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域旅游规划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全域旅游;营销策略;社会营销;品牌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旅游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在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全域旅游概念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由此国家颁布关于刺激区域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指导意见,其中对于旅游营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旅行业及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需要加强合作,站在全域旅游角度上,打造旅游品牌形象,创新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以此吸引广大游客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全域旅游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全域旅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推动方式,开发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高品质旅游文化,以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刺激游客消费,从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业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推动旅游业发展,需要优化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创新相关体制机制,以政策法律为依托,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公共服务,对于区域内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各项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加以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产业融合,提升旅游质量,以旅游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域旅游中,要想加强旅游业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充分开发利用旅游目的地资源。与此同时,区域内不同产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形成有效联动,沟通合作、积极参与,做好旅游目的营销管理工作,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给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并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全域旅游,优化旅游目的地营销,最关键的一点是提升区域旅游品质,以高品质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与认可度,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仅仅追求区域旅客余量的增长,所以各地相关机构需要做好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丰富广大游客的旅游过程,尽可能使所提供的的旅游大道游客的预期。相对来说,以往比较传统的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开发利用多集中在区域核心景点及景观上,以此为核心,同样旅游目的地营销的重点在于景区门票售卖上,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游客都是按照提前预定好的旅游线路推进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游客的旅行体验。在全域旅游视野下,游客不再满足于提前设计好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更多是追求新鲜的旅游体验,随心而行。比如游客不再坚持固定行程规划下酒店住宿、景点景区参观以及商店商品采购等旅游活。现在的游客更享受旅游过程,喜欢放慢脚步,自由闲适地游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很多游客更喜欢住在当地居民家中或是独具特色的民宿中,在网络平台上寻找评价突出的旅游景点,根据网络上的旅游评价穿梭于旅游城市的大街小巷,参与当地民俗活动,品尝当地特色地道的美食佳肴。总的来说,现代游客更享受旅游过程,追求在旅游目的地的所看、所感,全域旅游下,一切对于广大游客产生吸引力的,都是区域旅游业开发的重点,更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重要内容。
二、新时期,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相关要求
(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旅游目的地营销
新时期,随着旅游行业的多样化发展,加强旅游目的地营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全域旅游视野下,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旅游目的地营销。当地政府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沟通合作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机联动,构建高效率、高质量全域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此外,当地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将行政与行业市场加以紧密结合,有效调动相关企业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各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保障,以促进全域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立足全域旅游视野下,推进旅游目的地社会营销
立足全域旅游视野下,不难看出区域内旅游资源无处不在,只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而言,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边界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联系。基于此,当地相关部门及相关旅游企业需要促进旅游目的地与广大游客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贡献,不断优化旅游要素配置,以满足广大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从全域旅游出发,,推进旅游目的地社会营销,将旅游区域建设成为开放性、共享性的旅游目的地,突出旅游目的地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旅游目的地局面主动参与区域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并保证居民的切身利益,促使旅游目的地居民自觉成为区域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以强化旅游目的地社会营销,从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全域旅游需求出发,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
