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范文第1篇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我国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政策给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当今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形势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究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探究的重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对于社会人才需求的切合程度。高校传统的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以及就业市场的需要,不断深化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迫在眉睫。本篇文章立足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相关人员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已经逐渐步入大众教育的时代,相关教育部门已经开始重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数学学科是人类文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不只是一个学科,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甚至是工具。高校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人才培养计划不仅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更是提升人类综合文化素质水平的重要载体。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能够有效的提升高校毕业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激发无限的创造力。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在高等教育改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延伸于社会的不同领域,关联着不同的学科,通过基础教育知识的灌输,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紧缺性人才。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是国家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推动改革的整体成效。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高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注重以人为本以及与时俱进,要正视教育改革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好的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一个完美的契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1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形势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对于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人才竞争过程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不够明确,甚至存在着较为单一的情况。对于人才培养的计划变通性并不强,基本延续了高校过去老旧单一的培养套路,如此的培养计划虽然可以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吻合,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有着严重的阻碍以及局限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形态对于人才的需求。

1.2高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对基础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高等院校的学者更倾向于将学术研究的焦点放在专业内容上,对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缺乏研究,这样的研究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无益处。甚至会在学术研究上呈现出一种坐井观天的局限形态,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很大的束缚和牵制作用。高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当下,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没有根据学科的发展情况,与时俱进的设置专业性的课程项目,一般都在沿用过去的教材内容,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难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切合,不仅限制了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而且束缚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

1.3高校数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法单一老旧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知识接受来说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传统的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步伐。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而且难以满足社会对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一些高校的数学教育专业教学课堂上,高校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而且使得课堂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弹性。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和压制。

2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2.1明确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导向。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应该结合当前的就业市场形势需要,确立符合形势需要的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该明确确立数学教育专业应该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这一理念,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知识过硬即可的教学培养目标,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上日程,培养出复合型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2扩展高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范围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破除过去一味的关注学科专业纵向学术研究的模式,不应该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挖掘不同专业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之间的联系,比如数学教育专业与经济学之间,数学教育专业与管理学之间,数学教育专业与心理学之间等不同的联系,拓宽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知识交叉,应该认识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一门社会性的学科,应该不断将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横向的覆盖,与此同时,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专家学者应该进一步细化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致力于培养知识面宽泛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3创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高等院校应该结合时展的需求,与时俱进,适时地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并且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具有时代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不再接受重复呆板的专业教学内容,而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与时展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在学校里学习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还应该随时对现有的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定期的优化,根据教学的实践情况,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视野环境,接触到更丰富多样的综合性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优化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断重组,创造出更加符合时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体系,呈现出一个体系完备合理的教学专业课程内容大纲,为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4丰富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对于教学效果的优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同且单一的教学方法,那么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学效果的发挥。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以及学者应该根据教学活动的实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丰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特殊的教学情况,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伙伴。在教学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启发式教学以及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运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教学提供更加完善的外部环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学科人才。

3结语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不仅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更是一门专业性以及社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各级教育部门都应该正确认识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不断推进过程中,高校应该重视高等数学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协调配合,结合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科特点,确立科学准确的教学思想,通过不断拓展高等数学教育的专业覆盖范围,增强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科的广泛性,注重高等数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时代性,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来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助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的解决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更加高效地促进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对于学科教学水平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最终来促进当代大学生数学学科基础的巩固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保障当代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春月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雨,刘学文.大学教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和产业,2011(10).

[2]刘菊芬.改善数学提问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

[3]李小梅.对高等数学教学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法的探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01).

[4]杜炜,许和乾,解大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分析教学研究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5]刘一帧,贾林鹏.国际数学课程演变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上旬),2014(01).

[6]田英国.拓展与延伸:新课改背景下高校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发展性策略[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9).

