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部骨折;中医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手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方法,而科学的护理干预无疑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保障。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72例,分别比较了常规护理和中医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72例,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62~84岁,平均(71.96±1.87)岁;合并症: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糖尿病17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骨折部位:左侧骨折11例、右侧骨折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22例;年龄61~83岁,平均(72.54±2.06)岁;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15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骨折部位:左侧骨折10例、右侧骨折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精神和意识正常,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中途退出研究、合并器质性疾病者。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口头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症处理,出院指导。⑵观察组采用中医延续性护理:①穴位按摩:按摩血海穴、阴陵泉穴、太冲穴、殷门穴、关元穴,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为3~5min,2~3次/d。②中药内服:术后1~2周服用桃红四物汤;术后3~4周服用续骨活血汤;术后5~8周服用独活寄生汤。1剂/d,早、晚各服用1次。③功能锻炼: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功能训练以促进髋部功能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训练原则[1],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④情志护理:髋部骨折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患者迫切地渴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对手术治疗效果的期望值很高。与此同时,患者缺乏对髋部手术的了解,表现为信心不足,还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均会导致肝气郁结以及机体的气血失和[2],对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采用简单、直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建立彼此信任和理解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足够的宽容、同情和尊重,多安抚、鼓励患者,用临床治疗成功的病例给予患者信心,帮助患者平复心情,用平常心态面对手术治疗。⑤出院随访:电话随访,1次/月,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运动能力、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观察评定标准[3]:①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应用美国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康复效果,评分越高说明康复效果越好。②护理满意度问卷由患者出院前独立填写,每项内容均有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选项,统计非常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两者总和为总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骨密度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在老年群体的骨折类型中,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髋部。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4],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衰退,钙质大量流失,所以是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高发群体,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长期卧床还容易导致压疮、便秘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自身健康甚至生命。髋部骨折是一种高风险的骨折类型,数据显示[5],术后第1年,患者的死亡率为8%~36%;术后5年的死亡率可达到64%。这就给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延续性护理不仅保证患者能够在住院期间享受到综合、全面的护理服务,当患者回归家庭后,同样可以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从院内延伸至院外的护理模式,契合了髋部骨折术后需要长时间康复的特点以及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身心需求[6],因此临床应用效果更加理想。综上所述,应用中医延续性护理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谢玉真.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611-2612.

[2]路婷婷,刘涛.中医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5):95-98.

[3]李玉.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8,24(30):223-224.

[4]马芳.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1):244-245.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护理

    肾病综合征、活动期系统性血管炎、古兰—巴雷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一般常规性抗炎抗免疫治疗疗效差的情况下,经常会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1]。现将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肾病综合征24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皮肌炎6例,活动期系统性血管炎病4例,古兰—巴雷综合征2例,Behect病2例。其中男12例,女36例,年龄16~46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住院4.8次,入院前都服用了一定量的激素,平均为泼尼松35 mg/d。

1.2  治疗方法:地塞米松量为50~100 mg/d或甲基氢化泼尼松800~1 000 mg/d静脉输入,共3 d,环磷酰胺600 mg/d静脉输入,共2 d,后改为泼尼松1 mg/(kg·d)口服,逐渐减至维持量。

2 结果

本组48例,采用静脉冲击治疗共58次,除2例Behect病治疗效果欠佳外,均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冲击治疗的数日及后续的治疗过程中,15例出现血压升高,12例发生心律紊乱,10例血糖升高,8例发生上消化道隐匿性出血,4例出现精神神经症状,2例发生菌血症,但经过及时处理和加强护理,均顺利地完成了治疗。无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

3 护理

激素冲击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脂肪分布异常,低血钾,易诱发和加重感染、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发生出血及穿孔,骨质疏松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细致的护理工作可以早期发现并控制这些副作用。

