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衍生物,具有多重的意义,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与象征。本文旨在指出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分析我国体育文化的特性,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提出体育人文精神建设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内涵 特性 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一、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
(一)体育与社会发展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表现,因此体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1]。推动社会发展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生产制度的完善。体育活动从产生起就伴随着众多则,规则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类的行为。在当今世界,体育运动的核心规则是平等公平原则,通过多项体育运动的开展,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平等公平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原则,因此体育文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前进。
(二)体育与个人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倡导全民参与,体育活动不是某个阶级的专属,而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平等公平的活动。当今社会体育文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意识到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体力活动,更是一种文化含义。加强体育锻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体现。
(三)体育与世界交流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发展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已加入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在文化领域,体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展示自身的窗口之一,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
二、体育文化的特性
中国的体育文化有中国特色,是吸收了世界体育文化共性中的精华,同时结合了特殊国情衍生出的特色文化。具有以下特性。管理制度严格[3]。国家对于体育的投入非常大,所以也需要看到足够的收益,而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运动员出成绩,各专业运动队伍都在效仿军队的管理制度。每天有规定的作息时间,训练强度和任务都很艰巨。成为专业的运动员之后,运动员需要控制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能做出有损国家荣誉的事情。重视人才培养。我国是举国培养机制[4],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就接受训练,一直到为国争光的一天,从不停歇。我国运动员储备量庞大,专业的体育院校,每年数量繁多的体育比赛,这些都是发掘体育人才的来源。拼搏性。中国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不服输的气质,眼中只有冠军,因此会展现强大的斗志。所以近几年来,中国能够频繁在世界体育竞赛中取得傲人的成绩,不断刷新纪录。坚毅性。中国运动员不怕吃苦不怕累。在赛场上的时间是短暂的,在场下的时间才是漫长的。赛场上需要过人的抗压能力,而在场下,需要坚持不懈的耐心。因此中国的运动员和教练在场下默默训练,一直坚持很多年,只为最终能为国争光。
三、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一)制定总体发展目标
体育人文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期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进行详细而又科学的规划。当前我国体育竞争力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国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全民参与体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应该利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群众基础,从全局的眼光看待体育人文精神建设。在全国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提高人民的参与度。积极申请承办各项体育赛事,提高知名度。在各大高校、行政机关宣言体育人文精神理念,让有知识的人先接受并践行这种理念,进而推广到更多的人群中去。基层与上级一起开动,全民参与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时发展,形成综合的一体的全局发展战略。
(二)完善体育人文精神理念
体育人文精神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理念,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只有深刻研究不同环境下的体育人文精神,才能更好的建设体育人文精神。对于国家而言,体育人文精神应当与体育强国的口号相契合。鼓励运动员努力训练,为国争光。同时国家要发展体育行业,激发民族自豪感,让更多的民族体育企业走向世界。对于社会而言,倡导公正平等的人文内涵,鼓励在体育行业的从业者秉持这样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让体育行业规范运行,构建和谐的体育发展规则。对于个人而言,发挥坚持不懈,拼搏不息的斗争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超越自己。
(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中国体育文化有很多传统的体育精神,我们不能抛弃传统空谈建设。应该始终坚持传统精神中的优秀精华。踏实工作,制定合适的阶段性计划,不能出现空想主义,制定不切实际的计划。保留举国发展体育的机制,中国长久以来就强调集体主义,举国体制可以调动一切能够使用的力量,为运动员创造更好的训练环境,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宣扬奋斗精神,对体育事业怀有极强的热情和积极性,认真工作,有责任意识,愿意为体育事业奋斗终生。发挥创新精神,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再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良。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行业都需要具备多重意义,既能表现出民族的特性,也能对外展现出中国的国家符号。体育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对体育文化发展一定要用更加全面和创新的眼光看待,才能制定更适合体育发展的战略,从而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2:22-26+32.
