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第1篇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宏观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

阅读1

2013年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多变,国内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复杂,我国宏观调控紧密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既定方针,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与针对性,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

适应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和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2012年十后,我国不再追求高经济增长,而是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措施。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确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保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只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就要尽量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领域改革。再次,着力调整优化结构,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增加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中西部铁路等方面的投资,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这些稳中有为的配套政策措施,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信心,保证了经济平稳运行。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7.7%,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预计全年经济将增长7.7%,工业增加值增长9.7%,可完成全年预期调控目标,经济发展平稳开局。

(二)三大需求保持基本稳定

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占投资的22%;二是既具有投资功能也具有消费功能的房地产投资,约占投资的25%;三是企业主导的制造业投资,占投资的33%左右;其余为农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等。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9%,较上年同期放缓0.8个百分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成为今年投资增长的主动力,1-11月增幅同比加快9.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好于预期,增幅同比加快2.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在产能过剩的重压下,增幅同比放缓4.2个百分点。消费增速略有回落。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增幅同比放缓1.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减速以及零售物价涨幅回落使得消费增速放缓。分行业看,住房、汽车等消费龙头市场呈现购销两旺局面;信息消费、网络购物新兴消费业态与消费模式快速增长;餐饮、粮油烟酒、服装鞋帽和石油制品的回落幅度居前。消费结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国家扩大消费,鼓励新增长点政策逐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央提倡勤俭节约,严格公务消费有效抑制了公款吃喝。尽管餐饮、娱乐消费增速较往年同期可能有所放缓,但节省支出应用于其他方面,没有减少国内需求。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1-11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3%,增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基本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提高,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由于我国经济的逐步企稳回升以及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的明显上行,下半年以来,我国进口增速逐步回升。

(三)价格总体平稳,不同领域价格出现分化

今年以来,由于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强、宏观经济总需求仍显不足,产能过剩压力较大,我国价格整体相对温和,但不同领域价格出现背离,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工业品价格连续下跌,房地产价格涨幅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与上年同期持平,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涨幅相对较高,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7%。生产者价格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延续负增长态势, 1-11月份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已连续21个月下降。房地产价格涨幅较高。社会普遍关心的房地产价格今年以来呈现持续上涨局面,上涨幅度偏大,按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全国商品房价涨幅达到8.1%,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

(四)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以来,我国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呈现出新变化。一是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长8.4%,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5%。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成为结构调整的亮点与重点。前三季度,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5万亿元,增长35%,软件业完成业务增长23.7%,信息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并有力带动了物流、仓储、邮政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列入2013年公告的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已实现关停。二是民间投资比重提高。1-11月份,我国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3.5%,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投向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资金增长较快,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速提高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下,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准入放开,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三是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信息、医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增长率先企稳。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得到释放,东中西地区各自的动态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四是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国家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机制建设,6月深圳碳交易市场上市,9月出台“大气10条”,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低3.6%。

(五)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特别是随着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发展加快,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速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就业弹性大幅提高,每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吸纳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12年增加至164万人。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就业人数增长最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服务部门就业人数增速较高。

阅读2

当前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我国经济从10%左右的增长速度向目前8%左右的速度转换后,出现了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货币政策扩张后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其他虚拟部门、政府通过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带来负债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入减缓等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风险是体制改革滞后的结果,是新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大规模扩张政策的代价。

(一)产能过剩制约经济回升程度

我国的产能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一方面,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处于绝对过剩状态。另一方面,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增长,而且大部分为现有水平的重复投资,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在中期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加快淘汰和兼并重组,过剩行业的利润会继续下降,优秀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二)财政金融风险调控难度增加

近年来,财政收支矛盾日渐显现,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受到制约,债务风险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货币投放量偏大,货币环境宽松,融资平台公司负债增长较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我国广义政府债务增加到占国内生产总值近50%左右,这些负债中很大一部分只能依靠出售土地收入支撑借贷和偿还,或者举新债还旧债。为继续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融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大规模扩张影子银行业务。随着国内企业兼并、破产增多,部分理财产品信用违约风险提高,这些因素积累导致金融风险不断上升。

