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补肾壮骨汤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7-517-03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07.03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或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因此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质。近年来关于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在骨质疏松定义和诊断中的意义已引起众多学者关注。2000年美国国家卫生院(NIH)有关骨质疏松症的共识文件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 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BMD)和骨质量两方面决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身长缩短、驼背,OP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质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性骨关节疾病的防治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本院采用西药加服 自拟中药“补肾壮骨汤”治疗原发骨质疏松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l1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龄48~70岁,平均(51.9±9.8)岁;病程 1至10年,平均 6年;骨量减少4l例,骨质疏松9例。治疗组60例,男l5例,女45例;年龄49~68岁,平均(52.2±10.6)岁;病程2~11年,平均7年;骨量减少45例,骨质疏松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对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的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列入本观察。
1.2 诊断标准
诊断闭值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年轻健康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也可用T-Score(T值)表示,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1]
1.3 观察方法
骨密度测量使用美国Lunar公司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专人负责测量治疗前后腰椎2~5BMD指标的变化。
1.4疗效标准
骨质疏松症疗效计价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明显增加。显效:疼痛明显减轻,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增加。有效:疼痛减轻,但经常出现,骨密度检查未见骨密度下降。无效:和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
骨密度疗效计价标准:按国际通行标准,根据DEXA精确度,计算出最小有意义变化值(SLC),参考裴福兴等2007年出版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上海罗氏制药公司的骨化三醇胶丸(商品名:罗盖全、国药准字J20050021)0.25mg次,2次/日,1个月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口服:美国安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D钙咀嚼片(商品名迪巧,国药准字J20050027)每天1次2片/次,2个月为1疗程。瑞士唐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鲑鱼降素注射液(商品名:密盖息,国药准字H20050501)50单位/支肌注,第1周每天1次,1次1支;第2周隔天1次,1支/次,第3周隔2天1次,1支/次;第4、5周每周1次,35天为1疗程;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骨肽粉针(国药准字H20051237)25mg/支,每10mg肌注,每天1次,2个月为1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 自拟中药“补肾壮骨汤”,方剂组成:熟地、杜仲、何首乌各15g,狗脊、肉苁蓉、当归、羊藿、骨碎补、菟丝子、桑寄生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1疗程。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测量比较,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骨密度
治疗后均有显著性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 两组临床疗效观察,见表 2。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系统性代谢性骨病,其共同机制是引起肠钙吸收减少或是肾脏对钙的排泄增多,或是引起破骨细胞数量增多且活性增强,溶骨过程占优势,[1]旧骨的吸收和破坏超过新骨形成,抗骨质疏松药物都是以提高骨强度为目的,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两大类。[2]活性维生素 D(α骨化醇)可以促进小肠钙和磷的吸收以及骨矿化的经典作用外,[3]研究证实有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分化成熟的作用,促进骨细胞产生骨钙素,促进胶原的生长和胰岛细胞样生长因子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研究证实降钙素(CT)对骨质疏松患者有镇痛、增加活动功能、改善钙平衡、减慢骨量丢失、增加骨量以及降低骨折发生的效果。[4]骨肽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解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淀、防治骨质疏松,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对照组采用口服骨化三醇胶丸,维 D咀嚼片、鲑鱼降钙素注射及骨肽粉针四联治疗原发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唐容川《 血证论》有言 :“骨内有髓,骨者髓所生,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很好的解释了祖国医学对肾――髓――骨三者关系的认识,骨质疏松症属中医肾虚骨萎、骨病范畴,大量国内外文献表明肾虚者骨密度普通低于健康人。老年人由于肾虚致督脉失调,故出现腰脊疼痛,有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具有修复骨损伤,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提高骨质量,能维持和升高骨矿密度,改善骨微结构,增强骨生物力学性能。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可能是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及其活性,在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具有整体调治、疗效好、无毒的作用优势。[5]本方中熟地、何首乌、杜仲、肉丛蓉、骨碎补、狗脊、羊藿、菟丝子主补肝肾,当归养气血,桑寄生祛风除痹通络,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常用方。治疗组提高骨密度和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主要由补肾中药组成的“补肾壮骨汤”配合四联抗骨质疏松的西药治疗原发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较单用西药治疗为佳。