3.1  治疗前的护理:治疗前应严格选择病例,对接受冲击治疗的患者建立专项护理单,专项护理单需要详细记录如下内容,包括患者治疗前的体温、心律、呼吸、血压、体重等一些重要的病史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向患者介绍冲击疗法的好处和必要性,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要提前说明;与患者多多沟通,掌握存在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预防保健知识,使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最终达到控制病情和恢复健康的目的。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康复运动。饮食上要做到合理饮食,宜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忌粗糙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激素的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且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2  治疗中的护理

3.2.1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冲击疗法需要的激素量大,所以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本组2例因没经医生同意自行调快输液速度而造成频发室性早搏发生,经给予利多卡因50 mg静脉推注后才恢复正常心律。所以输液前要告诫患者和家属不可不经允许擅自调节输液速度,通常应该控制在40 滴/min以内,治疗中应对所有患者都应进行心电监护,以便及时早期发现各种心律失常。

3.2.2 准确记录出入量及生命体征观察:详细的护理记录有利于体重增减、血压波动、双下肢水肿、心律、呼吸的变化等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有利于电解质、酸碱失衡情况和低钾、酸中毒的早期发现。

3.2.3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除了采取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外,饮食护理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加强腹部体征的观察,保持大便通畅。本组大便潜血试验阳性8例,均为既往有胃肠病史者,经给予常规治疗后隐血转阴。

3.2.4 预防感染:大剂量使用激素可使免疫功能降低而易于继发感染。应做好:①保持病房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每天紫外线消毒2次;②每天用4%的苏打水漱口;③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④如体温有异常,要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明确感染灶,及时处理。

3.2.5 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血压血糖升高,骨质疏松,5%~34%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包括精神病、抑郁症、躁狂性发作[2]。所以应适当限制患者活动,每天测血压3次,测尿糖1次;加强蛋白质和钙的补充,以防骨质疏松;除对症用药外,要防止外伤和自伤。夜间多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及时对患者睡眠进行评估。如失眠严重,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药物干预。

3.3  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心理顾虑及相应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在用药治疗前可以先给患者讲明用药治疗的利害关系,讲清激素减量或停用后,身体还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在宣教中可采用激励性语言,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明确治疗的意义,主动配合治疗。

3.4  治疗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患者情绪放松,精神愉快,患者自身会放松警惕,对疾病复发存在侥幸心理。在这一阶段应指导他们逐渐增加活动量,先床上后床下,先室内后室外,避免剧烈活动,指导他们定时定量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擅自加量或减量,按医嘱定期到院复诊,给予必要时的求助电话,在身体康复后再恢复正常工作。

4 参考文献

[1] 胡兹嘉,靳培英,刘训荃,等.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免疫性皮肤病[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3):175.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第3篇

新入院病人的健康宣教:接诊时护士首先向病人问好,向病人及家属作自我介绍,介绍与病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设施和规章制度等。

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①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对待糖尿病,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②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方法、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③胰岛素注射方法、剂量及注意事项。④有经济条件的病人可以使用胰岛素泵。⑤扩血管药物应用的机理、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⑥强化饮食和运动疗法的重要性。⑦对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出院前的健康指导:病人出院前的1~2天或当天,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告知病人现在疾病好转情况,巩固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正确用药、饮食、运动、休息、睡眠、复查、随诊的一般知识。

临床应用与实施

由接诊护士对新入院病人进行入院时的宣教。入院宣教包括: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

糖尿病运动疗法:①目的:可以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运动还能够活血,增强身体灵活度,防治骨质疏松。②运动方式的选择: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跳绳、跳舞、游泳、骑车、登山等中等活动量的运动。患者也可进行家务劳动,步行购物,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较轻活动量的运动。③原则: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而应进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④运动时间与强度。运动时间:应从进食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每次运动持续60分钟。运动强度:用心率来衡量,即(次/分)=(220-年龄)×(60%~70%);简易计算法:运动时脉率(次/分)=170-年龄。每周至少进行3次这种强度的运动。不宜运动的情况:严重胰岛素缺乏,病情控制不佳,发生急性、慢性并发症。⑤运动注意事项:在正式运动前先做热身运动15分钟,并要注意心率变化,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必要时就诊。运动中要注意喝一些开水,以补充水分和氧的消耗。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整理活动,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随身携带糖果,当血糖较低时及时服下,避免低血糖产生。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注明是糖尿病病人症状,一旦出现意外怎样处理。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后各测1次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运动前最好将胰岛素注射在腹部。

