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地方政府;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9—0020—04
近年来,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陆续成形、,不过涉及地方政府层面对主体功能区的认识与实践的研究并不多。即便是在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以及十二五规划将实施主体功能区列为国家战略之后,在其实施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解与落实仍有诸多问题。本文以笔者近期在西部某省区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学理论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地方政府当前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以深化相关理论研究,并为国家和地方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一、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认识有失偏颇
(一)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及其类别等语义混乱
主体功能区概念自“十五”初期提出到2010年《规划》的出台,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时至今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对于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及其类别等仍然存在语义上的混乱。在“九五”与“十五”时期,以强调人地和谐关系的经济地理学者为主体的专题研究团队,建议按都市经济区、人口——产业集聚区、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农业综合开发区以及需要进行重点保护和综合治理的生态类型区等功能区进行区划,但在规划过程中却演化成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带着理想主义和“计划”色彩的分类。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目标导向是经济社会发展要符合当地主体功能定位,而当前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未按此导向依照地域的主体功能命名,特别是对于限制开发与禁止开发等保护类区域,并没有从保护的角度对其主体功能进行命名,而是沿用了开发系列的分类。当前对主体功能区的命名语义不利于地域主体功能内涵的理解,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近年来,不少地区将主体功能区简称或简化为功能区,但这一借鉴国外划分功能区的方法来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做法并不科学。由于许多国家在进行功能区划分时,主要依据的是相互作用指标,而这种识别方法不适用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并且主体功能区这个概念在国外并没有可供参考的成功例子。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功能区重视的不是同质性,而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联系,而主体功能区主要是指类型区,这两个概念大相径庭,不能混为一谈。功能区是由各组成部分协同完成或实现特定功能的一个完整区域,区划的核心工作是找出这样的区域并划定边界,其空间尺度不会太大;主体功能区则指不同的区域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不同的功能,区划的核心工作是识别区域的功能。
我国目前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方案很不完善,特别是带有强烈计划性的四大类主体功能区的命名,没有直接表达“主体功能”的含义,分类体系与地区功能的多样性不符。真正的主体功能区应该是“地理空间+职能空间+政策空间”的复合体。一些地区用静态观念理解主体功能区,认为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后便不会再调整了。事实上,地域功能本身也会经历从发育到生长的演变过程。如,城市发育成具备一定控制力和影响力的都市集聚区时,其地域功能就应从重点开发、以数量增长为主导的类型,转换为优化开发、以质量提高为主导的类型。伴随着制度的变革、技术进步和自然条件变化,区域资源的发展条件、环境承载能力等均有可能发生变化,各区域的主体功能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甚至发生根本转换。因此,必须以动态的观念看待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限制开发”与“限制发展”含义相混淆
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不是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更不意味着各方利益之间的博弈。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个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分类,只是表明了这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方式和手段,而非主体功能区的含义。在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从字面意义上将限制开发理解为限制发展。事实上,限制开发并非限制发展,而是指发展要有限度、开发的强度要有限制,而且要坚持优先保护、开发适度、点状开发,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地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禁止开发并不意味着禁止发展,而是指依法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提供优势生态产品,发展生态产业,在承担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区域经济。由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分类不恰当,导致很多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推进面临重重阻力。无论何种类型的主体功能区都有发展的需要,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只是发展的途径和侧重不同而已,并非是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如果限制开发更改为适度开发或有限开发,则能更好地表达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加快主体功能区在全国的推广。2012年11月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就将“限制开发区”一词换成了“生态发展区”,其生态发展区所包括的仍然是原来限制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这两种类型,但生态发展所表达的发展意义和引导作用已与限制开发完全不同。
