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救护理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以来,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相当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用药期间如饮酒易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以头孢哌酮最多见,其他头孢菌素引起者亦多见报道,非头孢菌素类如甲硝唑[1]引起者亦偶见报道。2005~2007年我院共收治25例静脉或口服头孢菌素后饮酒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对症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5~52岁,平均38.5岁。其中呼吸道感染10例,胆囊炎10例,泌尿系统感染5例。经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2~4 g 10例,头孢曲松钠2~3 g 13例。口服头孢氨苄2例。其中用药2~4 h后饮酒8例,6~8 h后饮酒7例,12 h后饮酒7例,2~3 d后饮酒3例。每例饮酒量约为100~140 ml不等。

1.2 临床表现 本组25例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潮红、胸闷、气促、心率增快、四肢乏力等症状。其中6例心电图示ST-T改变;3例出现血压偏低。

2 治疗

2.1 一般治疗 立即使患者平卧、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2.2 对症治疗 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维生素C5.0 mg,+维生素B6 0.2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推注。呕吐者给予胃复安或爱茂尔10 mg肌肉注射。嗜睡、意识不清给予纳洛酮0.4~0.8 mg对症治疗。心肌缺血者给予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或川芎嗪0.1 g静脉滴注。经上述急救治疗,患者于2~6 h后症状缓解,心电图(ECG)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痊愈出院。

2.3 护理 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仰卧位,对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频繁者去枕平卧,头偏一侧,吸氧,改善组织缺氧;向患者讲明双硫醒反应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效果,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以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建立静脉通道,心功能不佳者控制输入量及滴速;注意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做好病情动态变化的护理记录;注意药物中的配伍禁忌,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 讨论

双硫仑[1]是一种戒酒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代谢受阻,造成乙醛在体内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服用该药后饮酒,即使饮用少量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可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嗜睡、幻觉甚至休克等症状,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一些药物可抑制乙醛脱氢酶而导致与双硫仑相类似的反应,临床上统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在应用上述头孢类药物时,由于其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也能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故应用这类药物期间,饮酒或静脉注射含乙醇的药物,可使血中乙醛积聚,引起乙醛中毒反应即双硫仑样反应。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很多,最多者为头孢哌酮,其次是其他头孢菌素类、甲硝唑引起。另据资料报道,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还有呋喃唑酮、灰黄霉素、酮康唑等。其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及饮酒量的多少成正比[3]。

双硫仑样反应与饮酒的关系可分两种情况:一是先用这类药物再饮酒,15~30 min内出现临床症状。二是患者饮酒后输液或服药治疗,可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以饮酒后至72 h出现为多。对这类患者的预防主要是医护人员在用药前要询问患者近期是否饮酒,以防止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双硫仑样反应,应就近就地抢救治疗为主,不宜转诊。治疗以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抗过敏治疗为主,上述25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经积极治疗和对症护理均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 黄仁基.甲硝唑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2):143.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以奥伦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控制 自我感受负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足小关节呈现多关节、多形态及侵袭性病变,可导致关节畸形,甚至功能丧失等,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因此临床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与护理重视程度极高。与本病相关的研究显示,除积极有效的治疗外,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态度、心理状态,乃至治疗效果的影响均有积极的影响与改善作用,因此关于各类护理模式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极为常见,而不同的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差异显著[1-2]。本研究对以奥伦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控制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以奥伦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30例,年龄41~68(56.21±7.53)岁,病程0.70~10.80(4.67±0.82)年,分期:Ⅱ期者20例,Ⅲ期者2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者25例,中专及高中者12例,大专及以上者6例。观察组中男1 4例,女2 9例,年龄40~70(56.56±7.32)岁,病程0.60~11.00(4.81±0.76)年,分期:Ⅱ期者19例,Ⅲ期者24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者24例,中专及高中者13例,大专及以上者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20~75岁;符合类风湿关节Ⅱ~Ⅲ期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文盲者;认知障碍与精神异常者;合并其他骨疾病史或骨折史;合并其他慢性基础疾病者;合并神经肌肉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注意休息与活动的调节,进行饮食调节、晨僵护理等,另配合药物进行治疗,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以奥伦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根据奥伦自理理论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分级,分为完全支持、部分支持及支持教育三级。(1)完全支持患者:本类患者的自理能力较差,患者对延续护理干预的需求更高,因此本类患者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干预涉及患者及家属两部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及自护需求程度进行自理部分内容的制定,如患者仅进行饮食、洗刷、沐浴等基本生活自理方面,对于基础的家务等劳动及锻炼运动则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实施,由家属辅助进行实施,并根据患者自理能力的变化进行调整。(2)部分支持患者:本类患者的自理需求与自护能力处于均分状态,患者可进行自我生活自理及基础家务劳动、基本锻炼运动等,且均由患者自我完成,无须家属及其他帮助,但应避免过度劳动及负重;对于较重的劳动及运动则由家属辅助陪伴进行,经医护人员评估及指导培训后,方可实施。(3)支持教育患者:本类患者主要以健康教育及语言支持为主,生活自理项目、劳动及运动部分均全部由患者自主完成,但在患者自主实施前,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细致告知,尤其是对危险活动方面进行反复告知,然后再让患者自主实施,并在其实施过程中持续进行监控与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的疾病控制程度、症状体征评分及自我感受负担。