【参考文献】
[1] 裴福兴,邱贵兴,钟刚.骨质疏松性骨折的 临床诊断及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7.108-111
[2] 孟迅,王欧.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的研 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 (10):1081-1082
[3] 姚建峰,许鹏,王军伟,等.骨康太灵治 疗原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医正 骨,2002,12(4):12-13
股骨近端骨折中,发生于关节囊外,股骨颈至股骨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数与骨质疏松相关,多发生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与种族、性别、地区有关。在美国每年约发生25万髋部骨折,其中约有一半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合适而成功的治疗对于病人的利益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但经济原因同样制约着大量骨折患者的治疗。因此,外科医生需结合骨折的类型及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包括经济因素),充分考虑后选择合适的骨折治疗方案及固定器械。
1. 基本分类:
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多种分类方法,目前公认并得以应用的有以下十种:Evans分型(1949),Boyd-Griffin分型(1949),Ramadier分型(1956),Decoulx-Lavarde分型(1969),Ender分型(1970),Tronzo分型(1973),Jensen分型(1975),Deburge分型(1976),Briot分型(1980),AO分型(1981)[1]。骨折分类方法多样,但其根本在于便于描述并指导治疗,AO分型以解剖形态的描述为基础,又便于进行统计及分析,现逐渐被临床医师所熟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简介如下:
AO分型:Muller AO分型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归入其股骨近端骨折的整体分型系统中,归为A类骨折(关节外骨折)。
A1型:简单的两部分骨折,内侧骨皮质支撑良好;
A2型:粉碎骨折,内侧皮质和背侧皮质在几个平面断裂,但是外侧骨皮质完整;
A3型:外侧骨皮质也断裂(反斜行骨折)。
2. 常用治疗方法:
2.1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最为传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但其卧床时间长,护理困难,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医疗水平及手术安全性的提高,现手术指征较前更为宽泛,保守治疗适用范围进一步减小。但由于某些因素限制,仍有部分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有严重伴随疾病或早期并发症,经系统治疗2周无效,不能耐受手术;系统治疗后病情好转,骨折时间超过3周,病人拒绝手术;于3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者,手术治疗有诱发再次发病可能等[2]。另外,经济原因也是患者选择保守治疗的常见原因。
2.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现逐渐成为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内固定手术可以使骨折断端之间取得较好复位并有效固定,能减轻患者疼痛,方便护理,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2.1 髓外固定系统:髓外固定系统是股骨粗隆间骨折较早应用的一种内固定方式,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内固定物中,DHS(动力髋螺钉)是髓外固定系统的典型代表。该钉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允许近端粉碎骨折块压缩,使骨折端自动靠拢得到稳定,DHS一直是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重要选择,尤其对于A1型稳定骨折,DHS仍为其首选内固定方式。但该系统存在相对不稳定,抗旋转能力弱,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有较高的螺钉切出率;钢板位于负重线外侧,力臂大,对于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其易出现髋内外翻畸形、钢板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2.2.2 髓内固定系统:近年来,股骨近端髓内钉逐渐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式,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所接受。髓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理论上优于髓外内固定。随着PFNA、Gamma3等的不断上市与更新换代,在粗隆间骨折中,使用髓内固定的比例越来越高。从2000年到2007年,股骨髓内固定使用率增加了一倍[3]。事实上,髓内固定的确提供了理论优势, 如最低限度的切口及软组织的损伤,减少了感染的可能性,手术时间的缩短等。且其在不稳定行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相对于DHS有一定优势。但仍有试验未能证明该内固定方式较传统的鹅头钉及DHS有显著的优越性。有研究发现,髓内固定相对于髓外固定,在死亡率、不愈合、感染、切口、手术时间、失血和辐射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反而在Gamma钉的研究中发现:虽然新近的髓内钉设计和技术不断改进, Gamma钉被却被报道有诱发内固定周围股骨骨折的风险。
2.2.3 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颈骨折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学者发现老年骨质疏松病人中,内固定有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高龄并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考虑应用关节置换。但由于该种治疗方法尚存争议,且骨科医师往往对其应用的加长型假体柄不熟悉,其应用并不广泛。但髋关节置换术是内固定治疗失败后的较好选择。
3. 总结:
目前,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内固定选择有较多研究,尤其是髓内及髓外固定系统的比较,但其中仍存在较多争议。笔者认为以DHS动力髋螺钉为代表的髓外固定系统,仍然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个不错选择,尤其对于A1型骨折,DHS仍是金标准。髓内固定系统对于极不稳定的A3骨折是比较合适的。关于A2组的骨折的固定方法应选根据骨折病人的特异性及手术者的对两种手术方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决定,二者并无绝对优劣。髋关节置换作为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有力补充,同样需引起重视。对于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其仍有广泛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江涛,卫小春.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J]. 实用骨科杂志. 2007(07).
