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中职学校生源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外部环境影响和学生群体特殊性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校地处惠州市惠阳城区这个以个体商业为主的特殊地理环境,毗邻港澳等地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卡拉OK歌厅等场所及各种网络污染;再加上自私、拜金、不遵守规则、赌博、吸等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由于家庭教育的不重视,缺乏爱的关怀,出现早恋、自卑等现象;又或是学校教育中因成绩不理想而被师生冷落,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束缚状态中,导致道德情感的严重缺失。于是,各种不良的因素从不同方面、不同渠道在严重侵蚀现在的中职学生。
这些不利环境决定了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学校如果还用过往的一大堆管理规定强制“灌输”给学生,德育管理部门仍沿用“警察式”的监管,必将引起学生群体的高度不满和心理抗拒,加大学校和学生的对立面,这对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开展好形式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来服务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更新德育观念,多渠道、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疏导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建立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学生科、教研科组、班主任、团委、学生会为主线;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展课题研究为引领;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探索德育课、德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建立以“心灵家园――学生心灵的港湾”为主旨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立“心灵志愿者协会”,将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巧妙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自省级课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立项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得到学校更大力度的支持,在软件上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在硬件上也不断完善。建立起环境优美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的服务宗旨是“尊重、理解、同感、助人、保密”,给学生一个温馨、安全的倾诉空间。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安排有心理教师值班,向全校师生开放,通过咨询,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如学习、就业、恋爱等问题,及时缓解学生因心理而出现的各种矛盾。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满足了学生心理预防、心理疏导、心理诊疗三种不同心理疏导的需要。这种全方位渗透式的德育管理模式,使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除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课、心理辅导外,学校还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疏导,此举受到学生极大的欢迎。
每学期初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测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很好地掌握了学生心理状况,对学生中心理有偏差倾向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排解他们心中因家庭、就业、恋爱等原因产生的心理困惑。
“心理家园志愿者协会”是我校最活跃的社团组织。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心灵家园志愿者协会”创办了自己的专刊――《心灵家园》,它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又为学生的文学创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心灵家园志愿者协会”每年都开展“5・25心理健康周”,活动形式主要有:现场心理咨询、现场心理测试、团体游戏、学生手抄报或心理论文评比、心理剧表演、校园广播、心理电影赏析等。健康周不仅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还营造一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此外,“心灵家园志愿者协会”成员还积极走出校门,参加各级文艺表演和献爱心活动(如到敬老院献爱心、儿童节慰问、省运会志愿者服务等),培养他们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精神,并在活动中得到启示、成长。学校每学期对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彰、鼓励。
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价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全体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如学生对学校管理认可度提高了,学生和教师对立面减少了,后进生比率也在下降。学生呈现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针对个别学生对就业的彷徨心理,心理教师的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心理教师李惠坚根据实际撰写的《中职学生心理咨询形式偏好的调查》获惠州市2010年中职学校教师论文一等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玲琳老师撰写的《一例考试焦虑案例报告》2011年获惠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评选二等奖、《一例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案例报告》在第五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由她主持的课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获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科研立项课题。
此外,2011年,“心灵家园志愿者协会”被评为“爱・大家”首届珠江公益节“双千一百”评议活动“千个公益项目”的荣誉称号。
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同行的认可。惠州市教育局要求我校这一做法在市、区推广宣传,吸引了上级领导、专家到我校进行德育转型调研。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级部工作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四质工程”为引领,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成就师生的梦想”为使命,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深化德育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品格教育,实施班级小组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实践“学练评讲”教学法,认真开展“九个一”相关活动,构建团结、和谐、进取、幸福的教师团队,打造文明、有序、健康、活泼的学生集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4-6级部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五育并举,扎实开展24品格教育,培养学生优秀品格。
2.抓实班级小组管理,建立学生个人积分制,开展积分换心愿活动。
3.全力抓好安全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校园零事故。