[7]董丽华,刘艳琴.数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德州学院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4(07).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以致用;计算机基础教育;定位;能力结构;课程体系

“学以致用”是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已成为许多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不能用、学不够用的现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还比较严重。那么,如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真正落实“学以致用”的思想呢?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从应用出发,准确定位计算机基础教育,构建基于“学以致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需落实“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精神[1],所以,学生在校上课课时大幅减少,为了保证专业课课时,许多学校基础课课时被一减再减,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已难以保证。

为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广东省教育厅2009年教改项目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与实践”课题组对广东省13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基本情况的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实施时间为2009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3份。本次调查对象均为专业教师,共43人,具体组成如表1所示。本次调查题目数为18道,其中1道是了解专业教师对计算机应用能力重要程度的认识,3道是了解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1道是了解专业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看法。下面是这5道题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

1.1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解专业负责人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所起作用的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一道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的重要程度”的题目。从图1可以看出,43个负责人中,有95.4%的人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或“重要”。

1.2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情况

为了解专业负责人在制订(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3道题目。从表2可以看出,有33个专业负责人在组织专业调研时“不会”调研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占76.7%;有32个专业负责人在制订(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会征求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师的意见,占74.4%;有36个专业负责人是根据学校的要求统一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占83.7%。

为了解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门数与课时数,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2道题目。1道题目是“您所在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门数是多少”。从图2可以看出,有3个专业未开设,24个专业只开设了1门,开设3门以上仅有2个专业。另一道题目是“您所在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总学时数是多少”。从图3可以看出,有4个专业课计算机基础课总时数小于30学时,有23个专业的学时数为30至60之间,120学时以上的专业仅为2个。

1.3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专业负责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看法,我们设计了1道题目,此题为多选题。从表3可以看出,有40个人认为“不能服务于专业”,有36人认为“学不能用”。

从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绝大部分专业负责人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发展重要,但他们认为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用脱节,不能与专业能力的形成相融通,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从而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2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

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件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及技术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方面起着基础和先导作用[2]。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计算机基础教育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获取,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基础教育不是简单的文字编辑教育,也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压缩饼干”教育,而应该是能承担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和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育,它应该服务于整个专业教育体系。只有这样,计算机基础教育才会得到人们的重视,才不会被边缘化。高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有别于本科院校,要更加突出应用性,减少原理性、理论性教学内容。

3 “1+X+Y”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应该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宗旨,以形成职业能力为目标,从研究实际工作对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需求入手,紧紧围绕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来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是在分析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深入分析专业(或专业群)的所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结构,从而设计课程体系和开发课程标准,如图4所示。

3.1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是通过咨询专业负责人和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及规格,了解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主要行业和职业,确定需求调研的对象。

3.2需求调研

需求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它是整个流程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选取企业(或行业)的一定要有代表性,被调研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要能代表当前同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最好是选择已经有往届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调查的方法通常是召开座谈会、填写调查表,也可以深入到相关工作岗位,了解他们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3.3能力结构分析

要构建“学以致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弄清楚“用”什么,如何“用”,即学生现在或将来用到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并以此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结构。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大学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承担重要职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结构包括:1)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2)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3)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4)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3]。其中能力结构中的第1、第3、第4点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即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即通用能力。而能力结构中的第2点,即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3],即专门能力。不同的专业领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均有所不同,所以专门能力会有所不同。图5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分析是在分析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归纳汇总该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情况,并按照计算机基础教育能力结构图,分析哪些是通用能力,哪些是专门能力,哪些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可以只作为拓展能力。

3.4课程体系构建

与能力结构相对应,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由两个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课程模块和专门能力课程模块。通用能力课程模块为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而设置,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全院性选修课组成。专业应用能力课程模块为培养学生的专门能力而设置,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开设,由此来构建“1+X+Y”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的“1”是指所有专业均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X”是指每个专业必修或指定选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X”的课程门数没有限制,完全根据需求确定,“Y”是指面向全院开设的计算机类的任意选修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所必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因为“Y”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设置可能与某个专业的“X” 中课程相同,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情况进行选修。课程设置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层次开设专业应用能力课程和拓展学生能力的计算机类选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如图6所示。

3.5课程标准开发

当课程体系构建后,要保证教学效果,课程标准开发十分重要。课程标准内容一般包括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教学要求、考核、实施建议等。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构建了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计算机基础教育才有质量可言,也只有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确保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基础教育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教高[2006]16号.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小学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73-0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由此可看,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是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是需要班主任的全力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的提高我国的教学水平。而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承担起保护学生和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重要责任,是需要每位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调整教育目标,积极完善教育教学环境,综合教育资源,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发展需要。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我国的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是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道德素质。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并没有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一味的认为只要保证了学生的成绩就是促进教育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都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不能更好的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好的帮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班主任将新课程理念运用到工作中的主动自觉性不高

