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第1篇

1 术中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

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仍是术中压疮的形成因素,其中垂直压力是术中压疮最主要的因素,术中无法改变更加重了垂直压力。但组织耐力亦起着重要作用。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可分为手术室特异性、外源性和内源性这三种。

1.1与患者相关的内源性危险因素

1.1.1年龄 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ey Panel ,NPUAP)研究证实表明,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据统计40岁以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40岁以下患者的6~7倍[5],老年人发生术后压疮的危险性增加2倍[6],而目前手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1.1.2体型及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在压疮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营养的供应是任何压疮预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当患者极度消瘦或体弱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极易发生压疮。研究表明,当血清蛋白低于30g/L时,压疮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加强营养补充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可减少压疮的发生率。需要注意的是,肥胖也是一种营养不良。肥胖者体表皮肤承受的压力增加,也是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

1.1.3疾病因素 氧供减少,反应性充血延迟和血流闭塞加快可能使增加压疮发病的机制。另外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恶病质、负氮平衡、免疫系统疾病、神经丧失感觉和风湿性疾病等疾病因素也使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增高。

1.2与患者相关的外源性危险因素

1.2.1压力 即重力是受力面上的垂直作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7]。高压形成的溃疡比低压快,当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时会使皮肤及皮下组织血液供给减少或停止而使局部缺血缺氧发生组织坏死[8]。压力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界面压(16~32mmHg)的外源性压力可引起毛细血管血流闭塞和组织缺血,而压力、缺血缺氧的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很重要。

1.2.2摩擦力 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皮肤在固定的粗糙面(如床单、约束带等)上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摩擦性损伤可比较表浅,亦可累积深部组织[9]。

1.2.3剪切力 正常的皮肤以疏松的皮下组织与肌肉或骨骼相连,当患者斜躺或半坐卧位时,骨处皮肤被绷紧而成为剪切力,将供应皮肤的血管扯扁,如此也可能导致皮肤的缺氧及坏死[7,9]。临床上常见的是床单、衣服未拉平整所形成的纹路与皮肤接触面,也可能造成这种状态[10]。实验证明,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30min,即可造成深部组织不可逆的损害。

1.3与手术室相关的特异性危险因素

1.3.1手术时间及类型的因素 颅脑、脊柱、心脏、血管、肝脏等手术,由于及手术时间关系,是术中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的形成与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手术进行的时间越长,机体局部受压组织处于缺血状态或低灌注的时间越长,导致受压部位的表皮温度越低,患者长时间固定于一种,损伤的发生率也就越高。Hoshowsky 等认为手术时间>2.5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Schoohoven等发现手术时间>4h,每延长30min会使压疮发生率增加33%[11],在9.3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以上,就能引起压疮。

1.3.2手术因素 手术决定了患者的受压部位,不合理的手术不但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等,还会使患者受压部位的压力增高,而俯卧位比仰卧位更易发生术中压疮,极大地提高了手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1.3.3麻醉因素 由于物的阻滞作用,患者处于麻醉状态,肌肉松弛,各种感觉丧失,保护性反射作用消失[12],使受阻部位的血液循环发生异常受阻。此外,由于的影响,患者机体会发生反应迟钝甚至暂时丧失知觉的反应,这些都会加重机体组织的缺氧,导致无氧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除,极易形成压疮。

1.3.4湿度和温度因素 体温的变化也是发生术中压疮的重要因素,体温每升高1°C,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当组织持续受压产生缺血合并体温升高引起的高代谢需求,可大大增加压疮的易感性,而体温过低时,外周血运不良,末梢血运循环障碍,导致受压区域血供减少也容易发生皮肤压疮[13,14]。手术中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大量冲洗液引起患者皮肤浸渍、PH值改变和保护性油脂丧失,致使皮肤更易受到压迫和摩擦的影响,同时皮肤潮湿使身体粘贴于床单上,增加了剪切力。过度潮湿还会引起皮肤软化及抵抗力降低,潮湿皮肤压疮的发生率较正常皮肤高出5倍。

