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思维培养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数学;辨析能力;现状;思考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实施因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分子.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内容中,在分析数学典型案例进程中,在探析解决数学问题活动中,都需要通过探究、辩论和分析等实践活动,进行深刻的理解,深入的解析和有效的解决.教育实践学指出,学习对象学习数学学科的过程中,也就是辨别分析、综合提炼的发展过程,提升进程.数学辨析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对象学习数学学科的实际成效,展示着学习对象探析数学学习的能力素养.高中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所解的数学问题,都需要高中生经过探究、辨析、归纳、概括、提炼的实践过程,从而所获良好数学学习经验和技能.培养高中生数学辨析能力,成为高中数学教师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高中生数学辨析能力的现状
一是高中生被动开展数学辨析现象存在,主动性不强.高中生在“高考大棒”的驱使下,被动的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思维辨析的内在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激发,应付学习的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学生深入辨析的主动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加之高中数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高中生解决问题的“结果”,忽视学生辨析思考的“过程”,导致高中生内在主动辨析能力受到影响.
二是高中生数学辨析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强.部分高中生在思考、探析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就问题解析的基本思路,开展的基本途径,依据的数学知识等内容,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且将思考分析的过程进行完整的表现,在展示解析思路、“说”解题过程中,缺乏逻辑性、条理性.
三是高中生数学综合思维能力欠缺.笔者在数学学科阶段性复习课教学中,经常发现,部分高中生在辨析综合性数学问题过程中,面对需要运用多种数学知识点内容进行问题案例的解答分析活动,往往束手无策,不能综合各数学知识点进行“概括”、“判断”,导致解析案例效能低下.
二、培养和提升高中生数学辨析能力的举措
一是运用各种积极教学因素,促发高中生内在辨析情态.情感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好“助推剂”.笔者发现,各阶段的学生群体,在其学习实践进程中,都需要在浓郁氛围“包裹”下和积极情态“趋势”下,实施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数学辨析能力,不仅对高中生分析能力提出了要求,还对学生的判断概括能力等提出了要求.而实践证明,辨析能力是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软肋”.这就需要教师应将情感激发作为培养高中生辨析能力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教师应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示范激励作用,运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真实性的名人轶事,融洽性的教学氛围,生动性的教学情境,现代化的教学媒体,鼓舞学生,激励学生,促发学生,让学生内心产生主动辨析的认同感.如“组合”教学中,教师采用设置“投递员手上有5封信,现在有6个邮箱,它有多少种不同的投递方法?”的生活性现实案例的方法,展示该知识点的应用特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之妙,为探知辨析该知识点内容打下情感“基础”.又如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节课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为增强高中生辨析积极性,利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运用电子白板这一课件,生动、形象展示该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该知识点内容能够有“感性”、“直观”的认识,从而在积极、生动的教学氛围中,内生能动辨析情感.
关键词:生物学;科学素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65-02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科教学的一门课程,本门课程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开展的一门课程。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与科技、社会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进社会,服务人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能力的含义
从实践和认识的角度来看,实践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实践是一个哲学的定义范畴。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实践活动是人们的一切客观性的、感性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的领域不仅是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包含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实践能力就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吸收、整合和利用支持性教育资源和个体基础性资源,适应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社会实践,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自我的实践主体地位的能力。
二、实践能力的类型
实践相对于意识或思想来说,是人类的一种感性认识的物质性活动。生物科学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调查等,相应的实践能力的类型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调查能力以及动作技能。
1.观察能力。①含义。观察能力是指能快速、准确地捕捉对象和现象的典型的但并不很显著的特征和重要细节的能力。观察能力是个体通过长期观察活动慢慢地积累所形成的,观察能力是智力结构的首要要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感知的精确性,影响人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是人们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发展人们的智力,就必须重视培养人们的观察能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中强调“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案例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培养学生的对比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分析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使学生更能认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人们认识生命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案例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定量观察的能力,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体积大小的不同以及结构的不同,来区别二者之间的相异与相同之处。案例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案例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培养学生动态观察的能力。通过设置一定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一定的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是分散分布的,特别是在必修1中分布较多。这样的分布考虑到了高中一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同时又处于长知识和身体的阶段,他们渴望获得生活知识,并且他们动手能力较强。通过这些特点的分析,高中生物必修1分布较多的观察实验是合理的和科学的。
2.实验能力。①含义。实验能力包括理论思维、科学观察和操作三个方面的因素,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由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即为实验能力。②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本质的认识过程、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因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和绘图等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能力是对学生一种更高能力的一种要求,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也安排了许多实验型和探究型的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做好了铺垫。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安排了实验型和探究型的实验课一共为21个实验,其中必修1中,安排了7次实验型的实验课,4次探究型的实验;必修2中,安排了3次实验型的实验课,2次探究型的实验;必修3中,安排了1次实验型的实验课,4次探究型的实验课。这些实验课程主要从实验能力的理论思维、科学观察和操作方面来锻炼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但有些实验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就是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因素;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因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侧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因素。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课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从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选择以及实验变量的控制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科学调查能力。①含义。科学调查能力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相关研究资料或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结论的研究能力。②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科学调查能力的培养。科学调查的形式主要有文献调查、自然状况调查和社会调查三种类型,针对高中生获取资料的途径和能力等有限,所以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没有安排文献调查的类型;社会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需要综合多种能力及其他人员的协助才能完成,所以在高中阶段也没有安排社会调查的形式。自然状况的调查是根据自然状况的条件来调查,所以这种形式的调查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条件安排调查内容,这种调查形式也很容易进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例如:案例“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通过调查当地的农田生态系统,明确生态系统的组分和能量流动情况,通过本次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以及建议或意见。这种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公精神,能达到知识、能力和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