糖尿病饮食疗法:①目的:通过平衡膳食,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确保儿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满足妊娠、哺乳妇女代谢增加的需要,并且有效防治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②原则: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均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减少单糖及双糖的食物;限制脂肪摄入量,可选择适量优质蛋白质;增加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多饮水,限制饮酒、吸烟;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③计划与安排。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体重允许范围:标准体重+10%BML,22kg/m2。每日所需总热量:要根据标准体重计算;每日应摄入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菜果类、肉蛋类和油脂类。④误区:糖尿病饮食治疗不是饥饿疗法;糖尿病饮食不是多吃素菜,少吃肉;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做加餐用,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糖尿病饮食不是多吃肉少吃饭;采用胰岛素治疗后饮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咸的食品或含甜味剂的糖尿病专用食品不需控制摄入;多吃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药剂量就可以使血糖正常;饮食控制已非常严格,吃点零食充饥没有关系;少吃一顿就不用再吃药。

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住院期间的药疗(包括普通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泵、诺和笔和东宝笔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及饮食和运动疗法的宣教。

利用模型、对照图片、画报、光盘、讲课等形式来完成。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热敷 颈椎牵引 颈椎病 护理

我科2011-01/2012-12对25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中药热敷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55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科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疼痛、酸胀不适、伴头痛、头晕、手指发麻、上肢乏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DR示颈椎间隙狭窄、反应性骨质增生、颈椎不稳、颈曲变直、反弓、椎韧带钙化、结合CT和MRI确诊。伴有眩晕者5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16例,手指发麻者72例,项肩背不适93例,颈部不适伴上肢乏力21例。对上述患者根据病情辨证论证治,采用本科配制的外洗Ⅲ号方剂中药湿热敷配合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确诊为颈椎病的255例患者,其中239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1.2治疗方法

1.2.1颈椎牵引 方法有两种:(1)坐位牵引:通用于病情较轻或经卧位牵引后需要继续牵引的患者。患者取坐位,枕颌带牵引、牵引角度可采取中立位、具体应用时根据颈椎病类型及其病变的节段决定牵引角度,如神经根型多采用前屈位牵引(15°~25°),椎动脉型和脊髓(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的采用中立位牵引( 0°)。牵引重量由3.5-5kg开始,以后逐日增加到5-10kg,一般不超过10kg。每次牵引时间20-30min,每天牵引1~2次,每周治疗6次,10-14次为一个疗程。(2)卧位牵引,适用于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的患者,使颈部正中,鼻尖、牵引绳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用枕垫调至适当姿势,使头部略稍后仰,床头滑轮高度与牵引绳一致。牵引重量从4kg开始,逐渐增加剂5-8kg,持续牵引1-2h休息15-20min,每天1-2次。症状缓解后改为坐位牵引。

1.2.2中药热敷 外洗 Ⅲ 号方剂组成 桑枝、苏木、木瓜各200g,伸筋草、艾叶、桂枝、当归、柴草各150g、鸡骨藤、七叶莲 、路路通、干年健各300g,乳香、红花、没药各100g用袋装好放入电蒸汽锅中浸泡2h以上熬药加毛巾(浴巾大小)煮沸1-2h,将中药毛巾扭至不滴水为宜,暴露颈背部,将中药毛巾敷于颈背部,具体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标准,1次/d,每次20-30min。每次逐条添加毛巾到5-6条,每次添加毛巾应置于接触患者皮肤的毛巾上2条毛巾以防烫伤。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眩晕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减轻,颈肩部不适症状消失,基底动脉供血有所改善,手指麻木消失,上肢乏力减轻。无效:上述各种症状均来改变。

