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离不开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又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制定的旨在促进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总目标。区域经济政策从其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它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外贸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作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从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进行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同行。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政府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收部门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区域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投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税收政策来实现的,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可以强烈地体现某一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可以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差别税收政策,限制发达区域的过度膨胀和鼓励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并不会给制订有关政策的中央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央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如果中央政府想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或减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这一点看,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很难成为象国家区域财政政策那样的具有长期性国家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不同的税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一般说来,税收优惠宽一些,税负就轻,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高;反之,税收优惠严一些,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显然,要改善落后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应当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尽可能多给一些税收优惠。如果在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实行同等优惠政策,这样会不利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前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后者宽,对后者更是“雪上加霜”。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除了区域税收优惠外,同时还可以实行行业税收优惠。通过行业税收优惠落实对区域的优惠,扶持落后区域有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行业税收优惠相对于区域税收优惠而言,能在不破坏行业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同一行业实行相同税率,有利于公平竞争。但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行业间的差别税率往往能表现为区域间的税收差别。对落后区域主要行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又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税制结构对区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政府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和实行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和财力的影响不同。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广大落后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自然资源丰富,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落后。如果政府税收采用以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区域的税源就比较充裕,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区域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经济落后区域企业负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采取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减轻落后区域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资源税属于间接税、转嫁税。采用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地方政府既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而且纳税企业又可以将税款打入商品、资源产品价格向购买方收取,自己不用负担税款。显然这种税制使经济落后区域从中受益。通过这种税制能起到调节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的财政利益的作用。
第三,税收政策在贯彻国家的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并通过建立有利的税制结构来予以保障。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基础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转移支付政策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可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不发达区域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移支付制度能促进一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能享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平不仅仅指个人收入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力,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如果只靠当地政府来解决,或者在财政体制中缺乏这种社会公平的机制,就必然出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要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必须有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种富裕地区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实现我国各区域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大体平等。
第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财政来说,可以通过长期努力多集中一些财政收入,提高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并通过对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补助,贯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增强财政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可以使中央财政从与各省博弈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来说,可以在划清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分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弥补贫穷地区由于财力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功能不足的缺陷,并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支付,落后区域永远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三,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由于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的办法,地方政府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同中央财政的讨价还价、以及在“关键时候”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突击支出或突击收税等方面,而懒于发展区域经济。这些不正常的增收和多支,不仅造成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政府行为的错位,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使供求平衡产生波动。在税收方面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随意减免、乱开税法口子的混乱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区域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与其他区域攀比,以及“跑部向钱”上面,而且确实得到了实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弊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是具有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权的中央政府习惯于实施的一项区域经济政策。国家的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国家投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全国的经济布局:一是由国家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诸如解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住宅等方面问题,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为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一些重点区域建设和布局一批工业企业,以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际经济相对均衡发展。可见,财政投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大对落后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其经济实力,加快发展速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区域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可归结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区域投资为实现其目标提供了保证。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需要政府适当进行投资。可以说,没有投资的实现,就没有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变量的增加和改善也就难以实现。不仅如此,区域投资还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投资既然是生产能力的生成活动,就必然包含着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因此,投资的作用对象是多重的,它同时对人、财、物等诸要素及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对它们提出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它们提出质的配合。政府通过对落后区域投资,兴建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刺激作用来增加一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这一区域的社会总产出,提高落后区域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而且能够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投资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如果区域投资能充分地体现区域生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就能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既有成就,投资效益就会有很大提高。不仅如此,区域投资的规模和投资方向还决定着区域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结构。区域投资方向合理,就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从而建立起产业间新的比例关系,逐步改变和不断调整区域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见,投资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主要比例关系的协调,有助于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能够利用它们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区域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它们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耗资较大、工期长、利润低、见效慢等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无力独立承担其中较大规模的项目。正因如此,中央政府可以从财政总收入中专门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负责对基础设施中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铁路建设、电力工程等项目的投资。政府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投资分配,直接为不发达区域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当然,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尚难以满足各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要求,为此,政府还可以考虑从金融政策方面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予以倾斜。例如,可以成立与项目相联系的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以拓宽资金融通的范围和渠道,或通过财政政策供给引导外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入不发达区域,间接为之提供服务,对不发达区域的市场和资源配置形成弥补作用。
