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肩颈疏通理疗方法

肩颈疏通理疗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肩颈疏通理疗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肩颈疏通理疗方法

肩颈疏通理疗方法范文第1篇

所谓颈性肩臂痛就是在颈椎系发生退变或劳损的基础上,进一步受劳损或风寒侵袭所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群。临床常以颈、肩、臂部疼痛不舒,活动不便及四肢麻木为主要表现,个别患者常伴有肌肉萎缩。我们通过近10年的临床实践,对有资料可查的85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简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85例患者均为成人,其中男性59例,女性26例;40岁以下20例,40~60岁为49例,60岁以上16例;干部58例,农民13例,其他14例;有颈肩病史者42例,外伤史11例,长期低头工作劳动史32例;单纯颈椎错位16例,脊柱增生22例,混合型39例。有X线资料者35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年。

2 诊断标准

2.1有颈部症状①颈肩臂痛且僵硬不舒,转向不灵活等;②有颈部反复落枕史,外伤史,长期低头工作史,有颈椎病史且x线颈部拍片异常者。

2.2有肩臂部症状和体征 如肩臂上背等处疼痛不舒,臂部及手指有麻木触电感,可因活动或夜间加重,患肢制动;功能障碍,其程度根据病情不一。

2.3凡具备2.1或2.2任何一条都可确诊不排除颈椎综合征及单纯性肩周炎,必须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肩臂痛或反射性疼痛。

3 综合疗法

3.1牵引 分有角度和无角度两种。有角度牵引即头稍前倾位牵引颈部多颈椎关节及椎体后缘增生处;无角度牵引适应于颈椎变形前后缘均有增生者。重量由4kg开始,控制在15kg左右,以症状缓解为度。时间由15min开始,控制在30min左右,每日1次。

3.2按摩

3.2.1颈部按摩:采用坐位以督脉和膀胱经脉为主,自上而下依次采用多指拿揉,多指拨揉,双手掌按揉手法,各手法操作3~5遍,由轻到重以耐受为度。接着一手托上颌部,另一手托枕后,双手同时向前上用力拔伸,再同时左右缓慢旋转,反复2次活动到最大限度为度,牵引和颈部按摩手法主要以整复颈部移位,纠正变形,拉宽颈椎间隙,松解痉挛,疏通颈部经络,活血散瘀,调节颈椎内外平衡,这是治其本,是主法。

3.2.2肩臂部手法:姿势同上,于患部肩、上臂、前臂,前后上下依次行,双手掌对揉,单掌按揉,多指拿揉,多指或拇指拨揉,肘滚揉,每部各3~5遍,于痛点处,肌腱粘连处,反复旋行,边行手法,边活动肩部,由轻到重,活动到最大限度。最后点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肩外俞、肩中俞、臂膈、曲池、内外关、合谷等穴由轻到重,以酸胀麻为度。

以上疗法每日1次,此手法主要对肩部症状适应,是治疗本病之主法,可以与颈部手法依次进行。

3.3针灸主穴急性期取患侧条口、承山、肩髑、肩贞、肩、阿是穴,恢复期取患侧膏盲俞、条口、承山、足三里、阿是穴,配穴根据病情配风池、风府、风门、肩井、肩髑、臂、曲池、合谷、内外关等穴。急性期以毫针脉冲电流持续强刺激,慢性期刺激强度不宜过大或可用艾灸,每日1次或隔日1次。

3.4理疗 采用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是应用直流电将药物导人人体的治疗方法,它具有直流电和药物两种治疗作用。

3.5封闭疗法用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1及B12等行颈丛、臂丛阻滞及痛点局部封闭,一般每周1次,3~7次为宜。此法主要用以急性期粘连较甚者。

3.6锻练以自行活动为主,视病情对颈肩臂部等进行生理活动,加强功能锻练早晚坚持直至康复,以上各种疗法,一般以10次为1个疗程,间隙1周,视病情交替进行。

4 治疗效果

4.1疗效标准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显效:症状基本缓解或明显减轻,功能基本恢复;好转: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诸证无改变。

4.2治疗结果本组85例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1月,平均20天。痊愈67例,显效13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

5 讨论与体会

颈性肩臂痛病因复杂,病程较长而且反复发作,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中西医结合疗效不佳,我们采用脊柱综合疗法,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牵引颈部按摩手法主要是治其本;局部手法针灸、理疗等在于缓其急;封闭疗法在于解除疼痛难忍,粘连较甚且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自行活动有助于巩固疗法,是一套较完整系统性综合疗法。