(三)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系统性风险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调控政策、实际需求、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明显分化走势。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继续累积。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并没有抑制住房价上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不断飙升,远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部分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自住与投资需求不足,出现了严重过剩局面,部分城市价格出现连续下跌。

(四)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在产能过剩影响下,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负增长,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显著提高。2005-2012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14.4%,2010-2012年农民工月均收入年均上涨17.4%,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环保成本、土地和资源产品价格呈现刚性上涨局面。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微利经营,影响未来投资、技改等生产经营活动。

(五)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强,但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表现在行政与内勤人员供给过剩,大专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脱节就业形势严峻,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较强,短期就工现象突出,而技术工人和高端技术研发人员严重短缺。2014年,我国大学生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过剩行业下岗职工增加,结构性失业趋于严重。

阅读3

我国仍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

(一)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情况有望好于2013年,增长格局逐步由新兴经济体主导转变为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世界总产出2013年增长2.9%,2014年增长 3.6%,提高0.7个百分点。经过五年的调整,发达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明显降低,“再工业化”等结构性调整措施效果初显。美国经济在页岩气革命、出口倍增计划、智能制造等众多经济战略拉动下,消费市场再度启动,房地产市场走出谷底,IMF预计,2014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6%,比今年提高1个百分点;欧洲随着成员国财政改革以及救助机制的完善,欧债危机冲击逐步缓解,出口竞争力回升,2014年欧元区经济有望实现微弱增长;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但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疲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增长放缓、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三者叠加下,部分国家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可能出现危机,成为明年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存在退出可能,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不确定,全球债务风险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区域动荡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稳定性。世界经济向好,整体有利于我国外需回暖,但全球经济领域存在的复杂性亦将给我国进出口带来不确定性,我国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发达国家需求回升对我国出口拉动有限,而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对我国出口将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吸引外资难度将加大。同时新兴经济体减速将推动国际市场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稳中趋降,有助于降低我国进口成本,并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二)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和供给改善潜力巨大。

1、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将极大调动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新一届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经济、行政领域各项改革,已陆续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在明年将会继续发挥积极成效,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增长动力,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未来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做出全面部署,在财政、金融、行政、价格、城镇化等领域改革步伐加快,这将极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调动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积极性,释放制度改革红利。

2、国家努力打造“经济升级版”,调整优化结构展现良好态势。区域方面,东部地区不断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目前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经济增速率先企稳。由于东部经济总量大、占比高,未来有利于带动全国经济稳步运行。产业方面,第二产业比重回落,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发展加速,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新兴业态蓬勃兴起,经济增长潜力逐步累积。企业方面,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倒逼下,部分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水平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利润上升,增加了企业扩大投资、强化技改等生产经营后劲。

3、我国国内市场空间广阔,扩大内需潜力巨大。当前我国储蓄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仍将可以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在高铁、城市基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棚户区改造以及保障房建设等领域仍有较大的投资需求空间。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增速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我国不断突破户籍、土地、教育等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内需增长注入新动力。

4、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政策仍具备运用空间。今年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上创新思路,提出了“底线思维”理念,确定了按“上下限”调控的合理区间,采取了与“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调控方向、力度和时机的把握上,在调控手段和工具的使用上,都增加更多的鲜活经验。总体上讲,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空间,国家总体资产负债安全,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有足够多的调节流动性手段和工具。

