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珍惜动物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古以来,动物就是人类的好朋友。忠诚友善的狗,活泼可爱的鱼,能说会道的鹦鹉,精灵古怪的猴子,以及……可是,我们一些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已经深深伤害了动物朋友们。
现在的人们打着“提高生活水平”的旗号,肆意伤害着无辜的动物们。天上飞的麻雀,就是一个代表。曾经,麻雀被我们列入“四害”中,进行大量捕杀,导致它的数量急剧减少,如今,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用麻雀来制作各种小吃,上海的烤麻雀,每串上都有二、三十只小麻雀,而它的销量更是惊人,一个摊位每天竟能卖到上百串!为了保护它们,麻雀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消失,在人们的谈笑风生中,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
这类事情的发生,也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大量麻雀被捕杀后,田里的害虫也越来越多,农民们不得不在稻子、麦子上喷上大量的农药,致使我们能吃到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少,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我们在大量失去麻雀这样的动物朋友时,也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人类命运和周围的动物息息相关,善待我们的动物朋友,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当然,我们对动物的珍惜和爱护,动物朋友也会给我们更好地回报。生在长江沿岸的芜湖,我们都深知刀鱼的鲜美。为了保证刀鱼这一特产能源远流长,政府规定在刀鱼的繁殖期采取禁渔措施,为刀鱼的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刀鱼才能永远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作为人类,善待动物,合理、适度利用动物资源,才能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自己和动物们创造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涵义 生物学教学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点也是人”。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但现实情景却不容乐观。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调查表明:“在4622名学生中,特别想自杀的占17.4%,曾经想自杀的占4.9%。据卫生部近期公布的调查,15至34岁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并不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疑难病症,而是自杀,且自杀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1]屡见报道的青少年自杀、伤害等现象告诫我们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青少年学生要学会珍爱生命,学校要实施生命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1.生命教育的涵义
生命教育就是关注生命发展的教育。通过对生命知识的学习和体验,让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全的人格。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独特的生命,并使自己的生命与宇宙和自然和谐发展。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幸福的人。
2.生物学中的生命教育
有关专家认为:“个体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比其他课程更具有一定的优势。
2.1在生物学教学内容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对它充满了兴趣和好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有关生物学教学中的相关内容渗透生命教育。如教学有关生物生长、发育的内容,被子植物的繁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然后才能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其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能形成生命的源泉――种子,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在生态系统的教学中,我们要学生去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与其他生物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也需要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通过类比学习,学生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人不仅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员,而且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单位,人类不仅要爱护自身的生命,而且要爱护其他生物的生命。我们应通过这样的比较,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使学生认清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尊重人类的生命,同时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并在学习中帮助学生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主动去适应他人、适应社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2.2通过实验与实验探究进行生命教育
实验与实验探究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生物教材中安排有许多有关生命教育的探究实验。教师可以开设救护知识课程,学习咽喉哽塞的急救、人工呼吸、心外复苏等内容,让学生初步掌握急救处理常识和能力,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承担应尽的人道主义责任,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和紧急时刻的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大气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温室效应对人类和自然界造成的威胁,酸雨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等等,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观念。
2.3结合相关专题活动开展生命教育
相关的专题活动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载体,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推动学校生命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悟到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性。目前社会上许多热点问题都与“生命”这一主题有关,教师结合生物学的教学,组织讨论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意义。如:讨论“克隆人”所引发的生命伦理问题,引导学生就“是否应该进行人体克隆”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体会生命的真谛,从而端正自己生命观态度,形成健康的关爱生命的行为。又如通过“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的系列讲座,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尊重异性的个体差异,形成健康的青春期性心理。同时结合“非典”和“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让学生了解传染病传播的途径,重视传染病的危害性,学会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染病,科学、有效地应对传染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确保个体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也可结合人体胚胎发育的教学,以科学唯物主义观点理解生命的诞生与演变,理解个体与环境的联系,欣赏生命的诞生,珍惜和珍爱生命。还可进行适量的课外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结合“6.5环境日”、“4.12地球日”、“5.22野生动物保护日”、“12.1爱滋病日”,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学生参加“救救濒危野生动物”之类的生物竞赛活动,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现代生命教育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元基点。”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当以人的生命为本,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所以教育首先要关注“生命教育”。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要把不断充实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生命教育融入于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序言.
[2]王学风.中小学生命教育论纲[J].教书育人,2003,7.
[3]易培录.试论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与管理,2004,(26).
