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经济;中小企业;优惠政策;财税政策

在当前新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在财政税收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我国的经济整体上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内在的经济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比如,当前劳动力素质较低,各行各业的企业内部自身存在的结构问题以及国际上的经济形势不断影响国内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渐降低了他们的竞争力。所以,目前必须要将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

一、新经济下中小企业的现状

在当前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出现的问题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与生产者物价指数成方向变动,且变动相当之大,甚至许多中小企业会逐渐发现他们生产成本的价格上涨的速度与物价的上涨速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前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劳动力整体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生产的原材料成本也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所以现在,各中小企业低于减免征税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国内的其他经济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远比不上财政税收政策对整个中小企业的影响来的重要。在当前这个汇率波动较大的经济社会中,原材料和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的状态会使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阻碍。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财政税收方面的征收额度较高,大部分发达国家会通过较低的征收额度来刺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美国成为经济霸主不只是因为他的经济稳定且高速发展,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在低税收刺激下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些中小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那的吃穿住行用几乎都是通过中小企业才得以实现,所以这些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能够使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石。就目前经济情况来说,因为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后和传统使各中小企业没有在急需帮助的时刻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影响,甚至于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福利待遇,减税、免税以及优惠税率对于他们更是闻所未闻。没有合适规范的财政税收政策是难以使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进行优化和发展的,而目前,我国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以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只希望能够尽快出台一部完善的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使其能够健康向前发展。

二、新经济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并不完善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使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处于平稳状态的保证,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的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免国家的税收负担,但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不能与其内部生产活动相适应,从而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生产力的下降。我国自身是希望建立一个健全的、综合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但是在税收优惠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通过减少征收企业所得税,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应的降低,而且如果企业年底出现了亏损,还可以获得国家的递延补偿;但是对于经营企业的个人所得税所实施的优惠政策较少,而且在一些研发和投资方面的费用还存在一些困难,既没有对于进口货物的免征政策,也没有关于转让科学技术的优惠政策,甚至对于一些基本的、新兴的,同时也是急需要整体进行优化和创新的资源和产业所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还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扩大。

(二)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不能够完全明确国家的财税政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是比较容易的,但同时因为规模较小,人员数量也是有限的,这样就会造成在企业发展经营的过程中缺乏高级的财务专管人员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而且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财税方面的问题,所以税收筹划是每个中小企业所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这就需要专业的税收专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规划,但是因为人员数量优先,专业素质较低,知识储备不够,就会使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障碍,整体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如果要使各相关财务人员能够完全理解国家的财税政策,需要在企业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税收风险筹划制度,处理好税收收入和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但是目前不仅是因为人员数量较少,还因为其工作能力较弱,对于国家的税收政策不能及时接收和掌握,使企业对自身的税收难以完全掌控,这样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自身减少税款,甚至还会带来不小的税收风险。

(三)国家对于财政税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不尽合理

我国当前资源配置中受益最大的就是科研所,各中小企业因为国家或是本级政府对其投入的科研资金较少,势必会降低在科研方面对于企业的刺激,再加上本身对于开发、创新、优化各项资源和结构缺乏兴趣,很难成为国家科研方面的主体。而且各级政府普遍只重视各项研发的结果和所得荣誉,对于其结果对当前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就很难发挥国家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对各项研发的影响,也不会鼓励企业去大量研发适合群众使用的新型产品,从而会导致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而收益却止步不前的情况。

三、如何优化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

(一)建立健全的税收优惠政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想要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各地方的经济能够平稳运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影响较大,这就表明我国现在如果想要整体经济有序发展,势必要加快中小企业的前进步伐,同时政府以及国家相关财政部门也需要做出相关的管理措施,出台一些适合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其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当前新经济背景下,如果想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氛围,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做好对各中小企业的宏观调控,才能总体提高财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进一步扩大政府优惠政策的范围,使各中小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化,进而刺激他们进行自主创新。总体来看,我国财政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大量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款,同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使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趋于稳定。同时在科研方面,我国也要加大对企业的投资力度,为各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他们不仅发展自身的产业,还可以大力创新新型技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形成有效的循环。

(二)政府应适当的实行扶持政策

由于现在还没有出台一套完善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在的中小企业出境可以说是较为窘迫,所以现在只能通过政府的扶持和适当的税收制度,才能提高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政府需要对企业发展的规模、经营模式、存在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制定新的适当的发展规划,才能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但是,政府的财政资金拨款的条件还是需要严格的审核,以免使一些企业钻了空子。在税收的优惠方面,也必须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只有政府推行公平公正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才会实现公平公正的的市场竞争,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相互刺激、相互激励,使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当某个中小企业开始出现盈利时,国家也需要适时的出台相关财税政策,对于快速发展且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或者是适当的降低税收的征收标准,使税收优惠的范围能够兼顾很多企业;对于发展较慢、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政府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同时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从而使企业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三)完善企业内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国家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扩大范围的同时也要有针对的实行,税收优惠除了可以使整个企业的成本降低,还可以影响企业内部的员工收入。政府可以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资,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使员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进行相应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员工的知识储备,使整体的工作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四)对于税收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还需完善

