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防范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很多大型企业的资金、成本、经济效益曾经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过严重挫伤,这也暴露出了企业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的一些问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经营业绩目标的完成和竞争压力也正在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企业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如今的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与长远发展就不得不重视企业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内涵
内部控制是企业全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市场化环境下企业的经营与运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其经营发展的目标,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与会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重要依据,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科学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内容是企业内部所采取的一系列进行自我调整、制约、评价和控制制度、手段、方法与措施等。从具体细节上来看,它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层用来授权与指挥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营活动进行预测、控制、考核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投资、资金回收以及利益分配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对财务目标的的实现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会对企业的财务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并且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关系到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的发生以及对企业所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不可分,企业采购、生产、营销、管理等各环节均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与问题
(一)制度建设不够规范
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够规范,往往是把对于经济效益的实现与经济利益的追求作为主要的目标,但是对于风险的认识不够,对于风险评估也不足。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的情况下,组织架构必然不够健全,内部控制只能是流于形式。相关人员对于执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和基本的规章制度,执行与不执行结果一样,执行好与坏结果也一样。这些都使得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存在着出现风险与损失的潜在危险。总之,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制度有失规范、脱离实际等问题,都给其实施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二)缺乏有力的落实与监督
许多规章制度在设立之后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与监督,往往被束之高阁,形同虚设,灵活性讲得多,原则性讲得少,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常常被视为可有可无。这些对于规章制度的无视使得企业的风险增加,也是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事故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相关部门与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运作和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监督的效果不尽人意,内部监督与审查的功能严重发挥不足。
(三)相关人员的管理观念和风险意识严重不足
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加强企业的经营与经济效益的管理上,而并没有认识到科学的管理以及科学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所产生的潜在效益。很多企业仅仅是在应付上级检查采取临时措施实施内控管理,这些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以及错误的做法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积极作用的发挥。但是,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便缺乏了对于风险机制的设立与风险防范的执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内控人员的意识和责任心具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内控人员对外部风险不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就可能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做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
(一)塑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环境
控制环境是关系到风险控制与防范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防范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和风险防范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打造一种适合于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环境和相关的机制体制。首先,相关的领导应该在管理意识与观念上与时俱进,提高对于企业年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与考查机制,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在有效的监督之下进行,并且要做到奖惩分明,以激发相关人员和部门做好这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我们应该着力培养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等基本的企业文化,教育广大人员做到重视内控、讲究程序的办事原则。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目标,企业在制定年度预算方案、进行重大决策和签订重大合同等关系到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决策时,应该实行集体决策和群众监督。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评价考核机制,保证评价部门的相对独立性
很多企业都缺乏专门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评价考核机制,缺乏专门的工作部门,而是由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来负责内控管理。这样的工作模式存在很大弊端,这些企业财务人员既是内控管理的执行者,又负责对内控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价,必然会对内部控制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企业内控执行的情况应该由第三方进行评估和检查。这是保证检查工作和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独立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切实改善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质量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相关的监督和信息的沟通
在进行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企业要发挥多个部门的监督作用,保证风险防范的真实和有效。对控制活动的相关环节以及控制的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督,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的具体方法与流程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进行财务风险防范时,要加强信息的沟通,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在对风险进行控制时,也应该注重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从而能够把控制失效或者风险转移等信息传递给企业的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以便他们能够迅速及时做出反应。
很多企业存在着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以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 考 文 献
[1]王素燕.浅谈企业内控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2]王洁云.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