[2] 夏漫辉.当代中国主流体育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一、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成果,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设有专门的内容,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优秀的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通过文学作品、视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置身于中华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重点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国家存在的标志。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典型素材,自制PPT,带领学生回顾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感受“中国的脊梁”的榜样力量。典型的文化素材会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认同,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挖掘各种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实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全面继承和深刻弘扬。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典型说话,以理服人。
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魅力特点。实践证明,利用风土人情、当地文化精神等活的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和体验民族精神的精髓和力量,会让学生产生无比的亲切感,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强化了文化认同感。
三、设置开放性问题,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面对的文化有本土的和外来的,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有腐朽的和先进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的正确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特别是有争议的文化现象,鼓励学生大胆分析、畅所欲言,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情境,以“当前网络语言在挑战传统的汉语体系该不该禁止”为背景材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网络文化有利有弊,一方面汉语有其广博的包容性,网络语言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丰富汉语的语言词汇,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中某些低俗、晦涩的词语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绪。作为学生要学会进行甄别,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网络语言。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世界,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生活中接受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四、利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时代责任感
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将教学内容与时政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做贡献。
在“对待传统文化”及“直面外来文化”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的“中俄文化年”、法国“中华文化年”等重大对外文化传播活动。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对方的平等思想,共享全球化的文化资源,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展示中国开放、进步、包容、富有活力的新形象。同时让学生认识到“90后”的个人主义、因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出国热”等现象,不同程度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利于中国文化的继承。文化问题的讨论会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在共享世界文化的同时,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尤为重要,从而增强责任感。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因此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不仅仅是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师生同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关键词:武打影视;武术技击;武术道德;武术艺术;人文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23-04
中国武术与影视艺术的有机结合缔造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武打影视。多年来,《少林寺》、《霍元甲》、《黄飞鸿》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武打影视可谓家喻户晓,令人津津乐道。人们在欣赏精彩夺目的武打画面时,更为其内蕴的武术人文精神所感染。因而,武打影视不仅有力地提升了武术的艺术价值,大大拓宽了武术的传播路径,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而且光大了武术人文精神,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武打影视通过精彩的武术技击画面、精湛的武术技艺展示、多变的江湖风云意象,塑造了一个个侠肝义胆、忠信仁勇的英雄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等都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1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思想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打影视以武术动作为素材,自然脱离不开武术技击的呈现,从而折射出特有的中华人文思想。这也恰恰正是中国的武打影视不同于英国的侠盗片、美国的西部片等关键所在。