如果要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不仅需要企业自身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还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监督和协调。首先,政府应该使各企业内部财政部门相关人员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税收权力和义务,明确自己不仅有纳税的义务还有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其次政府可已通过相关宣传,使企业养成自觉主动纳税的习惯,降低企业出现税收风险的几率;最后还可以使企业在内部实行一些队友偷税、漏税人员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范文第2篇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3、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美国相比,风险投资在欧洲仍处于不发达阶段。1999年,美国的风险投资额达到了33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5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达到180亿欧元;而欧洲的风险投资额仅为12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7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为50亿欧元,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风险投资行动计划,主要措施为:加快欧盟内部一体化的步伐,使跨国金融活动更加便捷,专业投资人执行统一的结算规则,改善便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金融条件,并斥资2.3亿欧元对企业获得贷款和风险投资等进行支持;成立7贤人委员会研究加快欧盟资本市场一体化政策。

4、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次,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再次,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第四,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第五,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5、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在创新能力方面,欧洲远远落后于美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1998年,欧盟15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其GDP的比重为1.8%,而美国为2.8%。同时,研究与开发力量分散,研发和成果商品化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科技市场。欧盟委员会已计划设立欧洲研究区,以减少研究力量的分散,鼓励研究单位和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郭 婧(1990-),女,河北人,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财政理论研究。E-mail:

摘要:本文首先考察了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的演变历史,并利用HP滤波法分离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成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更多的时候,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反而成为经济波动的触发因素之一。因此,在利用货币政策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特别是要避免因调控产生新的市场扭曲,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经济波动。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货币政策;HP滤波法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6-0111-05

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现实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宏观总量)总是围绕着其自身稳定的增长趋势呈现循环往复的起伏波动,换句话说,经济增长是在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运动中实现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周期”[1]。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论流派的学者对经济周期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讲,古典经济周期时期强调的是经济总量的扩张和收缩,而现代经济周期时期则强调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交替变动。现在普遍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或长期趋势的偏离。在长期中,随时间的推移,经济沿着一种稳固的GDP增长趋势运行,这种趋势基本上由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供给方面的因素决定。而在短期,经济将围绕这种增长趋势波动,这种波动既可能来自总需求,也可能来自总供给的冲击。

自凯恩斯之后,反周期的宏观政策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货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应对经济周期,熨平经济波动:利率、储备金率和贴现率等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逆经济周期而动。当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时,就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紧缩货币供给与信贷;反之,当经济增长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风险的时候,货币政策则要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为经济增长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由此观之,货币政策工具完全是逆经济周期的走向使用的。大多数国家都试图通过货币政策进行需求管理,以期达到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熨平经济波动。然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却一直存在争议。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就认为,由于货币供应量反复无常的变动,是造成经济周期的根本性原因[2]。本文将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的演变以及美国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波动两个方面来考察其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一、经济时间序列波动的测度方法

Taylor和Woodford[3]提出,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波动的方法就是看总产出和其他相应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对于它们长期趋势的偏离程度。可是,这类指标相当多,如何选取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关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经济波动周期确定委员会使用了总产出、收入、就业和贸易等等指标来测度经济波动周期,但是其中最基本的指标就是GDP,对于其他指标的研究一般需要建立在对GDP指标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所以,在判断宏观经济波动是否出现时,我们主要考察实际GDP偏离潜在GDP的程度。因此,测度经济波动的关键是估计经济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然而应用何种方法进行估计,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

总的来说,根据不同经济理论对于长期趋势概念的理解,大致可以将估计经济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统计分解趋势法,另一类是经济结构关系估计法。前者试图把经济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性成分和周期性成分,而经济周期表现为周期性的成分偏离长期趋势后的波动;而后者则试图用经济理论分离出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对产出的不同影响,解释经济周期就是结构性因素决定的潜在产出的运动和周期性因素决定的各种冲击共同作用下的表现结果。统计分解趋势方法不需要经济理论的支持,数据容易获得,计算相对简单,因此很多学者利用这类方法对经济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进行近似估计。

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利弊,本文将利用统计分解趋势方法中的HP滤波法来估计经济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这种方法是Hodrick和Prescott于1980年分析战后美国商业循环的论文中第一次使用[4]。从上个世纪末开始,HP滤波法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原理是把样本点的趋势值当作潜在GDP,通过最小化实际GDP和样本点的趋势值,来估算出潜在GDP,即:

