练。整个训练过程要给予充裕的时间完成,耐心指导,细心协作,循环练习。
2.4 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合理利用社区中辅助锻炼器材的使用,向患者家属解释居家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说明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对偏瘫康复的不可或缺,同时指导家属如何帮助患者训练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4 讨论
4.1 Orem自理理论在居家康复护理中强调辅助教育的作用,强调护士的任务是增进患者自我的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观能动性[12]。Orem自理理论为居家康复护理提供了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一种概念结构,体现护士在治疗、护理、康复中的作用,丰富护士的职业内涵,在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稳定期康复指导Orem自理理论提供专业的辅助训练理念,并随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相应的护理需求也会随之减少,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13]。
4.2 由于社区居家康复护理是目前老龄化社会中的一项新兴护理工作,迈进社区走进家庭的一种全新的康复护理工作在摸索和探讨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家庭提供康复功能训练指导,争取在康复干预下恢复患者最大可能性的自理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经居家康复小组干预后,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按Bartend指数评定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参考文献:
[1] 戴红,王威,于石成,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6):344-347.
[2] 丁亚芬,黄丹丹,张超文,等.Orem自理理论在内科脑出血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03-104.
[3] 刘腊梅 周兰姝.我国台湾地区居家护理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7.21(3):651-652.
[4] 周健 周军 李建华.循序功能训练康复期脑卒中患者[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0):1606.
[5] 张新勤.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4837-4838.
[6] 骆京京.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1例整体护理的体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97-98.
[7] 毛秋云 孙爱芹 宁波,等.Orem自理理论在脑出血病人术后恢复期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6-97.
[8] 张玲 郭红.老年人的居家护理[J].中华全科护理,2006.9(15):1290-1292.
[9] 孙菲 徐燕.我国家庭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护理杂志,2006.23(1):42-43.
[10] 梁茹 吴丽芬.出院患者家庭访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06.5(4):79-80.
[11] 高玲 钱开林 孙延文,等.心理康复治疗对年轻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69.
[12] 李春梅.自理理论在神经外科偏瘫康复护理中的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591-2592.
[13] 蒋凤菊 赵庆华.自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07.21(8):2072-2073.
【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症;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59―01
脑卒中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致死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次于心脏病和肿瘤,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400~700)/10 万人,每年新发病例大于200万,卒中后生存者中85%留有不同程度残疾。40%以上为重伤残,患者往往因为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的下降以及失去工作机会等原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有的甚至发生抑郁症,表现为精神不振、言语减少、食欲下降、失眠、不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同过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的效果观察,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综合心理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1~12月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患者35 例,年龄47~72 岁,平均年龄58.6岁。35 例患者发病前均无抑郁症病史和慢性心脑血管病史。
1.2 结果
35 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30 例患者睡眠质量、食欲下降、少言寡语均有明显改善,精神障碍抑郁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2 心理护理
2.1 一般心理护理
护理及家属应与患者多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在交流过程中,护士及家属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分析其发病诱因,给予心理疏导、支持和鼓励,并进行疾病知识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应把病人安置在设施完好,观察角度良好,色调柔和,氛围温馨的房间有利于培养患者积极良好的心态,消除郁闷和焦虑情绪。护士要态度和蔼,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和前提。
2.2安全护理 自杀是抑郁患者最严重的后果,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护理。对抑郁程度较重的患
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以防自杀行为发生。抑郁有昼重夜轻的特点,早醒时抑郁程度最重,患者的意外自杀、自伤等易发生在这段时间,夜班护士在清晨3:00~7:00加强巡视,注意病情观察;对有自杀倾向患者要检查有无收藏危险物品,注意患者的行为变化。患者如有特别关心家人、处理家中财务、交代家中事务及要家人注意身体、为家人
准备日常用品等应引起重视,告知家属密切注意患者自杀行为先兆,并加强病房安全设施,共同做好患者的“超前”心理护理,防止患者自杀、自伤事件的发生。
2.3康复训练 对严重抑郁症及脑血管病后出现偏瘫的患者,指导患者保持息肢功能位,入院后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病情稳定后进行肢体主动活动,由易到难,由粗到细,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疲劳、不发生并发症为宜,加强肢体按摩,预防肌肉萎缩;评估患者言语方面的不足,教会患者正确发音,鼓励其通过朗诵、唱歌、讲故事等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护理人员和患者共同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把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口“,利用辅助工具提高自理能力,在病情许可条件下,让患者逐步自己穿衣、洗脸、刷牙、进餐、入厕、行走等,提高
患者的自信心。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无力、绝望和抵触情绪,都源于其消极地看待自我,以及被需要、被认可的缺失,和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而产生的一系列负性情绪,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家庭人员照顾者的缺乏,这一现状表现得尤其突出,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使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并回归社会,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创造和谐社会做一份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肖辉,李玲。唐荣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干预口].护理学杂志,2002,17(12):924―925.