(三)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国土规划的关系相混淆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制定了不少国土规划,如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等。独立地看这些规划都是合理的,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如果将这些规划综合起来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就可能存在互相重叠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由于当前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其政绩考核是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位进行的,加上各种国土规划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且目前还没有关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立法,这导致地方政府很容易产生多重规划关系混淆的问题。因此,应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对各类规划进行明确界定,并在每一规划期内明确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边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空间规划是统和分、综和专的关系。一般而言,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是各个空间规划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它们的整合提升,应贯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原则,坚持注重区域的整体发展。应当确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统领地位,适时调整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协调问题,从理论上说,主体功能区的范围不可能与行政区重合。应当认识到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传统的市(州)及县(市)行政区概念有着本质不同,它是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从行政区的内部看,几种类型的功能区有可能包含在一个行政区之中。同时,一个主体功能区也有可能包括几个行政区的局部甚至全部。因此,需要处理好跨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中由谁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生态建设如何管理和协调等问题。总之,虽然从科学性和现实作用方面看,主体功能区规划至关重要,但各类规划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合理位次与关系,也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从历史规律看,任何区域规划政策都是为解决所处时代的特定区域的问题而制定。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主体功能区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中表达总体布局的一种形式,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空间组织结构问题,同层级的空间规划也不可能被主体功能区所替代。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面临的两大现实阻力
从调研的结果看,目前西部主体功能区只是制定了规划,尚未到全面实施阶段,相关政策不仅没有实现具体化和细化,且缺乏可操作性。总体来看,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中主要面临两大现实阻力:一是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体系不完备。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对我国部门利益、区域利益进行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调整,而政策的配套性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问题。《规划》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以及绩效评价体系。这些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是政府引导市场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键所在。配套政策的合理分工、相互促进体系的形成,是高效实施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保障。要落实《规划》中提出的比较宏观的政策体系,还需要制定出台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如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林补偿金标准过低,而国家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并不现实,这就需要细化到省市层面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以弥补国家补偿的不足,真正实现让农户自觉地保护生态林。又如,《规划》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原则下提出“保障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水平与全区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这个目标对于当前的财政分配格局而言,是一次十分重大的改革,但在执行层面上遇到一系列实际问题,诸如如何了解“大体相当”的含义?如果以数量或比重来描述,控制在怎样的区间才算是“大体相当”?我国各县(区、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转移支付后的财政开支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要达到上述“大体相当”的目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在财政各方面开支的比重已经有较强刚性、各项开支均有同步增长的要求、要减少或降低某一方面的比重都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如何聚集财力支持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以实现“大体相当”的目标?由于未能明确相关配套政策的关系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机制,导致目前主体功能区规划很难形成合理分工、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完备的政策体系。二是现行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现阶段地区的绩效考核仍然偏重于财政税收、地区生产总值(GDP)、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有些地区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与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的区域发展绩效考核标准存在矛盾。事实上,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一些地区盲目追求GDP增长的问题,所以试图将生态功能等作为可交换的产品纳入考核指标。而限制开发也只是基于环境承载能力,对特定区域中生态脆弱性的评价,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进行开发,避免盲目工业化。所以,当务之急是转变以经济考核为主的发展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指标,将地方政府从“GDP枷锁”或“GDP崇拜”中解放出来,自觉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三、结语及政策启示
主体功能区这一全新的理论概念给《规划》的实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理论探索与实践均任重道远。有必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厘清和丰富相关理论认识,不断推进区划战略的落实与创新。
首先,应健全相关配套法律体系,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保障。由于短期内出台主体功能区专门的法律比较困难,所以可考虑优先颁布主体功能区专门条例,以专门的政策法规来确保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稳步实施。重点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法律手段减少甚至消除不同利益部门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的利益冲突。此外,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与督促地方政府依照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出台地方性行政法规,并最终形成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法制体系,为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雨课堂;城乡规划;教学改革