4.开展“九个一”活动,抓足球、羽毛球、篮球组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抓教学常规工作,坚持巡课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练评讲”教学法、 “双语课堂”,努力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6.抓实常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问题研讨、公开课等,形成互帮互助氛围,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骨干教师。
7.五年级开展主题实践研究活动,加强学生劳动教育。
8.加强六年级管理,注重优生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小学毕业班质量。
三、具体措施
(一)德育方面
1.开展品格教育。重视“五育”教育,扎实开展24个品格教育,本学期先后开展“爱国—尊重—勤劳—智慧”品格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品格教育活动,把每一个品格化作问题(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在参与中感悟、内化,各班教育过程资料以手册的形式呈现。同时,抓学生文明、有序、爱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开展学生食堂帮厨、校园卫生打扫、家庭今日我当家等劳教育活动。
2.实施小组管理。各班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开设“积分银行”,建立班级个人积分榜,按规定进行积分换心愿的奖励活动;注重对班委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打造文明班级。
3.强化家校共育。学期初中末共召开三次家长会,一是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家长讲堂,提高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的能力,促进家长关注孩子的思想行为的变化,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孩子。二是级部统一召开部分家长会,对孩子表现较差,家长关心不够的家长开会,进行交流沟通,让家长清楚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明白自己的教育态度及方法对孩子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议改变提高孩子的策略,确保每个孩子在校不掉队,变得更优秀。三是班主任根据班级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通知家长到样沟通交流,达到家校共育的作用。
4.开展“九个一”活动。按照学校总体安排,开展校园读书周活动,每月必须读一本好书,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写摘抄笔记,背诵经典句子和段落,读后写读后感,结合读书成长册,各班每月最后一周开展一次阅读分享会。本学期开展古诗词诵读展演活动,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开展班级足球、篮球联赛,上好羽毛球课,开展好节目展演活动。继续开展宿舍文化创意大赛、叠被子大赛,落实“六化管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5年级开展综合实践主题研究活动。
(二)教学方面
1.严格教学常规督查。加强跟踪听课,规范教师课堂,按照“学练评讲赛”的方法,使用双语教学,实行课堂小组竞赛积分。作业全批全改,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导,注重学科检测,并认真分析总结。注重学生作业的书写规范。级部管理小组每周不定时至少两次到班听课,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督查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布,抓实教学常规工作。
2.开好常规教研活动。每周在学校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扎实搞好常规教研活动。备课组提前分好工,教师通过个人备课,组内研讨,形成教案,教师共享。在个人使用教案前进行个性修改,课后写好小结或反思。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每周一位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在组内进行研讨,并形成资料。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教师上好公开课,讲课教师提前备课、磨课,组内教师参与听课指导。
3.探究“方案教学”。方案教学的特点是主题、课程活动内容进行的方向、方式、时间长短,几乎完全来自于孩子的构想,而不是老师预先准备的。老师必须积极地鼓励孩子透过口语、肢体、艺术创作等表达或表现自己的想法感受,敏锐地观察孩子的兴趣、能力、反应,并深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旧经验,协助孩子拟定、执行、评估、修正学习计划,从实际观察、探索、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建构新的概念。
4.抓小学毕业班质量。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将代表小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抓毕业班质量,争取我校本届小学毕业考试质量居全县第一位。开学召开毕业班教师会议,定计划,鼓干劲。召开六年级学生会议及家长会,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努力提升学业成绩,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同时做好我校下届初一生源保卫工作。
(三)安全教育
1.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安全专题教育,每天放学前给学生强调安全;利用黑板报、手抄报进行安全教育。
2.开学时各班进行特殊家庭、特异体质、特殊心理学生的摸排工作,把特殊群体学生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援助与辅导,关注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关注生命健康。
3.班主任每天入学时间清点学生;各任课教师每节课课前清点学生;课间楼道值班教师准时到岗;教师每天早晚主动询问住宿生的异常情况;生活教师每天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状况,夜间巡查2次,有记录;晚自习后教师带学生回宿舍,和生活教师进行对接;对受伤及重病学生及时送医,对生病学生(不严重者)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有短信为据)。
办学理念
《教育》:请结合实际,谈谈贵校实施“模范教育”办学理念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陈向党:“模范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的幸福发展筑路”办学宗旨,从建设模范学校、模范教师、模范学生三个层面,对学校实施“模范教育”办学理念的目标进行了细致体现。
建设“模范学校”――模范教育是学校在认真梳理发展历史基础上,围绕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教育连贯性和一体性,对学校发展进行的合理规划和科学构想。其中,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幸福发展筑路”为办学宗旨,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根本目标;以“厚德、博学、和谐、进步”为校训,体现了学校以德立校、以学立校的建设目标;“励志、诚朴、笃学、模范”的校风、“勤奋、乐教、严谨、优质”的教风和 “刻苦、乐学、善思、成才” 的学风,共同构成了学校和谐发展的精神目标。模范教育还要求学校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人成才规律,科学管理,创新实践,努力创新办学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幸福发展的模范学园。