[3]于连胜.浅议规范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J].审计广角.2012(2)
摘 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成为管理的重要关键点。本文阐释了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客观认识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原因。提出了国际货运企业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制定财务风险防范的管理策略,对客户要进行信用评估,确保财务安全;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制度与机制。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财务风险 控制 国际货运
一、引言
当前,在全体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航运市场里国际货运企业数量上的激增,给国际货运业务带来了竞争。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业务下滑的风险逐步显现。国际货运企业的业务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环节,受到市场外部环境的影响。国际货运企业其获得的佣金和费的减少等,导致其存在着财务风险。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盈利,国际货运企业必须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市场和国际金融风险情况下,加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保障企业获得市场机遇的同时,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
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风险源于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收益与预期不一致,而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企业的财务部门任意一项业务出现问题,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的发展不稳定。国际货运企业的主要财务风险就是提供货运服务后,能否及时全额地收回资金,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也是国际货运企业的最大财务风险。
(二)客观认识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原因
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其具体原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货运企业掌握市场信息不充分。这是由于国际货运企业面临着动态变化的错综复杂的外部经营的市场信息,经营决策的不正确,就可能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与此同时,国际货运市场产生的剧烈竞争,对买方市场有着巨大变化,因而对购买货运服务的客户信用评估不准确,也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这些客户在未来的经济能力难以预料,在潜伏着巨大风险的国际贸易及航运中,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客户拖欠国际货运企业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直接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
2.国内外相关政策的变动影响国际货运企业的经营。国际货运企业是连接上游的国际贸易企业与下游的国际航运企业,受到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都能够对国际货运企业回收资金带来财务风险。
3.国际货运企业的投资风险和财务内部控制风险。国际货运企业与不同行业客户进行业务来往,但是,新客户的项目需要配备新的人员和设备,不断增加的投入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以至于出现经营亏损,这些就是投资风险。此外,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内容。如果财务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没有防范的屏障,企业缺少管理制衡机制,企业就难以控制项目投资和资金的流转最终使得企业资金缺乏安全,以致产生企业资产的流失。
三、国际货运企业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企业制定财务风险防范的财务管理策略
国际货运企业为了应对财务风险,应提前制定相关管理策略,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对于影响到企业经营业绩的不利因素,应想方设法进行控制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以确保企业的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资金收入,并且能够保持风险与利润的适当平衡。这些适合的财务管理策略包括:回避和减少风险策略、转移风险策略。根据国际货运企业的经营情况, 减少风险财务管理策略具有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功能。这种管理策略的选择目的就是能够将风险进行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这样有利于将国际货运企业的财务风险提前进行预防和采取措施,防止财务损失的发生,即便发生了财务风险,也可以进行抑制,将经济损失等降到最低。在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货运市场中,企业的应收账款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增加,企业应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性控制,防止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二)对客户要进行信用评估,确保财务安全
国际货运企业应根据以往的客户坏账损失率作为客户信用的标准,为给企业造成坏账,就要评估和降低这样客户的信用,避免企业遭受财务损失。国际货运企业对客户的评估应包括:客户的商业信誉、客户的经济能力和财务实力等。
(三)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制度与机制
国际货运企业应加强内部的风险控制制度,要设立专人进行账款的回收,并对业务进行考核,实行催收责任制。根据客户的不同经济情况,采取多样性的资金回收方案,如通过债务重组、债务减免、实物抵债等,为企业争取利益,避免财务风险。与此同时, 要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这样才能使国际货运企业将财务风险与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相联系, 密切关注可能引发经营与财务风险的部分,加强风险控制和资金成本控制,稳定企业的财务工作,加强预警分析, 施加财务的有效控制。
四、结论
通过对国际货运企业管理中财务风险控制的分析研究,得出国际货运企业应重视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防范,应构建三位一体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和健全国际货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严格财务预算控制,加强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最终实现国际货运企业在运费降低,面临收回运费风险和国际金融汇率风险情况下,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生.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中国证券期货.2012(07).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财务风险; 防范机制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异常紧张,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高职学院在发展建设中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使高职学院面临着由于举债发展而带来的财务风险。为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必要在高职学院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从而实现高职学院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高职学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学院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提出了在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达到4%,但在过去的二十几年,该比例依旧在3%左右徘徊,这一问题在短期内似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限的资金投入根本满足不了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高等教育经费紧张,更别论处于高等教育底层的高等职业教育,从而造成高职学院的发展缺乏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向银行贷款成为高职学院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的主要渠道,几乎所有的高职学院不得不背负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也是高职学院财务风险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二)生源市场缩小,办学成本越来越高