纵观区域旅游发展全过程,可以看以往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更关注区域内重点景区及重要景点的推广营销,往往忽略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人们更倾向于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强调旅游观感。所以说,立足全域旅游视野下,推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要从广大游客的旅游需求出发,打造品牌营销,以满足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新要求。从区域旅游发展来看,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是一项周期比价长且存在一定复杂性的工程,对于区域旅游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来说,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无疑是一种比较难的调账。要想加强区域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深入挖掘区域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与优质的旅游服务,并以此为基础,精准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定位,制定有效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区域旅游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域旅游视野下,刺激旅游发展,推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创新策略
区别于以往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立足于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是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服务的全面渗透,更是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准确定位。全域旅游下,促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要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加强相关部门协作,与企业强强联手,广大游客共同参与,并发挥新媒体宣传的优势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方位的旅游目的营销模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全域旅游目的地营销可以说是当地政府给多个旅游事项主体的一种优惠福利,所以相关主体必须立足于全域旅游视野下,积极推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创新策略,以刺激旅游发展。
(一)以大数据为依托,推进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
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的旅游活动越来越多样化,不单单局限于固定的旅游路线、旅游景点,在区域内任何的旅游目的地都有可能被游客光顾,相对来说,游客的流动性比较法大、基于此,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以大数据为依托,对广大的游客的全域旅游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创新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收集大数据信息,了解并掌握区域旅游发展形势,并将其应用于旅游目的品牌营销总,从而制定出新颖且具有可行性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积极推进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加强全域旅游规划,发生特色旅游,给广大游客制定个性化旅游方案,并提供人性化旅游服务,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此外,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深度,打造旅游目的地营销品牌,以规范化营销提升区域旅游便捷化程度。
(二)结合旅游业发展,构建全方位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从游客年龄层次上来看,目前大多数游客集中于80 后与90 后这两个阶段,所以当地相关旅游部门及企业应当结合旅游群体特点,构建全方位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比如搭建广播,电视、微信、网络直播、微博等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渠道,完善游客关系网络,通过自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吸引广大游客的注意,给游客打造个性化旅游产品,以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三)发挥新媒体宣传的重要作用,加强旅游目的地口碑营销
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区域旅游发展,需要加强旅游目的地口碑营销,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及企业可借助新媒体宣传的优势多用,在公共网络平台上推广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积极宣传区域旅游资源、旅游文化以及旅游服务,以刺激游客的旅游需求。比如在大众点评、美团及写成等旅游信息平台上,推动旅游攻略、分享旅游日记等、旅游体验旅游评价等等,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口碑,以引导舆论导向,从而优化旅游目的地营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下,加强旅游目的地营销,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同时以大数据为依托,推进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结合旅游业发展,积极构建全方位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发挥新媒体宣传的重要作用,优化旅游目的地口碑营销,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思涵.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以大足石刻新媒体营销为例[J].绿色科技,2020(03):220-221+226.
[2]贾玉飞,谢维光,陈雄.省级旅游目的地微信公众号营销策略研究――以浙江和黑龙江两省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4):57-58.
[3]鲍珊珊,杨成兵.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策略优化研究――基于芜湖市的实证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4(02):61-66.
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2003年获“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认证以及2011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及自治区政府对宁夏葡萄酒产业高度重视,宁夏葡萄酒产业得到了量与质的飞跃,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也日益提升。
另外,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不断深化,旅游新业态的探索不断深入,葡萄酒旅游作为一种独特却又贴近人们生活的旅游方式,无疑是宁夏旅游项目中的一支潜力股,亟待开发。
为了探索葡萄酒与旅游的正确结合方式,本文通过研究葡萄酒旅游的概念、国内外葡萄酒旅游发展的历史,分析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旅游的不足,根据旅游发展新业态的需求,提出了与宁夏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旅游相契合的方式方法。
文献综述
国内外的葡萄酒旅游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国外葡萄酒旅游多以酒庄线路模式为主[1],大部分以产区划分地块,大大小小的酒庄星罗密布,连接他们的是便捷的交通,清晰的指示牌,游客可以根据标识及介绍选择自己想要的环境及内容。而宁夏的葡萄酒旅游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 “以葡萄酒酿造厂商为主”、“酒庄模式为主”以及“以葡萄种植园为主的几种模式。