4.动作技能。①含义。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熟练的、自动化的操作活动方式,如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仪器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把动作技能的学习目标分为模仿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2个等级。模仿水平是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的操作的能力水平;而独立操作水平是学习者自己在原有知识或方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操作的一种能力水平。模仿水平的目标动词有尝试、模仿;独立操作水平的目标动词有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测定。②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动作技能的培养。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动作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实验型实验或探究型实验来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有侧重培养学生的模仿水平目标的实验为“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该实验中要求学生“尝试应用酶的化学本质的知识,解释本小组的结论”,其中“尝试”是属于模仿水平的动作技能目标,让学生尝试模仿别人已有的知识或结论,解释酶的本质和实验结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例如: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操作水平的目标的实验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本实验目的要求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本实验要求学生“使用”和“运用”的目标动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结语
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课程,这说明了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些实验课程的设置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或步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创造了条件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傅维利,杨民.论中小学生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发展过程[J].教育研究,2000,(9):31-36.
[3]吴志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研究[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28.
[4]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一、高职生源多样性分析
目前,高职在校生源呈现多样化:有通过高考统招录取的高中生,高考前自主单招的和高考后注册入学的高中生;有通过对口单招的中职生;还有“3+3”中高职衔接的中职生和“3+2”专本分段培养的高中生。从以上生源情况可知,由于入学渠道和标准不一,录取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高中生源和中职生源,其前期学习经历一个是侧重于理论知识,一个是侧重于技能实践。即使同一起点来源的学生如高中生,通过高考统招的和注册入学的,两者文化知识水平也有着明显差别。再加上地区教育水平和个体的差异,使得高职生源更加多样性。
这些多样化生源存在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等差异。据心理健康调查,高职学生普遍自我评价低,自我调适能力较低,特别是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好坏、经济条件的差别、性别差异等都影响着其心理状况,进而影响着其学习的专注度。学习基础的强弱、是否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都会影响学习结果的不同,为达到相同的学业要求对其培养途径也应有差别。如多数学生入学前对所学专业了解,学习目标明确;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少数是毫无目标可言。降低目标对高职学生并非良策,只有让学生拥有适度目标,才能调动其求知欲。
鉴于高职生源多样化的现状,高职教育必须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目标、兴趣和心智等有针对性施教,即开展分层教学分类教育,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在分层分类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基于生源多样化分层分类教学的探索
关于分层分类教学,在国外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于1868年提出并实施的“活动分团制”。在国内其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主张。[1]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原则,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其成才。分类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实施横向差别化分类教育。分层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把课程、实验根据其内容和要求分成不同的层次,实施纵向差别化分层教育。[2]由于高中起点和中职起点这两类生源,他们在文化基础、专业技能、个人素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就是为了寻求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以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一)基于学生文化基础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
由于生源起点层次的不同,或同一起点文理科基础的差异,学生知识、能力有着较大差异。根据文化基础测试,针对文化知识薄弱的学生,要弥补其不足,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即使同一专业应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架构、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实施分类设计,加重文化基础薄弱生的文化知识的课程门数、课时、学分比例等,先强化他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再提升其水平;对于文化基础相对厚实的学生,则增加其知识文化水平的深度和广度。如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课程内容、时数、学期安排等各不相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编班。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将“大学英语”分4个教学层次、“高等数学”分2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分初级、高级两类、“基础化学”分文科生、理科生两类。即每个学生都根据所学的专业需要和个人知识水平跟班学习,达到相应的程度,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基于学生专业技能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
中职学生和职高学生在进校前通常通过了初级专业技能培训,均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或专业特长;高中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是“零起点”。高职院校的特色就在于实践性和职业性,让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将来工作中具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实践教学设计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在职业资格鉴定、考工等级中达到中级工或高级工标准,是对中职学生实践教学项目学习的要求;增加实验实训项目、课时、学分等,加强基础职业技能训练,加大实验实训操作,这些是提高高中起点学生专业技能的有力措施。如在“烹饪与营养专业”的实践项目设计中,要求中职起点学生强化创新菜肴的学习和设计,高中起点的学生注重烹饪基本功的训练,这样可以使专业技能起点不同的学生最终达到相同的学习目标。
(三)基于学生个人素养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
个人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传授知识而且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训练获得知识技能。面对社会高学历的要求,中职学生自信不足,缺少成就感,导致情绪低落,厌学甚至自暴自弃。为此,中职起点学生的素质培养目标就是实施养成教育,注重职业观、知识体系、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中起点学生,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定位,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为此,他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能力。[3]为提高学生素养,我院遴选开设涉及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的公共选修课,每学期都会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修其中的一到两门课程,对中职和高中生源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其找到努力的方向;在其知识技能提升后,再进行《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教育》学习。
三、基于生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3+3”中高职联合培养,打通升学绿色通道