本法简单易行,经济方便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值得山区推广。

肩颈疏通理疗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功能温热理疗床;颈椎病;颈痛

【中图分类号】R271.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11-02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巨大变化,颈椎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肩臂、颈和头部麻痛,严重者还会出现肢体的酸软无力,甚至会发生瘫痪和大小便失禁等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70例颈椎病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岁至62岁,平均年龄为(40.5±1.3)岁。其中,非体力劳动者41例,体力劳动者29例。患者病程在2个月至1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8.5±2.1)年。

1.2 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符合我国的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不限男女,患者年龄在18岁至70岁之间,且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易发生失访的患者;属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患有合并严重的精神疾病、脑卒中后遗症、心肌梗死、创伤、恶性肿瘤、骨质酥松症、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和肝肾系统疾病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本次临床实验选择延吉喜来健有限公司生产的CGM-RHI/RH-H型多功能温热理疗床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将多功能温热理疗床调解为“自动模式”,实施38min整体的外部治疗。治疗部位为颈椎病灶部位,将机器的外理疗头放置在患者肩部穴位,如肩髎、肩髃、巨骨、肩贞和肩井等部位,内理疗头放置在患者的头颈后部。用于颈椎病的临床配合治疗,整个治疗过程控制在38min左右,每天治疗一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

1.5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我国中医科学院所颁布的颈椎病体征和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本次治疗的效果进行一次评定。

疗效指数=(治疗前的评分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的评分结果)/治疗前的评分结果×100%。疗效指数大于70%为显效,疗效指数在30%至70%之间为有效,小于30%为无效。

1.6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 如P

2 结果

患者使用多功能温热理疗床治疗前,体征和临床症状平均评分为(25.2±7.2)分,治疗3个疗程后平均评分为(10.0±6.2)分,治疗前后体征评分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颈椎病是由多种复杂原因所导致的脊椎内外平衡失调,从而压迫或刺激交感神经、脊髓、椎动脉或颈神经根所造成的一种综合症,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包括:关节突关节病变、钩椎关节退行性病变和椎间盘高度缩减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肢及颈部的疼痛,同时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支配区感觉缺失等。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的长期积累,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多功能温热理疗床是现阶段较为常用的一种颈椎病临床治疗方法,其主要原料为天然玉石,能够发出电磁场和远红外线,其中,远红外线能够改善患者的腰部和颈部循环,加快致痛物质及二氧化碳的排泄,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吸收,增强新陈代谢,增强细胞膜通透性,从而起到抗风湿、消肿、抗炎的作用。理疗头能够控制交变电磁场的输出,使热磁振传感带紧贴患处,发挥镇痛、解痉、消炎、疏通经络的作用。同时,理疗头内部的按摩能够通过人体自身质量的压力来按摩和挤压脊柱周围的肌腱和肌肉,缓解痉挛和疼痛,放松肌腱和肌肉,改善颈椎部血液循环。多功能温热理疗床治疗颈椎病具有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强,实用性好,以及操作简单易行等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龚树辉,杨继文,丁涛,赵振彪,李忠权.生活方式干预对颈椎病康复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9)

肩颈疏通理疗方法范文第3篇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0例,男15例,女35例;20岁以下1例,21~40岁13例,41~60岁34例,60以上2例;年龄19~68岁;病程1个月以内7例,1个月~0.5年35例,0.5~1年6例,1年以内2例,病程2周~5年;左侧面肌痉挛23例,右侧面肌痉挛27例。嘴角、眼周同时痉挛41例,单纯眼周痉挛9例。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MBI检查,以排除颅内病变。