1.3.5急性应激反应对压力敏感性增高和外伤因素 急性损伤的患者应对反应显著增高,压疮发生率高,而手术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是强烈的应激原。某些急诊重症外伤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前皮肤有严重的损伤,造成皮肤天然保护屏障的破坏,还来不及对损伤处皮肤进行处理就行急诊手术,加上手术过程中对损伤处皮肤的压力、摩擦等,更诱发了压疮的发生。

1.3.6护理因素和术中对皮肤的意外损伤 不当的护理也造成了术中压疮的发生,比如移动患者时动作粗暴;备皮时引起的皮肤划伤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皮肤天然保护屏障的破坏,诱发压疮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医生的操作不当,也会导致压疮的发生,例如消毒时对皮肤脱碘的不彻底;碘伏烧伤;电刀灼伤等,都对皮肤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也是术中压疮的诱发因素。

2 术中压疮的预防

2.1加强术前访视和全面评估 压疮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首先加强术前访视,术前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可采用Braden评分表对患者进行压疮评分,对患者进行全身皮肤评估,特别是手术时间长、患者体质差及老年患者,对高分值的高危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术中进行严密的护理和观察。近年国内报道了针对不同压疮高危人群实施的危险评估和护理预防,结果表明压疮预防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15-17]。

2.2正确放置及合理使用垫 要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为原则。术前注意患者压疮的好发部位,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合理放置衬垫物和支撑物,安置应着重注意各种衬垫物和支撑物的放置位置、支撑点、着力点和固定点,要满足手术和患者的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功能不受损害。定时改变重量支撑部位,以减少压迫,注意足部不宜覆盖重被褥,也勿将器械桌压及肢体、足部等处,窝处用软垫垫高。术中加强巡视,检查患者是否改变;枕是否移动变位;并检查受压部位,如果局部皮肤受压发红,应立即将局部悬空,解除受压,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进行按摩。

2.3避免摩擦力及剪切力的产生 对将要进行手术的有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术中不宜使用普通床垫,应使用接触面压力较低的特殊床垫如高密度泡沫床垫和一些可以自动调节接触面压力的充气床垫,可以显著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率[18]。因为摩擦力和剪切力是发生压疮的两大危险因素,为起到预防作用,可适当抬高床头,以5°为宜[19],患者不宜滑动,减少局部剪切力,床单上平整无碎屑,保持清洁、干燥,床单潮湿要随时更换[20],更有效避免压疮发生。

2.5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 将凡士林预先涂于患者受压的皮肤处,使之在受压皮肤上形成一层油性保护膜,保持皮肤正常屏障功能;或者使用减压泡沫敷料对局部皮肤进行保护,并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可增加皮肤的抗摩擦力。

2.6定时给受压部位进行减压 解除压迫是最有效地预防方法[21]。当手术超过1h时,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以减轻局部受压;约束带束缚松紧适宜,以护士通过一手指为宜,在使用约束带时也要加衬垫,术中每隔15~30min观察末梢血运情况和肢端温度、皮肤颜色等;术中加强对患者皮肤的观察,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每2h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提醒手术操作者术中勿将手压放在患者身上,防止增加外来的重力和压力。

2.7加强工作责任心 规范护理操作,避免损伤皮肤,在摆放及其他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特别是受压部位,避免拖拉等动作造成皮肤表皮的损失,同时还应避免受压部位皮肤的意外损伤。术中加强巡视,检查患者是否改变;枕是否移动变位;并检查受压部位,如果局部皮肤受压发红,应立即将局部悬空,解除受压,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进行按摩。

2.8保暖及防潮 手术中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C~24°C,可以再手术室中放置加温器;酌情使用棉被和毛毯等遮盖物或者使用温毯机保持患者的体温;在冲洗胸腹腔时使用温冲洗液,同时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干燥。