中等职业教育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积极探索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和学制互换方式方法,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将会实现。“3+3”中高职分段学习、联合培养,是指中职校以联合培养的高职校的名义招生,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3年,通过转段考试后直接升入高职院校学习3年,获得专科学历证书。如旅游管理专业,学院与合作中职校共同完成“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二段一体,螺旋递进”课程体系,即中高职“二段”相对独立,完成中职阶段学习后,学生实行分流,有的进入高职(需考核合格)进一步学习提升,有的直接就业。同时两个阶段又是一个整体,课程体系相互衔接,知识与技能螺旋递进,学生面对社会岗位,职业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二)“3+2”专本分段培养,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基本建立。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3+2”专本分段培养模式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有效举措,也为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分类培养提供了平台。“3+2”专本分段培养是指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在统招录取批次中选录优秀高中毕业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完成3年专科阶段的学习,获得专科学历后,通过本科的转段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2年,学分修满,可获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证书和学士学位。
为体现“3+2”的特色,应紧密结合市场需要,根据高职与本科培养的共同点,找准各自的目标,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两者的教育能够有效连接。通过行业需求调研、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和工作任务分解重新设置高职阶段的课程,强调基础和方法;通过行业技术需求调研、行业标准要求研究、行业规范分析和领域拓展分析设置本科阶段课程设置,重视原理和内涵的延伸与提高,两阶段的课程设置融合为“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学院会计“3+2”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课、岗、证融通,学、仿、做递进”,专科阶段着重学习基础知识和初级会计实务课程,加大实训力度;本科阶段着重学习中级会计实务和高级会计实务,为学生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保障。根据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障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差异
目前我国大量的成立了一些高职院校,并且高职院校也在普遍的扩招,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逐渐变为大众化的必经之路。在高职院校逐渐扩招的过程中,生源的层次和类型日益表现出多样化的模式,所以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者和管理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生源逐渐多样化的转变,进而也为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环节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一、生源素质存在的差异
1、高等专科院校及其在校生数分别在全国高等院校数及在校大学生数上占有着很大的比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没有考上本科院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大部分选择了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专科院校;而那些职业高中(含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升学主要途径就是考高职院校。所以,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就可以分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这两类。而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根据教育部所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在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课程设置包括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一般是4:6,实践教学课程占全部专业课程的50%,综合实习则安排在入学的第一学期。普通高级中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社会需要的普通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自觉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向学生实施升学的预备教育,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课程安排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12门课程。从教育部所规定的教育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的技术人才,而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两者在课程的设置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培养的职业高中生源和普通高中生源之间,在能力、思维、知识和素质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职业高中毕业生在技能、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上要强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而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在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要强于职业高中毕业生。
2、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之间存在差异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在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就是就业。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高职院校的建立,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之间建起了一个良好的衔接桥梁,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目标就是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所以,目前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都面临着两大艰巨的任务,第一就是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优秀的生源;第二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并没有对中等职业学校两大教学任务做出具体的目标规定和统一的要求。因此每个中等职业学校就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这两大任务采取了不同侧重点的选择。一部分学校严格坚守向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教育,依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课程进行安排和设计;还有一部分学校盲目的提高高考的升学率,一味的重视高考统考课目的教学课程,而忽视对专业技术实践的教育。在这些学校中,有些学校甚至在学生刚入校时就安排就业班和高考班两大类,就业班就按照专业知识进行组织和教育教学,高考班则按照高考的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和教育教学。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也就给学校自身对教学任务的规定和教育部要求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如果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和最终所朝的目标方向不一致,必然会造成职业高中的生源之间在能力、知识、素质结构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二、对普通高中生源和职业高中生源实行分批教学和分别培养
因为两类生源的素质和知识技能存在着差异,所以高职院校就要对不同类型的生源运用不同的培养教育方案,课程大纲、课程设计以及课时安排都应该不同,教学班级也应当分别进行编排。普通高中的生源文化基础课应在普通高中的基础进行深入教育,重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教育学习。职业高中的生源学生应加强他们的文化基础课,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在课时的编排上要比普通高中生源的多,技术类课程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只有对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生源运用不同的培养教育方案,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计划,发挥学生的优势,弥补不足的劣势,因材施教,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现代化规格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部分课程实行分层教学
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就是指在相同类型的课程中为相同年级的学科基础知识的不同学生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的教学要求,并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素质和能力。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不同,学生的基本素质还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对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性课程以及技术和技能型课程的掌握程度也有差别,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公共电脑等基础课程以及技术、技能型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分层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潜能。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志愿以及测试的结果将学生分成的不同层次教学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运用不同的教学课程模块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环节将课程分解成不同的模块。这样就可以完全满足了不同学生对课程内容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2、毕业生多出口途径多样化