塑造“模范教师”――对教师而言,模范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楷模和榜样,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水平、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终身学习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要成为5个方面的模范:一是成为道德模范。每位教师都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学模范、做模范作为终生的道德追求。二是成为生活模范。教师要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微笑面对生活,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在家中努力成为好儿子(女儿)、好丈夫(妻子)、好父亲(母亲)。三是成为师能模范。教师要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学基本功,系统掌握学科教学方法,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四是成为科研模范。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教改实验,不断通过反思、完善取得独创性和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五是成为读书模范。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用良好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熏陶和培养学生。
培养“模范学生”――对学生而言,模范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也是一种示范教育。对学生实施模范教育,就是从传统道德的陶冶、精髓文化的滋养、和谐环境的熏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对学生健康人格产生深远影响。具体做法:学校和教师要从思想教育、文化熏陶、活动培养、实践提高等方面为学生树立一批批被大家公认、值得效仿的人或事作为模范和榜样,包括古今中外的典范和标杆等,深入持久地运用这些模范的精神和力量,在学生中普及道德规范,倡导和谐风尚,时时处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力争使学生成为本组、本班、本校乃至成为全县全市的模范。
用“模范文化”管理学校
《教育》:文化管理是一种境界,更是一门艺术。用“模范文化”管理学校产生了哪些明显成效?
陈向党:学校文化是指发生在学校的文化综合现象,核心是学校共同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模范学校以发展师生为出发点,以模范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主题,积极创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用高雅的精神文化引领全校师生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用科学的制度文化规范师生思想和行为,用优良的行为文化提升师生能力和素养。同时,模范文化还体现了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完美结合,让模范的榜样激励作用和学校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以“模范”为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具体思路上,学校按照“优美、和谐、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通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模式,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人文校园等建设活动,使学校文化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学校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获得了5项明显成效:
一是形成了一套具有模范学校特色的文化理念,包含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等。校风建设包括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班风建设包括班训、班规、班徽、班歌和班级口号等特色文化;人际关系建设上,把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等关系建设成团结统一的整体,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由于制度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变得更加切合学校和师生实际,并使学校价值观念和办学特色得以更好体现。三是办学行为更加优化。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校全面落实了国家课程纲要,认真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努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规范化、校本课程人本化,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渗透各种文化元素,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主体、和谐、高效的课堂建设目标得以较好体现。四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抓住各项节日文化、兴趣小组文化、社会实践文化、文明礼仪文化,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成长和发展。五是校园文化气息更加浓郁。学校以《特色化环境建设工程》为环境文化建设主题,进一步完善了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使校园得到进一步绿化、美化、净化和文化,让校园环境全面彰显模范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创新实践
《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贵校有哪些创新举措?
陈向党:学校坚持围绕学生健康成长,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从价值观念、兴趣特长和综合素养等方面,创新开展了各种教育活动。
以传统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在一、二年级开设《弟子规》,三、四年级开设《三字经》,五、六年级开设《千字文》,七、八年级开设《论语》等校本课程。同时,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课时间、早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诵读文本,组织小学生在放学路队时间齐声唱诵《弟子规》;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组织学生撰写传统文化经典名言,指导学生对《弟子规》全文进行艺术裁剪,辅导学生排练唱诵《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内容节目,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此外,还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了“二四六八十”特色环境建设工程,即把传统文化融入两个教育园区、四条文化甬路、六座冠名楼宇、精品展区和十大教育长廊中,凸显传统文化教育魅力。
以特色社团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艺体教育。在活动项目上,学校按照学生学龄和兴趣特点,组建了快乐体育社团、音乐社团、工艺社团、书法社团、绘画社团、科技社团、棋类社团、语言艺术社团等40个社团组织,具体开展了自行车、轮滑、舞蹈、合唱、管乐、书法、绘画、剪纸、布艺、科技制作、小天文台、文学社、语言艺术、棋类、田径、乒乓球、篮球、跳绳、科普活动、电脑制作等活动。2013年,结合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校对社团活动内容进行了创新,增加了传统文化项目活动内容,成立了百人腰鼓队、百人秧歌队,组建了民乐乐团社团组织,开设古筝、二胡、笛子、琵琶、阮、葫芦丝等民乐项目的学习活动。在管理机制上,按照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的活动要求,由学生自愿报名,并对社团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学校还把社团活动课纳入德育课程管理,由德育处统一组织实施,不断加强对社团活动指导教师的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的特长技能水平,让学生都有成才的自信和成长的快乐。在活动效果上,学校把学生书画作品、手工艺术作品、各项比赛获奖、文学作品的发表等学生社团活动的成果做成展区进行展示,并要求每个社团组织在每学期举行两次大型展示活动。几年来,学生社团活动效果十分显著。管乐社团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天津市器乐节比赛中连续获奖;舞蹈、合唱社团几十个节目获得县级嘉奖,近百名学生在天津市剪纸艺术比赛中获得奖励。