打、踢、拿、靠、摔等武术技击元素构成了武打影视所必需的动作素材。众所周知,武术博大精深,门派林立,拳种迥异,因而即使是同样的技法要素在不同类拳种中呈现方式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武打影视片,传递着不同思想主旨的人文精神。比如,《少林寺》、《精武门》中的武打场景体现了勇猛迅捷、硬攻直取的武术技击风格,一展“外家拳”的阳刚风范,彰显了中国文化豪迈豁达、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太极张三丰》、《太极宗师》等以武术的重要拳种“太极拳”为主线,通过武技上的引化拿发、顺势借力等巧劲运用体现了“内家拳”的阴柔之韵,彰显了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尚巧、重柔的人文思想。
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动作经影视艺术加工,既体现了攻防技击的武术本质,又消解了暴力色彩,呈现出一种人文精神美韵。打斗双方的动作设计也基本按照武术技法中的攻防、进退、刚柔、虚实、屈伸、含展、开合、吞吐等运动规律而展示,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的辩证思想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传统文化精髓。武术技击中的“引进落空”、“随曲就伸”、“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技法原则彰显了“以弱胜强”、“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华人文思想。
2武打影视中武术伦理道德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同样,武术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称为武术道德,简称“武德”。武打影视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以仁义刚健、德艺双馨令人尊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道德品质修养的人文精神。
1武术道德与武术技击的二律背反
武术滥觞于先民们的生存需要,催发于冷兵器时期的古代战争,因而决定了“攻防技击”的本质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武力”的强势,尤其在先民初期,对“武力”的崇拜甚至成为时人的风尚。然而,当“武力”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客观存在时,提升习武之人的思想境界以规范武术技击的滥用,维护群体乃至社会的和谐成为武术发展之必须。于是,武术界的一些门规戒约等成为择徒的标准、武术比武较技时的禁击部位和禁用技法等都成为了武德的规范举措,竭力在弱化、规避、消解“武力”。因而,武德一方面规范技击的运用,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武力。可以说,正是武术技击成就了武术道德的历史生成,又在一种阴阳合体与对立统一的二律背反的态势下维系着武术的和谐发展。这种二律背反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武术”所具有的阴阳对立统一的一致性。“武德”的思想根底源于中华文化的伦理思想,它既脱离不开公民大众的思想道德框架,又有自身特殊的精神内涵。武打影视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文化选择,揭示了武术文化深层的伦理价值,透视出中华民族文明仁义的人文精神。
2.2“侠义精神”是武术道德最深层的人文积淀
“侠义精神”是武术深层的人文内涵,是“侠者人格精神经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武术文化意象,是武术审美文化的精神特质”。从武打影视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思想主旨大都体现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较量,而最终正义必胜,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义”的精神内核,体现了武术特有的“侠义精神”。
武打影视中透视出习武之人重“义”的人文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民族内部。面对邪恶不法之徒,习武之人见义勇为、惩恶扬善,为维护社会和谐而采取的“侠义”行径。民族之间。表现出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并随时为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民族“大义”精神。当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武术界仁人志士以“铁肩担道义”的“侠义精神”寄予了“忠义”的爱国思想。那种“舍生取义”的大丈夫行径,是中华民族英雄气节和正义精神的体现。《霍元甲》、《黄飞鸿》等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题,将霍元甲、陈真、黄飞鸿等一个个侠肝义胆、忠义仁勇的爱国英雄刻画得淋漓尽致,彰显了习武之人精忠报国的拳拳爱国之情,给人带来一种武打影视有的审美体验。屈原《九歌・国殇》所发出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正谱写了一曲“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侠者悲歌。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武林中人侠肝义胆的写照,武打影视所折射的武林人物形象往往体现出武者“勇猛”的胆略心志,体现了武术道德中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知死不辟,勇也。”《史记・太史公本纪》:“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这些都是对“勇”的思想诠释。当正义受到污熏,民族尊严受到践踏,武林豪杰敢于挺身而出,并采取坚决、果断、勇敢的侠者行径,勇往直前,不怕艰难险阻,不顾个人安危,为维护正义行径,捍卫民族尊严,甚至流血牺牲也毫不畏惧。如《霍元甲》中对“津门大侠”霍元甲的精神刻画,表现出了对外国大力士嚣张气焰的临危不惧,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彰显,折射出中国人威武不屈的“勇”的人格品质。这种“勇”反映在武打影视中又与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人行径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自强不息的“勇者”精神。“见义勇为”体现了武术道德中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
伴随着“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声,作为千百年来积淀的武术“侠义精神”,在历史的国难当头之际都充当了凝聚中国大众民心的“强心剂”。当这种精神通过武打影视这一特殊的载体的历史再现呈现给大众之际,那种对侠者的赞叹、对民族力量的震撼、对侠义精神的敬仰都内化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自尊、自强精神的自觉提升,显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强大的教育价值。
2.3“守信承诺”是武术道德中的立身之本