投资在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情况。在计划经济国家,不仅是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全部来自财政投资,大部分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也来自财政投资,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投资决策权,因而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往往成为这些国家所制订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计划经济国家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的力度要小得多,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私人机构,即使这方面的政策被纳入了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也仅仅是起引导投资的作用,而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生产性项目的投资开始来自市场,中央政府的国家区域投资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也开始弱化。
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都将重新予以明确和具体定位。规范体制环境,引导企业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划分上的逐步明确和规范化,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其投融资环境比较好,投融资渠道比较广泛,政府管理机制比较灵活,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强,有利于把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相应地,西部内陆地区投融资环境虽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但也要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配合中央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2]刘雅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政策[j].经济纵横,1994,(3)。
[4]朱小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调控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1999,(4)。
[5]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3)。
[6]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j].理论前沿,2003,(12)。
一、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它能产生一种效应,协调生产要素,配置资源,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财政政策可以调节各种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财政政策在促进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推动作用。
国家财政政策的取向对财政资金的流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财政资金的流向又决定着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从建国初期到开放前这一时期内,以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一直把有计划地平衡配置生产力、消灭地区之间经济的不平等和经济差距,看成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首要原则。国家在投资的地区分配和项目选点上,实行了“向西大转移”的方针,基建投资大幅度地向西部地区倾斜。“三五”时期,全国基建投资达976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占26.9%,西部占34.9%。这一时期投资比重占全国4%以上的8个省中,西部占了5个,中部占3个,而东部一个都没有。“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更是占到了57.5%。由于这种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地区发展政策的影响,导致了中西部经济的一定发展和东部经济的牺牲。这一时期,人均GDP高于全国的有9个省区,其中包括西部的青海和,而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区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后,国家赋予沿海地区较大的自、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并且提出了让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财政的投资布局向沿海地区倾斜。据统计1979-1991年,东部地区国家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49.17%,而中西部地区仅占42.7%。同一时期,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87%,西部地区为9.26%。而国内生产总值东部地区更是占全国的52.37%,西部却仅占16.68%。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水平和竞争实力相对减弱,在全国工业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形成这一发展差异的原因除中西部地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地缘关系以及历史基础等原因外,国家的宏观财政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使地区差异再度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不断扩大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这一状况若不加以控制地任其发展下去,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将被这种过大的差距所制约而降低发展速度,甚至可能出现全局性的经济倒退,对整个国家的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进步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区域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
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变量和金融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中性因素,既能对其起到促进作用,也能起到阻滞作用,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马科•帕家诺通过最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均衡状态的经济增长率为:g=A•Φ•s-δ,s=S/Y,δ为折旧率。该式表明金融通过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私人储蓄率s来影响经济增长率g,因此,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提高储蓄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以及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能够降低在动员储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分散投资风险,加速技术创新,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结论
各种金融政策的运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在切实符合地方实际的前提下,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上进行合理调控,在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金融政策,最大限度地为经济的发展融通资金。
(一)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为尽快形成发展的增长极,需要投入大量、较长周期的资金,具有较大的金融风险,而资本市场所固有的特性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因此,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需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供给性金融,为企业、企业家融资和资产运作创造条件,同时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的资本化运作方式,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区域政策
京津冀地区,指的就是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当前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北京和天津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以河北省为广阔区域的特殊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指的是发挥区域内各个经济成员的优势,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实力。但是在京津冀地区,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相关产业之间的分工不合理,这也就造成了该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进展的并不顺利。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加强区域内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协同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保障,只用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将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相结合,才能够更加稳步的推进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从而取得更加巨大的经济发展。
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是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能够充分发挥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保障作用,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北京市的核心经济体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2014年。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在2015年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等内容,表明了国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视【1】。将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相结合,才能够使得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更加深化,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发挥出京津冀地区经济的最大潜力。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的概述
(一)机制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机制”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指的是机器的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制”一词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引申义。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并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广泛应用。在经济发展中,机制指的是经过时间的检验,对于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性作用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机制创新,指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各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从而对各种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的相关活动。
机制所具有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制度性。机制创新是政府部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运行管理所做出的制度性设计【2】。机制创新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首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可以及时的做出反应,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其根本目的始终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能够激发出产业的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对于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对可行的发展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产业的潜力。最后吗,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依靠在于人的操作性,机制的创新,对于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
京津冀系统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有互惠互利C制、合作共赢的机制、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建立起更高水平的协调机制,以及分配机制,是整个机制创新最重要的工作。
(二)区域政策的内涵与特点