[4]方显岩.生命教育――思想品德新课标的亮点.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4,(10).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意识有效措施
生命意识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是学生适应社会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正确的疏导,使其产生对生命的共鸣,充分地认知生命的规律,达到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效果。从近几年青少年伤害事件来看,与我们教育的方法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因此,借助生物课程教学平台,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义,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在生物教学中使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
生命教育的开始,就是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培养。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是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时候,就要充分地利用本学科存在的优势,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魅力。
1.使初中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生长、发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顽强的生命力、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如教学“受精作用”这一知识点,此节课直观的表现出生命诞生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在阴道、子宫中被淘汰,即使最后到达了卵细胞,最终也只有一个能够完成受精作用。这就可以看出,一个生命的诞生是有多么的不容易,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使学生学会珍爱身边的生命。
每个生命,对于生命的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生命是神圣的,又是平等的,值得我们去珍视、善待。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生命都应该得到珍惜。在我们的生活中,体魄强壮却毫无防卫意识和能力的黑熊、马来熊和棕熊,在北京的动物园里接连遭到一个大学生的残害,众怒难平。人们愤怒之余又在思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这个社会,人类缺乏生命的尊重,对别的生命不当回事。这个大学生竟然能想到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在熊身上做实验。熊无奈地承受这么多痛苦,而他的灵魂却如此冷漠麻木。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他从小缺乏爱的教育,也许在他的周围,包括同学、老师、家人没有给他足够的爱。一个学生如果不知道如何爱护比他更弱小的动物的话,他长大后不大可能懂得去爱社会,爱别人。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措施
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意识。
生命的诞生是自然界不断演变的结果,生命是地球独一无二的产物。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讲解生命诞生的过程,例如动物受精、植物授粉等,生命在诞生之后,就需要进行繁衍,在“植物的开花结果”中就充分地讲解到被子植物要通过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才能够进行后代的繁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并都能够用敬畏的态度去对待生命。
2.培养学生和谐相处意识。
《生物与环境》中指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越来越多,但是人类也随之而发现,过度摄取自然界的资源加剧了地球上的能源危机。要实现自然界的和谐,就要使人们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对周边生态进行调查,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在学习“人体内气体交换”内容时,学生能意识到有害气体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进而懂得远离有害气体,对学生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培养学生敬畏生命意识。
生命诚可贵,生物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如教学“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每个生命总是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短暂的、宝贵的。又如教学“珍爱生命”时,要使学生懂得烟酒、对人类的危害,并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如遇到坏人如何脱险,遇到火灾、地震如何逃生等。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理智地对待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殡仪馆体验生活,让他们亲身感受“死而不能复生”的道理和一个人的死亡给家人、亲友带来的巨大悲痛,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并在人生的历程中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结语
总之,初中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关键时期,是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生命珍贵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静.中学生物学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法[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8).
【关键词】野生动物产业;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1、野生动物产业概述
1.1野生动物及其产业的定义。本文中对野生动物的定义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1]。野生动物产业是指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综合性产业。主要包括野生动物养殖业、野生动物加工业、野生动物贸易业、野生动物观赏旅游业[2]。
1.2我国发展野生动物产业的必要性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野生动物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各界支持下快速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拉动了经济增长。适度发展野生动物产业,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经济效益;有利于野生动物的发展、数量的提高,具有生态效益;有利于公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社会效益。因此,我国应该适度发展野生动物产业。
2、野生动物产业发展的问题
2.1野生动物产业结构不合理。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平衡。虽然我国野生动物种类丰富,但是由于不合理利用,导致野生动物数量锐减。且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规模较小、繁育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商品率低、盲目性大。部分产业低效高耗,严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企业经营分散、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综合利用率低,形成恶性竞争。