一方面2009年以来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呈下降趋势,而上大学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学生不愿意或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导致近年来高职学院生源市场缩水;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会不惜代价选择本科院校,导致高职学院招生越来越困难,学生人数减少意味着学费收入减少,而高职学院由于其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使得办学成本本来就要高于普通高等院校,但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不得不加大经费投入,大力改善教学条件,这样学费收入在下降而办学成本却提高,加剧了高职学院的财务风险。
(三)贷款建设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加大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近年来很多高职学院都大举向银行贷款进行建设,主要用于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期长,投资金额巨大,投资回收期很长,投资收益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适当地运用负债融资进行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加快高职学院的发展速度,但是一旦出现投资项目收益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可能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高职学院虽然不会像企业一样破产,但是极有可能影响高职学院未来的发展,严重的话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在市场经济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以实现高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首先高职学院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这是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由于目前高职学院资金90%以上来自于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所以很多高职学院领导根本没有财务风险意识,认为反正都是国家的钱,用多用少一个样,债务还与不还一个样,在思想深处还没有“财务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高职学院尚未形成。如果没有政府做后盾,一旦出现债务危机,他们该如何应对与化解?高职学院的未来该何去何从?所以要求高职学院领导者在思想上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在此基础上再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才是行之有效的。没有领导者足够的重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只能是一个口号、一个形式。其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增强财务风险意识,特别是高职学院财务处的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有序、有效进行,保证高职学院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在高职学院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财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为依据,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对达到一定风险程度的财务风险作出预警,使得相关决策者能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以达到化解财务风险的目的。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施:
1.首先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以取得、传递、处理财务信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首要环节就是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不仅应该包括本学院的实际财务报表数据,还应该包括财务预算资料,当实际数据超过预算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财务人员应仔细、全方位地对实际与预算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重视风险的事前控制。此外该系统还应该尽可能对数据资料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根据取得的财务信息进行财务风险指标的计算分析以识别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最关键的是选择高敏感性的重点预警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高职学院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根据高职学院财务活动的特点,其预警指标体系有三类值得关注: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考虑到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是负债,所以预警指标体系以偿债能力指标为主,运营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为补充。
(1)偿债能力指标,重点应关注的偿债能力指标有:①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高等学校流动比率等于1.5时,偿债能力达到平衡点;②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一般为30%~60%,高于60%时应该发出预警,说明财务风险已经开始增大。
(2)运营能力指标。应重点关注:①年收入支出比(年度收入总额/年度支出总额),该指标反映了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该比例越小说明财务风险越小,一般认为该指标临界比为1.0比较好;②经费自筹率(自筹经费收入/学院总经费收入),该指标反映高职学院对国家拨款的依赖度以及学院自筹经费的能力,该指标越大说明该学院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就越强,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就会越小。
(3)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主要参考指标有:①总资产增长率=(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高职学院资产的增长情况,总资产增长越快说明发展速度越快,但是应该进一步分析增长过快的原因是什么,不能盲目规模扩张,不能以牺牲学院未来发展为代价,所以应进一步分析自有资金增长率;②自有资金增长率=(年末自有资金总额-年初自有资金总额)/年初自有资金总额,该指标反映学院自有资金增长状况,该指标越大,说明学院自有资金运行良好,自我发展潜力很好,那么财务风险就越小。
通过对上述三类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对高职学院的财务风险级别作出综合的评价,结合财务人员职业的敏感性,作出是否发出财务风险预警的判断。
3.对发出财务风险预警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当出现财务危机的征兆时,相关管理人员及早做好准备,采取相应的对策处理危机,以减少财务风险的危害程度,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三)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确定负债融资比例
资本结构就是指负债融资和权益资金融资的比例关系,比例不同,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也就不同。负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是负债也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适度的负债可以带来财务杠杆的好处,促进高职学院的发展;而过度负债则有可能带来财务风险,甚至会造成资不抵债,导致破产。因此要在负债融资与权益融资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均衡点,既要享受负债经营带来的节税和财务杠杆的作用,又不能盲目扩大负债融资而增加债务风险。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分担财务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必将不断扩大,经费不足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仅仅依靠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肯定是行不通的。为了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增长的经费需求,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实行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无疑是一项合理、可行的发展战略。比如利用自身教学资源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班、非学历教育等;开展校企合作、校银合作让负债转为权益资金;还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发行教育债券、教育彩票、社会捐赠等多元化融资,以降低贷款发展带来的财务风险。
高等职业学院由于其自身发展的原因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财务风险,我们不能逃避,也不可能逃避,因此建立高职学院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势在必行。它要求在高职学院领导者足够重视的基础上,全员参与,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预测和防范财务风险,同时优化资本结构,合理负债融资,多渠道、多元化融资以分担高职学院的财务风险。这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成法民.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工作研究,2007(6):27-28.
