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震减灾基本内容

防震减灾基本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震减灾基本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防震减灾基本内容

防震减灾基本内容范文第1篇

一、建设能感悟、能熏陶的生命教育物质文化

在学校创办之初,厦门市地震局在学校设立了“水氡观测实验室”,30多年来,观测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从未间断,为地震研究、预测、预报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地震观测实验室向全校师生开放,学校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分析过程,了解测量原理。2008年1月学校就与厦门市地震局签订《 共建厦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协议 》,在此基础上学校致力营造一个生命的校园,让校园的一切充满生命的律动和活力,处处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

如今在校园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生命教育的氛围。学校建设了十个主题文化,即以“四个学会”和“十个师德规范”为主题的教学楼墙壁文化;以“历史之旅”为主题的校园雕塑长廊;以“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地理园和防震减灾展厅;以“生命之旅”为主题的生物园;以“争当四有少年”为主题的青春门;以“绿色之旅”为主题的环保教育长廊;以“文明之旅”为主题的班级班讯长廊;以“艺术之旅”为主题的下沉式音乐广场;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教师风采长廊;以“提升生命”为主题的琴棋书画长廊。在校园内的每一棵花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提醒着每一个同学要知道小草也有生命,也需要呵护;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学手艺”“求知”“至善”等文化石,也在提醒同学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求知;在教室内容丰富的学习园地、充满书香的图书角,犹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不断传递着生命的气息。

二、建设讲科学、讲规范的生命教育制度文化

1.建立防震减灾的校本课程制度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防震减灾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开发,在夏门市地震局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防震减灾校本课程教材——《 点亮生命 》的编撰、出版。校本课程定期安排课程,采取室内授课和讲座、观看录像、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懂得地震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类在震前的科学预测手段,并将灾后心理疏导列入校本课程,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灾害的防御和自救能力,使学校的防震减灾教育学科化、常态化。

2.建立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日制度

每年的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学校开展“六个一”科普教育日活动。即出一期板报、上一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组织一次野外科普考察、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报告会、编报一组新闻报道。学校通过与万石植物园、厦门市科技馆等单位的合作,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野外实践基地。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3.建立疏散演练制度

为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学校专门编制了《 地震应急预案 》《 防震减灾知识读本 》等材料,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进行至少两次的安全疏散演练,进行全真模拟演练,演练活动提高了学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也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

4.建立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制度

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不要把生命教育看成一个单独的课程,而要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每个学科教学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挖掘生命教育学科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5.建立学生心理导护制度

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针对女生青春期的特点,专门制定女生导护制度,每个年段配备女生总导护师,定期召开女生健康教育讲座。此外,每个班级还专门安排一名女科任教师作为班级女生导护师,专门负责本班女生的青春期健康与心理导护。学校女生导护师一直以无私的关爱帮助女生“排忧解难”,为徘徊在青春迷惑期的少女们开启了一扇充满阳光的小窗。

三、提升有内涵、有品位的生命教育精神文化

1.让勇于探究、积极实践成为一种文化

在夏门市地震局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包括水氡观测实验、地震定位、海啸灾害分析、岩石矿物标本采集等4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仪器亲手试验。有了这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敢于思考,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有些还逐渐变成了现实。例如初二(4)班的陈天章同学曾想过:“当一个地方发生了会引发海啸的地震时,如果人们能够迅速、简单地查找到该地区,并且知道海啸将要影响的地区、时间等,那该多好啊。”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陈天章同学不断思考,发明了带测距地球仪,此项发明还荣获了2012年全国第20届发明博览会的金奖。

2.让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成为一种文化

学校把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急救技能作为防震减灾示范的学生必备的基本内容。在班级建立学生急救小分队,由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内容包括急救程序、伤员检查方法、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技术、创伤急救四项技术等。学校自2008年起,连续承办了四届厦门市中学生防震减灾教育夏令营,年年被评为厦门市优秀夏令营。在夏令营,特邀的地震、人防、科技、医护等专家的专题讲座,极大地丰富了营员们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营员们锻炼了实践能力,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合作,提高了素质,对他们的一生都将影响深远。

3.让关注课堂、关注生命成为一种文化

教育是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让孩子懂得幸福、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成长,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场所有限,而课堂生活占据了学生学校生活70%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和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主阵地。课堂上的幸福是学生在学校最大的幸福。因此,创建高效的课堂,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发展和体现,将促进学生快乐、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4.让感受幸福、提升生命成为一种文化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幸福。学校应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例如每年“六·一”节前,学校团委举办“迈入青春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教师的期待,体会到内心的幸福,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

5.让敢于自信、超越自我成为一种文化

2010年12月,学校参加厦门市“为马拉松喝彩”拉拉操比赛。作为仅有800余名学生、一名音乐教师的初中学校,从接受任务到参加比赛,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组织训练,要取得好成绩是极为困难的,但是学校班子敢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超越自我。我们的参赛队员和组织、指导的教师,放弃休息时间,刻苦训练,许多队员受伤了,泪珠在眼眶打滚还是坚持训练。正是在台下艰苦的付出,学校才取得了阻力跑环节以17秒06打破历届比赛记录的好成绩,在预赛中面对三所强校的挑战以小组赛第一名的成绩闯入了总决赛,并最终获得中学组“团体金奖”的优异成绩。

防震减灾基本内容范文第2篇

[摘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辽宁省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分析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取原则,建立适合于辽宁省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给出符合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辽宁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2-03

1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既是时代的命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考验。“十五”以来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辽宁省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开始步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辽宁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深化改革,以创新精神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充足的动力。辽宁省委、省政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明确了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在发展中调结构、在调整中求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坚持抓投资与促消费、扩内需与稳外需“两个并举”,推进需求结构调整;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和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推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以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继续改善民生。辽宁正处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重大战略任务,这对辽宁来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近些年,辽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作为传统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2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选取原则