2.2野生动物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深加工产品。野生动物产品价值包括主体价值、附加价值。附加价值是指独立于产品主体价值之外的,能够给产品整体价值带来增值并给企业及消费者带来利益满足,进而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并能促进企业生产和销售积极性的效用[3]。由于缺少高技术的人才,该产业仍处在低级阶段。野生动物加工多以家庭作坊式初级加工为主,直接导致产生初级产品、半成品,缺乏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2.3我国野生动物产业的相关法律中,缺失动物福利法。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用作食物、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4]。其他国家对野生动物福利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颇丰。如英国早在1849年就通过了《防止虐待动物法》。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还没有一部关于野生动物福利的法律法规。我国“活取熊胆”的行为越来越多,它们99%患有胆囊炎,有的还患有胆结石、胆囊息肉、肝癌、各种组织坏死等疾病,养殖户很少治疗黑熊,最后黑熊只能痛苦的死去[5]。
2.4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猖獗。非法贩卖野生动物对其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一些濒临灭绝的、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受到不法分子的高度关注,在境内盗猎成功后马上出境,输入其他国家进行加工,这种跨国行为使保护野生动物难上加难。
3、野生动物产业发展中野生动物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3.1 野生动物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我国野生动物数量相对较少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较少的矛盾,决定了单纯依靠野外资源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养殖业应当作为野生动物产业的基础来抓。本文提出,在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时,应该注意野生动物的选种问题,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选择质量优良的品种进行定向的培养,努力调整养殖业的品质和品种结构,积极把养殖业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面向消费市场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养殖业。应注意人工育种、饲料调配、养护管理等,做到高效高质。应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养殖户同大市场连接起来,实行大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应利用地区特有资源优势和区域间比较优势,调整养殖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生产结构。野生动物产业的发展,应该协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实现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本人认为,应该用一批对生产、消费拉动作用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加工业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针对稀有的野生动物,应该以保护为主,要在这些种类的后展有保障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开发。对消耗大量野外资源的产业,政府要综合运用税收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企业从注重数量型向注重效益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依靠资源投入型向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型转变。
3.2发展科技,提高野生动物产品的附加值。我国野生动物产业中存在的附加值低的问题,需要用高科技来提高产品附加值,走上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提高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率,用科技促进企业的发展。本人认为,在野生动物产业发展方面,应完善野生动物产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机构或者设施,引进先进的技术,完善国内产业生产的流程,充分发挥国内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应该充分利用GIS项圈技术、DNA鉴定技术等先进技术追踪放归自然的野生动物生存状态,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自然状态的野生动物的生存。
3.3立法部门应该完善关于野生动物的法律。我国应该出台相应的野生动物福利法,保障野生动物的基本福利。本人认为,动物福利法在我国应该尽快制定并实施。福利法中应该明确规定动物的福利有哪些,应明确规定损害动物福利的量刑标准,轻者应照顾动物直到弥补对动物福利的损害为止;重者应该处以罚款或判处劳动改造。应该倡导公民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动物福利的社会、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产业中,如果相关企业要通过上市来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应规范企业的上市法规。立法部门应从企业对野生动物的养殖、加工、包装、售后服务等经济活动全面地对企业的上市问题进行斟酌,确保野生动物、消费者、企业的利益。本人认为,从事关于野生动物的企业中,如果有损害野生动物福利或者造的数量、种类减少的行为,应不允许其上市,且应通过税收、财政等手段,控制这类企业的发展规模,进而达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
3.4坚决打击偷猎、走私等非法行为。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森林公安机关共破获盗猎藏羚羊的案件100余起,收缴被猎杀的藏羚羊皮17000余张、藏羚羊绒1100余公斤、各种枪支300余支、子弹15万发、各种车辆153辆,抓获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6]。本人认为,在打击违法行为上,政府部门要通力合作,各个省市的相关部门要联合作战,国内国际警察要共同协助,共同织下一张大网,让违反犯罪的行为无处可逃。
3.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我国不法分子在国内实行的偷猎、走私等非法活动,与国际间的犯罪活动相互关联这样加大了国家打击这类非法活动的难度。政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便于加快侦破我国偷猎走私的案件,保护我国珍惜濒危的野生动物。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比较先进的技术,对野生动物的养殖、加工等都是有利的。
4、结论
我国野生动物产业的发展应遵循保护优先、开发利用在后的原则。通过行政、立法、科技等方面的努力,用各种措施规范野生动物产业的经济行为,力求平衡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生态环境;防范措施
1引言
在可持续理念不断深入的趋势下,具有低污染、高效能、低排放的天然气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中得以广泛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气长输管道在沿线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生态性造成干扰,使其产生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对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造成负面影响。故结合管道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环境预防及保护措施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保证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
2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的特点