1课程设计
选取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改革,使用“雨课堂”插件,以培养规划学生应具备的软能力和硬能力为导向,从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重点关注对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的培养和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塑造。
1.1课程简介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社会对规划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城乡规划专业也要将变革目标聚焦于学生,对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一定的创新与调整。而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城市规划原理”几乎涵盖了学生整个规划生涯的方方面面,是专业教学的核心部分,其对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整个行业发展现状,从而进行规划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包括基础设施、道路与交通、公共空间等多方面内容,具有理论性强、复杂度高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导致学生理解及运用有一定难度。而目前“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仍遵从老派的教学框架,整体的课程安排为每周1~2次课程进行概括性的理论讲解,学时短、学习模式与方法落后。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城乡规划的相关原理以及培养学生结合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把“雨课堂”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细分庞大的规划原理体系,将其融入到课前认知、课程理解、课后内化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知识点,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热情,达成高水平教学目的与要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课前
“雨课堂”依托于PPT与微信,对教师与学生双方而言,使用环境都十分简单。教师将前沿性、综合性的规划理念与课本中基础性、宽泛性的知识点相结合,精心设置课程内容,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目标,量化学习内容。将每节课程相关的预习资料通过“雨课堂”发送到学生端,便于学生下载查阅。在这个过程中,将问题发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程效率。其中,预习资料的选择并不局限于需要上课讲解的重要内容,还可包含多元化的思想,以供学生全方位感知城市。学生在微信端打开预习资料,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分析,进行碎片化学习,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预习资料后,可上传疑惑点至教师端,等待教师回复或上课讲解,增加课下师生之间的互动。
1.3课堂
教师通过点击PPT进入“雨课堂”,随机点名提高学生专注力、抬头率,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端发送的疑惑点以及教学任务中的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对于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表达。根据学生的疑惑点,深化课程目标,适度调整课程进度,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学生通过微信的“扫一扫”进入虚拟课堂,考勤签到,在手机端查看课件,改善听课体验;依靠雨课堂的弹幕、“不懂”按钮等功能与教师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活力,增强学习趣味性;重要知识点可点击“收藏”按钮,将繁琐的笔记整理简化为一键记录,便于课后复习;在课堂答题环节,学生通过手机端答题,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答题效果、错误率,更高效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在“雨课堂”分组匿名讨论模式中,学生大胆表达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活跃的思想交流更能激发意想不到的灵感与思潮。
1.4课下
教师可以下载课堂数据,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依托“雨课堂”平台,进行多元化的作业布置——单选、多选、主观题等,从不同维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辅导。将整体的课程学习落到平时,准确跟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之一,改变传统的临考学习模式,而不只是一考定终生。学生在经历了课前认知、课堂理解后,以对课程知识点有了大致理解。将课上学习的知识点与教师的案例进行结合分析,通过多元化习题的练习,完成知识与自身的融合,利用“雨课堂”中留言板等功能学习心得,塑造并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2课程评价
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审视和反思,开展系统的检验和进一步讨论。
2.1学生评价
为顺应现代化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高校教育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加强课程效果,发挥学生在课程中的核心作用,培育出创新能力高、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生方面,“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知识内容的吸收、实践与内化,侧重主动性学习的培养,是课程效果评价的重点之一,也是培育人才重要保障之一。
2.2知识理解
不同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方式不同,为保证每个同学都能领悟课程内容,教师将教学内容细化,分布在“雨课堂”的不同功能中。如城市规划原理课中,学生对城市布局形态的特点及优缺点记忆不足,教师在课上明晰城市布局特点,学生课下结合“雨课堂”中的典型城市例子,加深对城市布局形态的理解和记忆,将课外知识不断扩充进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把书读厚。首先,就课程活动而言,通过课前碎片化的预习、课上深度学习、课下测试与实践等,不同层次地帮助学习理解。其次,教师将量化课程数据,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锻炼扎实的基本功,由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
2.3课内实践
在学生对城乡规划各方面理论知识有一定理解后,课程中教师便可深入引导学生从城市的表象问题入手,利用“雨课堂”进行规划模拟训练,溯源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活学活用的境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针对问题,从宏观视角对城市综合分析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城市各子系统之间如何协同发展具有一定判断,能够提出完整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展望未来的创新思维。“雨课堂”的课程活动将这些可迁移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将现代网络技术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演示和拓展传统教学模式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学生更能积极参与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更好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外,还在解决同一城市问题上,各抒己见,,从而有序推进团队工作,展示出专业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程内化