另外,国内对于旅游新业态的积极探索正在不断深入。在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当下,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2]以及对高参与性和可融入性的旅游形式的追求[3],各地都在创新旅游业态,例如贵州提出分时度假、主题酒店、体验型民族村寨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升级版红色旅游、山地户外运动、自驾车旅游、旅游综合体、众包旅游咨询业、网络游戏旅游等新兴业态。[4]
再者,自驾游和主题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具体来说,《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房车露营为“基础设施建设”[5];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传统单一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它将逐渐被主题旅游所替代。更多旅游模式在某些特定的群体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青睐,例如健康游、考古游、商务游、夕阳团体游、探秘游、音乐游等。[6]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专题采访。通过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对酒庄适宜结合旅游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相关人士进行采访,对宁夏“葡萄酒旅游”的新兴业态是否具有潜力,该如何开发进行研究。
数据分析
笔者对100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葡萄酒旅游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酒庄的文化氛围不够,占比达到31%,其次30%的人认为在宁夏获得酒庄信息的渠道不多,27%的人认为参与体验的项目较少,剩余12%的人感到酒庄的可达性不强、葡萄酒的种类和品质不够好。
数据显示,银川市葡萄种植面积约占总基地面积的14%,其在四个成熟区中种植面积最小,却贡献了近3.6 万吨的产量和近2 亿的产值,表明了银川市葡萄种植基地生产品质较高,产业发展相对现代化,发展前景最好。整个银川市葡萄产业以永宁县为核心,涵盖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三个行政单位及行政事业单位以西处,涉及该区规划面积3607平方千米,占整个银川市面积的38%;规划涉及人口约58.4 万人,占整个区域人口的39.2%。
从图中可以看出,银川市对外交通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交织的立体运输网络体系,并包含旅游专线,具备发展葡萄酒旅游的交通条件。
另外,从旅游发展条件的角度上分析,贺兰山东麓具备优异的发展葡萄酒旅游的基础。首先,贺兰山东麓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包含西夏文化、贺兰山文化、长城文化、移民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以及包括滚钟口、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瑞信?温泉小镇、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在内的景区资源。其次,从整体旅游大环境角度来看,休闲旅游蓄势待发,国民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为宁夏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旅游形式将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转变,出行方式由组团出游向自驾游、自助游、定制游转变。
结论与展望
根据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资源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土壤优势,以及丰富的葡萄酒庄、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正是“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是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好时机。因此笔者建议依托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以“一主多元”的发展思路,“葡萄+旅游”的发展模式,以现有的葡萄酒产业为基础,结合贺兰山东麓休闲旅游资源,不断地丰富旅游产品,扩大葡萄酒行业领域的影响,增加覆盖面,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将研究区域打造成为“红酒之旅”区域性主题休闲旅游度假区。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打造以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展示为核心的葡萄文化发展中心;二是建立贺兰山东麓自驾车房车营地及旅游专线交通系统;三是建立“红酒之旅”O2O平台;四是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并研发特色旅游商品;五是丰富葡萄酒旅游中的特色主题体验项目。
本文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浅层的探索,未来对此课题还需进行更深的研究,还需研究的内容包括“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模式的践行方式”、“葡萄酒旅游的具体运营措施”等相关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仁鹏,葡萄酒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服务经济杂志2009年10月
[2]张瑞真、马晓东,我国旅游新业态研究进展及展望,旅游论坛2013年04期
[3]张萍、王爱红,体验式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研究,酿酒科技2009 年第9 期
[4]程质彬,贵州省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2015年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学科整合;参与式教学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出现全域化、休闲化、多元化、自助化、定制化等特点。“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地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在这种“融合共享”特征明显的旅游模式下,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单一知识储备和简单专业技能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旅游人才类型和培养模式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向高知识、高技能、高应用能力方向转化。高校旅游管理是培养旅游行业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旅游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创新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其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是:是与普通高校培养的高等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它要求培养出的人才要熟练掌握该行业一线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从事行业一线生产的技术型人才[2]。旅游行业的导游员、饭店服务员、礼仪人员、空乘人员等均属于这类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定位模糊,教法单一,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学生专业自信力低,一线服务技能差,学生就业导向不够清晰等。结合时下社会需求,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应以高素质综合型为宗旨,以“学术+应用”“知识+技能”“全国+地方”“行业+专业”为模式,重点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实践和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实现学生从普通“旅游服务员”到高知、高技、高能的综合型“旅游服务人才”的转变。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通过“互联网+”模式,拓宽知识获取渠道,保持教学内容先进性