[2] 装晶,黄金龙。黄承良.脑卒中后抑郁的护理干预[刀.科技.2006,(1):36―37.
[3] 杨明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口].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9):698―700.
[4] 刘庆凤.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2):103―104.
2北京市第305医院呼吸内科 北京 100017)
【摘要】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意义和时机、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营养补充的护理、失语训练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护理、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护理与研究、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的现状的进展综述得出这样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各种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不失时机的尽早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85-01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由于脑卒中后脑组织的修复和康复治疗的功能重组特点,决定了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现将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早期康复的意义和时机
1.1 脑卒中后,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由于大脑病变区域水肿的消退、血肿的吸收、颅内压的下降和部分坏死区边缘神经细胞“休克期”的过去所致[1]。而康复治疗可能加速了脑侧肢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键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偿,极大地发挥了脑的“可塑性”。由于神经细胞损伤不能再生,某些神经通路中断不能再接通,此时功能的恢复就有赖于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通过反复的、特定的康复训练,可使脑损伤区丧失的神经功能由原来不承担该区功能的脑区部分代偿[2]。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行功能锻炼。早期成功的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
1.2 研究发现,脑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最快,因此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3]。一般认为脑卒中起病后三个月内的康复即为早期康复。目前国际上一致强调康复护理应丛急性起开始[4]即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症稳定,特别是颅内压持续24h稳定在 2.7Kpa(20mmHg)以内即可进行康复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不管意识状态如何,只要颅压稳定,在卧床期进行正确的综合康复内容均为合适,并不因此导致病情加重,相反对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5]。
2 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
正确患侧卧位、正确键侧卧位 、正确仰卧位、 正确半卧位、正确的坐位、正确站位,同时给予患者按摩[6] 。翻身动作的训练、床上的训练、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站起及站位平衡训练[7]、步行训练等[8]。
3 摄食-吞咽障碍的护理
摄食-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训练前清洁口腔,并加强口腔黏膜、舌及咀嚼肌的按摩,反复发音运动和语言训练,可提高吞咽肌群的活动能力,力争使患者成功的配合摄食-吞咽功能的每一环节,有效的防止误咽[9]。训练的方法有:空吞咽、咽部的冷刺激,吸吮的感觉训练,同时加强吞咽肌群的训练,增强其控制协调能力[10]。在脑卒中的恢复期,应加强舌和咀嚼肌的运动,如伸舌、吹气、憋气动作训练,提高咽下反射的灵活性。
4 失语训练护理
构音障碍是脑卒中较常见症状之一。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构音障碍,流涎、呛咳及吞咽困难等[11]。这样由于不能进行正交流,不能诉说内心的疑虑,不能把问题及时表达出来,久而久之,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其他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全康复的疗效. 陈玉兰等[12]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情绪构音障碍康复护理评价,提示早期进行发音器官颜面肌肉的训练,可使患者恢复语言交流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 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护理与研究
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机制是以脑内控制情感的神经细胞遭受损伤,由于起病急,突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常导致患者自身感觉不良、情绪低落、心境悲观,易引发抑郁[13]。除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作业治疗外,康复心理也很重要。耐心倾听其诉说并作出必要的反应,留家人陪伴等精神支持和生活上的关心也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改善PSD起到至关重要的做用[14]。
6 小结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各种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不失时机的尽早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从玉,胡永善.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恢复机制的基础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7):443-445.
[2] Luria R.Effectiveness of an intensive outpatient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post acute stroke patients[J].Am J Physic Med Rehabil,2001,75(2):114.
[3] 王玉龙,吴向琼,吴萍,等.康复早期介入是现代康复的特征.中国康复,2003,18(3):185-187.
[4] 朱镰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45-348.
[5] 张翠霞,王珍,李学新.早期综合康复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复苏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5;11(18)1483-1484.
[6] 郑燕红.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4-616.
[7] 陈冬青.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3,18(1):45-46.
[8] 李亚东,张春晶,唐艳红.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及护理[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3):292-293.
[9] 隋广兰.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72-673.
[10] 耿艳军.48例脑卒中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4,18(2):154.
