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差异的原因

文化差异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差异的原因

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第1篇

不同的国家、民族,称谓语间的差异不只是语言层面上的,还与其文化间的差异有着直接、紧密、深刻的联系。中日两国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归根结底应是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体现。文章从职官称谓、拟亲属称谓、称谓语“老师”、绰号称谓四个方面入手,对中日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对比和剖析。留学生要想“地道”地使用目的语国家的校园称谓语,在学习其语言形式的同时,了解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必不可少。

关键词:

中日;校园称谓语;差异;原因

不同的国家、民族,因语言不同,各自的称谓语自然会以不同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不同的国家、民族称谓语的不同,其差异并不只是语言层面上的,还与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着直接、紧密、深刻的联系。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全部的历史和文化。称谓语的不同自然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间的差异。中日两国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归根结底应是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体现。

一、职官称谓

在中国校园中,老师和老师之间互相称呼对方的职务,如“许主任”、“董校长”等等再正常不过了。学生对老师有时也会以职务相称,如“系主任”、“班主任”等。更有甚者,学生间也会以官职相称,如“班长”、“支书”、“社长”之类的。可以看出,在中国校园内,职官称谓是相当普遍的。然日本却大不同,职官称谓在日本校园中相当罕见。究其原因,恐怕不得不从各自的文化说起。汉民族的职官文化早熟且发达,对中国历代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政府组织就已高度发展,各级官职设置周密,名目繁复。职官与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等都有直接关系,因而职官称谓的使用相当普遍。如我们熟知的“杜工部”和“韩吏部”实则就是对“杜甫”和“韩愈”的职官称谓。只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韩愈曾任吏部侍郎。类似这样的称谓可谓数不胜数。后世流行的某些职业、职衔称谓,如“大夫”、“教授”、“博士”、“郎中”、“导师”等,实际上都是由职官称谓演变而来的。近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职官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职官文化仍具广泛影响,职官称谓的使用依然普遍。除了政府机关、公务活动等必须使用职官称谓,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对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习惯上还是使用职官称谓居多,因为人们认为这样比其他任何称谓都显得更为尊敬礼貌。因此不难理解中国校园中,老师之间、学生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时常会出现的官职称谓了。日本受中国的影响,“上下、尊卑”的观念也非常明显,这一点也会体现在官衔、职衔的称谓上。但日本并不只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明治维新以来,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也很广泛,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是其一。因此,日本校园当中,仅仅是老师对学校管理层的领导会用职官称谓,而老师之间、学生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并不使用。