阅读4

2014年宏观调控政策

2014年,既要着力化解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缓解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问题,也就是要“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又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结构性失业。因此,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4年,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经济回升势头并不稳固,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支出和必要的结构性减税来带动和引导社会需求。同时,民生等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财政支出刚性较强,深化改革和推进转型升级也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稳定财政赤字率、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以及结构性减税上。建议2014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安排95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500亿元;中央代地方发行4000亿元国债,和2013年持平。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到13500亿元,赤字率约2.2%。结合税制改革,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将邮电电信业和铁路运输业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清理规范区域优惠政策,转向实施产业导向税收优惠;实施煤炭等品目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增加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铁路、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拓展地方融资渠道,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举借债务,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监控。

(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4年,为了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避免触发潜在财政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不宜过紧;同时,为“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货币政策也不宜过松。因此,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稳健取向,并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考虑到目前货币存量过高以及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之间的经验关系,建议2014年广义货币增长13%,和2013年预期目标一致。加强流动性调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稳定市场预期;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大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企业、三农等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贷款利率管制的完全放开使利率市场化大为推进,市场利率对资金的配置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金融调控开始从数量调控为主逐步进入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并重的阶段。应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和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平稳波动。市场利率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需改进,应逐步完善利率间接调控的基本框架和基础条件,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价格型工具的政策有效性。

(三)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养老、医疗、保健消费,环境消费等新业态;改善消费环境,推进流通环节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消费品流通成本,加大食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品质安全。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切实保障企业和个人投资自;发挥政府投资对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调整预算内投资结构,大幅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投资,适当减少可利用社会资金的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停止建设楼堂馆所等投资;深入贯彻落实“新非公36条”,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确定重点投资领域,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加强农业、水利投资等,充分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同时形成以技术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带动关联行业出口的新模式,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加强与相关国家与地区的自贸区建设,稳固推进投资协定谈判;全面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探索改革新路径,推进服务贸易增长,扩大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与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积极性,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加大对国际大通道内外互联互通建设的协调力度,积极推进陆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努力开拓国际经贸合作新领域;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增加原油、贵金属、粮食等初级产品进口。

(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二是化解产能过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是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更具竞争力、更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从根源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三是加大环境治理与保护生态工作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节能减排;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力争实现资源能源循环利用;落实和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计划及配套政策,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四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细化区域政策指导的空间格局,注重产业区域间梯次转移;加强跨省区、跨流域、跨行政区协作与共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点的经济圈与经济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水平。五是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组织编制实施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地因地制宜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关注农民工、社会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情况。二是重视结构性失业问题,鼓励技术教育培训,同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好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三是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主要思路是通过加大供给,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同时重点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给,提高土地容积面积,打破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状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抑制房价、扩大住房消费。

(六)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需要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一是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规范力度。制定统一标准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限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将融资平台的资金、负债以及项目效益等公之于众。二是尽快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合理举债,短期内加大财政部地方政府债的力度。三是建立有效的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售、转让或证券化国有资产偿还债务。四是研究中央政府救助地方政府的条件和惩罚措施,包括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

(七)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把经济体制改革分为四类,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改革等,属于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2014年有望推进实施;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包括房产税等由于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将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待全面统筹和审定后,适时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等由于认识有待加强,将先行试点,探索规律;涉及到修改现有法律的改革如生态保护、土地法修订等,将加强研究,尽快启动。

阅读5

2014年基本经济走势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和2014年我国经济政策导向,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会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而释放改革红利、基础设施投资和库存回补因素将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制造业产能过剩会降低企业投资意愿,开工面积连续两年增速较慢和部分地区销量迟滞会影响房地产投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和领域扩大有利于服务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会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会略低于2013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有所放缓,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而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会显示较大潜力,严格公务消费对抑制餐饮等消费的滞后影响基本消失,2014年消费需求基本稳定。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增强,欧元区经济出现改善迹象,日本经济在强力政策刺激下步入复苏轨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将有所好转。由于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严重,出口难有大的改变,国内需求减弱使进口增速难以加快,预计2014年进出口将增长9%左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5%左右,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9.5%,继续处于中高速增长态势。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二是要不断加快垄断行业及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可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公司治理制度,还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部分垄断行业的领域中来。三是在我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够强大和世界经济复苏不到位的大形势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要过早停止,相反还要继续采取更多的必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当前的经济发展,以确保我国的经济能保持持续回升的发展态势,同时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光。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01.

