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儿童本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儿童本位,不是将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把孩子看作“孩子”,把知识铺就一条可以任由孩子自由踩踏的美丽通途。这条通途,通往美丽智慧世界和精神高地,这样的教育,才是如叶澜教授所期待的“育生命自觉”的高境界的教育。基于儿童本位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儿童视野下的“思维体操”活动。通过各种适合孩童的,甚至伴有童话般、诗意般数学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孩子的思维火花,从而让孩子在学习中轻松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的探究中,形成了以下的一些思考与认识。
1.理解――提升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以及其他不同的原因,每个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是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在课堂过后就能将所学知识牢牢掌握,并能轻松地举一反三地应用和理解;而有的学生因为理解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并不能将知识很快吸收。如果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学生可以利用数学思维来解决自己遇到的数学难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加以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
2.变通――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点
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一味地解题、考试,那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书呆子。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让知识成为学生获得成功的武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在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而数学教学中,良好数学思维的养成能让学生开拓自己的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因此,教师应对数学思维的培养予以重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习惯――提升思维能力的延伸点
这里所提及的习惯,指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具体到数学课堂上,这里的“渔”就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说到的数学思维能力。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的时候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而是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有了数学思维能力做后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仅仅是把练习题解出,还会自觉地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在熟练解题之后开拓自己的思路,对其他类似的题目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长此以往,学生就掌握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把持数学思维能力特征,开发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新资源
1.趣味性――让孩子“乐”在其中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清楚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能够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我们都知道,在小学生时期,学生正处于对很多事物都存在好奇心的时期,他们的世界虽然是懵懂无知的,但确实充满创造力的。在完成了具体的功课和解决完具体实际的问题之后,学生还会有自己的总结和归纳。
2.严密性――让孩子“钻”在其中
在“三维目标”培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孩子的求是态度、求知情感等等,在此,都可以得到培育和提升。但是,数学思维的严密性,万不能与严肃性混同,尤其对于初出茅庐的孩子,应当允许他们犯错,暂时说得不严密,算得不严密,做得不严密,也应该宽容他们。儿童本位的教学,就是要把孩子们当孩子,要引导他们在数学王国里抓住手中的藤,让他们心无旁骛地顺着藤去摸数学这个“瓜”,这就是一种“钻”。有了这种“钻劲”,孩子们就是在摸索数学逻辑游戏的规则,也是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当他们亲手摸到“瓜”的那一刻,天真无邪的孩童自然会喜形于色。
3.多样性――让孩子“心”在其中
儿童本位理念观照下的数学教学,培养的终极目标,不仅是要让孩子会演算,会丈量,会目测……更是要让孩子们懂得,生活无处不数学,生活有时需要严谨的推演,有时需要智慧的估算……灿烂的生命中,需要用宽容的尺子去丈量他人生命河流的宽度,需要用严谨的尺子去测算自己生命品质的高度。或许,孩子们学会这样的数学思维,就会时刻受用,终身难忘。
三、把捉数学教学活动特性,开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新舞台
1.架设梯度,呈示数学教学的意味
例如,教师在教授数学应用题时,可灵活运用各种法则和公式,引导学生求得不同的解题思路;或者改变题干或者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自己的方法。这样,在教授基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创设情境,显示数学教学的趣味
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彻底放松,从而放飞自己的思想,让数学思维得到合理的建树。反之,如果一个严肃、死板的教学环境,只会给学生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他们的思维只会紧紧地跟随着老师走,创新的火苗一旦燃起就会熄灭,更别提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了。
随着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教育要从小抓起,而幼儿园则在启蒙儿童教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幼儿园的发展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从现代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设计入手,分析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在游戏活动设计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注重的方面,旨在通过分析得出如何更好地通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
(一)游戏活动是幼儿的自主需要
游戏对于幼儿来讲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对于游戏活动的自主选择是幼儿所乐于接受的形式,这样的效果会比家长或者幼师强制的要幼儿去学习其他的东西要好得多。
(二)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
一个健全的人格发展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的教育模式中,对于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的需求是比较忽视的,家长更注重的是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其实游戏活动的开展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游戏活动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时,其实也对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维的拓展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进行答案的探索。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拓展上,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合理设计和科学开展
(一)完善幼儿园游戏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
幼儿园安全的室外运动场地,如塑胶运动场,水池,翻斗乐,沙池,大型活动器械等可以视情况进行添置,同时要确保游戏活动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在幼儿园配备的玩具和一些运动场所中,会存在着塑料、塑胶等物质,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安全。
(二)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设计游戏活动
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设计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开展,不要为了教育而教育,这样会使游戏活动缺乏其中应有的趣味性。在提高游戏环节的吸引力以及娱乐性基础上,再考虑其中的教育问题。相信以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设计的游戏活动是更符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
游戏活动是符合孩子自身的天性发展的,加强幼儿园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可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更加好的效果和促进作用。所以说,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应当加强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在孩子游戏玩耍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拓展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科性的特点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应当致力于使游戏环节同其他方面的学科相互联系起来。如果是语言类的游戏环节,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并鼓励他们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自信心。有很多孩子因为羞怯的心理而不愿意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或者是不知道自己应当说些什么,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而游戏活动则可以锻炼孩子在这方面的语言组织能力,并建立起自信心。而一些关于数学的游戏活动,也可以使孩子从比较枯燥的数字背诵中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培养孩子对于今后数学方面知识学习的兴趣。一些双语幼儿园,为了培养孩子对于外语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们会精心地编排一些小游戏或者情景剧,在外语学习的氛围下,感受外语学习的独特魅力,加强孩子对外语的感知。这样的方式,都是非常好的游戏活动的设计方式,同学科知识相互连接起来,才能真正的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和目的。
(五)游戏活动中的实践性和前瞻性应当体现
游戏活动中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体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寓教于乐,要以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并且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设计。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最基础以及最易受影响的阶段,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也应当根据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设计符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环节。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幼儿的自主需要,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游戏活动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进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完善幼儿园游戏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设计游戏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应当体现,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科性的特点,并且游戏活动中的实践性和前瞻性应当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J].教育研究,2009,(05).