著名武术家佟忠义在《武士须知》中说:“信义为立身之本,进之源,昔季布一诺,楚人许以千金;关公三约,匹马终于归汉。可见古人于守信赴义之道,虽利诱势胁,不能变其志也。”武打影视展示了侠者“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的铮铮铁骨,体现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铿锵行径,透视出中华文化“守信承诺”的传统美德和人文思想。较技双方不管输赢,都会做到“言而有信”,遵守承诺,否则将难以立身江湖。“活跃在风云多变的江湖世界,侠者正是以‘诚信’这一道义精神进行着自我行为的约束和肝胆相照的交往。”这也是我们立身于世的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荀子・富国》“已诺不信则兵弱”及《礼记・经解第二十六》“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等等,都体现了“信”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诚信”关切到人际交往中的人格信誉,是彼此坦诚交往的心理基础,是置身社会的立身之本。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武打影视中塑造的武术人物守信承诺、一诺千金的仗义豪举无疑会给大众带来深深的启示。
2.4“追求和谐”是武术道德的人文精神旨归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始终恪守着“和为贵”的人生信条,以“和”为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汉代硕儒董仲舒认为“天地之美莫大于和”。武打影视所折射的文化内涵之一就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如《英雄》中,一个大大的“和”字升华了人物形象,提升了电影的深度。
武术道德透视出中华民族自古以“和”为贵、以整体性的民族利益为重、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是当今“和谐社会”理念的影射,对当代人无疑具有思想启迪与教育价值。
3武打影视中武术艺术教育思想
武术是中华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给人带来诗情画意的审美愉悦。诚如当代著名武术家蔡龙云所说:“武术运动创始以来,始终是从‘技击’、‘舞蹈’这两个方面在发展,因此我们看武术,必须从它的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来看。”由此,武术的艺术性潜质,再加上影视本身的艺术色彩,武打影视展示的武术艺术风采不言而喻。
3.1不同风格的武打影视折射出不同的武术艺术风采
影视是生活的视窗,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武打影视的历史生成同样紧扣时代脉搏。1928年由香港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火烧红莲寺》,开创了中国武侠片之先河,中国武术与影视的首度联姻,引起业界的强烈反响。如果说武打影视在形成初期还仅处于一种新的影视艺术模式的尝试阶段,那么随后的发展则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武打影视艺术。
20世纪60年代末,李小龙以其精湛的武术技艺将武术的技击本色通过影视荧屏诠释得淋漓尽致。《唐山大兄》、《猛龙过江》、《死亡游戏》等力作通过李小龙精干强健的身姿、无与伦比的技击展示了人体健力之美、武术技击之美、武术精神之美,充分体现了“技击武术”的魅力风采,给人带来撼人心魄的艺术享受。
随后崛起的香港武打影星成龙以幽默诙谐的武术动作,彰显了“灵、巧、活、变”的武术技法特色和“趣味武术”的艺术格调。《醉拳》、《我是谁》等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欢快愉悦、刺激新异、巧夺天工的武打影视艺术风格,展示了武术的趣味性、娱乐性风采。
随之,作为5届全国全能冠军的李连杰以其标准规范、俊逸潇洒的武术动作,彰显了形神兼备、内外合一、高难美新的武术艺术风范。《黄飞鸿》、《霍元甲》等同时贯注了爱国主义情结,以“现代武术”的艺术风采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1世纪初,在高科技浪潮的冲击下,《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一部部武打商业大片充分利用影视“蒙太奇”影像,将武术艺术升华,充满了“科幻武术”的憧憬。它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将中国艺术的写意手法贯注其中,给人们带来玄虚、刺激、炫目的视觉盛餐和时空交叉的审美意象,从较深层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张力和武术艺术的深化。
3.2高科技成为新时期提升武术艺术的催化剂
现代高科技推进了武打影视的艺术化发展,一方面使观众获得身体上的放松,精神上的松弛,心情上的愉悦;另一方面,从较深层面反衬中华文化和武术人文精神。如《英雄》壮观宏伟的场景、妍丽的色彩搭配、含蓄的写意手法把武术与艺术结合得令观者大饱眼福。纵观中国武打影视的发展历程,从一招一式的拳打脚踢到充满神秘色彩的嬗变,武术艺术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直板叙事手法,进入了一种精神意识的境界提升。
武打影视经过高科技手段和影视“蒙太奇”影像运用,将武术动作的造型美和表意性融合一起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减少了血腥,弱化了暴力,让观众在更深层次理解角色形象的同时,也欣赏到一种所谓“暴力美学”的壮美。轻松和谐的氛围淡化了打斗的杀气;原本凶残的搏杀得到唯美化处理;肝胆热血、柔情侠骨的英雄人物的刻画等都给人们带来一种浪漫主义英雄情怀和人文精神。
武打影视中对技击水平高低的评价往往并不直接表现为身体接触的血腥厮杀,而是通过穿山越涧、翻屋登高来体现武术轻功的高低;通过动作的动迅静定体现“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武术艺术风采;通过动作瞬间的迅捷完成已决胜负,避免了血腥搏杀,体现了“高手不带形,带形必不赢”的拳理;通过模拟动物的神态体现武术艺术的审美意象等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为现代人构筑了精神匮乏、信仰缺失、思想困惑的家园。武打影视通过荧屏展示了武术艺术化风采,给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武术形象,富有一定的文化艺术色彩。对于培育大众的武术审美情趣、武术艺术修养、武术人文素养,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4结论
武打影视是以武术为载体,折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一扇窗口。它通过影视影像,带给观众一个扣人心弦、风云多变、奇诈怪异、柔情侠骨的“江湖”意象,从武术技击、武术道德、武术艺术的不同层面透视出隽永深长的中国武术人文精神,其基本的人文思想彰显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刻画和民族情结的体现。通过武打影视这一特殊的平台,对于提高人们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认识、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都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刚,殷优娜.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武侠审美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4).