二、拟亲属称谓

拟亲属称谓就是指对没有亲缘关系的交际对象使用亲属称谓来相互称呼,是汉语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称谓形式。在中国校园中,学生对后勤人员经常会以拟亲属称谓相称,如“楼管阿姨”、“看门大爷”、“食堂大妈”等等。这些称谓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大众化称谓。其次,学生间的拟亲属称谓也是相当普遍,“师兄”、“学姐”、“X哥”、“老三”等等,都是这一称谓的具体表现形式。那日本校园呢?可以说此类称谓是几乎不用的。为何如此?也得从两国的社会文化入手探其究竟。拟亲属称谓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深层渊源还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意识。它是家族意识的扩大和延伸,是宗子意识的泛化,是传统礼俗意识对人的交际行为规范的结果。它与我们的社会结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比照亲属之间的年龄、辈分,借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它被普遍应用于邻里、同事、同学、官民、主仆、师徒、朋友等各种关系的人群中。为了表示礼节,人们总是用拟亲属称谓称呼对方,即使知道对方的姓名和职业。因为在中国人看来,这类称谓往往具有其他称谓所不具备的神奇功效,那就是它会显得彼此更亲切、亲近,具有缩小说话人和说话对象间距离的作用。因此,在中国校园里,学生对后勤人员以及学生之间拟亲属称谓会频繁出现。相比较,日本则不然。日本人具有非常强烈的集体或集团意识,他们的集团意识不是以家族为中心,而是以他们赖以生存的公司、社会,甚至国家为核心,所以日本人的亲属意识相对较淡薄,不太重视旁系亲属。因此,在日语中可供使用的亲属称谓较少,在已知对方的姓名和职业时,日本人会选择使用姓名称谓和职业称谓。这也就是为何日本校园中拟亲属称谓使用并不广泛的原因之一。其次,日本是个有着强烈归属感的民族,但他们有着这种群体意识的同时,更渴望和追求在种种和谐统一的群体关系中合理的自我位置。所以,日本人注重自己和他人(包括家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并保持相对的距离。过远显得太冷漠,过近又显得太亲昵,二者均被认为是“失礼”行为。所以,这种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交际原则使得拟亲属称谓的使用自然不会过于频繁。另外,日语的拟亲属称谓又具有绝对的年龄限定,有一个客观的社会标准。例如三十岁以上,已婚有小孩的可称为おじさん(叔叔)、おばさん(阿姨),而七十岁左右,已退休的才能称为おじいさん(爷爷)、おばあさん(奶奶)。如果贸然对陌生人、对年青的陌生人使用拟亲属称谓常常被看成是非常“失礼”的行为,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日本人对陌生关系者使用拟亲属称谓是慎之又慎,所以校园中没有太多的拟亲属称谓实属自然。不同的是,汉语受宗法制度的影响,选择称谓语时,看重权利关系和上下关系。但是,如果这两种关系不明确时,汉语则注重拉近人与人的社会距离。邻里、朋友、同事,甚至于陌生人以及临时关系中都时常会使用拟亲属称谓。因此,这也可以算做中国校园中拟亲属称谓使用频繁的原因之一吧。甚至,我们也可以认为中国校园中老师间使用“‘老/小’+姓”,老师对学生使用“‘小’+姓”、“去姓称名”或是“昵称”,以及学生间的种种“昵称”等也都是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体现。

三、称谓语“老师”

无论是中国校园,还是日本校园,对于任课教师,称谓都是一致的,中国是“老师”,日本是“先生”。然在中国,“老师“也是对教辅人员最最主要的称谓方式。而日本则大不相同,日本学生只会称呼教学岗位上的人为“老师”,而对于教辅人员,“さん”、零称谓以及“事務室の人”才是恰当的称谓方式。在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老师”一词被定义为“教学生知识的人,尊称传授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于是,在大学校园中,对于教学人员“老师”是他们当仁不让的称呼。然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学生们不仅对教他们知识的教师称之以“老师”,对图书馆、实验室以及行政办公室等非教学人员也称之为“老师”。众多研究结果指出此现象是由于对非教学人员称谓语的缺失而造成的。然而,在日本大学校园,对非教学人员同样也是称谓语缺失的情况下,却未出现类似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体现礼貌的方式、侧重点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都有所不同。中国人在交际的时候,对与自己有临时关系的人,一定要使用泛称后再进入话题,使用零称谓就不自然,有时就是不礼貌。且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指出,中国人在使用称谓语时一般遵循“尊人贬己”这一礼貌原则。于是,在校园中,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工作人员时,“老师”这一称谓便成为最稳妥最“合适”的称谓了。相反,日本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对于与自己有临时关系的人,直接使用“挨拶言葉”(寒暄语),而不使用称谓语则是礼貌的。再加上日语中“先生”一词是对教师、医生、律师、政治家等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的尊称,因此绝不可能随意滥用。若是对某个本不该被称为“先生”的人使用了“先生”这一称谓,极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对对方的讽刺。另外,中日校园中对后勤人员称谓的差异也应是这一礼貌原则的体现吧。在中国,介于不称呼对方就会显得不礼貌,于是就会有“直呼岗位”、“直呼‘师傅’”或是使用拟亲属称谓。日本虽然也有像如“八百屋さん、本屋さん”之类的职业称呼,但一般不面对面直接使用,而同样也只是使用“挨拶言葉”。

