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

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

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范文第1篇

应用型本科是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但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的教育是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文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如何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人文教育;应用型本科;相融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的教育政策导向有了明显的转变,高等院校有了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分化发展,大学教育从以前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培养精英为目标的教育逐渐分化,国家对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了各高校探讨的关键,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观。近年来对应用型本科的内涵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应用”为主要特征,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基础。虽然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但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全面协调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及人文教育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断强化专业实践和职业性,使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新性和职业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以行业为本位,以技术体系为依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专业经验知识)并重渗透,形成复合性、动态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门人才[1]。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是跨学科跨专业人才。

2.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

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或认为是人的终极关怀,或认为是知识分子精神,或认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或认为是一种超越又现实的精神。无论如何,人文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2],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人文精神直接体现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育,以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为核心,涉及道德、知识、法律、审美等各方面。人文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含人文素养。应用型本科与以往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的区别是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教育模式。人文教育本身即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人文素养涉及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应用型本科的人文教育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设置人文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人文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强调以思考、理智、判断等能为为主要特征,不是某种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以常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不以积累和提高专门知识为目的;其知识在交流中产生,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解放人的心智和促成人心智的成长[3]。人文教育不是专门知识的灌输,看似无用的知识,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吸取人类智慧中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忽略

服务国家,从属于经济的教育格局一直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开始注重加强本科的职业教育,注意加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难免持有“职业至上”的观念,试图为各技术领域培养专业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但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由于对人文教育较忽视造成的后果。人文素养课程在多数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中比重普遍还是相对较小,且人文素养课程门类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囊括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等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多数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很少挖掘出具有本学科本专业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特质,无法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多数教师只关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专业所涉及的人文精神极少关注。总之,高校的人文教育存在问题,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教育得到重视程度更低,这无疑对真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阻碍作用,培养出的学生即便有很好的专业技术,也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为职业做准备无可厚非,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技能上要出类拔萃,还有心智健全,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与人文教育关系密切。

二、人文素养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之初,各高校为了强化专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十分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正确的途径,但人文素养教育也同样不能剥离。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打破了学科单一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是目前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即是适应这样的社会背景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具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性的人才,其特点是知识面广博,知识交融性高,思维辐射宽,社会适应能力强[4]。复合型人才体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倡导宽口径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体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包涵哲学、文学、历史、政治、法律、经管、艺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一般而言,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知”,人文素养教育重培养人的“情”、“意”,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是“知”、“情”、“意”的统一。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人文素养教育试图在人格健全、人格独立方面有所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不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能,还应该培养有明确目标、情操高尚、有一定审美趣味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各行业领域中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俏,各企业单位都强调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所以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应给予高度重视。

2.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眼界,有助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

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专业技术,专业课程和科学实验课程可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事实判断,而人文素养却能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即“应该如何”,仅有专业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看到前方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在价值判断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学生眼界的拓宽,对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涵盖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体系,而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基本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人文素养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感的同时,还涉及职业道德,某些企业认为学会做人态度和技能是人才的第一层次,实用技术为第二层次,知识才是第三层次,在实际工作中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真诚地对待工作对象,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对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当重要。而人文教育中的文、史、哲知识、经管、法律知识能从不同的层面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因为除了学校所学知识之外,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人生各阶段中,为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英国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场所也不限于家庭、学校、文化中心或企业等[5]。人文精神是终身学习的内涵之一,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培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

3.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具有积极思维个性和心理品质的人在各种社会环境活动中取得社会进本成果的能力”[6]。个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一线创新人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而人文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人文素养是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创新人格、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实践证明,创造性人才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人文教育既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又可创造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人文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营建、校园文化活动等培育创新环境。总之,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

三、人文素养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结合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体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可以相融的,要实现二者的结合应该首先改变急功近利,职业之上,只看眼前的培养人才观念,改变忽视人文教育价值的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提倡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人文素养课程比例

要真正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课程结构的优化十分重要。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以往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则适当地向实践性和职业化倾斜,人文素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类偏少,且缺乏全局意识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较僵化,很多人文素养类课程流于形式,脱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教育效果。优化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试图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的融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人文素养类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且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显示人文素养课程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科学设置课程

专业技术有与某种人文精神是相通的,没有人文素养作为支撑的专业技术也将是行之不远的。每一个专业领域基本上都有一些与之相合的人文精神,以这种人文精神指导开展专业教育,有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如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挖掘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力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的树立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该深度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为之设置与专业契合的、更合理的人文素养课程,营建校园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3.营建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人文精神最好的体现,虽然不是课堂教育,却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影响,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和谐的校园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形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将人文素养课程纳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挖掘专业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校园融合的合理途径。

作者:吴建冰 李作华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性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8.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3.

[3]徐贲.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4]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11.

[5]周春儿,洪茹燕.终身学习政策研究:香港的理念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

[6]曹蓉蓉,吴毅.创新意识与能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9.

