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护理技巧与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占内科住院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内科老年患者大多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一年之中反复多次住院,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管硬、脆、滑,静脉穿刺困难,皮肤松弛血管不易固定,输液中途容易发生漏针。老年人机体反应功能减退,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不易及时发现。针对这些问题,为提高输液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发生,提高满意度,本科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他们在输液过程中感到安全和舒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老年人易有失落感和孤独感,自尊心极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下降,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士应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治疗前向患者说明输液的目的、药名、药物的主要作用和不良反应,全天总输液量,用药次序,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以及每一种药的输注速度,使患者在治疗前即对整个治疗过程有全面详细的了解,态度要亲切和蔼。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临床上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大部分源于查对不力,所以,查对制度在防范医疗事故中尤为重要。穿刺前采取“呼唤应答法”,护士先呼唤患者的姓名,待患者应答后,再进行查对的方法,避免差错的发生。
掌握穿刺技巧,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
静脉穿刺针的选择:老年人心肺功能都发生退行性变化,除特殊药物需快速静滴采用大号针头外,一般均建议采用5.5号针头,以便于控制滴速又可减轻穿刺的疼痛感。
静脉血管的选择:老年人由于输液速度慢、时间长,易感到疲劳,有的人会出现肌肉不自主运动,因此在挑选血管时,应选择比较舒适又利于活动的部位,如手背、足背、小臂背等,应避免在关节部位。
输液技巧:①扎止血带前,用双手自下而上按摩穿刺的肢体,使血液集中在肢体末端,血管明显暴露,便于穿刺。②天气寒冷时,对穿刺部位局部按摩或输液前30分钟用热水袋热敷可减少血管痉挛,使血管充盈。③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使血管充盈,一般以60~90秒为宜。④对活动度大的血管,须用左手握住患者的注射部位,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以2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快速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进入少许,用输液贴固定[1]。⑤负压进针穿刺:冬季老年患者血管收缩,血流速度慢,血液对血管内壁压力降低,静脉穿刺时血液因压力低而不能快速射出,表现为穿刺成功后针尾部看不到回血,临床操作中,护理人员常挤压头皮针软管促进回血,当穿刺针刺入皮下,松开输液器开关,进入血管后也能迅速见到回血。
穿刺部位的固定
老年人皮肤松弛,可增加胶布将穿刺部位固定牢固,并用夹板固定穿刺肢体以免滑脱,老年人对疼痛肿胀感觉不敏感,很少自主在早期发现漏针,故穿刺成功后应用透明通气胶带固定穿刺点,该胶带粘贴牢固且透明,易于观察穿刺局部情况。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减退,对疼痛等各种症状反应迟钝,所以护士应加强巡视。一般要求30分钟巡视1次,如使用特殊药物时增加巡视次数并做好巡视记录,对上卫生间回来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注射部位,防止回血、堵针、漏针现象。
掌握拔针技巧,减少并发症
拔针时机的选择:为防止药物浪费,尊重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建议等瓶内液体全部结束,茂菲氏滴管内液面下降或开始下降时拔针合适。
拔针手法选择:静脉输液完毕,先拔出针头后再用无菌棉签按压,使针头在没有压力情况下退出管腔,可减轻甚至祛除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2],患者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先用无菌棉签按压后拔针的方法。
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的告知:护士拔针后应告知静脉穿刺时,针尖在皮下前行少许后才进入血管,则在皮下与血管壁上共有2个针眼,拔针后若只按压皮肤进针点,血管壁进针点未按压,血液将流至皮下形成局部血肿或瘀斑,叮嘱患者沿穿刺部位的走向进行按压,同时因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减退,建议按压时间适当延长,一般要求5~10分钟,且拔针后切忌边按压边揉搓。
多数老年患者身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由于长期承受病痛的折磨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变化。在静脉穿刺时不但需要力求一针见血,还要用关心的语言、轻柔体贴的操作,可以提升患者对咱们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使患者得到及时、安全、可行的治疗。而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可有效防止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作为治疗中的一个主要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基本内容之一。由于老年人皮肤、血管条件不利于穿刺,静脉穿刺的成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护理。现就经验总结如下:
1 老年患者的穿刺技巧
1.1身体瘦弱的老年人
许多老年患者身体瘦弱,其静脉血管更为细小、处于皮肤浅层、偏脆、硬、滑。再加上皮下脂肪不多使血管组织的支持活动缺乏,就此增加了静脉穿刺难度。在正式穿刺之前,应仔细观察血管的特征,选中其中一根并充分暴露出来,看准血管分布走向,对血管的弹性等做到心中有数。在穿刺时应把针头快速、稳定、准确地插入血管。穿刺针头宁浅勿深,从而避免发生血管因疼痛而收缩,减少静脉穿刺失败次数,也减少患者的痛苦。现在一般提倡穿刺过程中患者不必紧握拳头,而是自然放松状态下穿刺。因为,自然放松状态下进针速度快,回血快,可以大大减少进针时患者的不适反应,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2水肿及体型肥胖的老年人
当老年人患有各类慢性疾病时,可能会导致身体的水肿,并给静脉输液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水肿及肥胖体质的老年人血管的位置较正常位置更深,血管也更细小,不利于血管的定位。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松弛、血管硬度大,缺乏良好的弹性,所以在绷紧皮肤时,就会很快看到有回血提示穿刺成功。但此时就完全松开止血带,往往压力过大导致血管刺破。我们的体会是要用手指固定好针头,在轻轻地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开关。最后用胶布稳妥固定针头。这样做可以避免刺破静脉血管壁,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3长期输液的老年人
应使用静脉留置针,既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减少局部渗漏以及静脉炎的发生。
2 血管的保护
在给老年患者输液时,一定要细致保护好血管,做到有规划的选择输液血管。特别是对于需要经过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在选择血管是要从手臂的远端再到近端部位,从较粗的血管再到细小的血管。穿刺绑扎止血带不应过紧,以免破坏了手臂正常的血液循环,给患者造成不舒服的感觉。输液过程中重点防止药液的渗漏,留心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肿胀,以及输液过程中防止药液渗透到皮下组织,导致组织坏死。