2.9完善的交接班制度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巡回护士查体,检查患者是否有皮肤损伤,及时做好护理记录,手术结束后与医生共同进行查体,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并与外科护士认真交班。

3 小结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行为和能力受到限制,许多问题无法感知和发现,故所有的手术患者都是是发生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手术室护士是患者的保护者,术中应仔细巡视,细心观察、护理,对各种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每个细节做起,仔细评估术中重点受压部位情况,通过术前对患者全面详细的评估,制定预防护理计划,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好手术患者的术中压疮预防工作,降低围手术前并发症,切实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的手术质量。同时,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疮预防意识及管理意识,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股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6.

[2]何晓珍,樊翌明.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7.

[3]胡莉蓉.手术中压疮的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5.

[4]余小萍.压疮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7,7(3):76-78.

[5]冯聪勤.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03:197-198.

[6]Aronovitch SA .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anational study [J].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1,26(3)130.

[7]王翠茹.压疮的临床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06,14(2):58-59.

[8]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

[9]张水兰.压疮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10]陈筱云.压疮的治疗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9.

[11]杨英华,戴宝珍,顾沛,等.实用症状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52-62.

[12]王静,吴以平,丁启方.1379例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防范[J].河北医学,2006,11.

[13]MAKLEBUSTJ.Pressure ulcers :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J]. Nurs Clin North Am ,1987,22(2):359-377.

[14]胡雁,杨英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伦理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5.

[15]邵月萍,陈文英,戴云珍.压疮预防及护理单研制和临床使用[J].护理研究,2005,19(5A):831-832.

[16]薛晓玲,刘慧,景秀琛,等.3种评估表预测压疮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1.

[17]谢小燕,刘雪萍,周萍.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杂志,2008,25(1):22-24.

[18]王英,蒙张敏,黄丹莉.压疮评估和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37-39.

[19]谢小燕,刘雪琴,李漓.应用Braden量表评估压疮危险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41-942.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康惠尔吸收贴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4年5月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根据手术在受压部位贴敷康惠尔渗液吸收贴加以保护,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惠尔渗液吸收贴可以有效地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 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急性压疮;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76

术中急性压疮是指因手术需要而必须采用某种或姿势致使局部皮肤组织较长时间受压而出现的潮红、硬结、水泡。孙玉梅等[1]报道,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可高达66%,多见于术后1~3 d。典型的术中压疮多发于骨隆突处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处。术后立即出现的肉眼可见的早期压疮可在术后数小时内迅速发展成较为严重的压疮,使手术患者安全受到威胁。术中压疮给手术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压疮发生率已成为衡量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对术中压疮的预防应给予高度重视。我院手术室对手术患者使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有针对性地预防术中压疮,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4年5月实施手术患者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30~80岁。体重45~80 kg,平均(62.53±7.53)kg。其中经皮肾镜术60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4例,胃癌根治术10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8例。平均手术时间(3.5±0.5)h。术前访视患者均无压疮。将入选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手术持续时间、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不同手术要求,摆放所需手术后常规给予合适的用具,如海绵垫、凝胶垫等。观察组将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贴在受压的骨隆突处;对照组不使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观察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1.3压疮的诊断和分期标准采用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荐的分期标准,将压疮分为Ⅰ~ Ⅳ期。Ⅰ期指连续两个观察日在同一部位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 用无色透明玻璃片按压皮肤3s判断);Ⅱ期指表皮和(或)真皮受损,表现为皮肤破损、水疱或浅火山口状溃疡;Ⅲ期指皮下组织溃烂或坏死,可能侵及深层筋膜,临床表现为深火山口状溃疡,伴有或不伴有邻近组织的损坏;Ⅳ期指深部组织受到破坏,可深达肌层、骨骼[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综合性的,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外部因素、手术相关因素。

