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折病人的护理诊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方法 通过对77例骨盆骨折病人病情的密切观察,做好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牵引的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指导康复锻炼等措施。 结果 77例骨盆骨折病人预后较好。结论 骨盆骨折病人合并伤多,常伴有内脏损伤,通过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就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关键词】 骨盆骨折;观察;护理
骨盆骨折是骨科一种严重的创伤,除了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合并血管、神经、尿道、膀胱和女性生殖器的损伤等。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急救和病情观察判断,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病区从2008年1月至9月共收治77例骨盆骨折患者,年龄8~86岁,平均42.4岁,男性28例,女性49例,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7例,其他部位骨折2 1例,开放性软组织伤21例,膀胱破裂2例,尿道断裂3例,挤压综合征2例,脑外伤2例。入院后无死亡病例。根据骨盆骨折Tile分型,A型45例,均未手术:B型11例,手术4例;C型21例,全部手术治疗。
2 观察与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骨盆骨折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骨盆为松质骨,本身出血较多,加以盆壁静脉丛多且无静脉瓣阻挡回流,以及中小动脉损伤,严重的骨盆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1000ml以上),病人可表现为轻度或重度休克,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R、P、BP一次,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粘膜变化。记录尿量,观察尿的颜色、性质,,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有休克时首先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这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病人中尤为重要。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保证充足的氧供应,及时做好电解质的测定以纠正电解质不平衡状态。
2.2 疼痛的护理 搬运不当,过多翻身或过早活动下肢,使已骨折并失去稳定性的骨盆继续错位,增加损伤盆壁静脉丛及盆腔血管的机会,且导致髂腰肌、臀肌收缩牵拉髂骨引起疼痛,故在抢救过程中全面评估疼痛的程度,尽量减少病人的搬动,避免引起疼痛性休克,运用谈话等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使病人掌握一些减轻疼痛的技巧及加强应对机制,疼痛难忍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以便能有效地控制疼痛,积极配合治疗,以加快康复病程。
2.3 心理护理 一般骨盆骨折病情复杂,病人及家属都要承受较重的心理负担,病人大都存在恐惧、焦虑心理,鼓励病人说出恐惧的原因,使其能够区别现实与设想的顾虑对自身健康威胁的不同,并分析目前病情,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使病人心理上放心,解除思想顾虑,并告知家属不要大声训斥病人或在病人面前表现出痛苦,以便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2.4 牵引的护理 本组患者C型21例全部予以手术治疗,术前用1/5~1/3体重进行大重量牵引3~5天复位,牵引患者应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包括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等情况。若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足背动脉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动活动引起剧痛,患者感觉肢体疼痛、麻木,说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应检查牵引重量是否过大等,须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擅自改变和重量。要始终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保证牵引效果。长期卧床牵引,患者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护士应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疏导,预防各种并发症。
2.5 做好基础护理 每天早晚及餐后协助病人漱口,喷益口含漱液,有3例口腔溃疡患者5天后溃疡面愈合。病情基本稳定后,给予低脂、高维生素、高铁、含水分多、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产气多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虾、豆制品等。以利于骨折的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对食欲不佳者,鼓励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量。骨盆骨折因强迫和牵引术的治疗,骨突处及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易发生压疮,因此人院病人在不能保证有气垫床时,应给予加厚棉褥,骶尾部给予贴康惠尔透明贴,每天温水擦浴1次,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严格床旁交接班,检查贴膜有无脱落及浸润,教会病人自己按摩骶尾部,预防压疮的发生。每2h翻身一次,以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翻身变动要轻柔,保持平衡,移动患者时要嘱患者与操作者密切配合,保持相互动力一致,且勿随意搬动或变换患者的,以免骨折部位错位、变形。