2、护理措施

2.1入院宣教 对新入院患者作入院介绍及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低枕卧位休息。

2.2心理护理 给患者详细讲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主动进行康复训练。2.3中药热敷护理 ①温度调节:根据患者热敷的部位,年龄、皮肤对温度的耐受力调节合适温度,一般以42-45℃为宜。中药步可过热以免烫伤,过凉则起不到作用;治疗结束后1h方可淋浴或湿水。一旦发生烫伤,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②注意安全:在治疗过程别是年老体弱的患者,注意安全防止跌伤、烫伤。③预防交叉感染 执敷床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治疗室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40-60min,治疗结束后开窗通风,防止室内过分潮湿,每日清洗中药毛巾晾干备用。

2.4颈椎牵引护理 ①牵引前评估患者,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结核、肿瘤等患者禁忌颈椎牵引。②牵引前患者下颌垫柔软纸巾,牵引套松紧适宜,不可过紧过松。③牵引时将头部适当抬高,告知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保持牵引有效。④牵引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重量和时间,每次牵引时间以不超过30min为标准,以免产生不良反应。⑤牵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感觉等情况,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等不适,立即停止牵引并进行对症处理。 牵引结束先静坐片刻再缓慢转动颈部,然后站起。

2.5健康指导 ①指导患者低枕头卧位,枕头最好以自己拳头高为度,且透气性好,不过硬过软。②指导正确的坐姿、睡姿,勿长时间低头或仰头,也不宜仰卧位高枕屈颈看电视,抽出休息时间行双上肢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③乘车时不宜睡觉,以免颈部急性损伤。④天冷时注意颈部保暖,可用围领或围巾。⑤必要时遵医嘱口服强筋壮骨,疏通经络等药物。⑥工作生活中保持颈部平直、定时改变姿势、劳逸结合,避免颈部长期屈曲或仰伸,加强颈背肌功能锻炼。

3、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2个疗程后,伴眩晕的53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26例,显效率39.6%;有效率52.8%;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16例患者中有效13例,有效率81.2%;伴有手指发麻的72例患者中,有效68例,有效率94%,颈部不适伴上肢乏力的21例患者中,有效17例,有效率80.9%。

4、讨论

湿热可使病变部位组织的温度升高,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促进药物转运,进而发挥药效。采用中药热敷方法即将药物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部可扩张血脉加速血液循环达到疏通腠理,流畅气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效果。通过颈椎牵引使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有利于突出髓核还纳和纤维环组织修复,松解神经根和关节囊的粘连,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以及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从而缓解神经根受压,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改善颈椎病症状,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我们认为中药热敷配合颈椎牵引对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疗效,而且患易于接受,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5、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第5篇

跌倒是每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到老年、健康到衰老都会面临的问题。国外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很常见,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不但有生理器官的老化和功能的衰退,而且大多有机体病理的因素存在,这样大大增加了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几率。笔者回顾了由2000年8月至2009年7月两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根据患者跌倒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34例中,男21例,(占61.8%),女13例(占38.2%),年龄55~82岁,平均70.6岁。其中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占52.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占23.5%);帕金森病6例(占17.6%);血管性痴呆2例(占6.0%)。

1.2 相关诱因 睡眠障碍9例(占26.6%);心理因素8例(占23.5%);药物副作用6例(占17.6%);环境因素6例(占17.6%);排便5例(占14.7%)。