3.1自身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合并疾病等。20~40岁患者压疮发病率可达9.3%。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压疮发病率高6~7倍[3]。尤其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组织少、皮肤干燥,发生急性术中压疮的危险性是青年人的2倍。患者的体重越大,受压部位承受的压力越大,单位受压面积承受的压强越大,当患者体重>75 kg时,易发生压疮[3]。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和合并疾病也与急性术中压疮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极度消瘦,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也是发生术中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清蛋白每降低1 g,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将增加3倍[4]。特别是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伴低蛋白血症患者,毛细血管再生和胶原合成受到影响,易发生压疮。

3.2外部因素主要为力学因素、潮湿。力学因素中垂直压力是术中压疮最主要的因素,并且与受力大小、所持续的时间、受力面积有关。2.7 kPa的压力作用于局部皮肤组织就导致缺血性损伤促发压疮形成,9.35 kPa压力下持续超过2 h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5]。力学因素还包括摩擦力和剪切力。术中摆搬动患者时,皮肤和手术床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潮湿刺激也是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手术中血液、体液、 患者汗液以及大量冲洗液造成液体外溢使受压部位的皮肤潮湿,皮肤表面pH值改变,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增大,易发生压疮。

3.3与手术相关的特异性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手术时间、术中体温、麻醉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骨科、神经血管外科手术、心胸外科手术时间较长,尤其俯卧位的手术患者, 是术中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在采用体外循环时毛细血管灌注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受压部位皮肤组织因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而发生压疮[1]。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就越长,压疮的发生率越高。手术时间大于2.5 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手术时间4 h以上,每延长30 min 会使压疮发生的可能性增加33%[6]。在实施麻醉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阻滞平面之下的组织血管会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受压部位正常血液循环受到破坏。又因患者反应迟钝对身体某部位不适的反应暂时消失,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压疮的危险性增加[7]。术中体温过低,外周血运不良,受压区域血供减少较易发生压疮,体温每升高1 ℃,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也使压疮的危险性大为增加[8]。

总之,导致术中急性压疮发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有效预防压疮需要多方协作,更是一个整体过程。有效排除促使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之外,最基本的措施是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对于正在实施手术的患者不可经常变换,这给巡回护士造成一定工作压力。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是一种由3-D发泡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泡沫敷料,对手术造成的局部受压起到隔离和缓冲作用,减少受压部位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有一层可以黏贴于皮肤的水胶体,直接贴在受压部位,使用方便,术中摆放或更换时不易脱落。接触身体的一面是一片泡沫吸收垫上覆盖一层半透明的防水膜,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渗液快速吸收,体液、血液、冲洗液无法浸湿皮肤,隔离潮湿,有效保护皮肤。康惠尔渗液吸收贴还可以与压力绷带一起使用,质地柔软,透气性好,适用于手术患者,有效预防术中急性压疮发生,减少巡回护士的顾虑和工作压力,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2]吴勤,崔渝敏,陈燕,等.急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4(1):40-42.

[3]杜心平.术中急性压疮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0,18(5):305-306.

[4]胡美华,孟琳.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332-1333.

[5]董桂福,李建华,李成太.术中压疮预防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96-498.

[6]徐昌霞.术中急性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2A):38-39.

[7]魏彦姝,陈杰,路潜,等.术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64-65.

[8]郝雪梅,胡小灵,马丽,等.小儿发生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34-36.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压疮管理;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a)-0185-02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1]。压疮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其效果是衡量护理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林菊英[2]在医院管理年中提出,压疮的标准为0%时,尚有附加说明:不能翻身的特殊患者除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院者不得扩大。骨科患者由于其专科特点,发生压疮的风险较大。因此,探寻压疮的影响因素、制订积极的预防措施对规避护理风险有重要意义。