由此可以得到趋势成分:

Tt[1+λ(1-L2)2(1-L-1)2]Yt

目前对于HP滤波法存在的最大争议就是λ的取值。λ0时,满足最小化问题的趋势等于序列Yt;λ增加时,估计趋势中的变化总数相对于序列中的变化减少,即λ越大,估计趋势越光滑;λ趋于无穷大时,估计趋势将接近线性函数。一般经验地,λ的取值如下:当使用季度数据时,经济学研究者们一般都认同Hodrick和Prescott[5]的意见(λ取1 600),但是当使用年度数据时,学术界对λ的取值存在着不同观点,Backus和Kehoe[6]认为应当取100,而OECD则提出应当取25。

二、美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演变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工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固定资本更新是导致美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础性原因[7]。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生产规模、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程度等的影响,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供求背离比较明显,经济波动幅度比较大。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使主导技术的更替日益加速,成为导致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的基础性因素。在信息及通信技术革命的驱动下,经济增长率较高而通货膨胀率较低,并持续了整整10年。投入要素的知识化减少了自然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知识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网络化管理和柔性化生产增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1990年以来,美国经济运行具有了明显的内在稳定机制,保持着相对适度、稳定的增长。但是,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虚拟经济的迅速膨胀提供了技术支持,在金融创新的不断驱动下,美国虚拟经济严重背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直至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引起美国历史上又一次经济大衰退。

为了准确刻画美国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波动状况,我们利用HP滤波法对美国1960―2009年GDP进行分解,得到经过HP滤波过的经济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3次较大的经济衰退:第一次始于1973年,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主要石油输出国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国,决定收回石油定价权,将油价提高两倍之多,从而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美国首当其冲。第二次始于1978年,由于伊朗政局动荡以及随后爆发的两伊战争,石油输出量锐减,引发油价出现暴涨走势,再次造成西方国家经济的全面衰退。第三次始于2007年,由于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致使西方国家出现严重的衰退,至今还未完全复苏。资料来源:历年GDP数据来源于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bea.gov)。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7年金融风暴发生之前,美国曾持续20多年的时间没有出现严重的衰退或通货膨胀,这一时期被美国经济学界一度称为“大稳定”[8]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者提出了美国经济波动微波化问题并探讨背后的原因[9-10]。有的学者则将这种现象归因于货币政策,认为沃尔克和格林斯潘时期的货币政策成功地熨平了经济波动[11]。可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表明,美国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延缓而非熨平了经济波动。

三、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1952年以前美国实行钉住利率政策,财政部成为主体在操纵货币政策,而朝鲜战争爆发后引发的通货膨胀最终使钉住利率被放弃[12]。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美联储才能够完全自由地操纵货币政策。此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货币政策是以反经济周期和刺激经济增长为显著特点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由于该时期经济状况的复杂性,导致政府政策目标变换不定,货币政策时紧时松,使经济基本处于“松―胀―紧―滞―停滞”的恶性循环中。20世纪80年代里根执政以来,美国的货币政策以现代货币主义为指导,使货币政策较充分地发挥了稳定币值和物价的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但“里根经济学”经济政策执行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高赤字、高利率和高汇率等严重的“三高”现象,直接导致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1987年上台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1993年放弃了执行了十多年的以货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转而力求实行以泰勒规则为基础的、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操作目标的中性货币政策。2005年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新主席后,提出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发展方向:基于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与一贯性的要求,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变,既有货币政策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而迫使它转变的客观因素,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与纯规范理论的发展为货币政策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每一次货币政策的转变其实都对应着一个理论认识上的发展。虽然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有时看似是对以前货币政策的回归,但实际上却是货币政策理念上的根本转变,是美联储对经济运行规律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3]。

货币供应量是货币当局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它的变化也反映了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变化。本文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反映货币政策变动的指标,并利用HP滤波法对美国1960―2009年货币供应量进行分解,得到经过HP滤波过的货币供应量趋势和周期波动,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与经济波动一样,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也存在着周期波动的现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3次大的货币供应增长高峰:第一次是1970年代末,货币供应增幅大幅上扬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78年的通货膨胀率为9%,1979年为12%)。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为了应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第三次是2004年,美联储出于对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加大了货币供应量。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联储通过直接注资、降低利率等手段加大了货币投放量,使得货币供应量扭转了之前的向下波动的趋势,进而掉头向波峰挺进。资料来源:历年M2数据来源于美联储网站(federalreserve.gov)。