关键词:二仙汤;骨质疏松症;血钙;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表现为骨质中钙盐与基质比例失常,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群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发病率约4.3~7.9%,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预计到2020 年,这一比较将达到15%以上。中医治疗骨质疏松从整体出发,认为骨质疏松中老年患者肾精衰、天癸竭而成衰退之虚。而二仙汤可以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探讨二仙汤的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础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45例研究组和45例对照组,研究组使用二仙汤治疗,对照组使用钙尔奇D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65.8±8.2)岁,男性28人,女性17人;对照组平均年龄(66.7±8.6)岁,男性29人,女性16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年龄50~75周岁,入院后临床资料完整。(2)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3)自愿参加试验,能按时服药,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纳入研究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者、肝炎病毒携带者、恶性肿瘤者。(3)精神病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主述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口服钙尔奇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06、生产厂家: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每日1次,每次1片,连续服用6月。
1.4.2 研究组 服用二仙汤,组成成分为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通过自动煎药机和自动包装机煎煮包装,每剂煎2包,100ml,每日早8点以及下午4点服用100ml。总疗程6月。
1.5 评价标准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桡骨骨密度、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率。
1.5.1 骨密度测定仪器 采用骨密度测定仪(生产厂家: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5.2 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标准[1],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全身骨性疼痛消失,骨密度上升0.06g/cm2;有效:全身骨性疼痛明显消失,骨密度上升0.03~0.06g/cm2;无效:腰背疼痛仍存在,治疗后骨密度无改变。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软)X±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桡骨骨密度、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桡骨骨密度、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桡骨骨密度、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45/45)、90%(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西医认为骨质疏松的病因为成骨细胞的形成减少,破骨细胞募集增加,导致破骨作用增强。因此治疗上以服用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生长的药物为主。但是西医强调治“标”,缺忽视了“机体紊乱的植物神经和钙磷失衡”的“本”。
中医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患者肝肾亏虚,脾胃失调,气虚血瘀。因此治疗上应该从整体出发,以补肝肾,益气健脾为法。即“肾藏精、主骨生髓”的理论。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使用二仙汤的研究组不仅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结束时桡骨骨密度、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优于对照组。二仙汤组成成分为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2]。现代药理学指出二仙汤中仙茅具有抑制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生成的效果。仙灵脾中含有大量的铜、铁、锌等微量元素,为骨胶原合成的必要成分[3-5]。巴戟天能促进雌二醇和降钙素的合成。此外还有研究指出二仙汤可以延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衰老和增进该轴功能的双重药效。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二仙汤能够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升高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治疗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赵冀伟.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概述[J].天津药学,2014,16(2):683.
[2]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等.中国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1,21:275-278.
[3]刘忠厚,杨定卓,朱汉民,等.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 5(1):1-3.
关键词:掌侧锁定板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05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ractures of the palm side pl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Zeng Rugang
Abstract:Objective:To clinical using volar locking plate treatment method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rocess the actual treatment effect, thus provides a reference basis for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treatment practice. Methods:W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06 December to 2012 December 56 cases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volar locking plate clinical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volar locking plat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re wrist radiographs, in the palmar tilt, ulnar deviation, radial shortening, articular step index 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eatment,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Keywords:Volar locking plate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Clinic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06-01
回顾以往临床上关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治疗的报道和研究我们发现[1,2]: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掌侧锁定板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临床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过程中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选取了我院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实施掌侧锁定板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所选取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性别分别情况为男性29例,男性患者比例为51.78%,女性27例,女性患者比例为48.22%;患者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为(47.32±10.53)岁;从患者致伤原因情况分析,其中走路滑到摔伤26例,所占比例为44.82%,交通意外伤害19例,所占比例为33.92%,高处跌落受伤11例,所占比例为19.64%。