一、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提高幼儿情商
情商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能力,高的情商可以让智力平平的幼儿创造出不平凡事业,低的情商却可以使人变得平庸。幼儿的性格基本是在幼儿园时期初步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态度、家庭环境,幼儿的启蒙教育等等,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幼儿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幼儿的每一个习惯,在养成以前的教育都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对幼儿的初期教育要坚持原则,不能迁就幼儿,有利于性格成长的就要让幼儿长期坚持,不良的习惯一有迹象就要坚决制止,逐渐地幼儿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意志行为比较差,随意性强,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是个人兴趣或愿望的需要。因此,要培养幼儿有一定的自制力,做事情先有目标,然后努力实现,并能为实现目标,克服幼儿控制意志差的良好品质。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在相同的模式下不断的重复从而形成了模式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发性,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发过来影响人的活动,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研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是人的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进行纵容,让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挑食的坏习惯,有的家长生怕孩子饿着,经常是在孩子后面追着喂,小孩子一般都是喜欢吃的拼命吃,不喜欢的一口不吃,家长为了迎合孩子,每天都做孩子爱吃的饭菜,使孩子养成了偏食的坏习惯,同时,也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食材搭配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家长也应该在这一关键期多了解孩子的心里特点,给予孩子各方面足够的关爱。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生活、学生过程中多陪伴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鼓励和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帮助孩子形式良好的习惯。
三、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也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这个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幼儿教育中,老教师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老师应当以幼儿好朋友的角色,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正确引导幼儿热爱学习和生活,与其他小朋友和谐共处,善于分享,让幼儿在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责任心,对自己、家人和小朋友有明确的责任感。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适当的锻炼幼儿的承担能力。给予幼儿适合这个年龄段承担的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适合幼儿的作业,例如让幼儿给别的小朋友分发玩具,共享自己的玩具用品,等等,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大家一起做游戏等集体的活动,在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让幼儿在享受其他小朋友的快乐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东西和快乐一起与大家分享,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中,让幼儿有主人翁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的集体观念,要让幼儿有参与和担当的精神,分享大家一起活动的快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到自己的行为能让大家快乐,孩子的信心就备受鼓舞,产生强烈的荣誉和使命感。
四、全面培养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不生病就是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够重视,甚至是漠不关心,这种传统的观念是片面的,这样往往会忽视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全面抓起,给家长普及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方法,在培养孩子生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心理的发展,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幼儿要有积极的心态。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老师要保证孩子的生理健康,这个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让幼儿养成放前边后勤洗手,不挑食偏食,正确的锻炼身体,劳逸结合等等,使幼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大力培养是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开发幼儿的智力,丰富幼儿的感情,让孩子们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也应该全面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沟通和交流,掌握幼儿内心的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孩子能够独立和自主的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让幼儿的天赋得到充分的表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慢慢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初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阶段的教育也包括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字以后,可以通过数字,玩具或是食物的数量,适合的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让幼儿通过基本的操作明白加减的初步规则,初步培养幼儿的思维意识,感知数学的规律性。这个阶段的幼儿基本靠感知和操作来学生,在幼儿初步有了思维意识以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變换物品和数量,或是几种物品混合操作,让幼儿在脑海对数字的加减有初步的人生,教师在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幼儿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峰.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2]常利芹.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7).