四、美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关于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已经有学者进行过研究和考察,但还没达成共识。Friedman和Schwartz[14]指出货币增长能引起经济周期变动,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有长而可变的滞后;Tobin[15]认为,总产出的变动引起货币增长率的变动,但反之则不然;而且正是这样一种逆向因果关系导致出现Friedman和Schwartz[14]所发现的那种时间序列关系;Hodrick和Prescott[5]的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货币和经济周期存在上述关系。

为了定量考察美国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我们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济波动和货币供应量波动进行了比对,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并不是呈直线式上升,而是螺旋式上升,呈现出一定的周期规律。2000年以前,美国经济波动与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每个货币周期都对应着一个经济周期,只是存在一定1―2年的滞后或超前期。2000年以后,美国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才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尽管货币政策具有反周期的特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并不总能达到熨平经济波动的效果。更多的时候,货币政策的频繁变动成反而为经济波动的触发因素之一。

上世纪末,美国曾经历了技术进步主导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经济周期,同时也滋生了美国股市较长时期的非理性繁荣。然而,2001年由高科技泡沫破灭引发的美国股市繁荣的终结,加上“9・11”事件,美国经济笼罩着衰退的阴影。为阻止经济下滑,美国政府采取了激进的经济政策。2001―2003年美联储连续十余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由6.5%降至1%,贴现利率由6.0%降至2%的历史性低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维持了近一年时间,2004年中起才逐步加息,恢复到正常化水平。长期的低利率,刺激了房地产投资,而房地产市场上涨抵补了股市下跌的负财富效应,继续支撑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而事后看来,美国政府对上次高科技泡沫破灭的救赎,埋下了次贷危机的隐患。甚至有人将此次危机归为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政策遗产[16]。正是由于他在任上采取先发制人的货币政策,长期实行低利率,延缓了经济周期的正常调整,用一个泡沫弥补另一个泡沫,结果酿成了一个更大的泡沫,最终难以维系以致崩溃。另外,美国长期的扩张性经济政策,还导致了美国乃至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在市场投资风险溢价普遍低估的情况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进一步对美国房地产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的演变历史,并利用HP滤波法分离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成分,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宏观经济调控的代价不菲,特别是美国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反经济周期的,而是为下一次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由此提醒我们,政府在利用货币政策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特别是要避免因调控产生新的市场扭曲,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经济波动。

回顾2008年9月爆发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值得深思。当时,货币政策从“从紧”突然转变为“适度宽松”,银行存贷利率全面下调、信贷规模放松、按揭贷款利率过度优惠等。在这些政策引导下,2009年我国银行业全年新增贷款高达近9.5万亿元,差不多相当于2006―2008年3年的信贷增长总和(为10.52万亿元)。这实质上属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引起新一轮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尽管在2009年下半年,我国货币当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立即采取一定信贷规模管制政策,但其对中国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依然存在。

因此,在实施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时,货币当局至少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慎用货币政策,过度频繁的货币政策调整反而会干扰正常的经济运行次序;第二,要轻用货币政策,不要低估经济的自我恢复能力,货币政策用得太猛反而会成为经济过热或低迷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姚庆彬.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度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董铁峰.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J].中国软科学,1996,(6):44-47.

[3] Taylor,J.B.,Woodford,M.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M].MIT Press, 1999.

[4] Hodrick,R.J.,Prescott,E.C.Post-War U.S. Business Cycl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R].Carnegie University Working Pager, 1980.

[5] Hodrick,R.J.,Prescott,E.C.Post-War U.S. Business Cycl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7, 29(1): 1-16.

[6] Backus,D.K.,Kehoe,P.J.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the Historical Properties of Business Cycles[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1992, 82(4): 864-888.

[7] 陈继勇,彭斯达.新经济条件下美国经济周期的演变趋势[J].国际经济评论,2003,(11):38-44.

[8] James,H.S.,Mark,W.,Watson,S.Has the Business Cycle Changed and Why? [J].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002,(17):159-218.

[9] Weber, S.The End of the Business Cycle?[J].Foreign Affairs, 1997, 76(4): 1-9.

[10] McConel, M.,Perez,Q.G.Output Fluctu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What Has Changed since the Early 1980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 90(5): 1464-1476.

[11] 曹永福.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2007,(7):152-158.

[12] 秦嗣毅.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轨迹研究[J].学术交流,2003,(3):87-90.

[13] 彭兴韵,施华强.伯南克变革的基本方向――兼论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化[J].国际经济评论,2007,(3):57-62.