旅游行业跨界明显、知识容量大、更新速度快,教学中必须跳脱出单纯依托教材的传统知识获取模式,紧跟“互联网”“大数据”,才能保持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才能保持起旺盛的生命力。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3]。教学中以手机等自媒体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一来可关注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旅游院校等的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及时获取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知识。一来可进行“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微平台”“互联网+课程”的学习拓展。如通过“雨课堂”“钉钉”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师生课堂内外同步学习交互,学习交流更为方便快捷。
(二)紧扣行业发展趋势,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地方特色内容教学
大理是全球知名的旅游热区。作为地方高校,大理大学在旅游地域性研究方面独具优势。旅游管理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广“接地气”,增加旅游“地方性”的内容极为必要。比如,在“乡村旅游”授课过程中,应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依托大理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地质资源以及众多的古村镇文化旅游空间资源,吸收借鉴环洱海保护开发的先进经验,借助多样的文旅、农旅休闲模式和案例,通过案例和田野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发学生对行业政策、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提升他们对乡村旅游途径下的乡村振兴的科研兴趣。
(三)多学科融合教学,拓宽学科视域,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
旅游学科属于综合性学科,应适当增加不同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比如教学中地理与旅游的融合,能有效地展现旅游资源的“地方性”特征,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旅游动机形成、游客空间位移、旅游景观和旅游模式的特色化发展等内容的理解。再则,在“旅游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中,结合大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加入人口、民族、农业、工业、城市、宗教、语言、政治、旅游等地理要素主题,既能增加学生的地学修养,又能引起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突出旅游专业的地方性特征。还有,旅游与艺术的融合,在模拟导游等技能型课程中加入民歌、舞蹈等地方文艺专题,在“旅游人类学”课程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能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
(四)加强旅游行业从业资格准入和技能提升内容教学,提高考证过关率,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旅游专业的学生可考的国家级从业资格证书有:导游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十多种,这些证书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但是证书的获得对学生实做技能的要求较高。为帮助学生提高这些资格证的过关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相关内容,加大实训力度。如利用“旅游语言基础”课程加入语音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度;利用“茶艺鉴赏”课程加大茶艺实训,提升学生手动能力;利用“导游业务”和“模拟导游”课程,进行导游考证面试模拟,加入应试技巧的内容,同时密切关注每年国家考证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导游考证过关率;在课内技能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再强化,巩固学习成果。
(五)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促进科研与教学内容的深度结合
首先,有条件的师生积极申报各种课题,积极参与地方性旅游规划和科研项目。其次,在教学中增加科研的内容,如大理地区,大家都较为关注的大理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大理“六大景区”发展现状、大理导游的生存现状、大理温泉休疗现状、环洱海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苍山和洱海的保护问题、大理旅游线路设计现状、大理古城人民路“摆客”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等,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增加学生对旅游业的关注和科研修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
(一)全面践行学生参与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避免“灌输式”教学带来的听课疲劳,在遵循常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注重教学主体转换下的参与式教学,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公平性。参与式教学相对于“灌输式”教学,教学中让所有人能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教学的积极成分和中心,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精神[4]。1群体参与群体参与即全员参与。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应经常使用,如教师给出论题,学生分组讨论并陈述观点。由于学生的参与能力有差异,在这种分组教学法,很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我的做法是:利用手机或自媒体设备,各组学生自行查找内容,组内组间互通信息,避免雷同和抄袭,找到资料后组内各成员均需进行内容的文字或者录音分析。时间允许时,每位组员上台定时进行口语表述;时间不允许时,组内选出分析表达最好者,代表小组上台陈述。多年的教学效果表明,此法“一箭双雕”,既能保证参与的广泛性,又能保证资料查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理论课程可采用此法。如“导游业务”理论授课时,请学生查找导游带团相关案例,学生的积极性高,内容记得牢,很受学生欢迎。2个体参与教学中也要强调学生的个人参与与个性展示。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教学中加入“每日一闻”播报。在课前布置与课程相关主题,请学生课下查找,课程开始时进行5分钟左右的旅游要闻播报,按学号顺序进行,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公平参与。此法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关注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自信力,学生参与和接受度高,教学效果较好。