1.3 评价标准

(1)疾病控制程度:以DSA28积分进行评估,本标准对28个关节情况进行评估,对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血沉进行评估,以≤2.6分、>2.6分但≤3.2分、>3.2分但≤5.1分、>5.1分分别表示不活动、轻度、中度及重度活动[3]。(2)症状体征评分:对肿胀、疼痛及晨僵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相关表现的严重程度以0~3分进行评估,0~3分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4]。(3)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评估,本量表对10个评估条目进行评估,最高分50分为自我感受负担最高,<20分、20~29分、30~39分及≥40分分别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负担[5]。

1.4 统计学方法

检验软件为spss23.0,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等级资料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护理前后的疾病控制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DSA28积分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DSA28积分评估结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DSA28积分评估结果比较[n(%)]

2.2 两组护理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的肿胀、疼痛及晨僵情况评分分别为(2.02±0.35)分、(2.05±0.30)分及(2.12±0.28)分,观察组的评分分别为(2.05±0.33)分、(2.03±0.32)分及(2.15±0.27)分,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8、0.298、0.505,P=0.341、0.382、0.307);护理后对照组的肿胀、疼痛及晨僵情况评分分别为(1.82±0.28)分、(1.75±0.27)分及(1.90±0.22)分,观察组的评分分别为(1.60±0.23)分、(1.51±0.18)分及(1.63±0.19)分,观察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4.849、6.090,均P=0.000)。

2.3 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感受负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感受负担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比较[n(%)]

3 讨论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的手足关节危害较大,可导致患者关节功能的严重受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均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临床中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诊治与护理研究均可见,而护理对患者的长期影响日益受到认可,且护理对患者的干预面较广,涉及治疗效果、治疗态度、生存质量等多个方面,故护理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6-8]。另外,较多研究显示,本病患者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较重的情况,而此种情况的存在对于患者的治疗态度、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均极为不利,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对本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减轻自我感受负担的需求日益提升。另外,护理的效果与疾病控制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较佳的护理模式有助于通过影响患者的生活习惯、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来达到影响治疗效果的目的[9],因此,这方面的评估也是护理模式选取的参考方面。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奥伦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控制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显著好于常规护理,表现为护理后的疾病控制程度、症状体征评分及自我感受负担均优于常规护理,说明以奥伦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减轻感受负担等不良情况均有更为突出的作用,这与奥伦自理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通过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进而以评估分级为标准进行延续护理的针对性实施有关,且本模式将护理从院内延续到院外的过程更为具有个性化,因此针对不同需求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10]。综上所述,以奥伦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控制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相对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周芳,张宝双,唐开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个性化护理与自理训练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123-125.

