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企业一体化

建筑企业一体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企业一体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企业一体化

建筑企业一体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一体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9-0066-03

1 前言

建筑是人类活动对资源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施工应该满足安全健康、高质量和对环境友好的基本要求。国内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重视并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随后,部分企业又相继通过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但是,在实际推行中,这些企业普遍感到组织实施的工作量很大,不同认证体系的要求各不相同,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对于通过了上述三种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就质量(Quality)、环境(En―vironment)、职业健康安全(Healfh and Safety)进行一体化管理(即:QEs一体化管理)已迫在眉睫。如果能够成功的实现QES一体化管理,将有利于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协调发展;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具有明确的QES的目标及反馈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等。

2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含义

QES是指质量(Quality)、环境(Environment)、职业健康安全(Health and Safety)的一体化管理。它不是三项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高层次的综合管理,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由许多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通过先进的、科学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套结构化动态管理系统。从其功能上讲,它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它突出强调了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之一。

3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目标的制定

QES管理体系对目标的要求如下:

(1)在内部每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QES目标。制定目标时应考虑如下因素:①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②HSE法律和其它要求;③技术选择;④财务、业务和经营要求;⑤相关方的观点:⑥符合方针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即在制定QES目标时,应根据评价出来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进一步考虑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财务和经营要求、方针对持续改进的承诺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质量目标、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要注意,凡是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都必须解决。在制定目标时必须首先考虑QEs法律和其它要求。

(2)组织制定的目标要尽可能量化,以便监测与测量,量化的要求视具体情况而定。制定目标时应考虑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

3.2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方案的制定

为确保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的实现,QES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各层次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所对应的管理方案应针对具体的风险及环境影响状况和现有资源配置的能力。管理方案应予以文件化,并包括下列内容:

(1)规定组织的每一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2)实现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也就是说对于确定的环境目标或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有一个管理方案与之对应。一般情况下,完成了管理方案,目标就应该实现,否则应该及时进行评审,修改方案,以实现目标。

3.3 QES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制定

在进行不同管理体系的整合时,就注意不同体系要求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将它们生硬地堆砌在一起。有机结合的基础就是组织世纪存在的活动,我们应将标准的要求分拆、应用到组织的活动,而不是相反。基于此,建立的QES一体化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的建立是以PDCA为框架建立体系的大框架,以组织运作的流程为基础,分析出组织管理体系的大过程,将这些大过程按照PDCA进行组合,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体系的各自具有不同特点的要求独立编排。这样安排体系结果在整体上具有统一的结构,各管理体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体系的层次清楚,体系文件之间也更容易建立起相互关系,不仅有利于内部运行,也很方便外部机构的审核。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体系的角度看,一方面,不同体系有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就是体系要求、管理职责要求、资源提供要求、测量分析和改进要求,这些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实质就是不同体系对同一事物的要求;这些可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不同体系由于要控制的对象不同,对各自控制对象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图中的产品实现、环境控制、安全卫生控制等,这部分不宜整合在一起。

4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

当前,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运作与认证已经成为工程建设行业贯标认证工作的一个趋势。QES一体化管理体系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以下阐述几点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的要点。

4.1 结合三个体系运作主线的特点进行系统策划

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主要的基础工作是对三个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以过程控制为主线,环境管理体系是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为主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则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控制为主线。因此,策划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思路最好依据三个体系的特点逐一展开。

(1)把识别过程与识别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结合运作。其步骤如下:①按照施工流程或管理流程将质量过程及活动识别到位;②根据质量过程和活动的内容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③从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风险中识别其环境影响。

(2)注意识别并确定质量过程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接口关系,包括逐一分析施工、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的影响。同时,关注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之间的内在影响,从中辨识出相应的作用和关系,从而为风险或影响评价提供条件。

4.2 围绕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重要过程进行质量过程、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环境影响的评估

以“关键的少数”为原则,从影响施工活动的过程人手分析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和生产的支持性过程也会产生一些不可接受的风险或重大环境影响因素,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适当兼顾。

充分关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外包过程识别及控制要求,充分关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中对分承包方的运行控制要求。在体系整合的策划中关注这些要求,也是建筑行业“总一分包”体制的客观需求。

4.3 合理界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责、权关系

管理职责的合理确定,是确保“三合一”管理体系正常运作的基础。管理职责应包括两个方面。

(1)最高管理层和一般管理层人员的职责(包括重要岗位员工的职责)。其中,最高管理者(总经理)的职责非常重要,其核心应体现为方针目标的制定和管理评审的实施。建筑企业最好从协调运作的角度建立一个总的管理方针,以此为基础分别设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方针,从而制定整合管理体系运作的目标。目标应有一定的可分解性,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间协调一致,以统一的方式。这样做,不仅便于实施,而且便于测量、分析、改进。