[14] Friedman,M.,Scbwartz,A.Money and Business Cycl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3,45(1): 32-64.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政策;执行效果;政府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11-0112-0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改变,重投入、耗资源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央财政收入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债台高筑;货币政策调控随意性强,不良金融资产不断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日益增多,但面临不断缩水的危险;政府对外投资业绩不佳,交纳昂贵的学费;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国有资产不断被侵蚀;房地产泡沫日益累积,蕴藏着巨大风险;矿难、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存在,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如果任其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有可能毁于一旦,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上述问题的出现,已经很难在具体政府部门和具体经济行为层面加以规范、监督和避免,应上升到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层面予以解决。经济政策是政府处理经济问题或调整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手段,包括财税、金融、能源与资源、国有资产、产业、投资、贸易、分配等方面。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更关系到人民的富裕、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监督职能部门,其审计目标是推进法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为此,政府审计机关应实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在完善经济政策监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经济政策是政府政策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政策执行是实现政府职能的关键环节,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是指按照一定程序,根据一定标准,对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做出判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过程。

政府审计机关不仅有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内在要求,而且根据现行法规和国际经验,政府审计有进行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必要性。更为重要的是,与其他监督主体相比,政府审计机关进行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有独特的优势,具有可行性。

1 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是政府审计工作的法定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指出,建立政府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同时,审计署制定的《审计机关专项审计调查准则》(3号令)第五条进一步明确指出,审计机关可以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等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这些要求明确了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一项法定职责。政府审计机关是国家的经济监督部门,依据审计法履行其职责,通过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的审计监督,发挥其职能作用,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有效防范和保证,为国民经济的有序、健康、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2 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可以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是国家经济安全监督保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具体化。政府审计机关既是国家的经济监督者,同时也是经济信息的反馈者,它所获取的来自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经济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政府审计机关对这些经济信息进行系统和综合的分析评价,可以发现经济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提供给经济政策的决策机构,可以提高经济政策执行的正确性。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审计,客观地反映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各种异动,及时发现偏离经济政策目标的行为,跨越部门、地区、行业的利益羁绊,及时提出建议修正经济政策。政府审计这一“免疫系统”功能,是其他任何部门、机构所无法替代的。

3 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为政府服务的有效途径。经济政策从制定到取得实效,一般分为五个环节:经济政策制定、经济政策执行、经济政策监督、经济政策评估和经济政策终结。经济政策有效执行是实现既定经济政策目标的过程,更是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关键,同时经济政策有效执行也是检验经济政策正确与否的有效方式。任何一项好的经济政策出台,如果仅仅印在纸上、挂在墙上是难以发挥经济政策作用的。因此,政府审计机关应加大对政府相关部门执行经济政策的监督,对有关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审计,及时发现经济政策的缺陷,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政策调整的科学依据,服务于政府职能的实现,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4 独立性保障政府审计机关能客观公正地进行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经济政策执行及执行效果由谁来做出评价,直接影响到评价经济政策执行及执行效果的客观性、准确性、权威性。由于受信息公开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公民及社会团体很难进行经济政策执行及执行效果的评价;而政府内部管理机构相互的监督、评价或其自上而下的监督、评价,由于受各种利益关系的制约也很难客观地反映经济政策执行及执行效果。政府审计机关具有的独立性,使其观点和看法不受政府部门利益和本位主义影响,能够提高经济政策执行及执行效果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够提高评价结论的公信力。

5 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是国际政府审计工作的惯例。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审计总署开始雇用科学家、精算师和保健、公共政策、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开展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方面的工作。1986年,美国审计总署成立了具有法律实施背景的专业调查团队,专门调查涉嫌公共政策执行违法的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审计总署更加关注联邦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责任。美国《1993年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授权审计总署向国会报告对公共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审计的情况,以监督联邦政府的公共政策改革进程。法国宪法赋予审计法院的职责是协助议会和政府监督财政法规的执行,其基本任务是依据相关法典的规定行使职权。法国审计法院从2007年起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进行法律监督,评价政府部门遵守有关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符合国际政府审计工作的惯例。

二、建立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评价标准体系

美国著名的行政管理学者G・艾利森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因此,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应建立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经济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促进经济政策有

效执行。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应的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等都还在探索之中。从现实情况看,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应考虑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主要有:

1 经济政策的合法性。经济政策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的程序必须符合一切适用的法律规范。首先,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合法化。经济政策制定的程序规范化是经济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的保证,经济政策只有产生于严密的制度安排下,才能保证经济政策制定的规范性。其次,经济政策执行过程应公开化。实现经济政策的透明执行,杜绝“黑箱操作”现象,这是经济政策执行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再次,要加强经济政策执行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如果一项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难度很大,经济政策执行的成本就高,那么其预期收益就小。如果经济政策执行的成本高于所获得的收益,那么经济政策的合法性就存在问题。最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才能避免经济政策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保证经济政策本身的合法性。事实上,只有合法的经济政策才具有可行性和约束力。