以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养成教育。首先,分别以局党委组织开展的“感恩、荣辱、敬畏、诚信、责任”等五个教育为主题,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班级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结合学生日常活动,开展小学生入校门向国旗庄严敬礼活动,大课间开展学生纪律评比活动,上课开展书香学生评比活动,在学期末开展模范学生评比活动,并把模范学生照片在校园灯箱宣传栏进行展示,不断加强日常规范教育,激励学生把规范做成模范。最后,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全校60个班级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两周一次,有活动计划、日程安排、活动教案。2012年,学校为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投资建成含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潜能开发室、团体辅导室、情绪疏导室等多个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的“学生健康成长中心”,充分利用各个功能教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的身心保健。
教师应成为五个方面的模范
《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贵校采取了哪些科学有效的做法?
陈向党:学校实施模范教育对教师发展定位在5个模范上,即要求每名教师努力成为道德模范、生活模范、师能模范、科研模范和读书模范。具体落实在队伍建设做法上,主要采取了全员培养、骨干带动、名优示范的教师培养策略。
一是进行全员培养。学校一方面加强对教师师德管理,以局党委提出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为工作重点,在学校创新地开展各种师德教育活动,包括教师座谈、答题测试、学习全国教育楷模先进事迹等,强化师德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教师业务能力培养,按照《学习化工程》建设要求,以年级组、处室组为单位,制定详细的教师学习计划,做到学习内容清晰具体,学习过程扎实有效。要求全体教师参加读书活动,在学校网站开辟博客专栏,定期更新学习心得,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进步。
二是突出骨干引领。选拔师德优良、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在每学期组织开展“模范杯”优秀班队会课评选活动,选派骨干班主任参加市内外培训,实施学校“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开展班主任等级评聘,让骨干班主任带动全体班主任成长进步。学校还落实好“走出去,请进来”的骨干教师培养策略,实施校本培训,不断培养业绩优良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是选取名优示范。学校按照《名师培养工程》,继续加强市级未来教育家、县校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工作,示范过程注重“三个结合”。其一,与师带徒活动紧密结合。让名优教师与普通教师或者青年教师结对子,一名优秀教师可以同时与1至3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3年一轮,注重成效。其二,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名优教师在教研活动积极引领教师使用“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和“一课三案”进行常态教学,注重生成课堂教学效果。其三,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名优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成绩做好质量分析,在学校领导共同参与下,提炼经验,总结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另外,学校在队伍管理机制上还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奖励措施,比如结合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对岗量进行科学界定;每个暑假教师与学校进行双向选择,教师之间采取竞争上岗;完善教师评优制度,细化对教师的考核和测评,形成激励机制等。
教学管理策略的构建
《教育》:贵校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陈向党: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成长规律,本校采取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特别近两年,在模范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构建了一套有效的模范教学管理策略,取得了较好成效。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模范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快乐、高效的学习体验过程,努力在教学过程融入更多的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下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学校构建了“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把教学分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达标检测等三个阶段;在师生互动阶段,为了体现学生发展性,采用“单元导入,明确目标”“预习交流,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课堂总结,回归单元”四个环节对教学目标进一步加以落实。在“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的落实上,教师使用“一课三案”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即学生预习方案、教案、学案。同时,该教学模式要求模范教学在体现生活性上,结合更多学生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在体现发展性上,模范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多元学习评价方式,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在体现生命性上,模范教学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主导课堂,教师引导课堂,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模范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学校逐步完善了小学和初中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对教师备课教研、课堂教学效果、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强化管理。特别在教师备课环节,坚持实施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制度,即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学生学路点拨、学习能力培养及“一课三案”的生成,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此外,还加强了对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每学期开展教改大课堂活动,组织“模范杯”教学竞赛和教改大课堂活动,规范使用教学模式,按照学科特点,鼓励教师形成自己教育风格。
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模范教学坚决落实学生的主体身份,以“整体建构知识”为出发点,以“探索方法规律”为着力点,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落脚点,追寻“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整合、教法学法协调、课内课外一体”的课堂教学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尽管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课型不同,但在“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求知素养目标是相同的,所以,学校抓住了学科的基础关键问题,做好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规划和提升。
《教育》: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仅体现了校长的治校理念,也蕴含在学校的办学追求上。贵校在打造“模范教育”办学特色方面是怎么做的?