1.2 手术方法。本次研究,全部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均要根据X线片和CT结果设计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全部患者实施掌侧入路,进入位置位于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间隙。在进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神经,避免其在手术过程中受损[3]。
在暴露旋前方肌之后,暴露骨折端,在必要的情况下打开关节囊暴露关节面,使用撬拨、牵引等方法进行关节面复位。从而恢复关节面的高度,使关节面达到平整的状态,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还要尽量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术中在C臂机下透视,并在必要时应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使用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在实施固定的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T型或斜T型钢板进行固定[4]。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掌倾角(度)、尺偏角(度)、挠骨短缩(mm)、关节面台阶(mm)等情况[5]。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且以 P
2 结果
本组患者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前后临床影像学参数比较结果如下:比较患者实施治疗前后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我们发现在掌倾角、尺偏角、挠骨短缩、关节面台阶等指标上,患者实施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治疗前后比较,P均
表1 本组患者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前后临床
影像学参数比较结果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上桡骨远端骨折属于最为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相关的临床统计数据表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大约为全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6]。一般来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常都遭受过明确的外伤,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骨质疏松的特点导致其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患者一旦发病将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由此可见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相关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回顾以往临床关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研究和实践报道[7],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同时,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还表现出了很多优势[8,9]:①钢板和螺丝锁定成一体配合发生作用可以降低螺丝发生松动的几率;②这种加压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螺丝钉所受的应力,从而有效的避免对骨折的切割,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骨折复位后丢失的风险;③锁定加压的设计实现了对于骨皮质可以不完全相贴的目的,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相关组织的供血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而从本研究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比较数据结果上分析,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也与国内外的同类报道结果保持一致[9]:本组患者采用比较掌侧锁定板治疗前后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在掌倾角、尺偏角、挠骨短缩、关节面台阶等指标上,患者实施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治疗前后比较,P均
因此,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安全可靠选择。
参考文献
[1] 宋升, 芮永军, 蔡福金.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2,09(1):48-50
[2] Steinberg EL, Rath E, Shlaifer A, et 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EEK Optima-a composite material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debris characteristics of CF-PEEK composites for orthopedic trauma implants. J Mech Behav Biomed Mater, 2013,17:221-228
[3] 张中伟, 年申生, 曹烈虎, 等. 纳米人工骨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32(6):696,封3
[4] Rhee SH, Kim J, Lee YH,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late displacement following volar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or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in elderly female patients. Bone Joint J, 2013,95-B(3):396-400
[5] , 吴煌, 闵华, 等. 选择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4(43):8032-8035
[6] 汪颖峰, 胡四生, 毛玮. 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6例疗效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13(3):382-383
[7] 邓胜利, 刘小卫. 手术切开复位配合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 2010,01(11):3-5
【关键词】 股骨 髋骨折 骨折内固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urative effectiveness of elder femoral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Methods From February 1997 to February 2009, 135 cases, male 66 cases and female 69 cases, average age of 66, were diagnosed as femoral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Among them, 100 cases wer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Evans I20 cases, Evans II35 cases, were Evans III26 cases, and Evans IV 19 cases; 35 cases were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Seinsheimer II 20 cases,III 9cases and IV 6 cases. Internal medical diagnose were conducted before the operation, and no taboos of operation were found and then operate. Routine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ere performed for all patients. Results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ection, fat embolism, DVT, fracture non-union and hip rotating and inward deformity were observed and no deaths occurred. Postoperative follow-up 6~13 months, an average of 9 months. Conclusion Older Femoral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fixatio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asy operation, small trauma and less complicatio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Keywords】 Femur; Hip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50%,多见于老年人。这些患者除年龄偏大,骨质疏松外,多存在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方法是患肢牵引,但存在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关节僵硬以及全身并发症和死亡率等缺点,所以早期手术,坚强内固定逐渐成为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主流。