天然气管道建设是保证天然气安全输送的重要环节,管道的铺设和质量很大程度影响着天然气的安全使用,因此,管道建设需经过长期的策划和准备,施工中要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管道建设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天然气因其易燃易爆的危险属性,通过加强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可确保天然气运行达到安全可控的目的。另外,长输管道工程属于长途的施工工程,长途施工工程的工作量一般都是沿线分布,常具有以下特点:施工作业性质比较独立;施工方在野外工作的时间比较长;施工方的施工进程加快,工作人员流动较大;工程量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
3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对土壤及植被的影响
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中的管沟开挖、管道敷设、管沟回填等施工环节会对项目区内的植被及土壤造成程度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地表土壤的面积增加,增加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表层熟土经过翻、挖等作业流程被深层的生土所替代,大大降低了土壤的营养含量;极易对植被根系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项目区内植被数量或种类的减少,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等。
3.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管道施工的特性,可能会分割或扰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活动区域等;管道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对野生动物造成惊扰等。由于在该项目区内所开展的管道施工活动具有一定的短暂性、分段性,故其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是可控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管道需穿越河流进行施工时,由于多采用开挖沟埋的方式进行施工,会增加水体中的泥沙量,进而对水生生物的成活率、生长率等造成影响;降低了鱼类的疾病的抵抗能力。
3.3对野生植物的影响
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野生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车辆或机械对野生植物造成碾压和破坏;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管沟两侧约5m范围内的植被所遭受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以管沟为中心,其两侧2.5m范围内的植被根系遭到彻底破坏,且被破坏的植被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正常恢复的,进而对该项目区的生态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3.4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林业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林地面积的损失。在林地地段进行管道建设的过程中,管沟开挖等施工活动会对现有林地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造成大部分林地的无法恢复,针对这部分无法恢复的林地,只能将其土地利用方式转换为荒草地或其它利用类型;②生物量及其生产力的损失。针对能恢复的林地,其在恢复期间的生物量及生产力均呈大幅度下降,这一过程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4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
4.1预防措施
4.1.1加强管道穿越段的维护管理加强线路的巡检,严格地监控平原水网地带的机械清淤等威胁到生态环境的行为,监管机械清淤相对危险的地段;加强对管道交叉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管道保护的力度;全面推行管道完整性的管理,着重做好管道沿线的风险识别,增强抢险应急的能力。4.1.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管线巡查的力度,指派专人进行巡查,准确及时地掌握信息,以明确管道施工可能会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严格把关用地审批、规划选址及工程建设;由于当前城镇化建设步伐较快,天然气生产经营企业若提出管线的迁改方案,需结合实际情况,重视长远规划,避兔进行重复的整治,以减少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4.2保护措施
4.2.1林业生态系统保护施工道路尽量利用林业项目区内现有的道路,若由于管道建设需要新修施工道路时,应尽量缩短其长度;尽量采用人工开挖管沟的方式;针对林业项目区内需要特别保护或珍惜的树种,可在施工前安排人员对其进行移栽;对林业项目区整个施工用地面积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林木的砍伐量等。4.2.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良好的植被生长条件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基础,故在管道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开展树木或草木种植工作,改善项目区域的植被条件,以为野生动物的生长与繁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河流穿越施工中,应避免施工活动所产生的污水或汽油等污染物进入河流内,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4.2.3土壤保护措施在土壤项目区内,应将施工带宽度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值内,以减少土壤表层的面积,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在管道工程建设完成后,需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活动中所产生的废防腐材料等进行清理,避免因这些材料的难降解性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在管道工程建设前,需对项目区内的土壤土质情况等进行勘察,以明确表层熟土的厚度,计算各层土壤开挖量,划定堆放点,在管道下沟作业完成后,分别填回深层生土和表层熟土,以保证土壤内部的营养含量。4.2.4野生植被的保护植被恢复主要采用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人工恢复主要是结合地区地形地貌、温湿度等条件有选择性的对生长速度较快的乡土植物进行种植,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该区域的植被生长体系,减少管道工程建设对原地面植被的影响。针对林业地段遭到破坏的植被适宜采用种植树木的方式,对于树木种植成活率较低的地方,可适当种草或浅根系经济林木;在保证林地原有生态系统组分不变的前提下,在布局上可采用交错分布的种植方式,以促进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发展,进而形成一个稳定性较强的生态体系;相关检疫部门应对种植所选的树种、种苗等进行病害方面的检疫,防止引入病害。
5结语
综上所述,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了野生动植物、林业生态系统、土壤等,且由于影响程度是不一的,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带来难度。因此,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加强管道建设各参与方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度,落实管道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是极为必要的,以最大程度的控制或减缓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促进管道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志伟,朱丽艳,张良.中缅天然气管道红河支线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6,41(5):18~22.
[2]王焜平.风电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恢复措施[J].环境保护科学,2015,41(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