1 压疮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护士方面

1.1.1 临床护士对压疮风险的评估不足 科室采取了入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机制,对大部分患者进行了切实可行的压疮风险评估,并纳入压疮预防管理,但对以下几种人群的压疮评估存在缺陷:①对疼痛非常敏感的年轻骨折患者,因疼痛而不愿意翻身;②护士对下肢牵引患者的足跟及内、外踝部位压疮风险评估不足,压疮发生部位排序为骶尾部、足跟部、髂嵴[3];③手术时间>2 h的患者,往往容易被忽视,容易发生一期压疮。有研究表明,压疮在外科预防的重点人群为手术后卧床患者[3]。

1.1.2 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预防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结束后的几小时至3 d内发生的压疮。据报道[4],综合性医院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3%~14%,其中23%与手术有关。压疮分为急性压疮和慢性压疮,手术患者是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5]。骨科中大部分患者的手术时间都较长,高龄患者较多,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易发生压疮,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调查显示,90%的护士术中压疮预防的意识不强,85%的护士认为术中压疮的预防不重要,操作有一定难度。因认识上的不足及术中无任何压疮预防的措施,导致手术>3 h的患者一期压疮的发生率较高。

1.1.3 护士相关知识缺乏 骨科患者应根据骨折部位、手术部位不同而确定不同的预防压疮的方法,如骨盆骨折患者不能翻身,采取睡气垫床、定时用手按压气垫床让患者骶尾受压部位减压、透气等措施。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抬臀法,颈椎、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轴线翻身法。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采取向健侧翻身,双下肢中间垫一个三角软枕,保持患肢的外展位。年轻护士或新入科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害怕不当的翻身方法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术后关节脱位,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手术效果,引发医疗纠纷,在压疮预防采取措施方面存有顾虑,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预防压疮的效果。

1.1.4 护士对压疮预防意识不强 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是导致压疮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因素:8:00~12:00是治疗高峰,护士忙于治疗而容易忽视落实预防措施;2:00~8:00夜班期间,护士处在比较疲倦的状态,工作缺乏督促,再加上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睡眠,预防措施得不到很好落实,很多压疮发生在这个时间段。有研究表明,8:00~12:00和2:00~8:00是压疮重点预防时段[3]。

1.2 患者方面

患者多为高龄者,自身体质比较虚弱,外伤后担心增加子女的负担,对压疮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比较欠缺。

1.3 护理管理方面

未制订压疮预防管理流程,对护士压疮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够重视,对压疮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无奖惩措施等也是造成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2 对策

2.1 护理人员方面

2.1.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 ①病房护士的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如压疮概述及分期、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压疮的预防护理新进展及压疮相关制度的学习,学习不同骨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方法、与患者及其照顾者沟通的技巧、压疮发生的危害及后果、水垫的使用方法。技能操作培训,如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翻身方法、颈髓损伤患者的轴线翻身法。②手术室护士培训内容:术中压疮的国内外现状、术中压疮的影响因素、骨科各种手术的受压点,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知度。

2.1.2 保证病房有相对充足的护理人员 增加易发时间段上班人员,让护士有时间来做好预防压疮的措施,丰富的医疗知识能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但并不能预防压疮的发生,而护理措施的实施程度直接影响压疮预防的成效,如护理人员的配备不到位,护士在治疗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容易在压疮预防护理方面打折扣,甚至于完全或部分依赖于患者家属,各项护理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2.2 患者方面

取得患者与照顾者的支持与配合,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告知陪护者压疮的危害及正确皮肤护理的方法,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提示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如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患者全身皮肤干洁、加强营养。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指导正确抬臀方法;对长期期卧床患者,叮嘱家属做好患者肢体的功能锻炼,以免肢体僵硬,造成翻身困难,增加患者的痛苦。

2.3 护理管理方面

2.3.1 制订压疮预防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指采用科学合理的步骤来开展工作,处理问题。①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注意对疼痛耐受力差,手术时间>2 h,牵引患者的足跟及内、外踝部位的评估,纳入压疮发生危险人群,及时填写压疮预报申请,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应在24 h内上报护理部;②根据患者的情况,由责任护士及责任组长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白班由责任护士或代管的责任护士落实,晚班由值班护士落实;③严格执行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的床头交接班。