3角色参与以“假如你是我”“今天我为师”等为主题。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要求学生以教师身份完成一个完整的短时教学过程。此法显示,角色互换是一种“教”与“学”的公平,锻炼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学技巧的同时,也给教师一种提示和参考:尊重学生需求,教学效果必然更高一筹。4视觉参与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播放音视频教学资料,通过“视频+记录+评论+感悟+纠正”的方法进行学习。如利用“模拟导游”课程,对学生利用实验课自制的景区导游视频进行观看分析,纠正讲解中的不足;利用“人文地理学”课程,将理论讲授、师生互动教学与人文地理视频教学紧密结合,题材应结合课题广泛而深刻,如人口、语言、文化、环保、战争、地缘、城市、粮农危机以及地方发展等皆可纳入,学生受益匪浅,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以学生参与为主导,积极推行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创设接近工作真实环境的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场景中,进行不同工作角色模拟,从而整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一种方法[5]。比如在“导游业务”课程中,可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创设导游带团情景,准备道具,模拟导游员、游客、旅游服务供应商等等,以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导游带团场景。多年教学经验表明此法极受欢迎,尤其是在公选课采用此法,多专业学生协作完成情景模拟,学习过程人人参与,寓教于乐,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既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又展示了旅游专业灵活的教学模式,还能引起学生对旅游从业人员执业环境的关注,此种教学法对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都有较大提升。教学效果极佳。但是,此法多适用于技能型课程的实训环节,而且人数太多效果不一定理想。
(三)群体参与和个体参与结合,采用野外观察学习法,节约教学成本
此法适用于有野外实践环节的课程。如“乡村旅游”,在理论讲授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利用实训课时带学生到周围乡村旅游形态典型的村落进行田野调查,让学生实地观察乡村旅游发展状态,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寻找存在的问题,回校后写成调研报告。比如大理环洱海地区乡村旅游发达,案例典型。学校到调查点,公共交通便捷,费用较低。再如“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需要进行景点的实地讲解,可以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讲解训练,不出校门,方便安全,不产生任何费用。野外观察学习法,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都能获得提升,选点合适的话,既能完成课程内容,又节省教学成本。
(四)充分利用现有课外资源,推行实景讲解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此法为“模拟导游”课程专用教学方法,课程具体讲授导游资格证考证景点和景点景区讲解的技能技巧。可充分利用现有课外资源,先以校园环境为一级讲解点进行初讲训练,以小组为单位按单体景观分个人讲解,待讲解成熟,再选择当地内门票费用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好,文化内涵高,距离较近的代表型景区为二级讲解点进行实训。讲解点不一定选热点旅游区,但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景观典型、资源有特色、自然与人文结合、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浓郁、体验度高。大理地区首选大理大学、大理古城、感通寺、南诏德化碑、洱海月湿地公园、白族名镇喜州等。实景讲解,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快,是一种较适用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效应;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当前,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谭琳《我国近三十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一文对中国旅游文化研究成果作了较全面的梳理,此文把我国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1985年-1993年),这一时期旅游文化还是一个较少人关注的研究领域。第二阶段为起步期(1994年-2004年),起步期出现了连续稳定的小幅度研究,旅游文化研究正逐步受到重视。第三阶段为快速增长期(2005年-2009年),旅游文化类文献呈高速增长趋势。第四阶段为缓慢上升期(2010年-2015年),此阶段2011年达到研究高峰,其主要原因是2009年以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旅游文化发展的政策。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同年11月颁布了《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1]。最近几年,关于旅游与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今年春节央视的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也引起了“诗词+旅游”的热议。让旅游与文化对接,发挥旅游文化效应,深层次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已经刻不容缓。
一、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客体、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外在表现的总和。旅游文化涉及历史、地理、饮食、民族、宗教、建筑、民俗、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思想信仰等文化主题领域;还涉及旅游业的服务、商品、管理、导游文化及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总之,旅游文化渗透在旅游六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
二、旅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在旅游产业已突破传统旅游业的范畴的今天,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2012年,十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概念,并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传播消费;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2015年,“一带一路”的提出,明确了我国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种种迹象表明: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