四、绰号称谓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校园称谓语中的绰号问题。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日本学生,都会偶尔给老师起些绰号。所不同的是,中国学生给老师的绰号形式极其丰富,有体貌特征类的、有普通形式的、有詈语式的。如“秃头陶教授”、“灭绝师太”、“老处女”等。而相比较而言,日本学生给老师的绰号形式则比较单一。如“森下(もりした)もりし”、“ドラえもん(又矮又胖的男老师)”。至于学生间的绰号,情况也类似。日本学生大多是根据对方的原名进行音节上的省略或变化,或者根据对方的外形特征来选取,相对保守。如“天パ”、“ひめ”、“ハゲ”等。而中国学生在此方面简直可以用极尽所能来形容,发挥想象和创造到了极致的地步,形式相当之丰富。如“哲人”、“少女杀手”、“忧郁小黄瓜”、“愤青”、“鲶鱼嘴”、“睡寒三友”等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绰号是一种特殊的称谓语,就是根据某人身上的一些特点,给其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称谓。绰号也叫外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给人起外号一直都是世界性的言语交际现象。但外号如何起,如何叫,则因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当年北大教授IssacTaylorHeadland(1859-1942)在他的“TheChineseBoyandGirl”一书中有点夸张地说,中国人性格中有给每个人起外号的倾向。那么校园中的大学生自也不例外。中国的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在校园之中,同学间互相熟悉彼此了解,于是互赠绰号自然在所难免。再加上大学生们善于幻想,勇于创造的性格特征,绰号种类千变万化也是情理之中。但绰号文化之所以能称之为校园文化的代表,归根结底还得归功于中国人活泼、随和的民族性格。在中国人看来,好友间互称绰号那是亲密的表示。日本虽与中国毗邻、两国自古往来频繁,但两国文化在似曾相识中又有质的不同。日本是所谓的“纵式社会结构”,上下等级尊卑较严,讲究礼仪谦恭,陌生人之间较难接近,即使是朋友同学之间也要分清长幼,需要使用敬语。因此,绰号的使用限制也就比中国多。一般只能在背地使用,当着本人的面叫,常常被视为无礼,甚至会惹怒对方。因此,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日本学生彼此间起绰号的概率较之中国学生自然要小很多,再加上日本学生都是校外住宿,彼此间接触熟悉的程度比起中国学生来说也要低很多,所以日本校园中绰号的种类稀少、使用不多自然合情合理。

综上所述,中日校园称谓语有诸多异处,究其原因,都能在两国社会、历史、文化中找到根源。丁夏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从某种意义上,对语言运用的‘地道’是比‘正确’、‘规范’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因此,为了力求“地道“,我们在学习对方国家语言的同时,究其根本,探其缘由就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程放明.现代社会语言环境中汉日语亲属称谓的对照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1).

[2]丁夏称谓与文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汉语称谓词语[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4).

[3]方经民.日汉亲属称谓的语用情境对比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

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原因 教授方法

对于英语的学习,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交际。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够讲出一口语音标准、语法结构正确的英语,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语用意义,听不懂对方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或看不懂文字层面背后的东西,以致在语言交流中产生误解。究其原因,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文化素养的作用或对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和社会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意味着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他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英文化差异,使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词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我国很不相同,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词语,它的产生、发展、丰富和词义的演变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对词汇的理解就涉及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理解时就会出现文化错误。

比如说,“dog”和“狗”这两个词,在语言意义上两者是相同的,表示一种动物。由于文化差异,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含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有厌恶、鄙视狗这种动物的心理,所以常常用狗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在汉语中用狗指人就是骂人,如狗腿子、走狗、狗头军师、落水狗等。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非常喜欢狗,并且认为狗是人类忠诚可靠的朋友,常常把人比作dog,却没有丝毫的贬义。英语中dog一词很受欢迎,并且往往含有褒义。例如:lucky dog表示“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表示“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人人皆有得意日”。

2.英汉结构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汉表达的结构差异体现在排列信息内容的顺序、表达中各环节间的关系、话语发展的趋势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的时间、方位、地点表达的排列顺序往往是由小到大的,而汉语则相反。例:

英:at two o’clock on the afternoon of the 28th of May in 1998

汉:1998年5月28日下午2点钟

另外,英语的修饰要求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的开头,即“中心词”往往放在首位,然后围绕“中心词”逐步发展,形成先正后偏的现象。而汉语的表达习惯则是由表及里,先交代旁枝末节,最后点明主题。英语的定语和状语往往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后面,汉语则反之。

英:This is the book that she gave me.