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范文第2篇

(一)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传授和发展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极大的增强的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确立了符合科学价值的标准,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世界,培养了科学态度以及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

2.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从而认识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而且可以指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创新性的工作。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着创新,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思维能力。科学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丰富思维经验,提高思维效率,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模式,从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教育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二)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积累了丰富的人文遗产。透过这些遗产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认识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各种文学和艺术的历史实质上是人类心灵的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前进的轨迹,从而受到启发,获得智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人文教育,会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2.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的漠视导致一些人的异化,使人心灵麻木枯槁,思维呆板僵化,人生态度颓废,行为方式庸俗。大学生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而缺乏人文素养,那么只能成为科技的“奴隶”。人文教育可以丰富人的审美能力,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3.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人文素质教育一般是通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传授来实现的。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提升了自身人文素养。钱学森也认为:科学工作总是从猜想开始,然后才去进行科学论证,但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因此创新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而人文的素质教育恰恰能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智力支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

哲学是在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也需要精神和情感的满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产品,文化的发展来提供了充实的精神食粮,这些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求实严谨的精神,激发人们追求真弃假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人文精神激发了人们追求自身完美与高扬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二者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21世纪是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社会。一方面,技术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精神指导。高科技对创新的追求,对协作的依赖,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都孕育和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高科技越发展,就越关心人的发展和生活,就越是与人文价值的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人文的发展需要新技术为其提供物质手段,现代社会对人的技术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学会运用一些新技术成为高质量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不能提供价值判断,人文科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了人文精神的引导,大学生就拥有了对科学价值的正确判断,能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文科学以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力量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掌舵。人文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和动力,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地思考研究课题的意义、作用和价值;树立创新精神与进取意识;,遵守科学的伦理与道德,遵从学术规范;人格趋于完美,追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自觉地消除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和烦恼;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和人生追求。因此科技越发展,大学生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直接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深入到自我内心世界,理智而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开启心智,广开思路,培养科技创造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缺乏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文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的同时,还引导着大学生积极地消除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倡导科学研究要体现人文关怀,坚守科技伦理,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避免或抑制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教育尽管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但决不是教育的全部,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是十分危险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是紧密相联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三、理工类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范文第3篇

在阅读教师人文读本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充分的学习到中华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传统人文精神发展和中华人文精神的新因素等很多重要论述。同时,从各方面的角度表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在各个领域里所起到的作用。如,中华传统人文的基本特征和西方人文的基本特征间的区别与共同点。

从我国学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轻文的倾向,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与国外相比,不仅教学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不仅重视课外阅读,而且对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高要求,国外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收集、查找、分析信息,并结合社会生活科学研究的程序写论文,对比鲜明的。

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要把自己想象成学生,才能明白学生到底喜欢听哪一类型的课程。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中,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增加学生负担,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其在创造、开发、想象的过程中更好地使其知难而进,而最终达到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以全新的面貌运用到学生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诸如儒家的仁爱、节俭、谦让,墨家的重实践、任人唯贤等,得以绵延至今。我们如今所说的人文素养,即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的结果。现如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人的求知欲、兴趣等各个方面的优势,来填补教学过程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为本。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体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25-01

在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育教学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一定的优势,品德与社会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德育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从教学目标上和教学内容上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一、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培养注意细节

在低年级的学生中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要注意结合各方面的教学特点,针对性的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下面是对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培养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进行的总结:

(一)保持天性,保持童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传统的成人方式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有限,小学生的心理对周围的世界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对新知识的汲取也需要适应的阶段,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要注意教育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天性,注重学生的童真。[1]对小学生来讲,信念、理想都还都属于模糊的概念,想要帮助学生树立这方面的概念不能采取硬性灌输的方法,老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童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总结奥秘。例如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上,讲解“孝”时老师要充分的利用孩子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动画进行讲解,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多看、多了解优秀的思想品格,教师从旁辅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二)从静到动,鼓励实践

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重说教,轻实践”的不良现象,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对小学生实践体验教学较少,因此在这方面的注意十分重要。低年级的学生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了解都不深,对真实的社会世界认知存在模糊性,对品德与社会学科课本中的概念的了解缺乏形象具体的认识,往往是是停留在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层面上。[2]因此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要打破这种现象,鼓励实践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讲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上,如端午节,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体验节日带来的文化气息,对于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习俗要鼓励学生切身体验,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感悟,培养认识传统文化的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三)从头做起,打好基础

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主要是从最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始,帮助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老师要掌握好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成长差异,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不断的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才能有利于以后教学更好的开展。[3]

二、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培养具体内容

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对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要保证其综合全面性,从各个方面展开教育教学,旨在塑造全面的学生形象。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教育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就要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了解中国传统美德,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将抽象的语言用具体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利用。“自强不息”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理解上的难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对任何正确的事情都要勇敢去做,遇到困难不退缩,将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4]

(二)创造个性,创新精神的教育

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创造精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时刻发扬创新精神,不断促进自身和民族的进步。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创新精神的发扬也要大力提倡。例如在讲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时,要鼓励学生在自身的课堂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努力创新思维,开发课堂创新性,激发新思维,开发新方式。

(三)塑造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

人格,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培养,在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老师要大力提倡学生尊严、人格的树立,建立健全自身人格,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从最基础的“诚实守信”做起,例如教师要教育学生“拾金不昧”的优良作风,打好诚信基础,完善学生人文素养。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除了上述内容外,对学生展开关于生命教育、感恩教育以及合作精神教育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也十分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内容,从低年级就要开展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教学中的细节,同时对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沈嘉祺,徐娜.中美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和哈特・米福林版《社会学科》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8),33-35.