(一)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游资源从本质上说就是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表现和积淀,自然景观资源的知名度需要“景以人传”“景以文传”,正如郁达夫《咏西湖》诗中所说“江山也要文人捧”[2]。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各个方面,如旅游设施、旅游娱乐、旅游服务等,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旅游的本质特征。所以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没有文化底蕴的景区是不成熟的景区。因此,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也是未来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能否兴旺发达,最终还是要看旅游资源的文化积淀。文化积淀可以对一个地方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凡是旅游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因为文化的吸引力,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旅游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要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3]。可以说,旅游文化是旅游永久的财富,也是永远的魅力,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三)旅游文化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
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经济新常态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优先方向。通过对2015年全国旅游数据的分析,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文化旅游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
(四)旅游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不管是人文还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低成本、积累性、多向性、环保性等特点,因而非常具有开发优势。对于一个景区来说,旅游景点是文化,旅游服务是文化,旅游区的人同样也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须拥有文化的主线条,在每一个产品设计上,渗透着文化的内涵,散发着文化魅力。如福建惠安的旅游便因“惠安女”而兴旺发达。因此,将旅游文化渗透于旅游活动全过程,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我国旅游文化效应的现状分析
据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数据平台显示,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资金流入3260.15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加近7亿元,增长率为0.21%;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资金流入3951.08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21.19%。同时,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幅领跑宏观经济。2016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入出境旅游2.6亿人次,增长3.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增长13.6%。以上数据表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文化对旅游的促进效应相对来讲还是比较滞后。目前我国旅游文化效应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旅游文化精品少,经济效益凸显不够
旅游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的效益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不能将文化艺术直接转化为经济成果。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该区红色诗词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资源文化品味极高,如的《清平乐•会昌》《菩萨蛮•大柏地》、的《梅岭三章》等,这些红色诗词,以其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创作者的“名人效应”,本可以使它们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发挥着先声夺人的影响力[4]。但目前这些红色诗词大多只是客观的存在着,虽然的“风景这边独好”妇孺皆知,但这首词的写作地点会昌城西北的高峰会昌山却知之者甚少,会昌县也没有打出“风景这边独好发源地”的旅游名片,红色诗词文化的旅游经济效应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旅游文化的挖掘、发展不均衡
文化是多元性的,旅游文化也应该体现多元性的特点。旅游文化与地域、景点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只有内涵深刻、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才能吸引旅游者,目前我国很多景区旅游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旅游景观联系不够紧密,在旅游业中渗透进的文化元素不够丰厚,没有树立旅游文化的大格局观念,没有把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挖掘出来,没有使之成为在地方是精品、在全国是亮点的旅游发展态势,导致旅游文化的挖掘、发展不均衡。
(三)旅游文化创意元素少
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文化旅游行业本质上是创意产业,核心能力是创新。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大提升了休闲经济时代下的传统旅游产品和文化活动的力量。但是,放眼全国,目前全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低,体验参与性不足,产品单一、雷同,缺乏自身特色,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创意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在全国的红色文化旅游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样,一方面使其产品的旅游吸引力降低,另一方面导致在区域范围内同类产品价格竞争加剧。
四、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途径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多彩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随着文化资源被旅游项目产业化,“走马观花”式观光游正在向文化为主题导向“文化深度游”转变,类型各异的文化旅游应运而生,多途径开发旅游文化的产品已成为旅游发展的必然。
(一)拓展旅游文化的形式
拓展旅游文化应坚持旅游与乡土文化、建筑文化、诗词文化、生态文化等融合的方式。如2016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品牌认定活动,研学旅游促进了旅游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创新了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模式。又如以旅游文化的一种形式———红色诗词为例,赣南原中央苏区的红色旅游响彻全国,其红色诗词文化更是可圈可点,可采用“红色诗词+体育健身旅游”“红色诗词+历史文化旅游”“红色诗词+娱购消费旅游”等旅游形式。如会昌县可主打“风景这边独好发源地”的旅游牌,让游客在诵读《清平乐•会昌》的同时登上会昌山,体验一次伟人登山的英雄气概;以红色诗词为主线,策划赣南原中央苏区大型实景演出;举办红色诗词故事会,可以“听爷爷讲故”事为主题,请人讲述当年这些红色诗词背后发生的感人故事,或者把这些故事编成小品演出等。
(二)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5]。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通过“旅游+文化”的模式,开发具有地域特点和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产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和质量。在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突出文化元素,将文化贯穿和体现在旅游六要素中。如红色故都瑞金在旅游商品中渗透红色诗词文化元素,开发出以“吃水不忘打井人,时刻想念”的红井为题材,经大师纯手工绘制而成的瑞金红井手绘瓷盘,就是诗词文化创意与市场需求的优美聚合。