2.6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膀胱及尿道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膀胱及尿道损伤是骨盆前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膀胱充盈,排尿困难,尿道口有血液滴出提示有尿道损伤。早期进行导尿并行留置导尿不仅有利于诊断,而且有利于损伤尿道的修复。对行膀胱造瘘与行留置导尿者术后保持导尿管通畅及造瘘口周围皮肤和敷料干燥,引流管不可扭转或折叠,以防止逆行感染。如出现引流不畅,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以防止血凝块堵塞。一般术后14天拔除导尿管,同时保持会清洁干燥,特别是女性病人,每天会阴冲洗2次,男性病人每天消毒尿道外口1~2次,并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本组2例膀胱破裂、3例尿道断裂患者经泌尿外科会诊,处理及时,护理得当,预后较好。(2)便秘: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而发生便秘,因此应尽早说明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发生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指导和帮助病人适应床上排便,督促及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鼓励病人床上活动,每天做收腹运动4~5次,每次3~5分钟,经常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顺结肠走向在腹壁上做环形按摩,以刺激肠蠕动,利于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3)预防肺部感染:骨盆骨折病人卧床时间长,应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及咳痰,咳嗽是一种清除肺内痰液的反射性防卫动作。须向病人讲明咳嗽的意义,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行雾化吸入2次/日,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引流和排出。
2.7 康复护理 伤后早期上肢活动锻炼心肺功能,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足趾的伸曲等活动,并经常按摩局部肢体,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术后尽早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功能锻炼应根据病人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床上到床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3 体 会
骨盆骨折是指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骨盆骨折损伤时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性创伤性休克,尿道损伤,膀胱破裂,腹膜后血肿,直肠破裂,神经损伤等。因此,对此类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抢救时机,救治生命;熟悉各种并发症的症状,体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细致做好治疗及护理,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109-02
颅底骨折多为强烈的间接暴力引起,虽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常伴有硬脑膜破裂引起脑脊液外漏,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可引起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而自行愈合。因颅底骨折复杂,常合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CT诊断率低,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临床上积极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06年7月~2007年6月收治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病人36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8~76岁,平均35.6岁,其中,脑脊液鼻漏11例,脑脊液耳漏19例,鼻漏合并耳漏者6例:合并脑内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5例,单纯颅底骨折18例。均有不同程度流清水样液,均经葡萄糖定量测试,证实为脑脊液。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本组均行非手术治疗,由于早期护理,仅1例脑脊液耳漏迁延至半月愈合,其余约在l周内愈合,无一例感染。
3 护理
3.1 病情观察
3.1.1 颅内感染观察因颅底骨折常导致颅脑通过耳、鼻腔与外界相通,称其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应积极预防颅内感染。所以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以及四肢活动情况,以了解有无颅内感染的发生。
3.1.2 颅内压的观察颅底骨折多数合并颅内血肿的情况,观察病情时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运动情况,动态评估病人的Glasgow昏迷评分(GCS),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尤其应该注意:脑脊液外漏可推迟颅内压增高症状的出现,一旦出现,救治更为困难阅。一般情况下,护士往往高度警惕高颅压的症状和体征,而对于低颅压的情况重视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当大量的脑脊液外漏时,可导致低颅压,病人表现为意识淡漠、头痛、头昏、视力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当发生低颅压时,应取平卧位,以减少脑脊液流失,同时静脉补液。
3.1.3 肺部感染的观察观察病人有无高热、咳嗽、两肺湿性哕音等肺部感染症状。因部分病人脑脊液经鼻咽、气管流入肺部,可出现夜间刺激性咳嗽,并导致肺部组织炎症。
3.1.4 耳漏的观察检查病人有无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检查鼓膜完整度及有无红肿积液。
3.1.5 鼻漏的观察脑脊液流出的部位、时间、脑脊液的性质以及的关系。如漏口在蝶窦,表现为鼻腔清水样涕,早晨最多。如上颌窦积液则头偏向对侧时流量最多。
3.2 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的方法
3.2.1 将漏出液滴于白色吸水纸或纱布上,血迹外有宽的淡黄色晕圈,犹如月晕样。
3.2.2 被脑脊液浸湿的手帕没有被鼻涕或组织渗出液浸湿的干后变硬的现象。
3.2.3 收集血性漏出液,血性脑脊液多不易凝固。
3.2.4 脑脊液含糖量较高,可用尿糖试纸测定。
3.2.5 部分颅底骨折病人,鼓膜仍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至咽部,病人可自觉有咸味或腥味液体咽下。
3.3 护理干预
重点是早期发现、预防感染、促进漏口及早愈合。
3.3.1 心理支持 由于病人突然受伤住院,环境陌生,加之耳或鼻流血,病人十分恐惧,对自己细微的变化表现出极度敏感、紧张。我们首先要热情接待病人,阐明自己的职责,介绍床位负责医生、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宣教疾病知识,鼓励病人及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发挥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病人及家属交流,适时给予健康指导:告知病人急性期卧床的重要性,当病人不能耐受脑脊液漏的强迫时,护士及时给予耐心的劝说,以得到良好的配合;当重度颅底骨折如累及颞骨岩部,可出现耳鸣、影响听力,病人出现急躁情绪时,应给予安慰并教会病人交流的技巧。
3.3.2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最好将病人安排在单人病室,同时限制、减少探视及陪护人员,病室要早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min。