[2]耿庆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现代金融,2008-05.

[3]王月。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银行家,2011-02.

[4]王延南。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前瞻。中国货币市场,2011-01.

[5]王小广。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企业管理,2011-01.

[6]刘伟。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企业经济,2010-03.

[7]王多宏。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方面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10-05.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三类透明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透明度建设不仅仅是透明程度的提高,更要注重透明度体系的完善。并且,针对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也不能建立目标透明度的事实,建议注重知识透明度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使市场主体可以深入学习和理解央行的经济模型和货币政策决策规则,从而发挥货币政策透明度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货膨胀率;非完整性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来抑制央行的欺骗冲动,防止产生时间不一致行为。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家中央银行更是从目标、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操作过程等多方面实现了透明化,建立了完整的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Haldane和Read(1999)的研究表明,在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完全透明、完全可信的货币政策将使收益率曲线免于出现跳跃。然而,大多数货币体制都是非完全透明和可信的。其典型特征是,在官方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出现跳跃。但是,英国的证据表明,伴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以及一系列透明度改革的完成,收益率曲线的跳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阻抑了。显然,透明度提高的效应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被表现出来,尤其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同时,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信性不断提高,即使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更长期限的收益也会更加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使透明度建设具备了完整的体系,其中包含了通货膨胀率明确而严格的目标,则其目标透明度自然是整个透明度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及分类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央行就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央行决策过程相关依据和程序的公布程度。透明度提高,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约束央行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中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一种环境,即在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职责。并且,该《行为准则》对透明度提出以下几个要求:明确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责任和目标;公开中央银行制定和报告货币政策决策的过程,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和报告金融政策的过程;公众对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信息的可获得性;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可信性和责任性。我们说,透明度有利于实现公众对央行的监督,在公众监督之下,有助于央行更好地完成其责任,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其可信性的增强,则有利于在长期内使货币政策更具连续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长期波动,使经济稳定增长。

以上定义显示,货币政策透明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政策目标、决策过程和决策信息。显然,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Hahn(2002)认为,透明度应包含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其中目标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要明确,如果是单一目标,则自然明确,如果是多目标,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政策偏好必须明确。知识透明度,是指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央行对未来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预期的知识和信息公布的及时和充分程度,以及公众对其的理解程度。操作透明度指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程度,主要包括决策方式、政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的公开程度,以及对决策结果的解释等。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结构和原理

既然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则三方面内容的组合自然就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本结构,然而三类透明度的作用却并不完全相同。

(一)三类透明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

依据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经济模型等,市场主体不仅要形成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还包括对中央银行将采取的货币政策的预期。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本身是保证通货膨胀的一定目标范围的,中央银行的透明度体系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现状会不会使通货膨胀改变来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如果通货膨胀状况发生变化,则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即可。此时,并不涉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因为此时的货币政策只是使现时的超越目标范围的通货膨胀率回到范围内,并不是避免将来出现某种不合理状况而采取货币政策。然而,将市场主体的预期全部整合为共同预期,却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的加大。机制是这样的:如果市场主体发现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并预期到中央银行会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会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因为其相信通货膨胀的升高只是暂时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信守承诺,采取措施使之回到目标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显然,在以上分析中,发挥作用的是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这两者足以使市场主体相信中央银行会采取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回到目标范围内,然而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进行认定却成为一个困难的任务。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物价指数或者通货膨胀率水平,但仅凭物价指数并不能确定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也许目前经济增长是需要通货膨胀率上升到某个程度的。如果当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就立即采取反通涨的货币政策,则可能形成误判。而货币政策的结果也许可以压制通货膨胀,但也有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则经济衰退的原因就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误判的原因是仅凭通货膨胀率来认定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而没有全面地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显然,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的是让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保持稳定发展,但是通货膨胀率并不是经济是否过热的可靠凭据,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经济过热。那么,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央行就必须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既然仅凭通货膨胀率并不能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则中央银行就可能误判形势。不幸的是,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中,却必须单独依据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确定货币政策,并执行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目标透明度效率比较高,其原因在于通货膨胀率是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最直接的反映指标。