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认为新课程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差太远,对新课程理念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只是通过简单的培训来了解新课程的理念,并没有真正的从实践中找到新课程理念可以给教育教学诸多便利之处,从而导致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的工作内容掌握不够。因此,小学班主任想把新课程理念更好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恐怕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2、班主任的价值观和学生观不足

由于我国的小学班主任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可以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随意占用“副课”。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我国的小学班主任与教师均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3、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没有及时的更新与发展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其承担着保护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持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合理的管理。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班级管理中,我国的小学班主任始终是扮演着一个大法官,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民主平等的乐趣,对学生自主管理观的理念还不够强,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班级管理理念因没有及时更新而导致教育教学的发展不能够更好的更好满足当代不断发展的需求。

4、班主任教学过程中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越来越多

一般来说,我国的小学班主任太注重学生的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极容易导致学生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对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有所欠缺,不能够正在为学生发展提供便利之处。

5、班主任的评价观仍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评价观和内容非常单一,学习不好的学生优点得不到重视,学习好的同学缺点被班主任所忽视,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够全面性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的小学班主任的评价方法太过单一、刻板,一直用成绩来决定学生好坏,从一定的程度上这严重导致了学生发展的两极化。

二、新课程理念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1、小学班主任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在文化经济的带动之下,我国的教育教学已经取得了非常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不断发展的脚步。因此,我国的小学班主任应该多给学生发展的空间,不能只把学生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理应不断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我国培养出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

2、新课程的师生关系观要求班主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该扮演着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努力的构建出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互动的、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才可以让两者得到共同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小学班主任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班主任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在教学中越来越普及,我国的新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趋向于网络化。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已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等。

综上所述,新一轮基础教学改革的实施,给小学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求班主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要求班主任时刻改革与更新教学方式,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完善班级管理模式,把新课程理念更好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去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既能够在书本上学习到知识,还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以此为我国培养出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珊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素描课程;技能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6-03

起源于美国,目前国内兴起的翻转课堂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生课上听讲课下作业的模式,创造学生课下学习概念知识、课上练习巩固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在翻转教室里,教师制作讲课视频,在视频中讲解新的概念,然后把视频作为课前或课后的作业发给学生。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师讲课,在课堂上做我们通常所称的“家庭作业”。这些由教师录制的视频课程,能够让学生在他们的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很方便地观看,而在课堂上,学生们通常分成小组做项目、练习或实验,老师则穿梭于学生之间,提供有的放矢的指导。这就解放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师利用这些时间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一起做课题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特别适合技能式的高等教育课程的教与学。

在艺术类的高等基础教育课程中,属于技能式基本训练的基础素描课程,其特点就是:知识涵盖范围大,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如何在规定的学时课程中教授全部的知识点而且能够让学生尽快地掌握,具有极大的挑战。如果艺术类的高校教师能够尝试借鉴翻转课堂模式,将基础素描课程进行课堂翻转,就有可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于基础基础素描课程中教与学的突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创新思维。如何将传统的基础素描课程进行成功的课堂翻转呢?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笔者作为授课教师,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充分利用当今信息电子网络技术, 积累了一些教与学的经验, 提出如下几点构想。

一、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的“微课”形式及制作理念

“微课”伴随互联网发展至今,好评如潮,但本质上,“微课”即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建设教师课程,记录教师对课程的讲解和组织实践的过程,用科技教学以让课程更有趣,制作的理念为:短小精致,目标明确。分为三类:一是记录教师个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安排,形成讲解识记知识点的教学文本依据;二是记录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的情感活动;三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小策略、小案例翻转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过程,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实现“微课”形式呢?笔者认识到, 精熟学习方法比较符合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精熟学习” (mastery learning)是指学生对一门科目的掌握程度是常量,而学习时间则是变量。制作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的微课时,相比其他课程,微课展示可以更有魅力,教师先锁定翻转目标,分解课程目标内容,细分知识点,在线设计相关练习,组合资源上传,设置延伸和拓展知识项目。例如,录制教师作画步骤的微课,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时可以更直观的感受艺术创造的过程,在线设计相关的基础素描知识点,制作链接大师的绘画作品资源库,布置延伸和拓展知识任务。学生课前对上课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在上课动手实践时,学生实践越多,技巧则越熟练,教师则提供项目和材料参与到学生的制作之中,利用更多的时间指导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个性化学习,因才施教,学生在课程中扮演主导角色,自己设定目标,自己管理时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的课堂“作业”设计及实施