(三)建设旅游文化的精品
积极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建立地方和国家等多层面的文化旅游重点景区,推出一批旅游文化精品项目。将地方土特产、文艺表演项目、文学艺术作品、工艺美术品等转化为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精品,设计制作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旅游商品体系,延伸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价值链。陕西咸阳市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旅游文化建设成功的典型案例,它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个驿站,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集文化交流、原生态餐饮、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环境保护于一体,将现代生活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构筑了一道新概念生态园的美丽风景线。
(四)加强旅游和文化的融合
“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深层表述,是旅游开发与经营的灵魂。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当前,文化产业是国家着力推动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从旅游产业的角度看,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如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西安样板”———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它是被国家文化部授予的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示范区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会展深度融合,提升了西安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又如绍兴,充分把名人名居文化、古城古巷文化、水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创新的引领标杆,进一步丰富了绍兴的旅游业态。
(五)向全域旅游发展
未来的文化旅游更注重旅游的宽度和深度,即所谓的来一场身心愉悦的精神体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说,“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再是游览自然风光或者体验文化,而是走向全域旅游”⑥。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是与各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从全域旅游的大视角规划旅游文化项目,建设旅游文化产业精品工程。旅游目的地不再是单一的景点景区,风景就在路上,文化就在身边。总之,旅游文化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真正贯彻落实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这是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谭琳.我国近三十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商,2016,(12).
[2]章采烈.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01).
[3]颜军,李荃辉,张亚峰.文化旅游资源与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6,(08).
[4]郭春慧.旅游项目开发中名人效应的有效利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关键词:旅游规划;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价值维度
世界银行定义欠发达地区为社会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不仅包括那些处于绝对贫困的地区,还有许多相对贫困的地区[1]。刘进宝、王艳华认为,欠发达地区是指由于机会丧失、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的发展缓慢或停滞的区域,这些区域具有低下的生产率、低下的生活水平、大量劳动力不得其用、对农业生产和初级农产品的高度依赖、对外开放程度低等特征[2]。文红认为,欠发达地区是指相对于其他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程度更高,贫困人口更集中,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更落后的集中连片地区[3]。
一、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的困惑
(一)资金瓶颈
由于地方财政收入有限、本区内企业规模竞争力不足、居民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地区旅游投资不足。其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大环境营造等都缺乏相应力度的配套开发,使地区旅游可进入性、接待能力、服务质量都难以提高。这种结果反过来又限制了地区旅游发展,失去了发展机会的地区,经济、企业和居民收入得不到增加,又造成贫者更贫的后果,这就是资金链的恶性循环。
(二)体制问题
欠发达地区,由于旅游业发展不健全,往往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因此在规划中必须要考虑以后具体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部门协调和产业管理问题。另外,在现有体制下,地区产业开发获得的成绩也是衡量地区政府部门政绩的重要指标,由于旅游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在现有基层干部较短任期制度下,往往难见明显效益,因而增加了干部决策风险,影响干部政绩[4],长期规划与短期政绩的矛盾造成基层决策者对旅游规划不能完整落实。
(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道路可进入性差,通讯不畅,水电供给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只局限于旅游开发区内实施,这就会使旅游规划的实施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促进整体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目标,最终,由于旅游区域内外的发展机会差异,将会拉大地区收入差距,造成贫富不均,从而加剧社会矛盾。
(四)开发模式问题
在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开发模式是关系到旅游区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国内旅游开发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型开发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旅游开发的现实条件而决定的。但是在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同时还要负担贫困人口的财政支出,造成政府对旅游开发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最后由于财力问题造成旅游开发搁浅。另外,欠发达地区的长期封闭,思想观念落后、地区管理体制落后,政府角色和市场作用不能准确定位。这也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面临的尴尬局面。
二、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
(一)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