陈向党:按照局党委对模范学校的定位,要成为全县基础教育的模范,多年来,全校师生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以模范教育为特色,结合人性化管理理念和人本化教育思路,对校园环境、载体活动、管理方式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改革和深化,使学校办学特色得到了更好的彰显。
构建特色的办学理念。模范教育的核心是“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所谓“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首先要求对学生这样定位:一是所有学生都有自尊心,再小的学生都有自尊,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训斥和指责;二是所有学生都有上进心,学生千差万别,上进心各有强弱,只要都在努力,就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衡量学生的进步;三是所有学生都有无限潜能,需要挖掘和发现,而不是被忽略和忽视。基于以上认知,学校构建了学生第一、成人第一、教育第一的模范教育办学理念,并且开展了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的教育实践。
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以《****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准,从课堂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教育研究等方面入手,以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为总目标,进行多学科的教学实验与研究,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外活动为辅助途径、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生动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二、基本内容
根据社会发展对素质的要求,从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出发,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安排我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展开讨论,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端正每个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把它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一方面学校在周五下午放学后的政治学习时间中,安排一定的师德教育内容,并围绕教育工作开展师德教育,写出学习笔记,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帮助教师形成“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师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
3、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由政教处制订《德育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德育活动,调动各方面的德育力量。明确提出“校内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校内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口号,制定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各项措施,建立起“每月一主题”,“每日一刻钟”德育活动制度,完善德育教育,广播站、黑板报、宣传窗、校长信箱等德育设施;健全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团队、少先队、学生会等部门相互配合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效率。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课程理论基础上,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内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新课程标准为主线,努力实现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佳结合,实现学、思、习、行的整体优化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业务素质,让学生学习得扎实,学得快乐。
5、提高教科研的力度,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到学校教科研当中来,争取每个教研组都有校本课题;1—2个课题在旗教研室立项。
6、推选课堂教学“限时制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教师讲课20以内;学生活动控制在20分钟左右的学生练习时间。知识重点、难点及时消化,学生作业做到“堂堂清”,并尽可能地做到面批,提高练习实效,工作计划《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7、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全面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宣传人才成长之路,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路子。
8、教导处加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要求教师使用教材做到“三准一活”:即对知识点的认识、重点的把握、训练项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教法选择要活;备课做到“三清四明”:即教师对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预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清,写教案做到目的明确、难点明确、步骤明确、方法明确;上课做到鲜明生动、严密系统、准确连贯。教导处对教师备课、上课、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和指导,以提高各环节的工作实效。
9、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兴趣活动课采用弹性课的形式,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定人员,课课有教案,次次有记录,人人有小结,做到内容要广、参与面要宽、自愿选学、形式新颖、效果实大。并严格按活动计划组织进行,在器材、时间、场地、师资等方面予以保证,以提高假日活动的教学质量,推进“特色教育”。
10 、丰富环境课程、强化环境课程的积极作用。学校教育要加大投入,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教室,优化自然环境。同时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情操,优化学校布局,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并努力创设和谐的生活环境,搞好人际关系。
一、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加强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领导。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自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开展好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和优质课评奖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使广大教师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二、加强教学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1、抓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①教育教师加强学习,转变原有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观和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的质量观。紧跟时代步伐,适应课改新形势。
②组织教师针对新课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管理好我校的市级课题和县级课题实验的管理工作。做到各项材料齐备。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实验课题;加强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校级公开课活动,做到每次活动有明确目的,有计划、有总结、有材料。抓好职业技术教育,使每个学生毕业后能学到一门实用的技术。
③积极走出去,向先进单位学习新经验。
④认真组织实施好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成为教师发挥自身优势的舞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平台。
2、全面贯彻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
严格执行国家教委和省教委课程计划和有关规定,严控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作业量,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设置课程;增设民族常识和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德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学德育大纲》和《九年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以基础道德和日常行为为内容的“养成”教育,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
3、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每次大型或重点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过程检查、有工作总结。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和《专作任教师评比办法》。管理使用好“老三室”和“新三室”,利用现有条件运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4、狠抓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狠下功夫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行为,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情感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通过兴趣小组、科技小组和活动课,培养和发展学生 特长,使每一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会教”为“会学”。