对于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三类透明度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目标透明度的作用首先是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其初衷是利用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使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平稳发展。另外,当意外通货膨胀产生时,可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使其相信央行会立即采取措施使之下降,而不至于立即做出对投资和消费计划的调整,而使通胀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而知识透明度,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对未来预期的公布

等,可以使市场主体深入学习中央银行是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决策的,以及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其目的在于弥补仅凭通货膨胀率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缺陷。于是,央行在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中进一步介绍其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了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然而,由于对经济过热与否的判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主体会形成不同的解释;又因为模型的条件是会变化的,凭借某个经济模型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即使具备了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还是不能避免形成对经济是否过热的误判。因而需要进行操作透明度建设,由不同的专家分别对经济是否过热形成判断,并详细分析和说明原因。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对透明度体系的要求

以上分析显示,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可能失误或存在偏差,即使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力度是很难把握的;即使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适时的,力度是准确的,其效应也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是有时滞的,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执行后什么时候开始起作用。一般认为,央行无法克服货币政策的时滞,则由于时滞的存在,当时正确的货币政策在已经不再适合的时间开始发挥作用,会对经济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货币政策透明度虽然可以让市场主体了解和学习央行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又是如何根据该判断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甚至通过反对意见的表达标示了风险,但仍然无法克服误判的风险和时滞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克服央行误判的风险和解决执行时滞的问题。央行并不能准确地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也不能准确地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可以保证的仅仅是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或者说叫做物价的稳定。但是我们要明确,虽然这并不能表明经济是否过热,但却是央行唯一能准确控制的,所以通货膨胀率目标是重要的,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是重要的。

由于时滞问题的存在,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后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中考虑这些因素。由于央行会在货币政策决策中考虑该因素,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就变得十分重要,市场主体必然也需要进行该预期。那么,对于央行来说,也就需要引导和管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部分得到解决。因此,透明度所应该解决的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的问题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和管理在现时状态下市场主体对经济过热的判断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二是引导和管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而其重点则在第二部分。

三、我国的实践

由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在许多国家发挥了良好的效应,我国央行也开始着手采取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然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体制的限制,目前情况下,透明度建设遇到一个问题:真正意义的目标透明度没有建立起来,目前也不太可能建立起来。

(一)我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6年起中央银行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开始公布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包括N1和M2的目标区间,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在每月中旬公布上月MO、M1和M2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创办了《中国人民银行文告》,该文告主要刊载有关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办法、决定、通知、金融统计资料和其它需要公布的事项。

1998年3月开始,央行坚持每月与各商业银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央行通报全国金融情况,并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各综合经济部门和商业银行介绍其运行情况,并向央行提出货币信贷政策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从2001年第1季度开始,在每季度结束后对外公布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以详尽的统计数据阐明了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货币信贷概况、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对下阶段经济金融前景进行预测,提出货币政策操作意见。

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过程等知识向公众公布,包括我国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

人民银行网站可供公众随时查询其公布的各种信息,包括中央银行的职能、各种政策法规和大量宏观经济和金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人民银行公告、季度与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调整及其相关解释、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情况、对金融形势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状况的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汇率报表、外汇交易统计表、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全国城镇居民收人与物价信心指数表等。另外,央行也通过举行新闻会和中央银行负责人发表谈话的方式来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形势分析会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其他公告形式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知识透明度,在市场主体和央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渠道,有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从当年6月开始每季度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主要针对有关货币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并在会后公布相关信息和会议决议。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建立了透明度较高的公告制度,每周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中标结果产生后,央行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债券信息网”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中国货币网”及时向社会公开当日交易品种、期限、招标量、招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等相关信息。