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如何内化知识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通过“雨课堂+线下”混合式模式的学习,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留下最精华的部分,归纳总结,把书读薄,重构并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这个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瑕疵,但经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升级迭代,对学生长远发展自己的知识内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雨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学时间固化,为学生加工内化的知识、输出知识、传播知识提供平台且提高了能效。
3.1教师辅助
“雨课堂模式”对教师在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方面的帮助不言而喻。而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最终掌握在教师手中,无论什么样的科技最终还得依靠人的情感进行输出,这是机器所不能取代的,所以说,软件的辅助加之教师的理解才能真正使课程日臻完善,而不是单单地依靠课上的习题抢答,红包试题,主观讨论。情感的输出之下有高效辅助工具配合,可缩短课程时间,还能减少课程中那些因课上作业而造成的拖堂、节奏乱、秩序差的情况发生。
3.2课程内容
“雨课堂”模式使教师的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反而更专注于与学生的连接,与学生实时互动,以此来增加课程吸引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进一步归纳总结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做好日后教学规划,课程改革奠定基础,保障课程效果。课程内容的变革与时代的知识应该接轨,那些书本中难免会有陈旧的知识,而城乡规划本身就是一个紧跟时代的前沿型综合专业,对于知识和时事政治的把握应该有良好的敏锐判断。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3.3课程转变以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成绩由30%平时成绩和70%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可以对学习效果排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重难点的关注,难以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传统考核中,整个考核过程偏向总结性的评价,评价效能低,而雨课堂恰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课程从被动转向主动,学生融入课堂,老师融入学生。“雨课堂”学习模式应用新技术,助力评价体系,实现由表面化、单一化向深层次地完成教学目标、客观化地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同样难度的试卷,运用雨课堂前后的分数上连续有了平均分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善,实现了师生之间教学活动全互动,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控能力,保障学生对隐含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的进程正逐步向前,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模式的体系构建尚未形成自身的优势,唯有培育出多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满足社会需要。“雨课堂+线下”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充分强调学生本身,转变学生的上课状态,健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多元发展的能力。将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种解放出来,注重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也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不再死读书而见微知著,迸发更多灵感;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培养适应时展的专业能力,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是新时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波,徐冬平.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3):48-50.
[2]郭利平.雨课堂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5):24-26.
[3]张晓琴,高岩,张波.“学生为中心、数据为驱动、成果为导向”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J].办公自动化,2021,26(19):9-11+40.
[4]王爱,何颖.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J].城市建筑,2021,18(19):27-29.
【关键词】 多规合一 反规划理论 应用
一、引言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和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四部委在全国选取了28个市县作为试点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多规合一”实际上就是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进行融合。其本质应是一种规划协调工作而非一种独立的规划类型,是各种规划在空间布局上的衔接与协调,是平衡社会利益分配、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种手段。目前“多规合一”工作正值试点阶段,面临诸多难点,“多规合一”尚缺独立的法理基础和技术规范,以我国现有的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理论和方法去探索“多规合一”的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成果目标和技术标准等多方面问题,是实现“多规合一”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拟研究城市规划中的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中的应用,为拓展完善“多规合一”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反规划理论
1、反规划理论的提出
反规划是相对与传统规划方法而言的,最早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反规划”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
2、反规划理论的内涵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是对城市内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一种应对方法。从本质上讲反规划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 “逆规划”。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但也不是单纯的“绿地优先”,它的指向是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用来作为城市建设的刚性框架。