[2]申海艳,周静,肖丽娜,等.类风湿关节炎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5):76-80.

[3]孙垚,高蕾,李亚芳,等.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与体力活动、自我效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499-1502.

[4]陈妍伶,陈红,梁燕,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无助感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9,34(5):96-100.

[5]连芬萍,司霞,张百灵.护理门诊结合微信平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4):683-685.

[6]钟晓娜,李丹,秦沐婷.网络延伸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0,49(8):760-762.

[7]易小苏.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0):121-123,130.

[8]陈晓玲,高慧文,李斌.临床护理路径在类风湿关节炎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1):3176-3179.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本科护生,男性;离职意愿;影响因素;工作满意度

Miller将离职意愿(turnoverintention)定义为:离开目前工作与找寻其他工作机会倾向的总体表现或态度。多数研究者认为离职的最佳预测因素是离职意愿。护士离职率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男护士更甚。影响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护士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及外界因素3大类,但是哪些因素对护士离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尚无定论。本科护生是我国今后护理队伍的重要力量,而男护士也正在成为这支队伍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其离职意愿将直接影响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目前,对本科男护生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见。笔者调查本科护生的离职意愿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习和教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对象

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即2004年卫生部将我国卫生职业人群划分的3个地域),每个地域随机抽取3个设有护理本科院系的医学院校,包括海南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咸宁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以上院校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护生共120人,自愿参加调查105人,收回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91.4%。为了进一步研究男女差异,抽取对应学校女实习护生共100人。纳入标准: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年龄大于l6岁;身体状况能够配合完成问卷;意识清楚,无精神性疾病;参加实习至少8个月。

2方法

2.1调查工具

2.1.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和3个条目,测评工作满意度、对未来工作信心和有否缺勤及频率。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评价,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1~5分),是否有成为一个好的护理工作者的信心,从“非常没有信心”到“很有信心”(1—5分),实习期间是否有缺勤(1为否,2为是)。

2.1.2离职意愿量表(TurnoverIntentionScale,TIS):共6个条目,为l~5分计分法,如第1题:您是否考虑要辞去目前的工作?选项为:从不、甚少、偶尔、经常、总是,相应赋值1~5分。总分1~2分(含2分)为离职意愿轻度,2~3分(含3分)为中度,3~5分为离职意愿严重,即分数越高,离职意愿越强。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0系数为0.723。

2.1.3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由61个条目6个分量表组成,包括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与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源、与接触濒死患者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一家庭矛盾有关及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所面对的工作应激强度越高。为了适用于护生群体,本研究修改了其中的2个条目(将第52题“护理工作的负面感受影响家庭气氛”改成“影响寝室气氛”;第59题“因家务琐事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改成“因找工作、考研等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52。

2.1,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ating Scale,SSRS):为肖水源编制,包括10个条目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2.1.5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sQuestionnaire,SCSQ):共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采用0~3级评分I。

2.1.6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icacyScale,GSES):共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2.1.7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分为4个量表,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在本问卷中除精神质的信度在0.51~0.60,其余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

2.1.8护士工作倦怠量表:采用李小妹改编的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工作倦怠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工作无成就。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工作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护士的工作倦怠越严重。

2.1.9总体健康问卷(GenerM HealthQuestionnaireGHQ):GHQ一28中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学Chan教授于1985年编制,具有理想的信效度…。共28个条目4个维度,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分数越高,健康问题越严重。

2.2调查方法

征得被调查学院、医院护理领导的同意后,将所有问卷及调查方法有关说明用快递寄去,由对方派人组织,在实习末期进行集中调查当场发卷并收回问卷,然后再回寄给研究者。

2.3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a=0.05,P值均为双侧概率。

3结果

3.1一般情况和各调查量表得分情况

调查男护生共96人,年龄20-26(22.7+0.9)岁,在三级甲等及以上的医院实习者占95%,满意度较好者29%,有缺勤情况者47%,对成为合格护理工作者没有信心者46%,要读研者48%,独生子女28%,经济自评较好者9%,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41%。与女护生相比,满意度、缺勤情况、工作信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得分为(3.30±0.89)分,高于女护生(P