1.3 跌倒后果 头、面部轻度淤肿8例;股骨颈骨折2例;头皮裂伤2例;眉弓裂伤5例;其余17例无不良后果。

2 跌倒原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 由于老年人的肌肉萎缩,对钠、钾的吸收减退,使之肌张力减退,肌肉弹性降低;导致机体衰弱、身心功能退化、平衡失调、感觉减退。本组病例几乎发生在老年人群中,96%患者入院后急查血生化八项都有不同程度地低钾血症。患者均有轻度的全身乏力、精神疲倦、胃纳差、恶心、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等临床症状。

2.2 疾病因素 急、慢性疾病均可造成生理异常改变,使患者出现身体和精神的变化。由于老年人骨质逐渐减少,使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骨软化与骨折,其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2]。但本组统计病例中,发生跌倒事件致病理性骨折者均为男性患者。例1帕金森病患者,72岁,因“吞咽困难半月余”收入院,患者体型极其消瘦,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步态不稳,因半夜下床欲排小便时跌倒于床旁所致。另一患者为脑血管病后遗症,例2,患者76岁,因“行走困难、反应迟钝1周,加重2天”入院,患者体型肥胖,伴有全身轻度水肿,四肢肌力约4级,步态不稳,因自行下床活动于床旁跌倒所致。因入院患者性别比例不等,故造成与相关文献有关不同之处。此外本组研究病例中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有:中枢性神经瘫痪、头晕、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肌张力改变等。另外有些患者还伴有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所引起的视觉障碍。这亦就更加表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跌倒不良事件,致使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2.3 心理因素 由于脑血管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比较急、快,使患者突然丧失部分或完全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势必引起患者的焦虑、急躁情绪。即使瘫痪侧肢体肌力为2级左右,患者也会自己试着从床上起床或下床活动。患者往往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处处感到自己老而无用,力不从心,不服老的心理存在。这些情况在A型人格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性别中以男性患者多见。故发病后,患者亦不愿意让家人或其他人帮助自己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跌倒。

2.4 药物因素 Kerher等[3]指出,老年人跌倒的频率与镇静药品的使用相关。本组病例中全部患者都服用4种或4种以上药物。其中,服用降血压药的有20例(占58.9%);服用镇静剂的8例(占23.5%);精神类药品的6例(占17.6%)。特别是服用降血压、镇静剂、精神类药品的患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造成低血压、头晕、尿频、夜尿增多等问题,以上情况使得老年患者极易在夜间上厕所时或突然快速改变时发生跌倒。

2.5 环境因素 本组病例中跌倒于床旁16例(占47.1%);病区厕所10例(占29.4%);病室内通道8例(占23.5%)。由于不平整的地面,如地面上有水迹未及时清理;或有些家属把患者脱换的病服随意丢在床底,未及时放在污衣袋处。或有不适当的灯光,因为老年人视觉上的变化,对照明要求有较高的亮度,但也避免不均匀或过强集中的光线[2]。现在病区内地板几乎都是较高级的胶性地板,需要定期的打蜡维护等,但在亮堂堂的过道上行走,容易让患者产生眩晕的感觉。或厕所里马桶坐椅过低或缺少扶手、厕所间门口布局结构缺陷设有阶梯、床距不符合规定标准、床头柜与床距过近(

2.6 重视因素 虽然在入院宣教时或日常生活护理工作中,护士向每一位患者的陪护者或家属已反复强调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措施的重要性,但有些陪护者却不以为然,不予重视,抱着掉以轻心的态度,不配合和接受安全防护措施,如患者卧床休息不习惯加床档或忘记加床档;有些患者家属因家庭关系矛盾,不够和睦,不愿意陪护患者;有些家属因工作时间关系或经济拮据,未能来陪护患者;有时护士忙于护理操作而忘记把床档复位;最终导致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3 小结

近年来,随着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年工作的不断开展和完善,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对预防和减少住院患者的跌倒工作方面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与研究。如何做好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有效的防跌倒工作,减少和杜绝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我们医护人员积极关注和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肖春梅,周户林,李阳,等.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康复,2002,4(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