[2] 汪■■.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6):38-40.
[3] 李建军,张林红.浅谈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对策[J].财税论坛,2011(7):119-120.
【关键词】工程财务管理 风险防范 策略
同一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比,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因工程建设的特征而拥有专业性强、难度高、风险大、工作内容范围广及工作量大等特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财务管理也在发生转变,可见,研究其风险防范策略对整个工程建设行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工程财务管理概述
(一)工程财务管理目标
以往,工程财务管理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现代工程财务管理的目标已经转向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而管理目标的转变意味着管理要求的提高,进而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筑企业的要求,企业必须改进财务管理技术,提升管理价值理念,如此才能完成工程财务管理目标。
(二)工程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已经逐步同国外企业合作,进而工程财务管理评价体系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为能顺应行业发展,工程建设企业都在努力构建并完善新的评价体系。对此,工程建设企业必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基于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指标,研究工程财务管理的可行性,同时企业还需协调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让其他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工程财务评价体系的工作,这样工程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其价值。
(三)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性
目前,由于工程目标的转变以及工程本身的复杂度的提高,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性再不断提高,其风险不但包括物资建材购买风险和资产安全风险,还包括预算、基础会计、筹资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所以工程财务管理工作有着极高的难度和复杂度,稍有问题就可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
二、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
我国工程财务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工程财务管理中未明确出各个部门的职责,且财务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考核内容也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二,工程工作量评估不到位,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工程建设企业或者单位没有设立相应评估组织或者机构,无法及时对工程量的完成情况或隐藏问题进行评估。第三,工程财务管理控制过于被动,我国很多工程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是完全分开的,这使得财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整个工程的造价,更无法预测相应的财务风险。第四,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规范,例如有些合同就一些可能出现的事情没有进行约定,而这极易导致某些纠纷甚至是财务风险。第五,建筑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例如某些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过于陈旧不懂得接受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其工程设计较为浅薄等。这些问题都是现阶段我国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需及时解决。
三、工程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工程财务管理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能够让企业更好地监控财务风险并及时规避。因此,工程建筑企业可让各个部门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如财务部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工程建设监管部门构建质量风险预警系统等。与此同时,工程建筑企业还需制定出预警指标体系,并将这些系统进行组合,让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预警网络,这样就能够有效、及时的进行财务风险预防。
(二)完善内控管理体制
工程建筑企业需完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机构,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同时健全基础会计配置,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定期出具审计报告,披露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和决策人员在制定财务策略时能够有所依据。
(三)明确职权划分
明确工程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的职权有利于财务工作的开展。对此,企业应划分出授权和职位,并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同时强化工程财务管理的预算能力,如将企业成本目标划分到不同的部门甚至是个人身上,并将改目标作为考核其工作成果的标准,如此就能降低工程的超支风险。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工程建设企业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性和工作激情。此外,工程建设企业还需适当引入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上注重其处理突发财务风险的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建筑财务管理工作。
(五)加大工程合同管理力度
在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中,工程合同管理占据重要的位置。虽然,工程建设双方都签署了风险合同,但业主或者企业自身都可能导致工程财务风险,且合同签订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财务风险的大小,所以合同签订之前需进行预警防范。企业或建筑单位在签订合同中要注意几点:一是不签违法、未按规定投标、低于成本、没有经过审查的合同;二是重视合同的补充条款,确保材料支付、工程款拨付等与资金相关的条款由明确规定。只有充分管理好合同,工程建筑企业才能通过合同保障自身利益,规避财务风险。
(六)转移财务风险
在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中,转移财务风险也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这主要运用在物价上涨、工款拖欠以及某些不可预见性因素导致的风险。通常,财务风险转移方法有两种。第一,风险转移给业主或者分包商,即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转移,如签订可调价合同等。第二,第三方担保法,为防止工程款项拖欠等财务风险,工程建筑企业可要求业主缴纳一定的保障金,如此就可让企业很好的规避工程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工程管理是一个周期性较长、内容较复杂的工作,所以,工程建设企业若想真正避免工程财务风险就必须先够认识到自身存在财务管理问题以及财务风险潜在因素,其次再针对这些风险制定相关防范策略,重视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汪蓓.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范[J].中国外资,2011.