投资要采取梯级投资战略。在初期阶段,旅游投资的能力有限,投资着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设施的完善,开发以投资少、回收快为主的项目。在中期阶段,致力于中低档旅游产品向高端旅游产品的转型,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远期规划阶段,旅游开发进入成熟期,基于先前阶段的资本积累,要强化地区旅游形象,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在融资方面,首先,创新融资手段,扩展招商思路。通过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发展政策性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和筹建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创新手段,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融资网络。其次,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革除融资弊端和不合理的招商政策,并且改革资本管理机制。
(二)利益主体多边化
在旅游规划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利益分配是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应在规划中明确旅游业的利益主体,美国学者弗瑞曼(Free-man)把(一个组织的)利益主体定义为任何可以影响该组织目标的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5]。旅游地开发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有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周边竞争者。在规划过程中,要以利益主体多边化为原则,既要从空间上处理好各方利益,又要从时间上谋取区域长久发展。
(三)政府搭台,市场唱戏
在旅游规划中,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决定了其资源的开发方向,和未来旅游者目标市场的定位。规划必须围绕资源—需求—产品—客源—效益这一核心轴线进行[6]。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角色是桥梁、引导者以及监管者。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定本地区旅游开发战略规划,吸引、招徕投资商和开发商来本区投资开发旅游业。在营销中,政府部门是旅游地和客源地的纽带和宣传员,政府主要为本区旅游业打造旅游形象,整体宣传推介,吸引旅游者和旅游经销商。
三、实证分析:环燕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旅游规划背景下的问题研究
1.规划滞后。朝阳市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朝阳市一直没有完整的旅游发展规划。时隔二十年,朝阳市才由政府部门主持,正式规划发展旅游业,在时间上明显滞后于省内其他市区。由于规划制定的滞后,朝阳市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没有确定的发展目标和组织行为约束,导致在发展上处于无序状态,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产业缺乏竞争力。
2.产业结构不协调。旅游发展观念滞后,企业经营机制和产业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行业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产业投入相对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产业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旅游精品开发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特色不突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些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竞争优势。使朝阳市旅游业出现“有说的,少看的,没玩的”的尴尬局面。
3.发展压力。周边的一些县区由于旅游开发得比较早、经验较丰富,旅游规模也较大,并已经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客源市场。因此大平房镇的发展将受到同质旅游区以及新建设的旅游区的双重竞争压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大平房镇自然生态比较敏感,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可能带来环境质量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以及水体污染等。受利益和其他因素的驱使,古塔和古城等历史古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燕山湖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对旅游产品的形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战略规划
1.开发模式。采取阶段递进模式。近期无投资商介入该镇整体旅游开发时:实行乡镇自行集资组建公司的模式,进行初步开发,重点进行旅游核心区的综合接待组团和果园体验组团的项目建设;由村委会牵头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吸引村民集资参股,由开发公司出面管理包括餐饮、住宿和自助采摘活动等经营活动。有旅游投资商介入该镇旅游开发时:实行公司+农户型模式,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以及后续开发,指导村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
2.全域谋划。首先,总体发展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将大平房旅游区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发达、居民富裕、社区和谐、最适人居的山水生态旅游名镇;建成融湖光山色、运动休闲、古朴州城、风情小镇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辽宁西部湖滨休闲游憩地、关外首选山水度假胜地。其次,总体布局。大平房镇旅游开发空间布局应突出自身功能,发挥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分期开发、综合配套、优势互补。最后,相关规划,做好农业、工业、环境、城镇等相关规划,将大平房建成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休闲旅游城镇。
3.政府职能的变革。在规划近期,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加大引资力度,积极建设地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成立专门旅游机构并且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大型旅游项目开始入住。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争取使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规划中远期,政府搭台,企业主导,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促进旅游发展上新台阶。修复古州城和古塔,实现旅游区深度开发,着力打造北方古镇风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各项旅游法律法规,使政府职能完全转向监管与服务。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中国20世纪90年代扶贫战略[Z].世界银行文件,1992.
[2]刘进宝,王艳华.中国欠发达地区贫困现状及扶贫对策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6):35-37.
[3]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借母溪自然保护区为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37.
[4]石正方,刘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0,(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