汉:这就是她送给我的书。

二、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当然,词序与汉语大体一致的句子在英语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好理解,无需比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如下。

1.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观念上的和心理上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如英美人交谈忌谈年龄、收入、信仰等有关的话题,他们认为那是个人隐私,不容侵犯。而中国人见面则问对方:“你多大了?”“你收入多少?”等。

2.不同文化的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国家对家庭及亲属关系的概念较笼统,但汉语中非常明确具体。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分别表示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而cousin则涵盖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姑表兄、姑表弟、姑表姐(妹)、姨表兄(弟)、姨表姐(妹)等12种亲属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教授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平时应多向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差异,如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体态文化,这样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中西文化差异的掌握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好阅读课的教学。

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影响;策略

1.前言

近些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也随之逐渐增大,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使得各个国家间商务谈判可能性得以大幅度提高。作为国际贸易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商务谈判不但涉及到经济领域,并且还需要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意义以及文化内涵加以充分了解,要熟练的掌握国家之间的文化组成和谈判技巧,熟悉各国的语言特色与风土人情,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商务谈判的成功实现。由此可见,研究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国家商务谈判的进行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文化差异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够得到利益,文化差异影响着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以下从几方面分析了国家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

2.1文化伦理方面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伦理会成为谈判中的一大障碍。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均有着自身的文化伦理底线,尤为关注的是获得利益的基准线不得发生抵触与自身的文化价值存在形式。简单的来说,这些文化伦理价值主要的存在形式包括功力价值、审美、道德、科学以及宗教等、对于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地区或者国家,其在制定法律制度上必须严格的按照宗教教义,而对于行为的认可,则需要看是否与国家宗教精神相符合。

2.2语言行为方面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主要的文化差异的影响体现于谈判双方所采用的语言沟通形式上。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语言均是按照本民族的文化而不断孕育得出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要知道国际商务谈判双方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人,他们之间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存在,这便会使得谈判语言受到明显的制约。然而,语言是各个国家之间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不同的国家均有着自身尤为特殊的语言文化。因此,只有有效的对不同文化差异加以掌握,才可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防止交流上的问题出现,才可以有效的确保顺利的完成谈判。

2.3价值观方面

从总体上来看,价值观差异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客观性。客观性具体指的是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当中,谈判主体区分事物与人的程度。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地区及国家的人们均很难区分看待人与事物,尤其是东方国家。正是因为受到传统东方文化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感情观念的影响,因而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均是家族企业所掌控。而西方国家则有着较强的“客观性”,特别是美国人,他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会区分看待人和事物,更为重视的是实质性问题;其二,平等观念。平等观念也就是在商务谈判中要始终坚持合理、公平的基本原则,保证谈判双方均能够有利可图。在此方面,英美等西方国家做的比较好,他们的平等观念相对较强,因而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实际的谈判双方利益,不管是所提出的报价还是条件,都有着较强的合理性。

3.国际商务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际商务谈判的进行,影响着国家商务谈判的效果所以,为了有效的保证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为了能够获取商务谈判的成功,那么就应当采取有效的谈判方法。以下提出了国际商务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3.1克服民族中心论,树立文化平等观

各个民族及国家均是在各自的客观条件下得以发展和形成的,他们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应当明确的是,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互相汲取、互相了解,不仅不可以妄自菲薄,也不可以夜郎自大,这才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正确态度。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将民族中心论克服,必须树立起文化平等观。

3.2掌握谈判技巧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文化下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方式便会有所差别,这就会出现谈判风格上的差异。一般在东西方谈判中,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心态和文化背景差异等,通常会被谈判人员所忽视,而正是因为受到文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决定了谈判活动的成败。而为了将国际商务谈判的目标实现,那么就需要全面的对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加以掌握,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以便于使国家商务谈判能够逐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逐步发展。

3.3,互相尊重

在商务活动以及国际经贸过程中,要想将跨文化沟通的目标实现,那么首先就必须真诚的对待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其中,尊重他人具体体现于对别人的风俗习惯、价值观、人格以及信仰等诸多文化差异予以充分的尊重,也包括对利益关系的尊重和对别人看法的尊重。往往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持不同的看法对周边的世界,会有着自身独特的行为方式。商务谈判人员切勿以本国文化的标准来对异国文化中的行为方式进行衡量,切勿强制性的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观念加给别人,以便于实现有效的沟通,在商务合作或者经济合作中达成共识。