3、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就是先行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具体来说借助于GIS技术,对规划区域内的河流、物种、扩张等景观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然后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形成生态基础设施。将“反规划”理论运用到传统规划过程中时,决策者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将生态基础设施作为规划实施的刚性限制条件。然后划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和生态功能分区,得出规划方案。
三、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中的应用
1、应用于“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中
反规划理论强调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规划模式,是一种如新的规划思维模式。将反规划理论引入“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中,可以改变以单一价值主体主导的思维方式。从以前的确定规划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城市用地布局和用地规模入手开始规划,改变为从确定强制性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域(即先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护规划区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入手开始规划。
2、应用于“多规合一”的角色定位中
“多规合一”并不是多个规划合并成一个规划,而是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涉及到相同内容统一起来,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多规合一”是把总体发展战略和各领域发展任务与空间布局、空间管控相结合在一起,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布局融为一体的“一张图”的总统领,是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工具或者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社会利益的调节及效率和公平的权衡。在“多规合一”的角色定位中引入反规划理论有助于提升整个规划价值观体系完整性和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合理性,倡导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尽可能弥补各规划中市场行为的负面影响,关注公共与私人行为的分布效果,努力弥补基本物品分布上的不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保障社会资源、土地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
3、应用于“多规合一”的目标确定中
在进行“多规合一”时,首先要确定规划区所要达到的总目标。一般是先对对各类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再通过归纳行业发展要求,总结规划区未来发展思路,分阶段确定发展目标。最后对规划区的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原则性的引导,总结提出规划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作为指导全域空间统筹的总体方向。其中的环境保护具有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正外部性,其发挥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如果在制定目标过程中对城乡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不足,缺乏对资源利用远期的生态、社会影响后果的考虑,必然导致其他目标效益的损失。反规划理论立足于对非建设用地规划,优先考虑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过程。因此在制定“多规合一”总体目标时引入反规划理论,使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在“多规合一”目标实施中地位对等,才能使得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三者能够取得协调,真正成为全域空间的统筹目标,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4、应用于“多规合一”的工作方法中
“多规合一”的本质是规划的协调。是在规划区空间中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不同目标要求协调到同一平台上来,实现空间要素的“一张图”整合。
应用反规划理论在“多规合一”工作中可以将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生态绿地、水体、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首先进行模拟分析,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安全格局即可建立“多规合一”中的生态基础设施。再将这种生态基础设施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得到该规划区城镇建设区和土地利用布局。
四、结论
“多规合一”是解决我国现行规划编制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缺乏协同、部门规划衔接困难和管理主体不清等问题的必然途经。“多规合一”是一项新型的工作,其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成果目标和技术标准先也正处在探索阶段。在“多规合一”的探索阶段引入反规划理论,将生态保护、伦理思想、科学发展等观念融入“多规合一”的方方面面中去,真正使得“多规合一”在目标实现、工作方法等各方面划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9).
[4] 彭德胜:“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5(1).
[5] 周万东:“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3).
[6] 苏涵、陈皓:“多规合一”的本质及其编制要点探析[J].规划师,2015(2).
中国城市经济大数据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发展和应用好城市经济各类大数据,是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民生工程,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按照安全为先、保护隐私的原则,优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平台,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集成城市大数据资源,构建发展决策、问题诊断、产品研发等支持系统,拓展城市民生监测评估、城市管理危机预警等应用。
大数据“摘果子”至少5-8年
单志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批复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同月,国务院成立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任召集人;4月13日,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16-2018)》、《促进大数据发展2016年工作要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等4份文件。我国正在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模型来推动大数据发展。