3 输液舒适护理
3.1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控制在40~50滴/m i n。其他心脏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否则极易诱发或加重心衰。
3.2输入的液体应与室温相近。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护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一挑战,所以老年学也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社区就是现在的街道,老年人集居地。其护理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来研究、探讨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各个方面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来满足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最终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人护理的特点:
1 老年人对人性化服务要求高:老年人由于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改变,自我保护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碰撞、跌倒、呛噎、服错药、心理伤害等等,所以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要求空间大、光照充足、地面防滑、走廊有扶手、房间设施布局合理,一切以方便为主,不强求一致性。当气压、气温等环境变化时老年人容易出现情绪抑郁、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所以应及时提醒老年人及时增减衣物。饮食方面应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和适量的含钙、铁的食物,摄入的食物应低脂肪、低盐、低糖,烹饪时注意营养全面、荤素搭配,多饮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饥饱适当等。生活起居尽量符合原有的习惯。
2. 病情观察要求细心、耐心、全面、及时:老年人因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很容易延误诊治。再有一部分老年人把一些疾病症状和体征误以为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加上老年人理解和表达能力减退,主诉不清或过多,或同时患有多病性及多脏器病变,重点不突出。因此,作为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老年人发病的一般规律,还要严密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老年人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护理,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关键词 老年 骨折 非手术 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的临床护理
尽快教会病人在床上大、小便的方法:除了耐心细致地为病人讲解外,还要让病人认识到学会这一方法对日后生活的重要性。不要轻易为病人留置导尿,否则既不利于控制泌尿系感染,也不利于其他方面的护理。
疼痛的护理:①骨折局部疼痛:牵引过程中,使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调整牵引锤的重量,仔细观察牵引的方向是否正确,牵引力与反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锤是否悬空。有的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上身和骨盆向健侧倾斜,患肢似乎是外展位,而实际上是患肢与上身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甚至内收。②针眼处疼痛:应观察针眼处是否有红肿渗出,钢针是否移位,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③肌肉酸痛:适当给予肌肉按摩,疼痛可以缓解。
并发症的护理:①呼吸道感染:60岁老人肺活量开始减退,脑细胞功能对缺氧或高碳酸血症的敏感性降低,机体自身调控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在老年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肺炎占首位[1,2]。因此,要指导并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每日拍打背部数次,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②褥疮的护理:避免受压。解除压迫是预防褥疮的根本措施。每2~4小时翻身1次,病人翻身时不能拖拉,动作要轻巧平稳。并每日2次使用50%酒精轻轻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环形按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做床上抬臀活动。臀部要垫气圈,充气不要太多,以1/2为宜,气圈上放柔软棉垫,并要及时更换,防止尿液和汗液浸湿垫布而刺激皮肤。足跟要用软枕或棉被垫起和悬空。③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由于牵引病人经常仰卧,容易引起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因此泌尿系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护理方法就是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但许多病
人通常用少饮水的方法以减少排尿次数,减轻陪护人员的负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①把握护患关系的尺度,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护患关系是以解决病人在患病期间所遇到的生理、社会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满足病人需要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3]。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要创造良好的谈话环境,积极引导病人讲出我们所需要的评估资料,同时还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适时地运用非语言性沟通,比如一个温馨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点头等等。②老年人由于年龄的特点,活动能力差,因此在对健康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和掌握病人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对待老年病人,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理解和体谅他们的感受,态度要和蔼可亲,处处体贴照顾。尤其对即将实施骨牵引手术治疗的病人,一定要向病人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包括骨牵引的方法、目的、持续时间等,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治疗方法,从而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③对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在临床中我们一般会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患者是很快进入病人角色,愉快地接受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另一种患者则是与之相反,他们自认为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潜意识里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临床中表现为消极和不配合。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要以更加耐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切忌与之争辩,以免反而增加病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康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做法是,不急于让患者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是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找到与其疾病相关的书面资料,让病人感受到我们是真真切切地为他们的病痛着想。患者一旦在思想上接受医护人员的观点,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超乎寻常的,病人自身也会觉得病痛似乎突然减轻了许多,这便是心理护理的奇妙之处。