(2)结合建筑企业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根据管理体系的运作要求确定各级管理层人员的职责。确定职责时,最好以质量职责为主线展开,与质量过程、风险控制、环境因素控制、体系策划相结合,对应各项活动的要求逐一确定职责的内容。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合理授权,科学地协调三个管理体系职责的接口。

4.4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协调性控制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从策划到控制,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协调。应妥善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处理好各类施工策划文件的接口协调问题;

(2)处理好三个体系运行活动的控制内容,包括作业活动中的策划内容和运作方式的协调。其关键问题是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关键或重要过程进行一体化控制;

(3)处理好企业活动中所需要的书面策划与口头策划的关系;

(4)合理安排资源,协调基础设施及人员素质的配置过程:

(5)建立一体化体系运作的响应与反应的协调运作关系。

(6)注意协调现场运行活动的标识管理。

(7)关注各施工工序转序(过程转换)的协调运作,包括各过程的质量结果,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绩效分析,评审及改进的协调性。

4.5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运作的测量分析与改进,应把握管理过程内在的有效性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运作的测量、分析与改进的重点在于管理过程内在的有效性。在实施时,应注意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顾客和相关方满意度的测量和分析人手,确定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式和时间频率,包括测量的内容及分析的重点。其关键问题是寻找适宜的改进方向。

(2)有效地把握一体化体系内审的运作过程。应注意从审核员的培训人手,选择具备三个体系运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内审人员。一方面,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应一体化,最好同时进行三个体系的内审或滚动内审。另一方面,审核人员对不符合项的产生原因应进行分析,针对其原因确定其不符合哪一个体系的标准条款,以便及时改进。

(3)将施工现场的产品验收、工序检验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检查测量有机结合起来实施。重点是关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验收标准与施工活动中的工序活动及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准则之间的改进情况,包括一致性、协调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4)有机运用管理体系的数据分析。应尽量在分析各管理体系运行绩效改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体系之间(包括目标、过程、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数据的协调性分析。

(5)关注施工现场中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日常检查和测量对象确定的合理性。一方面,应注意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监测重点(如隐、预检,交接检等不可接受风险;重要环境因素控制重点)进行验证,以确认是否有监测漏项,是否有多余的测量功能等。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可能对管理体系发生重大潜在影响的过程,对其进行安全风险及环境因素的监测。这种监测应是动态和协调同步的。

建筑企业一体化范文第2篇

以人为本建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人才就在公司里,人才与公司一起成长”的观念。这是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管理学对于人的假定提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泰罗阶段”。人被假定为“经济人”,就是说人要穿衣吃饭,所以要干活挣钱,管理学在这个时候强调的是控制;第二个是“德鲁克阶段”,把人假定为“自然人”,人不仅要穿衣吃饭还要有归宿感。所以管理学在这个时候强调的是激励。就是企业不仅要给人物质,还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第三是“西蒙阶段”,人被假定为“决策人”,就是说不仅要体现自我价值,还要求自我设计、自己当自己的主人,所以管理学在这个时候强调赋予人的权力。从这个角度讲,商业银行要对员工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三个阶段的需求,就必须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使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优秀的人才担任领导工作和使员工都能够满意高效地工作,进而实现每个人的能力、兴趣与工作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其次要加快职业化的银行家队伍建设,推动经营管理向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来自于异质型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能力的实现,而银行家则是在动态金融发展中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的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是商业银行实现文化管理的决策者和带头人,是银行的核心。商业银行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等思想意识与精神将在银行家身上集中体现。商业银行的银行家(各级行行长)应有以下基本素质:具有广博的知识水平,通晓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与实务,组织控制经验丰富;具有高尚的价值观、道德情操,品格修养完善,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创造力,坚韧不拔的勇气、毅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人才观念,掌握领导艺术,知人善任;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及处置、抵御风险的实际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银行家队伍的素质,应逐步建立银行家资格认定制度、任职收入制度、培训培养制度、市场化评价制度及监督制度一系列配套的制度。

第三,要建立健全人事激励约束机制,科学管理和配置人力资源。银行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要按照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竞聘工作,建立“赛马机制”,树立“能力、表现与实绩重于一切”的观念,建立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使用提供均等的机遇。逐步实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管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探索人才开放政策,加快吸纳国内外一流人才的步伐。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严格按绩用人、按绩付酬,形成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四,是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要全面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既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尤其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要通过专题研修与学术交流相结合,行际交流与本单位业务岗位交流相结合,境外考察与海外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资质考试相结合等形式,培养和造就商业银行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队伍。这对于构建商业银行卓越的企业文化,把银行办成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建筑企业一体化范文第3篇