3.2离职意愿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离职意愿与应激源(r=0.25)、总体健康(r=0.35工作倦怠(r=0.29)呈正相关(P

3.3本科护生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是总体健康、工作倦怠、工作信心和工作满意度,父母受教育程度、读研和工作应激源被剔出方程,方程的决定系数为32.9%,见表2。

3.4各变量关系的路径分析采用路径分析研究

各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其他变量影响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是重要而核心的中介因素。经多次多元线性分析回归,进入路径图的变量及路径系数(P

4讨论

4.1实习期间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及面对的应激

本研究本科实习男护生离职意愿得分(3.30±0.89)分,与女护生的得分相比,离职意愿更强,这说明男护生的专业思想与女护生相比更不稳定,离职情绪更浓,这与许多研究的结果类似。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家人、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护士本应由女性承担,对男性做护士不理解,影响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可,一些患者甚至拒绝男护生为其服务。其次,据统计,大多数男护生报读护理专业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报读的理想专业,导致其职业心态不稳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稳定其专业思想,让其充分了解其在护理岗位上的优势及已经取得成绩的范例,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并清楚地看到在护理岗位中男护士所展现的决策果断、影响力强、精力充沛等优势,在教学中增设一些针对男生的专业课程、邀请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男护士来校讲学。其次,认真为男护生培养和挑选带教老师,避免传递负面思想,针对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男护生的心理特点,制订适宜男护生特点的临床带教计划。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应激两者呈现正相关。本研究也发现,离职意愿与应激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O.25,但是在回归分析中,这一因素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路径分析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中介因素影响离职意愿。这和以往研究中两者有直接关系的结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大部分研究以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对象为本科实习护生,研究对象不同所致;很多研究只是做相关分析,并没有把很多因素纳入进来,如本研究也发现两因素相关,但是工作应激源不是离职意愿的预测因素;在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响下,该应激源对离职意愿的直接影响减小。

4.2中介因素对离职意愿的作用

过往研究已经证明工作倦怠是影响组织成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工作倦怠显著影响离职意愿,倦怠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强(r=O.29)。可以想象,当男护生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对实习持冷淡、负性的态度,实习而没有成绩,感受不到成就时,个体的实习积极性就不会高,实习成绩也不会好,离职的意愿自然也就会产生。

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越差,离职意愿越强。在心理上,男护生常在工作及交往过程中显得不自在,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当其承担以前全由女护士操作的工作时,内心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自卑感及抵触、抑郁情绪等。其次,护理工作还要求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负荷大的特点,工作无法胜任,离职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时,路径分析显示,工作应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强,个体的总体健康水平越差,离职意愿也越强。

受社会传统观念对男护士的偏见及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致使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思想波动大,表现出对护理专业没有信心。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信心呈负相关(r=-0.21),即工作信心越强,离职意愿越弱。提示在以后的实习教学中,我们应改革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制订出一套针对男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从各方面加强护生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减轻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加强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教育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多加鼓励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或男性特殊的操作,使患者不提出异议甚至得到患者好评,以增加其自信心。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向是离职的最佳预测因子,而工作满意感是离职的预兆。对工作不满意、工作态度消极的护士可直接影响其对患者提供的护理质量,导致护士不服从医院管理、病事假增多、旷工增多,甚至最后离开护理工作岗位。本研究也证实满意度低的男护生更容易产生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有着直接的作用(路径系数=--0.43),其他变量都会部分通过工作满意度起作用,这说明与其他因素相比,工作满意度起着更为重要和直接的中介作用。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应急预案是在国家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我院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旨在通过模拟现场实地训练,培训及提高护士面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帮助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感,掌握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其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分4个病区,现有病床265张;护士92人,学历:本科10人,大专68人,中专14人;职称: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5人,护士65人。科室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小组,由总护士长担任组长,病区护士长担任组员。