进入“十三五”,我们面对的将是开放的平台、开放的数据、开放的应用和开放的系统。数字经济正在瓦解,传统经济正在下滑,从全球发展态势来看,以数据流通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正在逆势上涨,成为重要驱动力,而且具有颠覆意义。按照麦肯锡的研究,信息经济可以为我们带来5―8倍的经济回报。
就目前来看,虽然我们的目光和脚步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但是很多地方领导的行动还停留在工业时代,甚至是小农时代,这是很多地方行为错乱、出不来效果的主要原因。对信息时代特征认识不到位,是制约我国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发展的最大障碍。
对于大数据而言,也存在着中国化的理解和价值释放的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的大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数据发展还处在起步期和探索期,我们要从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来看大数据,只要是可以利用的、融合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形成新业态,是我们迫切需要推动的。
很多专家认为,大数据的核心技术要在5-10年之后才能真正成型,相关研究表明,大数据对经济的影响会在2-3年之后比较显著,这意味着要摘大数据的“果子”至少需要5-8年。但是,很多地方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求今年必须看到结果,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下一步,我们应重点解决发展中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包括技术上的壁垒,大数据互联、开放、共享的问题。而这个真正有效的路径就是,按照国际公认的信息系统规则,起步小,阔步快。
大数据指导城市规划
肖金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土开发
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什么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才是智慧城市,要通过大数据来指导城市规划。
现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千城一面。尤其是新城新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是高科技带来的结果,因为高科技可以复制。第二,粗放分散。紧凑的城市才是低碳城市,我们现在都向美国学习,在美国打一瓶酱油都要开车,中国有那么富吗?美国有很多土地撂荒,我们能撂荒吗?我们的地是短缺的,不能浪费土地。第三,洋化奢华。有种说法,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的贫困人口,不能光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看里子,做到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的理念是什么?第一,工业区与居住区若即若离,工业区和居住区最好不要混杂在一起,但也不能离得太远,每天跑50公里去上班是不行的。第二,商贸区与居住区浑然一体,最好楼上居住,楼下经商,既方便工作,又方便生活。第三,居住区与文化旅游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欧洲的历史街区就利用得很充分,既可以居住又可以旅游。第四,居住区与生态区,我中有你。如果居住区一块绿地都没有,全是楼,这是宜居吗?我们可以向空中要空间,把地上的空间留下来。
我们的规划存在很多问题,规划时间很短,而且规划者对要规划的地方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也不经过论证,在验收评审时基本上都是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也就是说写的文字很多,很通顺,很有逻辑性,但是不能细看,一细看问题太多。
规划体制也有问题。地方是规划主体,如果规划者不按地方领导的意思规划,就不给钱,但是地方的规划思路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规划按面子收费,即规划得越宏伟收费越高,城市规划是按面积收费的,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
规划体系也存在缺失。城市规划的依据应该是区域规划,但是我们并没有全国性的空间规划,也没有区域性的空间规划,城市20年后人口是多少,规划面积有多大,都不清楚。比如,要规划一个5万人的城市,地方政府会给出50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目的是想让这里经济更繁荣,城市规模更大、更宏伟。但是规划者就不能这么想,城市规模要与区域人口、发达程度相一致,住建部的标准是每平方公里1万人,我到一个县考察,全县60万人口,县城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也没有全部占满。
规划要有前瞻性,要通过大数据来预测未来城市的规模。举个例子,2004年北京在做城市总体规划时,设定的人口发展目标是2020年常住人口1800万,结果2010年常住人口就超过了1900万,这就需要充分的数据来支撑。规划要有全局性。城市的大小不是由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区域、全国甚至世界性规划决定的。规划要有权威性,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能随意更改。
不要光圈地,要落地
(国家统计局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
研究实验室主任)
数据研究对于统计部门来讲是本职工作,2011年我们开始对大数据进行延伸性研究,2012年启动了区域大数据和整个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研究和跟进,厦门是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第一个区域性尝试。
说到大数据,中国的大数据才刚刚开始,各地各种声音不断,各种各样的研究院、中心、交易所也都在不断涌现,包括企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建设。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务虚层面上的东西更多一些。如果务虚,我们可以考虑软实力的研究,考虑好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哪,作为智库,从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和公众外交的层面,做一些工作。如果落地务实的话,就要从大数据本身的节点,即采、存、用来研究,把大数据当作工具,不要光去圈地。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圈地,圈几十个城市,圈地不去落地是有问题的,一定要落地,做出品牌来。
最缺的是大数据分析机构
姜春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
副部长、高级经济师)
在数据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对大数据缺乏透彻的分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基本上每十年左右我国就会有一次人口普查,但是普查完之后,我们并没有对人口年龄结构、地区分布、性别、收入水平进行很详细的分析,也就是说我们花了大量资金整理数据,但是公布出来的数据价值是有限的。
近期,利用大数据做出的一个最大的决策就是二胎政策。在这之前,很多学者、专家都提出,如果不尽快放开二胎政策,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劳动力压力将比西方国家更大。直到2014年,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绿色模型数据,如果不尽快放开二胎政策,我国老龄化问题将给经济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中央才接受了意见。