[2] 朱小燕.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文素养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09),58-59.

人文素养与思维创新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2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就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背景。本文拟从理工科院校培育学生文艺素养的意义与现状分析中,得出一些完善理工科院校学生文艺素养培育的建议。

一、理工科院校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现代社会,理工科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工业革命之后几百年来的科技发展和物质进步,人文科学教育相对受到冷落,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西方与中东之间的所谓的“文明的冲突”就是对此的最好说明。今天,全球一体化的世界,越来越融为一体,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广泛,自然科学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在联系自然、沟通心灵、创造和谐生存发展环境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人文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工具理性的价值,一个是终极意义的价值。工具理性价值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可以启发和激励思维,提高人的创造力。钱学森在他的文集《钱学森讲谈录:哲学、科学、艺术》中提出“人的智慧是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这里的‘量智’主要就是指科学知识、科学思维,这里的‘性智’主要就是指文艺知识、艺术思维。”他认为艺术创造和学术创造的思维方法、逻辑架构与自然科学创造互相补充,艺术和学术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助于自然科学家在宏观人文、微观心灵的层面更好地将科学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极大的推动自然科学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西方国家的大学生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终极意义的价值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来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其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的心灵解放与自我完善,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科学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已。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取心和理性思维,可以培育学生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想象力,可以从情感、意志、品格方面陶冶情操,解放心灵,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真正广博的人文精神和情怀。诚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二、理工科院校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几乎所有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人文必修或者选修课,规定学分,配备专业教师,取得了一些普通意义上的人文素养培育作用。但是,深层次的来看,这样的作用对提高这些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综合素质中构成与地位来说还相对不足,对这些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理工专业背景的影响是占全面与主导地位的,只有深刻、全面、有效、持久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素养培育的教育才能灌输给他们足够的“性智”。

(一)很多理工科学生在入学时的人文素养底蕴就不足

鉴于目前我国的文理分科和高考应试教育原因,很多理工科专业高中生从高一下半期开始学校就基本不再安排除了语文之外的其他人文知识课程,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底子很薄。他们的人文知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语文课本得知,根据一些研究者的调查,工科学生文学知识接近85%是在中学阶段的课本上获得的,课余时间获取的大约只占15%。因为理工类学生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他们的课业繁重,时间相当紧张,极大地制约了他们课外阅读人文知识的积极性。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普遍相对低下,大大制约其在大学期间的综合素质提高。

(二)很多理工科院校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上存在认识误区

很多理工科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认识,有些认为人文素养教育就是马哲、毛概、邓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有些认为人文素养教育就是人文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教育;有些认为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建立各种人文社团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一种认识忽略了思政教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等“他律”性的规范性的共性教育,而人文素养教育是审美观、情感观等“自律”性的塑造个性的教育;第二种认识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不是培养人文艺术专业人才,而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通识教育,通过培养人文思维、不断的将其情感内化,激发各种潜能,从而塑造完整全面的情操和独立人格;第三种认识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的系统养成性质,社团平台这种简单的基于存量资源交往的方式,缺乏学校层面、教师层面的系统性的增量资源支持,并不能持续深入的解决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需求问题。

(三)很多理工科院校缺乏人文素养教育的资源、教育模式也没有针对性

随着1998年以来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学资源都出现了相对短缺的状况,大多数理工类院校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人文素养教育的资源缺乏问题就更加凸显。我国政策层面的全面素质教育推行的时间也不过才十多年,很多理工类院校本身就尚未找到一条切实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其教育模式都还基本处在课程归口人文专业管辖、教学一般由人文专业教师承担、教材一般选用人文专业的初级课本、方法一般采用人文专业的入门阶段。这种缺乏原创性的、不能结合理工科学生需求的没有专门的教学资源和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支撑的培养方式,效果注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关于理工科院校贯彻落实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两点建议

(一)要树立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指导观念

当前理工科院校对人文素养教育的认识误区不仅影响了一般的理工科专业教师、学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人文素养教育的专业教师,而且还对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因此,要提高理工类专业教师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以便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正确的教育学生平衡人文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要引导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正确的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异同,以便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过程中真正落实人文素养的教学安排;要鼓励人文素养教育的专业教师结合理工科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具体需求因材施教,在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上都能有所创新;要大力宣传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高水平、持续性、系统化的人文素养教育真正使学生明确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形成和扩散学生之间口耳相传、亲身获益、重视参与的教育观念。只有全体师生共同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好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这一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