2 经济政策的科学性。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即政府权威系统做出的决策,内容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体现经济决策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政策制定者必须是科学理性的,而非主观武断地进行经济决策。经济政策方案的科学性能保证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经济政策方案的科学性越强,执行的可行性和经济政策所获得的支持也就越高。否则,经济政策执行无论如何严格,其结果将事与愿违,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可以说,经济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在于经济政策的科学性。

3 经济政策的合理性。由于每项经济政策的制定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时必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现代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决策民主化,它追求社会平等,强调公众参与,广泛集中民智,增强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减少经济决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风险因素。经济政策的合理性还来源于政策本身的灵活性,实际上,即使经济政策量化目标规定得再科学,也总会有超过者和不及者,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执行经济政策。所以,经济政策应避免执行者因不能深刻理解、消化经济政策而曲解经济政策所导致的执行中的教条主义。

4 经济政策的适用性。经济政策是在特定环境下制定和执行的,环境的变化决定了经济政策的周期,一旦超出这个界限,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就会失去,经济政策就变得不适用了,需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终止或被新的经济政策所取代。经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适时调整,调整不仅能保证经济政策本身的正确性,还能保证经济政策的有序运行。因而对经济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是经济政策方案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目前经济社会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一些改革初期制定的经济政策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完善或调整,这些经济政策就变得不适用了。

5 经济政策的可操作性。任何一项经济政策最终总是要贯彻实施的,可操作性成了影响和制约经济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在科技与信息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经济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经济政策执行的可操作性要求向深化、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如果经济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必然会影响和阻碍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经济政策执行的可操作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政策精神难以理解,难以领会,导致经济政策执行者要么凭经验主观片面地理解和执行经济政策,要么对经济政策作僵化的理解;二是经济政策只强调原则,缺乏具体可行的措施,使经济政策难以贯彻落实;三是经济政策执行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高,使经济政策执行者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经济政策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从而出现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南辕北辙。

6 经济政策的绩效性。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而且需要用绩效指标进行定量反映。经济政策执行效果的定量指标,主要反映经济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如给社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多少,给广大群众带来实惠的多少,对自然环境的改善程度,带来税收规模增幅的大小,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等指标。因此,经济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体系框架应包括:经济政策发挥和经济政策性职能的履行情况;促进贯彻执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情况;经济政策执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情况;经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情况;经济政策执行中的违法违规与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制约经济政策执行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情况;经济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情况。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的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风险性、安全性、可持续性等要素的评价。

三、实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意义和作用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因此,政府审计机关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审计,对促进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完善经济政策执行的反馈机制,促成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目标是:对经济政策执行过程和政策执行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综合判断与评价,并把判断与评价结果作为相关部门对经济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的依据。因此,政府审计机关与经济政策决策者之间必须建立起顺畅的交流和反馈机制,使经济政策执行效果的审计结果作用于经济政策本身,切实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促成经济政策的科学制定和进一步完善,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的分析,掌握相关信息资料,发现政策层面的缺失,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督促政府决策者建立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进步等方面的制度、机制。根据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所掌握的各种信息,把它们及时反馈给政府经济决策层,促使他们在制定程序上更加完善和充分,提高经济政策的科学性。

2 完善经济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促进经济政策的有效执行。经济政策的有效执行是实现既定经济政策目标的过程,更是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关键,同时经济政策的有效执行也是检验经济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有效方式。政府审计机关应通过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对经济政策执行后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检查经济政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以及经济政策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程度。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就必须充分重视政策的有效执行。只有有效执行了各项经济政策,才能减少经济政策执行中发生的偏差和失误,避免由此所引发的社会不稳定。政府审计机关通过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一是突出重点,增强监督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针对性;二是务求实效,提升监督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有效性;三是多级联动,拓展监督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覆盖面。国家审计署应推动省、市、区县政府审计机关开展对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并对审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对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监督工作不留死角。

3 完善经济利益纠偏机制,促进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已实

施的经济政策也需要适时调整,调整不仅能保证经济政策本身的正确性,还能保证经济政策的有序运行,并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政府审计机关通过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一是坚决纠正经济领域中的不正之风。认真查处经济政策执行领域中的违纪违法问题,促进建立经济政策执行有效、监督有力的模式。二是推进营造经济政策有效执行的良好风气。选择与经济政策执行密切相关,拥有审批权、执法权的机关和经济服务行业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评议活动,认真治理以各种名义阻碍经济政策有效执行的行为。三是以经济政策公开促进效率提升。把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经济政策作为公开的重点,提高经济政策执行的透明度。近两年来,政府审计机关对涉及重大抗震救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复苏政策等进行了专项审计,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改进政策措施的建议,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使相关政策、措施得到及时修订和完善。