[2]佟忠义.武士须知[M].《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2.
[3]蔡龙云.从擒拿法与剑舞来看武术运动的技击性与艺术性[C].蔡龙云.琴剑楼武术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5.
[4]贺业志.关于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的宣传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3):16-18.
这一夜,全世界40亿观众在文化、艺术与美的感官震撼中陶醉。
从一开始,人们就被带入激情与惊奇之中,感受古老东方的中国独特的欢迎仪式。
2008名乐手,2008面缶,组成宏大而庄严的缶阵。在中国古老的计时器“日晷”影像反射的光芒中,滚滚春雷声霎时席卷缶阵,响彻全场,响彻全世界。整个缶面闪现巨大的倒计时数字,全场观众一起呐喊,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序幕。撼人心魄的缶乐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豪迈高歌声,撞击着全世界观众的耳膜,透着好客的中国人无比的热情而真诚:今天,此时此刻,欢迎全世界宾朋来到中国!
这是一个富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开始,让世人更加期待这一席文化盛宴,将给人以怎样的视觉听觉冲击与精神文化享受。
在鸟巢的中央,在声光电火烘托的艺术氛围中,一幅气势恢弘的中华文化长卷徐徐铺开。五千年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与勃勃生机,在这巨大的画卷中集中地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在悠扬古朴的《太古遗音》古琴声中,上古至先秦的文化符号在画卷上流淌。在行云流水般的变幻中,“孔子周游列国”的诵读情境、“活字印刷版”的文化意象、“丝绸之路”的大漠风情、“郑和下西洋”的壮丽景观、中华礼乐的盛大气象、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依次演绎。造纸、飞天、长城、昆曲、和平鸽、鸟巢、太极拳、瓷器,各种体现中国文化的元素艺术地再现。
中华文化的精华就这样展现给世界。而在诸多文化奇观的视觉冲击中,在绚烂的色彩和声乐震撼中,人们获得了中华文化的艺术与美的享受。更在诸多文化元素营造的中国意境中,领悟中华文明的价值内核,这便是和平与和谐。开幕式把当代中国对这一文明价值内核的坚持发扬做了进一步的艺术表现,使人们惊异并忘情于中国人民追求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的意境。
奥运会开幕式历来是举办国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短短一小时的文艺表演中,让世界充分感受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不仅把中华文明更好地融入了世界,更将有力地推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了解与交流。
作为奥林匹克文化的一部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艺术地表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本质。在奥林匹克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汇交融中,开幕式艺术地讲述着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彰显着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找到精神契合点。
每一届奥运会开幕式都是一次伟大的文化创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着中国人文化创造的智慧。它的成功举行,不仅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而它营造出的崇高而神圣的奥运氛围、奥运意境,在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为即将开始的奥运盛会的有特色、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奥运开幕式英语作文 ·奥运开幕式作文 ·观开幕式有感作文 ·奥运开幕式小学作文
·我看奥运开幕式作文 ·有关北京奥运开幕式的作文 ·奥运开幕式感想作文
·开幕式观后感作文 ·29届奥运开幕式作文 ·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的作文
·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作文 ·关于奥运开幕式作文 ·奥运会开幕式作文
关键词:书法艺术;艺术创作;书法作品;文化地位;艺术形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书法界谈论最多的是书法文化,书法文化中谈论最多的又是书法的文化地位,这一问题既是书法的重大理论问题,也关涉书法艺术的弘扬与发展,极具现实意义,是书法研究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梳理古今中外关于书法文化地位的言论,可以概括出“小道说”、“核心说”、“变化说”三种观点,“三说”各有其弊:“小道说”无视书法存在状况的事实,过于低估书法的社会作用。“核心说”又夸大了书法的作用,实则过犹不及。“变化说”虽然指出了书法地位是变化的,但也没有给书法以恰当的定位。回顾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书法艺术风雨飘摇,书法的文化地位也是时起时伏。从19世纪末开始的切音造字,到国语罗马化运动、拉丁化运动以及后来的汉字拼音化运动几乎是要除掉汉字而后快,汉字被认为是落后的根源。汉字不存,书法焉附?书法的文化地位降至了最低点,在上世纪80年代余秋雨甚至还为书法撰写了祭文,认为“它应该淡隐了”[1](P.65),而同在上世纪80年代熊秉明又提出“书法是文化核心的核心”,把书法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王岳川的言论又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中我们不难看出上个世纪人们对书法的文化地位看法的差异。以上的不同观点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确定书法的文化地位。