区域政策,指的是由政府指导,为了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合理的配置区域经济资源,从而实行的一些政策。区域政策,顾名思义它的实行范围一定是整个经济发展区域,相关的制度也只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起作用【3】。要实行区域政策前提在于区域经济在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之间的差异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这个基础之上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之下,政府制定出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解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资源分布不均,产业之间分工不明确、产业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区域政策所关注的内容也并不相同。纵观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关注的问题在于产业的布局,产业的发展应该具体落实到什么地方;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就,此时所关注的问题则转移到不同的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生了较大的差异,如何缩小这种差异,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怎样来发展经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政策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能够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4】。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区域政策的特点在于区域性、时效性和全面性。区域政策的实行,必须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之内,而且具有特定的发展时期,同时能够系统全面的解决在特定的发展时期的相关问题。
区域政策采用的划分依据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区域政策的的作用,可以分为支持发展政策和限制发展政策;根据政策的干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干预政策和间接干预政策;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宏观区域政策和微观区域政策。有多重的划分标准,对于区域政策的划分也会有所不同。同一个区域政策,有可能既属于支持发展政策,还可以是宏观区域政策。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基本状况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进展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之时就已经展开。根据其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是对于京津唐这个区域的研究。结合当时对土地的相关规划,对于该区域发展的研究主要在于产业建立和产业分工方面。并针对具体的规划,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5】。
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了201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首先在地域上进行了很大的扩充,已经包含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区域。在这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要促进者三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缩小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各项资源的共享。
第三个阶段,从2011年到现在。在地域上,已经扩展到这三个省市的所有区域。主要的研究内容也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产业协同发展,转而更加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等问题。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的研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够细化,没有具体的执行细则;其次,相关政策的指导性不强,关键在于对于区域特征的研究不够深入,制定的政策没有针对性;最后,相关的发展机制和区域政策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对于协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有限【6】。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
京津冀区域内经济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对于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对下面表1的数据分析,京津冀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人民的收入水平,还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三个省市的发展都存在很大的差距【7】。为了减小这种差距,要积极的发挥政府的职能,将协同发展的各种机制和区域政策相结合,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共事业有更大的关注和经济投入,从而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表1 2014年河北省各项指标发展状况
项目 发展状况
人均财政收入 北京的1/6,天津的1/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北京的55%,天津的77%
农村人均纯收入 北京的50%,天津的60%
城镇化率 比北京低37.1%,比天津低33%
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疗床位 北京的1/3,天津的2/3
平均受教育年限 落后京津地区2-3年
第二,提高经济效率。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的最根本的目标。通过对于表2的数据分析,我们看到这三个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实行,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区域内的产业优化,保证区域内经济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区域的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8】。
表2 2014年京津冀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人均GDP 99995元 105231元 39984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 0.7%,21.4%,
77.9% 1.3%,49.4%,49.3% 11.7%,51.1%,37.2%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78% 53.5% 30.8%
全员劳动生产率 32.43万元/人 18.65万元/人 7.07万元/人
第三,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的告诉发展,还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由于之前的经济发展,资源的过度开采,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通过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善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9】。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导向
根据上文中论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目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区域政策的制定时,应该更加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分布。具体分析这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布特点,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站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通过相互的合作和调整,弥补产业发展的不足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合理【10】。北京市可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提高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发展,构建起精尖产业结构;天津市可以优化发展制造业以及金融业和其他的一些新兴产业;河北省要加强与北京和天津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商贸物流基地。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减小区域间经济的竞争,相互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合作的状态。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应该围绕着产业结构调整而展开,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出台与之相应的保障政策。
第二,公共服务建设。河北省与北京、天津两个城市相比较,公共服务设施的差距巨大。公共服务建设就是为了实现三个省市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水平达到基本相同的程度。包括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等各个方面。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的发展,有关注的就是首先就是要缩小三个省市的差异,通过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得以实现;其次促进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分配;最后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对于三个区域间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体化建立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11】。
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这个阶段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任务。在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强制有效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加大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惩治力度,在机制创新方面,建立起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等。通过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双管齐下,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和宏观区域政策
宏观区域政策,指的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和长久性的指导作用的经济政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和宏观区域政策主要包括: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公共服务建设的机制和政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政策【13】。
第一种,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分布和产业发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平衡性,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较低。要对东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就要做好产业转移的对接工作。不仅要对三个区域的产业分布做好全面的规划,健全相关的疏导机制,强力推动相关转移和疏导政策的实施,还要对于三个省市的经济利益做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其次,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三个省市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要做出合理的分配,利用好当地的优势产业。最后,加强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工【14】。京津冀三个省市的产业分布逐步呈现出合理化的趋势,完成产业转移之后,一定要加强产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明确产业之间的分工,不同的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种,公共服务建设的机制和政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可以有限的带动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对于推动公共服务建设有重要的作用。第一,要推动区域间教育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搭建起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区域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在课程内容上实现区域内统一化。第二,加强医疗卫生事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于建立起医疗事业的联动机制,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大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促进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第三,推动区域社会服务的发展。建立起更加方便的保障体系,实现三个省市的医疗保险可以跨区结算,建立起新型的跨区养老模式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实现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15】。
第三种,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政策。在先进的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始终处在最关键的地位。首先,要全面落实生态保障机制,是推动生态经济区的关键一步。在生态保障中所采用的的生态补偿机制,要明确补偿的对象以及补偿的原则,还要建立起相关的保障政策,促进生态保障机制的顺利推进。其次,对于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在政策上要做出具体的规范,包括对于生态服务系统和资源环境保护的激励与补偿。最后,对于生态补偿的模式,最常用的就是财政转移支付,它是最基本、也是最稳定的生态补偿模式。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探索出新的更加合理的生态补偿模式【16】。
总结:
通过上述文章,对于京津冀系统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的研究,我们发现机制创新和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机制创新促进了区域政策的不断发展,同时区域政策保证了创新机制的实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不能够一蹴而就,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实际的调研和考察,通过对实际状况的分析,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三个省市的共同努力。在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坐车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师波,王书华,叶小梅.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07),63-68.