2.3.2 加强四级监控管理 四级监控管理即责任护士自查、责任组长督查、护士长抽查的科室三级管控及护理部的监控管理。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压疮高危患者按照与责任组长共同制订的措施进行管理,对晚班护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的压疮预防措施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科室定每周四为压疮预防集中检查日,由两组责任护士对所有的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如病情好转,评分未达到压疮预报分值者,给予停止高危管理,但应继续加强护理,以预防压疮。

2.3.3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 奖罚分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对有压疮高危患者隐瞒不报,一旦发生压疮,进行扣罚,对难免压疮不扣奖,对高危患者,未落实切实有效的措施而发生压疮者进行扣罚。

2.3.4 做好术中压疮的预防管理 制订骨科常见手术摆放的标准流程,合理摆放。取适当的减压装置,使患者身体压力再分布,从而减轻局部持续受压,如使用床垫、垫、减压敷料等。

3 小结

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生压疮不但会加重患者的原发病病情,增加医疗保健资源消耗,而且将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提升至4倍以上[6]。美国每年有近250万患者需要治疗压疮,6万患者死于压疮相关并发症,每年用于压疮的费用约110亿美元[7]。英国每年用于治疗压疮的总成本为14~21亿英镑,占英国国民医疗服务总支出的4%,其中90%为护理时间成本[8]。因此,预防压疮被公认为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手段。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节省额外的医疗开支[9]。建立科学的压疮防治管理制度及良好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是保证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骨科是临床上压疮多发的科室,压疮预防是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骨科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压疮预防措施执行不到位是造成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有来自护士、患者和护理管理方面的因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加大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①护士方面:要加强培训,使其知晓不同骨折术中及术后压疮预防的方法,并强化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能力。②患者及其家属方面:加强宣教与指导,使其了解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措施的落实。③护理管理方面: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加强压疮预防过程管理,制订压疮预防管理流程,使压疮预防措施环环相扣,能有效明确责任,避免因责任不清而造成措施执行打折扣的现象;完善压疮监控制度,建立压疮四级监控管理,使压疮的管理形成制度化、程序化,每一级监控人员对压疮高危患者的情况均要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护士共同参与压疮管理的意识;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骨科患者发生压疮。压疮预防重点是提高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对压疮的认识和各项护理措施能得到有效落实,此种方法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Black J,Baharestanim,Cuddigan J,et al.2007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staging definition[J]. Urol Nurs,2007,27(2):144-150.

[2]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22.

[3] 蒋琪霞,管晓萍,苏纯音,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6-30.

[4]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5] 何晓珍,樊翌明.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7.

[6] Tannen A,Dassen T,Halfens R.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of pressure ulcers between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y-associations between risk,prevention and occurr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J].J Clin Nurs,2008,17(9):1237-1244.

[7] Duncan KD.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the goal is zero[J].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2007,33(10):605-610.

[8] BennettG,Dealey C,Posnett J.The cost of pressure ulcers in the UK[J].Age Ageing,2004,33(3):230-235.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压疮;预防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determinetheriskfactorsofpressuresoreduringlivertransplantationandworkouttheeffectiveprecaution.MethodsPressuresoremayhappenduringtheoperationofLivertransplantation.Therefore,wepreformedaretrospectiveinvestigationtostudy65patients,whohadundergonelivertransplantationfromJanuaryof2001toMarchof2003.Weanalyzedthemajorcausesandotherrelatedinformation.Anewpremanagementwasthencarriedoutin57patientsfromAprilof2003toJuneof2004.Inthisnewpremanagement,thenursescushionedboththepatients′kneejointsandlegstohangthefeetintheair.ResultsFromthehistoricalstudy,adramaticallyhigherincidenceofblisterhappenedinthosepatientswithlongeroperationtime.Localpressurewasoneofthemajorreasonsforpressuresore.Thiskindofcomplication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whileeliminatingthelocalpressure.ConclusionTheincidenceofoperativepressuresoreishardtobeavoided.However,wecanminimizethisincidenceratethroughtakingactiveandeffectiveprecaution.