一、书法的文化地位确定一种文化的文化地位既要有相应的理论根据,也要看一看现实的情况,还要依据主观的价值取向。有人说历史是可以随意打扮的姑娘,这话不无道理,说明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在谈到对熊秉明“核心说”的看法时,徐利明说:“熊秉明先生所谓‘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其结论过于夸张,有哗众取宠之嫌,然书法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又极尽点、线之性状变化,极具表现人的性情、精神之境界的艺术表现力与精神感染力的独特艺术形式,确实堪称为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2](P.8)徐先生称书法为“杰出代表之一”,虽然比较准确,但是还没有到位。笔者认为:书法艺术堪作中华文化最佳形象代表。下面试以论述。
(一)书法可能成为最佳形象代表的文化种类的筛选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囊括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涵盖了各种装备、理论、观念、制度等,文化存在形式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制度的或者是精神的,在文化的这个大概念中,各种小文化各自占有一定的地位。各种文化在大文化中的地位并非均等的。确定一种文化在一个国家大文化中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室内布置,最重要的位置是挂一幅书法作品还是一幅绘画作品,是摆一尊佛像还是一方奇石,是设计者如何选择的问题。文化是多元的,一个国家应该从多元的文化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文化形象的代表,这对于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和民族符号是极为重要的。文化虽然是多元的,但作为民族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化种类还是可以选出的,这一代表文化最好符合这样一个条件:有摄人魂魄的形象感、有恒常久远的生命力、有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涵盖各方的全息性以及卓尔不群的独特性。哪种文化可以成为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表呢?不妨按照以上标准先对中国文化中可能成为形象代表的文化种类进行排查,最后将其集中在哲学、京剧、文学、国画、民族音乐、书法等文化种类上或许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儒、道、佛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如果以儒、道、佛中任何一家为代表,都不能兼及其它两家,因而缺少中华文化的全息性。以整个哲学为代表,又显得阵容过于庞大,失去代表的意义。以哲学为形象代表最大的不足之处是缺少悦目的形象性。京剧有典型的形象感和民族的认同感。京剧也会因为大众的喜爱而得到长久的发展,但遗憾的是京剧的历史太短,缺少中华文化的全息性。中国文学、国画、民族音乐均具有良好的形象感、强大的生命力、民族的认同感以及充分的全息性,但相应的艺术几乎各国都有,而且各有其民族特色,以其中任何一种艺术作为形象代表都缺少特别突出的理由,实则是缺乏独特性。为中华文化找出一个形象代表也确非易事。红山文化可以是中国远古文化的代表,但不宜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孔子可以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但不宜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鲁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但不宜是中华文化的代表。综合地看,把书法看做中华文化最佳形象代表是恰到好处的。(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最佳形象代表的理由
1.书法具有摄人魂魄的形象感我们先看一看北京奥运会的选择:北京奥运会会徽为“中国印”、体育图标为“篆书之美”、 北京残奥会会徽为“之”字形“天地人”。 这些图标设计中充分利用了书法元素,简洁而深刻。这组设计给了国人满意的答案,这是中华民族集体意识中对书法的认可,它们也成为世界公认的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体育设计之一。这足以说明书法具有摄人魂魄的形象感。寻找文化形象代表当然要注重形象,这最好到艺术领域中去寻找。书法是“中国人最标准的艺术”[3](P.88),它“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4](P.87)。书法是对自然的抽象,这种抽象的程度比起中国画里所讲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抽象程度要高出很多,它一方面来自自然之象,另一方面来自作者的想象和加工,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最完美的结合,它在极具抽象性的同时又能让人感觉到“世间无物非草书”,万物已寓于其中。具有令人玩味的形象性使书法成为极富有深意的形式。“文则数言乃成其意,字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至简至易,线条本身的魅力足以使其跨越语言、跨越国界,展示东方的文化神韵。书法的这种代表性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于它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的积淀。对于个人来说书为心画,是个人生命的呈现,对于民族来说,书法是民族灵魂的昭示,是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灵,是历史不同时代的文化符号,更是整个中华文化最优雅的形象代表。书法何止是“如其人”而已,它更是“如其国家”、“如其民族”。