关键词:高密度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1.1城市高密度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当中,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城市土地的价值越来越彰显出来;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着可利用土地少,人口众多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一般城市都会选择高密度紧凑型的发展模式。而针对现今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许多专家都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应该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第一重要要素。虽然人们都喜欢生活空间更加宽松一点,喜欢空气好一点,喜欢漂亮一点,但是我们的国情不允许。城市发展的高密度战略是我们无奈的不二之选,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1.1土地资源短缺
从根本上讲,土地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只能走高密度紧凑型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土地资源的危机是中国的第一大资源危机。一方面我们是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另一方面现今政府的开发又是以土地浪费作为代价的城镇化。所以,如何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
1.2空间集聚效益
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空间集聚效益是城市增长的原动力,大且整合的劳动力市场是大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市场动力。使每一个就业机会和每一个城市的就业人口之间都用最短的交通距离,使每一个就业人口都接近城市的所有就业机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提,这使得国际上很多城市都表现出高密度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1.3交通方式选择
另外就是现在城市中面临的交通问题。在低密度松散型的城市中由于各个功能区之间距离较远,公共交通运行极度困难和低效,人们更愿意选择私人汽车的出行方式来满足日常活动的要求,形成了不利的循环(如图1)。低密度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了小汽车的出行比例
增加,公交出行的比例却在减少,这种情况与倡导公交优先的发展模式是完全相悖的,阻碍
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灾害频发
近几年,随着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灾害对城市的威胁也逐步扩大。一方面,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掠夺式开发”,严重忽视了防灾减灾的战略任务,人为的加重了自然灾害,使社会承受灾害的能力愈加脆弱,资源和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威胁国民经济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和财富的快速集聚,对城市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城市人口和财富的快速聚集,对城市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本身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和安全隐患,城市内部复杂的基础设施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遇到重大安全问题,容易产生连锁反应,造成重大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高密度城市的避难场所规划意义重大。
2、高密度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遇到的问题
2.1地价偏高,避难场所的建设成本高
高密度城市由于它的土地经济效益,导致了寸土寸金的土地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在城市中留出一块比较开阔的应急避难场所无疑是奢侈的。
2.2密度偏高,避难场所难成规模
由于城市的密度偏高,城市中的开敞空间都是呈“小、分、散”的特点,难以形成有规模的集中成片的避难场所。未能在城市中预留出中心避难场所,集中的布置完善的应对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急救设施。
2.3道路不畅,避难场所之间够通不迅速
高密度城市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连接各个开敞空间的道路不畅通,或者说是可机动选择的路径太少,仅有一条或者两条道路相连,如果发生灾难,一旦通道被封,两个场所间将很难迅速的沟通。
3、高密度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策略
3.1城市避难防灾公园的布置
城市避难场所要与城市的公园绿地相结合,在没有灾难发生的时候是提供人们休闲绿色的城市公园,在发生灾难时是给人们提供庇护的避难场所。这样的布置,有利于在高密度的高地价的城市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利用效益。并且在城市中应尽量以公园避难空间为主,减少采用广场等硬质铺地避难空间。
3.2出入口及周边形态
避难公园规划设计要尽量增大防灾公园的周界,增加与外部接触的轮廓线,以用来增加灾难发生时允许大量的市民能够涌入避灾公园避灾的机会。另外,尽可能与城市中的绿化带连接,增强绿地的连接关系,这样不但有更好的景观连续性,同时还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完整的植物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并且也可以增加各个防灾绿地之间的联系。
3.3城市道路
防灾公园周边的道路不仅能当成一个隔离带,隔离开建筑和避灾用地,并且更能当做一个缓冲带,减缓大量市民蜂拥逃入避难场所的速度和数量,还可以作为建筑倒塌的空间。并且,城市道路应该相互贯穿连通,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状道路,以免在发生一条道路堵塞时,还可以选择迂回的路径进入避难场所进行避灾疏散和抢险救援工作。
3.4配置应急直升机场地
高密度城市中楼高,空地面积少,在发生灾难时为了消防救援、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物资的输送,恢复器材,信息收集活动,为了方便活动,首选的交通工具就是直升飞机。因此,避难场所规划时要注意满足直升机的升降。
3.5引导市民参与避难场所的建设
要引导市民在避难场所规划时,从避难场所的设计到避难场所的实施与使用都参与其中。市民在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阶段都参与进来,能使市民产生对避难场所和设施的爱护,理解避难场所的机能和各个设施的使用方法,在灾难发生时就能很容易采取准确的救援对策。
4、结语
城市中的避难场所是城市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它与城市的公园绿地相结合,不仅是从城市的防灾角度考虑,更是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尤其在现在高密度发展的城市中,避难场所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出来,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并实践适合高密度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防灾措施,是我们在面对灾难时可以打有准备之战。
参考文献
[1]包志毅,陈波,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4
[2]吕元,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策略研究,[J]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4
[3]王薇,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J]长沙:中南大学,2007
[4]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林展鹏,高密度城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香港作为研究分析对象,[J]北京:清华大学,2008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姜岩
201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