高职院校生源所体现出的这种差异性,势必会导致学生不能全部都按时毕业。为了解决学生的毕业和就业问题,除了对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给学生充足宽裕的时间完成学业以外,还应开通多种途径的解决道路,实行多途径的培养模式。第一,建立综合技能证书制度。综合技能证书就是学生具备了从事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综合能力的凭证,包括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证书、其它部门或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学生按照规定通过了考核,学校就可以颁发《综合技能证书》。如果《综合技能证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那么学生就可以凭《综合技能证书》在社会上就业。第二,还要要求学生在取得劳动部门或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前提下,安排学生凭证书就业。这样,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一定全部都拿到毕业证书,但是由于实行了多方向的就业途径,大部分学生就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小结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对解决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差异策略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高职院校生源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我们高职教师承受巨大的压力,面临严峻的考验。我们既要认可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也要清晰的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奋斗在高职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不断对提高生源素质的方法手段进行探究,相信一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我国高职教育现状,提高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最终提高我国整体的国民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尽管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以教育学生为己任,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理念,一定能够解决高职院校生源差的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江庆翘 对高职生源状况及对策的研究 [期刊论文] -机械职业教育2003(2)
多元思维 语文教师 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
一、前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可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思维的培养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要务。高中写作教学按照文体可大致分为记叙文写作教学、说明文写作教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三类。“提倡多元思维是语文教育整体的理念,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理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因此,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思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议论文写作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
“议论文是通过论证以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说服读者的文章。它主要诉诸读者的理智,通过充分有力的论证,使自己的见解获得读者的赞同。”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议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力。例如,议论文大多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而对于一个论点的分析则能考察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是关于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的话题。正对这一话题,拥有多元思维的学生将迅速反映出正反两方面意见的合理性和各自的不足。
三、语文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亦如此,教师主体的语文思维品质及其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方面
“语文思维品质是语文思维过程当中所形成或应具备的一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思维特征。”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体现于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思维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应当具有多元思维。多元思维是一种难得的思维品质,但在我国,一个人多元思维的形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例如,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家庭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还以高考为主,这便是“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对于教育的影响。从学校教育心理学方面看,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也往往陷入“第一印象”和“刻板效应”等误区,也就是说,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往往片面化,以偏概全。这也是一种两极思维的表现,“学习好得学生是优生,学习差得学生是差生”往往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显然具有极大的片面性,陷入两极思维的教师的思维品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教学活动。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果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则要以其自身拥有多元思维为前提。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前,教师主体应当运用发散思维对于话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对于学生针对特定话题自主产生的各类见解进行预见。这是对于教师个体的预见力的一种考验,预见力是语文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语文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思维活动后,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在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推测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般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语文教师本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应当是评价语文教师的重要指标。冉正宝先生将语文思维能力分为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象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语文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体现于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之中,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自身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2.语文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主体高水平的语文思维品质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在进行议论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写作构思过程的教学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的影响最为重要。
构思过程“主要是指从作文动机产生到文章框架基本酝酿成熟的心理过程”。该环节是议论文写作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部分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中生缺乏写作动机,而写作动机的缺乏在于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师首先应当将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和学生思维的激活结合在一起。对于一个议论文写作训练的话题,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生活体验的局限性,将话题与学生有限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作动机激发完成后教师应当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交互主体,在具体指导之前采取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究其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中生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更趋于完善和深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地位”。教师应当意识到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此通过讨论法,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优势,使学生彼此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使不同的观点生发出来。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通过认证倾听学生讨论形成的不同观点,与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预见到的观点仔细比对,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分析,对于学生小组形成的观点进科学的点评,而不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主观的臆断评价学生思维的成果。
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谈探讨高中语文课程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影响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教师因素旨在引起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视,实际上,语文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细节当中,期待学者和教师继续在微观角度上探讨相关问题,以利于语文教育的兴盛和国家人才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