基础素描课程如何实现翻转课堂、实践微课形式、实现精熟学习?课堂作业的设计是关键。

基础素描课程传统的作业设计及实施一般是课上讲解和学习理论,学生课后单独实践,尹少淳教授提出新的路径,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提倡中国式的精熟学习―“以用带学”,并设计了三个进阶:入门是从唤起记忆和进行体验开始课程学习;基础是向学习者提供完成美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拓展是全面深入地学习美术教育知识与技能,推动学习者如何上升到更高领域。因此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作业“以用带学”设计和实施,具体表现在,课堂作业以项目为主题,团队合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内容设计强调创意,制作上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和资料库的课件等,实施的过程注意以内容为主,创新选题,引领发展,并辅以好的形式提高内容的表达效果;与教材配套发展,在其中增加一些必要的交互式练习,让学生可以发表言论和资料共享。在课堂上学生分成小组做项目和绘制,教师则利用这些时间引领学生,提供及时的辅导,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以用带学”顺理成章得以实现。

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作业按照“以用带学”的思路设计,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业完成方式和作业展示方式。因此如何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促进教与学发展和良性循环。

三、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构想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传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基础素描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教学资源准备、教学实践过程、教学效果展示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课程学习资源的容量、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和作业展示方式,由此用于教师通过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对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现不足,获得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的教学评价也发生相应发生了变化。

第一阶段课程资源准备。教师和学生可从美术馆、博物馆、专业院校等专业网站,百度、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教学单位网络平台,美术教师自建网页等找到相关的素描课程资源。在此阶段,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在于如何组织课程教学资源,以何种有效方式传播,对学生而言,是如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对学校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研究能力。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或学校,评价的方式可以根据项目任务的不同分为书面作业、多媒体创建、学校技术支持等内容进行量化评价。

第二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属于过程评价,评价时采用横向和纵向结合评价,横向评价是“自己与他人比”,纵向评价是将“自己与自己比”。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方式,将基础素描的一般概念和理论体系以及绘制步骤完整上传网络,学生可以从容的反复观看,课堂上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创作,与小组成员或教师交流想法,获得教师帮助,而不是课后一个人孤军奋战。教师在评价时注重纵向评价,关注学生发展,鼓励将自己的学习情况作纵向前后比较,发现自己,建立自信,刺激积极性。

第三阶段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和作业展示方式最值得研究,基础素描课程是一个较个性化和具创造性的行为,很难仅依靠量化评价,制定一个统一的精确的客观标准,尹定邦教授提出质性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较适合基础素描的评价。档案袋,英文单词portfolio,意为“代表作选辑”,艺术家将自己一定时期的加以选择,将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展示,学生在基础素描结课时汇集自己的作品和资料,通过前后的比较,能比较客观的展示该学生最具代表性、最有质量、最能体现他们的进步,反映学生思想与情感。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作业,引发学生的互评,成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客观依据,可以永久存放,激励后来的学生记录和积累教学经验。

对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评价体系的构想,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下引发的新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适应,在课程资源开发阶段采用量化评价,教学过程采用横向为辅与纵向为主的综合评价,课程作业完成与效果展示采用档案袋评价,建立起立体的综合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基础素描课程研究有所建树和突破。

四、适合于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的可持续更新的电子商务平台

近年来,美国的教科图书出版商与有撰写教材经验的教师合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集最新的科学教学法、视频、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等手段,组织成系统庞大、分门别类的问题及习题库,可持续更新的互动反馈、作业展示、测试习题为一体的模式,深刻改变了学校基础课的教与学。艺术学科的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可以借鉴一般课程的平台形式,但也要针对艺术学科的创新、创意思维培养,构想其不一样的电子商务平台。