【Keywords】livertransplant;pressuresore;preventivenursing

我院从2001年1月开始开展肝移植手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肝移植术患者在术后1天足跟压疮发生率较高。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研究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肝移植患者足跟压疮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对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57例肝移植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4年6月于我院行肝移植手术患者122例,男98例,女24例;年龄13~68岁,平均44.5岁。肝豆状核病变4例,肝硬化73例,肝癌42例,多囊肝多囊肾3例。肝移植118例,肝、肾联合移植4例。其中2001年1月~2003年3月的肝移植患者65例,为历史对照组;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肝移植患者57例,对其在移植手术过程中进行预防护理,为预防护理组。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3月65例肝移植患者足跟压疮的发生情况,将发生足跟压疮与未发生足跟压疮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压疮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对2003年4月~2004年6月的57例肝移植患者进行预防性处理,观察其压疮的发生率。

1.2.2压疮的护理2001年1月~2003年3月65例患者采用一般常规的保护措施,用棉垫、消毒巾包裹双脚以保暖,未给予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护理。2003年4月~2004年6月57例患者在双侧膝关节处垫一小软枕,在小腿腓肠肌处以软枕垫高10cm左右,使双足跟完全悬空,同样以棉垫、消毒巾包裹双脚保暖。两组患者在术前双足跟局部血供良好,皮肤均无异常。术中都采用平卧位。术中输液量由麻醉科医生根据病种以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决定,液体在22℃~24℃室温中放置后输入。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1.0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One-WayANOVA。

2结果

2.1历史对照组压疮发生的情况和原因分析在历史对照组中,足跟发生水疱14例,发生率21.5%。以是否发生水疱分成两组进行One-WayANOVA统计学分析,发现无肝期、白蛋白水平、年龄及性别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水疱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水疱的患者,结合临床,认为手术时间长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见表1。.2预防护理组与历史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无肝期、白蛋白水平、年龄及性别,采用One-WayANOVA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水疱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进行预防护理后压疮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见表2。

表1历史对照组中发生水疱患者与未发生水疱患者情况比较(x±s)

表2两组各项指标及压疮发生情况比较(x±s)

3讨论

3.1肝移植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目前公认引起压疮发生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并与持续的时间有关[1]。根据表1显示,历史对照组中引起患者肝移植手术后1天足跟发生水疱的主要原因为肝移植手术时足跟长时间受压。据报道:全身营养障碍、负氮平衡、皮肤干燥、弹性差者易发生压疮;输入大量液体导致体温下降,增加了受压部位形成压疮的机会[2]。这些情况在肝移植手术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但在本组数据中并未显示出来,也许与样本量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3.2使用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肝移植手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预防压疮的工作应为评估—预防—治疗,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肝移植手术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放置,加强对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的保护,特别是对容易被忽视的足跟部位的保护。根据表2显示,预防护理组采用完全悬空足跟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可尝试用进口的充垫材料来保护足跟。采用带集液袋的手术薄膜巾,以保持床单的干燥。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患者的保暖,输入体内的液体最好能加温,患者全身可以用电热毯或暖风机保暖。

3.3护理观察接受肝移植者大部分是肝硬化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全身情况较差,甚至有大量腹水。因此,术前对患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皮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有高危因素或有压疮先兆要实行重点预防。手术结束后要检查患者全身皮肤,尤其是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如有问题,要和监护室护士交班,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回到监护室,监护室的护士同样要检查患者的全身皮肤情况。一旦受压部位有红肿,术后马上解除受压,一般30~40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3]。

4结论

近年来肝移植手术在我国迅速而普遍地开展,肝移植手术患者由于病情重、全身情况差,手术时间长,手术中发生压疮是较难避免的,但是压疮仍是可以预防的。本研究与文献报道都证明[4],只要及早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将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降为零。

【参考文献】

1张水兰.压疮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2陈玫.褥疮护理的综述.护理学杂志,1999,14(6):375-376.