一、创新观念,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扎实推进、蓬勃开展,首先取决于观念创新。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全市企业干部职工在观念上实现了“六破六立”:破除企业文化纯属政治问题的旧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新观念;破除企业文化是软任务、抓不抓一个样的旧观念,树立抓企业文化就是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观念;破除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的旧观念,树立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新观念;破除企业文化只有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该去做的旧观念,树立通过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做强做大的新观念;破除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和企业政工人员专职工作的旧观念,树立企业员工人人参与、人人是企业文化主体的新观念;破除企业文化大同小异、人家怎么搞我们就怎么搞的旧观念,树立企业文化只有是自己的才是科学的新观念。认识上的一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二、创新载体,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是以开展学习活动为带动。从2002年开始,在全市企业中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制定下发了《A、AA级学习型企业标准》,把创建的各项指标加以量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并通过组织职工读书竞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活动的开展。浓厚的学习氛围成为全市企业提升员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根基。二是以举办企业文化节为带动。企业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成为拉动和影响全市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开展的引线。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市全面铺开,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三是以开展和评选文化品牌活动为带动。2006年,我们组织了潍坊市知名文化品牌评选活动,评选出潍坊市十大文化品牌、十大行业文化品牌、十大企业文化品牌、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和十大企业文化建设杰出人物。活动历时半年,在全市各级各类媒体进行了由点到面的宣传,拉长了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三、创新模式,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性

企业千差万别,文化模式也应各有千秋。

一是“诚信文化”模式。强调诚信为本,一切为消费者提供最好、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的发展理念。二是“责任文化”模式。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自觉履行社会义务,体现企业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职责和神圣使命。三是“包容文化”模式。特殊的城市身份和地理位置造就了潍坊人的包容意识和情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成为潍坊文化的特有风格。四是“创新文化”模式。强调创新为本、争创一流,鼓励冒险、宽容失败。

四、创新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性

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了调研机制。坚持每年召开多次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座谈会,每季度开展一次调研工作,及时摸清企业发展现状、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求,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建立了领导机制。全市各企业都有明确的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形成了企业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三是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下发了《潍坊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行。

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面提升了企业文化内涵,提高了全市城市品位,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

第一,全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市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2007年,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5000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纺织行业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的项目。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连续8年保持了50%以上的发展速度,2005、2006年相继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欧Ⅲ、欧Ⅳ蓝擎系列柴油发动机,其中欧Ⅲ柴油机是我国第一台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高速发动机,标志着该项技术开始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建筑企业一体化范文第4篇

一、战略启动,奠定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坚实基础

2005年初,德州市委、市政府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挂帅、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太阳城战略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太阳城战略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太阳能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遇到的问题,并采取政策拉动、服务促动、龙头带动和外引内联等综合措施,加大投资、补贴力度,对具有一定开发能力、拥有专利技术和独立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发展太阳重点项目上,给予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投融资方面优惠,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研究成果向商品转换速度,帮助企业寻找和开拓市场,提高太阳能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坚持实行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太阳能产业,为太阳能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太阳城战略推动下,我市太阳能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皇明、亿佳能、国强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皇明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太阳能企业。全市太阳能及相关企业发展到110多家,并拥有领先的太阳能工艺技术,拥有太阳能产品专利589项,承担了国家“863”等太阳能科研课题20多项。2005年9月,中国太阳能学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三家组织联合命名德州为“中国太阳城”。2008年7月,我市“中国太阳谷”也被这三家协会组织命名、认定。2007年1月,世界太阳城协会确定,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德州市召开。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世界太阳城协会主席在德维德先生看了德州的太阳能产业和建筑一体化应用后说,德州不仅是中国太阳城,而且已经是世界太阳城了。

二、政策拉动,促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为保证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顺利实施,2005年市建委出台了《关于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通知》。2008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太阳能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大力实施“百万屋顶”计划,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都要按照国家、省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图集,进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和施工。建设、规划、土地、城管、房管、质监等部门和设计、审图、施工、监理、质检等单位都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格审查把关,认真抓好落实,对没有按照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要求设计和施工的项目,不发施工许可证,对在施工中擅自变更的或没有按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要求施工的,不办理竣工验收,不予办理备案手续,工程不得参与各种评奖活动。在严格把关的同时,对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一事一议,优先保证项目用地,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列入国家财政部、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的项目,在城市配套费和税收方面给予最大优惠。这些政策措施,调动了开发企业落实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要求的积极性,促进了单位自建住宅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实施。

三、示范带动,保证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规范标准

建筑企业一体化范文第5篇

0 引言

我国教育部早在2006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便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工作和教、学、做的一体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了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领域,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而后,国务院和教育联合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将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到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中,由此,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教学全面拉开序幕。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一体教学改革,无疑对于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校企合作及其在教学一体化改革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1.1 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的一?N合模式,此种合作模式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实践基地的构建、也包括专项资金的投入和应用等,但该模式的核心是以人才培养和输送为主的,即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均是基于人才培养与输送这一目的来开展的。