依据艺术学科的特殊要求遵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建设系统的基础素描知识库,因为以往素描课程由于课时限制,不能全面讲解有关素描的知识点,通过建立资源库,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反复观看视频等学习资源,掌握基础知识,在温故知新中自觉链接各个知识点。二是记录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项目导向引导学生开始课堂实践,在过程中记录明确目标要求、工作计划、时间分配、人员分工,在课时梳理教学过程,课后总结有依据。三是运用商业平台提供的及时信箱和消息模式互动,及时反馈,凝聚教师和学生,培养团队意识,促进和鼓励师生共同解决所遇问题。四是测验习题库注重逻辑思考,表现技法。五是个性展示,展示的平台功能较强大,专人负责管理。

基础素描的教学,蕴含造型规律,构图规律,透视规律,表现技法、创作表达等组成了艺术基础造型规律的精华,细致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活力,配合课堂项目作业的展开,完善评价手段的同时,可持续更新的电子商务平台稳打稳扎的推进,学生对基础素描课程翻转课堂的兴趣倍增,显著的教学效果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范文第5篇

(一)重构基础。

我跟许多教育专家谈论过这样一个话题,即“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能在今天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依靠的是什么特色?”很多同志都认为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好”。什么是基础?基础会随着时代而变化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该夯实什么样的基础?在选择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策略时,我们应该考虑这些问题。

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的结构要完善。在基础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简单地强调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意义。

知识是一种基础,也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基础。在对待知识基础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时代的内涵在发生变化,要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用的基础知识。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样的知识都“拿来”,这样的做法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现在,我们开始重视“什么样的知识最有用”这个问题,开始重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筛选。那么,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对知识进行筛选呢?第一个原则就是要选择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基础知识。知识的总量在无限增加,知识的选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第二个原则就是要选择能够产生知识的知识。我非常同意科技部前部长朱丽兰女士的观点:我们要重新认识“知识就是力量”。只有能够产生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在选择进入课程的知识时,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能力也是一种基础。人的能力多种多样,我们能够罗列出几百种。在当前要注意一个人立足社会的竞争性能力:首先是专业能力。一个人走向社会后,要想从事某种职业,就必须具有某种专业能力。当教师的要有教育的专业能力,当工程师的要有当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其次是具有方法意义的一般能力。在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从事跨专业、跨文化的活动,如果你不能很快地适应,就说明你的身上缺少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保证一个人在从事不同的职业活动时,掌握一般的、通用的方法。所以我们才经常说,方法能力更重要。获得信息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一般的思维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积累和提炼经验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属于这一种类型;第三是社会能力。人都是在具体的社会中生活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显得非常重要。这种社会能力已经成了今天我们生活能力的基础。

诸如此类,我们的课程应该反映这些基础的变化。这就是重构基础。

(二)突出素质。

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它的目标是为全体国民的素质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过去的教育过分强调了文理分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准专业教育。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突出素质的综合发展。

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强化对学生的“四有”新人教育。以理想教育而言,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人从来都不是今天就用的人,而是十年二十年后发挥作用的人。基础教育是典型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不能简单地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正因为如此,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培养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构思未来。最近一段时间教育理论界有一个热点问题: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这种提法是不是妥当可以另行讨论,但这里包含着一种教育对于理想的追求,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让孩子形成理想,就是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素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把各门学科割裂开来去掌握孤立的知识。高中课程首先要解决知识相互割裂的问题。如果只知道应付考试,考什么就记什么,不能在生活当中让知识彼此沟通,就不能算具备科学素养。前些年有些高等学校对理工科学生进行过评估,发现学生的科学素养不高。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知识是僵死的,知识只是一些孤立的点,没有形成一个能够灵活发挥作用的体系。第二个条件就是要能够掌握探索未知的方法。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认为,高、中、初各级研究人员之间的差别主要不是表现在占有知识的多少上。当年,他曾经非常风趣地谈到:我现在这么大年纪了,物理学定律中的那个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谁也没有否认我钱三强是个物理学家。他认为,高级研究人员,就是知道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包含着的那些未知的、潜在的发展目标在什么地方,在哪里能够打开那些未知的洞口,而且能指导别人打开这些洞口,去探索和解决全新的问题。中级研究人员能自己打开一、两个洞口的盖子。而初级的研究人员则可能在整个领域里找不到一个洞口的盖子,两眼一抹黑,找不到洞口。所以,科学素养的关键在于探索未知能力的大小。第三个条件就是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有了科学的素养,我们就能够把知识真正变成实践的强大力量。不能在实践中实现转化的知识就不是力量。第四个条件就是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科学是什么?科学可以造福于人,也可以祸害于人。原子科学就可以起到这两种作用。因此,我们在考虑课程改革的策略时,应该注意形成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