[2]肖杰师.浅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J].财务理论,2013.
摘 要 企业想要良好的发展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息息相关。为了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制定正确的经营及财务政策。文章对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进行讨论,以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财务恶化的征兆。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 控制 预警系统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按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可以分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按可控程度分类,可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财务风险形成于资本的流动过程中。从资本的垫支到资本增值的创造,最后是资本垫支的回收过程。资本循环的每一步都印上了财务风险的痕迹:本金垫支伊始,风险就已经启动;资本价值转换和增值的过程,就是风险的转移和积聚过程。因此,财务风险是资本价值经营的必然产物。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当前,普遍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财务风险的概念,更缺乏建立有效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的意识,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另外,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有财务活动就有财务风险。当前我国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预警,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领导阶层对财务管理制度不够重视,使得制度不够完善,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财务管理制度应该是对财务管理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包括制定财务决策,制定预算和标准,记录实际数据,对比标准与实际,评价与考核等各个环节。另外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有些制度只是“摆设”,缺乏执行度。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从而造成极其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
财务策略需要科学合理、正确的财务决策做指导,凭借经验和主观决策很容易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以投资决策为例: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投资决策可以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盈利;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错误的投资决策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风险,同时对企业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预估有误。
(四)资本结构的不合理
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与企业存在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会导致对自有资金的不满足,因此,企业会希望通过筹集更多的资金来赚取更大的利润。企业就要通过自有资金创造的利润去弥补亏损,如果亏额对公司来说很大,则财务风险的产生就有很大的可能性。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策略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综合性分析,以获得企业经营运行可能出现波动的信息,并进行超前预测的体系。因此,对企业综合性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该系统主要是根据财务风险计算系统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系统提供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当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
(二)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安危。由于大企业的员工缺少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公司营运过程中的风险缺乏安全意识。企业管理者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给财务人员灌输风险防范意识,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让财务人员进一步了解财务风险的内容及避免、解决财政风险问题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大大减少财务危机的发生。
(三)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的学习、宣传和鼓励对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信仰、道德、理念、规则和行为不断强化的过程。管理层应当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动来实践这种理念,树立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只有管理者不断地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员工才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以主动的心态来执行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质和形式要有机结合。既要注重内涵,又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例如拓展训练、体育比赛、知识竞赛、收听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避免生硬和教条主义。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并且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让员工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实践企业精神。从而使员工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自主、自愿地发扬公司精神。
(四)增强企业人力风险管理环节
企业人力风险管理有三个环节:事前的风险防范、事中风险监控和事后的危机处理。
首先,事前的风险防范。企业应严格对员工的招聘和重要岗位的选拔。详细了解调查员工的工作经历与重要背景资料。做到对员工和企业双面负责。其次,事中风险监控。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与个人素质,完善企业的人力监督机制,对企业在职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的考核;建立周密的人力数据库分析,监督企业员工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变化。最后,事后的危机处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危机处理部门。分别对离职员工、待离职员工进行原因分析。对所有员工签订商业保密合同,确保企业信息的机密性。
总之,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是一个逐步显现、缓慢恶化的过程,它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先兆。为了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企业有必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分析,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及时地纠正、改进。企业如何管理自身的财务风险,抓住机遇,保证企业经营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