3.4克服沟通障碍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有时难以避免的会有僵局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在某些问题上谈判双方未达成一致,因而便争论不休,这样不但会对双方的关系带来负面性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谈判无法继续。但是,如果静下心来回想可知,双方所争论的问题并非只是一个,导致此类后果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沟通障碍。沟通掌握也就是谈判双方在洽谈合作意向、交流观点及情况、交易条件等过程当中因遇到主客观原因所导致的理解障碍。因国际商务谈判是跨文化性质的一种谈判,因此,在谈判中极易出现沟通障碍,这便需要尤其注意语言的运用,但凡发现沟通障碍,那么就应当想方设法的克服,以确保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落后亦或是先进。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谈判者应当树立文化平等意识,要接纳对方的文化,明确彼此的利益,有效的进行沟通,想方设法的淡化文化差异,正确的接受及认识文化差异,以此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实现快文化谈判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之松.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差异[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卓瑛,郑平坪.国际商务谈判中应注意到的跨文化问题[J].统计与管理,2012(6).

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文化差异 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活力逐渐被激发,当今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运行、贸易交往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日益为各国重视。同时,文化差异的影响也越发地突显,世界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

一、文化与文化差异

世界各国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一般把文化界定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体地体现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地域内人类群体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上,也体现在它们的社会制度、政治与经济制度上。因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类群体保持思想、行动上一致的一种整体力量,它排斥与这种力量相反的任何东西。

文化差异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上主要是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而主观上则是人文历史因素的作用。自然地理因素,是指所有能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土壤、动物和植物等。人文历史因素,是指人类自身长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民族、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治、经济、技术和法律等因素。

二、文化差异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很少有人能清醒地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文化,就像鱼在水中畅游但却感觉不到水的存在,一旦离开了水,暴露在空气中时,才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死亡。相似地,在人类大部分历史中,人们只是模糊地意识到文化的存在,当人们发现自己处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以外时,才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

1.价值观念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对时间、变革、物质财富、风险等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态度, 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在国际贸易中,明智的做法是预先了解当地购买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并据此设计产品和组织推销。价值观不同,人们的消费倾向也有区别。西方国家许多人追求个人生活的最大自由,注重现实生活的感官享受,及时享乐,花钱痛快。而东方人则讲究节俭、朴素,为未来的考虑往往超过对现实生活的考虑,在收入相等情况下,储蓄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2.语言文字的差异。语言是传递信息和思想最基本的工具,是文化差异中显性的部分。企业在同东道国打交道时,经常会碰到语言障碍,这种障碍导致沟通不畅甚至产生误解,使跨国营销出现困难。我国产品在出口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反面案例。中国的著名牙膏品牌“蓝天”直译成英文“Blue Sky”,而这在英语俚语中是“呆坏帐”的意思,与中文的美好含义大相径庭,销路自然不好。在国际贸易中,了解东道国的语言习惯必不可少。营销人员要充分了解语言文字的差异,在向顾客介绍产品以及了解顾客的需求时都要用顾客所熟悉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选择消费者乐于接受的语言文字。

3.风俗习惯的差异。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习惯行为模式,是一定范围内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消费习惯、婚丧习惯、节日习俗、经商习俗、礼仪等。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这些差异同时也渗透到国际商务活动中,这就为跨国投资与经营带来了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机会。例如,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庆祝形式。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欧美许多国家有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感恩节;日本人有成人节、女孩节;世界各国还有五花八门的食品节、服装节等等。

这些节日期间往往是人们购物的高峰,企业应事先了解节日有关情况,抓住时机,扩大销售。中国有句古话:“入门问禁,入国问俗,入境问讳”。进入国际市场,到异国开展营销活动,也要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这包括商务方面的传统习惯,也包括礼仪、信仰等,对此都要深入调查了解。