4 完善经济政策效能保障机制,促进经济政策的绩效提高。推动经济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府审计机关服务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并确保经济政策及时有效执行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由于政府审计机关独立性较强,受各种利益集团干扰较少,因此政府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较为灵活、覆盖面较广的专项审计,客观分析经济政策在执行中的问题,评价经济政策执行的绩效;同时运用审计公告、审计信息、审计报告等反馈机制,向政府决策者反馈执行结果,提出意见或建议,有利于政府决策者及时解决执行不合理、管理不到位、政策绩效低下等问题。相对其他监督而言,政府审计机关深入第一线、分析数据、掌握实际情况、建言方便等优势更为综合,在提升经济政策绩效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完善权力问责机制,提高经济政策执行的刚性。政府审计机关通过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可以发现违反国家经济政策的行为,查办在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受贿索贿等行为。政府审计机关通过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促进完善权力问责追究机制,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积极运用网上监控系统。对各级、各部门经济政策执行效率、服务质量、廉洁程度进行电子监督、系统综合考核,并向社会公开经济政策绩效量化测评结果。二是推进实施问责追究制度。应制定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明确对经济政策执行不力,公共资金使用不当和投资项目出现重大失误,以及发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坚决实行问责追究机制,严肃追究责任,提升经济政策执行的刚性。

四、完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建议

对于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而言,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前,推进我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相结合,加快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理论的研究。目前,我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实务还处在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者和政府审计人员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对于完善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在审计理论、技术和方法上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理论体系。现有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大多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审计理论成果,或隐含于审计调查、绩效评估当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理论、技术和方法还有待建立。基于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审计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理论和方法,选择事关我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重大、基础性课题进行研究,尽快取得较为成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研究成果。

2 人才引进与培训学习相结合,加强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所以,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不是一种简单的审计方法或是审计思路,而是一门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才能有效进行的全新工作。而我国目前的政府审计人员还缺乏这些知识和技能,因而在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评估指标的确定、审计方法、审计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审计,理论性、政策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审计程序与方法更加复杂,政府审计人员除需要具备传统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通晓和掌握经济学、政策学、管理学、系统工程、生态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质量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要求政府审计人员能够深刻地理解经济政策意图,并有能力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经济政策效果,以对其做出深刻而符合实际的判断和评价。因此,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就要注重引进和聘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以保证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还要加强对现有政府审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和成果交流等形式,帮助政府审计人员开阔视野,掌握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 经验总结与完善法规相结合,健全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法规体系。近年来,我国政府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还没有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方面的专门法规。建立和完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法规体系,既是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工作的规范,也是深化和拓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保证。我们应认真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经验,结合财政财务审计的相关准则,制定出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法规,使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各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发展来看,凡是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较早地制定和颁布了相关规范及法案。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出一整套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法规体系,这是开展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前提条件。

4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构建科学的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指标体系。目前,在经济政策审计调查中运用的手段和方法大都局限于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而对环境、生态、人文等因素的评价至今尚未有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如果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中无法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只能去繁就简地使用价值判断标准取代事实分析,那么就很难做到审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实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既要为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和预警,又要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经济政策事项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构建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经济政策目标的意图,为经济政策绩效提供综合的量度。一般来说,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角度来构建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基本满足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评价的需要。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范文第5篇

鉴于目前这种严峻的财政。宏观经济形势,我建议中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型 :

一 大幅增加科教投入,重视以增加新技术供给来带动企业投资,增加有效供给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因为一方面据有关'九五'科技攻关资料来看:中央财政投入53亿元,引导地方和单位自筹资金达176亿元,获国内外专利1300多项,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950亿元,出口创汇23亿美元。照此来看,中央财政增加科技研究发展投入,比起基础建设来不但经济效益更好,而且更能带动民间资金跟上,因此的确值得大力增加,尤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根据熊彼得的经济周期“技术创新决定论”认为,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浪潮是吸引企业投资,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决定性因素。而同时我国在现实上也确有政府大幅增加研发投入的必要性:有关研究表明:由于我国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薄弱,造成工业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衔接甚至某些方面严重脱节,一方面许多产品供过于求,众多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的一些产品,我国产业又不具生产能力,只能靠进口。比如每年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额都占到工业制成品总额的一半左右,而我国的机械及设备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普遍低于70%.因此政府除了增加国债技改贴息支出外,还应考虑大幅增加创新技术研究发展投入。其中除了组织国有科研单位针对企业的技术需要研究后再转让给企业外 ,还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方法鼓励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研发,以便最终促进企业的技术,技改投资,增加有效而促进经济回升。