(三)面向现代。

课程的内容要不断地反映时代的特征。比如,在信息化、全球化、国际化条件下,我们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发展学生的世界眼光。虽然我们现在都在谈论知识经济,但如果我们没有世界的眼光,就很难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理解知识经济的实质,理解知识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发现知识经济在生产力前进方向中隐含的东西。现在,我们都在强调江苏要率先实现现代化,要用现代化总揽全局,可是,在我们还没有能够完全理解“现代化”的情况下,“后现代”已经变成了一个讨论的热点。我们必须抓住时展的脉搏。至少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现代化并不是什么都好,现代化带有许多负面的效应。比如,由于不能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化过程中生态环境出现了许多危机。同样,由于不能正确地处理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过分地夸大了工具理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当中出现了情感与认知的失衡。所谓精神危机,就是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关系。美国人也开始承认,他们的文化正在走向一种封闭的美国精神。这些冲突和危机如果不解决,现代化就无法进行下去。当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反现代化的因素,并不意味着倒退。反现代化不是说要回到农耕时代,而是希望遏制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效应。现在的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已经摒弃了动物、植物的界限,立足于人和生物圈,了解可持续发展。这种变化就是时代的反映。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教学内容应该反映现代,另一方面要理解现代化本身的发展。如果说传统的现代化的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化,那么可以说,以知识经济为典型特征的生产力的新发展,表明人类已经开始了第二次的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正成为新的动力。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考。没有哲学思考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面向现代,没有哲学思考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必然是缺乏时代感的行动。

(四)交叉综合。

课程的交叉综合,首先要实现目标上的综合。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把这些素质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高度、新境界、新要求,要求教育把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核心,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着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是对人才培养的高度综合的要求。

第二是要实现内容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已经明确提出要开设“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这些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现课程教学的综合,教师必须具备综合设计教学的能力。

第三是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综合形式的课程。人类知识的创新常常就是通过交叉综合完成的,制定课程发展的策略应该反映这样的规律。

研究性学习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占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它集中体现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也反映了我国课程建设所达到的新的水平。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差别。理解这种差别、形成正确的课程观,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体现创新性学习的特点。

课程形态上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来自于课程总体指导思想、课程的基本理念上的差异。研究性学习在总体指导上,就是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立足于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在人的所有的发展性能力中,创新性学习是一个核心。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有积极意义的一种力量,因此,我们要努力地提高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中国******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江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发展人的创造性。这是对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高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停留在空喊上。不能把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突破口。

(二)从学生个性成长出发,体现多样化、差异性学习的特点。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一项重要的目标就在于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学习、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和风格。这个目标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个性成长,所依据的背景则是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就像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表现的那样,其特点是大批量、少品种、标准化、流水线,把人变成统一的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变成机器的一个零部件。我们今天的教育,正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反映。五十多人一个班,全国使用一本教材,考试实行标准化,这是传统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就在我们的身边,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典型的特征就是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柔性化。这种个性化、差异性的生产方式或早或晚会引起教育形态的改变。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或多或少已经反映了这种变革。

(三)从学生主动性发展出发,体现主体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这门课程的创造主体之一就是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这门课程的计划与实施。国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一定的课时空间,作出目标上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具体的课程计划并予以实施,这种课程主体的变化,正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学生是创造课程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没办法形成统一的教材,也不应该使用统一的教材。每一所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计划组织,到资源利用、成果表述,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具体的实施形态上,应该是校本化的。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它的统一性。如果我们编一本统一的教材,各个学校按章按节地实施,就偏离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特点。

(四)从学生创造性发展出发,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满足学生探究世界的需要,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升华,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对个人阅历中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究,对自身及周围的现象进行探究,也就是要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展。学生的探究是没有边界的,作为一门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自身也没有边界,是不断生长的。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世界的变动大大加快,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办法,用一种稳定状况的宇宙现在线性的因果框架内来指导课程设计,那肯定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再加上全体学生均以主体身份参与课程,其积极性、主动性所激发的创造才华导致的成果是教师无法假设和预测的。因此,教师自身必须不断探究这门课程的新特点、新规律,以获取指导者的主动权。