1.2 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必要性如下:首先,对于企业而言,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亟须引进专业人才来建立自身在某一领域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某一领域中脱颖而出,以该领域为核心扩展其他经济业务,最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高职院校是人才天然的聚集地,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完善人才输送机制,能够为其相关领域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与普通综合类院校相比,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在教学水平或生源方面,并不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但通过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关系,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师资力量,而且还能够提高自身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名度,从而提高自身影响力,帮助其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并最终实现稳定发展。

最后,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其能够将自身在学校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够拓宽其自身学习思维,使其能够独立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2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对校企合作缺乏正确认识

缺乏对校企合作的正确认识是当前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多数高职院校跟那在开展《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未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于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担心一旦开展校企合作,势必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而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其有可能从事与本专业实践活动无关的其他事宜,在浪费时间的同时,也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久而久之,对自身在高职院校群落中的影响力则大幅下滑。此外,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师认为,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过于放松,而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中,从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此类高职院校和教师进行分析可知,其并未意识到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从而导致了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理解的偏差,降低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积极性缺失

重理论,轻实践是当前《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问题。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能够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促进本专业发展和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但收到教学进度与课程安排的限制,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占据主导地位。据相关部门统计,当前,已开展校企合作《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高职院校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约为4:1,而实践课程的课时不足也成了抑制这一模式下专业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在枯燥的理论课中失去了对《建筑材料》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失去了学习热情,又进一步导致其参与为数不多实践课动力的缺失,由此,形成了课程学习的恶性循环,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严重影响。

2.3 教、学、做各环节独立,难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另一问题体现在,教、学、做各环节彼此独立且缺乏内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多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大都根据教学大纲和进度的设置完成相关任务,而缺乏对专业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在难以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的同时,也并未对学生关于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的考察,进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在学生方面,由于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认知不足以及教师对其具体学习情况的忽略,导致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要求相脱节,难以满足课程学习和企业的双方面要求。此外,由于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偏差,企业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并未对这一问题予以全面考量,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利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降低了企业的作业效率,难以满足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

2.4 资源局限,难以为学生提供一体化教学服务

资源局限限是目前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重要问题。由于是校企合作,就避免不了企业对这一合作模式进行投资,例如,人力投资、物力投资和财力方面的投资。然而,就现阶段而言,与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大都为中小企业,其在资金和规模方面较为有限,并不能够为建筑材料专业的学生提供满足其各方面实践需求的资源保障,由于缺少必要的硬件资源,《建筑材料》课程要想为学生提供“理论教学实践应用与指导评价与反馈价值创造”这一一体化教学服务是极为困难的。

3 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3.1 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视

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视是基于校企合作《建设材料》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天体。首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应在进一步突出自身《建设材料》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与地方企业,特别是对口企业展开积极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向其说明自身在专业领域及其人才培养的可取之处,积极争取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此外,学校还应开展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即确保对相关专业教师在对校企合作予以正确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予以信任。其次,对于企业而言,应深刻认识到人才是决定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和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并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建设材料》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予以正确认识,通过对各高职院校建设材料专业建设情况予以全面分析,选择更为合适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以科学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确保相关人才在接受专业教育和培训后进入到企业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2 加??课程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加强课程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首要方法。一方面,在当前建筑材料领域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建筑材料》实践课程的课时,并通过与对口企业进行协商,形成科学的课程计划,从而提高实践课程在《建筑材料》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并通过实践发现自身在专业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将相关问题反馈给专业教师,并通过教师的理论指导为其后续的相关实践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将企业、学生、高职院校(教师)间关于建筑材料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激发其参与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3.3 加强教学各环节的联系

加强专业教学中各环节的联系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专业教学中教、学、做各环环节彼此独立的问题,应分别从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自身出发,将各教、学、做等各环节进行有机结合,提高专业教学效果。首先,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确保教与学的高效性。其次,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无论是在理论学习还是在实践活动中,均应针对相关问题向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请教,在明确相关原理以及问题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进而解决相关问题。最后,对于企业而言,其相关负责人应针对建筑材料相关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的理解和操作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指导,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专业教师,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辅导,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实现各方共赢。

3.4 争取企业投资,强化一体化教学效果

争取企业投资是强化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一体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与对口企业进行谈判的过程中,应将自身建筑材料专业的优势进行明确且详尽的阐述和说明,使对口企业能够产生相应的投资与合作的愿景,并通过基于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人才直接输送机制的建立、学校实验室的使用权等,从而针对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对于建筑材料领域的企业而言,也应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并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健全的资金引入机制,扩大企业规模,进而为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材料》课程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确保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