[2]崔和瑞.经济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5),76-78.
[3]樊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163-168
[4]樊杰.我给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理论创新与“十三五”规划的应对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4);1-12.
[5]王贺,白庆华.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8(05);26-28.
[6]徐琴.从世界都市圈的发展经验谈中国的都市圈建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56-59
[7]冯海波,王伟,万宝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2015(05);19-24.
[8]高树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与财税政策支持与探讨[J].国土绿化.2016(06);12-17.
[9]何树成.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取得横向生态补偿途径.[J].国土绿化.2016(4);48-50
[10]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J].燕山大学学报,2010(03);128-131.
[11]陈晓水.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6)51-54.
[12]胡之光,陈勇军.经济技术市场一体化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与工程.2016.(05);92-102
[13]郑芳梅,方超,齐雄.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区域经济,2009(40)48-50.
[14]李慧茹,杨丽辉.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进展、效果和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2016(01);66-71.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经济;金融调控;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058-01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一般地讲,区域经济与货币总量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对货币总量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宏观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要是以总量调节为主,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但由于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传导途径等方面的差异,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与此同时,统一货币政策在熨平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回波效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此,从宏观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探究如何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目前面临的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课题。
一、我国三次较大货币政策变化的简要回顾
一般地讲,货币政策分为扩张型、紧缩型和均衡型(又称稳定货币政策)三种类型。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理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货币政策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松紧力度和实施重点。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依据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调整一直在"松-紧"之间进行相机选择。其主要有:
(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3年至1997年)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态势,通胀率的峰值一度达到24%。基于此,人民银行其间2次加息,向专业银行发行融资券,以抽紧其银根;1996年开始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金融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并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7年)
在此期间,稳健的货币政策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减缓的严峻局势。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大了国内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理论、模型和数据的说明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有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等。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角度看,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体可分为两种:"货币观"(包括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等)和"信用观"。"货币观"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主要是通过"货币途径"来完成的, 强调利率或者货币供给量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信用观"认为, 金融资产有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三种形式,银行贷款是特殊的,债券不能与之替代,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信用影响局部投资水平,进而影响产出。
(二)主要结果分析
表1列示了货币政策对地区投资和信贷影响的回归结果。第(1)列的结果表明,新增货币量最多的会显著地增加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而利率增加会减少投资额;我们还发现,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越高。第(2)列交互项的估计系数进一步表明,新增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于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正向影响更大。这就说明,发达地区对于全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如果我们用贷款额作为因变量,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参见第(3)和(4)列的结果)非常类似,人均GDP与新增货币量的交互项不仅为正,而且还非常显著,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上述结论,即发达地区对于全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而欠发达地区则反应更为微弱的结论。
三、政策建议
(一)在方式上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健全合作机制
货币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在其传导过程中,强化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重要。这其中要适当扩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调控权限,赋予其根据当地货币信贷实际供求状况和不同的结构性调控需要确定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的权力。同时,地方政府要尽量减少对央行分支机构的干扰,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对当地金融机构应健全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促使其贯彻央行各个时期货币政策的意图。
(二)在目标上宏观货币政策应立足于结构调整
针对当前我省经济结构失衡这一根本性问题,宏观调控的切入点应当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在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重视和突出区域结构的调整,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结构调整上,应妥善处理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实施适度差异化的区域金融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各地区的资金边际利润率,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地区分布,促使社会资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趋向地区平衡。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部开发 面板数据 经济增长
一、引言
世纪之交,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意味着西部地区经济将从缓慢发展转变为快速大发展。同时,对西部大开发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学者李勋来、史玉兰、李树爱等根据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使用1978-2001年的数据,使用OLS估计分析了消费、投资、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常莉、师萍等研究了技术吸收能力同西部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西部经济增长与其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西部技术吸收能力的释放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已有的研究多从某一个或几个因素人手分析其对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使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10个省市区的具体数据,利用面板数据LSDV模型检验投资、就业的增长对西部10省区各自的影响,并对我国西部开发政策的调整提出建议。