(五)从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体现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现代的科学创新,大多不是靠个体完成,而是要通过群体的协作。研究性学习课程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合作完成,因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群体性发展和师生互动性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有不少老师反映,走进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自己就再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是跟学生处在乎等的位置上,相互学习。处理不好这一关系,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就会偏离它应有的轨道。

促进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这个“群体”不是狭小的群体,不只是指学生自己的“小圈子”。学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师生群体与整个社区环境都应该包含在学生群体性发展的本义当中。学生走进社区,不只是要从社区里“汲取”自己学习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是在与整个社会“互动”,在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里,他们能够体验到生活的涵义,社区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员还包括年轻的一代。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生活化和社会化的本质。

(六)从学生和谐性发展出发,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人才观必然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这也决定了课程目标要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意诸方面都获得发展。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就有这种和谐性目标,而且以综合性的课程形式来达到这种目标: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交融,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并举,主体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俱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总之,通过交叉综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总结一年来的实践,我们发现,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的基础建设工作有关。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

(一)研究和培训相结合,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

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教育教学实践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促进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扼杀人的发展。教师与教改同样是这个关系。教师可以是教改的动力,也可能是教改的阻力。历史的发展总是一个进程,常以观念的进步为先导。意识到这种进步总是从少数人开始,但必须等到大多数人的观念都进步了,这个过程才算结束。因此,我们只能让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促进观念转变,发展自己的能力。我们谁都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成经验,因此只能是边实践、边探索。

加快队伍建设,首先要促进教师观念的进步。教师至少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一次课程改革的实质。要认识到,这一次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整个教学体系的变革,而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除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外,还有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模式、考试评价制度、课程管理的改革等等。为此,应该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增加通识培训的成分,让教师尽量把这一次课程改革的实质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第二,要解决一个本领恐慌的问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师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情况尤其是这样。教师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课程的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感到很害怕。当年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就曾针对我们党的一大批干部中间存在的本领恐慌现象提到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能适应新的局面,又如何完成领导的任务?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培训,尽量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招。让教师们知道,开展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并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何迅速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太仓高级中学经过探索,总结出两条很好的经验:一条是利用研究性学习跨学科的特点,把教师组织起来,让他们进行合作,共同承担指导学生的任务;另一条就是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互动,教师与学生在相互支持的过程中,共同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二)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社会化。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教育资源大多数还限于学校的范围。我们的教育还是典型的传统学校教育,走向现代的教育形态、在高度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实现教育与社会整合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到位。研究性学习本身要求我们对教育资源进行再开发。开发教育资源就意味着要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因为一个学校的范围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部学习需求。

开发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社会化,第一个渠道就是要争取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的理解,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有些家长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有顾虑的,他们看不到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担心这样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高考;第二个渠道就是进行资源的调查和储备。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了解资源的分布。这些资源可以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也包括信息资源。在做好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注意筛选、开发和配置资源,形成课题和项目,并围绕它配置基地和师资。因此,开发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可以进一步拓宽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三)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建设。

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立足于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这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实质是什么?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看,主要是信息交流的广泛性,这种交流可以说是全时空领域的交流,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地。这种信息交流的载体就是媒介。媒介成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中得到强烈的感受。传统的教学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在开放的学习条件下,媒介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分层次地推进实施学校的校校通工程。校校通的技术水平可以有所差异,但应该具备网络的功能。

建设校园网,并不是要把它当作展品,而是要真正地把它作为教学改革服务的工具,为研究性学习和其它一切形式的学习提供手段。数字化校园能够促进学校建设达到现代化的形态。数字化就意味着开放性。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有一个差距就是开放程度不同。但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借助于数字化的工具,就同样能够走向世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们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

(四)建立研究性学习与其它各类课程之间的良好关系。

我们应该把研究性学习的真谤传达到各个学科当中。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程,但从范畴上讲,它又是交叉的,它是典型的校本课程,但我们又不应该把研究性学习仅限定在15%的课程范围里,而应该立足于校本,在选择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同时,注意把它的精神实质迁移到各学科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