1997年2月至2009年2月我科采取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13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5例,男66例,女69例;平均年龄66岁(45~90岁),左侧96例,右侧3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入院97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内科疾病,占71.8%。致伤原因:摔伤101例,交通伤34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持续皮牵引3~5d,了解患者伤前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常用药物,关节功能及心理状况。完成高危指数的术前评估,血糖控制在8.0mmo/l以下,血压维持在150/100㎜hg以下,血红蛋白≥100g/l,手术前1d及术前30分钟、术中静点广谱抗生素各一次,所有患者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1.2.1 DHS固定 C型臂X线机下持续牵引并内旋患肢,使骨折闭合复位。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在大转子下2cm处沿大腿外侧向远端做长约7cm纵切口,在大转子下22cm处经130°髋螺钉瞄准器向股骨头方向钻入导针,正侧位透视满意后选择合适DHS拉力螺钉和3~4孔钢板与股骨干固定。
1.2.2 Gamma钉固定 仰卧于骨牵引床,C型臂透视下持续牵引闭合复位。在大转子顶端做小切口,在梨状窝处用开口器开口,扩髓插入髓内钉。透视证实位置准确后常规操作程序,于股骨颈近端置入拉力螺钉及防旋螺钉,同法拧入远端螺钉。
1.2.3 PFN钉固定 用于触及并确定股骨大转子顶点,在该顶点近端约3cm处向近端约2~3cm外侧切口,在大转子顶点用空心锥开孔,扩髓插入髓内钉。复位后分别旋入近端拉力螺钉及固定螺钉。
1.2.4 PFNA钉固定 骨折牵引床上复位满意后,从股骨大转子顶点向上做小切口,用手指触摸定位股骨大转子顶点置入3.2mm导针,正侧位导针位于股骨髓腔内,扩髓后置入PFNA主钉,透视检查位置满意,完成抗旋转锁定。再锁定远端锁钉。
1.2.5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 患者健侧卧位,采用Mooretp口,暴露股骨颈后截骨,扩髓后整复股骨距及大、小转子骨片用钢丝捆绑固定,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对累及小转子下2cm以内的转子间骨折,选择柄长170mm股骨假体置入。常规关闭切口。
1.2.6 外固定架固定 对于合并内科疾病及身体状况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
1.3 术后处理
术后第二天即可在床上坐起,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并主动和被动的膝关节伸屈活动。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d,皮下注射7d。 2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60±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0±125)ml,术后引流量平均(50±25)ml。本组135例无术后感染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无钢板、螺丝钉断裂,折弯或钉板分离等并发症。
3讨 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我们将面临更多的高龄高危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我们认为影响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手术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3.1手术指征选择
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有一定的失败率。而对于严重骨质疏松长期卧床、机体状态差的患者,失败率更高。所以,患者入院后并不急于手术,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身体状况的评估。目前关于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治疗主要以内固定治疗为主,近年来虽有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周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报告,但尚未成为主流。内固定系统分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系统,髓外固定主要有DHS,DCS,角钢板及Medoff钉。髓内固定系统有Gamma钉,PFN及PFNA钉。采用关节外科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周围骨折具备的条件是:①、年龄≥80岁,②、骨质疏松较重。③、术前存在内科疾病,不能耐受长期卧床。④、高危指数>4分。
3.2 围手术期处理
对于确定可进行手术但伴有内科并存疾病的患者,术前应及时请内科会诊,进行相应的治疗。做好术前评估,高龄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一旦并发症出现后,处理比年轻患者更为棘手,我们更为强调防范于未然,教育患者,同时充分做好各种准备。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一定要慎重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定期监测肾功能情况。
3.3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3.3.1术后患侧臀部疼痛。由于髓内钉置入点在大转子顶点的前1/3与后2/3交界处,与臀中肌肌腱止点同位于大转子顶点。这也许是引起患者患侧臀部或大转子区术后初期疼痛的主要原因。所以正确置钉是关键。
3.3.2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及关节脱位。手术应注意大小转子移位的方向,避免假体近端向内侧倾斜。扩髓后必须复位,固定转子部骨折片,必要时采用捆绑带,记忆环抱器辅助复位固定,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保持良好的前倾角度。
3.3.3 DHS固定期间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原因分析。①、螺钉的位置和角度,正位X线片上位于股骨颈中心或中下1/3处,侧位X线片髋螺钉长轴与股骨颈轴线的夹角
3.3.4 DHS固定期间防旋钉断裂。手术时应使防旋钉略短于拉力螺钉。拉力螺钉位置一定要准确。
3.3.5骨质疏松的积极治疗
术后对于合并骨质疏松者,要制定一个特殊的康复计划。骨折后骨质疏松的治疗,具有减少内固定失败和再骨折的双重作用不可忽视。具体预防用药方面。Chapuy等报告每天补充钙1200mg和VitD800ID,可减少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所以本组病例术后常规给予钙剂,VitD和阿仑膦酸钠或降钙素的联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3.6 DVT的防治
DVT是髋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基本预防很重要。患者入院后就应立即开始,尽早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地足踝活动。常规给予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机械性预防在围手术期均可应用,但患肢如可疑发生DVT时,应立即停止,以防形成肺栓塞。术后连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10d,定期监测血凝情况。
参考文献
[1] 邱海滨、刘明礼、赵学文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97-201
[2] 骨科临床解剖学 郭世绂 705-745
[3] 王钢、陈凯宇等 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老年股骨逆转子间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8.10;701-705
[4] 李雨成、焦振清等 小切口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逆转子间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8.10;789-790
[5] 陆裕朴、胥少仃、葛宝丰等 实用骨科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652
[6] 杜浩、郭锐、吴涛等 Gamma钉与DHS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前瞻性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638-641
[7] 肖湘、张铁良 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 2006.26;187-190
[8] Qwens WD, Felts JA, Spitznagel EL Jr. ASA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s: a study of consistency of ratings Anesthesiology, 1978,49:239-243
[9] 张红纬、蒋垚、张先龙等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 中华骨科杂志2005.25;7-11
[10] 韩凯伟、朱剑、唐华等 三种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11; 103-107
[11] 潘晓华、肖德明、林博文等 DH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6;78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