而另外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义务教育等的财政支持,降低学生学费负担,不但可使居民将原用于交纳学费的部份收入用于即期消费,而且还能改善其对以后教育方面的支出预期而有助于促进当前消费。而同时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则不但能提高我国职工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也有助于促进再就业,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二 从以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转向以制度性建设来带动经济增长。

1,进一步加快社保体系制度的完善建立。因为其意义不但在于社会稳定,改善居民的预期,促进当前消费而带动经济回升。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依赖。因为据说经济增长速度要保证一定速度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及促进就业,而促进就业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稳定。而加快建立起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则本身就直接有助于社会稳定,那么增长速度,就业水平低一些也就可能没多大关系了。而且以保经济增长速度来保就业,或许最终会像以前以保国企来保就业,保稳定那样被证明是缺乏效率,难以为继,最终不得不改的……因此还不如现在就及早调整政策,直接用部份国债资金用于扩大,加强社会保障(如扩大之民工),不要再浪费宝贵的资金去用于效益不佳的基础设施来保经济增长,就业了。而且这样做的成本更低:据最近的有关数据表明,3年5100亿的国债资金创造的就业岗位为500万人,每人每年的就业成本约为3万元左右,而现在下岗,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不过5000元左右,只有前者的6分之一。这样就意味着与基建相比,同样的国债资金除了能直接保障同样水平的人员的生活安定外,还能省下另一部份钱用于效益更好,作用更长远的教育,(尤为职业教育,再就业培训等),科技发展等等方面。而且这样更有助于解决城市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因此现在确应考虑及早调整未来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暂停效益不佳的基建项目的扫尾投入,以腾出资金来加强上述等方面,那么这种转型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应是很有利的。当然同时也应注重改革传统社会保制度,以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我在“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一文中的相关论述那样。

2,大力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建立起合理的新农村税费制度。以便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消费。虽然为了此需要消耗大量中央财政资金,但考虑到这一来有助提高政府威信,恢复民心,在政治上有好处,二来农村税费改革可减轻农民负担,加上其他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效应的配合,而有望启动农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话,则中央财政也是能从工业品销售增加等等中增加税收收入,而得到弥补的。因此是值得大幅增加此方面支出的。但当然在我看来现行的农民税费改革方案确应作出修改,以免增加中央财政不必要的负担,而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这个农村税费改革中最大的阻力问题,我觉得就不必完全取消教育附加费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样就因中央财政没钱“买单”而使改革难以推进,农民负担反而难以迅速下降(这也是当前的情形),因此还不如大家合理分担,即不是取消教育附加费,而是降低一半,另一半再由中央财政负担,这样农民负担可快点减轻一点,中央负担又增加不太大,财政能承受得起,加上上述措施及其他措施的配合,则农村税费改革就可能取得突破,可以全面推进了。

3,高度重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制度的建立。因为我国以前在市场建设中比较重视的是各种要素市场的建设,却忽视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没有同步建起强有力的信用保障体系,致使现在社会上失信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政府也已开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等行动,上海也开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等了,但这些也只是分兵作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信用保障的需要。而现在因项目缺乏,国债投资增长乏力,同时因目前因居民对未来收支预期不良,投资者对未来投资收益预期不良而致民间消费投资不振而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虽然政府也已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但并未能很好地重振居民消费投资的信心,致使经济难以走出通缩形势。也说明以加快社会信用保障制度等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了。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转而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通过设立政府担保基金等来为居民提供消费投资担保,而直接给人以消费投资的信心,以促进民间消费投资而启动经济的意义。而且从财政角度看,以设立担保基金来促进消费投资,比起通过大搞基础建设来带动投资促进消费,效果可能更好负担更轻。因为一方面担保基金的资金担保带动系数大,同时又不必现在就支付,只要等其贷款到期再视需要尽担保责任支付就可了,而有助于减轻当前财政压力。而且比起经济效益差的基础建设,资金有去无回,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等问题来,只要未来经济确实回升,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增加,投资收益好,受担保者能自行还债,则政府就不需真投入太多钱去尽担保责任,而能减减轻财政负担,反而会因消费投资增加,税收增加等而受益。因此这比起以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来启动经济,更值得我国政府好好重视研究,以便开创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政策来。因此我建议我国迅速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覆盖个人,企业等各种信用交易如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等等的综合性的信用保障制度体系。(具体参考我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一文 )

4,加快研究建立新的国有企业经营激励约束监督制度。因为据徐平华的'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尚需时间'一文中写到:当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主要根源在于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陷入严重困境,……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体制因素,也即产权制度问题,但现在产权制度改革进展却比较困难。以往人们寄予厚望的承包制,股份制都没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对此我认为国家或可向一条新思路去深入研究一下,或可使产权改革取得突破,解决国企及集体企业的经营激励约束监督问题。具体可参考“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新思路”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