4.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非常大,宗教信仰的破坏有时候会导致民族冲突。企业要进入东道国, 必须严格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尤其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它是文化差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5.审美观念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自然、艺术和社会生活等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意识、审美方法和审美习惯。理解、把握某一文化的审美价值观念,在开展国际贸易中对产品式样、规格、色彩、品种装潢、包装等的选择,的确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色彩的偏好和禁忌是各国文化和审美历史积淀的结果。比如,远东一些地区把白色看成是丧事的象征。摩洛哥人认为白色象征贫困,人们生活再艰苦,也不穿白色衣服,而要穿花色衣服。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纯洁、坦率,是新娘结婚礼服的颜色。由此可见,若选了不合适的产品色彩或包装色调,可能会失去许多买主。

三、应对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对策

面对无形的文化差异,靠一种文化完全地压制或征服另一种文化是不可能的。减小文化差异的影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文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现阶段,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文化的差异障碍。

1.正视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客观、普遍存在着。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 首先必须正视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承认文化的异同性,并在实际贸易过程中对文化差异采取积极接受和理解的态度。另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比较感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还可以把文化差异理解为一种贸易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充分利用文化环境的因素,,共谋发展。

2.文化相容策略。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 美国肯德基公司在中国经营的巨大成功可谓是运用跨文化优势,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摩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3.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为了消除文化差异,最宏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文化是有传统的,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高层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只要人们不懈努力,文化大融合的一天终究会到来。近期中国举办的几次国际性的文化展览盛况空前,充分说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可以被人类所共赏的。通过这些文化展览的成功举办,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一定会加深,更会增加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喜爱,最后带动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销量的上升。

4.掌握跨文化商务技巧。跨文化商务交往中应当具备的能力有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这些能力与国际贸易的成功与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这些能力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应该加强相关能力的培训。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商务人才来说,应加强跨文化商务交往意识的培养,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关的课程以及实践机会。

总之,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甚至决定了销售方在东道国销售的成功与否。为了消除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采取一定的策略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海战 对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5)。

[2]白玲 吕东峰 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互补理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 11): 48- 51。

[3]金蕊 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差异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6)。

[4]王玉平 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文化因素[M].大连: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06)。

文化差异的原因范文第5篇

1. 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来看看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1.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1.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1.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 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文化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差异呢?以下是几个例子:

例1:一个美国人做完一个演讲后回到了她的座位上,她旁边的美国同事对她说:“你的演讲太精彩了!”那位演讲者回答道:“是的,我认为我讲得不错,你能喜欢,我很高兴。”但中国人对美国演讲者的回答难以认同。

例2:一次,几个中国人去一位美国人家做客,参观完房间后,中国客人说:“你们的房间真漂亮!”那位美国主妇听后十分高兴,笑着回答说:“谢谢。”中国人对她的回答感到意外。后来,在餐桌上谈话,美国人对中国人翻译说:“你的英语很流利,很好。”这位中国翻译红着脸说:“不,不! 我的英语说得很不好。”主人没想到她会这样回答,感到迷惑不解。

例3:一名留学生初次出国,到达美国不久被朋友马克请去参加一个聚会,他准时到达,却发现许多人姗姗来迟,穿得也很随便。在聚会上,只有几种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菜肴。聚会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见到了他的朋友马克,非常高兴,于是便与他攀谈起来,谈了大约十来分钟,马克说他要和另一个朋友谈谈,就走开了,这名留学生很失望。聚会的主人把他介绍给另外一个人,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两个钟头后,他借故离开了聚会。回到家,他还很饿,只得煮些面条吃,并发誓再也不参加这类聚会了。

例4:再来看看一名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在对一女性外教打招呼的错误中是如何体现出文化差异的。一名外院学生早上骑车去上课,途中遇到学院外教Mary Eyre,学生大声说道:“Hi, Eyre! ”然后走了,这位外教听后非常生气。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称呼对西方女性来说是不礼貌的。原因是“Hi”在英语中是非正式的打招呼方式,且单独称呼一位西方女性的姓氏是不礼貌的。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西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处理不好,容易引起交际上的障碍与误解。这一点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要学好英语,仅仅学好英语语言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学好英语语言的基础上,去了解英语文化及其背景知识,增强文化敏感性,自觉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只有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英语,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并掌握良好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感觉应当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人们常说掌握两门语言,须掌握两种文化就是这个道理 。

3. 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