二、我国目前主要的西部开发政策
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国务院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是对西部地区实施倾斜和优惠的政策。这种倾斜和优惠政策最初的实施效应是明显的,随着实施8年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种政策效应呈递减的趋势。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需要探索和尝试新办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8年多来,国家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各地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财政投资政策
至今,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多的是依赖国家财政投资,这种政策的最初效应是明显的。财政政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政府直接投资。政府直接投资是中央政府利用其决策权选择一部分产业需要国家重点援助或重点支持的落后地区作为重点投资对象,通过其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资金来促进这些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条件的迅速改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实施6年多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西部地区发展急需的重大项目建设。截至2005年底累计新开工西部开发重点工程70项,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
2000年,国家投资安排在西部地区的新开重点工程有10项,包括西安至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段、重庆至怀化铁路、西部枢纽及支线机场建设等。2001年,国家又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12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规模约2000多亿元。如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西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2002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14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规模约3000多亿元,对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进行全面建设。2003年,国家新开重点工程14项,投资总规模约1300亿元,包括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疆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2004年,开工西部干线铁路、西部支线机场建设、西部重点煤矿工程建设等总投资约800亿元。2005年,继续加强西部开发重点工程建设,总投资约1300亿元。2006年继续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2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600亿元。
(二)就业政策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制定了很多针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就业政策和人力政策,以利于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创业。8年来国家累计投入了近200亿元支持西部地区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
三、面板数据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是根据个体、时间、指标等信息来构建模型的,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可以构造出比单独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构建的模型更能够反映出研究对象的真实行为。本文以固定资本投资增值率(KR)、从业人员增值率(LR)为自变量,以GDP增值率(GDPR)为因变量,根据经典的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模型:
Y(t)=AK(t)b1L(t)b2
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并对t求导得:
Y′/Y=b0+bl*K′/K+b2*L′/L
Y′/Y表示经济增长率,h0为常数即截距项,K′/K表示资本增值率,L′L表示从业人员增长利率。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根据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10个省市区1997-2006年的名义GDP、固定资本形成额(K)、从业人员(L)等指标,使用E-views5.0软件,得LSDV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如下:
表中,KR?表示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增值率,与其对应的数字即为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增值率与该省区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反映了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增值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LR?表示各省区的从业人员增值率,与其对应的数字为各省区的从业人员增值率与该省区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反映了各省区的从业人员增值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个系数均为正号且高度显著。这符合我们的预期,也证明了投资、就业政策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CQ-C、SCH-C、GZH-C、YN-C、SHX-C、GS-C、XJ-C、NX-C、QH-C、XZ-C分别代表LSDV模型中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截距项。模型的拟合优度R2=0.55表示模型具有一半左右的解释能力。
模型显示,固定资本增值率与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28,且始终高度显著,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增加投资确是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从业人员增值率与该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56,也是高度显著,表明通过制定有效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力就业也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且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投资。这意味着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和就业政策的完善更能从长远上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政策建议
(一)合理的产业布局政策
西部地区面积宽广,经济发展迟缓,进行大规模的西部地区开发必须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已经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20%和30%左右,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在石油、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等能源原材料、国防军工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都有较强的基础和一定的优势。要保障国家的产业安全、军事安全就必须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一个地区的产业政策决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太大,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太小。2004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状况是19.5:44.3:36.2,与全国相比,第二、三产业分别低了7.6、7.6个百分点。在过去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西部地区的战略性产业主要以军事工业、石油、煤炭等为主,其他战略性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所占比重不大,这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地区的产业政策必须进行调整和变革。新的产业政策既要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又要适合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要有利于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只有有了适当的产业政策,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才有产业的支撑,西部地区的经济才能快速发展,才能引导各种投资投向需要发展的产业,特别是战略性产业。
(二)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开发
在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劳动力者素质低下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成为决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具体制定人力政策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