(作者单位:内蒙古托克托县民族幼儿园)
关键词:数学 培养 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76-01
一道趣味数学题:“甲、乙两辆汽车相向匀速行驶,第一次会面时距甲车的起点75千米,两车继续行驶至对方的起点后,分别以原来的速度返回,第二次会面时距乙车的起点60千米。求两车起点的距离。”按一般的思维定势,解这类题目,总是要分析“路程、时间、速度”三要素,但此题显然已知条件不足。我百思不得其解,便请教数学老师,他狡黠地说:“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你解不了,是因为你的思路被它忽悠了,有的已知条件是隐性的,需要你去厘清。两车两次相会,说明两车一共行驶了三个全程,在每一程中甲车总是行驶75千米,甲车共行驶225千米。第二次会车是距乙车起点60千米,这个60千米相对甲车来说,是回程。在此题中要把这些数据作为向量来计算。两车起点的距离就是75×3-60=165千米。”
为什么题目在他手里就如此简单呢?说到底就是“数学人”思维方式的独特,他观察问题的方向和角度、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不同。
几年前,曾听一个数学家说过:数学就是数学,它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而是一门单独的科学。当时听到这话,我难以理解,经历了这道数学题的苦思冥想及数学老师对题目的解答后,使我对数学家的话有了新的认识,深深体会到:文学艺术类科目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理工类科目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则更注重抽象思维能力。一般来说,抽象思维是最难以培养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感觉数学难学的缘由。记得有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一次节目中说过,他读书时最怕数学老师出“两车相遇”类的题目,甚至揶揄“数学老师是不是脑子进水啦,那汽车没事开过来开过去做啥啦?”逗得许多观众捧腹大笑,显然引起了这些人的共鸣。其实是他们的无知和悲哀了,他们无法理解数学老师的良苦用心,根本不懂这是数学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啊!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虽然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更是一门应用学科。它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诸如数据、计算、推理和证明等实际问题,它对其它学科的指导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没有数学上的二进制,就没有计算机;没有弗晰数学,就没有智能化的家用电器;代数、函数、几何学在各行业中的运用就更是不胜枚举了。《中国青年》2012第八期有文章说“为了训练腹中胎儿,让他长大后能成天才。”“不少身怀六甲的以色列准妈妈都带着数学课本,坚持做数学题直至孩子出生。”“犹太人相信这些训练会提高孩子的智商,有助于他们成为天才。” 可见犹太人早就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数学,要倡导人们学习“数学人”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鼓励幼儿、小学生学好算术,学好数学课。倒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大量的数学家,而是为了提高我们民族的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豫妹.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J]. 妇女生活,2010,11:50-52.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方法
语言的发展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对语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那么,对数学教师而言,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第一,充分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埋下有序思维和周密思维的基石。课堂提问是老师了解学生理解、掌握情况的试金石,是启迪学生思维的点金术,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途径。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问题不仅要富有指导性、启发性、层次性、逻辑性,更要确切完整、表述清楚、指向明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所以,才不会答非所问。只要每个问题和回答都“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在不断“规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将在不断“规范”中变得严谨、周密、有序,从而实现思维的发展与飞跃。
比如教学连加时,我先在黑板上画3个红色的苹果,让学生说出“老师画了三个红色的苹果”,再画4个黄色的苹果,让学生说出“老师又画了4个黄色的苹果”,接着画2个绿色的苹果,让学生说出“老师又画了2个绿色的苹果”,然后让学生把老师画苹果的过程用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尽量让学生用“老师先……,又……,接着……”的句式说,说完后再问:“你能根据老师画的苹果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后,再问:“你能把刚才老师画苹果的经过和你提出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可反复指名学生说)学生说清楚后,再问:“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学生说出算式后,再让学生用“我先算……再算……”的句式说一说连加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连加的含义,又理解了连加的计算方法,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发展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苏教版教材的最大优越性是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融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于一体,丰富的趣味插图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说话材料”。老师要充分利用挂图、课件、练习中的插图等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根据课本要求、作业提示等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身边的事的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身边的人和事。
比如,出示一幅图画,可以按这样的顺序提出问题: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些什么?你能把看到的事情用两句话(三句话、四句话)告诉同学们吗?你能根据图画内容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学生的“审图”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第三,充分利用课间操作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激发学生的直观行为思维。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始终离不开摆一摆、折一折、圈一圈、画一画、涂一涂、拼一拼、搭一搭等活动,教学中老师应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
比如,“我先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十,再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表示9个一,合起来就是89”,接着问学生:“在89的基础上添一个珠子是多少,怎样才能拨出90?”让上讲台拨珠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学生说不清楚时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说“先把个位上的九个珠子退去,再在十位上添一个珠子就是90”,为了巩固拨珠方法和表述方法,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9后再提问:“在99的基础上添一个珠子是多少?你会在99的基础上拨出100这个数吗?”让上讲台拨珠的学生边拨珠边讲一讲自己的拨珠方法,学生说不清楚时可以带着学生说一说:“先退去个位上的9个珠子,再退去十位上的9个珠子,然后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这个数就是100。”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边拨珠边用“我先……再……然后……”的句式说一说拨珠方法。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有序操作能力,初步让学生感知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又为下一步的笔算打下了心理基础。
第四,充分利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课间讨论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不能为讨论而讨论,也不能因为担心课堂纪律、秩序和时间而忽略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把讨论的结果说出来,就是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二者有机结合就是语言与思维同时发展的过程。学生把讨论的结果有理有据地说清楚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