[11] 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69》
[12] 《陈玉兰,马玉芹,杨艳丽.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康复护理研究.现代护理[J].2005:11(16)1358-1359>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以及功能残疾状况的影响,完善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内容。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1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行优质护理)和对比组(行常规护理),59例/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抗抑郁药物使用情况,并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测量表(24项)(HRSD)以及改良Rankin测量表(mRS)对患者抑郁以及功能残疾情况进行测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抑郁以及残疾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另外,对比组死亡率为6.78%。治疗组死亡率为1.69%。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疾病治疗中,优质护理不仅与治疗内容的切合度更高,而且对患者卒中后的忧郁以及伤残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脑卒中;脑中风;优质护理;治疗结果;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67-02
脑卒中又叫做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疾病,临床表现为由突发的脑血管障碍性病变所引起的脑动脉闭塞、狭窄、破裂[1]。可诱发短暂性或持久性脑功能损伤,对机体的活动能力有明显的损伤。由于脑卒中患者发病急,病情较为严重,且对患者的社会活动已造成影响,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2]。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会产生明显的抑郁情绪,治疗后也会遗留一定的残疾[3-4]。该研究回顾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旨在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抑郁和伤残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收治的11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59例。治疗组有男性41例,女性18例;年龄在48~73岁,平均年龄(55.31±1.21)岁。对比组有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在51~71岁,平均年龄(53.12±1.0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性别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每日记录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为每名患者建立护理档案。准医嘱每日按时、按量为患者提供药物,提醒患者吃药。注意护理期间患者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所出现的问题,积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院内治疗环境。
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在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患者愿意向护理人员倾诉,从而找到患者抑郁情绪根源,做重点治疗。②团体治疗,有意识地将患者组织起来,通过团体干预建立患者治疗信心,为患者找到精神榜样和精神伴侣,从而提高治疗效果。③逐人护理,为每名患者建立独特的护理档案,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护理中护士需与医生密切联系,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发展可防可控。④复健护理,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一些患者制定康复计划,逐步增加患者的活动量,建立患者对生活的信心。⑤健康教育,普及脑卒中的相关医疗知识,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建立对医院治疗的信心。同时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少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家属懂得治疗计划、配合治疗过程,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测评时间为患者入院之初以及患者出院后6个月。
1.3 评价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测量表(24项)评分标准:≤8代表无抑郁情况,≥20代表轻度抑郁或情重度抑郁,≥35代表严重抑郁,分数越高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
改良Rankin测量表评分标准:0分代表无残疾,可进行正常社会活动。1分代表有症状,但无残疾表现,可独立完成社会活动。2分代表轻度残疾,病后有残疾表现,但可独立完成社会活动。3分中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4分重度残疾,需由他人协助完成简单的活动。5分重度残疾,卧床,自身无法完成任何活动。6分患者死亡。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研究数据采用标准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代表两组病患的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两组病患的计量资料。
2 结果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见表1。
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该次共发放236份该院自制测评问卷,主要涉及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抑郁情况。共收回23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其中18份因不可抗力失效,共收回218份,回收率为92.37%,有效率为100%。
另外,将两组患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
3 讨论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可知,常规护理后脑卒中患者HRSD评分为31、mRS评分接近4,属于有明显忧郁症状以及中、重度残疾。优质护理后脑卒中患者HRSD评分为14、mRS评分为2,属于无忧郁症状或轻度忧郁症状以及无残疾或轻度残疾。优质护理服务之所以能够产生积极的护理影响,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同时从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5],与常规护理内容相比,优质护理增加了心理疏导[6]、团体治疗、逐人护理、复健护理[7]、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的护理内容[8]。根据李春霞[9]等人的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根源70%源自心理、情绪因素,只有30%来自生理因素。所以增加护理内容的细致性,使患者在轻松、整洁的环境下得到治疗,感受到来自社会、医院、家庭各个方面的关怀则更有利于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不良情绪,使患者对待治疗的态度更积极[10]。另外,通过优质的康复护理可以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建立自信心,使患者从主观上想去康复、想去治疗,进而使患者的伤残情况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奎书,崔振吉,刘晋宁.如何建设卒中单元护理模式[J].中国卒中杂志,2007,1(1):41.
[2] 张倩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和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2B):57-58,62.
[3] 卢根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2B):1904-1905.
[4] 宋汉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促服务质量持续提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6):61-63.
[5] 姚丽.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的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2012,25(10上旬刊):188.
[6] 胡玮琳,李保兰.分级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19(11):12-13.
[7] 赵雪萍,薛小玲.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18(14):21-22.
[8] 兰丽梅.时间护理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2,22(3):47-48.
[9] 李春霞.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