2方法

2.1培训方法

2.2.1以往由病区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进行授课来巩固理论知识护士往往专科护理知识累积量不够,因此,要求护士在掌握急救流程的同时,必须结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2.2改变惯有护理晨会学习模式:在既往科室晨会中,常用学习方法是:提问作答总结方式,我科在原有晨会提问基础上,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

2.2.3情景模拟式培训: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较好地模拟了现场的紧迫感,使训练者感到紧张、急迫甚至忙乱[2]。在每月的业务培训中,由高年资护师做指导老师扮演患者角色,进行应急病例病情描述,要求培训对象不仅要正确评估,并要立刻应用预案程序采取相应措施,结束后指导老师对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行讲评。

2.2.4情景模拟式考核:由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及内容,原则上演练时间选择在下午,此时是治疗护理相对较少的时段;选择风险隐患易发的患者,每周针对本病区1例危重患者组织1次应急预案为主题的情景考核。考核开始后,让家属按铃告知护士患者突发的风险情况,由专人记录演练过程及所用时间,观察护士对患者突发病情的处理能力与速度。通过考核,使护士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由此所获得的知识是在思考、观察、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得来,记忆牢固。

3效果

3.1构筑主动护理平台,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巩固了护士的专科急救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模拟演练,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全体护士参与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得护理人员在有关护理理论和技术、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呈报制度的相关内容及国家重大法律、法规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3.2增强了护士面对应激源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在需要急救的应急事件中多数表现为紧张、恐惧、惊慌,甚至不知所措,定期的情景模拟式培训可为今后类似的情景处理积累经验,把突如其来的急救变成一定的操作流程,并在演练中逐步锻炼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适应力,保证了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稳定性发挥[3]。

3.3保证医疗环境安全,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 随着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做好护理安全工作以外,对住院期间影响患者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参考文献

[1]魏杰,吴健.如何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声音[].西北学学报,2006,36(3):13~19.122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避免护患纠纷措施

加强服务和沟通意识:门急诊工作中,护士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存在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有效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急诊工作中,有时遇到患者或家属的误解,应把自己的委屈放在一边,继续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用行动化解患者的误解。急诊患者就诊时,家属情绪大多比较急躁,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对一时难以沟通的家属先冷处理,过后进行解释,当家属明白后,纠纷也就不会发生。护理部经常开展优质服务教育活动,我科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服务流程,将优质服务和护患沟通落实到实处,确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①患者是亲人,以人为中心。②患者是老师,工作当虚心。③患者是老板,服务当尽心。④患者是朋友,真诚换真心。⑤患者是自己,将心来比心。⑥患者没有错,有理也耐心。⑦患者无小事,处处要细心。⑧来者都是客,相待不偏心。在护理工作中,主动、热情、平等地去关心服务每一位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注重语言沟通和魅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服务措施:护理服务不到位,也是引起纠纷的因素之一。患者就医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而护理服务的落实是避免护患纠纷重要保证之一。因此,当我科护士在听到救护车铃声后做到及时接诊,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主动提供轮椅,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平车,护送患者入抢救室,立即通知医生,积极投入抢救。

管理措施:急诊室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如果在抢救患者时,抢救仪器不能正常使用而耽误抢救时间,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极易造成纠纷。因此,急救物品、器材必须时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为确保急救物品、器材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应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数量、定期消毒检查、保养,有问题及时维修,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业务技术措施:由于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或业务知识缺乏,对患者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也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计划进行培训,定期安排急救技能训练,并进行考核,争取人人过关,针对遇到的特殊病例,及时安排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提高全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和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对急救仪器的使用保养,护士长经常组织大家进行演练,确保大家能熟练掌握;娴熟的护理技术是患者安全的保证,笔者采取这些措施大大地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