三、搞好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搞好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工作,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2、严格实施课程计划和减负计划,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目标教育,使之树立远大理想,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的动力。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德育教育:利用各种有利的时间和活动(个体谈话、班队课、小型体育竞赛、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或活动)施加影响,对学生讲清意义,并做好总结,使其真正能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利用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课的作用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
2、后进生工作要加强,它是班级稳定和班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帮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经常表扬,增强其自信心;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工作树立信心,共同确定帮助他们的办法;多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对症下药,以达到良好效果。
3、形成竞争氛围,互相帮、赶、超,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互帮、互学、互比的良好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过程管理、加大科研力度,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迫切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都对抓好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教育生存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抓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进一步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强化领导责任,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于问题解决,狠抓各项教学工作措施落实
(一)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评价激励作用不够明显。教学核心地位落实不到位,个别学校重行政轻教学、重工作量轻教学成绩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学监控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教好教差一个样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学校分配制度没有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影响了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
2、师资力量配置不尽合理。师资调配上存在着重毕业班、轻起始年级的现象。部分教师不能跟班走,存有违背教学规律的短期行为,缺乏人才培养的长期打算,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3、领导精力靠的不紧。个别学校校长、业务校长忙于行政事务,疏于教学管理,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不够,难以把握教学现状,教学指导上缺乏针对性,校长的专业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
4、教研带动作用有待增强。个别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坚持不够经常,甚至流于形式,导致教案质量不高。科研兴校的氛围不够浓厚,校本教研缺乏针对性。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缺少教科研的合力,缺少高水平的教科研成果。
5、教学“三维”目标落实不够到位。全面、全员、全程育人的意识不够强,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就学习抓学习的问题。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信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吃苦耐劳教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生课堂学习依然存在着死记硬背的现象,技能培养有待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6、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重教不重学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个别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课堂检查反馈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致使教学效率不高。
(二)解决问题的工作措施
1、加大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各学校要继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对各年级、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抽查检测,形成科学、合理、有序的竞争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学校分配制度必须向一线教师倾斜,突出教学成绩,充分调动
教师教学积极性。
2、优化师资资源配置。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长效性、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则,合理调配各年级段教师。积极探索实行中、小学教师跟级包班责任制,并将学生成长进步情况与教师的奖惩挂钩,促使教师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全面负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领导主要精力要用到教学上。强化校长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校长每月听课不少于10节;业务校长必须实行包靠责任制,每月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中层要兼课,深入课堂听课每月不少于10节。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每周至少参加一次集体备课组活动。
4、切实加强教科研工作。学校各学科每周至少拿出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主备人必须提前写出集体备课教案,包学科领导必须参加所有讨论,集体研究后形成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案统一使用;建立教研员包校制度,将城区学校和乡镇学校划分为几个学片,由教研员承包学片,以学片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将教研员的包校成绩与教研员的年度考核挂钩;教研员要把帮助指导一线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目标,把教科研的成果体现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5、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认真研究学生成长规律,抓好学生养成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坚持从细、从严抓好教学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环境。继续加大一年一度的教学常规检查力度,及时总结表彰,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向常规要效益,向常规要质量。
6、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认真落实市教科院制定的学科课堂教学规范要求,深化高效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建立错题本和典型题本,巩固课堂知识,突破重点难点;要定期进行学习方法交流,举办优秀作业、课堂笔记、规范试卷展评等活动,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严把测评关,落实课堂教学“三清”,做好错题统计和成绩分析,及时调整改进教学策略。继续加大优秀学生群体培养力度,在各级竞赛中争取优异成绩。
三、强化保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
1、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负责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科研中心要充分发挥在教学业务管理、教师业务指导和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发现和培养优秀学校、优秀教师典型,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2、加大教学评估督导力度。督导室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督导,重点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督导,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导向激励作用,促进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进一步抓好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城乡教师深化教研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将共同体的成绩纳入综合督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