治疗方法:①针炙疗法:针刺以活血熄风、通络舒筋为原则。取穴:百会、印堂、人中、承浆、双侧风池和太阳为每次必选穴,以眼周肌肉痉挛为主者选取患侧瞳子、下关、承泣、四白、丝竹空、迎香穴中的3~4穴;以口周肌肉痉挛为主者选取患侧地仓、迎香、下关、颊车、口禾、大迎穴中的3~4个穴位,眼周合并口角部肌肉痉挛者取以上5~8个穴位。针刺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华佗牌0.3mm×30mm毫针,避开血管快速无痛浅刺皮下,得气即止,不行捻转提插,行针30分钟,每10分钟轻轻弹拔针柄3~5次,以便面部穴位气血畅通而不伤血脉肌肉,面部以外选取双侧合谷、太冲、头临泣、足临泣、三阴交、血海、阴陵泉为主穴,常规消毒后,选用0.3mm×30mm华佗牌一次性毫针,双侧合谷、太冲、三阴交、血海穴直刺0.5~1.5寸,得气后施以补法;双侧头临泣采用向上斜刺法,刺入头皮下0.5寸,平补平泻;双侧足临泣刺入0.5~1寸采用泻法。行针45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刺激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度,不强行捻款转提插,以防加重患者恐惧心理影响治疗和刺激加重痉挛症状。以连续针刺治疗7天1疗程,疗程间歇3天,共治疗6个疗程。②指激按摩:沿头、面、颈、肩、肘循三阳经络走向,力度为轻、中、重达深筋膜之间,反复按摩数次,约30分钟。1手扶枕部,另1肘托着下巴提拨复位各2次。1次/日,7天1疗程。③物理疗法:针刺同时配合TDP照射患侧面部,距离以患者自觉温度舒适为标准(一般30~50cm),治疗时需保护双眼,每次30分钟。取针撤灯后用838A型超声波治疗仪,确定治疗部位(痉挛明显处)后局部酒精清洁,涂上耦合剂,使治疗头垂直对准治疗区,与皮肤紧密接触,做上、下或周围缓慢移动,功率设定强度1~2级,时间设定10分钟。1次/日,7次1个疗程,休息3天再行下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治愈:面部肌肉抽搐完全解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肌电图恢复正常;②显效:面部肌肉抽搐完全解除,半年内有复发,肌电图有改善,偶见患侧肌纤维震颤波及肌束震颤;③好转:面部肌肉抽搐幅度明显减轻,次数明显减少,肌电图仍不正常;④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减轻,肌电图不正常。

结 果

50例患者临床治愈32例(64%),显效10例(20%),好转6例(12%),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其显效率24%。

例1:患者,女,50岁,颜面痉挛2年,于2001年3月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年前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左侧眼睛跳动,逐渐发展到左侧面部肌内抽动,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有所缓解。近半年来,因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病情加重,每天左侧面部肌肉抽搐不止,再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法控制,而来我科求诊。症见左侧面部抽动频繁不止,面肌抽搐时口角向右侧移动,左侧眼裂明显小于右侧。血压120/80mmHg,无面瘫史。诊断为面肌痉挛。按上述方法治疗40天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讨 论

现代医学对于面肌痉挛的病因病理尚无明确定论。认为面神经在内耳门附近受到小脑后小动脉分支压迫所致,造成传入感觉纤维于传出感觉纤维发生“短路”,激活运动纤维引起面肌痉挛,或者认为面神经发自脑桥,经过在内耳门行走在面神经管中,经过茎突孔进入腮腺,分布面部表情肌等部位,其发病为面神经通过的任何部位,特别是膝状神经节受到某些病理性刺激后,出现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而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少数可为面神经炎的后遗症。本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无自主缓解,部分患者发病若干年后,可发展成为完全面肌瘫痪,此时面肌抽搐停止。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是给予安定、利眠宁或苯妥英钠以及大剂量的维生素,对重症进行酒精或药物封闭、面神经减压术等,但往往使患侧面部表情肌呆板,肌肉瘫痪进而萎缩,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针刺治疗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消除某些刺激源,并使针刺信号与某些异常传入信号吻合,从而降低了异常信号的传入,消除了面神经的异常兴奋状态,使面肌痉挛得以缓解乃至消除。

肩颈疏通理疗方法范文第4篇

颈椎病是康复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现将2007年8月~2008年6月对该类患者184例进行分组对比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4例,男92例,女92例,年龄35~75岁,病程1个月~20年,其中以低头工作为主的102例,其他原因为主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年龄35~75岁;(2)颈、肩、臂疼痛、麻木,向上肢或枕部放射;(3)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4)颈椎旁压痛;(5)肩及上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6)压顶试验或颈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小,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CT可见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骨赘形成。

1.3 排除标准 (1)35岁以下或75岁以上;(2)合并有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结核、肿瘤;(3)其他类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食管后压迫型等)的颈椎病;(4)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5)不能按要求进行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以WF-420微电脑仿生治疗仪,将电极放在颈背部穴位,如有肩臂部疼痛,把电极放在肩胛部穴位,调至患者感觉舒服为度,每日一次,每次25 min,配合口服银杏叶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

1.4.2 对照组 以颈痛颗粒(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4 g/次,3次/d,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5 疗效标准