3.3.3 促进脑脊液外漏通道早日闭合颅前窝骨折病人意识清醒者,取半卧位,昏迷者床头抬高30°,患侧卧位。颅中窝、颅后窝骨折病人采取患侧卧位。维持上述特定至停止脑脊液漏后3~5d,其目的是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使脑膜逐渐形成粘连而封闭脑膜破口。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向病人以至健康人群传授医学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种护理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实践中,针对不同住院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教育内容
1.1 健康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主要是护士要从收集到的护理资料中认真寻找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一例胫腓骨骨折病人,我们在与其交谈中发现她情绪低落、不思饮食、睡眠欠佳等,我们要进行健康教育时,将这些问题视为重点,耐心给病人解释,要有良好的心态,增加营养、保证睡眠,为手术创造条件,并经常关心与其交谈。
1.2 简明扼要,使健康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对疾病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等病人不易感知的内容少讲,对发病原因、发现及注意事项等,确实需要病人了解配合的内容,则要详细讲解,以引起病人的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主动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 教育方法
2.1 循序渐进,打破陌生感逐步引入正题,进行健康教育前,可先和病人拉家常或简单地询问生活起居,等病人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护士身上时,即可进行健康教育,语言朴素、简练,使病人易于接受护士的建议和指导,也便于记住。
2.2 教育内容不能过多,要分次讲解,特别是对儿童或老年人,平均每次讲2~4点内容,为增强病人的记忆,每次指导限于1~2个步骤,如每次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次数等。
2.3 采用小组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有相同的健康问题和需要的病人将其组织在一起,对相关知识和技巧,掌握的方法、行为进行示范教育,如正确牵引,纵轴翻身,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者,给予正确的个别指导。
3 根据病人不同特点,选择沟通
3.1 文化层次高适应能力强的病人,医务人员应积极地向他们介绍医院的工作时间、生活环境、各种管理制度以及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文化低适应能力差的老人、小孩及农村病人,除耐心指导饮食休息,帮助整理室内卫生和床上用物、代购生活用品等活动外,应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如姓名、职务、办公地点、上下班规律,使病人有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对这类病人护士一定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说教。
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1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48例,其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5.06岁。
2 基础护理中的循证护理
2.1心理护理的循证及护理
病人住院期间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多疑,孤独无助、老而无用 、绝望等心理改变,缺乏治愈的自信心,担心愈后生活不能自理。循证:由于老年人年龄大,病情较重,骨折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对治疗的配合及影响愈后。护士应在护理病人时耐心、细致,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帮助病人掌握正确的应对机制,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发挥最大的潜能,让病人和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帮助病人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包括亲属、朋友、医务人员等,使病人积极改善其病态心理,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
2.2饮食护理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常发生骨折部位的不愈合或延期愈合。循证:老年人消化机能减弱,肠胃功能发生紊乱,营养吸收往往较差。所以调剂饮食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骨折早期,由于局部坏死组织的吸收造成吸收热和肢体的疼痛给病人带来身体不适,加之创伤后担心愈合后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病人食欲下降,这是宜给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米粥之类,而忌食酸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注意给予充足的水分和一定量的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骨折中期,随着肿胀的机化,桥梁骨痂的形成,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磷和钙质,可食用牛奶、鸡蛋、豆制品、海产品等以满足骨折愈合的需要。骨折后期,骨折愈合而尚未牢固,肢体功能尚未恢复,此时应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肾、排骨、红刺汤、龙眼肉等,以滋补气血,强筋壮骨⑴。
2.3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极易发生压疮。循证:由于骨折和疼痛的原因,常需长期卧床,而且老年人有以下生理解剖特点:①皮肤干燥角化,皮下脂肪及血管数量减少;②汗腺萎缩,表面小动脉硬化;③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再生能力减弱,以致皮肤皱纹增多,弹性及再生能力降低,加之躯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所以极易发生压疮⑴。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预防压疮的护理要点,做到①勤擦洗,有效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并保持床铺整洁无潮湿,无褶皱;②勤翻身改变,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翻身同时进行按摩,注意减轻骨突出部位的压力,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翻身次数做合理计划,翻身后及记录,并做好交接班⑵;③增强高蛋白饮食。
2.4二便护理