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腹腔镜;压疮;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28-02

〖HJ1.4mm〗压疮是机体组织长时间受到压力而导致组织血液循环出现阻碍,局部组织出现持续缺血而引起组织细胞坏死或局部溃烂的情况,属于压力线溃疡。手术中患者在术后一周内会出现压疮,术后3天内出现压疮的情况比较多。和传统手术比较,腹腔镜的创伤小,患者疼痛感低,伤口易于愈合,手术恢复周期短,手术出血量少[1],所以腹腔镜手术受到了外科手术的亲睐,特别是妇科手术,目前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此次研究是根据2011年至2012年我院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压疮护理进行探讨,寻找压疮的原因,为手术中的护理提供依据,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手术过程中压疮的情况出现几率。此次研究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我院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80例;年龄30~63岁,平均(45.4±12.1)岁;体重43~86 kg,平均(56.4±9.9) kg;手术时间120~360 min,平均(240±90) min。所有腹腔镜手术中卵巢囊肿剥除术2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合并子宫动脉结扎术34例,全子宫切除术51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合并盆腔淋巴结清扫21例,其他33例。

1.2 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②术前未发生压疮;③无影响压疮评估的皮肤病;④预计手术时间≥2 h;⑤术后住院时间≥5 d;⑥美国麻醉学协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Score)1~3级。⑦本人或者家属知情同意。

1.3 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进行从术前日至术后第3天为期5 d的观察。记录患者压疮发生和有关资料;术中资料由麻醉记录单和术中护理单获得。记录的相关内容包括:麻醉方式、ASA评分、术中、手术持续时间、术中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aO2)、术中骶尾部皮肤有无液体浸润、术中低血压的持续时间。术中低血压的标准为:舒张压低于术前基础血压的20%,且维持血压低于60 mmHg≥20 min[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应用χ2检验比较各类因素与压疮发生率的差异,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疮发生情况:研究结果中表现为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术后压疮的有23例,发生率为11.5%。23例压疮患者中手术当天皮肤出现异常者有15例,术后第1天5例,术后第2天2例,术后第3天1例。Ⅰ期压疮20例,Ⅱ期压疮3例,Ⅲ期压疮0例。

3 讨论

3.1 护理策略

3.1.1减少手术床的压迫因素,选择舒适柔软,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床垫,将其铺设在手术床上,不要让床垫出现折痕。此外,患者受压力部位用高度适当的喱垫进行铺垫,缓解压力,术中对喱垫进行查看和调节。

3.1.2 手术摆放: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让患者自己调节,手术中帮助其微调,在保证手术视野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等到患者将自己的调节完后,用束带将其进行固定,防止挪动。

3.1.3 保持皮肤干燥:用手术单将过多的消毒液进行擦拭,使用恰当的导尿管,避免漏尿,用导尿管和膀胱连接,往气囊注射生理盐水,当向外拉遇到阻力的时候停止[3]。 产生压疮的因素非常的复杂和多样,这些因素总的归纳起来无外乎是压力、剪切力、潮湿这几类[4]。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进行摆放的时候会受到压力、摩擦力和潮湿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容易出现压疮。腹腔镜手术应该要针对压疮进行预防性护理,这样能够尽可能的消除压疮,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术后进行预防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井辉. 低位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腹腔镜下应用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体会[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5):400-402.

[2] Schoonhoven L,Defloor T,Van der Tweel I,et al. Risk indicators for pressure ulcers during surgery[J]. Appl Nurs Res,2002, 15(3):163-173.