1.5.1 临床症状体征记分法[2] (1)颈臂疼痛:颈臂重度疼痛,夜间难忍(3分);颈臂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与生活(2分);颈臂轻度疼痛(1分);正常(0分)。(2)手臂麻木:明显的过电样窜麻,持续不减(3分);麻木持续不减,但程度较轻(2分);间歇性麻木,多在睡眠或晨起时出现(1分);正常(0分)。(3)颈部功能活动:颈部活动功能明显受限,后伸或侧屈

1.5.2 临床疗效标准 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率进行判断。临床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颈臂功能恢复正常,症状体征积分下降>90%;显效:症状及阳性体征明显改善,颈臂功能恢复正常,症状体征积分下降70%~90%;有效:症状及阳性体征好转,颈臂功能改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40%~7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不足40%。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4%,治疗组为78.26%。Ridit检验提示,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1.97,P

3 讨论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症候群。因其病理改变及病理机制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临床上除颈痛、后枕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等一般性颈椎病症状外,还可出现因颈脊神经根被压迫所致的神经疼痛,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颈椎病为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因椎体及其周围软骨和椎间盘损伤性以及退行性改变,影响到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结构所产生的水肿、黏连,以进一步刺激神经组织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电脑仿生治疗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三大特点:(1)中频电流:能促使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作用于人体经络可调节气血,提高免疫功能[3]。(2)远红外热疗:是中医常用的祛风除湿治疗法,可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渗出液的吸收,具有促进和改善人体微循环的功效。(3)动静双重磁场效应:一定剂量的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具有明显的止痛、消炎、活血化瘀的功效,动静双重磁场结合,对人体生物磁场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4]。(4)口服银杏叶胶囊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调节血管紧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改善组织代谢,改善微循环和脂肪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肢体麻痹症状,并改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不适[5]。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有良好的止痛解痉作用,磁场生物效应和温热作用能使血管扩张,增加颈部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和营养状况,有利于颈部无菌性炎症的吸收,起到消炎、消肿、缓解肌紧张作用。对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尤为适用,由于操作简便,疗效明确,安全实用,舒适而乐于被患者接受[6]。关于磁场和生命之间的关系,中频治疗在人体的作用,近20多年来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对颈椎病等骨关节病的治疗已得到肯定,我科通过使用微电脑仿生治疗仪对颈椎病骨关节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丰富了社区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课题,为创造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增添了内容,更好地体现社区康复服务为居民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椎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7.

3 毛容秋.国内应用几种物理因子镇痛的概论.中华理疗杂志,1994,17(2):102.

4 元国英,陈全荣.磁疗对烫伤大鼠皮肤痛阈和创面愈合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9,21(1):24.

肩颈疏通理疗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落枕 循经走穴刮痧法治疗

落枕是指患者颈项部疼痛、活动障碍的一种病症。本病 多见于 成人,气候潮湿地区居多。我根据落枕的发病机理,运用中医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采从循 经走穴刮痧,达到舒筋活血、消炎止痛、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的目的。使用循经走穴刮痧治 疗落枕患者10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2天。

2 治疗方法

2.1 采用吕教授牛角刮痧板和吕教授刮痧活血剂,患者直坐,医者站其后一手轻取刮痧板 以45°斜度,平面朝下,将吕教授刮痧活血剂涂抹在患部(颈部痛点)或穴位范围的经脉线上 。然后循经刮拭,有效经穴:胆经为风池、肩井、悬钟;三焦经为外关。经穴释义:风池疏 风通络、解痉止痛:肩井、悬钟镇痛解痉并活络,是本病的有效穴。外关祛风寒湿邪。刮拭 顺序:后颈部、肩上、手臂外后侧、小腿外侧。每经穴刮拭1~5分钟,每日1次,刮拭力度 要根据患者的体型、体质、忍受度来决定。被刮经穴由开始的缰硬感、不适感到经络通时以 麻、酸、胀、痛及灼烧感为好。刮拭过程中尽量避风,边刮边嘱病人自然放松摆头,也可自 然呼吸,以促进气血畅通。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以 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治疗效果。

3 治疗结果

本组100例中,经1次治疗症状完全消失者86者,占86%;经1次治疗症状有好转返回再治疗者 10例,占10%;2次治愈4例,占40%,总结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刘某某,21岁,男,1999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晨起后即觉后颈背肌肉疼痛,转向困难, 低 头吃饭、看书等很饱不适,并向两肩扩散,伴有头晕、烦躁感,查:左侧肌肉缰硬、痉挛, 有压痛感,痛不堪言。运用循经经穴刮痧1次,症状消失而愈。

5 体会

相关期刊更多

颈腰痛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教育厅

按摩与导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中医药局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