2.4.1小便的护理 骨折早期,易发生尿潴留的症状。循证: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疼痛刺激、不愿给子女添麻烦等因素影响,患者易导致尿潴留。护士应注意观察膀胱有无胀满,可给予留置导尿,或人工手法排尿,方法:当膀胱胀满时,操作者用右手由外向内按摩病人的下腹部,待膀胱缩成球状,紧按膀胱底向后下方挤压,在膀胱排尿后用左手按在右手手背上加压,待尿不在流出时,可松手再次加压,将尿排尽⑶。
2.4.2预防便秘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发生便秘的循证: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②骨折疼痛,造成病人不敢排便;③老年人肠胃功能差,排便动力不足⑵。观察病人有无腹胀,肠鸣音降低或丧失等表现,鼓励病人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指导或协助病人在餐后30min作腹部按摩,从右到左,沿大肠行走的方向,以刺激肠蠕动。对顽固性便秘的病人,可根据医嘱给予灌肠或缓泻药物。
2.5预防并发症
由于老年病人修复能力差,骨折愈合慢,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往往出现以下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肺栓塞、血管栓塞、泌尿结石、肌肉废用性萎缩等,询证:与骨折后期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有关。护士应采取各种措施,如鼓励病人咳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正确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面色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专科护理的循证护理
3.1患肢制动
活动及翻身易造成髋关节外旋或脱位。护士应在护理过程中高度关注患肢的髋关节的制动情况,向患者强调关节制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翻身的正确方法,并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指导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者整个托起,以避免造成关节脱位。
3.2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及疼痛因素,易造成局部血循环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循证:功能锻炼能改善上述问题。护士应注意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膝关节及踝关节的适当运动,以及患肢肌肉的等长舒缩,每日数次,每次5~20min。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活动,指导病人进行安全有效的功能锻炼。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其实质是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考虑当时的临床环境,根据个人经验,最后做出最合适病人的护理决策⑶。循证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程序的深化和补充⑷。我院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积极运用循证护理模式,降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腱鞘疼痛,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芬琴,陈彩霞,靳雪玲,等。老年股骨颈和股骨隆间骨折的护理 (j)中医正骨,1993,12.:48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57
[3]雎美珍,神经内科病人便秘的原因与护理.家庭护士.
2008,2008.6(ic)234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是指危重病人到达医院前的医疗救护,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所承担的职责是配合医生对病人的伤情进行迅速准确的评估、做出初步的诊断、处理致命的伤情或症状,并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快速而有效的治疗。院前急救对挽救病人的生命、降低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及保障院内后确定性治疗方面互关重要。
我院2007年至2010年6月共接诊30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出车前的准备
良好的准备是急救单元快速出动先决条件,院前急救最关键的是时间效率,接到呼救电话时必须详细记录接电话的时间地点、电话号码及患者主要病情。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迅速出诊。急救车的急救药物,器械按要求配置,保证急救器械完好率达100%。
2现场病情评估及处理
2.1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病人意识是否清楚、气道是否通畅,呼吸是否存在,心跳是否停止,瞳孔是否正常,体表有无伤口,四肢有无骨折。首先去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地因素如搬开压在病人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及时清除病人口鼻腔血块、呕吐物等其他异物,保持气道通畅,昏迷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缺氧者给予高流量吸氧。
2.2对并发心搏骤停的病人应迅速在现场施行心肺复苏术,及早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急救药物并与相关医院联系,求得援助,一方面尽快送往能作决定性处置的医院。
3处理活动性出血
3.1加压加扎止血带,在损伤部位上下10厘米用敷料绷带加压包扎,并将患肢抬高,此方法最安全有效。
3.2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其它止血方法无效的四肢严重创伤、上止血带不宜过紧过久,每小时放松一次直到伤口稍有渗血再结扎,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应垫以布料或扎在衣服外面,上臂中段不能扎止血带,以免损伤绕神经引起爪手。
4固定与搬运
搬运时注意患者,以免加重伤情,一般病人均采取仰卧位,颅脑损伤,颌面部损伤侧卧头偏向一侧,胸部损伤应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腹部损伤膝下垫软枕,使腹壁松弛,休克患者采用中凹位,心衰病人取半卧位、下肢下垂,有骨折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患者可选用绷带夹板等制动,颈椎损伤保持头部与躯干成直线的位置,用沙袋或毛巾塞于病人的双侧颈部,胸腰椎背柱骨折病人,仰卧于硬板车车上,腰下垫10公分高的小垫,禁止屈身或坐起。担架放置稳妥,避免转运途中剧烈颠簸加重患者的损伤。
5途中监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转运前先与医院取得联系,做好病床及医师的准备,并做好病情估计及解释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各种管道通畅,及有效地药物治疗。
6重视心理护理
为重病人普遍有一种恐惧心理,护士要正确对待病人及家属的要求、态度和蔼可亲,及时提供抢救信息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7重视护理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