2.书法具有恒常久远的生命力书法在遭受20世纪的多次重创后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不能不敬佩它那不屈的精神以及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余秋雨的《笔墨祭》字迹未干,书法就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书法具有恒常久远的生命力,是因为其有深邃的内涵。在历史上书法艺术就表现出明显的审美先导性,书法上所形成的审美意识被文学、绘画、戏曲等其它艺术借鉴。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书法热,无疑又一次表明了它的先进性,我们说书法热是汉语热、国学热的先兆,应不为过。书法热比国学热早了二十年。现在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几乎消失殆尽,这恰是书法艺术精神得以显现的绝佳机遇,这就像山水画如不去除地理图经的实用性目的,其艺术精神也不得充分彰显一样。书法中包含着现代因素,充满着时代所需要的创新的品格、和谐的观念,能够与时俱进,永保魅力。可以说汉文化不灭,书法艺术就永远不灭。中国人没有把心灵交给宗教,而是交给了道德和艺术。书法是中国人永远的心灵寄托。传统文化给书法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书法又反过来给传统文化以巨大的影响。书法很大,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舞台。3.书法具有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任何人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认同感,中国人对汉字也是如此。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融合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使得以汉字为依存的书法艺术成为汉文化中最具民族性的艺术。汉字的普及性、书写的抒情性、工具的特殊性又使书法为大众所喜爱。书法在学习、欣赏等层次上都有一个梯级结构,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高度,满足不同的成就感。书法并非是少数人的特权,它既是精英的也是大众的,无论在帝王将相中还是在平民百姓中都有嗜书如命的爱好者,无论在高楼庙宇之上还是在茶馆酒肆之中到处都有熠熠生辉的书法作品。曲高而并非和寡,书法是群众的艺术。“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5](P.286),“中国乐教衰落,建筑单调,书法成了表现各种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6](P.131)书法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能力,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还直接地宣扬了中国人民最喜爱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等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常被作为书写的对象,这些又无疑地拉近了人们与书法艺术的距离。
4.书法具有涵盖各方的全息性书法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发展生成的艺术,汉字的创造是“外取诸物,内取诸身”的结果,汉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从文字―文献―文化―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乃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可以说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浓缩的精华,具有涵盖各方的全息性。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改变了原来对书法的看法,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永恒的缆绳”。纵向地看,书法可以贯穿中国的文明史。远到新石器时期的陶器,近到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书法总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法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风貌。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汉字发展的历史上清晰地记录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足迹。新石器时期刻画文字的幽深、甲骨青铜文字的玄奥无不向人们诉说着遥远的故事,秦始皇时期文字的统一是中国各民族走向融合的表征,隶变的发生是中华文化快速发展的先兆,汉字书法的纯艺术化过程正是现代科技发达的反映,汉字承载的信息是其它拼音文字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刘熙载说:“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无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之风猷;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之典则。”横向地看,书法和其他文化发生着广泛的联系。这里试以哲学为例,简要地说明书法与其它文化的联系。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不同的哲学观会影响书法家思想方式和表现手法,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国文人的哲学观往往是儒、道、佛的综合,书法作品也反映了儒、道、佛的思想,书法是表,哲学是里。[7]叶秀山说:“书法艺术的意义,主要不在文字的意思,而是在文字之外,另有其‘超越性’。从某种意义来说,书法因其单纯性而最具有‘形而上’的意味。”[8](P.187)可以说中国书法是看得见的哲学,书法的修炼无不以达到哲学的境界为最高追求。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运动观、自然观、阴阳观、和谐观等无不在书法艺术中得到最直观的体现。