对患者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老年人生病首先受累的是其子女,子女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因此,对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子女比医护人员更了解病人,包括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有些时候家属对病人的劝导往往比医生和护士所起的作用要大,他们在治疗上的积极主动也会给病人带来正面的影响,会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应贯穿于病人康复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刘洁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因手术期护理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6(174):15.
当今社会人们的寿命在延长,生育率在下降,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是当今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国人口老年化状况及带来的问题
我国自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第一批独生子女已成家立业,“四二一”模式将成为普遍现象,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社会生产力降低,加之老年人更易遭受疾病的困扰,具有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种疾病并存的特点,这都将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一切都突显老年人健康照顾的问题。
社区老年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高症”是现代社会高发疾病之一,为遏制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害,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将重点放在健康教育上,从控制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通过健康教育使得荷兰、美国等国慢性病发病率下降30%~50%,澳大利亚跻身世界上国民健康水平最高的国家行列之中。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与健全健康促进体系是医学模式改变后的最佳选择,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
世界卫生组织曾了一个健康的公式:健康=15%遗传+10%社会因素+8%医疗+7%气候因素+60%生活方式。可见,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是维护和促进社区健康的主力军,通过开展社区宣教,改变老年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急剧上升的医疗费用[1]。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是21世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
健康教育的目标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就是以社区老年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标,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达到以下目的:一学,学会一套自我护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二改,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三减,减少用药量、住院费、医疗费;四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体重,即降低慢性病风险因素。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
更新健康观念:许多老年人传统的健康观就是身体没有疾病,要在老年人中大力倡导新的健康观,提高自我护理意识,引导他们健康老化。健康老化是指当一个人进入老年后,为了使老年余寿阶段的身心健康及保持劳动力与参与社会的时间延长,使带病、护理、病残的时间缩短,各种功能障碍在尽可能的生命晚期出现,从而在躯体、社会、经济、心理和智力等5种功能方面,能较长期地保持良好状态,较长期地参与有意义的社会生活[2]。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向老年人介绍其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知识。如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遵循食物易咀嚼、易消化吸收、防止便秘、补充必需营养素四个原则。不嗜烟酒,作息规律,衣着舒适,保持口腔皮肤清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指导老年人参加符合其生理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普及老年病的防治知识:让老年人了解多发病的致病因素,获得疾病早期发现的知识及识别方法,掌握简单的急救技能。如心肌梗死早期可出现的心前区疼痛或放射痛,若有即往史者此时要立即服用硝酸甘油等强心类药物,并平卧休息,症状不缓解者需要紧急就诊。通过指导,使老年人不会因轻微不适而恐惧,也不会对大病的先兆视而不见。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掌握家庭常备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药物的贮存方法和防止误用的措施;误用药物和用药过量时的应急解救措施;服食补药和药膳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如何识别过期、变质药物等,并要纠正老年人用药过量和克服药物成瘾等问题。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年人正确认识离、退休问题,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观念,丰富精神生活;指导他们学习一些老年心理学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指导老年人安排好家庭生活,处理好“代沟”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良好的心理养生技巧。
开展家庭健康教育: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或长期患病而导致反应能力、记忆力等机能下降,所以还要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及保管、常见老年病的防治和简单的急救常识,学习测量血压、体温的方法,学习对老人进行心理调适的技巧,掌握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等。
老年健康教育的实施
要有重点地进行健康教育:要针对社区老年人所患疾病种类、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进行评估,优先进行社区居民最迫切需要的,并且教育效果最为明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