2.1指标选取原则

2.1.1指标适量原则

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在选取指标时要有所侧重,遵循指标适量的原则。选取指标时要以目的性为出发点,指标体系应尽量涵盖为达到评价目的所需的主要内容[1]。按照指标适量原则选取的指标既能使所选取的指标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同时也减少了评价的时间和成本。

 

2.1.2系统性原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领域、科技研发等诸多方面,所以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所选取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2.1.3动态性原则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动态与发展的。为了增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反映能力,使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更加准确,选取指标时应遵循动态性原则,从而也保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连续性。

 

2.1.4可操作性原则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服务的,没有可操作性的指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指标选取时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并且要考虑指标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2.1.5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在选取指标时,要做到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为了增强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效应,要保证所选指标能够如实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状态。

2.2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目前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出发,遵循指标选择原则,构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四个主要领域,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涵,包括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服务经济和资源环境,是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支撑点。第二层次为10个一级指标,包括规模速度指标、财政收入指标、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服务业发展指标、水资源承载力指标、能源承载力指标、环境承载力指标、综合指标和就业指标,它们是对五大领域的细化,也为具体指标的确定提供了范围和方向。第三层次涵盖13个二级指标,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财政收入增长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从业人员拥有科技活动人员数、专利授权量、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废水排放量、单位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它们是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指标。

 

3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下表所示:

3.1经济增长

2005—2011年,如图1所示,辽宁省的经济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基本平稳,基本维持在20%上下。2011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25.9亿元,在全国各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排名第7位。人均gdp持续增长,2011年已经达到50760元。财政收入增长率基本平稳。经济增长未出现过总量的大幅波动,属于增长型波动。

 

图12005—2011年辽宁省经济增长情况

3.2自主创新

如图2所示,2005年起辽宁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一直维持在1.6%上下,直至2011年保持平稳。对比发达国家中的数值,研发经费支出在美国和日本占gdp比值超过2%,世界平均水平保持在1.6%左右[2],辽宁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比较合理。科技人员数量基本处在增长态势,维持在20万人上下。高科技人才是自助创新的关键因素,加大对教育事业及科研经费的投入,培育高层次人才,为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自主创新力量。专利授权量一直呈增长趋势,

由2005年的6195件增加到2011年的19176件,其中主要为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出水平较高,可以转化成有效生产力的专利数量较多。整体来看,在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向科技企业宣传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从而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图22005—2011年辽宁省自助创新情况

3.3服务经济

辽宁是传统的工业大省,长期以来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实施了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扩大服务业招商引资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全省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业增速继续保持快于全国、占比提高的良好发展势头。虽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较大,但服务业增加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较平稳。如图3所示,2011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159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507.

3亿元,占全省的54.5%;实际利用外资116.3亿美元,占全省的46.7%;实现地税收入1225亿元,新增实名制就业66.1万人,分别占全省六成以上份额。2011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472.6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8%,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3]。

 

图32005—2011年辽宁省服务经济发展情况

3.4资源环境

辽宁省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三废”的排放量相对较高,但是在2005—2011年,在政府正确的指导调控下,工业“三废”排放量逐渐减少,对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非常有利。其中工业脱硫措施实施较好,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下降。2009年辽宁污染减排,继2007年首次实现“双下降”、2008年实现大幅下降后,再一次实现了历史新突破。经国家核定,辽宁省二氧化硫排放量105.14万吨,比2005年下降12.16%。辽宁省单位gdp能源消耗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辽宁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超5%;2011年,这两项数字又分别比上年下降3.4%和5.02%,实现了“十二五”节能降耗的开门红。

 

图42005—2011年辽宁省资源环境情况

3.5社会建设

如图5所示,2005—2011年,随着辽宁省经济实力的与日俱增,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辽宁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有所增长,达到39%,但从2009年开始继续下降,到2011年减少为35.5%,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值36.3%,列于全国各省第21位。2005—2011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5.7%、5.1%、4.4%、3.8%、3.9%、3.7%和3.7%。2005年以来,全省开发公益性岗位25.6万个,培训13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累计解决19.3万户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全省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2008年以来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降到全国平均水平。

 

4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建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决胜。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辽宁省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上切实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以上

 

对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的分析,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加快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

图52005—2011年辽宁省社会建设情况

4.1扩大内需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波动性必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扩大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有很大差距,另外,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偏低,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直接因素。因此,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才能扩大消费。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化收入分配的改革直接依赖于政府,要素市场价格扭曲、行业行政性垄断、投资领域限制等都与政府改革息息相关。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通过深化政府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快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

 

4.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创新驱动推动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强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能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加强集成创新,能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可以达到再创新,获得更多的科技成果[4]。应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创造公平开放市场环境等途径,努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辽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带动“辽宁制造”迈向“辽宁创造”的新高度。

 

4.3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要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努力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牢实体经济根基,把实体经济增长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点。加快发展服务业,应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辽宁省应立足于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咨询中介等现代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配送、商务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4.4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粗放的问题是严重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要发展就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扭转目前这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同时,保护资源环境又是转变发展方式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统一协调的有效措施。

 

4.5加强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民生,让群众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才是以人为本理念最朴素和最直接的表达。这就要求政府不仅要抓经济,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与社会建设也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扩大城市居民社会化的服务性消费,促进市场活跃繁荣,促进商业和社区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从而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薄涛.我国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2]赵英才,张纯洪,刘海英.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27-35.

[3]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情况新闻会[eb/ol].http://roll.sohu.com/20120814/n350599348.shtml.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