5.书法具有卓尔不群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书法最为突出的特点。所谓的独特性是指书法是世界上唯一的以文字书写而形成的艺术。书法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以下的因素使其特行独立、卓尔不群:一是书法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艺术。文字乃文明之始,书法艺术从娘胎里带来了其它艺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都被赋予了法度和情性,笔画的书写质量被不断地提升,结构也日趋精彩。构成汉字的二百多个偏旁部首可以变换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不同形式。同时汉字又具有象形性等特征,可以很好地表情达意。二是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华文明又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汉字浸染本民族文化之深是没有第二种文字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三是中国汉字的特殊的书写工具。柔软而能表现变化的毛笔、柔韧而能彰显墨彩的宣纸、色玄而能分出五彩的墨汁以及细润而易于发墨的砚台被称为“文房四宝”。这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书写工具,这些工具所特有的书写效果以及它们本身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四是在长期的古代社会中社会各层尤其是社会精英普遍参与的书写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书法文化。这种书法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影响巨大。总的来说书法博大精深,涵盖万有,有法、有意、有情、有态、有形、有质、有韵、有神、有气势,很好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也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促成了这门艺术的生成、发展和繁荣。
二、进一步维护书法的文化地位周俊杰说:“作为最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尽管已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30多年中出现了躁动、复兴、等几个时期,但真正地使其在整个中国和世界大文化中占一席之地,却还有一段距离,至少就目前情况看,与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等艺术门类相比,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9](P.570)可见,书法的文化地位还需要我们去积极地维护。这里就如何维护书法的地位谈点个人看法:近年来在书法界,有人提出“文化书法”与“艺术书法”的概念,我觉得这两种提法不利于维护书法的地位。书法作品既包含着艺术的因素,也包含着文化的因素,以上提法反而割裂了书法中文化与艺术的联系,要么偏执地认为书法是艺术,要么偏执地认为书法是文化。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是一种综合素养的反映。是王羲之的书法没文化?还是坡的书法没艺术?这种提法反映了对书法本身的不自信,因而具有消极的意义。如果按照这种分法,以后会不会又有人提出“文化兼艺术书法”呢?书法是不是还可以叫做“音乐书法”、“仿生书法”、“遗传书法”等等呢?在“书法”前多加任何一个限制词都会缩小它的内涵。目前我国精英层的“去书法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将其怪罪于大众的广泛参与,这是不够公平的。大众参与书法可能是书法民族性的最直接的体现,这是值得大加赞扬的事情。文化精英层的流失主要原因是不够完善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不变,精英层难以返还书坛。虽说中华文脉不断,但这只是就大的文化而言,小的断裂处还是不少的,书法教育就是这样。在韩国、日本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一直没有间断地开展书法教育时,书法的母国却曾把书法教育丢得干干净净。现在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书法的学科建设也逐渐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书法高等教育的体系已逐渐完备,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础工程还需要加强建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海外文化调查表明, 中国书法第一次超过中国京剧成为海外人士辨识中国的文化符码”[10],随着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随着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理解的加深,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表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书法如果仅仅被视为“小技”,确实是优秀资源的浪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责任编辑:贾明哲)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明的碎片[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2]徐利明.《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总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5).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沈尹默.书法论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5]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6]宗白华.意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邱世鸿.新文人书法论纲四题[J].中国美术研究,2013,(03).
[8]叶秀山.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