(二)我国透明度体系的非完整性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通胀率目标一般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必须长期坚守。然而,我国目前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的M1和M2的目标值,且每年都有变化。显然,该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通胀率目标存在明显差别: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只是央行对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预期值或预期区间,并不是央行必须长期坚守的目标。因此,该目标对于共同预期的形成不能产生明显效用,只能显示央行对一年内货币供应量的预测以及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意向。依据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分类和定义,则货币供应量目标值属于知识通明度的内容。

同时,目标透明度要求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避免多目标。然而,在我国

目前的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多目标的,或者说是被迫采用多目标的,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汇率稳定。我国目前不可能采用货币政策单一目标,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建设目前是不能完成的。既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不符合目标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同时,由于我国央行实质上被迫采用多目标协调的货币政策,不能实施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此,我国目前也不可能建设所谓的目标透明度。然而,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内,目标透明度是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基准,没有目标透明度,就没有货币政策目标的严格范围,从而共同预期不易形成,可信性得不到改善。显然,我国不能建设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则透明度体系必然具有非完整性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透明度建设是失败的、无效的。如前所述,知识透明度可以通过公布和介绍央行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市场主体同样能够掌握央行判断经济过热与否的复杂和灵活规则,并掌握其决策的依据和方法,于是也能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的预期。那么在目标透明度缺乏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从而使透明度体系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论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第4篇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2010年我国经济实现10.3%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功于投资、净出口及消费的快速增长。在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中,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8%,推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9%,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依赖投资拉动。从财政政策方面看,初衷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但从实际效果看,由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仅有6000亿元的赤字,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并不积极,扩内需效果并不明显。货币政策方面尽管2010年央行声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的实践看,货币政策并不宽松。2010年央行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额度及放款节奏进行监管,并通过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进行惩罚。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更加严格,要求银行对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过剩产能企业贷款、“两高一低”行业贷款等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和排查。同时,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不良率等指标监管更加严格,并将监管指标达标与机构网点设立、业务产品创新审批挂钩,对四大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监管严于城商行和农信社。

2011年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依然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主要的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增长。2011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7036.7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5.8%。其中出口8743亿美元,增长24%;进口8293.7亿美元,增长27.6%。累计顺差449.3亿美元,收窄18.2%。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 其中6月CPI同比上涨6.4%,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也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6.2%,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成为主要原因。2011年上半年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0%,其中6月份PPI环比与上月持平,比2010年同月上涨7.1%。此外,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2011年6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落。

以上数据表明,在2011年上半年持续的宏观调控之下,我国经济依然有着不俗的增长,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劲惯性。2011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已然大大降低,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

进入2011年下半年后,前两个月的经济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判断。如表1所示:

从表1的6月、7月和8月的CPI&PPI数据可以看到,2011年通货膨胀率在7月份见顶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仍然会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从6月、7月和8月的PMI数据可以看到,经历前期数月持续回落之后,PMI有可能在7月份已然见底,后期将在50%(以上)附近的区域徘徊。由于PMI是一个先行的指标,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的GDP将保持较高(9%左右)的增长。

由此预期2011年下半年我国的经济政策,在宏观上将会依然维持偏紧的态势,这是控制通胀所必须的政策环境。如果轻易放松调控政策,将会前功尽弃。但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上,下半年或许与上半年有所不同。2011年上半年,中国央行加息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6次(最近一次的日期为6月20日)。2011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调至3.5%;7月和8月,中国人民银行均未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处于21.5%的历史高位,远远高于2008年6月7日达到的上一个高点(17.5%)。由于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宏观政策将会更加注意在治理通胀和保障增长之间取得平衡,政策操作在力度上将会趋于温和。

(二)宏观经济对银行业的影响 主要包括:

(1)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金融行业,银行业是典型的宏观经济周期性行业。在我国间接融资占据主体的情况下,银行业更是一个与宏观经济形势有着较高关联度(正相关)的行业,宏观经济的波动对银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宏观经济运行呈上升态势时,社会投资需求增强,资金需求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信贷投放速度加快,市场实际利率走高,从而对银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与推动;当宏观经济运行开始转向下降趋势时,企业经营收益减少,社会投资需求减低,企业偿债能力减弱,市场利率走低,信贷投放量与速度开始放缓,从而对银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与作用。在影响或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各种因素或指标中,比较重要或经常被提及的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增速、(新增)货币供应量与增速、金融监管政策、利率及利率走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上面提及的GDP、CPI、PPI和PMI等。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宏观经

一、我国当前劳动经济的现状

(一)宏观经济形式分析

由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的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导致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特殊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实行暂时符合我国国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经济稳定,GDP年增幅在相对良好的轨道上高速稳步运行。但在1998年之后,我国的经济环境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通货紧缩”等问题接踵而来,并成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代名词。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的背景下下,造成我国这种宏观经济形势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劳动力过剩

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过剩成为首要因素,一线城市劳动力源源不断涌进,二三线城市的劳动力也相继围绕农业方面发展。

2、有效需求不足

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我国生产力过剩,国民失业率增加,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以及国民经济大幅度下滑等现象出现。

3、当劳动力过剩时有效需求的不足伴随着通货紧缩

我国自2002年起,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GDP增长率高达8%。但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出现了近几年鲜有的下滑态势。①GDP增长7.9%,与2001年同期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②劳动力投资增长19.6%、比上年同期上升将近7.2个百分点,体现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4%,同比回落将近1.9个百分点。③工业企业在2002年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3%。这些情况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④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中央财政收入在2002年以后比上年同期减少将近163.6亿元,下降值为7.3%,而支出增长23.9%。⑤高速度与高失业并存。由于我国现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左右,并且出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而消耗越大的原因继续呈现下滑波动之势,从而降低失业率和增加就业率的预期效应并未出现。

4、潜在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政府货币政策以及超量发行货币刺激国内经济。我国货币政策自从放开灵活的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增高,这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的海外发展,造成很多外贸型经济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不得不转型国内,而国内的经济有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升温,以及CPI年年创造新高,这足以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的风险,甚至由此会出现通货滞涨,而这种经济形式更难以解决,正是这些问题还引发了比如物价持续上涨,社会问题矛盾突出尖锐,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增加等问题。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自建国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就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至今,劳动关系类型从多元化走向复杂化。

我国的劳动关系在全球范围内体现了明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征,在生产关系构成中,劳动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在对劳动关系发展的认识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其时空性和动态化的特点。相对于欧美等比较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作为一个正在建立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和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劳动关系状况必然是不断变化的,我国的劳动关系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带动我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秩序,经济秩序的变化又会引起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变动。

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发展主要表现为多样的类型、灵活的形式;相异的内容、复杂的格局;明晰的主体、分化的利益;法律体系等基本形成。以古观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促使劳动关系发生改变,但劳动关系又牵涉到其他领域,所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劳动关系处于多样化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经济运行态势影响劳动关系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我国内部经济形势及策略的调整,使劳动关系主体结构变化增加劳动关系波动风险;我国正逐步朝着法制社会的方向前进,劳动关系运行与法制相互依存,且程度会逐步提高;新兴媒体业对劳动关系有更进一步的影响力,且力度会逐步加大。

在我国,为了更好的应对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劳动关系更合理,更完善,我国应切实把握劳动关系工作中的总体思想和目标要求,在转型与改革中注重方法科学和过程稳妥有序;加快建设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劳动关系问题的多方治理结构,更好更快地发展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使劳动关系主体更切实地体会到劳动关系的完善和改进,有效地使劳动关系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劳动关系问题的多方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